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尚观点|李晗:2020年金融行业投资策略

论坛 期权论坛 期权     
弘尚资产   2019-12-29 08:14   992   0
点击上方蓝字,记得关注我们!作者简介:李晗,北京大学经济学学士,法国巴黎高等商学院与加拿大皇后大学理学与管理学双硕士,7年从业经验。曾先后担任国泰君安银行业研究员(2014年新财富最佳银行业分析师第一名),上海璟行资产宏观与金融行业研究员。2018年4月加入弘尚资产,任首席研究员,负责宏观策略、大金融行业研究。

概要:2020年金融股或只有阶段性行情,主要由经济阶段性企稳及低估值两个因素驱动,先把握从当前时点至明年1季度的金融板块整体性行情,首推寿险。
01
金融股投资机会框架

流动性、经济、监管的预期差是金融股行情的根本。


  • 银行基本面由经济周期主导。经济的好转,带来资产质量与净息差预期的双重提振。


  • 券商基本面对流动性周期更为敏感。低货币市场利率的环境通常对应资本市场的活跃,券商自营、经纪、信用、投行、资管业务将全方位受益。


  • 保险则受经济周期和流动性周期同时作用。一方面,经济向好支撑新单需求的增长、长期投资收益率假设的稳定。另一方面,资本市场的利好带来当期投资收益的超预期。


  • 另外,金融监管政策一般不会改变大方向,但会强化或者削弱流动性/经济周期的影响,如保险姓“保”、金融去杠杆、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等。


金融股最确定的投资机会是由流动性宽松+经济预期企稳两个因素驱动。代表行情如09年、12年底、14年底、19年初等。


金融股次优的投资机会来自流动性超预期宽松或经济超预期复苏。前者即所谓“水牛”,在经济转型及货币政策预调微调的精准滴灌之下,已难出现;后者考验对经济预期差的判断,更直观的方法可以看估值(期初低估值隐含更低的经济预期)。


金融股的行情通常是整体性的,但相对比较看未来保险股或是首选。原因一是单纯的“水牛”很难再有,券商业务重资本化+“疯牛”缺席,弹性可能不及内生增长更快、估值提升空间同样大的保险;二是银行与保险均受益于经济层面的超预期,但即使是小银行弹性也普遍不及寿险,银行板块可能更多的体现为配置与防御价值,更建议选择低估值高股息的标的。此外,从长周期角度,银行已处于成熟后期,非银还处于成长阶段。


不同历史时期,金融子板块涨跌幅与对应货币政策及经济表现统计图:


数据来源:Wind,弘尚资产
02
2020年金融股或只有阶段性行情2020年最显著的特征是经济与政策预期的混乱,而混乱的根源在地产的韧性,这决定了对明年的经济与政策只能边跟边看。房屋新开工面积增速已连续三年维持高位,近几月数据可确认向下拐点正在形成;但与此同时,地产商抢销售回笼资金导致商品房库存处于低位、平均去化周期持续创出15年以来新低,支撑地产投资难出现断崖式下跌。这种地产的韧性,一方面使得基建投资+制造业补库有可能阶段性抵补地产对经济带来的下行压力;另一方面也使得政策有了在稳增长和调结构之间切换的空间,难辨方向。


现阶段的确定性来自制造业的回暖与基建扩张,至少持续至2020Q1问题不大。核心经济指标已现边际企稳,大宗商品供需指数(BCI)、发电耗煤增速企稳于10月,PMI、工业增加值、消费企稳于11月。往后看3-4个月,广义财政扩张推动基建修复、中美达成第一阶段协议取消部分关税、并大概率带动库存低位的制造业启动补库,经济阶段性企稳可期。


经济阶段性企稳、金融板块整体低估值隐含的巨大预期差,进一步叠加金融监管放松的预期,催生估值修复契机,看好金融股从当前时点到明年1季度的投资机会。货币市场利率继续下行的窗口暂已关闭,这一波金融的行情源自低估值+经济弱企稳,即之前所说的次优的投资组合。在经济强复苏缺位的前提下,持续性弱于最优的宏观组合,即流动性宽松+经济预期企稳。不过考虑估值处于历史极低水平,表现在银行板块整体估值低位;券商板块若剔除18年股质风险集中爆发期也处于历史低位;保险板块个股少、板块估值只是被少数个股拉高、叠加PB估值与PEV估值指标有差异,金融板块整体安全边际高、估值修复空间大,有很高参与价值。


