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载难逢,政策波动下,如何抓住“利差损”历史机会!

论坛 期权论坛 期权     
风险无处不在   2018-4-29 00:02   4552   0
图文原创 :风险无处不在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违者必究

今天风险哥一口气写两篇文章,第一篇是关于这次因政策调整,
4月1号前,大范围的不符合新规的健康险产品下架。
这次下架总的来讲,对于广大保民而言,是利好的,毕竟市场上的以次充好的垃圾产品,该下架的都下架了。

第二篇则是政策波动下的姐妹篇:
《千载难逢,政策波动下,如何抓住“利差损”历史机会》。

俗话说得好,凡是没有绝对,针有两头尖。
这次的政策所涉及到的主题是“保险姓保”,
对回归保障而言,是利好;对利用保险理财而言,则是下行通道。

最近几年,关于费率改革的三部曲:
1、2013年普通人身险预定利率改革(2.5%预定利率提升到3.5%)
2、2015年万能险保底利率改革(2.5%保底利率提升到3.5%)
3、2015年分红型人身险预定利率改革(2.5%预定利率提升到3.5%)
尤其是随着这两年银行降息通道的打开,一年期定期存款基准利率下降到1.5%,万能险的3.5%保底利率,则变成抢手货。
每年存入保险公司万能险账户的资金超过1万亿,而懂得利用3.5%保底账户的居民也逐渐增多。
这次政策调整要动的奶酪是:
1、万能险保底利率从3.5%回调到3.0%,意味着市面上仅存的几款3.5%保底的万能险账户必须下架了。
2、存在中短期挤兑风险的保险产品必须下架,意味着一些无任何追加手续费和提取手续费的万能险也必须下架。
3、存在中短期挤兑风险的保险产品必须下架,也意味着一些交费期结束后现金价值就很高的中短期产品也必须下架。

譬如这样的产品:




注意:
1、保底利率3.5%
2、初始费用、保单管理费、部分领取费用、退保费用都是0.
这样的账户好不好呢?意义如何?
风险哥查阅了最近几大行的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最高是2.1%
而从理财的角度看,我们必须保证一笔资金同时具备:
流动性、安全性、收益性
那么,存银行or放在保险公司,都能解决问题。
风险哥做了个演算:


1、同样的10万本金,在现在最高的2.1%利率之下和确定的永远3.5%保底利率之下,100年下来,相差220万,接近3倍。
而未来银行的安全渠道还能不能给2.1%,还是个问题。
因为从目前经济形势判断,未来几十年都是银行利率的下行通道。
基于银行的预期低利率,所以保监会这波的政策调整就是降低万能险账户的保底利率,以降低金融系统的风险。这也是为什么只比较保底利率的理由。
2、我们再比较一下4月1号之后,执行最高3.0%保底和最高3.5%保底的账户的利益区别,同样是百年之后,两者利益相差了61%,接近120万。
3、4月1号之后的新账户和将要下架的老账户,不仅保底利益上的差别,在账户灵活性上也有会调整,再也不是你想追加就追加,想领取就领取了。
这就是风险哥要告诉大家的,抓住“利差损”机会了,
什么是利差损?
利差损是指保险资金投资运用收益率低于有效保险合同的平均预定利率而造成的亏损。
中国保监会自1998年成立以来,只发生过两次下调利率政策造成抢购潮的。
除了这一次把好不容易升上去的万能险保底利率下调0.5%,
追溯到上一次下调利率的,已经是1999年6月了。
1999年,保监会由于担心金融保险业的系统风险,把当时的产品预定利率从5%一下子降到了2.5%,意味着保险产品一夜之间性价比降了100%!
因此,当年也爆发了排队买保险的抢购潮!
请看预定利率调整表:(请横屏阅读)


(因为上传有格式限制,不能上传高清图,需要高清图的请私信本人)
当年抢购的产品有多疯狂?
风险哥找了一款1996年的产品,
预定利率达到8.8%的《平安少儿360终身平安保险》
20多年前,许多当年就靠销售这份保单,创下了销售奇迹,甚至日销量10万保费以上的比比皆是。
那么给大家回顾以下产品形态:
产品很简单:每份360元,0岁可以购买,交费到15岁结束。不同年龄的少儿,购买的年期不同,因此,保额也不同。
以0岁小男孩为例,每年360元保费,交到15岁,一共5400元。
15岁领取满期金1600元,15、16、17、18、19、20、21领取高中、大学教育金,每年650元,22岁领取婚嫁金3000元,假若22-25岁期间意外身故,赔偿10000元,60岁以后,每个月领取750元作为退休金(注意,这是按月的),直到终身。这个0岁小孩退休的时候大概是2056年,我们猜测当年的精算采取的数值假若小男孩平均寿命85岁,那么,领取的退休金有25年。
合计这个小男孩15年内,才交了5400元,却要在22岁的时候,拿回9150元。
并且保险公司还承诺在其退休后给予他22.5万元退休金。
请看条款:



