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千里大调查”,真实的一手消息来自“密林”深处!

论坛 期权论坛 期权     
CTA基金网   2019-6-21 08:38   1086   0
导语:去年春天陕西主产区一场50年未遇的霜冻,让原本廉价、亲民的大众水果——苹果——的身价一路走高。在去年苹果市场的供给出现罕见拐点后,2019年苹果产量究竟会怎样?时下,各苹果主产区正进入一年中关键的套袋时节,也被行业公认是观察当年苹果产量的最佳窗口期之一。

最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于5月31日至6月4日,兵分东西两路,分赴山东、陕西、山西3省多地的核心主产区,开展了一场行程近5000里的2019苹果套袋量“千里大调查”。

每日经济新闻 杨建 王海慜

真实的一手消息来自“密林”深处!

按照苹果产量大小年的逻辑,其实市场对今年苹果的产量大致已有判断。不过用期货行业人士的话来说:现在苹果还在树上,距离收获还有几个月,其中的变数不可不察。
  
从地图上的直线距离来看,我们此次东线调查的总里程超420公里。不过据同行的期货人士粗略估算,我们此次在山东地区的实际行程肯定大于500公里,因为其间还有很多数不清的田间小径和崎岖不平的山路。
 
如陀螺旋转般的“田野调查”  
随着开始深入实地,我终于见识到了什么才叫“田野调查”。在烟台蓬莱产地调查的那天傍晚,我和苹果团队从果农处得知附近的某个水库水位明显下降。尽管当时已经快傍晚7点,几个期货人还是决定去实地探访。到达现场时,夜幕已落下。虽然视线已经不佳,一位鲁证期货的分析师还是不顾道路崎岖,在几乎没有灯光的情况下,独自来到了水库边。在实在看不清水面的情况下,他就找来个石头测试水的深浅。
  
在此次调查途中,为了能在一天之内尽可能地多走多看,可以说,我们一行几人不是在赶往下个村庄、下片果园的车上,就是在田间地头边问、边看、边拍、边记。除了中午会找块树荫在车上休息一会外(那个时候果农也通常在午休),其余时间几乎都在作业。我第一次真正感觉自己像个陀螺,转个不停。这样的早出晚归是我们此次苹果调查的常态。
 
用双腿获得现场第一手信息  
也许,有的投资者会好奇:要了解苹果行情,去各大城市里的批发市场向果贩们多问问不就行了吗?而实际情况并不是这么简单。首先,从批发市场的果贩处了解到的大多都是二手、三手信息,不够准确全面;此外,现在还没到新苹果上市季,距离上一个上市季已经过去了三个季度,现在找苹果贸易商、经销商调查的意义已经不大。所以,要获得这个套袋季有价值的信息,广泛而有深度地探访各主要产区的田间地头,问果农、看果树,甚至看土地墒情、产地内水库的深浅等等这些用双腿做“功课”的田野调查,既是“笨办法”,也是“好办法”。
  
某位已经参加过多次这样的田野考察的期货研究人士告诉我,研究苹果这样的鲜果的长势只有真正踏上产地的果园,并进行比较深入、广泛的调研,才有可能总结出一些有用的一手信息。
  
为了得到这些第一手信息,我们一行尽量找机会深入人迹不多的谷地、山地。有很多地方车辆不能到达,只能徒步行走。比如在地势低洼的响李村、响水湾,我们一行时而爬坡过坎,时而躬身在大片又矮又密的果树林间,穿行了好些路才找到隐藏在果林深处的套袋果农。
 
一手消息来自于“密林”深处  
很多时候,在一大片浓密的苹果林里要找到一个果农还需要眼力和经验。像我这样常年在“钢筋水泥”里生活的人一时半会很难做到,只能调整自己尽最大的努力去适应。但真实的一手消息往往就来自“密林”深处。
  