图表 1:银行板块PB估值处于历史极低位


数据来源:Wind


图表 2:保险板块PB估值被个别股票拉高


数据来源:Wind


图表 3:券商板块PB估值处于历史低位


数据来源:Wind


2020年是否还有二次机会还需边走边看。20Q1之后的宏观政策环境较难判断,可能的演绎路径是不排除经济二次探底→流动性再次宽松→经济预期再次企稳,那金融股在回调之后还能迎来新一轮最优的投资机会。


03
对金融子板块中长期基本面的一些思考

银行的配置价值得益于其可见未来业绩的稳定性、以及净资产真实性的提高,长期机遇在零售转型+综合化,风险在严监管下杠杆率下行拖累ROE水平。






  • 中国与其先担心危机的随时到来,不如先等待可能的下一轮金融泡沫,而在不发生大的危机的前提下,得益于不良生成的滞后性+拨备的缓冲垫作用,银行是净利润与ROE预测性最强的板块。银行是高杠杆行业,最怕的是金融危机。危机预警,重要的不是宏观杠杆率的绝对水平,而是私人部门杠杆率偏离长期趋势的速度与幅度。从内部危机看,我们在经历了一轮金融去杠杆和实体经济去杠杆之后,银行资产规模扩张与宏观杠杆率上升的速度均回落到正常范围,再次避免了内部危机,进入相对安全期。从外部危机看,我国资本项目未完全开放、经常项目顺差、外债占比低,美元周期&热钱流动不构成主要影响因素。


  • 这一轮经济周期对银行来说是弱周期,参考历史0.8xPB的估值底更为夯实。
    1)自12年以来持续的坏账处置,银行对公坏账的历史包袱已基本出清。


    2)这几年没有大放水,个人消费贷的扩张也受监管限制,加上金融去杠杆转向温和,这轮经济下行周期坏账暴露会较以往更为温和,银行资产负债表也更为真实。


    3)银行信用成本压力的下降能够一定程度抵御息差的下行,预计可见未来行业仍能继续维持5%以上的增长。


  • 零售化、综合化是银行未来发展方向,大而全+小而美。直接融资占比提升的大趋势下,大企业长期脱媒趋势不可逆转,银行未来的方向在大零售(个人&小微)转型,其中个人业务竞争处于红海,竞争壁垒建立不易;小微业务更容易出小而美的银行、但需要持续的精细化管理。此外,在我国以银行为绝对主导的融资体系下,大银行的综合化与国际化也是一条路径。



  • 严监管下杠杆率下行拖累ROE水平。随着全球系统性重要银行、全国系统性重要银行监管框架的执行,对资本金和各项流动性风险指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银行有不断补充资本的需求,杠杆率下行拖累ROE水平。





保险的痛点在向高质量发展转型、监管&经济稳定预期的形成都需要时间检验,但巨大的潜在增长空间、低估值构筑的安全边际、加上经济边际企稳的催化带来的投资机会仍有足够吸引力。






  • 监管框架还在完善、监管周期不断扰动,投资者教育需要时间,保险一直难以形成稳定的预期。寿险是会计处理最复杂的行业,净利润指标波动大,国际通用会计准则与偿付能力体系都还在持续改进完善中,无论是上市公司、还是投资者本身对核心指标的认知与教育都需要时间。寿险也是监管框架最不完善的金融行业,受监管指导这几年产品、渠道转型大开大合,也导致新单保费、新业务价值等核心指标波动巨大,市场情绪常反应过度。


  • 行业本身正从规模扩张的野蛮生长转向高质量发展中,代理人渠道“提质”是缓慢过程,成效需要时间检验。从国际经验看,代理人渠道的高管理费与佣金费用需要对应复杂、高价值率的长期保障型产品才有意义。国内代理人队伍扩张已到瓶颈,效率提升空间巨大,但代理人低素质的问题非一朝一夕能够解决。友邦中国代理人提质的过程也花了5年,体量更大、代理人队伍构成粗放得多的国内险企要观察得到实质性改善,很可能需要更久时间。


  • 寿险长期的投资机会源自经济与社会正处在“最好的时期”。一是寿险需求的爆发不是线性的,人均GDP8000-10000美元是爆发增长期,中国地区间发展的不平衡拉长了这个过程;城镇化也同时助涨了中产阶级人口的快速增长。二是国家医疗、养老保障面临巨大缺口,需要商业险填补。


