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外期权之殇

论坛 期权论坛 期权     
飞特养牛场   2018-4-29 00:12   5526   0
前一阵关于场外期权被限制的事情沸沸扬扬,但很多机构均调出来分析规模太小对市场影响有限,于是我也就信了,但最近市场的诡异下跌让我不得不再次仔细想想,真的影响有限么?

场外期权,如其名是在场外签订期权合约的衍生金融产品。其核心还是期权,既然是期权那么就是通过交期权金,锁定一定数量的某只股票未来3个月按一定金额买入的权利,现在场外期权一般只做认购期权,且是美式期权随时都可以了解合约。
解释几个关键词,期权金,交给券商的钱,交了就不退咯。一定数量,因为期权是锁定未来一段时间按某个价位买入股票的权利,因此撬动的数量一定是你期权本金的几何倍数,据牛场所知实值期权(行权价格低于现价)券商很多可以做到7-9倍杠杆,而虚值期权(行权价格高于现价)可以做到10倍以上。这就构成了期权的高杠杆性。

举个例子,A(机构,个人不能和券商签订合约做场外期权,只有机构可以参与)给券商6000期权金,券商给予A在未来三个月内可以现在的价格64块买入1000股中国平安的权利
如果三个月内某一天收盘中国平安上涨了20%,那么该机构可以选择行权,就可以盈利12800,扣除支付的6000期权金该机构赚了6800,实际收益113%,如果在这三个月中国平安没有涨该机构就一直不会行权,那么到三个月到期了合约到期,该机构挣不了一分钱,6000块合约金全部损失。
上述的表述大家可以看出,场外期权其实就是一个加杠杆的业务,而股民传统的爱投机会在很大程度上助涨场外期权规模扩大,于是乎推出半年多吧,名义本金规模已经达到了3000亿,这是三石老师披露的官方口径,实际上绝对大于这个数字。







那在这个过程中券商会怎么做呢?讲道理有三种做法,第一种是老老实实的按照合同利用自有资金去买入约定金额的股票,按上面的栗子就是券商签了约之后马上按现价去买1000股中国平安,这样券商赚了期权金,承担了一定的交易损耗(68买不到)。
第二种是完全不买和客户对赌,你赚了我赔给你就好了,你亏了我就赚走了的你的期权金,这样既不用自己拿出自有资金买卖还不用承担交易损耗。
当然还有最后一种就是介于二者之间,通过一定的自己判断择时买入一部分,像上面的例子,券商签订合同后可以通过交易员的主观判断绝对能够买不买中国平安,可以过一阵再买,买也不一定就一定要买2000股,可以只买1000这样,比较灵活的操作。

在现实操作中从来没有券商披露过他们是怎么操作的,但根据常识来看,由于券商大多都具备比较强的投研能力,所以大概率是会采用第三种方法的,这也就意味着全市场场外期权的规模肯定没有名义本金规模那么大,但也一定小不了哪里去,根据三石老师爆出来的数据估摸着在运作合约得有1500-2000个亿。




再来看证监会出台的政策和窗口指导,还是惯用的套路,老的不停新的不开,但在这个地方的老套路和在股权质押融资类业务上的老套路差距就很大了。场外期权的合约期限一个月较多,最多也就三个月,新的不能开了就意味着不能延期了,那持有这份场外期权合约的投资人在了解合约的时候就不会抱有侥幸心理,觉得还可以展期,会有一点收益就把合约了解了甚至看到政策就了结掉,因此这一两千亿的抛压会直接体现在二级市场上,那么在本就低迷的交易量下市场的下跌就自然而然了。

当然监管在这个阶段提前的割肉疗伤已属警惕性较高了,毕竟这个业务兴起速度块,发展迅猛,半年多时间就已经风靡北上深,很多机构个人介入其中。监管机关需要统筹判断规模必然会面临很多困难。
杠杆性产品本身对于投资者的吸引力在权证业务,单一结构化信托产品,融资融券的飞速发展中可见一斑,证券公司反复利用证监会监管空隙大力发展杠杆业务说浅了叫贪图蝇头小利说大了就叫破坏社会稳定,毕竟券商大多国资背景,不像恒生电子一类民企可做替罪羊担责,做了也就做了,钱挣了也就挣了最多两句不痛不痒的批评。
当然我们也不能对以经营为目的以赚钱为抓手的金融机构提出太多承担社会责任和使命的要求,毕竟这不是其关注的核心,我们只希望监管政策前后尺度一致,不要放开又清理,少让二级市场的普通股民痛苦买单就好了。

改革的目的是造福于民,不是取之于民。
分享到 :
0 人收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积分:
帖子:
精华:
期权论坛 期权论坛
发布
内容

下载期权论坛手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