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货交易深度好文:基本面研究的深入讨论

论坛 期权论坛 期权     
扑克投资家   2019-7-29 05:15   4048   0



福利:联系扑克小公举(id:puoke002)申请成为扑克财经App智咖;关注公众号引一汪活水(id:puokebaijia)获得大宗商品/投资交易领域更多干货。


文 | 战士,来自网络


将对个人交易者中成功的基本面交易所需要的思维特质和人格特质进行讨论。对于那些向往用基本面交易赚钱的人,可以对照下面,看看自己在多大程度具备优势。如果没有,就要在这方面做训练,或者另寻其他交易依据。
文章很长,章节标题先列出:
1. 什么是基本面?  
2. 用基本面赚到钱,靠谱吗?
3. 非线性、复杂性、混沌……
4. 基本面分析与基本面交易
5. 个人交易者的囚笼
6. 综合——广义基本面
7. 定量与定性
8. 专情与滥情
9. 抽象、近似与拟合
10. 又一条出路
11. 动态与排序
12. 找出关联
13. 世界统一于你
14. 信息饥渴
15. 洞察力
1-7主要探讨市场和行业,8-15主要探讨交易者应具备或强化的特质,有些章节专门针对个人交易者提出了一些补拙法门,可关注。本文也是对自己多年基本面思考与交易体会的一次阶段性总结,主要谈“道”的层面,但对“术”的层面也有提及,细心的读者一定能从中得到一些指引。


1
什么是基本面?

认为价格是商品的内在属性(价值)与影响因素决定,通过因素分析来解读和推测价格的研究方法称之为基本面分析。其中的分析所涉及的因素就是基本面信息。按照传统的经济理论: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是供求关系引起的。所以传统的商品基本面分析基本等同于供求分析。供求分析的集中体现就是该商品的供需平衡表。

在早年,金融市场是从属于实体经济的资金管道,服务于最终借款人和最终贷款人之间。而如今,金融市场高度发达,虚拟经济规模极度庞大,且内部形成了完整的食物链,已经形成了自组织的生态系统。商品的价格、金融产品的价格,都是这个系统的一个变量,而已。从某种极端的角度看,管道系统膨胀成了主体,而实体经济成了挂在这个管道网上的终端。这时候,供求关系分析,往往失真。

有个案例,2011年2月,某知名期货公司曾主办客户内训会,有一期专门讲棉花,会上有分析师指出,根据当时的产量和需求数据推算的棉花平衡表可知,虽然当年度棉花恢复性增产,但供给有限,期末结转库存依然是历史低位。根据这个结论,棉花应该要维持高位。对应这个思路,该公司某大户,一直在棉花上持有大量净多单,直到年中。而此期间,棉花价格却一路下破,该大户在棉花这个品种上,亏损巨大。

如今,金融体系内部的流动性分布,市场心理预期影响下的流动性变动、库存变动、开工率变动等,有时候对价格的影响会超越供求关系,或本身就能改变供求关系。所以,基本面分析若不考虑这些,基本没有可操作性。那么,加上流动性分析和心理分析之后的基本面分析,是必要的基本面研究架构。但仍不是充分的。由于信息的开放性、无限扩展性、动态性、自反馈性,基本面分析注定是缺陷分析而非完备分析。

除了上面提到的传统(或狭义)基本面、必要基本面、还有一种理解:广义基本面——就是把所有场外信息都视为基本面。

2
用基本面赚到钱,靠谱吗?

很多交易系统都有自己的理论基础,比如有效市场假说。是说,所有信息都已经反应在价格(即场内信息)上,所以,不需要场外信息。或者说,场外信息是滞后的,所以没法用。除非是靠内幕消息(属于场外信息)来交易。

用基本面来赚钱,也属于用场外信息来赚钱。靠谱吗?

根据随机漫步理论,价格走势可以统计但无法预测。但是,基本面因素分析,关键就是希望找到方向性的指引,然后根据这个方向去交易。若走势是随机的,那你找到的方向和市场的方向就压根没有内在关联了。非要去预测,其效果和抛硬币决定开仓方向没什么区别。

我们不应该看到别人用基本面赚钱,就想当然地认定基本面交易能赚到钱,而无视投机理论界所揭示的客观规律。我们不但要找到基本面交易的理论依据,该理论依据应该不与已知规律相矛盾,而且这理论依据最好还能统一于现有理论。

市场的本质是什么?

一个成熟市场必定是一个典型非线性系统。从不成熟市场或小市场发育成成熟市场或大市场的过程中,本人认为,线性和非线性之间没有一个明确的界线。当交易对手数量有限且可观察的时候,交易者(大交易者)可以通过观察对手(另一些大交易者)的行动来优化自己的决策,同时也可以通过评估对手实力来测算自己操纵市场的成本。此时就是寡头博弈的阶段。在任何一个国家的投机市场的发展早期,必然经历具备此类特征的阶段。当然即使在成熟市场,个别时点也可能出现寡头博弈的特征,比如出现典型逼空行情时。

当随着市场的发展,市场的参与者数量不断壮大,包括大户的数量,多到无法进行足够地观察跟踪;同时,市场参与者的类型不断丰富,同质化水平不断降低,行为方式高度差异化,以致于任一个大户无法推演他潜在对手们的可能行动。此时,市场的非线性特征才能充分显现。行情的随机性就越来越占主导地位,而操纵市场的成功率和收益率也不断下降,以致于没有可操作性。这也可以解释为何中国市场最突出的犯罪是操作市场,而成熟市场中最突出的犯罪不是操纵市场(却是内幕交易等)。

在自然界中可以找到类似的系统,比如日-地-月系统,这是一个三体问题,周期轨道稠密,相对于昼夜和四季变化,轨道改变极其缓慢且微小,在不太久远的时间内,可以近似认为是高度稳定的线性系统,适用开普勒时代的理论体系。并且,其他天体对这三者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就类似于在寡头博弈市场,小散户们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只需要机械决定论的思维方式和牛顿力学就可以解决一切。改变日-地-月三者中的任何一个,都可以测算出另两个运动的变化。

而天气系统,体系内部的个体数量近似为无穷多,是一个典型的非线性系统。具备充分的随机特征。改变其中一部分的温度、速度、运动方向,都无法预料整个体系未来的变化(就像随机市场中,大户试图操纵市场的行为都无法预料后果)。无法进行精确预报而只能进行概率预报。

投机市场虽是一个非线性系统,但是一个开放系统,外接很多线性系统,所以必然可以利用外部众多线性系统对该非线性系统的影响,来使预测超越随机性。

还是以自然界中的系统来举例。比如天气系统,是典型非线性系统,难以进行精确预报,但我们仍有很多工作可做。比如我们可以说,宁波的1月刮西北风的概率很大;我们现在处在深秋,我预报下周的气温比这周低,这个概率很大;1月份某一天的气温,比7月某一天的气温低,这个概率极大;要是在北极点,我预报1月的气温比7月低,那几乎就是板上钉钉的事了。精确预报可视为概率极大的概率预报(因为自然界中没有绝对彻底的线性系统,只有近似线性系统,所以,没有绝对彻底的精确预报,只有近似的精确预报),为何对于天气系统,我们也可以发现很多可预报的成份?原因就是因为天气系统是开放系统,外接日-地这个线性系统,四季变化以及伴随四季发生的冷热、干湿、季风等变化,都是因为受到了日地系统的叠加,而日地系统中的日地距离、黄赤交角、回归年长度、太阳的热释放量、地球的形状、下垫面的水陆与植被分布,等等,都是线性可测可报的。在天气系统的数学模型中,这些都是微分方程组的边界条件。幸运的是,这些边界条件中很多都是建立在线性的外部系统的基础上的。所以,我们真的就能在一个随机系统中找到很多近似必然的东西,或者说近似适用因果论的东西。而一旦有了这些东西,预报者就可以更准确地进行演绎了。

这应是基本面系统交易者对市场的信仰:对于市场这个非线性系统,我们如果找到了这些近似必然的东西,我们的主观预判交易就有了依据。只是这个寻找和理解的过程,比天气系统难得多。原因是市场所外接的系统,线性的近似程度通常都不高。

寻找这些外接的线性系统,是操作层面的事情,本文不作展开。


3
非线性、复杂性、混沌……

从笛卡尔时代开始,400年来,科学研究中,人们形成了一种研究范式:就是把复杂事物简单化,建立理想模型,求出实际问题的近似解。这种方式推动了科学技术在当时的蓬勃发展,同时机械唯物论、历史决定论等一系列哲学思想甚嚣尘上(后来人们把这种整体等于局部之和的世界观统称之为还原论)。直到十九世纪晚期,人类才逐渐开始认识到现实世界的复杂性超出了简单模型的描述能力,在社会发展要求更全面更精确地认识复杂事物及其规律的时候,就急切需要一种复杂性思维、复杂性研究工具和方法。复杂性科学的萌芽,出现在十九世纪晚期庞加莱对“三体问题”的研究。什么是三体问题?俗话说:“三人成江湖。”还有:“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人类的江湖(社会),其实就是一个三体/多体问题,这注定了无论其是武林盟主还是帝王之尊,貌似具备掌控全局的能力(信息、资源),给予演化足够的时间,都无法摆脱不确定性(身不由己)。

非线性相对应于线性,非线性简单说就是不可叠加性。当人类的研究对象中非线性问题成为普遍现象的时候,催生出了非线性科学。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思想家埃德加·莫兰在对还原论的批判和整体论的超越中,正式提出了“复杂性思维”的概念,当时已经出现的非线性物理学、不确定性理论、耗散结构理论、自组织理论、混沌理论等,都参与建构了复杂性思想体系。非线性是复杂系统的必要条件之一。复杂系统是非线性系统的高级呈现。作为一个后现代学者,对三种思想体系不可不知:相对论、量子论、复杂性理论(也称为系统科学),它们既是一种科学理论,也是一种哲学观。若非如此,在看待真实世界的时候,如同拿着狼牙棒参加海湾战争。

本节探讨:我们应该从哪里寻找市场认知与分析、基本信息的认知与分析的理论源。泉这表面上不直接解决如何赚钱的问题,其实非常重要,直接决定了所有相应的观点、见解、方法的层次高度、扩展空间。

确定无疑的是:人类社会是一个动态非线性的复杂系统,金融市场也是一个动态非线性的复杂系统。金融市场,或者说一个典型的复杂系统,具备如下的特点:

非线性:具备多个行为主体,系统整体呈现的性质特征无法通过对个体性质的叠加来实现。当这个“多”本身就是一个极大数,而且非定值,那么系统如下文提到的特征就越发充分。

动态性:随着时间而演化。系统内部、系统与环境,总是在不断相互作用。

内在随机性:在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上受制于描述的不完全性、知识的不稳定性、认知的不透明性、以及事物在粒子层面上的不确定性(一种量子效应。在社会性研究对象中可以对应于个体/个体事件的随机涨落)本质,这样,即使多元微分方程组具有解的唯一性,但只是演化结果的可预置(我们可以事后诸葛,循着轨迹试图找出动力学解释),却无法改变操作层面的不可预知。这是为何说基本面分析具有信息无限可扩展性的原因,也注定了基本面分析是一种缺陷分析(相对于完备分析)。

