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伊斯兰世界,没有产生工业化的强国?

论坛 期权论坛 期权     
季辽   2018-9-26 01:33   15615   7
伊斯兰世界,有富国,也有具有基本制造业水平的国家,但拥有发达的工业化水平的国家,似乎一个也没有产生过。什么程度的工业化算发达的工业化呢?题主的理解是,至少有几项高端制造业有世界先进的水平(特别是军事工业)。比如西欧几个工业国,日韩,上个世纪末的南非;以色列,新加坡,捷克,瑞士这种体量小但也有很强的高水平制造业的国家;或者中俄这种虽然大部分工业领域水平并不拔尖,但个别领域也有世界一流水平(航天,军工,铁路等);至于美国,前苏联就更不用说了。

能够成为发达工业国,科技水平是关键的因素。其实这个问题,基本可以等价于,伊斯兰世界,为什么没有产生过至少一个,有高科学技术水平的国家?

伊斯兰世界在现代国际政治博弈中处于劣势,内部没有工业化强国是根本原因。直观的例子,就是几次中东战争,人口,资源都是以色列几十倍的几个阿拉伯国家,付出十几倍的伤亡都无法打赢以色列。

工业化是从欧洲起源的,和欧洲距离近的那些伊斯兰国家,应该更有条件学习工业化,但反而是远在东亚的中日韩跃迁为工业化强国。如果说水资源制约了伊斯兰国家工业化,那以色列就可以作为反例(澳大利亚也部分符合),同时东南亚,南亚,巴尔干,西非的那些伊斯兰国家都不缺水,所以这个解释也不是很有说服力。中东几个石油国很富有,用石油收入发展自己的工业,也是一个很大的优势,可以走类似过去南非那样的发展路径(其实美国,苏联也是资源大国,它们也算是用资源开启工业化的例子)。但事实上中东几个石油国,都是富而不强,没有高水平的工业。

所以应该怎样,才能清楚解释这个现实背后的成因呢?希望有人能深入解析一下。

附:维基“穆斯林世界”图(人口超过一半信仰伊斯兰教,算是伊斯兰国家)

分享到 :
0 人收藏

7 个回复

倒序浏览
2#
匿名用户   | 2018-9-26 01:33:14 发帖IP地址来自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3#
Jack Bauer   | 2018-9-26 01:33:16 发帖IP地址来自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4#
Creamy络  5级知名 | 2018-9-26 01:33:17 发帖IP地址来自
你要搞工业,就得有理科。不然你连钢都不知道是什么玩意还怎么造圆珠笔芯?
好吧。
学了物理,知道地球是圆的了,要么某经错了,要么物理错了。
学了化学,知道碳基生命,酒精等等是怎么回事了,要么某经错了,要么化学错了。
学了生物,诸如进化论,孟德尔遗传,细胞分化和凋亡等等全懂了,要么某经错了,要么这世界全都错了!
再学点考古学,水文气象,天文地理,动物解剖...
合格的理工大学,好好学习的话,保证进去一个虔诚信徒,出来一个大毒草。
...
你这个异教徒!砸死你!

理科GG
工业化GameOver
5#
眠眠  4级常客 | 2018-9-26 01:33:18 发帖IP地址来自
谢邀。这是个好问题,但很多答案却过于偏激。伊斯兰国家非常多,拥有着和西方文明、东方文明并列的巨大体量,然而在如此多的国家中,竟然并未形成一个发达的工业国家,的确是一件值得深思的事情。我去年曾经被某伊斯兰国家的一个项目猎头招揽过,虽然最后并未成行,但也有一些了解,再结合自己在伊斯兰国家的亲身感受说说。

(再补充一下,伊斯兰国家之间的差异非常大,比如中东那些富裕的石油国和东南亚一带的差别就很大,和非洲那些比较落后的国家相差就更大了。因此我会以石油资源最发达的中东国家,比如沙特、阿联酋、伊朗,加上埃及、土耳其为主要参考。另外我这个答案会尽量保持客观中立,不会带一些宗教、民族方面的偏见)

无法工业化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他们起步晚了。(至于为什么会起步晚了,则是另一个问题,在那个问题中宗教和制度原因占主要因素,另外还有地理,资源分布等原因。)

从世界历史的进程来看,自从18世纪英国开始工业革命后,整个西方世界就开始进入疯狂的资源掠夺和瓜分世界资源产地的脚步。这一切看似突然,却和西方世界早就开始的科技革命息息相关。

以英国为例,18世纪的英国拥有丰富丰富的煤炭资源,而且同时拥有着世界最先进的采煤工业和炼铁工业体系,他们很早就使用煤作为燃料,并用煤来炼铁。这种科技上的进步性,才让英国的工业化进程如此之快。此外再有便是,全世界的财富源源不断地流入英国,让他们有了支撑工业革命的庞大资本。最后就是人才资源,在一个良性的工业体系循环中,英国拥有不断产生的科技人才,支撑着最本质的基础。这些科技人才,不仅仅是那些著名科学家,还有一大批顶尖的工程师比如发明硬质路面的梅特卡夫、麦克亚当,发明机车的斯蒂芬森等。

如果说英国是工业化班级里最出色的佼佼者,那么紧随其后的西欧其他国家和潜力大牛美国,也在工业之路上争先恐后地竞争着,但是伊斯兰国家呢?

