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业者如何评价《宽客》和《宽客人生》这两本书?

论坛 期权论坛 期权     
匿名用户   2018-10-13 14:22   2811   4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分享到 :
0 人收藏

4 个回复

倒序浏览
2#
Yupeng  5级知名 | 2018-10-13 14:22:41 发帖IP地址来自
就是小说......
3#
毕益  3级会员 | 2018-10-13 14:22:42 发帖IP地址来自
《宽客》讲交易,是P;《宽客人生》讲定价,是Q
4#
许铁-巡洋舰科技  4级常客 | 2018-10-13 14:22:43 发帖IP地址来自
作者:许铁-巡洋舰科技
链接:知乎专栏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作者 代毓成当你研究物理的时候,你的对手是上帝;当你研究金融学,你的对手是上帝创造的人类。
——伊曼纽尔.德曼
经济学(或金融学)研究中,有一个很大的麻烦,就是许多问题都很主观,外人难以获知。比如机会成本这一概念,本质上它是每个人内心对某一行为背后代价的主观估量;再比如费雪意义上的“收入”,它是每个人对某一行为所获满足感的主观体验,不仅是物质,还有精神满足,旁人也难以估量。
个人知识也是一样,它与不同的人生轨迹相结合,知识过程与人生轨迹沿着时间的维度相互交织和影响,从而产生每个人的异质性。在阴谋论为何总是错的?一文中介绍过,因为每个人对于知识的获取,必须建立在个人经验(常识)的真实性之上,也必须反复出现才是可信的(近似于“贝叶斯后验推断”)。


《宽客人生》一书,作为一本第一人称的人物传记,就讲述了一个从物理学者到数量金融大师的人生轨迹和知识过程相交织的真实故事。从开普敦到美国,从物理到金融,从学界到业界再到学界,一次次告别、迎接、沉积、纠结之间,主人公德曼(Emanuel Derman)几十年的经历看似是“断裂”的,而实则是在时势之下不断探求和反思答案和生活、物理与金融的“连续性”过程。
“一定要在物理学界成功”,一个单纯的愿望激励20岁的德曼从开普敦来到了哥伦比亚。和许多物理学界的朋友们一样,他对于这个研究物质、空间和时间的学问有一种近乎宗教般虔诚的热情,梦想着像爱因斯坦一样,将热血洒在这些领域的研究使他不枉此生,甚至有一种高于那些奔波于世俗之人的自傲。同时,在经历之初,像很多充满激情的学者一样,德曼也是一位更偏好于存粹理论研究的还原论者,相信可以把世间复杂的事物简化到基本的构成要素。
但现实还是给理想上了一课,“16岁或17岁时,我曾经想成为另一个爱因斯坦;21岁时,如果能成为第二个费曼就能让我很兴奋了;到了24岁,能做到李政道那样就可以让我很知足;等到1976年,我在牛津和其他博士后研究员共用一个办公室时,我发现我居然开始嫉妒坐在我身边的一位博士后,就因为他曾经应邀去法国出席过一次研讨会。”
此外,有悖于还原论者对纯粹规律问题研究的“高傲”,德曼的物理之路也多是作为一名“现象学家”:阐释理论,创造出实验性的近似,将理论转化为实用的工具,再通过预期结果来验证或证伪一个理论。与“初心”的背离,虽有些许无奈和失措,但也为未来进入业界参与物理和金融的实用性研究埋下了伏笔。而后,德曼经历了十几年博士和博士后的“僧侣生活”,他逐渐学会了在起起伏伏的人生轨迹中,享受不确定性所带来的慰藉。在生活的压力下,不搞物理的“羞耻感”也逐渐变轻。“物理学界是一个残酷的赢者通吃的天下,大多数的功劳都集中于顶尖的一小部分传奇人物”,他得出结论,要么必须找到一个有机会得到终身教职的助理教授职位,要么干脆离开物理学界。
作为未来进入华尔街的跳板,德曼来到了贝尔实验室工作。在这里,他放弃了最初“纯物理学研究”的自命不凡的信仰,开始像多数人一样,走入了现实世界,为了钱而做上司安排的工作。而收获是,他发现误解了以往对非学术世界中工作的性质,物理学家总认为自己很聪明,一旦自降身段从事了外面世界的工作,他们的聪明才智还能使其超过其他同事。但是在许多非学术工作中,总有一些人,从事特定工作并不是一种妥协,而是一种投入和激情。往往是他们,为卓越确立了真正的标准。再者,尽管德曼几乎没有接触到什么商业或金融知识,但坚实的软件工程技巧和身心的打磨,为接下来进入高盛做足了准备。


