到底什么是“加密货币”?我们或许搞错了它的定义

论坛 期权论坛 期权     
CoinDesk中文   2020-1-5 18:08   3142   0




这篇文章是 CoinDesk 的 2019 年年度回顾的一部分, 年度回顾收集了 100 篇专栏与采访,并介绍了当下区块链行业的现状。


尽管点对点(peer-to-peer)支付的去中心化特性被视作比特币的重要推动因素,但目前分布式账本系统中的 “去中心化” 并没有得到准确的定义。我个人比较喜欢的定义是 “参与者不需要与任何特定的参与者建立联系(the absence of a named party participants must engage with)”,分为两方面:无需许可的区块链网络,比如比特币;需要许可的区块链网络,比如 Libra。


Libra 的 Calibra 钱包账号将仅向提供政府 ID 的用户开放,以满足 AML/KYC(反洗钱/了解你的客户)的要求。Libra 计划使用许可区块链,但目前尚不清楚它将使用哪一种共识机制(如果有的话)。虽然 Libra 也属于区块链的范畴,但它并未实现完全的去中心化,在保持基本功能稳定的情况下甚至可以移除区块链系统。但即使是这样,如今把 Libra 称作 “建立在许可区块链网络之上的加密货币” 仍然还是最贴切的。


纠正加密货币的模糊界定非常重要。2019 年,除了进行纯粹营销的公司(比如长岛冰茶)之外,许多像 Libra 这样的大型的、具备政治影响力的实体也开始认真研究加密货币。Libra 的听证会表明,加密货币社区迫切需要一种语言指导,以帮助我们判断是否应该把那些没有从根本上实现去中心化的项目也称为加密货币项目。这种形式的区分比 “许可/无许可区块链” 的划分方式更进一步,其涉及到了共识机制、资金和维护系统等去中心化问题。(CoinDesk 中文版注:2017 年 12 月,长岛冰茶将其公司名更名为长岛区块链集团,随后其公司市值从不足 500 万美元飙升到了近 7000 万美元。)


从语言学角度出发,我们可以把加密货币项目分为两类:一类是使用区块链技术进行营销或优化的实体项目;另一类则是要求参与者不需要与任何特定的参与者建立联系的项目。正是因为如今没有按照这种方式进行区分,Libra 和比特币在过去一年里均被视为 “加密货币”,实际上,二者完全不同,并不具有可比性。除此以外,央行数字货币(CBDC)的兴起也将使这一问题更加重要。



早在 2015 年,一些央行就已开始尝试使用区块链技术。很多人纷纷表示,这些央行很快就会发行自己的加密货币,但这些早期实验并不能算作真正的加密货币项目:央行正在测试使用区块链/分布式账本技术(DLT),将其作为传统支付方式的潜在升级选择之一,其中涉及到批发银行业务(在一些知名主体之间转移大量资金)。知名项目之一是加拿大银行的 Jasper 项目,俄罗斯、南非和英格兰银行也在积极探索。但到目前为止,这些项目要么得出了 DLT 并不适用的结论,要么就是大幅缩减了 DLT 的使用场景范围。(CoinDesk 中文版注:加拿大央行所推进的 Jasper 项目于 2016 年立项,当时加拿大央行计划更新相关的支付系统,将区块链作为可能的技术选项,创立了 Jasper 项目。)


此外,有一些央行确实已经建立了自己的数字货币项目。最早的项目是委内瑞拉的石油币(Petro),但政府对其微不足道的支持令人怀疑这一项目的合法性。之后出现了一些更加可靠的项目,例如中国的央行数字货币(DCEP)、巴哈马群岛的 “Sand Dollar”、瑞典的 “e-krona” 和乌拉圭的 e-Peso 等。各国央行将这些项目统一称为 CBDC,而并未依据某一非常具体的原因将它们命名为加密货币。


各国央行认为,为避免助长避税和犯罪交易行为的发生,CBDC 不应该完全去中心化。因此,虽然央行明确地知道数字货币比实物货币更好,但它们还是不会把数字货币设计成去中心化的加密货币,它们计划推出的 CBDC 由政府发行,而非基于比特币的体系构建。CBDC 更像一种政府发行的 “信用卡”,政府可以对交易进行追踪、检查,并将其与你的纳税人身份建立联系。


CBDC 项目确实不需要去中心化,因为它并不需要像某些人希望的那样 “独立于现有的央行货币政策”。负利率的货币政策将要求禁止所有其他货币形式,央行的储蓄账户根本不需要数字支付令牌,多国货币也不是 CBDC 的必要条件(欧元本身就是多国货币,而美元也在全球交易中被接受)。如果政府希望通过连接现实 ID 与交易实现监管,它们就永远不会使用一个允许任何人未经许可即可加入的去中心化 CBDC。讽刺的是,以监管为核心的 CBDC 却有可能击败比特币,成为 “另类科技”,这将会导致所有交易行为彻底无法隐藏。


Libra 和比特币的本质区别在于是否去中心化,而 Libra 和 CBDC 之间的本质区别则在于是由私人公司还是由政府发行的数字货币。关于不同类型数字货币的优劣尚存争议,各方都有强有力的论据。但我们真正需要意识到的是,过去一年里立法者和监管机构关于 Libra 的争论如今已不再重要。他们把 Libra 和比特币都视为加密货币,是因为行业内还没有更精准的定义,而这种模糊的定义将在 2020 年继续得到改善,届时各国政府将开始测试甚至完成下一代 CBDC 的发行。


吉娜·C·皮特斯(Gina C Pieters)博士是芝加哥大学经济学系的助理教授,也是剑桥大学剑桥替代金融中心(Cambridge Centre for Alternative Finance)的研究员。自 2015 年以来,她一直在从事加密货币方面的研究。


本文系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 CoinDesk 中文版立场。


翻译:曾筱杰
责编:寇建超


[h2]本文版权属于 CoinDesk 中文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h2][h2]我就知道你 “在看” [/h2]
分享到 :
0 人收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积分:9
帖子:25
精华:0
期权论坛 期权论坛
发布
内容

下载期权论坛手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