我们看看当时最先进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情况。在安纳托利亚本土的土耳其人,因为宗教信仰的原因,对于现代工业毫无兴趣,也并未发展出自己的中产阶级(商人阶级)。整个社会形态里,充满了对新世界一无所知的底层平民(以农民为主,直到现在这样的民众依然充斥着伊斯兰国家),强烈反感西方的宗教领袖和教会组织成员(很多都是教师或审判官,对西方文明甚至是仇视态度),最后是腐败的帝国官员,这些人只考虑个人得失,从未将帝国的命运放在首位。


而除了本土的土耳其人之外,更接近西方的巴尔干人只顾着民族复兴,希腊人、亚美尼亚人想着小本经营,整个奥斯曼土耳其帝国落后而死气沉沉,被称为欧洲的病夫。

从当时一位奥斯曼帝国政府官员的言谈,就能映射出这个这个当时最强大的伊斯兰国家对于工业化的态度。当西方人找到他们修铁路时,他的反应是:“我们不需要这种体系,你们基督徒试图用把你们的体系引入我们国家,然后挣我们的钱?当你们在我们的国家建成这样的体系后,赚钱的是西方人、犹太人、希腊人,但我们穆斯林赚不到一分钱。我们的国家是一锅汤,我们用古老的方式用勺子喝汤,你们用吸管吸汤,然后你们告诉我们你们的方式更文明?可不好意思,我还是喜欢用勺子喝汤。”



然后就是第二个原因,西方国家的直接打压。起步慢了的伊斯兰国家,再企图追赶就难免遇到西方国家的强力阻挠。

随着苏伊士运河的开辟,奥斯曼帝国赖以生存的亚欧商路地位再也不复存在。这个伊斯兰世界曾经最强大的国家彻底走向了落后。

当奥斯曼帝国衰败后,埃及汲取了他们的教训,试图发展自己的工业体系。他们的领导人穆罕穆德·阿里(额不是打拳那个。。)意识到西方技术的优越性,组建现代军队,引入了大量西方的专家,试图在埃及建立伊斯兰国家中的第一个现代工业结构,甚至在开罗和亚历山大建立了一批工厂。但是这种尝试最终失败了,原因是国内底子太薄,加上西方国家严重干预埃及做大,他们不希望看到一个强大的阿拉伯帝国崛起,阻挡他们控制世界的进程。


甚至可以想象得到,对埃及崛起最为抵制的,就是日不落帝国(嗯,就像现在对中国崛起最抵制的是美帝一样)1839年时埃及在土埃战争中大获全胜,引起了英国的恐慌,他们对埃及进行了军事干预,并最终逼迫他们签下了一批不平等条约《伦敦条约》和《英埃协定》,强迫将埃及部队从13万裁减到18000人,关闭造船厂。

签订这些条约之后,埃及脆弱的初生工业体系立刻失去了市场,英国商品大量涌入埃及,使得埃及的民族工业面对强大的西方工业直接遭受重创,大量工厂倒闭。1856年时,英国又取得了修建亚历山大至开罗的铁路特权,通过修建这条铁路,以及在沿途架设电报线,英国控制了埃及的铁路和电信业。

再到后来,19世纪70年代英国基本控制了埃及财权,1882年直接进行军事占领。从此一个崛起的现代化埃及被西方成功扼杀在摇篮中,走向了半殖民地化,成为了西方列强的附庸。对比下当时的中国,简直如出一辙。



二战之后,西方国家不能再这样赤裸裸地直接打压伊斯兰国家了,但是人家自然有别的办法,这就是第三个原因,西方国家的间接阻挠。

战后的埃及又出了一个牛逼领导纳赛尔,作为现代伊斯兰世界最重要的领导人之一,纳赛尔倡导的阿拉伯民族主义曾经也带领着他们看到工业化的曙光。他在一次演讲中,遭遇反对派穆兄会近距离直接射击,虽然子弹没有射中,但是他居然临危不惧,继续发表演讲。值得一提的是,和刚刚发生的土耳其政变类似,纳赛尔也是通过军事政变,推翻了西方扶持的法鲁克国王上台的。纳赛尔一直坚定地反对伊斯兰原教旨主义,致力于世俗化,他主张进口替代战略,试图发展本国工业,摆脱对西方的经济依附。


但是,一方面他的野心过大,步子迈得太大,另一方面西方国家不会坐视一个伊斯兰国家如此做大,于是他们特意培养了一根楔子,深深地插在了诸多伊斯兰国家中间。嗯不说你也知道,这跟楔子就是以色列。后来发生的事情大家也都知道,在西方的扶持下,以色列和埃及发生了第二和第三次中东战争,埃及被虐成了狗。。在此之后的萨达特和穆巴拉克主张经济更加开放化,但是在对外贸易中,埃及已经沦为一个资源输出国,本土工业被彻底打垮,国家也一直经历着各种动荡和暴乱。