外在随机性:在金融市场的例子中,观察者、测量者,同时也是参与者(交易人士)、干预者(媒体人士和监管人士)。在动力学层面上,市场的前一步的结果,透过市场人士的看与做,成为下一步的原因,这个过程循环往复,这就是复杂系统的基本特征之一——自反馈Self-feedback,它的存在,使微扰经过系统演化,被迅速积累和放大,最终导致系统行为发生巨大变化,使得系统的精确的长期预报成为不可能。注意:这种自反馈性要比那种可观察的连锁反应的内涵更广泛。

高度的初值敏感性,是混沌的最基本性质。混沌现象是复杂系统中被研究最多、被普罗大众了解最多的一个领域,也是复杂性科学中与我们这篇文章的主题关联最大的领域。有些学派甚至直接把复杂系统等同于混沌系统。普罗大众对混沌的了解主要起于“蝴蝶效应”(洛伦兹,1961,天气预报),不过少有非专业人士能简练地概括出“蝴蝶效应”说的是初值敏感性,我经常看到这个词被用错地方。关于随机性和不可预测性我们已经谈了很多,这里到此为止。

拓扑混合性:混沌系统具有拓扑混合性。在此,拓扑结构可以对应为社会性研究对象中一系列个体/要素/事件的关联关系的集合。拓扑混合性指系统会将初始的拓扑性质彻底打乱,使得任何初始拓扑状态可变换到其他任意位置。在金融市场中就表现为这种关联关系的不断变化。比如,这次加息市场是上涨,下次加息可能是下跌,再下次可能是高开低走……等等,当然,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例子。在金融投机领域的“孢子理论”中,核心涵意就是市场如孢子,具有生命,具有永恒变异性、不可分离性、不可控制性,它的变异发生在被观察被认知的时刻,而它的变异方向是观察者未知的方向、让分析者刚刚总结的规律破产的方向。金融市场的拓扑混合性如此鲜明,是因为它的个体,统统具有充分的主观能动性(自反馈的效率非常高),又有不同的行为反应模式(自反馈的方式非常多样),在自反馈的动力学层面就具备了充分兑现和无限丰富的特性。充分兑现:比如看多的人,越相信自己,就越会在市场上做多,持仓也越激进,把自己手上尽可能多的资源都用来做多,所谓人的欲望,在行为中,无论是恐惧还是贪婪,都会被放大到过度的程度,而个性、知识、学习、分析的存在,同样是主观能动性(的区别),会让不同的人的恐惧与贪婪的强度、节奏大相径庭,但目的却都是尽可能在市场机会中利润最大化风险最小化,对每个个体来说,都会在自己的承受限度内把捕捉收益规避风险的动作做到极致。无限丰富:比如,有些人,看多,在还没跌完的时候就进场,有些人,确认跌完再进场,有些人突破再进场,有些人逐步建仓,有些人一次性建仓,有些人一直持有,有些人进进出出……反应模式丰富与多变,与天气系统中的气体分子和空气团相比,不可同日而语。拓扑混合性及其在金融投机市场的应用(孢子理论),简练的概括就是“多数人预期/相信的,一定不能实现”,它是鼓动人们做市场少数派的理论基础。举例:如果市场看到上次加息是下跌的,市场一旦相信了这是一种规律,那么这次加息可能在预期阶段就已经提前下跌、或者在突然公布加息的恐慌中把集合竞价打到极低,这些因素都有可能让真实市场的走势不再表现为下跌。中石油上市当天的走势是一个经典实例:在那个空前绝后的大牛市中,大机构小散户看了太多新股上市后的走势(不信可以查,中石油上市之前的几个IPO都是上市后伴随一波上涨),他们总结出了规律就是“逢新必炒,(既然这么多人会来炒,我尽早)买新必赚”,加上大牛市的氛围,直上8000点的乐观叫嚣,亚洲最赚钱公司的舆论造势,使绝大多数市场人士相信这条规律在中石油的上市中依然具备有效性,当对某种规律的这种相信已经成了市场共识的时候,愿意参与这个游戏的买单都打在了时间的最早点,如此强大的买盘力量自然会造就价格上的最高点,而这些买入愿望都变成买入行为而兑现充分之后,其后的买盘自然无以为继,价格自然无力创出新高,我们看到孢子摇身一变,真实情况和想像中的规律相反,中石油的开盘首日最高价就成了历史最高价,按照前述规律做进去的人都只有苦头没有甜头。中国人常说一句神秘兮兮的话:“天机不可泄露”“一说就破”。其实就是人类社会作为混沌系统的拓扑混合性的体现,把天机说出来,等于试图分离孢子,有人就会企图用“天机”牟利或其他,就是试图控制孢子,这时候孢子一定会变异,于是事情的结果就要发生变化。

金融市场既有“预期的总不能实现”的孢子理论,还有“担心的总会发生”的墨菲定理。担心的内容往往和期望、和自己正在相信和执行的方向相反,所以“担心”相当于一种反向预期。反向预期的实现的动力学基础也是自反馈的存在。其实,预期之所以不能实现,实际上往往是因为预期的提前兑现,预期在统一达到共识的程度,就兑现了,完成了拓扑结构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重构。而自实现之后的演化,就存在初值敏感性。最终,预期的出现,会通过金融投机市场这个人类欲望(主观能动性)的放大器,快速实现结果的任意变换,有效市场理论的信奉者认为基本面和消息面都无法改变市场的随机性,即是这个道理。担心的事情,往往是原先认为不会发生的,还来不及做相应处置的事情。

比如,如果早上大晴天,现在天边涌起乌云,路上行人中没雨具的人会担心下雨,有雨具的人不会担心。带雨具,就是相应的处置,有了处置,就不会担心下雨。如果起床的时候就在下雨,一直下到现在,那么路上行人都会带雨具,也不会担心下雨,不带雨具一定是不怕被淋雨,或者是个赌徒(赌定雨马上停),这类怪胎没雨具也不会担心下雨,总之就是不会有担心存在。反向预期实现的动力学分析如下:有担心,说明有了某些迹象,而这些迹象原来是没有的。原来没有,那么肯定市场上多数人没有做相应处置,这个多数人的数越大,就说明原先另一个方向上的预期越一致,势能也越大,它构成了一个基数(分母)。

一旦新的迹象出现,没处置措施的人中即使只有十分之一的人转而采取处置措施,由于基数很大,这些采取措施的人在市场全体中的比例也很高,他们原来的预期越一致,他们担心的东西也越一致,他们处置措施的时间和动作具有不约而同的默契,结果在市场上形成一股爆发力。金融投机市场只有两个方向,这种处置措施的方向一定与原来运行方向相反。而价格的剧烈的反向运动会促使反应迟钝的那十分之九的人最终也被迫有所行动,而他们的操作动作也只会继续加剧价格的反向运动,于是,反向的自我正反馈就迅速发生。由于原来没有处置措施的人太多,所以这个势能太大,市场上有句话:“行情总是朝着阻力最小的方向运动。”有这么多潜在的准备采取处置措施的交易者存在,自然阻力很小喽。

◇ 在复杂性科学中有一个重要领域是自组织理论,一个存在随机涨落的远离平衡态的开放的非线性系统,可以自行由无序走向有序。在金融投机市场,至少可以得到以下两个结论,一个是高级层次上的结构,是可以存在的,这是我们在随机性中寻找趋势的可行性的理论基础,这与随机性不矛盾;另一个是这种在远离平衡态的有序,是系统本质决定的,是与生俱来的能力,毋需以庄家的存在为前提,许多人喜欢为某些特定行情编一些关于庄家主观意志的解释,实属多余。这如同简单的基本粒子最终能进化成高级智慧生物,而毋需上帝参与设计。人类的恐惧和贪婪,如同给投机市场行情演化的自我强化机制装了涡轮增压器。往往在市场中造成多次的远远偏离均衡的情况连续发生。如同大灾之后有大疫,大起之后也必有大落。但主流观点认为市场总是正确,偏离均衡是特殊的、暂时的。

索罗斯关注到了这种自我强化的双向反馈渠道,但他把市场的这种特性视为市场(在反映均衡态上)的错误,并把这种双向反馈机制称之为“反射理论”(Reflexivity,也叫反身理论)。索罗斯反对有效市场理论。有效市场理论本质是均衡态理论,小的偏离均衡会很快回归,这个过程市场表现为随机漫步。索罗斯认为市场参与者对未来(贴现)的判断需要依赖于市场现在如何贴现,而市场现在的行为又是市场参与者对未来的预判的体现,简而言之,就是未来依托现在,现在依托未来,这样就成了一个无限递归,这就使得市场参与者对供需条件等决策内容不可知,无法真正理性。市场参与者实际上是带着偏见(而非理性)进入市场的。有些网友把反射理论等同于反馈理论,其实自反馈只是反射理论的递归性质,但索罗斯对市场有独特的定位:既然市场参与者是带着偏见进入市场,这些偏见会影响事态进程,而事态进程又被偏见所反映,偏见最终会自我强化,可见投机市场从本质上是无法反映均衡态了,而不是在特定条件下才偏离均衡态。

由反射理论可见,均衡态反而是市场的特殊状态——即如果市场参与者所持有的偏见的方向和强度综合之后,矢量合为零的时候,市场才反映均衡态。索罗斯还详细分析了市场在远离均衡态时的不同演化阶段的特征及其动力学基础,并将反射理论用于实践,在外汇市场上大有斩获。这部分内容在我看到索罗斯论述之前,一直是以预期分析来展开演绎的,当然,预期和偏见并无本质区别,在远离均衡态的情况下,也可以得到相同结论,但我还没能把这种市场特性上升到系统本质的层面,所以具体的举例演绎我就不再在此拾人牙慧了。

其他更多特征,我认为和基本面分析没有明显对应关系,就不提了。但有些我会在另一篇谈论程序化的文章中提及。


4
基本面分析与基本面交易

基本面分析,在现实操作中,主要是对基本面相关的场外信息进行收集、整理,整合成新的信息,这个新的信息以能给未来提供价格走势指引为目标。前一步的成果,是后一步的素材。比如,通常大型期货经纪公司都有自己的研发部门,他们主要就是把研究机构的报告进行收集、整理,他们自己也收集数据,或者查阅政府的、私人的数据。他们的素材来自别人的成果。他们把不同来源的数据进行比对,或者对同一来源的不同时间的数据进行比对,可以得到新的数据(含图形)。客户再根据这些数据,结合自己的经验或自己的统计方式,进行解读。就这么一步步下来,最后客户以自己的解读来指导自己的交易。当然,如果客户能力不足,就需要期货经纪公司的客服来帮助。整个这个过程,都是基本面分析的基本模式。你会发现,基本面分析的手段是数据(或更广义的,信息)处理,目标是得到方向性指引(供应过剩、宽松、平衡、偏紧、紧缺等诸如此类的结论)。

而基本面交易,如若简单地就是以分析结论来操作,仅仅是解决了开仓方向的问题。其他的,诸如资金分配、加仓策略、再入场、止赢止损等,都是交易者需要思考的。真正的基本面交易,必须对基本面的信息进行动态解读和跟踪,并同步到自己的资金上去。

