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以色列生活/留学是怎样一番体验?

论坛 期权论坛 留学     
匿名知乎用户   2019-4-11 22:48   4246   5
对以色列这个神秘的国家充满好奇,对她的印象只停留在智慧的犹太民族以及与巴基斯坦的战争。很想知道在以色列生活是怎样的感觉?
分享到 :
0 人收藏

5 个回复

倒序浏览
2#
知乎de用户  16级独孤 | 2019-4-11 22:48:55 发帖IP地址来自
本人在以色列海法留学,其实平时比较少出来走动,有些宅,所以了解的和能说的不多。
当时还没过来的时候,我也以为以色列到处都是黄沙,遍地都是检查哨的战争景象。不过来了以后发现其实并不是这样,有城市的模样,有愉快的生活。天气的话感觉要么夏天要么冬天,春和秋只能在凌晨和傍晚体会。由于地中海气候,所以夏季干热冬季湿冷,太阳感觉比广东毒一些,很容易晒伤脱皮变白……嗯好像说了些奇怪的东西……
海法是以色列第三大城市,其实规模很小,看不出像个城市。相比之下特拉维夫更像是现代化的城市,而海法更像个小镇。因为平时都在学校周边活动,是在半山腰上,所以马路盘山而铺,常常有夸张的U字弯。而且司机们开车又贼快,我总是容易晕车,所以上公交只能站着,在这边都快弄出坐车恐惧症了hhh
这边的人都挺友好的,普遍素质比较高,车遇到行人大多会让,不过听飞机上教会旅行团的人说阿拉伯区会有些乱。街上经常能看到IDF预备役士兵,这个在我的武器介绍文章里有提到过。以色列由于比较特殊的时局所以全民皆兵,上完高中后需要服兵役才能上大学(不过也有些人例外)。平时走在街上还是比较有安全感的,并不会像想象中的乱糟糟的炮火连天,和国内差不多,只是多了几分严肃。但是晚上的话还是少出门,要出门建议结伴,毕竟街上人太少了。
这边的人课余生活大概是看书健身,以及泡酒吧参加party。其实娱乐生活可以说比较少,所以本宝宝常年宅宿舍看视频打打游戏。以色列人都挺精明的,就是很多人办事效率不高,和国内还是不一样的。毕竟他们的观念比较人本,更注重生活。而且感觉老外比国人更关注政治,讲出来相关的东西也相对比较有深度一些,还是挺不一样的。
以色列这边的物价相比国内还是蛮高的,很多物品都差一个汇率,巨贵,而且有些电子产品或者外设也找不到有卖的,所以时常打趣说”以色列无电竞”。物价高这个问题挺烦人的吧,毕竟现在汇率接近2(刚来的时候好像才1.6几),很疼,而且之前在欧洲玩,感觉欧洲的物价没有以色列这么高,很多东西的价格换算后和国内还是差不太多的。
饮食的话强烈吐槽。这边的食物做得真的不是很好吃,一开始跟着老外吃些普通的快餐还觉得新鲜,现在基本上都盼着回国吃中餐。不过也不能因为不符合国人味觉就一杆子打死对吧,个人觉得能够拿出来说的,首先就是鹰嘴豆酱 hummus,一开始吃可能会觉得呛,但是习惯了其实还是挺可口的。然后就是土耳其烤肉,反正比这边做的泰式鸡肉强得多。以色列的瓜果也很棒,虽然看着有点丑但是吃起来很香甜。总之在以色列这边还是吃西餐或者中东这边的特色食物,至于什么好吃其实还取决于那家店做得好不好。这边的亚洲餐,我觉得宁可辛苦一点去找正宗中餐馆,因为个人实在吃不惯泰餐。反正在这里想要吃顿好的,要么自己做(最经济),要么花大价钱(真的贵)。
暂时码出来这么多吧,然后语言组织能力不是很好,先这样吧。
3#
知乎de用户  16级独孤 | 2019-4-11 22:48:56 发帖IP地址来自
(我记得我从没在小社区上提过在以色列,不知道为啥能被邀请,也是蛮神奇)
来以色列两次,一次是14年暑期学校,一次是今年来交换。