在此之后,其他伊斯兰国家也试图发展自己的工业化,比如发展最好的伊朗就遭遇了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打压。再比如OPEC组织的一些国家,曾经提出过“购买工业化”的方针,企图用石油美元来引进西方技术和人才,建设本国的工业体系。

结果也是可想而知的,西方国家并不在自己的毗邻多出这些竞争对手,更何况一旦这些石油输出国建立了自己的工业体系,就不会安于甘心输出资源了。所以,一个追求奢侈极致,贫富差异巨大的石油奶牛阿拉伯才是西方人最想看到的,除了建立那些极尽奢华然而并没什么卵用的巨大建筑外,OPEC国家的石油美元只能投资美国国债,嗯,羊毛出在羊身上你懂的。



也许有些人会说,你说的这些中国不也都遇到了?为啥咱中国就崛起了?你这不是赤裸裸地帮穆斯林国家的落后找借口吗?
(额还真有没看完全文就急不可耐这么说的。。)

是的没错,我们能崛起是因为我们一来确实牛逼,二来运气好,离西方又相对比较远。对比起来,伊斯兰国家也的确有他们自己的种种弊端。这就是第四个原因,属于穆斯林国家自己的落后因素。

首先自然是宗教因素,产生于中世纪的伊斯兰教,和现代社会已经有太多不相匹配的地方,却一直无法宗教改革。这直接导致了社会矛盾的加大,体现在受到西方教育的进步人士和落后愚昧的普通民众之间,也体现在一次次闹政变的军事寡头和坚决走原教旨路线的宗教领袖之间。


宗教因素还导致了现代化教育很难展开,反智反科学严重(讽刺的是伊斯兰文明曾是世界上科学最发达的)缺乏足够的技术人才,是工业化始终无法健全的关键性弊病。这一点对比一下中国、韩国等东亚国家的工业体系崛起就显而易见了。我当时面试的那个企业,整个高级科技人才团队全部是来自西方发达国家和中国的,本国人似乎不以为然,觉得反正我们出得起钱请你们就行了。(当然了,他们的开价的确高,不然谁也不会去那种地方干活。。

再有就是制度的弊端。伊斯兰国家的财富往往过于集中在顶尖的家族中,于是“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一幕幕在那里喜闻乐见。财富的流动太低,导致社会阶层分化严重。此外伊斯兰国家对女性的歧视,导致女性无法正常参与工作,这就损失了非常多的劳动力。而那些接受不了文化教育的女性,自然也很难抚养出成功的科学家和工程师来,毕竟家庭环境的影响在那里。

最后就是地理气候因素。伊斯兰国家大部分气候环境都比较恶劣,很难吸引发达国家人才在那里定居。工业发展需要大量的水力、电力资源,缺水就相当于缺电,没有这些就很难吸引投资建厂。因此西亚和北非的工业起步就自然困难重重。除了工业不行之外,干燥的气候也太不适宜农业发展。


地理因素还表现在,他们的国家地理环境处于东西方之间,各大国为了竞争角力,就必须控制这些国家,最终导致战乱纷争不断,恐怖主义盛行,也就没有了发展的优渥土壤。更何况他们彼此之间还有着深仇大恨,国内也宗教矛盾不断。