如果说基本面分析的好坏,体现在数据处理能力上;那么基本面交易的好坏,体现在解读,或者说行情验证上。比如,同样是一个紧缺的结论,可能是价格已经兑现过了,要回归(如2011年3月的棉花);可能是价格已经兑现了,但可以维持(如2010年11月的棉花);可能是价格还没有全部兑现(如2010年10月的棉花);可能是价格刚刚开始反应(如2010年7月的棉花)。你的操作策略是完全不一样的。对一个以处理数据见长的分析师而言,他可能在此方面毫无优势。

回归我们的话题,是探讨个人交易者的,所以,我们得承认我们不可能兼顾分析和交易。两者积累的经验不是同一种经验,两者对主体的素质要求也不同。分析和交易的分离,是必要的,也是注定的。现实中常见的是,当交易者花了大把的精力做了分析,得到一个有相当把握的结论,由于投入很认真,他会笃信自己的分析。结果往往不妙。而另一个交易者,灵光一闪,就感知到了市场方向,此时你问他,他拿不出确切的数据,没有平衡表,但往往效果不错。其实这并非偶然。因为我们探讨的前提是个人交易者,你的数据基本都是二手的,你要得到一个有把握的结论,肯定得有人把这些数据整理出来,而且多个角度分析得到同向的结论,才叫有把握。那么你能看到这些数据的时候,肯定已经有很多人过目了。多个角度的结论都同向的时候,别人更加能感知到市场动向。大家都知道的事往往大家都已经采取了行动,结果往往行情已经兑现了。

在实践中,我们强调灵感的作用,但必要的分析,哪怕事后论证,都是必要的。行情演变无常,我们最先看到的肯定是价格上的变化,我们的灵感帮助我们提出关于行情背后原因的假说。若没有论证,那么这个假说连提出者自己都无法辨真假,其后的跟踪,持仓的增减,价格目标的推定,都会失去根基。

另外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任何时候分析师都可以写自己的分析文章,平衡表一出来,全年不是松就是紧要么就是均衡。但行情不可能一个年度只跌或只涨或只盘整。诚如市场箴言:“预期的,总不能兑现。”如果基本面分析结论被市场预期到了、预期透了,就没有操作价值了。但是人心是浮动的,预期不可能整个年度维持不变。交易者要能抓住预期从分歧到一致的时候、预期落差形成的时候或回归的时候,才可能用基本面作为依据赚到钱。至于行情持续时间,取决于你找的线性因素本身的周期,通常都是2个月,大体上也不会出1-6个月的范围。

这样一来,一个基本面交易者可以操作的市场机会,一年也就是1-2次居多。其他时候价格当然也在波动,甚至还很大,但那些,对基本面交易者来说,才是不具可操作性的真正的随机漫步了。其他时候要么休息、要么使用其他交易系统。就如同一年只有一个夏天。一年中的很多时候,你即使勉强用基本面交易,其绩效也会明显差于用技术分析等方法,那还不如那时就单纯用技术分析来做,是吧?如果在基本面上学了一招半式之后就以为市场机会在勤奋者面前就很慷慨,那是误解,说明还是对基本面赚钱的本质理解不充分。

5
个人交易者的囚笼

通常,研究商品的基本面的,是企业、机构。基本面分析通常涉及较长时间尺度,比如月、季、年、两三年的厄尔尼诺/拉尼娜循环、五年的甘蔗宿根更替、甚至更长的康氏周期……交易者没有经历几个周期的积淀,很难谈得上优势。这需要时间和金钱。庞杂的信息来源,需要渠道的构建或购买,又是时间和金钱。信息的科学处理,需要专业人才,寻找和培养人才,需要时间和金钱。企业和机构有时间和金钱的优势,他们需要利用好这优势,在市场上以内行赚外行的钱。企业需要接触现货,他们躲不过基本面分析。

机构需要操作数以亿计的资产,没有基本面交易,他们无法面对单纯技术分析系统的冲击成本,流动性、市场适应性、收益平滑性,都催生他们对异质交易系统的高渴求。于是乎,个人交易者既没有优势,又没有强烈的需求,个人交易者在基本面上,往往是看戏听故事的角色。这里面,由于在非专业化的市场参与者结构中,大量外行的存在,内行赚外行的钱是相对容易的事,所以,个人交易者的囚笼,更大程度上是能力和实力不到位的限制,而非欲望。至少,谁都不想成为那个被赚钱的外行吧。

这也是为何本文标题中要刻意强调是写给个人交易者的原因。

其实,个人交易者真正用基本面赚到钱,真的不是常见的事。是极少数个人交易者,在交易的某个阶段偶尔实现的事情。很多时候,很多人,张口闭口把一些场外信息挂在嘴上,但他们可能是个彻头彻尾的短线技术交易者。基本面在他们身上不是交易依据,而是茶余饭后的谈资。有些人,也讲基本面与技术面的相互验证,但如果将其复盘,会发现就是一个典型的中线技术交易,关键在于,他是在开仓之后,找基本面依据为自己壮胆。基本面交易是要讲预测的。比如什么样程度的旱情,对应什么样的美豆价格高点。

如果价格进入目标区间,就可以逐步平仓反手,但头部可能要半个月甚至一个月之后才形成,大资金如果也等着技术上形态确认再进场,那市场流动性都不够。预测的价格区间,也未必就是直接做空,也可以卖出看涨期权,买入看跌期权,用这样的方式,低成本,高杠杆,精确。因为真实价格完全可能不及或超出目标位。可惜国内未有期权,要这么做,不可行,摸顶是要有赌的胆识的(这里“识”比“胆”更重要一些)。而当技术形态最终确认之后,基本面持仓就可高枕无忧。哪种依据给哪种依据“壮胆”,是个问题。

6
综合——广义基本面

在我看来,预期分析、反射理论等,超出了传统基本面的范畴,但都是属于必要基本面或广义基本面的研究范畴,并且也是个人交易者大有可为的方向。而且,应该不难发现,本章的提到的例子,是一种动态分析方法。而以供求关系为核心的传统的商品期货基本面分析框架,是静态分析方法。如果仅仅以静态分析来研究动态系统,是不够的,有时候一犯就是大错,诚如我在第一章举的例子。我碰到或听说的交易者中,以供需平衡表来入门,做交易依据的,通常不用很久(不用一年),就在数据收集的枯燥和交易绩效的恶劣的双重打击下很快放弃了,还会因此对整个基本面交易彻底否定。

我手中的广义基本面交易,如果按照波涛的分类方法,应属于基本分析流派与心理分析流派的集成。在市场是否正确这个基本问题上,波涛是着眼于市场价格能否有效反映均衡价格。在这个问题上我的回答和心理分析流派一致——有时正确有时错误。但还有与之相关的两个问题:我认为市场参与者是必然错误的,因为偏见与不可预知,所以我们在行情运行中要不停检验自己的观点和策略;站在检验假设的角度上,我认为市场永远是对的,通常我们也只能拿场内信息来检验。对于个人交易者来说,技术形态(包括仓、量分析)是最有效和最直接的检验依据,花费资源最少最具可行性。

7
定量与定性

基本面不一定就只能是主观的定性的。有些量化交易者对基本面交易的歧视就是认为它只是拍脑袋交易,赚钱是运气。正如以技术形态为依据的交易可以是主观和客观两种。基于基本面依据的交易同样也有主观和客观两个方向。不过,有句话我得说,正如人类知识的演化历程,往往从主观(哲学)开始,但若要进一步发展,必须要有借助工具的客观化可复制的理论体系——科学。如果只停留在哲学层次,肯定走不远。人类历史上诸多文明,在蒙昧时期,都有各自的哲学体系,但只有希腊文明及其继任者发展出了科学,在全球的竞争中,高下立判。对此,我虽不否认主观判断的价值,但坚持认为,客观化是一种方法论前进的发展方向。

基本面理论体系的另一个演化方向是量化。从交易的角度出发,基本面量化分析力求通过尽可能完备的历史数据和数据分析工具,将历史和现实还原到“坐标轴”上,或者说,就是建立一套参照系。

比如,如果同样是期末库存1.5亿蒲式耳,十年前对应的价格和如今,是一样的吗?应该差多少?那么是否把库存绝对量换成库存消费比,将价格扣除通胀影响变成购买力平价之后,就可以直接对应了吗?其他品种是在坐标的哪个位置上呢?
完备的数据应该是一切可量化的数据,不光是供需平衡表,还有很多其他方面其他层次其他维度的数据。比如仓单、价差等,甚至也可细化到库存分布。这些数据在分析时构成纵向的数据剖面和横向的数据剖面:历史的变化,同比环比以及有相似背景(比如同级别天灾)下的比对;与其他侧向数据的比对,比如交易所库存与社会库存去对应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其中的排列组合提供了丰富的可能性。

按照一定的评价标准和计算方法,有了这套参照系,品种之间理论与现实价格都可以标定,很容易看出高估和低估以及高估低估的落差。这就为基本面量化对冲的套利策略奠定了基础。这种方法应该是国外商品指数基金的基本方法。

当然,这种方法应该说比一般的组合策略增加了更多量化依据,更容易实现资金管理与风险控制。又比传统的套利策略增添了更多匹配对象,丰富了可交易的对象,分散了风险。这种方法特别适合机构大资金操作,在这个框架的建立,中间有许多依赖于主导者个人理解的数据处理方式,主导者需要花费大量时间作大量尝试来取得与现实市场的磨合。

个人是没有条件实现的,可能就连建立一个量化框架,都勉为其难。但个人交易者并非全无施展空间。目前我个人认为,可能也仅有在预期分析上,个人可以不输于机构。因为机构在这方面,难以直接量化。可量化的东西,首推静态数据。动态数据,就有时滞问题,若这个动态还是一种自反馈的,那么现有的量化体系在这种混沌性面前就无能为力了。成功的个人基本面交易者,一定要学会将预期分析结合进基本面数据中,若只求得到一个定性结论,则完全可能跑到机构前面。个人对风险的承受和机构不同——个人可以承受更大的权益波动和回撤,所以虽然个人不能用基本面做精确和全面的量化对冲,但不是可以按照定性结论做个单边投机嘛?

