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一讲中,我们重点介绍了怎么去做期权的买方,在期权实际投资过程中,我们也有可能去成为期权的卖方,那么我们该如何去做期权的卖方,做期权的卖方有需要注意些什么呢?这就是这一讲中我们一起来学习的内容。我们很容易想到,一个人愿买,一个人愿卖,达成交易,那想法必然是反向的。所以对于期权的卖方来说,预期肯定和买方是相反的。所以对认购期权来说,买方是看大涨,卖方就是看不涨。对认沽期权来说,买方是看大跌,而卖方是看不跌。这里注意,看不涨不等于看跌。因为看不涨可能是小跌、大跌、也可能是横盘震荡,这些都叫做看不涨。所以,看不涨的范围要比看跌更大。那么同样的道理,看不跌也不等于看涨,不跌有可能小幅盘整,有可能是小涨,也可能是大涨。所以,看不跌的范围要比看涨更大。
在第一讲的一开始,我们就强调过,买方好比投保人,卖方在市场中的角色相当于保险公司。作为保险公司,期权卖方所承担的是义务,没有权利,交易所通过缴纳保证金的方式去约束他的义务。这里我们需要注意:与期货的买卖双方都要缴纳保证金不同,期权的买方就像投保人,付了保险费,只有权利,没有义务,所以不需要缴纳保证金,只有期权的卖方,就像保险公司,承担了义务,才需要缴纳保证金。
在第二讲中,我们已经告诉各位投资者关于期权投资的四部曲,实际上对于卖方而言,也是相同的四部曲。我们对市场先有一个明确的看法,然后由看法对应策略,再进行开仓,到最终了结头寸。由第二讲中,我们已经为大家总结买方的12字口诀,也就是“看大涨买认购,看大跌买认沽”。由于认购期权的卖方是看不涨,认沽期权的卖方是看不跌,所以我们可以总结出关于卖方的12字口诀,大家可以记住:“看不涨买认购,看不跌买认沽”。
对于卖出开仓的投资者(也就是期权的卖方)而言,盈亏的加减次序正好和买方是相反的。大家要注意,卖出开仓是先卖后买,买对应付出钱,卖对应得到钱,所以计算盈亏时是先加后减,也就是卖方的盈亏等于开仓时刻权利金的成交金额减去平仓时刻权利金的成交金额。
接着,我们同样通过两个实际的例子来巩固一下卖出开仓的盈亏计算。第一个例子是投资者丁先生短期看空50ETF的走势,为实现这一预期收益,他于3月2日早盘卖出认购期权。当日以0.0576的价格卖出开仓了10张实值认购合约“50ETF购3月2350”,获得权利金共计5760元。之后,50ETF连续三日收阴,丁先生在3月5日盘中以0.0325的价格买入平仓,因此在不计交易费用的情况下,盈利等于(0.0576-0.0325)*10000*10,等于2510元。
第二个例子是3月某日终,投资者老张认为大盘会小幅上扬,于是选择卖出认沽期权获得温和上涨收益。当日以每份0.0615元权利金卖出了10张虚值认沽期权“50ETF沽3月2400”,获得6150元的权利金收入。一周后,大盘如期所料上行,老张提前以0.0306的价格买入平仓,因此在不计交易费用的情况下,盈利等于(0.0615-0.0306)*10000*10,等于3090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