写在最后,我想说的是,不论是工业化进程也好,经济贸易发展也好,任何一个国家想要崛起,都难免遭遇阻力重重甚至是腥风血雨;而每个已经崛起的国家,想要维持自己的地位也都是如履薄冰。看看今天的土耳其,看看昨天的法国,再想想还在南海困局中的我们,无不如是。嗯,喜欢就点个赞吧~
6#
陈年大枣  3级会员 | 2018-9-26 01:33:19 发帖IP地址来自
上面很多同志们说的都没错,但是有些没说到点子上,伊斯兰世界没有出现一个工业化的国家,是因为伊斯兰世界没有经过世俗化改造,旧有势力依旧占据主导权。
今天的工业化无外乎都是从欧洲传出来的,逐渐的转移产能到其他地区,进而蔓延至全球。欧洲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地区很小,18世纪60年代,从英国开始的。那时候的英国宗教早已经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基督教,与当时西欧大陆的天主教有了本质的不同。
1517年10月31日,马丁·路德在德国贴出《九十五条论纲》反对罗马教廷出售赎罪券,拉开了欧洲基督教改革的序幕,但是英国确实第一个彻底完成宗教改革的国家。
1529年,英国国王亨利八世因为想和老婆离婚(因为不能生育),反对的天主教派否决了他的离婚申请,于是亨利八世就开了个会,依次为原因,宣布英国宗教事务不再手罗马教廷指挥。自己掌握了英国宗教势力的最高权力,形成了今天的英国国教。
1534年,英国议会通过《至高法案》,在法律上彻底排除了宗教对政治的影响。
英国国教相对于传统天主教取消了很多限制,简化了仪式,解散了修道院,提倡因信称义,弱化了宗教神职人员对国家行政的直接干涉能力。
这位老哥就是亨利八世,结了六次婚,废了罗马教廷在英国的影响,重视商业,吞并了威尔士,看是很牛逼……但是其实内政外交一团糟……
这一举措使得宗教势力被排除出了世俗事物之外,行政权力被收归国家机关独立行使,公共资源被解放,财政收入得到改善,释放了大量之前用于宗教活动的劳动力等等。
1527年,瑞典国王开始发起宗教改革运动,没收教会财产,限制主教们的政治权力,确定新教传教自由。
1534年,法国卡尔文宗教改革,因信得救,不再向天主教廷负责。
1536年,丹麦国王(挪威与丹麦那时候是一个国家)实行宗教改革。
1544年正式宣布瑞典是信奉新教的国家。
而同时期的西班牙则是罗马教廷的坚决拥护者,沙俄则是东正教的天下,这两个国家在意识形态上和政治制度上都没能做好迎接工业化的准备。
中国和美国是两个例外,美国一开始就是新教国家,从来没有过旧有宗教势力。中国的旧有势力,无论是在封建势力,地主买办,还是宗教残余,都是在1919年五四运动之后到1956年底“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中一锅端了。
沙俄的工业化也一直进行的不彻底, 直到苏联才完成了工业化进程。
日本的工业化也是在二战之后接受了美国的改造,才焕发出真正的活力。
韩国,台湾,新加坡,香港作为亚洲四小龙,也在此之前就完成了对旧有势力的改造和清除。
这些国家无论是由于外部压力主动清除旧有势力完成改造,还是基于历史原因一开始就注定清除旧有势力,都是完成了对旧有势力的清除工作。要么对整个社会进行了彻底改造,要么对宗教进行了改革,世俗化。
事实上,伊斯兰世界在历史上也有多次类似的尝试,但是都以失败告终。
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面对英法两次大规模入侵,埃及爆发了“穆罕默德·阿里改革”。被新拥立的穆罕默德·阿里作为埃及的最高统治者,初步解除了外部势力对埃及内政的影响之后,对埃及记性了大刀阔斧的改革。逐步世俗化,试图保留现有宗教制度的条件下,对经济政治和军事制度进行改革,推行世俗化教育和制度。
这位就是默罕默德阿里,和美国的拳王阿里名字上有点像,但是完全不是一个人。他尝试在保留伊斯兰教法和传统农奴制度下进行近代化革命……最后自然是失败的。
但是最后在旧有势力的反扑和外国势力的干涉下彻底失败。
奥斯曼土耳其在同一时期也尝试过对宗教和社会进行改革,但是问题出现在复杂的民族和宗教问题,以及无法通过战争确立改革的政治资本等多重问题上。(今天的莫迪和当年的尼赫鲁一样,都是想通过对外强硬和军事胜利来确立自己的改革政治资本)
近现代有伊朗,阿富汗和伊拉克的全盘西化等。都被打断了进程。
但是即便是这些被打断的国家也留下了不少工业化的种子,其中以西化最早的埃及和西化相对彻底的土耳其和伊朗为工业化相对最好。
土耳其在凯末尔的领导下成功的民族独立。1922年11月大国民议会宣布废除苏丹制。1923年10月宣告土耳其为共和国。1924年3月废除哈里发制。凯末尔当选为共和国第一任总统,被称为“土耳其之父”。
1928年,土耳其从宪法中删除了“伊斯兰教为土耳其国教”的条文。同时强令民众学习拉丁语字母,男女同装,女性不得戴面纱,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废止哈里发法制,改行欧洲法律系统。学校一概不得教授伊斯兰教法内容,全盘世俗化。
而伊朗在1920年被俄国二月革命所影响,在俄罗斯的支持下,红军和当地部分武装短时间内成立了一个“波斯苏维埃共和国”,摧毁了不少宗教根基。虽然最后失败,但是给伊朗传统势力狠狠的敲了一下。
在经历二战中的混乱之后,由巴列维引导开始全盘西化的过程,主动靠近西方,引入西方法律,服饰,废止伊斯兰教法部分内容,法律上规定女性的权利,并出现了女律师,女议员,女性高级官员等等。白色革命更是在经济土地上为工业化做好了铺垫。
上世纪70年代的伊朗全盘西化速度过于迅速以至于遭到了传统势力的强烈反弹……想想今天的又有人跑出来谈什么“女德”,“三纲五常”,“儒家教法”估计也是不适应现代生活吧?
但是伊朗在1972年爆发了伊斯兰革命,而土耳其近年来也出现了伊斯兰化的趋势。但是即便如此,土耳其仍然是主要信仰伊斯兰教国家中,工业化水平最高的国家。
===============分割一下===============
那么为什么没有完成宗教和社会改革就不能工业化?
工业化需要市场,劳动力,资本,原料和稳定的生存环境等种种因素。传统宗教通常都有极强的经济束缚作用,比如在商品种类上的限制(酒精,猪,贝类等),在商业行为上(货币,借贷等),资本积累上(赎罪券,建教堂,什一税等),占用劳动力(礼拜日,斋月,出家礼佛等),歧视(性别,种姓,种族,肤色等)。
这些都使得工业化进程在宗教环境下要么被扼杀在萌芽之中,要么进展缓慢而脆弱,随便一点外来影响,就足以彻底消灭刚刚萌芽的工业化进程。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
这个国家就十个人,五个男人,五个女人,如果未经改革的宗教,五个女人只能回家带孩子伺候老公,没有任何经济贡献。
五个男人还有一个得跑去当牧师,又缺了一个劳动力。剩下四个人种了一年地,一般的时候要去教堂参加活动,给教堂服务。每个人本来得到2000,结果只能得到1000块钱,什一税缴了100,买赎罪券缴了100,做宗教礼拜捐了100。结果凑一凑四个人就凑了2800,想做个买卖吧,不能借贷,还不能出远门去别的地方做买卖。不能买卖酒精,猪肉,贝类等多种商品。
