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团队的股权(股份)应该怎么算?

论坛 期权论坛 期权     
林枫   2018-10-17 23:05   8728   10
创业型团队最早的五个人,公司起步完全是A注资的,其中B是技术非常厉害,ACDE四个人开始的时候虽然有分工但是大部分事情都是四个人一起讨论,现在快A轮了股份怎么分?还是分期权?求指点
分享到 :
0 人收藏

10 个回复

倒序浏览
2#
范先生  2级吧友 | 2018-10-17 23:05:24 发帖IP地址来自
期权最好,要和绩效挂钩,但A不要给他们太多,BCDE四个人在百分之三十以内就可以。技术股多给点!不要认为不好意思,说不好听的话,现在的你不好意思,他们在公司出现危机的时候,跑的时候都不会不好意思的。因为他们没有任何成本在这个公司,他们在这个公司只是为了分红,承担风险的时候他们不需要承担!
3#
冰凝寒梅188  3级会员 | 2018-10-17 23:05:25 发帖IP地址来自
快进入A轮的话,团队成员股权应该已经有分配,现在的需求是要求证一下现有的股权分配合理与否?还是认为合理性不够想做进一步调整?
4#
Min Feng  1级新秀 | 2018-10-17 23:05:26 发帖IP地址来自
我想和朋友开个公司,然后我年龄不够18岁能不能分配股份?该怎么弄?能用自己父亲的身份证吗?
5#
匿名用户   | 2018-10-17 23:05:27 发帖IP地址来自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6#
劉勇15066116696  2级吧友 | 2018-10-17 23:05:28 发帖IP地址来自
刚开始的话,先给干股,试用一段时间后,再进行股权激励
7#
倪帅帅  2级吧友 | 2018-10-17 23:05:29 发帖IP地址来自

请问这个里面的37.10%、39.40%、23.50%是怎么算出来的,谢谢
8#
小妮  3级会员 | 2018-10-17 23:05:30 发帖IP地址来自
应该在A轮融资之前做好股权分配啊,一开始看不出贡献的话应该按照能力来分配
9#
恒杉咨询  2级吧友 | 2018-10-17 23:05:31 发帖IP地址来自
感谢邀请,首先起初你们四个人的股权分配的情况,在中国来说平分股权是非常糟糕的分配方式,这回为以后的纷争埋下不少的伏笔,主要是股权平分造成的决策的不集中导致时间成本的浪费,投资人对平分股权有很大的不满,所以在分配股权方面尽量做到有一个说了算的人。切记平分。
10#
名庭聊股权  3级会员 | 2018-10-17 23:05:32 发帖IP地址来自
hello,关于这个问题,名庭有些不成熟的看法,欢迎大家一块探讨。
在我看来,要做一个公平的股权分配,你需要这样7步:
1,构思你的商业模式;
2,做预算。按照你的商业模式所依赖的关键资源和能力,对资金、人力和资源投入的种类和总量做预算;
3,角色定位。按照对人的评价因素区分不同角色的合伙人;
4,找人。按照组织建设的需要去找到这些合伙人;
5,分解任务。把预算分解到不同的合伙人身上;
6,评价方式。按照合伙人投入的要素种类、多少不同,采用不同的评价方式;
7,做分配。根据评价方式不同,做股权分配。
具体来讲:


序.股权分配的前提



创业,无非是搞定这么3件事儿:
1.找到1件靠谱的事儿;
2.找到1群靠谱的人;
3.凑到1笔可用的钱。
然后呢,就是怎么激励这群人力往一处使、构建一个高效的组织体(而不是一盘散沙、一群往四个方向拉车的人),从而创造价值,包括为用户创造价值和为公司创造价值,最后才能实现为员工、为合伙人创造价值。
于是,你开始考虑股权分配这件事儿。股权分配属于价值分配,你希望哥几个儿确定住如何分蛋糕,用这个手段来提升每个人的预期,激发兄弟们的创造热情。
BUT,分蛋糕的前提是:
1.有蛋糕可分,也就是公司创造了价值;
2.每个人在做蛋糕过程中的贡献大小得到正确地评价,也就是价值评价。
So,要做股权分配,你需要搞清楚:
一、价值创造