我个人的体会,如果你没有对市场预期的感知,你就如同瞎子,茫然无措,再多报告摆在你面前,也不会有什么有价值的见解。更多关注市场预期,对基本面个人交易者来说这是补拙之法。但如果机构能够同时解决两头的问题,就可以做更多的事。索罗斯在狙击英镑和泰铢之前,都花了大量人力物力去做调查与数据采集,他有量化的东西,根据他对市场的理解,他认为高估了。然后结合他的主观判断,感知到原有市场预期已经缺少现实支撑,制定具体的战术,只需要有人带头,市场就会向着某个方向倾斜,他如果在这方面的判断是错误的,是不可能四两拨千斤的。这种理解和感知,确实是依附于人脑而非数据的。不过这种定性判断,对于功力有限的人来说,最容易弄巧成拙,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8
专情与滥情

有时候,你去开户,你的客户经理会问你,你是做哪个品种的。若你是客户经理,你能听到的主要回答也就是某个或某类。说“什么都做”的人,要么已经有了成熟的客观交易系统,要么就是为数不多的基本面组合交易者。

股市上有个说法,同时持股最好控制在两三只;大概只有基金才会同时持股十只以上。

这里的数量有什么意义呢?有很重要的意义!这里的关键是:研究精力和机会成本之间的平衡。如果能把好这个平衡,就可以把教条扔掉。

在一开始的时候,个人交易者通常对一个品种都是一种陌生的状态,无论是基本面解读,还是行情风格解读,都需要一个过程。我的体会是,如果你有一套相对客观的、基于场内信息的交易系统,那么熟悉一个新品种的上手是比较快的。而基本面的熟悉,跟踪完一个涨落周期,才能检验自己对涨落原因的认识是否合理到位,才谈得上熟悉该品种,那么它的学习周期也就至少是一个涨落周期。取常见线性因素的时间周期的最小公倍数,那么,一年,熟悉一个品种是必要的。当然,如果你够刻苦和聪明,也可以把几个品种并行研究。等到对该品种的基本面熟悉之后,仍需对它们进行跟踪,这个跟踪,一样非常牵扯精力。

本人是个比较好奇的人,但算不上刻苦。我觉着若依赖个人力量,同一时期,并行跟踪两到三个(类)品种,已经是非常累了。再多,就要改变我的生活方式了。这还是专职做交易的时候,要是再搞点别的,就根本不是个人能长期承受的了。

基本面研究的知识和经验都是可积累的,而且它的深度和广度都可以超越技术研究。如果能坚持若干年,相对于别人,就可以建立起知识壁垒。可惜的是,即使经验丰富,依然在跟踪时没有捷径可走,因为历史总是无法完全重复。即,基本面研究,不论是用来分析还是交易,都是苦差事。

以上说明了我们选择关注有限品种,主要是个人交易者精力所限。

那么,天平的另一端——机会成本,是个怎样的情况呢?

行情追溯历史,基本上结构性行情要比系统性行情的持续时间长。即每个品种自身属性的差别,会导致相互之间的走势没有关联。我们利用这一点,就可以在结构性行情中,若其中某个品种缺乏大行情,我们就换一个可能有行情的品种。若对其他品种不熟悉,或对其他品种没有跟踪,那么就无法判断某个时期哪个品种最容易出行情。比如今年春天,棉花没行情,PTA大行情;但在2010年,PTA没行情,棉花大行情。

为了能提高资金利用率,我们总是期望能尽可能多地捕捉低风险的、明确的市场机会,这迫使我们尽可能多去关注各品种基本面。作为个人,尽管可以在某个选定品种上做精做细,但根据上面的讨论,跨品种最终的收益未必不如单品种。而作为团队或机构,则多品种的研究和跟踪变得可行,且必要——为了平滑整体的风险和收益。


9
抽象、近似与拟合

以上几点讨论了个人做基本面交易的几个基本问题:做什么,怎么做,为什么。以下我将分几点,讨论什么样的人适合做,或者说做好基本面交易需要强化哪些素质。

和前面的讨论精力问题有关,个人基本面交易者要弥补自己相对于机构的劣势,和机构的基本面分析师比,最好是比他们更聪明,更敏感。机构分析师是这个市场的信息采集者,他们在信息整理过程中就会有自己的观点并尽可能多地传播自己的观点。若你对信息的反应太慢,等你看明白的时候,很可能市场上多半人都已经看明白了,那么无论你是依据平衡表还是依据分析师的建议还是依据别的什么,都很可能赚不到钱。最好,是分析师正在形成观点的时候,你就有了观点。分析师为了让自己的文章言之凿凿,必须花大量的时间求证,这就是他们的本职工作。交易者的本职工作不可能太多分散到求证上。

于是,我们要有把具体事件抽象化的能力。即使同一品种,不同的季节,其主要矛盾也不同。抽象化,就是在纷繁芜杂的信息中,迅速找到主要矛盾,并找到矛盾的主要方面的能力。把现实中的多方博弈,简化成更加容易的寡头博弈。就像在自然科学研究中通常会做的那样,先建立一个理想模型,再把其他因素以修正量的方式补充进去,这样主次脉络就很清晰。

在一些数据调用上,个人交易者离不开近似和拟合的处理方式。行情软件能提供给我们的信息对每个人都是等同的。技术派会常说,价格反应一切。但我觉得这话太不够了,价差(包括跨品种、跨市场、跨月价差,还包括升贴水、基差、加工利润等)反映的信息同样是非常重要的,而且在价格上根本看不出来。虽然价差的计算还是以价格为起点,但如果你是看着主力合约做单的交易者,你永远看不到价差,更别提价差反映的信息了。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如果我们知道了美豆基差高于往年,且迟迟不回落,我们就知道美国大豆确实库存很紧,农民家都没余粮了。如果我们看到铜矿加工费低于往年,那么很可能是铜精矿供应紧张或冶炼企业产能过剩。结论,肯定最终还是会出现在分析师的研究报告中,你可以看到美国的歉收有多严重的数据,你可以看到铜精矿的产量数据和冶炼产能数据,但你等着看研究报告的原始数据的话,得到相似结论的时间就滞后了。

稍微多扯几句。价差分析和价差交易也是两回事。价差交易者又称为套利者,套利也有技术面和基本面两种做法。技术面看重价差的历史变动区间和变动规律,而基本面分析可以发现价差运动突破历史变动区间的机会并提出解释。若套利没有基本面分析作后盾,很容易积小赢成大亏。

在盘中不但要看同个品种多个合约,而且还要关注交割月合约。尤其是我们做回归行情的时候。如果你觉着期货价格超出合理范围,未来要向现货回归。那么从头计算法是先找到交割标的对应的现货报价,在把各种升贴水、交割费用、持仓费用、物流费用、税费等调整进去之后,算出一个所谓合理的期货价格。这些调整值的清晰计算是一篇专业分析报告可以展开的。但算这些数据的时间我完全可以去看更多的品种更多的观点,何况这里的很多量很难通过常规渠道获得的,比如天津的豆粕出厂价和张家港的豆粕出厂价,分别对期货价格应该升贴多少算合理?既然有个调整量X,那么交割月合约价格不就是即将完成回归的合约价格吗?交割月合约的合理价格就是现货价+X。目前主力合约相对现货价的回归空间,其实就是主力合约与交割月合约的价差了。

而X也可以直接通过现货与期货交割月价格做比较估算出。当然这个回归空间要最后实现,还需要现货价格的稳定和主力合约标的与现货标的的连续性。很多品种的交割规则规定了某些月份合约的货是不能转为下个月份合约的,比如塑料的3月到5月。还比如有些时候现货的价格是不可能几个月不变的,如明年5月的豆粕肯定不是现在这个价。但一个熟练的基本面交易者不会抛弃这些信息。不确定的、歪曲的、捏造的信息都是信息,关键看你怎么利用。真的很琐碎、很累人,不过要是这事很简单,也轮不到你来赚这钱。基本面分析和交易,确实不适合那种喜欢答案胜于喜欢解答过程的人,因为这种人最终也难以学会自己解答;也确实不适合那种看什么问题都喜欢简单化思维的人,其背后是对自己未知知识领域的恐惧和逃避,以及心理防御机制对自己的无知与无能的一种合理化解释外加寻求捷径的惰性,这同样也很难最终获得提升。


10
又一条出路

有一天,一朋友跟我说,他在和讯上看到一个高人,似乎很有一手。他自己倒不用基本面交易,但是看这高人分析得一套一套的,让我看看靠不靠谱。我跑去一看,其中一篇说是看豆粕和螺纹钢主力底牌的小技巧,这位高人是个老期货,比我老,市场生存期如此长,应该算是个成功者吧。不过老期货总是喜欢把事情当故事讲。

等我浏览一遍之后,我觉着他能在市场上生存多年,不无道理,因为他确实掌握了个人基本面交易者的一条重要的补拙法门——替代。哦,也许他未必把自己当基本面交易者来看,但绝对是个场外信息交易者,符合我对广义基本面的定义。且看他是如何利用场外信息的。

他查阅了阿根廷MARVAL指数,并认为阿根廷金融指数减去牛肉的影响就是大豆的影响,牛肉的价格用芝加哥活牛的走势来代替。理由是阿根廷是农业出口大国,主要出口大豆和牛肉。不选巴西的原因是因为巴西出口品种太杂。这个,如果把这看成是他建立的模型,那这个模型确实有点糙,简化再简化,替代再替代。比如他完全把阿根廷的其他出口给忽略了,阿根廷出口的玉米也很多,是否应该被忽略?阿根廷的经济是否是出口导向?阿根廷市场是否是个开放市场(市场开放程度低,关税、补贴、配额对价格的影响大,会导致同种商品国际市场价格和国内价格相差很大)?芝加哥活牛代替阿根廷牛肉价格,离得有点远。

他提到的四大国际用豆企业的股票价格和根茎类农产品打包指数,来作为豆类的价格指引。我觉得这是靠谱的。这种替代有效性的前提:一个企业的主要原料的价格变化可以直接影响它的采购成本进而影响它的市盈率,这种关联够直接、够明确。所以这种替代是靠谱的。同时他也是高明的。首先,和国内一样,国外的证券市场盘子大,玩证券的、研究证券的,人才的数量、资本的投入、历史的积淀,都要超过大宗商品期货。并且,证券研究也不是只盯着某家企业,他们照样要研究产业链,甚至因此而获得宏观微观的双重视角。总之是说,同样的事情,证券圈就可以拿出很漂亮的研究报告,而期货圈的报告就少,也晚,还不一定深刻。其次,证券盘子大,即使出于对冲未来商品价格变动的目的,投资机构也会主动在相关股票和ETF上布局,而不一定会直接选择买卖该大宗商品。比如国内的诺安黄金基金和诺安油气基金,就是通过买卖相关的国外的ETF、股票、基金产品来实现理财,而非直接买卖黄金和油气的期货和实物。所以股票价格变动完全有可能先于商品价格变动。

他还提到使用中的要点:一个是看背离,比如股票价格的涨跌,得以当时大盘的走势为参照,如果大盘涨它也涨就不算真涨,大盘涨它已经走平了就相当于已经跌了。另一个是相互印证,正反向多个指标叠加后相互印证,避免单个指标不靠谱导致的误判。

螺纹钢上他拿与中国关联最紧密的日本的股市来做指引,拿有色类、矿山类、钢铁类分类指数与当时的其他分类指数做对比。这个同样是靠谱的,理由同上面对豆类的分析。

他找到的指引有效,用国外机构对某类股票的研究直接替代了我们对某种商品的研究,真所谓借力打力的高招。其本质就好比我们看着美元指数做黄金,看着A股来做螺纹钢,或看着日胶做沪胶,看着铜做锌等这种方法。而这位和讯高手则把这种寻找交易指引的触角进一步拓展到海外证券市场上。他的方式更明确、有针对性,信息来源多,就有利于作立体验证。我不敢说总能有效,但参考价值绝对是很大的。这做法,依赖于网络,对我们个人投资者也是完全有可行性的。我们唯一要做的就是建立看这些股票的走势和看行情一样的习惯,每天或经常查看。

其实你只要能找到两种标的资产的关联(包括关联强度的演化规律),你就可以用一种效率更高的市场的走势来指引效率低的市场的走势,或者相互验证。同理也可用于债券市场、汇率市场上。其实以前文华财经还提供很多类似的可参照的外部市场走势的。比如南美的大豆市场、美国的国债市场、广西的白糖现货市场、大连和吉林的玉米市场等,后来陆续不再提供数据了。所以我们要自己来寻找这类信息来源。