没事儿邻居信一个宗教的上门来你还得给300,卖东西还要免费……
这么进行资本积累?
如果进行过宗教改革,五个女人就俩自愿回家,一个必须回家,两个参加工作。五个男人就一个兼职一下牧师主持一下仪式即可,那么劳动力就是六个半。
全年赚了每个人2000,每个人捐个一百之后,总共凑了12300块钱,又借了5000,什么商品赚钱买卖什么,那里赚钱就去哪里做买卖。哪怕自己兄弟上来也要明算账……(怎么听着像是中国人?)
这工业化资本积累多爽啊!
===========最后分割一下============
今天的伊斯兰世界不是不想进行改革,也不是不明白伊斯兰教法限制了世俗化进程,限制了国家民族的前进脚步,但是奈何西方世界的坦克大炮(或者软刀子)已经架在了家门口,外部重压之下根本没有逐步改革的机会和窗口。就像中国最近一次大跃进是在美国注意力被恐怖主义吸走之后形成的相对宽松的外部环境下才产生。
而整个颠覆现有社会与宗教,从头捋顺,没有强硬的手段,稳定的基本盘是做不到。但是现在的中东世界没有一个国家和政府有这个基本盘。基本上都沦落为西方大国的附庸国。
但越是这样,内部矛盾就越大,伊斯兰原教旨主义就会裹挟着民族主义的外衣,大行其道,改革的可能就越低,工业化也就越不可能。
所以一个稳定而相对宽松的外部环境,给自己一个改革的时间窗口才是他们现在最需要的。
典型的例子就是土耳其,在之前中美俄三国中间左右逢源的时候是土耳其经济发展最快,工业化崛起最强的时候。现在的土耳其家电产业,汽车产业,军火产业已经在欧洲堪称独成一派了。
但是近几年随着周边国家的不断动乱,土耳其的外部环境愈加复杂,不得不转向保守。
转回我们自己,就是要谋求稳定的同时坚持改革开放。
7#
林维训  2级吧友 | 2018-9-26 01:33:22 发帖IP地址来自
2017年7月18日更新
果然抛砖引玉,仓促成文,不想能得到 @谢振天 等几位的耐心指教,大长见识,在此谢过。原文中对于宗教改革的粗糙类比,多少模糊了焦点。思来想去,还是把想多啰嗦几句,把真正想说的作为修改放进来。
我的观点始终是要立足于人,而不是教义,教义是极为灵活的东西,可以重新阐释的,甚至扬弃的,它又是死的东西,不会自己发生一丝一毫的变动或作用,它的力量一定具体归结到具体的人身上。
这一点上,可能因为宗教离大多数国人较远,理解不够直接,那我们就说法律好了,法律是不是很有力量?是很有力量,但是这个力量不是法律文本本身的力量,而是与法律相配套的一整套体系的力量,法律在这其中不可或缺,但是如果认为把法律写好,无数的人就不得不照着执行哪怕不满也毫无办法,那就高估了。
说个台湾最近刚刚发生的事情好了,一群台独分子当众烧毁他们的『国旗』宣传台独理念,污辱国旗,证据确凿,有明确的法律条文禁止,然而法官说他们有言论自由,宣判他们无罪。这就是现实,当缺少力量支持的时候,法律立刻退化回成干枯的文本,无人理睬。
教义也是如此,伊斯兰教太远,仍然举中国本身的例子,儒家传统在中国根深蒂固,被称为吃人的礼教,当然是很有力量的,但是到了甲午战争之后,忽然间就失了力道,不过二十几年之后,甚至开始有人公然提出要打倒孔家店,再过几十年,孔子就成了孔老二要批倒批臭,再过十来年,忽然又峰回路转,被奉为整个民族的圭臬,传承千年的儒家思想本身在这一个世纪里自然并没有发生什么变化,变动的是人。
文人论道,喜欢探究道的本身,精巧设计,理论自恰等等,但政治家、宣传家和投机者们从来不这样思考问题,他们的眼中首先是需要达到的目标,哪些资源可以利用,哪些障碍需要排除,然后逢山开路遇水架桥,量体裁衣有取有舍有歪曲,从来不会被意识形态捆住手脚。纠结于教义,到处都是墙不可逾越,立足于现实,则生命会自动寻找出路。四十年前改革伊始,有人会想到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可以共存?直到今天都有人纠结于这一点恶毒地诅咒其中有一方必败,而老邓一句摸着石头过河就把这个问题搁置了。而对我们这些看客来说,重要的是分析各方的动机力量对比,三十年战争中,宗教专家们喜欢说是新教促进了工商业的发展,但如果以人为核心来理解,则恰恰相反,是因为反对哈布斯堡家族的人逐渐在新教的大旗下聚集,使得新教阵营日渐强盛,最终战胜了不可一世的天主教-哈布斯堡体系完成了欧洲的自新。
那么,反过来看伊斯兰世界的情况,就不应该说他们没有宗教改革,没有现代化的冲动, 谢谢@谢振天 等几位的提醒,作为欧洲的近邻,奥斯曼帝国最早受到欧洲现代化的冲击,也很早就开始了改革,只是由于帝国内部积弊重重,外部不断受到打击,导致改革成果不彰举步为艰,这是老大帝国的命,清、哈布斯堡、莫卧尔在世界的各个角落相映成趣,伊斯兰并无特殊。后来凯末尔逆天改命扶大厦于将倾,再以军功为凭强推世俗化,力道不可谓不强,影响不可谓不深远,直至今日土耳其都是伊斯兰世界中最现代化、世俗化、民主化的国家之一。其他国家也并未甘于现状,二战后阿拉伯复兴运动兴起,中东建立起了一大批世俗化政权,推进政教分离和社会变革,取得了不小的成绩,如果回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前后,谁会认为伊斯兰国家不可能实现政教分离?
但到中国崛起之后,伊斯兰世界的现代化嘎然而止宗教势力反弹,纳尼?大概有人会说,这有我们什么事?你看下ISIS的崛起时间,与中国崛起的年表作个对照,好像真有关联?俺不是装神弄鬼,还是从人说起。世俗化的支持者通常都是工商业者,而以阿拉伯国家们的现实生产力,他们的目标市场大概也是中低端市场,对,就是中国人最擅长的那个市场,中国强势崛起,中国制造忽然间遍布天下,这批穆斯林工商业者势必受到冲击,那么反映在政治力量对比上就会看到,支持世俗政权的力量日颓,而反对的力量,也就是以石油美元为支撑的宗教保守势力,反而由于市场扩大而越发强大,此消彼长,反映出来的整体趋势就是整体穆斯林世界保守化。
世界竞争就是这样,胜者通吃,输家吃屎,日本拿着马关条约两亿一千万两的白银蒸蒸日上进入发达国家行列,而失败的清帝国深陷泥沼十余年后崩溃灭亡,现在历史正在以和平的方式重演。在我们的民族最黑暗的那段日子里,同样的,我们的先辈革命家们认为中华文明完全是累赘,要废汉字、休国学、打倒孔家店,那时候大家对中华文化的评价,并不比今天对伊斯兰教的评价高。但是现在想想,或许我们真的找错了对象,问题不在于一纸经文,而在于人本身。失败的文明自然不会有什么令人赏心悦目的文明成果和制度建设,就算是曾经辉煌过的文明也会被演绎的丑陋不堪。那是果而不是因
对于整个穆斯林世界而言,现在最不利的情况是,欧美-日本-四小龙-中国相继崛起,已经占据了世界相当大的比重,现在眼瞅着印度也欣欣向荣,你不用跑的比熊快,但你得跑的比同伴快,问题是现在一个个同道都蹿出去了,你的机会自然会变小。而或许更严重的事情是,情况已经如此糟糕,但由于有石油美元的滋养,一堆保留着中世纪风貌的国家仍然可以打扮出光鲜的外表混迹于强国之列,导致任何变革都异常艰难。他们的希望,或许反而是有一天新能源崛起,石油不再强势,保守势力们就终于可以消停了。到那一天,也就不会再有人把一纸经文看作万恶之源了。
========= 我是原回答的分割线 ==========