企业没有创造价值,老板什么也拿不到,理论上讲,公司里面的每个人都应该什么也不拿,因为你创造的价值为0,没有蛋糕,你凭什么分配?你怎么分配,都是不公平的,也都是不公正的。所以,创造价值是第一步。
企业要创造价值,就要有投入。投入哪些东西呢?
任正非在《华为基本法》里强调,劳动、知识、企业家和资本共同创造了企业的价值。提炼一下,说企业家,主要指的是企业家投入的管理能力、经营能力和资源,前二者属于人力要素范畴,后者属于资源要素;而劳动、知识也属于人力要素。So,投入要素包括资金、人力和资源。
1.资金
这个大家最熟悉,合伙人提供了创业的第一笔资金,也叫启动资金(这个可能就是公司的注册资本了。
启动资金当然是越多越好,具体需要多少呢?这要看公司干的是一件什么样的事儿:如果你开个银行,启动资金要足够的多,1个亿也不算多。那如果你摆个地摊儿,1000块钱,也就够了。
这里面有没有什么套路呢?有。经验上讲,开公司之前,你起码要考虑3年的预算,包括硬件投入,比如房租、办公家具,也包括软件投入,比如人员工资;如果条件具备,最好还是留点流动资金,以后日子还长。这些启动资金怎么支付呢?一次性投入最OK;如果做不到,那就定个时间,分批拿进来。
经过没日没夜没性生活的努力拼搏之后,公司有了现金流,但是要大规模做市场还是缺钱,怎么办?
这个事儿,事前也要想一想。启动资金玩不了多长时间,所以创始人要在一开始考虑资金筹措计划,路子无非是合伙人继续增加投入或者融资。合伙人继续增加投入,可以等比例的办;而如果是融资,债权融资要考虑利息支付能力,如果没有保障就借不来钱,怎么办?股权融资是一个思路,这个时候,创业团队可以交换的对价是公司最值钱的东西——股权。你想好了吗?投资人拿进来的钱,也是价值创造的要素之一。
2.人力
没有人的劳动和知识(高级的劳动)投入,仅有一堆钱, 什么事儿也干不成。
除了创始人的巨大人力投入之外,创始人通过一件靠谱的事儿链接到的、早期加入团队、一起出钱出力的人,也就是创业合伙人,他们的人力投入对项目的成败也非常重要。所以找到靠谱的合伙人一起干很重要,而不是创始人一个人跪行到天明。那什么样的基因是创业合伙人要具备的呢?
优秀的员工,用任正非的话说是“奋斗者”,这一类的员工对企业不仅仅是尽力,还有尽心,他们把自己的知识和下半辈子交给企业的带头人和这个企业,这也是人力投入。
3.资源
对于资源驱动型企业来讲,比如矿山企业、比如能源企业,这类企业需要特定的资源才能开门营业,那显然谁投入了这个资源,谁就是大功一件。
对于其他类型的企业来讲,虽然不需要上述特定资源,但是如果有稳定的客户资源、投行金融资源等这一类的可以直接兑现、产生效益的资源,对早期企业来讲显然也非常重要,当然是投入要素。
4.商业模式
以上投入要素都是静态的,不会自然而然的生成商业效益,企业要想取得商业成功,投入要素必须经过有效的组织,谁组织的效率高,谁的商业模式就更有竞争力,这就是商业模式要解决的问题。企业要实现价值创造,就必须不断塑造自己的商业模式。
那商业模式是什么玩意儿呢?企业与利益相关者的交易结构,就是商业模式,有6个要素:定位、业务系统、关键资源能力、盈利模式、现金流结构和企业价值。
我们需要考察的主要是关键资源能力。根据企业开展的主营业务不同,支持现有业务系统的关键资源能力会有所不同。
举个栗子,一个生产型企业,它的关键资源能力布局在生产部门,所以对资金的依赖就比较强,也就意味着资金投入的贡献大;而一个研发企业,它的关键资源能力存在于研发部门,所以对人力的依赖性就比较强,也就意味着人力投入的贡献大。从这个角度看,企业是资金驱动、人力驱动,还是资源驱动,影响投入要素的构成,也影响价值评价。
商业模式决定了三种投入要素的种类和总量。
举个栗子,根据我们的商业模式,业务是资金驱动的,那OK,合伙人在资金总量上的投入就要加大,启动资金预算的要多一点,而对人力的投入就不会特别关注,资源投入有了更好,没了也不影响。
再举个栗子,曾经有个新能源项目的创始人找到我们要做合伙人的股权分配,那首当其冲的事情是分析商业模式。创始人巴拉巴拉讲了一堆,我们理了理:如果做新能源技术研发,那么你的合伙人结构里需要1个粘性很高的技术大牛,也就是说人力投入的预算要大;如果不是做研发,是根据其他公司的成熟技术做生产,那么你的合伙人结构里有没有1个特别拽的技术大牛,则不是必须的,相反你需要在资金的预算上加大;如果不是做生产,而是做新能源设备的贸易,则对销售合伙人、对销售渠道资源的依赖性会更强,预算中要加大。也即是说,在企业早期阶段,我们拿股权去交换的东西,一定是企业最重要最紧缺的东西,因为股权太贵太稀缺了。
企业对三种投入要素的组织能力不同,从而创造的价值有别。在早期阶段,商业模式不稳定,企业对投入要素的组织(注:动词)效率不高,这是常态。然而,这时候我们仍然要思考自己的商业模式,按照主营业务来寻找关键资源、打造关键能力。