据同行的一位工作人员介绍,以前分析商品期货,少不了要多看技术,自从苹果期货上线后,实地调研就频繁起来了。一方面是公司重视,一方面要判断苹果的产量确实有必要在苹果生长各重要节点进行实地调研。在某每年会多次出差调研的期货市场人士看来,尽管在一次大范围的深度调研后,可能还是难以对投资方向作出正确的判断,但实地调研总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国内期货市场传奇人物傅海棠(相关著作《一个农民的亿万传奇》)就是现场调研的推崇者。据说,农民出身的他去年还曾赴陕西等主产区调研过苹果。此前,曾有不少期货人士告诉我,看起来期货投机性很强,但其实做期货投资,对现货市场的理解和把握也非常重要。傅海棠把大量时间用在对现货市场的考察和分析上,这是他能成功的关键。
  
在某早年曾做过券商卖方分析师的期货人士看来,相比现场调研,过去做上市公司的调研就显得轻松不少。“一般调研一个公司半天时间就足够了,主要是听公司董秘等高管讲,不过他们讲的东西真实性有多少我们就不确定了。”
 
人工因素为中长期变量  
经过此次为期四天的山东苹果主产区实地调查,我有一个深刻感触就是:当前苹果种植“靠天吃饭”的特征仍然较为明显,所以背后值得考察的各种因素远比之前想象的复杂。除了霜冻、大风、干旱、冰雹、大雾这些直接影响苹果产量的自然不可抗力外,还有水利条件、农资、人工、管理、技术等诸多人为因素,甚至还有其他存在竞争关系的水果的产量、价格情况等值得关注的变量。而其中的人工因素也许是未来苹果种植业中一个值得中长期关注的变量。
  
在这次实地走访中接触了多达几十位各地的果农之后,我发现,各产地果农的年纪大多偏大,不少还在田里忙着套袋、施肥、打药的果农年龄都超过了60岁,而在城市里这个年纪都应该退休了。据蓬莱某果品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观察,现在农村种苹果60岁以上的果农可能占比近八成。他认为,随着未来果农数量的减少,可能会对苹果产量造成影响,毕竟现在苹果种植的各个环节基本还是要靠大量人工。
  
郝格庄村一位果农向我表示,虽然现在种苹果的各类成本不低,收成也要看“大小年”和各种天气因素,不过他还是要种。“年轻人可以在外面打工,我们这样上了年纪的,打工没人要,只能在地里管理果树。”
  
不过,也许再过些年,当前山东苹果以传统方式种植为主的格局将发生变化。在栖霞杨础镇一带,我在那里的山坡和洼地上看到了大片大片的苹果矮化密植基地。一眼望去,现在那些基地里的一株株苹果树苗上还是“空空如也”,但预计再过几年,这里将形成新增产量。据行业人士介绍,目前国内云、贵、川等苹果新兴产区已开始推广矮化密植栽培苹果,这些地方未来产量的增长空间不可小觑。相比普通果树,矮化密植苹果适用机械化生产,生产效率更高,有望改变传统苹果种植工序繁多、耗费人工的状况。
  
也许,再过些年,越来越多已到退休年龄的农村老人,可以站在苹果矮化密植基地里,幸福地笑着,唱着那些年耳熟能详的“小苹果”……

东线调查记录:苹果增产形势喜忧参半 天气因素是重要变量!  
权威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之前的5年间,我国苹果产量以平均每年约100万吨的速度持续递增。苹果也一直被封为“水果之王”。作为苹果第二大主产区的山东省,烟台、威海等地出产的苹果一直牢牢占据着大众心中优质、精品的位置。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于5月31日至6月4日,对山东苹果核心产区今年的套袋情况进行了实地考察,涉及烟台、威海两个地级市,蓬莱、栖霞、牟平、乳山、文登等五个区县以及几十个村镇,总行程超过500公里。