11
动态与排序

基本面交易者还应该有充分的动态思维,这和场外信息的特点有关。

前面提到,基本面信息有无限可扩展性,它总归是一种缺陷分析,但往往呈现给分析者的信息还是太多太杂甚至不同向。不同时期,起主导影响的信息是不同的,且往往也不是单一的。交易者应该对此有充分认识,并且具备对这些信息的影响力度、方向、持续性进行评估的能力。在每个特定时期,关注主导因素的变化和轮换。

在现货圈里打拼的老板们,也有喜欢做期货的(这里不包括转移风险为目的的套保),但却不是每个都能做好。照理说他们掌握着供需基本面的第一手信息,多且及时。他们中,做不好的原因,很大一个就是过于相信自己圈子的基本面数据,有时候他们因此而走到了市场多数人的前面而大赚,但他们没有意识到因素的影响力是动态变化的。比如,忽视了其他区域市场的信息,忽视了上下游其他环节的信息,还有就是过于关注产品具体的信息,忽视了可能几年或十几年才有的超级因素,忽视了宏观环境变化导致的系统性变化,等等。由于他们浸淫现货市场多年,本身就是现货信息的制造者,所以他们中很多人会形成在信息面前的自负,他们自负的底气是几年十几年的经验,若某品种的基本面属性近期发生大的本质性变化,他们的惯性思维和自负会给他们带来巨大的亏损。所谓“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这样的例子,我身边就有。

比如2010年上半年的塑料,从供应紧张到宽松的转变,有位塑料老板就认定LLDPE是好东西,用途广泛,于是每跌一段就加仓买入,这种策略以前很好使,但在2010年他加了半年的仓,最后在10000点面前绝望了,倒在黎明前。他因为居于产业链的消费端,LLDPE的用途看得多,LLDPE的产能看得少。

再比如2010年年中的棉花,有位做黏胶纤维贸易的老板,他是贸易商,倒不至于拘泥于消费或生产,但他的经验告诉他,棉花的价格和黏胶的价格差别不应该这么大,这么大是有问题的,在2007-08年的棉花上涨行情中,他因此而做到了棉花的顶部。这次他看到价差越拉越大,他一开始是在黏胶上大量采购补库,被他兜了个底,然后他在棉花上开始建空单,算是对现货头寸进行套保。但是棉花涨得太快,当黏胶也开始涨的时候,一些关系户向他拿货,现货头寸开始减少,而他在棉花上浮亏扩大的时候,正好那段时间棉花在25000关口下方震荡,他就继续加空,以为又能抓到个顶。这样,他的期货空头头寸就超过了套保所需要的合理规模。棉花在2010年适逢品种和宏观两个超级因素,突破之前几十年的震荡区间是必然的。

去年下半年,很多论坛就有很多宣扬农产品牛市的帖子,后来又有什么蛋白质革命。其实这样的观点已经说了好几年,你说它错嘛,也没错,但在2011年秋冬做多农产品的人应该能体会这个季节的寒冷。这也是没搞清楚影响价格的因素,在某个阶段,其影响力排序是不一样的。而宣扬土地有限人口增长无限粮食必然涨价,这理由,这因素,过去没错,未来也没错,就是不能做,呵呵。农产品产量潜能的逐渐减少,这是几十年的大趋势,但我们的期货合约通常持有都不会超过4个月。用几十年大趋势的影响因素作为4个月的交易依据,多可笑?试想若有人跟你说他是看日线做一分钟线有多可笑!

12
找出关联

基本面研究强调信息尽可能全面的收集与相互验证,在不同事物间找出关联的能力决定了其整合信息利用信息的能力。比如一场雨和棉花的价格之间的关联。如果是新疆早春的雨,那是有助于棉花生长,但对产量影响太遥远;如果是国庆期间华北平原的一场雨,恰逢市场对供给短缺非常敏感的那年(2010年),那下雨对价格绝对是火上浇油,即使华北棉区的产量比重不高。这是两件基本面事件之间的关联。再比如,V型底(如2010年1-2月、2010年11-12月、2011年7-8月等),往往在前期单边上涨中突然因为产业链以外因素(宏观的、政治的、政策的等)导致急跌,但市场预期的变化方向未被扭转,急跌是因为投机力量从一致做多到集中离场,但产业链环节的采购并未吃饱,反而因为前期上涨时间过长导致很多需求被高价抑制,一旦价格下跌后这些被抑制的需求就会爆发,形成急涨。这是行情走势的形态与背后现实世界的关联。但如果基本功不够,对事物的理解不够,而又有浮躁之心,则容易在众多可能性中迷失。

中国传统社会是一个关系型社会,作为中国人,打小就被中国传统文化要素中认定的各种既定的关联所熏陶。中国的五行学说就是认为万物皆有关联的典范。所以,这个环境下成长起来的人群的首要问题,是关联太多,要在众多关联中找到真正有意义的,这种能力反而更迫切。

前段时间有朋友就跟我说了一个事,他说某人做空豆粕被套许久,那人信耶稣,他说自己亏钱是上帝为了令其财富让更有需要的人享用,所以为了这份高尚的使命,他愿意坚守自己的空单。说的是舍生取义的话,挂的是如丧考妣的表情。我听了故事以后哈哈大笑——有才啊,能把自己做错的单子和如此神圣的使命联系起来。以上帝的名义来为自己的失误开脱;我要是上帝,我肯定说:且慢,我没说过要你送钱给别人,要送你学学标哥的法子。

信息爆炸的时代里,什么新说法没见过?有人就能把共济会和战争联系起来。神秘主义的话题特别能吸引那些为生活工作所劳累的小白们的眼球。因为在众多转移注意力让自己短暂忘却烦恼的方法里,别的方法小白们吃不落。但在生活中更多的瞎关联的例子是随意在两种现象间建立因果关系。比如吃酱油伤口会黑,这事如果没有实验证明,我不敢信。因为酱油是黑的吗?

那黑芝麻也是黑的,黑木耳也是黑的,是不是吃番茄酱伤口就变红?那吃沙茶酱呢?要是今天吃了酱油,明天喝了牛奶,敢情伤口还能订制成斑马线喽?问这么说的人,都是一问就瘪的,也许事实没错,因为我也没有去做实验。但为何大多数人对这种似是而非的事是先信了再说?不过我偏偏是先怀疑了再说?其实我也不是生来就这样。回头看,发现其实也是自己懂的越多,就越敢怀疑。因为人对事物的客观规律的了解越少,人在未知面前就越没有安全感,在各种坏的可能性中就越可能抱着宁信其有不信其无的态度。这是一种情况。

在交易中,在基本面研究中,很多时候我们很容易为自己的某个既有行为找理由,这时候会很随意地找个关联,但本质上还是个借口。

比如豆粕做空被套的,能找到的理由有:粮食关系国计民生,国家一定会管;美国佬的农业部报告数据是为美帝服务的,如果要跌,一定先标得很高;养猪的都亏了,都不愿买饲料了。因为这些关联看似有道理,有时候也能应验,却因让自己满足于眼前的答案(借口),白白失去了进一步探索真相的契机。下文我要专门讲一下正确建立关联或在关联中辨识真伪所需要的思维方式。

我觉着,想赚钱的不乏天资聪颖之士,但最终的结果却多有不同,其中很大原因就是思考用错了方向。东方式的思维,往往喜欢自上而下,这从语法中就可以看出:先大的地点或时间,再小的地点或时间;姓名也是,先是姓,是一族之标识,再是名,是一人之标识。这种思维传统下,观点往往充满形而上的论断。比如:因为大旱,所以就要涨;因为品种联动,所以美豆涨连豆也要涨或者美元跌有色就要涨;还有诸如因为吃的是肝所以能补肝;因为黄色和心脏同属火,所以吃黄色的补心;因为食品添加剂是人工合成的,所以食品添加剂就不好……

不胜枚举。从另个角度的思维应该是先分析后综合。在学有机化学的时候,常喜欢对反应机理穷根究底,因为都知道,只有知道了反应机理,才能举一反三有的放矢。什么是反应机理?就是对客观存在的每一步都确认其真实存在与前提条件。其他领域也一样,在经济与金融领域,可以用传导机制代替反应机理,寻找真正靠谱的因果链。涨真的是大旱这个原因可导致的吗?价格上涨,只能是因为买盘主动提价,主动性买盘数量超过主动性卖盘才可能,大量主动的买入开仓或买入平仓都可以。这类交易动作与价格上涨之间才存在明确的必然性因果,我们只有循着这种必然性、确然性因果,而非或然性、概然性因果,才可能找到价格背后的靠谱动因。我认为这是用演绎法探寻事实真相的唯一有效前提。

如果你的因果链或证据链中的某一环是或然性因果,比如那些阴谋论,那结论完全可能是扯淡!继续……那么为何主动性买盘数量会超过卖盘?因为现货不足,供不应求。一边是货少导致卖盘减少,一边是刚性需求加上投机性需求导致买盘增加,买卖力量对比严重失衡。继续……那么这些刚性需求和投机性需求的原因是什么?是因为采购者库存低位,是因为担心粮食危机和通胀的人手上急需对冲筹码,是因为担心价格要上涨的投机者担心踏空。另一方面,卖盘少的原因是当下和中短期的供应都无法放大,这原因才是大旱。随着时间的推移。采购商终于买足了他们认为必需的货,基本面投机者建立了足够的可对冲粮食危机和通胀的筹码,短线投机者终于都建好了仓位不再担心踏空,他们准备好的保证金都已经兑现成了多单,主动性买盘无力再增加。

此时,确实货和往年比起来还是缺,但还能涨吗?要让天平再次失衡,直接有效的方式就是让主动性买盘重新增加,那除非有新的理由,让那些原来圈子外面的资金也进来炒大豆,就像当年温州商人进疆炒棉花一样。如果没有新的理由,所有多头都拿好了令自己满意的仓位,此时新增买盘就耗竭了,即使此时卖盘还是很少,但买盘的衰竭最终会扭转原先的买卖力量对比。往往这就是预期高度一致的时候,所以,预期高度一致往往对应着顶部和底部。至于其后,价格滞涨,没耐心的短线投机多头就会平仓,多头平仓就是一个卖出动作,之前的多头越多,平仓的需求越大,卖出的力量也越大,头部出现的头一波快速下跌往往就是这股力量,趋利避害是人的本能,根本不需要幕后黑手统一指挥。在价格的变动因素中,是预期重要还是那个所谓的“旱情”抑或供需平衡表重要?这不需要人来教,如果你习惯于自下而上的分析,你就不会满足于类似大旱就要上涨这样的粗糙解释,你会去想大旱是如何导致上涨的背后机制,你就迟早会发现其中真正的奥妙,并且新的情况出现,一样可以举一反三。否则,别人教一招就炼一招,没教到就永远也无法自己发现。

需要提醒的是,演绎法的局限性。如果对逻辑链的关联强度(确然性、必然性)没有要求的话,演绎法就无法得到有意义的结果。但如果对逻辑链的确然性和必然性强调的话,又与现实世界总体上的混沌本质相悖?精确逻辑之所以适用于混沌系统,是因为混沌运动在动力学上是确定的,而上面展示的因果链,就属于事物演化的动力学范畴。但涉及效果评价及预测,是量度事物的某个时间截面上的整体状态,是对微扰高度敏感的,是混沌的。

