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职位高低 (分析师还是董事总经理), 细分职能 (IB, 交易员还是销售) , 中资还是外资对整体香港体验的影响非常大。
简单介绍一下香港做投行几个特点:
税低 - 最高是17%, 炒股票没cap gain
房租 - 如果想离上班近点(中环,金钟,ICC) 你的房租大概是40多港币每尺每月(约400人民币每平方每月)
普通话和英文 - 工作上对外沟通普通话为主,对内英文写邮件。工作上想拉近关系的话可以学习用广东话来和香港同事,秘书和IT沟通,但是在投行工作的香港人英文普通话都不差。
业务 - 绝大多数和国内企业有关,当然也有负责其他时区的同事,但相对少
薪酬 - 你网上找找,差不大太多,工作第一年突破7位数港币没啥问题,但你也不会觉得自己很有钱,因为你周围的人更有钱,当然你比一般香港普通同龄人赚的会多很多。
办公室政治 -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老外和老印也是人,中国人的话更别说了,但是这些叫得出名字的投行都存在大几十年甚至百年,everyone is replaceable,包括你,你的老板,你老板的老板,大家都是打工的,无非有的人的工资是你的几十倍,上百倍,所以我自己的观察觉得没那么复杂,一切以赚钱为主,你能赚到钱你就牛逼,你赚不到钱你就傻逼。当然赚到的钱里面有你多少功劳,这个就有点搞头,但人少,也不是那么复杂。基本上还是需要抱对大腿,但是大腿也是人精,也要看你有没有利用价值允许你抱。
大陆人 - 由于历史原因外籍和港人的高层还不少,但是投行部的话中下层现在大陆人特别多,有的地方达到一大半,大陆背景高层也越来越多,但是大陆人一般很少能当亚太的一把手,大多数止于大中华一把手。可能有玻璃天花,也可能"帝王将相宁有种乎" 在我们的基因里埋地太深,一般在国内混的开混的好的是看不上投行给的这些小钱的,很多牛人都下海了。
压力 - 底层投行部忙着加班,中高层忙着飞和拉项目。但是这几年感觉加班比金融危机前好很多。做市场交易的话,上下班相对准时,但是交易员有被电脑取代的风险。
家 - 这个比较主观,我比较俗,我觉得有钱就有自由,有自由有家人有朋友的地方就是家。有钱你可以有自由选择陪家人和朋友玩,没钱你连这个选择都没有,所以能赚到钱让你能照顾好家人和朋友的地方就是家。
趋势 - 个人不看好大外资投行,基本上由于同业竞争和中资的活跃,已经很难赚钱了,所以收入还没恢复到金融危机的前后几年,也就是你应该赚的比10年前同级别的人少,再考虑到资产这10年的涨幅,你就发觉你比你的前辈屌丝很多。你可以过的舒服,但不会有钱,所以以前跳槽基本上是去竞争对手,现在越来越多跳槽去客户。整体在香港的外资在萎缩,中资外扩张,但是待遇暂时外资小胜。
嗯,有空再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