蓬莱产区:旱情和大风最令果农担心  
俗话说,烟台苹果看蓬莱。虽然蓬莱地区的苹果产量不是烟台市最多的,但却是烟台优质苹果的传统产区。
  
5月31日,在蓬莱的刘家沟镇二刘家村。村里陈大娘告诉记者,今年她种了近4亩苹果,今年套袋6万个,去年套袋4.5万个,前年则套了5万个。据另一位果农欧大爷介绍,他今年种了4.5亩地的苹果,去年套袋6.5万个,今年套袋6万个,今年他的果园里还砍掉了一些问题树。“我们这一片,估计今年整体套袋量和去年差不多。有几家去年套袋少了,今年套的袋就多。”
  
据行业人士介绍,苹果的产量通常有大小年之分,有的农户去年套袋少了,果树“休养”了一年,今年套袋的数量就有可能增多,反之亦然。此外,由于高龄果树的产能增长潜力不及低龄果树,所以一片产地每年几乎都会有果树的更新换代,而这也会使得最终产量产生波动。
  
在村子附近的一处高地,果农刘大姐表示,她种了6亩苹果,今年套了9.7万个袋,而去年为6.5万个。看起来刘大姐今年的苹果很有可能丰收。不过随即刘大姐的话让记者有些意外:“今年的风特别大,是不可忽视的因素。”在她的一间小储藏室里面,记者看到一处堆满了被大风吹落的苹果套袋。在交流中,刘大姐还不时向记者谈及今年的旱情:“这越往后缺水影响越大,尤其是夏季苹果膨大期。”她认为,今年的旱情可能比2017年要严重,现在还能靠灌溉维持。再过一个多月到了夏季,如果降雨有限,旱情持续,那么对今年的苹果产量就会产生影响。
  
午饭时间,记者又向当地其他几位果农了解了情况。他们均表示,今年自己果树套袋量较2018年都有小幅增长,同时也表达了对今年干旱和大风的担心。
  
虽然现在蓬莱当地不少果园都有灌溉设施,但在不少果农看来,真正能让果树“解渴”的途径就是老天能多下点雨。在烟台当地某行业人士看来,后期影响苹果产量的一大变量可能会是旱情的发展情况。现在旱情还未明显成灾,但再过一个多月,到了苹果膨大期,如果旱情还持续,可能会影响到苹果的产量。
  
在战山水库附近的几个村庄中,从记者向多位果农了解的情况来看,这一片套袋量总体会比去年多,看起来情况挺乐观,但意外也是接踵而至。
  
例如位于西师古庄村以西2公里左右的响李村、响水湾两个村,当地的多位苹果果农向记者反映了今年套袋数量下降的情况。同样在温石汤村,有果农坦言,今年套袋量小幅减少,主要是因为开花的时候气温偏低,蜜蜂授粉受到影响,导致坐果率低。这里要说明的是,苹果是异花授粉的植物,大部分品种自花不能结成果实,所以在开花坐果期,需要蜜蜂等媒介传播花粉。不过由于蜜蜂自然授粉容易受天气影响(如果花期天气较冷,蜜蜂的活动就会减少,从而影响授粉),现在人工授粉的方式也逐渐被果农接受。
 
栖霞产区:“苹果之都”今年形势亦喜亦忧  
6月1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开始了素有“苹果之都”称号的栖霞地区之行。
  
栖霞是烟台地区传统苹果主产区,产量占烟台总产量过半。据行业人士介绍,山东烟威(烟台和威海)地区的苹果产量占到山东全省的一半以上。
  
烟台当地大型苹果现货商栖霞德丰食品有限公司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去年山东地区苹果的产量只有正常年份的65%左右。从‘大小年’的规律来看,今年烟台地区的苹果似乎有望增产。”而从记者一行对烟台核心产区栖霞的调查情况来看,今年当地苹果的套袋情况是“喜忧参半”。
  