我们在使用确定性逻辑展开演绎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什么呢?用一个晶体学术语来描述的话,就是“远程无序,近程有序”。在承认在时间和空间的局部上可以表现出有序性的前提下,我们可以获得寻找确然性和必然性的意义。在使用时,我们会体验到,通常这个链条的每次延伸,都需要设定繁杂的条件,超过三环,往往就会出现不可回避的支链,若继续强行延伸,则推导会受信息不足的制约,个人通常难以破解。何况,可能性一多,确定性自然不付存在。而且,在时间上,这次是这样,下次就不一定,就必须每次都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总之,有序,在时空分布上,总是近程的、局部的!演绎法是在整体混沌的系统中,用动力学确定性,获得微观的局部的解读与预测。即使微观与局部,仍然意义深远。一是,这对资源的要求低,是资源有限的个人投资者容易掌握的;二是,这种演绎的反复进行,是对逻辑思维的最好训练,任何类型的研究,都离不开这种能力;即便是混沌研究,一样要关注动力学因素。

为了探求关联,特别是暂时还没被特别关注或者你没有能发现前人的尝试的时候,能否勇敢提出一些新颖的设想?我们既要有能力大胆质疑看似天经地义的关联,也要有能力去捕捉新的关联,因为每个关联之后都是一条因果链,都可能总结出一种规律。我碰到有个仅有不到一年历史的交易者,提出了“假阳线”概念,问他,说是没从别人地方看到过,就是自己凭空想出来的。就是收盘价比开盘价高但比前日收盘价低的K线。对一个新人来说,我觉得这是值得肯定的事,因为这是走在正确的探索发现道路上。在认知心理学上,有著名的人工概念形成实验(81卡片问题)和证真证伪实验(四卡片问题)。概念并不都是来自书本或老师,那种知识不是你的,有段时间不用,就会“还”给老师。概念的形成是人利用现有和已知的信息来主动提出一些可能的假设,并对每个假设经历“失败-更换”或“成功-继续”的考验的过程,这么来的知识才是你的。

自然概念的形成高度依赖原型的存在,但在虚拟和抽象的金融投机界,新的发现则需要更多依赖用人工概念建立基础,诸如艾略特波浪等。创设人工概念的能力是在无规律中抽象提炼出规律的能力,而找到证真证伪方法的能力则是对既有规律进行筛选的能力。这两种能力的反复使用,其实就构成了人类探索发现客观世界的基本过程——猜想与反驳。可能某个人工概念甫一形成,是幼稚的,抑或其实前人早就提出过的,这无需在意。以这种方式获得对客观规律的认识,绝对是非常自觉主动和非常高效的。其实我们看书学习,就是用别人的间接经验,来检验自己的人工概念的过程。

为什么有些人只要看到书上的一小部分内容就可以大体获得书的思想精髓?就是因为在他脑中进行的是创设-验证(或猜想-反驳)的过程。而另一些人,则是看完整本书都可能没能感觉学到什么(创设出了问题)或看完整本书“学到”的却是令作者都意想不到的念头(验证出了问题)。验证很重要。索罗斯推崇卡尔·波普为自己的精神导师,尤其是卡尔·波普的《开放社会及其敌人》《猜想与反驳》这两部作品的重要概念在索罗斯的著作中多次出现。在《金融炼金术》中他就提到了提出假设和检验假设的方式来纠正投资决策过程中的偏离,反对无法验证的断言式解读。

13
世界统一于你

对应于基本面(这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基本面)信息的开放性和无限可扩展性,也为了能实现多品种研究和多品种组合交易。从效用角度,那种以点带面的、牵一发动全身的对世界的理解,是个人交易者应该具备的。这不是那种看豆粕是豆粕,看螺纹是螺纹的境界。有个词叫“融会贯通”。

作为能量和精力有限的个人交易者,追求多快好省是挥之不去的冲动。如果时时纠结于投入和效用之间,估计也搞不好。所以如果他的思维方式本身就已经习惯于充分整合大脑中已有的信息和技能,那他在与其他交易者的竞争中就很有优势。这能力也不是靠勤奋能补。也许你愿意用别人喝咖啡的时间去看书或百度,但问题是你首先要知道需要搜索什么?最怕找不到问题。记得中学有什么数学建模竞赛。套用这个概念,你得有能力把复杂的现实世界抽象成一个有结构、有开关、能提出问题、能付诸解决的模型。

发现、概括、归纳问题的能力决定了成长的速度。不过悲催的是,90后的成长环境就是家长代写作业。他们从小已经被培养成只关注答案。我也很奇怪为何有些人对于那些“制造”问题的方法避而远之。科学研究总是在解决一个问题的同时制造更多问题,总对那么多未知(暂时)无计可施。中国的知识体系倒是很少提问题,它们总是苦口婆心地告诉你世界是怎样的,你应该怎样做。中国人天然对问题多答案少的状态缺少安全感。

所以两千年也就这样,先秦的理论现在还非常有用,我们其实不是说这些知识有多前位、古人多聪明,而是证明了所谓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静态的、封闭的、无力进取更无法自我超越的文化,如同活化石。后人只是在不停地批注、校勘、训诂、考据、整理、补充,就是不能超越!我们学西医,根本没有必要再看维萨里的《人体的构造》(近代解剖学奠基),并且即使这本书当年就失传了,也不怕(当时很多人已经在做类似的事情,比如达芬奇)。但我们学中医,不能不看《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并且据说《黄帝外经》失传了、麻沸散也失传了,我们整个外科居然就消亡了,敢情几千年不但没超越,很多领域还在做减法!

发现问题的速度决定了进步的速度,对一个文明如此,对一个人也如此。可能言辞多有偏颇。但可教与不可教,其实就听听他所思所想所关注的,是不是符合正确的“格物致知”之路。或有很多人,他们脑子里也是一堆的问题,但其中多数是困扰、纠结。困难是不怕的,如果你的问题可以分析,可以验证,可以有可操作的处理与应对,可以有可重现的效果检验,那么才存在在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前进的可能。

错误的想问题的方式,还有就是错位。

在中国的马路上,有一种人的行为方式我觉得迟早要付出代价。这种人当横穿马路的时候,先看右前方,直接抬脚往前走,匀速直线运动,很淡定;走到快车道以内了才偶尔看一下左侧,或者一直就不看左侧,过中心线的时候,倒开始看左侧了(没看明白吗?想像一下车流来向)。不论是一个人过马路,还是边打手机边过马路,还是结伴过马路,甚至怀抱婴儿过马路,都是这种行为方式。我从做骑车人到做开车人,对此类路人烦不胜烦。如果统计一下,估计这样的路人占总数的3/4以上。这类行为的本质是以自己的欲望(需要、目标)为中心的思维方式,而忽视了环境和条件。我本人穿马路基本不走斑马线,但我绝对是先看左侧,过中心线之后看右侧,时而停时而跑,很不淡定,无论是停下来还是快速通过,都是为了抄近路时减少对车流的影响。这是以环境为中心的思维方式,把自己的欲望建立在环境条件的具备基础上。

大多数人过马路的行为方式放到投机市场中,就是放错了贪婪和恐惧的位置,在应该自信的时候自省,在应该自省的时候自信。

比如假若眼下是价格滞涨的时候,头部随时可能形成,如果有多单,自然要考虑如何减仓出场;如果想进空单,自然要考虑如何逐步开空。哪怕这次回调可能只是几天或几周。君子不立危墙之下,你赶紧备点应急预案吧。但有些人会纠结于几个月之后的是继续上涨还是漫漫长熊。

有些人暂时还没有令自己满意的系统,还处在摸索阶段,就开始想万一我这种做法碰到逼仓行情怎么办?碰到黑天鹅怎么办?长期资本管理公司都一命呜呼了,我这行吗?呵呵,先想想脚下这条沟怎么过再想下座山怎么爬好不好?

另外还有一种非常有害的误区是:我是学这个的,所以我只需要研究这个就行了,其他的东西学了是浪费时间。真的没用吗?

不要割裂客观世界。人类中最初的学者,是那些对所有事情都感兴趣,对所有事物都研究的人,比如亚里士多徳。学科的分野,是在学问本身不断庞杂的情况下,个体精力所限,才走向专业化分工。但另一方面,无论是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还是人文艺术领域,交叉学科依然是最容易找到新突破的热点,说明这种人为割裂,并非人类知识演化的真实方向,人类知识一直处于从分析到综合(不是从综合到分析)的循环前进过程之中。在创新竞争中,谁拥有跨学科的思维、视野、资源整合能力,谁就最容易胜出。我觉着只有精力所限,才可能在深度和广度之间择其利大者为之,用深度去换广度或用广度去换深度。否则,如果现成的机会来了,你不去学,那是浪费。很多学习并不是只有抱着书本啃一种方式。记得国外有人提出一种新的衡量生命长度的方式,就是思维时间。

在走路、开车、吃饭、上厕所、排队、开会、睡前等等这些时间里,你可以选择想一些探究事物规律的事情,也可以想一些好笑的故事,也可以想哪个人的八卦,也可以想下一步应该怎么怎么去整另一个人。这些时间用好了,就是学习。没有电脑没有笔,可以用爱因斯坦那种思想实验的方式来研究事物规律,用我前面说的,穷究机理,避开或然性,肯定有用。现在有pad有phone,其实随路查个资料也不难。最好的学习过程,就是在解释一个个现象,解决一个个问题中完成的。我相信每个人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都有机会接触到各种领域的现象,碰到各种领域的问题,所以如果你愿意,当然可以对各种领域都有相对专业的认识。只要你一生一直如此学习,那种深度和广度的冲突也不会如此强烈。只有那些临阵磨枪的人才会觉得深度和广度实在无法兼顾。如果你对现象没有好奇心求知欲或选择没专业含量的解释,对问题能避则避选择没技术含量的解决方式,那再多吃几年盐再多过几座桥,依然对客观规律不甚了了。脑袋里客观规律少了,主观臆测自然就多了。

还有一种认识:那些不能考证不能帮我赚钱的书都是无用的,来点实际的吧——就是讲怎么赚钱的方法的书。我觉着理念的东西是提纲挈领的,具体的技巧的东西,应该是发挥各人创造力。理念的东西,错了就可能走弯路或永远走不到目标上。而且,这种认识的还有一层潜台词就是:学习是为了考试,学习是为了给别人看,那么不考试的时候,没有老师或领导要求的时候,没有赚钱养家压力的时候,就不用学习,就不用看书,就不用穷究客观规律了。

但是人人的时间都是一样多的,如果他学习的少了,什么会多起来?也许那些勾心斗角或攀比耍酷的念头就会多起来。

人类的知识那么多,价值观与方法论也很丰富,但并不是所有的知识都能帮你到达彼岸。如果你选择把自己的生命投入无价值的方向上,也许背后的本质是你对另一些知识无法消化,但你的心理防御机制会给自己一个合理化解释,而避免承认自己的无能与愚蠢。走在错误道路上的人一般都是心理状态良好的。自负为表自卑为里,往往如此。本章节的意思表明有些东西就是不好,或者还不够好,思维方式就是有高下之分。探究基本面和探究事物客观规律对主体的要求是一致的。我们要有良好的探究事物客观规律的习惯和思维方式,对一切事物保持好奇心和求知欲是一种好的学习状态,但还要善于归纳问题,还要有正确的思考方向。