好回答已经很多,本来没有必要再加一条。但是这个问题我正好也想了很久,就借这个由头记录一下我的一点浅见,不到之处还请见谅
开门见山,我以为宗教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演绎重于本质,与其纠结教义好坏,不如退而观教众——是而不是宗教在斗争,人是问题的核心。伊斯兰教无法像基督教那样实现宗教改革突破自我实现凤凰涅槃,是因为伊斯兰世界整体遇到了发展瓶颈被边缘化了,不应该倒果为因。
从一个IT史上的经典案例说起,话说上个世纪末的时候Windows世界里最耀眼的编程语言,Borland Delphi肯定算一个,它……(此处略于技术细节一千字),总之,比起同期微软的当家花旦Visual Basic,从各方面看都明显要帅。但是,微软毕竟是老大,它凭借雄厚的实力继续砸钱,Visual Basic实在扶不起来就上C#,人不够强就直接从Borland公司把首席工程师Anders Hejlsberg给挖过来,最后的事情程序猿们都很清楚,Delphi家道中落不知所终,而C#风生水起成江湖一霸。
就像普通人喜欢讨论教义的短长一样,程序猿的世界里程序语言的优劣也是个永无止境的热门话题。然而就像Delphi的案例像我们展示的那样,语言『本身』其实很难谈得上好坏,重要的是后续的发展,更重要的是谁在推动它后续发展。Delphi的对手如果是一个普通公司,到上世纪末的时候可能早就崩溃了,但是很不幸的是,微软不是普通公司而是一个帝国,编程语言不是它们家的全部而只是一个方向,当帝国从别处调集资本配备资源来战,甚至连微软方面的主帅都直接是来自Borland阵营的时候,Borland就不可匹敌。语言本身的好坏,在这里面的作用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好,回过来说宗教改革。在说伊斯兰教的宗教改革之前,让我们先看一下基督教本身的宗教改革。说到基督教改革一定会提到两个人,马丁路德和加尔文,这两个人在中国的中学历史教科书上是一并提到的,所以可能很多人印象中他们好像是一伙人,但历史上,路德派与加尔文派之水火不容,不比与天主教的矛盾小,他们的区别以我的浅见简单概括一下就是,加尔文派更极端一些,但二者共通的地方都是否认教廷,要求回归本原。或者用一个新词来概括就是,原教旨
原教旨主义现在几乎被伊斯兰原教旨主义所独霸,成了世人眼中伊斯兰教不行的证据之一,然而回看历史,每一种重要宗教在发展历程中都一定会出现 原教旨主义的主张,其中的原因,你只要看一下宗教的推广过程就会明白。
宗教的推广,在很多方面与商品的推销类似,一种新的宗教创立,向外推广的时候,在开始阶段都会采用类似于分销制的办法,在每个方向上找一个大的分销商,然后分销商再去层层分包直至基层,在这个过程中,会出现非常复杂的分销体系和大量的中间商(神职人员),这个做法好处当然是简单快速,如果分销商得力,很快就会把革命的火种撒遍全国甚至全世界,但是它当然也存在着与分销一样的弊病,就是中间层级过多,不但大量地消耗资源,还经常会导致信息传递不灵甚至走样,所以,每个大的公司,或迟或早,一定会开始销售体制调整,合并大区,减少层级,甚至是开展直销。而在宗教这边也一样,会出现踢开神职人员,直接与上帝/神/圣人对话的主张。
从这个意义上说,伊斯兰教现在的原教旨主义,与基督教历史上的加尔文派,甚至是康有为的《新学伪经考》等,虽然存在各种各样的区别,但似乎可以归为一类。说到底,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伊斯兰教现在遇到的问题,基督教也遇到过,甚至眼界放宽一点,我们的儒家、佛教,也遇到过。每一个世界级的宗教/学派,发展到一定阶段,都会出现庞大的教士集团,他们的利益必然在于保守,而其他人,如果不想任人宰割,就必然要寻找出路,一种出路是叛教;另一种就是变得更极端,高举回归本原的名义打击现有的领导集团(某种意义上,中国的清君侧动机也类似)。
叛教是大罪,意味着与旧体制完全决裂,也意味着放弃在旧体制中的一切所得,中产阶级往上很少能下的了这个决心,所以走这一步的通常都是下层百姓,如印度的贱民、中国的太平天国运动,甚至是无产阶级革命;而原教旨主张就不同,它是用本教教义来反击本教的现任统治者,道德上不但不亏还占据着制高点,有利于抢夺话语权(至于如果抢夺成功是不是真要把极端的主张付诸实践就不一定了),所以对于在原体系中被排挤的中上层精英是很有吸引力的。
才疏学浅,上面的论述肯定有不少细节上的出入,还请轻拍。但是,如果您认为这个类比不无道理,那么有趣的地方来了,被认为基督教世界伟大的宗教改革,与被认为伊斯兰教『不行』证据的原教旨主义不谋而合?合着一堆人指责的,伊斯兰教『缺失』的宗教改革,并不是没有,而是它就在那儿,我们却认为它不是,而且正在极力嘲笑与反对?
回到我最初的观点:就教义论教义讨论它无法变革的原因,是没有太大意义的,教义是可变的,在不同的人手里,出于不同的需要,会演绎出完全不同的面貌;真正使教义拥有力量的是人。宗教改革是人在反对人,而不是表面上看的教义之争。
如果以人的观点来回顾基督教的改革历程,我们就要问,新教和天主教阵营分别是哪些人?我们会发现,坚决支持天主教的,除了教廷之外,核心力量是超级大国西班牙-哈布斯堡家族,而支持新教的则是新兴工商业国家荷兰、英国、瑞典以及德国的萨克森等诸侯,最有趣的是其中赫然在列的还有当时的天主教国家法国,作为欧洲一霸,他的倒向成了三十年战争决定性力量,这最好地说明利益而不是教义才是关键。
从根本上说,西欧从十世纪开始逐渐复兴之后,整个区域整体上恢复活力,社会有了进一步发展的动力,之后借由宗教之争推翻了原有的统治阶层,正是发展的表现之一。因此可以说宗教改革正是社会进步的结果,而非原因。
那么反过来看伊斯兰世界,就很容易找到他们的宗教革命无法成功的原因,那就是伊斯兰世界整体上在全球化中失败,沦为边缘区,生产活动趋于简单化、原始化,这种状况下,难以产生社会变革所需要的动力;另一方面,石油,石油,石油!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天赐神物使他们即使在极度落后的社会体制之下也可以轻松获得可观的收入,而这种单一的收入结构很容易被少数人(主要是政府和政府背后的王室)掌握,使他们获得了在本体系内无与伦比的力量,反对者根本无力与之抗衡——实际上,这种情况与三十年战争时的欧洲很像,沙特王室可以对标哈布斯堡王朝,后者依靠从新世界获得的巨额收入同样可以轻松搞定大多数反对者,直到法国跳上前台。
谁会是伊斯兰世界的法国?也许是伊朗?
8#
袁岚峰  4级常客 | 2018-9-26 01:33:23 发帖IP地址来自
谢邀。
首先,世界上工业强国本来就是少数,基本上只包括西方文明和儒家文明的国家。不但伊斯兰国家没有工业强国,非洲也没有,拉美也没有,南亚也没有(真的没在黑三哥……),东南亚也没有。可见成为工业强国是十分困难的事,成不了是正常的,成了才需要特别解释。
参见我的文章袁岚峰:中等收入陷阱对中国是伪问题 - 风云之声 - 知乎专栏
中等收入陷阱的本质是科技不能持续进步,中国的科技肯定会持续进步。那为什么有些国家会陷入中等收入陷阱呢?因为他们客观上经济命脉被外国控制,主观上自己不够努力去做研发。
从根子上说,科技水平决定了一个国家生产力的上限。发达国家的支柱人员是那些领先行业的科学家、工程师、管理者、劳动者,他们赚取的超额利润通过市场和政府调节扩散到全国,养活了大部分一般素质的人。发达国家的餐饮业者、理发师收入比发展中国家的同行高很多,并不是因为他们做的饭特别好吃,理发的质量特别高(实际往往是反的),而是因为身在一个发达的社会里,沾了那些造芯片、机床、飞机的人的光。