在左家村以及其西北方向的苏家店镇,不少果农表示今年的挂果情况好于去年。据了解,烟台地区的苹果种植成本要高于其他地区,但烟台地区苹果的售价也相对更高。在同行的期货人士看来,栖霞地区的套袋率低于蓬莱地区,不过这里普遍已作了疏果,通过疏果情况大致也可以判断今年的产量形势。
  
不过天气因素带来的扰动在当地也存在。杨础镇一位丁姓果农表示,前年和去年的每亩套袋数量都在2万个左右,但今年的数量不如去年,大约每亩为1.3万个。“虽然今年春季开花不少,但后期天气偏冷,影响蜜蜂自然授粉,导致坐果情况不佳,畸形果的数量也偏多。”
  
相似的情形在杨础镇东部约7公里的张家泥都村也有出现。当地一位刘姓果农告诉记者:“今年减产的主要原因是春季蜜蜂授粉情况不佳,明年我们这片要吸取教训,全都用人工授粉。”与蓬莱产区类似的是,记者通过走访栖霞多地的果农发现,今年的大风、潜在的干旱等天气因素也为今年栖霞当地的产量带来变数。
  
就在当天傍晚记者一行驾车返回栖霞市区的路上,已连续多时不下雨的烟台地区迎来了一场“及时雨”,持续时间近2个小时。烟台当地某行业人士向记者表示,这场降雨是近期比较有强度的一场雨,预计可以让当地期盼降雨的果农稍松口气,但是否能真正有效缓解烟台部分地区的旱情还有待观察。不过对于这场降雨,第二天我们问了当地多位果农,他们大多表示对缓解持续旱情的作用有限,有的果农甚至说:“只能湿地皮而已”。
  
日前,据一位最近赴威海其他苹果产区调研的行业人士向记者介绍,威海桥头、埠柳等苹果产区今年苹果套袋数量几乎都出现了同比下降,有的地方下降幅度可能还比较大。总体看,今年威海地区套袋数量的降幅要大于烟台地区。(王海慜)