回到主题。当具备这种能力或习惯的时候,作为经常宅的个人交易者,我们也不会在品种面前茫然,我们自己就知道研究框架是什么。

看豆粕,我们可以看到大豆和豆油,我们可以看到杂粕,我们可以看到油菜籽 、花生、葵花籽、棕榈油,我们可以看到食品工业和餐厨用油的区别,我们可以看到三聚氰胺是如何进入饲料替代高蛋白粕的(而不是像普罗大众想的那样被掺到奶里),我们可以看到日本在二战后为了寻找蛋白质来源不远万里来到巴西让大豆适应了热带种植,我们可以看到养猪是如何从地瓜泔水的农户饲养过渡到配方饲料的规模化饲养,我们可以看到国产豆和转基因豆的替代与竞争,我们可以看到大豆蛋白和玉米蛋白以及小麦蛋白中氨基酸比例的不同导致的配方修改的门槛,我们可以看到豆粕的蛋白质是上好的微生物培养基怎么可能长期贮存?我们可以看到巴西的田野大多是缺乏灌溉系统的缓丘,我们可以看到当化肥成本提高的时候能与根瘤菌共生的大豆比玉米更能吸引农民,我们可以看到厄尔尼诺-拉尼娜现象对热带季风气候影响之大及不确定性……这涉及到上游、下游、相邻行业的竞争与替代、潜在新供给、潜在新需求……这涉及到植物学、农学、气候学、营养学、生物化学、历史、经济、以及一些产业链中的操作实务知识……研究框架的建立是否完备,基本就是由主体的知识结构的完备程度决定了的,但更重要的是,若你是个人作战,你不可能在每个时刻面面俱到,你还要有能力在不同的时点上把你的研究重点做个转换和取舍。即使你是看研究报告来获得信息和灵感,那么公开的研究报告,为何不同人看了会有不同的应对?消化利用的深度,还是依赖于主体的知识结构。


14
信息饥渴

每个人在与外部世界的互动中,关注的侧重点是不同的,他的内在动机是不同的,最担心(恐惧)的事情也是不同的。在这方面,九型人格的分类体系比较有参考价值。

一个基本面分析者的最佳状态是,他是关注事物本身的本质、结构、信息、因果。这方面他掌握地越多,他越淡定越踏实越平和。我认为这是在研究中一种最纯粹的状态。与之不同的是,有些人可能更关注事情的结果,他收集信息是为了解决某个特定的问题或完成某个特定的任务。还有些人可能更在乎自己关注的东西是不是能在与他人的交流中获得一种优越感。其实在打基础的时候,是不应该对了解事物的动机有太多功利主义的。这会让学习者在精力投入选择上斤斤计较。这可能有助于解释,为何生命的绝对长度相同的情况下,知识的积累和对事物的理解,最终人和人之间会有天壤之别。

如果碰到一个现实问题,我们一开始能想到的总是问题相关的事情,我们通过熟人、网络、书本等多种方式收集信息。比如高原反应。

可能多数人他只需要知道高原反应是怎么回事,有什么症状,怎么预防和处置。网上这种信息不少。但有些人会对同一个问题作多次搜索,从不同的角度。他可能就因此看到了更多人的讨论。但这可能还不够,他对于看到的一些还不够明白的事情继续搜索,于是他有机会接触一些和问题无关的知识,他只为把这事搞得更通透。这还不够,他会因为这次搜索,建立一个局部的知识框架,在以后的经历中,他会把有些事情对此做关联;并且在以后的经历中,如果遇到别人的反驳或者自己的反省,都会担心自己的知识是不是又不够了,而不是懊恼别人怎么超过了我。这部分更重要,因为他的知识的积累在时间上可以持续很久。

这种对了解事物真相的渴求,我称之为信息饥渴。基本面研究,或者说所有研究,都是对事物本质和真相的一种接近,只有以这种纯粹的动机,才能在生命长河中,不怕孤独寂寞、不以之为枯燥无聊,持续积累,最终获得厚度。

在九型人格分型中,5号拥有最强烈的信息短缺恐惧症。不过5号在这个国家属于非常稀缺的一类。当然,我不认为别的类型就无所作为,强烈的成就动机驱动下,依然可以通过勤奋和刻苦,而在知识的积累上超越别人。


15
洞察力

心理学家有时会做一种事情,就是把一张图给你,过会儿让你复述看到的东西。或者给你两张内容很多的图,让你说出它们中有哪些区别。这就是一种观察力,反映大脑对信息的记忆、整理、比对的能力。这对基本面研究很重要,能找出越多的区别,说明大脑能发现越多的特征。就好像,在同样的时间内,有些人看到一个人,会说这人长得太漂亮了,但是再多也说不上来了;另一个人,会说她是鼻子长得漂亮,或眼睛长得漂亮。显然后者能看到内部结构,能在细节中归纳特征。职业训练能造就这种差距,比如整形医生眼里,甚至能看出骨骼长得是否恰到好处。如果某个人从小就对细节和结构漠不关心,他的观察力肯定会逐渐下降。

青蛙对静止不动的食物是看不到的,哪怕它快要饿死了。但它却对飞行中的食物非常敏感。人类看不清飞虫的飞行轨迹,青蛙却可以迅速发现、准确命中。

这是一种有明显缺陷的能力,但对青蛙来说,这种能力比人类这种什么都能看到的能力,更有利于它们的生存繁衍。在基本面交易中,我们需要什么样的观察能力才能帮到自己?

基本面信息往往知道的又不是你一个人,如果只能从表面提取信息,得不到多少对交易有价值的内容。所以我们不但要有起码的观察力和好的观察习惯,更需要有一种洞察力——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面对基本面交易,我认为个人交易者需要的洞察力最重要的是动态洞察力和逻辑洞察力。

动态洞察力其实就是一种“蛙眼”,是对事物的变化的敏感性。青蛙对静止物体完全视而不见,而我们对基本面的静态部分,比如供求关系,不能一无所知,但一定要明白:供求关系的总量(或绝对量),往往是年度或季度确定的,而且是公之于众的,在一个短的时间跨度内,可近似认为不变,若市场对这样的供求数据有反映,则一定老早已经反映过了。市场其后的动作,一定只会对变化部分有反应,而对存量就是视而不见!对于精力和资源有限的个人交易者,若具备如青蛙般的敏感的捕捉变化的动态洞察力,他就很容易在纷繁复杂的信息中直接以变量提前找出有价值的交易指引,跳过基本面研究所需要的全面求证步骤,获得和机构或技术分析者相似的交易效果。这不是偷懒,而是把注意力放到最需要的地方。此时交易者对存量数据的“视而不见”,其实是以对该品种的历史的持续(不错过关键时间窗口)追踪为前提的,哪怕这种追踪是断续(平静期可以搁置)的。

试想,如果该年度或季度一直都没有过追踪,那么一个数据的出现,你又怎么确定它依旧在原来的市场预期之内,还是已经和原来有了明显且出人意料的变化?变量和存量都是相对概念,是需要相互参照的!失败的基本面交易者,往往分不清轻重,即使他是追踪的,很勤奋,但当一个数据或事件出现,他对变化部分和对原来的情况给予同等程度的关照,纠结于存量的性质,或纠结于原来的经验。这次豆类的收割行情就是个很好的例子。减产是确定的,供需缺口基本没有变化,但收割带来的新增供给就是9月不同以往的变化。若迂腐地认定极低的库存消费比就能拉动行情继续向上,或认为豆类会像2010年棉花那样是个超级行情,新棉上市也无法阻止上涨,这都是看不到事物的变化和区别。

人和人就是有这么多不同。这种能力也反映在学习中。比如,看到别人做演示。有些人,听不了几句,就会急着下结论,说,“哦,这不就是我以前知道的那个方法嘛”。若是这种想法,他必然不会继续专心看别人的演示,最终在这次经历中学不到东西。另一些人,即使看着很像之前看到过的某种方法,他依然会继续耐心看下去,因为他关注的是这次这个人做的和自己之前知道的方法有什么区别。这就是关注变化。多少总是有所区别的,他耐心看下去并关注到了,那么他就没有浪费这次经历,学习到了新东西。看书也是这个道理。我觉得,人际交往,宜求同存异;而学习研究,宜求异存同。这是一种能把生活经历变成学习和积累过程的一种能力,也是会在最终决定他与别人的人生厚度的不同。

逻辑洞察力,是一种透视眼,是看到事物相互关联的能力,是看到事物内部结构及其逻辑关系的能力。

比如,2010年9月,橡胶市场在高位出现了大跌,当时传言证监会对某期货公司的客户进行了处罚,大概意思是其实际控制的关联帐户的持仓超过了限额,罚款并限制其交易。相关媒体对此事进行了确认。当时橡胶的位置正处于26000的强的历史压力位下,市场也有分歧,但奇怪的是,这次大跌之后,橡胶并没有继续按头部形态演化,反而稳住后上涨了,而且这还是国庆长假之前。形态、事件、时间点,中短期因素综合来看,似乎下跌是行情阻力最小的方向,那么一定是一个更本质更强大的因素阻止了它的发生,于是,各因素的强弱排序就暴露出来了。在所有品种中,橡胶因为有这次处罚事件,我觉得让我看清了它的面目,所以我愿意用剩余不多的可用资金继续买它,即使帐户的隔夜风险敞口超过60%,我也依然淡定(这也和当时的大环境有关,但不选别的而选橡胶则和这个事件有关)。

最怕没有事情,有突发事件是分析行情的最好契机。在2009年初原油、2009年尾迪拜债务危机、2010年中的棉花、去年夏末的油脂、今年豆粕在8月美国农业部报告出炉时的表现,都是关键位置上事件考验行情的例子。总结起来就是该跌不跌必涨,该涨不涨必跌。

以上的例子并未涵盖逻辑洞察力的全部涵意。全面找到事物的影响因素,并能理解它们影响事物的方式。前者可谓是胸中有大棋局,但后面一句更是关键。在主观判断中,人脑可以把各种影响因素综合考虑,这个过程可能非常迅速,在潜意识层面完成,最后以一种直觉的方式呈现出来。就好比见到某人就感觉这人心怀叵测,可以最初的时候先有了感觉,但还说不出所以然。但如果某人就能做到很快把个中利害关系说出来,猜测其意图,这种从直觉升华到理性判断的能力,就是一种强大的逻辑洞察力。有个成语叫“审时度势”。

我在以主观判断做期货的时候,常有这样的感觉——做期货就像玩杀人游戏,结果没出来之前,一切都是模糊的,不确定的。做平民就是在蛛丝马迹中寻找到杀手之所在,不被杀手的有意误导和其他平民的无意误导所影响,要能在表面的语言下判断这是一个糊涂的平民还是一个潜藏的杀手,并能找到理由去说服其他平民(在期货中就是说服自己)。你若来来去去只有一句话,我不是杀手,我就是觉着他是杀手;或者眼里只有杀手,把反对自己的平民也看成是杀手,即使你猜对了,你也不可能是个好玩家。