二、价值评价

价值分配的依据是价值评价。
然而价值评价是个复杂的工程,就像让你评价,房名庭是一个好人还是一个坏人呢,不好评价,不夸张的说,企业管理是在不断解决价值评价的矛盾中度过的。如果说商业模式追求的是效率标准,那么价值评价追求的则是公正标准。可是不过但是,公正有多个脸面,是结果公正还是过程公正,不好平衡。
如果说商业模式是侧重事儿的角度,定出来三种投入要素的种类和总量。那么价值评价和价值分配则是对人的动作,人在参与商业模式过程中的投入是股权分配的基础,而投入要素的种类和多少,是人在组织中的角色定位决定的。
1.人的评价
人在组织中的角色取决于对人的评价,从评价的内容来看,因素有两个,一是态度,也就是核心价值观,二是能力和潜力。
阿里的湖畔合伙人制对合伙人提出了价值观和能力的双向要求。而阿里的人力资源管理中,对员工的考核也分为两个侧面,一个是价值观,一个是业绩(能力和潜力通过业绩来体现),权重各占50%,马云在不同场合多次重申了这2个评价因素。
在华为,任正非强调核心价值观是对员工工作态度评价的准则,而责任结果导向则从能力的角度、正向考察了员工的贡献,对关键事件逆向思考则是从潜力角度、反向倒推一个员工在没有取得业绩、做事儿的过程中的贡献。
根据因素对人做评价,从而区分角色。
2.组织中的角色
企业不同于一个个人的地方在于,企业有一堆人。而这一堆人各有各的想法、各有各的追求,从价值创造的角度看,这些人朝着一个目标去努力,而且这样努力的时间越长,则创造的价值越大,这是这堆人聚在一起、建立一个组织体的根本动机。
那么如何让一堆人始终奔着一个方向持久的努力呢?也就是任正非所讲的“力出一孔”,这是每一个组织必须面临的问题。于是,这堆人必须学会建设一套班子,否则连组织都不存在了,也就甭谈什么持久的努力了。也就是说,建立组织是实现长期价值创造的基础。
如何建设一个高效的组织(注:名词)呢?翻开历史教科书,我们能找到答案。历史上所有的王朝、所有的农民起义,都有一套搭班子的技术。这些技术,是创始人必学的本领。
商业组织的最佳班子是:带头人+创业合伙人+事业合伙人+投资人。
角色不同,投入的要素和投入多少不同:带头人是投资金+人力+资源最多、承担风险最大的那个,一路上All in,宁向西天一步死、不向东土半步生;创业合伙人投资金+人力+资源,追随老大同生死共荣辱、一路求取真经的那些人;事业合伙人(员工)主要投人力,愿意一同前往、也可能中途掉队的那些人;投资人投资金或资源,游离在组织之外,进退有路的那些人。(详细的区分可以见前期文章:股权设计丨创业团队中的兼职分多少股份?
3.投入多少的评价
【1】资金投入
资金投入属于固定贡献,相对好评价。每个人投入多少资金占全部资金投入的比例,就得出相对价值。一次性投入资金,一次性就兑现股权。
【2】人力投入
人力投入属于可变贡献,受到投入时间和投入力度的影响,不能按照资金投入的评价方式去评价。从时间的角度看,人力投入的评价必然是分期进行的,所以回报也应该是分期兑现的,于是时间成熟机制是一种评价方式从投入力度看,人力投入的评价必然与人的岗位相联系,于是在股权分配的时候岗位贡献股就成了一种评价方式。
【3】资源投入
资源投入属于可变贡献,受到时间和投入量的影响,也不能按照资金投入的评价方式去评价。通常可以考虑按照目标成熟机制来评价,多久完成多少资源兑现,才能获得相应的股权回报。