西线调查记录:苹果套袋量增逾七成 人工成本压力明显上升
世界苹果看中国,中国苹果看陕西。陕西省内渭河以北的4万多平方公里地区,地处北纬35°,海拔800米到1200米,昼夜温差大,光照充足,是世界苹果最佳优生区。从此次重点调查的产区来看,在去年遭遇了50年不遇的霜冻灾害之后,2019年陕西主产区的套袋量“满血复活”,已恢复到正常年份水平,预计较去年增产七成以上,其中富县部分地区的套袋量甚至超过了2017年。 洛川苹果较去年增产七成以上  
洛川县位于陕西中部,属连片苹果种植优生区。2017年,全县苹果总产量90万吨。  
洛川县永乡镇的“苹果第一村”阿寺村,村口一位果农向记者表示:“今年6亩地的大树,树龄在18年左右,简单讲正是壮年期,产量高。去年受霜冻影响,6亩地只套了3万袋,不过今年都恢复得差不多了。今年只算6亩大树苹果就能够套8万袋左右。”  
洛川石头镇的一位果农告诉记者,自己的大树有26亩多地,今年估计能够套23万袋。而在去年套了9万袋,前年套了30多万袋。今年较前年减产的主要原因是把果园里面的部分老树给挖掉了。总体来说,今年的套袋数量比2017年少了一些,但是苹果质量更好,更能卖得上价。  
该果农进一步指出,相比2017年,今年他这片区总体来看减产幅度有15%左右,而且据他所知,有的村因为去年受灾之后没有怎么管理果园,今年产量都不行,坐果率低,所以那些果农会来他们这边套袋。  
整体上来看,洛川今年相比2017年减产有10%左右,但是相比2018年增产有80%左右。  
黄陵县是陕西省苹果出口基地之一。当地有果农告诉记者,去年霜冻灾害损失相对较大,整体减产在50%~60%。今年已恢复到较正常年份略低一些的水平,比前年减产10%左右。和黄陵县情况差不多的还有在陕北高原和关中平原过渡地带的三原县,记者后面陆续走访了8户果农,得到的情况基本上是今年已经恢复到正常年份水平。  
更值得高兴的是,在陕西富县走访时,记者发现部分地区今年套袋量可能比历史最高位的2017年还要多。在富县羊泉镇永川府村附近的果农告诉记者,自己家有16亩果树,去年整体套袋量只有5万袋;而今年16亩地估计能套个18万袋左右,比2017年套袋情况还要好。该果农告诉记者,因为去年部分地区受霜冻影响,大部分果农进行了第二次施肥,管理的果园今年坐果情况较好。另外一位果农告诉记者,自己家有23亩地,前年套30万袋,去年套16万袋,今年预计套32万袋。在富县牛武镇傲子塔村和钳二乡王乐村,接受采访的果农也都表示,今年苹果的套袋量比去年更多。  
不过,在宜川县云岩镇有着“苹果第一村”之称的辛户村,今年套袋情况却不容乐观。一户果农告诉记者,今年套袋的情况比去年还差点,主要是因为天旱,坐果受影响。这个村往年平均一亩地能套万袋左右,去年一亩地能套7000多袋,而今年一亩地只能套6000袋。这是因为今年干旱,花开得多,掉得也多。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延安苹果产区干旱比较严重。记者一行人来到洛川县拓家河水库,放眼望去,整个拓家河水库水位下降得特别厉害,整个水库只剩下库底一点浑浊的水源。记者注意到,近期洛川县拓家河水库管理处出台了抗旱应急方案,并且制定了洛川区域“分区定时”供水方案,其中按照规定,原则关停灌溉用水,优先保证人饮。另外陕西水务集团在6月19日也下发了关于调整洛川县城分区分时供水的通知。 一个苹果人工费用最高达8毛钱  
套袋是改善果实外观品质、提高商品价值的一项重要措施。苹果套袋后,有利于保持果面光洁度,减少尘土污染和农药残留量,同时也能预防病、虫和鸟类的危害,避免枝叶擦伤。  
5月下旬,就到了苹果套袋的时间,维持大概20多天。这项工作最好在半个月内完成,很多苹果种植户会在苹果套袋的季节雇人套袋。最近两年,苹果套袋雇人越来越难,苹果套袋工人的工资也不断上升。  
洛川县洪福梁乡一位果农表示,今年套袋人工达到了8分钱一袋,去年则是6分钱一袋。如果前期打药、施肥、套袋、摘袋、下果等环节都雇人的话,光一个苹果的人工成本就达到了7毛多钱。  
洛川县土基镇的一家果农也表示:“去年我们这里套袋的工价是5分钱一袋,今年已经涨到了7.5分到8分钱一袋了。如果在修剪、施肥、疏果、套袋、摘袋、上色后摘果、分级分拣等环节全是雇人的话,一个苹果的人工成本可以达到8毛钱。现在找来的套袋工人不但工价高不说,有些工人还要求雇主提供一天100元的车费,甚至还要管饭。”  
另外套袋的工人对于果园挂果情况也比较挑剔。在洛川县土基镇的另外一家果农告诉记者,虽然自己家里的果园有20多亩,但是今年一些果树挂果比较少,以7.5分一袋的价格雇了一批套袋的工人,谁知道这些工人干了一天就都不干了。据果农介绍,熟练的套袋工人一天可以套个5000多袋,如果果树太高,挂果太稀,就会影响套袋速度。工人觉得不划算,自然就不想干了。  
为此,记者专门走访了洛川县城的苹果袋经销商。有出售苹果包装袋的老板告诉记者,从纸袋销售的情况来看,今年销售的纸袋数量大概和前年纸袋的数量差不多。如果果农的苹果增产较多,纸袋的价格肯定是上涨的,但是今年截至目前,苹果纸袋的价格走势仍然平稳。同时记者还对另外几家苹果纸袋的销售商进行了调查,结果都差不多。从果袋商的数据来看,今年果农的套袋数量相比2018年有明显的增长,不过其数量相较于2017年正常年份的水平略有降低。 苹果套袋450元一天难雇人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在陕西苹果的标杆产地洛川县,去年套袋费用为6分钱一袋,而今年套袋费用已经涨到8分钱一袋。据了解,苹果套袋工人一般一天能套3000多个袋子,而熟练的工人一天能套5500多袋甚至更多。也就是说,一个熟练工人一天通过套袋工作可以获得日薪450元。  
不过让果农犯愁的是,就算能把套袋价格出到8分钱一袋,还是不好找到熟练的套袋工人。  
记者走访了洛川市人才市场附近的几个套袋市场,发现门口挤满了人。经过打听发现,都是到这里来招人套袋的果农,今年找人套袋的比套袋的人还多,而且套袋的人工费用涨幅也不小。其中一位果农告诉记者,在去年工钱是5分钱一袋,今年涨到了8分钱一袋仍然不好找人。  
记者在沿路调查过程中,听到最多的就是今年找套袋的费用涨得太高了,而且人不好找。有果农告诉记者,即使找到了套袋的人,熟练的工人还不是随时有时间马上开工。没有办法只能自己全家总动员,先套一些再说。  
在洛川县槐柏镇,一位果农告诉记者,今年套袋的人员不好找,有的果农甚至去咸阳三原县找套袋的工人。这是因为洛川这边工价高,在三原县那边套袋的工价基本在5分钱左右一袋。整体上讲,洛川需要的套袋工人数量较大,使得套袋的工价在部分地区达到了8分钱一袋。  
雇人套袋难、雇人贵,问题出在哪里呢?有果农告诉记者,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首先是苹果种植面积增加,用工多。在苹果套袋的这个时期,用工比较集中,大家都在雇人套袋导致出现雇人难的现象。其次是随着农村人口老龄化的到来,农村劳动力越来越少,断层现象严重,现在即使能雇得到人,很多也是50岁以上、60岁左右的人了。再就是套袋也是一项技巧活,不能碰伤果面,也不能让果袋贴着果面,袋口也要封严,很多工人也干不了。( 杨 健)