拉美、东南亚国家为什么搞不上去?从这个角度看,就一目了然了。它们曾经在外国的投资或国家的保护下高速发展过,但技术都控制在外国手里,并没有培养出属于自己的科技力,甚至连这条路都没试着走过。它们的发展是单纯的量的增长,技术进步落后于GDP的增长,基础是不牢的。等到人力成本涨上来了,世界其它地方有更好的投资对象了,或者要跟跨国巨头正面PK了,外资就像潮水一样退去,留下他们被发现在裸泳。技术力量不够,卖香蕉的就只能赚卖香蕉的钱,不可能达到卖飞机的水平。光靠对外抗议全球化,对内向政府要福利,是解决不了这个问题的。

拉美、东南亚、南非为什么发展不好科技?外部原因可以说是经济命脉被外国巨头控制,难怪格瓦拉宁死也要跟帝国主义战斗到底。内部原因可以提到“资源的诅咒”,即资源太丰富,不需要辛苦劳动就能温饱,反而让人民失去上进的动力。还有人可能会说是人种的问题,这些国家的人在历史上就没有什么特别杰出的表现,没有发展过高科技,没有对强敌打过胜仗,总是在大国的阴影下生存。《百年孤独》的作者加西亚·马尔克斯在诺贝尔文学奖的领奖词中说:“虽然如此,面对压迫、掠夺和歧视,我们的回答是:生活下去。任何洪水猛兽、瘟疫、饥饿、动乱,甚至数百年的战争,都不能削弱生命战胜死亡的优势。”看到这个让人很泄气。搞什么啊!整个民族最著名的精英、在世界舞台上的代表,说的居然只是“好死不如赖活着”这么浅薄的道理!你还能指望什么进步!