三、价值分配





员工和股东是公司的2个内部利益相关者。
通常,员工与公司之间选择的交易方式是员工拿固定收益,剩余归公司;股东与公司之间的交易方式是股东拿剩余收益。
1.固定价值
企业的固定价值有多种表现形式,大家最为熟悉的是工资、奖金、福利和非物质奖励。
而公司机会其实也是一种价值分配形式,比如,是否派某个人去公司驻美国的办事处,受派遣的人员将从中获得能力提升, 与工资一样,这是一种回报。
再如,组织权力,是否提拔你担任某部门的经理,受提拔的人不仅岗位待遇发生变化,他可以支配的公司资源也发生了变化,这同样是一种回报。这些回报形式与工资的形态比较接近,都是“现货”,确定性强、风险系数小,所以是固定价值。
2.剩余价值
股权是公司的剩余价值,如果公司创造的总价值高,扣除固定价值部分,那剩余价值就比较多;如果公司创造的总价值少,那剩余价值就少,甚至可能没有。不过,玩的就是心跳,对剩余价值的高预期,激励那些不甘平庸的人赌上自己的一切,这就是投资。股权对应着高回报,也对应着高风险,这正是商业的魅力所在。
合伙人投入的资金获得资金股,投入的人力获得人力股(按照时间成熟机制分期兑现),投入的资源获得资源股(按照目标成熟机制分期兑现)。这些都对应着剩余价值的分配、也都对应着剩余风险的承担。所以,从价值评价的角度看,只有那些对远期剩余价值有着高预期、不臣服于剩余风险的人,才能进入合伙人队伍,共创共担共享。


聪明的员工认识到其中的玄妙之后,一定会选择也参与剩余蛋糕的分配,于是有了股权激励,有了事业合伙人,有了商业模式重构的可能,有了价值创造扩大的机会。
4.小结


11#
杜健  2级吧友 | 2018-10-17 23:05:33 发帖IP地址来自
资合的团队在发展到一定阶段是比人合的团队更加坚固稳定的。
按照出资来决定座次。

没有出资的,按照贡献来拿股票期权、

常规情况下,
出资最多的,拥有最大话语权以及决定权。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积分:
帖子:
精华:
期权论坛 期权论坛
发布
内容

下载期权论坛手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