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过上了西方人的生活

论坛 期权论坛 期权     
通货朋仗   2019-7-28 23:09   4281   0
上个世纪末的时候,有个段子很有意思,讲的是两个老太太买房的故事。一个是中国老太太,攒了一辈子钱,到老了才买上属于自己的房子,另一个是美国老太太,年轻的时候就买了房子住在里面,老了才把贷款还完。

昨天我把这个段子发微博上后,有人跟我说老版的政治课本上有,这个我倒不记得了。不管怎么说,当年我听到这个段子的时候,觉得还是很有启发的。

那时我心说为什么中国人就不能像美国人那样呢,提前把房子买了,然后住在里面……这样就可以提前享受了。

我们知道,老一辈人都特别喜欢储蓄,有点钱肯定要攒起来,不会乱花的,不然现在的年轻人哪还有机会啃老。而现在的年轻人不一样,大概10年前左右,那时出现了一个词,叫月光族,指的就是很多年轻人每个月月底,都会把自己的工资花光,没什么储蓄。

记得上大学的时候,我还总听人说,消费就是创造价值,无非就是把钱换成了商品,中国人穷就是太不喜欢消费了。我当时听了觉得也有点道理,但是想想每个月就那么点生活费,我哪舍得每天出去买买买“创造价值”啊。

这几年,我们的社会的变化还是很大的。各种低门槛贷款等的盛行,确实让年轻人有了买买买的机会,听说很多大学生的手机就是从网贷搞来的钱。

总的说来,我们的社会已经步入了提前消费的阶段。

以后在天堂里,中国老太太出去串门的时候和美国老太太闲聊起来,总算能说到一块去了。

那这种从储蓄时代到提前消费时代的变化是如何发生的呢?

说实话,今天要讲的这些道理过去我没想清楚,不然也就不会认为那些段子很有道理了。而且很重要的是,在当时整个社会都没有想清楚。

那个时候中国学生凡是家里有条件的,都会出国留学,而且中国的企业就认这些海龟。当时有些人为了拿到“留学生”的头衔,都可以随便去一个国家,根本就不用非得去欧美,只要回来能叫“留学生”就行。钱钟书在《围城》里讲的,方鸿渐也是从国外读了一个不知名的野鸡大学,回来后混了个工作。还有前些年,中国人特别喜欢移民,仿佛移民了就能过上好日子了。等等。

这些对于西方生活的崇拜,现在想来其实是很盲目的。当然这背后也有其一定的合理性。

到了今天,我们逐渐地发现,我们生活中的很多场景,已经跟过去看到的听说的西方的生活方式越来越相似

要知道这并不是偶然事件,而是必经之路。

一个人到底喜欢储蓄还是喜欢提前消费,这跟他没有太大关系,而是跟他所处的时代背景相关。

举个最直观的例子。这几年全国房价的上涨,让很多人意识到,只有买房才能让财富增值,如果不买房,就和别人拉开了差距。那些本来没有想买房的人,看到房价涨了这么多,也不得不把自己的储蓄拿出来然后加上一个很高的杠杆去买一套房子。

那些死活都不肯买房的人,只能看着自己的全款变成首付,跟趋势对抗,最终会失去很多。这就是环境的作用,让你不得不去做一些事。

这些年大家买完房之后,宏观上来看,中国人的储蓄率已经大大降低了。过去是年轻人的储蓄率低,现在年轻人又把上一辈人的家底掏空了,整体储蓄率进一步下滑。

为什么经过了几十年的发展之后,发生了如此之大的变化呢?中国人爱储蓄过去还被认为是中国人独有的,现在看自然不是了。

这种变化的原因就在于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个社会逐步从劳动密集型转到了资本密集型。

其实这个转变并不难理解。在上个世纪的时候,大家都很穷,想要赚钱只要肯卖力气就行,不需要多高的知识水平,一件事情重复去做,久而久之就能攒下一些钱。

随着社会的整体储蓄逐步增加,一些人开始通过攒下的钱买机器扩大生产,这样生产效率就提高了很多,那些生产效率低的自然就被淘汰了。

比如说,一个做家具的木工,开始的时候就是自己拼命干活赚钱,后来有钱了之后,转变了思路,开始雇人给他做家具,他再找几个人帮他去联系市场,这样生意就逐步做大了。最后他再建一个工厂,买一些先进设备,这样生产效率就大大提高了……

我们国家这些年就是这么一个淘汰过程,从全民卖力气赚钱,到逐步给少数人打工,其实说得再精确一点就是给资本打工

到了今天我们看的话会发现,多数的行业都形成了很高的资本壁垒。比如开饭馆,你去租个小门面店去开一家,即使是你厨艺再好,你也很难赚到钱,因为餐馆的玩法已经变了,你的这种卖体力的思路早就被淘汰了。现在大的商业综合体里的餐馆,几乎全是连锁的,全是靠资本推动的。也只有靠资本把体量做大,才能够有成本优势,才能赚到钱。

这时很多人肯定会问,多数的人根本就玩不起大资本啊,那岂不是被淘汰了?短期的淘汰当然不会。长远上有这个趋势。

实际上这个社会的变化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多数人确实没有大资本,但是没有关系,金融市场会随之活跃起来,会让很多沉淀的资金变活。这种变化大家都能体会得到。

其次是社会的整体金融化会越来越严重,很多原本是实体的东西,都会增加金融属性,最常见的当然就是房产了。对于普通人来说,买房就是一种最简单的理财方式,也是资本被盘活的一种方式。

社会在这种逐渐富裕,逐渐从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转变的过程里,还有很重要的一点,那就是社会保障越来越健全。这就使人很乐意去超前消费。

过去人们储蓄,其实就是应对未来风险的策略,现在社会保障齐全,不需要为养老等过多担心,所以整个的金融体系也就随之发生了变化,人们会更多地去透支自己的信用超前消费,当然,更大程度上是被引导过去。

举个小例子就能想明白了。比如说你只有2万块钱,根本买不起一辆车,但是没有关系,4s店会告诉你,你先付2万块钱就可以把车提走,剩下的钱只要分期付款就可以了。这种低成本引导发生在各行各业。

这其实就是社会在成体系地发生变化,不知不觉你就进入了这种环境,做一些符合这个时代背景的一些事。

最近我总跟一些朋友说,我们终于过上了过去羡慕的西方人的生活,这种生活到底是好还是坏,并没有明确的定义,它只是发生了,而且我们过得还不错。

这种生活状态,挺值得珍惜的。

从更为客观的理性推演来看,我可以告诉大家结论,这种过得还不错的生活,不会持续太久。这样泛泡沫式的经济状态,在很多国家都发生过,它们最后都破掉了。
分享到 :
0 人收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积分:1404
帖子:504
精华:0
期权论坛 期权论坛
发布
内容

下载期权论坛手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