在工业和科研领域,有一个概念叫“反向工程”(也叫“逆向工程”、“逆向研发”等)。我们拿着敌军先进武器的残骸,去研究它的工作原理;或我们拿到竞争对手的产品,去模仿它的专利技术,就是反向工程。最常见的反向工程是把机器语言反编译成汇编语言,来研究软件的执行逻辑。还有在医药领域,从成品出发,推断其合成前体。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工作中,“反向工程”其实也是一种观察能力和学习能力。我们听到一种理论、看到一种方法,能否把它解剖还原成基本结构?在期货圈里,有很多高手,也有很多机构,他们的手法和理念,未必你有机会详细接触,那么凭着支离破碎的线索,能否拼凑出有价值的内容?这同样需要前面说到的逻辑洞察力。

很多时候,同样的现象或事物,不同的人就可以看到不同内容。在人类的科学发现史上,有很多这样的例子。2000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白川英树就是在自己研究生的实验废物中找到了制备高结晶态膜状聚乙炔的思路,并为最终实现卤素掺杂的高导电性聚乙炔薄膜的诞生奠定了基础。在当时,整个日本没人能看到白川英树的研究价值,还是到了美国才找到合作者。放在交易中,这种能力,不但在基本面分析中很有用,在程序化研究中一样有用。我们在研究和分析中会得到很多寻常的现象或错误或废品,也有大量别人制造的看似寻常的无价值东西。但真正有价值的发现其实就蕴藏其中。

我曾听到有分析师在今年三月底的时候谈PTA的展望,但是这是一位经常表现偏多思维的分析师(这次也不例外),理由是PX紧缺价格高企,对比当时的PTA期货价格,生产PTA已经是亏损,因此成本将支撑PTA的价格。所以她的策略是多近月空远月。但是她的数据只是证实了我看空PTA的依据。我当时的观点就是,期货深度贴水不改变价格运行方向,而正向套利当时时机不成熟,容易反受其害,不如直接单边做空。虽然从事PTA研究她比我资格老多了,但我在去年就做过PTA的套利,吃过亏,也想了原因,我没放过这个亏。在2012年3月的时候,整个PTA的上下游和投机者对未来产能暴增与需求萎缩还没看透,或者说还没彻底绝望,但这些数据正在迅速地在圈内传播,处于悲观预期逐渐形成和强化的阶段,由于这个变化对应于是整个产业链几年的景气循环,所以其预期强化的级别是非常大的,不是几周,也不是几月,我就此认为,在期货上有大量的做空需要还没充分释放。

而且,由于前期PTA的生产利润都很高,产能利用率很高,各厂家存在竞争性生产,都是以比实际需求更大的产量试图去挤占竞争对手的市场,因此我认为产业链中的做空需求并非都是出于远期的悲观,还有非常大量的是对眼下保值的需要。综合来看,做空的规模会导致资金选择最活跃的合约(当时是9月),做空是为了缓解眼下的库存压力会导致资金选择最近的合约(当时5月流动性已经很小了,只能是9月),这些力量会抵消PX的支撑,何况,PX的价格高企是过去和现在,未来的价格走势未知,一旦PTA限产,PX需求也会下降导致跌价。这就是我的审时度势,我认为只能等到1月是主力合约,9月成为次主力合约的时候,可能才是正向套利的时机。

结果证明我对时机问题的判断是正确的,PTA在其后的单边下跌中,若以最低点算,反而近月比远月多跌了几十个点,总体价差基本没有大的变化,若按照这位分析师的策略来做,完全是浪费了这么大好的行情。但我也得感谢她及广大分析师为我们提供的大量客观数据。这可能也可以解释为何优秀分析师很多不能直接转化成优秀的交易者的原因(我并不把自己定位为分析师,我只是一个分析能力很强的实战份子而已)。

后记

很多人,交易人士,也有志于逐渐形成自己的交易理念或交易哲学,具体点说,就是交易系统。并且不管最终呈现的是什么,多少有点敝帚自珍。我想起牛顿说过,自己不过是站在巨人肩膀上的孩子。我觉着,一个人的交易系统是否根植在现有的成熟的思想体系上,也就是找到巨人的肩膀,很重要。因为我们没有能力也没有必要再去检验我们的系统的基础,是否科学合理;还因为我们迫切需要从前人的经验成果中汲取营养。很多理论,如果不考虑前提,是可以有一个完美的论证的,最著名而典型的就是黑格尔的辩证法体系。

所以,评价一个体系有没有价值,不能光看这个体系本身的华丽,更要关注其基础和前提的可靠。有些值得怀疑的构建交易哲学的方式:一种是凭空杜撰,某种全新的理论,在惊叹之后,不妨看看它是不是无根漂萍。一种是大厦建立在流沙上,比如建立在某些神秘主义知识上,如易经、禅论、星相等,试问几千年来它们在人类发展中的贡献都不能脱颖而出,凭什么相信它们在这个领域就能胜出?再一种就是嫁接,嫁接不同于根植,嫁接需要对接穗和砧木进行处理,是生硬的,是削足适履的,有些人会把自己的理论嫁接到一套现成的理论之上,以证明自己的理论的正确,以求心安和他人的认可,但作砧木的理论的提出者恐怕都无法理解自己的理论怎么就能生发出那样的怪胎?这多半不是嫁接者的理解有误,就是别有用心以造噱头。

本文不是一篇谈论交易技术的文章,虽然在表述时也会透露一些技术层面的事。本文着力探讨个人基本面交易者的自我塑造之路,是我这么些年来在基本面方向上成长的体会的集大成。在我的人生中,这是对一个时代的告别,因为我已无法局限于原来那种广义基本面的交易道路了。甚至更久远之后,很多体会也会逐渐淡漠。但写下来,至少可以让很多人知道,有这么一个样本,他以个人之力用基本面获得了相对理想的收益风险比,而他,是这么看待基本面的。

我得庆幸自己自幼就不局限于某一具体的学问,而是广泛涉猎于当世之显学。求知主要是为了满足了解客观事物本身的冲动,倒远离了考试或考证的目的。并且在早年更多的是受自然科学的熏陶,这种思维训练还是需要有“童子功”的;在后期则更多思考社会科学的问题,这一领域需要对社会的体验感触和人生阅历。两个方向的顺序恰到好处。我好奇但不勤奋,专注但欠刻苦,思考是我的生活状态,但看书不是(这不是好事哦)。

知识的积累与生发,在于我成年以后,更多的是利用闲散时间的思考,少有系统学习的时间。文中谈论的很多具体的原理(具体原理:如孢子理论、反射理论等),多是入行后的邂逅(或见网上谈论、或见朋友谈论),而非主动求取。但期货实践最初却是在孤立的“实验室”完成。若非知识结构的完备性和思维方式的科学性,万不可能在既无系统书本学习又无他人间接经验借鉴的情况下,居然闯出正确的生路(而且是个人交易者极少成功的基本面分析与交易方面)。

当我离开那个“实验室”之后,立刻就遇到和我不一样的赚钱方式,他们中哪些是可取的哪些不可取?几年过去了,就像当年鲁迅去异乡走异路为寻异样的人,而我的收获是转一圈后发现,刨去能力、资源、机遇这些非主观能动部分,我的研究方向和思维方式是符合要求、合理正确,并有自己的特色。正因为如此,我才有胆写这么一篇文章而不担心误人子弟。

真该感谢年少时那些不为考试与考证的阅读。在中学的时候一次在书店里偶然翻到一本非线性数学的书,第一次听说当然好奇,翻翻而已,但从此非线性科学在我的知识结构中就留下了位置,其后的积累,无非是不断把与之相关的内容填充进去。很多事情同龄人也都做过,也许区别在于是否把一种知识放到现实中去使用、体会,然后在头脑中重新整理、归档。知识如果无法在现实中被使用,那就不能算真正属于你。现在我们在网上可以看到许多高手的指点,或在身边获得老师的指导,不过在那个信息闭塞的年代,一个中等城市里面的工薪之家,一切只能在盲目的摸索中野蛮生长,不过这也不全是坏事,现在的教育环境很少有这种独立思考的氛围了。若非依靠独立思考来理解事物已经成为一种本能,如果一种原理必须要被别人告知之后才知道,没看到书的我恐怕早在市场上被淘汰了。也许我的路无法重复,但多少可以借鉴。

文章结束了,还没看够?
精彩还在后面!

市场永远在进化,对手永远在进步;

如何保持优势?唯有不断学习!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能看得更远;

站在大咖的投研成果上做投资才能取得更好的回报。
  
为此,我们郑重向你推荐:
  
【投资交易课程/圈子大合集,爆款热销进行中~】

国内顶级投资大咖、资深产业专家、一线基金经理、顶级咨询机构
合作的重磅课程/投研策略产品,价值千万;

这是一份不可错过的投研伴侣,
已服务1000+产业/机构/投资者;

这是一个属于你的专属商学院和研究院,
让你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世界,站在大咖的投研成果上做投资!

爆款课程/圈子目录如下:




以下是详细圈子/课程列表,
长按识别二维码可直接订阅
  
投资交易领域圈子(多品种)



【投资交易】张庭伟“知行合一”期货交易顶级实战圈(圈主:张庭伟)

推荐语:热销400+万,复购率80%以上,一线机构投资人的真实实战分享,圈友评价至少价值10万,圈友中高手如云(产业链企业和金融机构高管、投资总监、基金经理占比过半)。



扫码订阅

【投资交易】扑克-帕丁顿宏观对冲交易策略圈(圈主:帕丁顿宏观)

推荐语:深度利用资产市场的宏观属性,对横跨各资产类别的交易标的进行精细的收益风险标刻,通过简洁、易读、可执行的策略报告为载体为客户投资和交易提供决策支持。



扫码订阅

【投资交易】投机情报院(圈主:情报院院长)

推荐语:专注于技术分析研究,核心成员均任职于海外投行交易部门,筛选出短线市场机会,并通过通俗易懂的策略报告及时为客户提供交易决策支持。



扫码订阅


投资交易领域课程


【投资交易】张庭伟商品交易20讲:高维投资思想体系和大行情拐点交易方法论



扫码订阅

【投资交易】张庭伟商品交易30讲:走出交易的迷宫,构建完善的交易体系



扫码订阅

【投资交易】朱奇商品交易3讲:如何破解趋势奥义,从研究出发构建商品期货交易系统




扫码订阅

【投资交易】马斐工业品研究4讲:50分钟快速掌握工业品研究框架




扫码订阅

【投资交易】叶燕武:从宏微观结合的视角阐释商品研究的方法论



扫码订阅


【投资交易】朱奇商品交易2讲:如何从供给需求预期现实四象限把握大级别交易机会



扫码订阅

【投资交易】吴星、徐小庆等投研方法论28讲



扫码订阅


【投资交易】魏丁商品套利系列




扫码订阅

【投资交易】王丹:1小时搞懂宏观对冲基金投资方法




扫码订阅

【投资交易】吴洪韬:“豆粕王”吴洪韬期货投资秘籍



扫码订阅

▼请点击“阅读原文”,查看(多品种)投资交易实战圈子详情。
分享到 :
0 人收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积分:1375
帖子:307
精华:0
期权论坛 期权论坛
发布
内容

下载期权论坛手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