  • 寿险更直观的投资机会还得依赖低估值构筑的安全边际、经济周期边际改善带来的资产端与负债端的双重利好。经济向好从新单需求、长期投资收益率两方面利好寿险股的价值,当然短期的经济企稳仍可能面临经济二次探底的担忧,更长期机会源自经济找到潜在中枢、结束中周期下行,进入低波动的中速增长平台。不过,目前部分险企的估值已经极度悲观地隐含了利率下行超过100bp、资产负债久期错配等风险,具有较高的安全边际。






券商ROE的长期提升之路艰难,首要属性还是牛市β。







  • 直接融资占比的提升、创新业务的开展可能是量升价降,压制ROA提升。


    1)轻资产业务费率市场化,包括经纪、投行、买方资管业务,都已经或正在进入价格战。


    2)重资产业务占比提升,有可能摊薄ROA。


    3)盈利能力强、代表长期发展前景的几项业务——投行资本化、财富管理、权益衍生品,仍然处于起步初期、面临金融开放之后外资券商的直接挑战。


  • 杠杆提升的逻辑没有想象中顺畅。


    1)除了股票质押融资以外,其他重资产业务需求被动受A股影响。


    2)利差薄但稳定的FICC业务才适合加杠杆,但在间接融资主导的体制下,FICC是银行而非券商的强势业务,我国券商的强势业务在股权而非债权。


    3)不能对客户抵押物进行重复再抵押。如果剔除美国投行客户抵押物再抵押,美国投行的杠杆倍数也只有3倍左右,与国内杠杆倍数基本一致。


    4)强监管对杠杆快速提升保持谨慎。


  • 国际经验表明,创新+杠杆≠ROE提升。



    1)台湾:放松管制,产品创新,混业经营,杠杆不变,ROE不变;股价牛市跑赢、长期跑输。



    2)韩国:金融改革,对外开放,产品创新,杠杆提升,但ROE未明显提升、波动性有所下降;股价牛市跑赢、长期跑输大盘。


    3)美国投行业的发展有很强特殊性,鉴于国内FICC业务发展在话语权与杠杆率上的制约、贷款业务发展在混业经营上的限制,国内券商很难比肩美国券商的盈利能力与业绩稳定性,ROE波动性虽因重资产化有所下降、但未来预计仍然会跟随权益市场而出现明显周期性;中枢也可能长期在8%左右。(END)



风险提示本文仅作为弘尚资产买方投研策略与研究成果的展示,文中的资料、意见、预测均只反映本文发布时的判断,未来可能会随时调整。在不同时期,弘尚资产可能会发出与本报告所载意见、评估及预测不一致的观点,弘尚资产没有将此意见及建议向所有接收者进行更新的义务。


1.弘尚观点|12月投资月报:“类滞胀”担忧略有缓解,“稳增长”措施陆续出台,主题投资布局结构性行情
2.弘尚观点|许东:当下成长因子Vs.价值因子胜负手分析

3.弘尚观点 | 何志俊:投资的王道——寻找最深最广的护城河

4.弘尚观点|李晗:富国银行的成功之道
5.弘尚观点|谭聪:从用户生命周期价值出发来看企业价值创造
6.弘尚观点|何志俊:寻找未来10年10倍股(下篇)-医药行业投资策略之医疗服务
7.弘尚观点|于龙:谈谈AH股的溢价问题
8.弘尚观点|许东:从沃尔玛的成功感悟上市公司研究之道
9.弘尚观点|何志俊:寻找未来10年10倍股(上篇)-医药行业投资策略之生物药
10.弘尚观点|许东:白天鹅已来,外资风格正在深刻影响A股
11.弘尚观点|杨成:软件行业中值得长期投资的生意模式

风险提示
弘尚资产微信所发布的文章或其他内容是基于我们认为可靠且已公开的信息,但我们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也不保证文中观点或陈述不会发生任何变更;在不同时期,可发出与这些信息所载资料、意见及推测不一致的内容。文章或信息均免费提供,除运营商、微信平台自行产生的流量及其他费用外,不收取任何其他费用。文中信息或意见不构成任何投资操作建议,不构成任何销售要约,弘尚资产不对此提供任何担保。



分享到 :
0 人收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积分:18
帖子:2
精华:0
期权论坛 期权论坛
发布
内容

下载期权论坛手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