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石油危机与大宗商品的价格上涨,推高了利率,拉低了国债和企业债的价值,倒逼投资银行掀起了一场金融产品创新的浪潮——国债期货、债券期权、掉期期权等等,而这些产品需要越来越复杂的数学和运算能力(编程),因此为物理学家走入金融领域打开了大门。正在此时,德曼接到了猎头的电话,在薪金的激励下,他开始了自己的金融之旅。
从起初的软件编程人员到后来对“布莱克-托伊”模型的改进,在德曼第一段高盛的经历中,他逐渐开始享受宽客每天的生活:与其他宽客讨论,阅读理论,与客户和交易员交流,软件编程,并学习向其他人讲解复杂的概念。特别是期间他合作发表的论文,其中提到的模型,后来被广为接受。究其原因,除了受益于物理学的逻辑训练,也离不开在业界对实务工作的经历和反思:“为什么我们的模型被如此的广为接受?第一,我们是实践者,非常清楚交易部门需要什么样的模型;第二,我们的文章使用非常务实的风格,如二叉树结构,是华尔街任何人都能掌握的描述方法……”。
金融从业者的大幅涨薪很多都是通过跳槽,德曼也是如此。在出于薪资和其他因素的考虑下,德曼跳槽到了所罗门兄弟公司,也开始了一年的“苦难之旅”,德曼在书中吐槽了很多所罗门兄弟“赶尽杀绝”的文化形式。而这或许是由于上市公司和私人合伙制公司之间组织建构的不同,那是的高盛是私有制,合伙人在全公司范围内选拔,没有随时可套现的股票,所以更着眼于长期利益,而所罗门兄弟则显得更加让人透不过气。
当然,这段时间里,尽管德曼由于自己在某些业务上的不足而受尽“羞辱”和压制,但也在这段不同的文化中收获了新的知识和体验。比如,他发现,就使用模型作为销售工具背后的逻辑而言,事实是,世界上有如此多证券和股票,任何人在其中选择最合适的证券是非常困难的,而模型作为一个理念基础,可以将选择变得简单且可度量,同时,开发成功的金融模型不仅是一场寻找事实真相的战争,也是一场争夺使用者信任和体验的战争。当正确的模型、正确的概念能够让人更容易地思考价值的时候,这些模型和概念才能更加被市场所接受。
在1989年末,出于市场环境的压力,所罗门兄弟开始裁员,德曼也顺势离开了这个让他身心俱疲的公司,而回到了高盛,并在接下来开始领导量化策略小组,金融工程也开始成为一个真正的行业。而随着量化金融的逐步“规范”和发展,越来越多的数学家也开始进入华尔街,以往量化生活的自由随意,变成了一门学科和职业。群雄逐鹿间,更加普适金融模型开始成为了许多人焦点,包括德曼。

在尝试了超越“布莱克-斯科尔斯”的期权局部波动率模型的竞赛中,德曼仿佛回到了当初物理领域的自己。但他逐渐发现,不同的市场都有自己不同的“波动率微笑”特征,比如在在货币市场上,由于投资者惧怕超过某一固定范围的大涨或大跌;在利率市场上,债券投资者惧怕高利率会使他们持有的资产贬值,等等。每一种恐惧都是基于痛苦的经验之上,对应了一种不同的模式,所以,不存在普适的“波动率微笑模型”。而在这市场和理论之间,遇到的矛盾越多,往往也愈加证明关于金融和人类世界的模型的局限性。
身处商业世界,头脑却畅游在学术的海洋里,德曼享受其中,也印证了他知识过程和人生体验相交织的路径连续性。而在后来经历了互联网泡沫破裂和“911”之后,德曼的思考从风险来到了不确定性:“模型就是模型而已,是对理想化世界进行玩具一样的描述。简单模型构想一个简单的未来;复杂模型构想一组更加复杂的未来,他们可能更接近真实的市场情况,但任何模型都不能捕捉到人类心理的负责精密”。
同时,借由市场的颓势,德曼“逆流勇退”,选择离开高盛,在休息一年写下这本书后,回到了大学,试图弥补学校里缺乏工作经验的所授知识,与工作中所需知识的差异:“在金融学领域,你不能简单地凭借观测就证明模型是正确的。数据是稀缺的,更重要的是,市场是行为以及对行为作出反应的地方。人们从过去的错误中学习,但继续犯下新的错误。在某一阶段中正确的东西到下个阶段就可能变成错误的……当然,如果没有希望,人在生命中也就不会乞求太多(或谓寻找意义是生命的意义)。”
5#
Hominid  3级会员 | 2018-10-13 14:22:44 发帖IP地址来自
我来评价一下Derman这个人好了。背景:我曾经拥有过一本Derman本人收藏的My life as a quant(并非他的签名书),不过在搬家的时候送给同事了……

Derman本人是高能物理起家,在书里前1/3的内容都是物理的。作为高能物理从业者他的数学基础当然是不错的,但是没有那么好。这个背景在quant领域初创的时候是很有利的,因为这时领域就是一片蓝海,需要的是良好的物理图像来创建模型(比如在随机过程里有个有名的公式叫Feynman-Kac, 是费曼搞出来描述高能粒子分布的,在quant界得到了很大应用)。他在理论界最大的贡献是参与创建了Local Volatility模型(主要是Dupire的功劳,但是他对解释和推广公式起到了很大贡献。至少我是看他的paper才看懂的……)还有就是Variance Swap的定价模型(这个是很technical的工作)。在金融数学发展到今天这个地步,他数学不好的短板就很严重了。我去年听他的报告,还是了无新意。新出的书看目录看起来也就是炒冷饭的教科书性质,而且最关键的stochastic vol model只用了最后几章覆盖。我没有听说他在Columbia做出了什么学术贡献。

Derman的高盛生涯也没有他吹嘘的那么好。事实上他一度是前台衍生品交易quant组的老大,但是政治斗争失势,没评上Partner反被踢到了后台做risk(在书里他用了简单一页纸带过了这个事情)。当然他很不爽待了一年就跑人去Columbia了。

从Derman的经历我们可以学到:有志于成为Q quant的同学,物理图像是很重要的,编程能力和数学推导也一定要强……但是最最重要的是能在投行这种A**hole丛生的地方政治斗争活下来并且活得好……不然的话还是改行当P quant吧。只要模型有PnL,业界一定会欢迎你……不管你是A**hole还是Nerd还是别的什么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积分:
帖子:24326
精华:1
期权论坛 期权论坛
发布
内容

下载期权论坛手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