各行各业科技大爆发才是中国的新常态。中等收入陷阱对于其它国家是真问题,对于中国是伪问题。
其次,关于伊斯兰国家的特殊性,参见冷哲的回答ISIS 实力到底如何?为什么打击力度那么大,却拿它没办法?未来该如何解决? - 冷哲的回答
中东的伊斯兰教分支,却从来没有像西欧的基督教那样进行过深刻的宗教改革,它仍然秉承着政教合一的旧有属性,并带有大量沿承自上古的文化习俗。其原因并不难以理解:中东地区土生土长的资产阶级从来都没有掌握过话语权,因此不存在一个超越古典时代的强力阶层能够推动宗教改革。

然而,(在某种角度而言)不幸的是,中东地区拥有大量的石油资源。

本来一个经济上落后的地区,文化上也就落后,同时也没有力量去推广自己的落后文化。而一个经济上发达的地区,其文化也相对先进,同时也就有财力能够推广其文化。如此一来,先进文化就会自然而然地从经济发达地区向经济落后地区推广。

然而,中东的石油创造了这样一种错配的局面:中东的宗教文化依然守旧,但却拥有巨大的财力。

本来伊斯兰教最先进的分支应该是在中国、在美国或者欧洲,然而这些地方的伊斯兰分支却因为传教的财力远没有中东某些极端分支强大,而反过来被中东的分支侵蚀了。一个简单的例子就是,本来绝大多数中国穆斯林根本没有穿中东长袍的传统,为什么这些年有些穆斯林开始穿中东长袍了呢,原因并不难以猜测。

这种经济结构落后但经济发达的地区向经济结构先进地区的逆向传教,是伊斯兰教面临的最大困局。它导致了伊斯兰教无法因应当前世界的经济发展而持续演进,反而走向了守旧对抗的道路。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积分:
帖子:
精华:
期权论坛 期权论坛
发布
内容

下载期权论坛手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