我们根据这样的数据,用倒推法演算,如果不考虑预定费用率和预定死亡率的情况下,只考虑预定利率,这个净预定利率至少需要达到7.91%年复利才能够实现。




这就是当年的高预定利率产品,当年,保险公司错误判断利率形势,这个没办法判断的,当时做产品,只能按照当时的精算规则和精算模拟来做。
1996年还是接近11%的一年期银行定期利率,谁知道1999年会跌到2.5%?
精算师们要是有这个预测能力,他们早就赚大发了。
银行不断降息,保险产品的设计却只能不断跟进,但是总是后知后觉,更主要是,保险公司卖出去的保单,都是一辈子履行的,意味着,这个高利率,银行每年在变,而保险公司则要一辈子履约。
姑且不说当年中国稚嫩的保险业,保险业发达的日本,也同样因为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经济滑坡,长期的量化宽松政策,低利率时代的降临而导致许多保险公司背下了大量的利差损。
而中国保监会就是在1998年才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成立的。
而如今保监会出台新政策,刹住万能险保底利率3.5%,
也是为了减轻未来有可能负担的利差损风险。





从二十年前平安的少儿360的热销抢购,
风险哥发现了一个惊天秘密:

1、如果大家有留意甚至购买过某安的产品,会知道,某安的万能险账户(聚财宝)一直都是写入合同1.75%保底,任凭费率改革如何变化,无论是从2.5%到3.5%,还是从3.5%回落到3.0%,反正跟某安没任何关系。
2、某安的许多健康险更是打着3.5%预定利率甚至是4.025%预定利率的旗号,但是价格上却是与市场上性价比较高的产品保持着40%的差价。

究竟为什么呢?
难道就是因为某安店大欺客?
还是因为某种难以启齿的原因?
估计很多人有看过以下的这个文章





马明哲无心插柳的一句苦水,吐出的是当年吃过的亏,当年的少儿360产品,许多产品都是2010年之后开始给付的,800亿的利差损要如何弥补?

800亿的利差损窟窿,由谁来弥补?

天呐!就是从1999年之后的每一个某安客户的利益里抽取!

补窟窿都来不及,还怎么敢跟风卖一些高固定收益的产品!
某安只是当年的一个缩影,1999年之前成立的保险公司有好几家:
1980年复业的中国人寿、
1988年成立的中国平安、
1992年成立的太平洋保险、
1992年来华经营的友邦人寿、
1996年成立的新华人寿、
1996年成立的泰康人寿。

当年的利差损必须由后面的客户来弥补,
而2000年之后成立的公司,则没有这些负担。
并且成立越晚的公司,利用新型渠道有效降低成本,
更是让产品更容易在市场上具备竞争力。

总结:
如果上天再给你一次机会回到那个年代买保险,你会不会抓住机会多买一些?

过去的,将无法挽回,我们只能抓住现在。




现在有一个让你再次占据利差损制高点的机会,抢购兼具3.5%保底利率和不收取任何手续费的万能账户

你会抓住历史机会吗?





风险无处不在,误信谗言,买错保险,就是最大的风险!

汇智保险事务所
汇智的愿景:去伪存真,回归需求,时间会证明价值。
金融保险业作为三大金融马车,却在中国丢失了该有的荣光。
金融结构侧改革、产品利率市场化,
时间体现知识价值,回归顾问咨询服务角色
正是优秀的高知份子进入保险行业的良好契机。
保险1.0时代:告诉人们为何要买保险
           (产品淡化,讲好保险意义与功用就成交)
保险2.0时代:帮助人们货比三家买保险
           (中介崛起,互联网思维主动对比买保险)
保险3.0时代:回归顾问价值,个性化定制咨询服务
           (渠道淡化,回归价值专业咨询收费服务)
你在哪个保险时代游泳?你接触的保险代理人是哪个时代的?
汇智创业的时代:明道、取势、优术、合众、践行。
我们正在寻找合伙人:理财师、律师、会计师、医师、架构师。
如需联系作者,请添加汇智保险事务所 - 风险哥(卓志)
微信号:georgek 或 TEL:13926909638

欢迎留言、打赏、拍砖。
温馨提示:支持原创,转载请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侵权将追责
分享到 :
0 人收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积分:
帖子:
精华:
期权论坛 期权论坛
发布
内容

下载期权论坛手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