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常见的思考盲点或思维漏洞有那些?

论坛 期权论坛 期权     
赵墨   2018-10-15 23:22   1290   8
分享到 :
0 人收藏

8 个回复

倒序浏览
2#
尧小瑶  2级吧友 | 2018-10-15 23:22:13 发帖IP地址来自
突破这个思维定式,让思维越来越理性
福尔摩斯和华生去露营,他们在森林的一块空地上扎营过夜。午夜时分,华生被福尔摩斯叫醒。
“华生,你向上看,然后告诉我你看到了什么?”
华生回到说:“我看到数百万颗星星在闪烁。”
福尔摩斯又问道:“你从中得出什么结论?”
华生考虑了一会儿,说:“按照天文学,说明那可能有数百万的星系和几十亿颗隐藏的行星。从占星学的角度来看,我看到土星正处于狮子座。从时间上来看,我推测现在的时间大约是三点一刻。就气象学而言,我想明天可能晴空万里。从神学角度上说,我能深深的感受到上帝的强大和人类的渺小,有如蜉蝣于天地,沧海之一粟。那你又得出什么结论呢?”
福尔摩斯沉默了片刻,然后说:“华生,你真够笨的!这意味着,有人把我们的帐篷偷走了。”
你看,华生的回答显示了他知识渊博,文采斐然一面。但是,他却没答在点子上。因为他犯了一个逻辑错误:认为没有人会偷他和福尔摩斯的帐篷。在华生医生的概念里,这是不可能发生的事情。华生医生认为“没有人敢偷我们的帐篷”是常识问题,在脑海里建立了一个错误模型,用常识来代替逻辑。所以福尔摩斯问他得出什么结论,他把帐篷就略过去了。
其实我们经常犯思维错误,掉入思维陷阱。比如“如果下雨,街道就会湿”,“如果街道湿了呢?”我们第一反应可能就是“下雨了”。但有可能是洒水车弄湿的。这里我们也犯了一个常识性问题,用错误的“常识性”模型代替了逻辑,但显然这是不对的。
从本质上来讲,我们人类天生具有逻辑思考的能力,但是这个能力受到很多边缘条件的制约,那么,我们怎样避免日常式思维的陷阱呢?《隐性逻辑》这本书给出了答案。这本书的副标题是叫你快速切换思考方式。从这里可以看出,这本书里会给出避免掉入思维陷阱的答案。
解决的办法是不要过快的下结论。
1、考虑所有的初始因素。
我们倾向于接受那些符合自己观点的阐述。因此在推理的开始阶段,考虑好所有的初始因素。只有所有前提是正确的,推理才是正确的。
比如当地面湿了,有可能是下雨导致的,也有可能是洒水车弄湿的。
2、不要盲从成功经验。
在面对权威的观点时这个倾向尤为明显。如果马云、马化腾对你讲了一个商业案例、一个值得投资的新技术,你会先怀疑他的话么?
我们都倾向于用自己或者别人成功的经验来验证当下推理的正确性。但要注意,只有调查研究才是硬道理。宝贵经验有必要限制地使用,千万不要被经验所束缚。
3、注意自己的情绪。
我们都知道人在发怒或者生气的时候,做的决定会很仓促或者武断。情绪会给大脑发出提出,告诉大脑这个信息是不是重要的。情绪如果过于兴奋,就会发出错误的指令。所以,做决定前一定要心平气和。
4、训练工作记忆。
研究发现,工作记忆的容量越大,流体智力就越强,流体智力也被视为推理力。而工作记忆是可以后天训练的。通过做大量的练习,可以加强我们的推理能力,然后做出判断。
除了常识性的逻辑陷阱,我们陷入各种思维陷阱:
为什么薪水长了,依然要跳槽?
为什么对象劈腿,却不选择分手?
为什么经验越多,选择越困难?
为什么聪明的大脑更容易被套路?
为什么我们总认为自己是对的?.......
我们的大脑很容易偷懒,对于熟悉的事物就会留存在大脑,等用的时候就拿出来。通常,我们的大脑做出判断的依据多半是建立在现有可用的信息基础上,大脑常常利用已知信息,却忽略未知信息可能也很重要。我们很容易被套路。一个人解决问题的能力,很大程度取决于他思考的方式。面对同样的一件事,每个人做出的决定不同。一个个决定积累起来,造就了多年后不同的生活。可见,思维方式对我们的生活影响多么大。要想突破这个思维定式,就得多看书,多历事,多总结,锻炼我们的思维,让它越来越理性。