期货渐成果农避险利器 苹果预计增产 期货或缺炒作“催化剂”
期货市场传奇人物傅海棠曾说过,期货的本质是现货,要研判商品期货市场,最重要的是考察商品现货的供求关系,其中做农产品主要看供给,因为农产品的问题主要出在供给上。在2018年之前多年,随着苹果的持续增产,市场供求关系总体呈现供大于求,而去年主产区的大幅减产却让供求天平发生了逆转,而这对苹果果农来说绝不是好事。
  
有趣的是,《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调查中了解到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对于种植苹果的果农,苹果因为受灾导致苹果减产,而有部分果农通过苹果期货对冲保值,实现了亏损的弥补。
 
有果农运用期货对冲保值  
苹果等农产品由于干旱、霜冻、大风、冰雹等极端自然灾害而造成减产难以避免,对果农来说,这样糟心的事情也是极大的生产风险。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调查中发现,目前,一部分果农还不知道运用期货可以平抑自然灾害导致苹果产量波动产生的亏损。但随着苹果期货品种的推出与认知的逐步加深,也有一部分果农开始利用苹果期货进行套期保值操作了。
  
一位参与苹果期货的人士介绍,去年他自己的果园就受霜冻影响减产70%以上,苹果卖得不多,但他在苹果期货上开了多单来对冲风险。去年在苹果期货低位的时候做了两手多单,之后苹果期货不断上涨,最后在期货价格高位的时候平掉了,赚的钱刚好弥补去年减产造成的亏损,另外加上去年苹果收购价格较高,虽然减产但是也还能收一些果子,最终还略有盈利。而没有做套期保值的果农的利益就明显受到了减产的冲击。
  
记者在去果农赵某家做调查时,赵某也表示,去年其果园受到霜冻影响而减产严重,但是他在去年做多苹果期货赚了一些钱,可以把果园受灾的亏损弥补回来。
  
不过,对于期货的技术面分析,赵某表示自己看不懂,对于基本面自己还算懂点。他表示:“我们果农最熟悉产量和市场行情,比如当果袋厂的老板说果袋价格上涨,说明果子产量高,袋子不够用了,自然是果袋的价格看涨,这对于苹果期货而言是一个利空。如果果袋价格走低,说明需要果袋的果农减少了,间接说明苹果产量减少,用不了这么多的袋子。”
  
从记者调查了解的情况看,除果农外,很多企业也在利用苹果期货价格信息与期货工具较好地安排生产经营活动、规避价格波动风险。往年那种盲目定价与销售的现象已大量减少,同时国内苹果市场围绕苹果期货交割标准也开始形成新的质量与价格标准。
  
苹果期货的推出,在逐渐改变过去长期果农被动承受市场价格波动风险、自然灾害风险的局面,随着苹果期货推广的深入,对传统苹果生产方式的影响也必将越来越大,这对苹果产业链上的各个组成部分都意义巨大。不过,专业人士也提醒果农和相关企业,苹果期货套期保值是把双刃剑,如果做反了,则会雪上加霜,这需要较多的专业知识与经验积累,要自己真正做好功课。
 
期货后市或缺炒作“催化剂”  
在此次东西两线近2300公里的大调查后,《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还把此次调查到的今年苹果供给情况与部分苹果现货、期货行业人士进行了交流。
  
对于现货,有多位苹果行业人士认为,根据今年的套袋情况和对产量的总体判断,预计今年新果季,苹果现货价格可能高开低走。而苹果期货界人士则认为,从基本面来看,后续苹果期货或缺乏炒作“催化剂”,1910合约未来一段时间将在高位宽幅震荡,而在今年10月新一季苹果上市后期货最终要回归现货。
  
从历年的情况来看,陕西、山东两省的合计苹果产量通常占全国总产量的近50%,是排名国内第一、第二的苹果大省,所以这两个核心主产区的苹果产量对全国市场的走向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此次西线《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调查发现,相比2018年霜冻受灾后,今年陕西的苹果主产区套袋数量增幅大约在70%左右。东线记者对山东苹果核心产区烟台、威海的总体调查情况则显示,今年烟台地区的核心苹果产区内,套袋数量同比持平或增加的地区和套袋数量同比下降的地区占比各一半,但由于套袋数量同比下降的地区苹果产量占比更大,所以预计今年山东苹果核心产区整体套袋数量同比下降幅度超过10%。
  
对未来的现货市场状况,陕西某苹果资深行业人士日前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今年全国苹果总体增产应该是主基调,不过由于去年产的苹果在今年销售后期的价格一直较高,预计今年10月份新一季苹果上市后的现货开盘价可能会“高开”,但由于今年产量可能增大,所以之后的价格走势或会“低走”。
  
而对苹果期货未来走势,山东某期货公司资深人士告诉记者,目前苹果现货基本面较强,预计1907合约接下来可能还有一定的上涨空间,这可能会对远月合约有一定带动作用,但应该比较有限。总体看,无论从政策面还是基本面,未来市场都缺乏能激发苹果期货市场热情的大驱动因素。
  另一位期货公司研究人士则认为,在今年新一季苹果上市前,1910合约更多地反映市场预期的变化,目前来看,未来一段时间,1910合约价格走出趋势性行情的可能性不大,估计是高位宽幅震荡。而在今年10月新一季苹果上市后,期货最终要回归现货。(杨建 王海慜)
分享到 :
0 人收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积分:10500
帖子:2106
精华:0
期权论坛 期权论坛
发布
内容

下载期权论坛手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