3#
koori  1级新秀 | 2018-10-15 23:22:14 发帖IP地址来自
我认为有如下常见的盲点或漏洞:
Top1,认为勤奋成功,懒惰失败。
勤奋或懒惰不是计划成败的原因,只是计划成败的征兆,成功概率大就勤奋,概率小就懒惰。
Top2,认为应该破除定势思维。
定势思维不是枷锁,而是指南针,如果我要讲一个砸缸的故事,你想到的不是司马光,而是总裁办公室的金鱼缸,那你的指南针出了问题。我们只能让指南针更准,而不是不用。
Top3,认为细节是关键。
细节再重要也重要不过大略,也代替不了大略。就像枪法练的再好,也代替不了战略。大略不够,细节来凑,明显是错误的。
Top4,认为逻辑总是好于直觉。
逻辑能让思考走得更远,但直觉可以让思考走得更快。有时候我们需要远,但更多的时候,我们需要快。
4#
八面山人  3级会员 | 2018-10-15 23:22:15 发帖IP地址来自
很多时候不是思维盲点,而是没有思维。

之前见识过大V的影响力,在一个问题下带节奏,几千人浩浩荡荡群起激愤……
单独谈理智时,每个人都以为自己很理性的。
但我毫不怀疑,被带节奏的吃瓜群众,分分钟变成微博下边讨伐的群众。

我村里曾经有个人在北海传销,过年回来说在那开车运海鲜,一年20万,那可是07年,20万还是很值钱。
结果很多人,包括我几个亲戚,差点买票跟着走了。
我当时在上学,说除了运黄金,想不起有什么海鲜,单靠运输一年能赚20万,开车又没什么技术含量。
两年后果然事情暴露。

日本地震那年,我们县里也流行抢盐……

在某个震惊体标题下,某媒体写一篇带节奏明显,扭曲事实的文章,底下几千人浩浩荡荡,戾气横飞。

很多人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更缺乏探究真相的能力……
5#
白烛葵  3级会员 | 2018-10-15 23:22:16 发帖IP地址来自
细节,,,,举个例子——别人的动机。我们思维方式的局限性决定我们在平常生活中,忽略很多细节,但是往往是这些不被注意的细节在推动事物的发展(动机也是细节的一小部分)。动机是一个人最初的目的,但是由于事物总是处在变化中,目的(也就是人最初的动机)也就随着事物的变化而变化,到最后,往往是最终的目的和最初的目的截然相反。。。。。
6#
梦幻华策  1级新秀 | 2018-10-15 23:22:17 发帖IP地址来自
我觉得……所有的思维……都是……
7#
百里稀和他的朋友  1级新秀 | 2018-10-15 23:22:18 发帖IP地址来自
李笑来老师在中国的理财界可是最好的老师之一,那李笑来老师又师从谁呢?就是这位瑞.达利欧 ,达利欧创建的布里奇沃特投资公司是目前全球最大的对冲基金公司,且堪称一部“赚钱机器”。该公司旗下Pure Alpha基金在1975年-2011年期间为投资人净赚358亿美元,超过索罗斯量子基金自1973年创立以来的回报总和。他也是比尔盖茨和张瑞敏都推崇的老师。他之前有在网上写英文版的不断更新的《原则》,李笑来老师早在几年前就在网上一直跟着学,今年《原则》中文书终于出版了,于是我就毫不犹豫买了一本。读后,果然干货满满。现将书中精华逐一分享。
一,迎接而非躲避痛苦
每当你遇到痛苦的东西时,你就处在生活中一个潜在重要的节点。
最近和一位朋友聊天他讲到他最痛苦的经历是第一次失恋,他是一名专科生,他当时的女朋友是北京某知名大学的本科生,女朋友就因为他学历低而和他分了手,这一段时间他处于深深的痛苦之中,几近崩溃。但他又马上振作起来,先后拿了本科,硕士,MBA,现在又在读博士,而且自己创业开公司,身家已好几千万了。
所以古人说得好,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人的生活太顺利,太安逸不是什么好事。我就见到有些官二代,富二代,吃喝嫖赌,理想信念丧失,最后不过而此也。我建议有抱负的年轻人要勇敢地脱离舒适圈,到外面去闯荡,虽然痛苦在所难免,但说不定又能见到更美丽的彩虹。
二,理解你的思维盲点障碍。
无论多聪明的人都是有思维盲点的。比如爱因斯坦有生活能力的盲点,爱迪生有心胸狭窄,思想固执的盲点。现时代的人包括我自己,有对房地产投资的盲点,以为那只是一个居住产品,其实房地产是一个金融产品。还有人对股市投资有盲点,以为只有国内A股,还想不到国外还有很多股市是可以投资的。还有人对区块链的认识有盲点,以为只是一个虚幻的东西,其实里面有很多高深的技术 。
碰到思维盲点怎么办?可以链接你亲戚,同学,战友,朋友中的牛人,生活圈中没有牛人该怎么办?可以通过知识付费和网上的一些牛人发生链接。





三,高效地综合考虑各个层次
现实分为不同层次,每一层都能给你不同但有价值的视角。综合和分析时你需要把这些层次都记住,并知道如何在不同层次之间转换。
假如你正在谷歌地图上来观看你的家乡。把地图放大到能看到的建筑时,你就看不到家乡周围的地区了,而后者是重要的信息。也许你的家乡在水边,但地图放得太大的话,你将无法判断那是河岸,湖岸还是海岸。你必须知道,为了合理决策你要考察哪个层次。
我们总是从不同层次看事物,并在各个层次之间转换,不管我们是有意识还是无意识地这么做,不管我们做得好不好,不管我们看的是物体,观念还是目标。例如你也许每天都在两个层次之间转换,一个是你的价值观,另一个是你为实现价值观做的事。大概如下:
1,高层次的全局:我想要能学到很多东西的有意义的工作。
1.1 次一级的理念:我想成为一名医生 。
次一级的点:我需要上医学院。
再次一级的点:我需要在科学课程上取得好成绩。
再再次一级的点:我今晚需要在家学习。
要观察你在生活中这方面做得怎么样,可以注意你的谈话。我们谈话时倾向于在不同层次之间的转换。
a,用基线以上和基线以下来确定谈话位于哪一层。基线以上的谈话关注要点,基线以下的谈话关注分点。当一段分析混乱,令人迷惑时,通常是因为谈话者陷于基线以下的细节之中,而没有重新把细节与要点联系起来。基线以上的谈话应当以井然有序的方式走向结论,只有在有必要说明某个要点的细节时才可走到基线以下。
b,谨记,决策需要在合理的层次做出,但也应在各层次之间保持一致。例如,你想过健康的生活的话,你就不应该每天早餐吃12节香肠,喝点啤酒。换言之,你需要不断联系和调和从不同层次搜集的数据,以对具体情况形成全面的认识。就像一般的综合分析能力一样,一些人天生在这方面做得较好,但任何人都能通过学习达到一定的程度。为了做好这一点,你有必要:
1,谨记任何问题都存在很多层次
2,针对一个问题,明白你分析的是哪个层次。
3,有意识地在不同层次之间转换,而不是把问题视为一堆没有内在的区别,可以随意考察的事实。
更多内容请关注我的公众号
http://weixin.qq.com/r/u0NLU2TEQTk_rSAw9xap (二维码自动识别)

8#
智慧女神阿库娅  4级常客 | 2018-10-15 23:22:19 发帖IP地址来自
什么是以心观心?
示范:
自问,你怎么看待你的思想?我觉得我很智慧。
你怎么看待你觉得你很智慧?
我觉得我觉得我很智慧很智慧。
……
你怎么……
别问了,我根本不存在。
等等,是谁不存在?
9#
益气  3级会员 | 2018-10-15 23:22:20 发帖IP地址来自
绝大多数人的一生中最大思维漏洞
对于:复利规律   
缺乏深刻的理解与实行
复利规律看起来很简单
但背后隐藏的力量是世间最强大的力量
时间的力量
时间的力量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不以人的能力为转移
不以人的环境为转移
所以在思考的时候
第一准则必须以终点为开始


而人一生有多少时间呢  有限的
虽然有限  但人极容易忽视时间的流逝
忽视的产生就在于极其细小而不宜察觉
复利就产生在极其细小中
这就是时间


当过5年10年20年30年50年80年后
产生颠覆性的结果  每一个人都是颠覆性的结果
因为在一生的角度
你的人生不以一时的漂亮/聪明/能力/背景/环境来衡量
而以整体的综合的结果来考量


所以做决定 思考的时候
必须以复利的角度
以最终的角度
来进行
而不以一时的得失来思考
因为你负责的是你自己整个人生
而不是一段人生
不是一时人生
不是一刻人生


从财富的角度
也是如此
人生只要富一次就足够一般人一辈子的花销了
为什么富一次就足够了?
因为钱自身就会生钱


复利的观念与实行
需要一定的阅历与智慧
看的足够远
做的足够深
其实很简单:专做一件事情,做50年,绝对是这个行业的祖宗辈领导人了
任何行业都适合
因为:全世界这样的人万分之一都没有
但全世界绝大部分人都要活70年以上


关键在于信与做
惟精惟一
《资本论》不就是这样来的吗
巴菲特不就是这样成的吗
原子弹不就是这样造的吗
电不就是这样发明的吗
中国不就是这样发展的吗


个人观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积分:
帖子:
精华:
期权论坛 期权论坛
发布
内容

下载期权论坛手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