第一次来纯粹出于对以色列的好奇。Technion在所有暑期项目里是性价比最高的,不但不收学费还发奖学金。出发前半个月以色列和哈马斯开火了,印象中当时有一部分申请到的人就退出了。事实证明即使在开火状态下以色列国内依然非常平静和安全,更不用说平时了。在暑期学校上了两门课,中东历史是所有人都要上的,此外我还选了机器学习。因为我在国内本科和研究生阶段都上过机器学习,单就这门课对比的话在国内学的顶多算是概论,这边的难度很大,而且会布置很多非常有深度的作业,最后的考试可以带任何材料和工具包括电脑手机,只是需要切断wifi;教历史课的老头很有意思,但是实话说以我当时的英语水平我大概只能听懂不到50%,后面几节课被我翘掉了所以就不评论了。每周末国际学院都会组织一到两次或远或近的trip。因为那次只待了一个月,而且参加学生90%以上是中国人,所以感觉跟在国内没太大差别,而且天天有活动出去玩所以也没觉得无聊。当时的感受就是以色列本身非常希望外面的世界真正了解它,所以才办这种性价比极高的暑校。不过听说后几年全奖名额已经很少了。

今年交换待了快半年的时间,对这边也多了些了解。

首先安全方面: 个人感觉非常安全、平静。
在海法,我平时买菜逛街常常一个人出动,晚上天黑了回来也没觉得害怕。在超市买东西的时候很多次被主动告知我选的这个不好吃不好用,并且推荐他们觉得好的东西给我,在路上时常被主动问是否需要帮助。但是在耶路撒冷和特拉维夫感受就不太一样,人们的热情度普遍低于海法。但是这俩城市太有趣了我真是喜欢得不得了。此外,上次来的时候是交火时期,会有火箭弹的危险,所以事先学校都在邮件里通知过所有宿舍区教学楼各种公共场合都有shelter,如果有危险听到警报声往shelter跑就没大问题(ps结合这段时间大家都在讨论的美国治安问题我想说,不管在哪都要有安全意识,但是不可否认这种小国家的小城市治安确实比较好)
运动健身方面:游泳馆健身房设施非常好。
以我在的以色列理工为例,用学生卡办健身房只要200谢/年,游泳馆是免费的,包括温泉桑拿等设施。最后一个月我基本每天都去游泳,练出来的隐隐约约的马甲线在回国后一周就被吃掉了。
物价方面:很高、非常高。
学校食堂的饭一份在25-35谢左右,外面的快餐一份在50-60谢左右,如果吃餐厅的话差不多要人均100谢起价,上不封顶。我穷,所以我几乎天天都自己做饭,带来的问题就是我必须每周出门采购,所以也对物价比较了解。首先是蔬菜水果类,普通的土豆洋葱胡萝卜包菜等价格大约都在3-5谢/公斤,属于比较便宜的菜,带叶子的菜价格比较高,之后就是葱姜蒜价格奇高(蒜大概4颗/10谢),水果价格比北京稍贵,不过草莓和樱桃旺季价格会低于北京。其他的日用品价格一般是国内的两倍。连我实验室的以色列姑娘都说,她们假期里全家去欧洲度假比在国内度假便宜多了,一有朋友去美国会被周围所有人要求代购……
教育方面:因为我学的是CS,就这个领域来说以色列实力还是很强的。
前段时间参加了Intel办的ICRI-CI会议,会议挺简陋的一个小会场大家吃吃聊聊,但是报告的质量极高且内容非常实际。在Technion看了校招,一水儿的microsoft, IBM, apple, google, intel, amazon, dell等等等等,我等预备役码农的理想单位全在眼前了。而且学院内部会时不时组织各种讲座、交流,很多年龄已经比较大的教授还在亲自搞科研,大家对科研的热情普遍较高。除了Technion之外据说威茨曼研究院也有很多学界大牛,只是不知申请难度如何。
语言方面:英语普及度非常高。
反正我待了这么久除了“你好”之外一句希伯来语都不懂,也完全没问题……但是如果你要在这儿长待,多少还是得学点儿。

其他:
就我个人来说我还是非常喜欢以色列的,因为我本身就喜欢一个人待着,在Technion校园里找到好多安静的小路,傍晚去爬个山吹吹风跑跑步还是很舒服的。
不过如果你喜欢热闹,那还是别来了,待久了挺无聊的。

另外我也有个疑问,因为我经常绕着Technion溜达,我发现除了学校大门口、剩下学校一圈都有围墙,那么学校里的野猪啊、狐狸啊、猫啊、各种珍禽猛兽啊基本是出不了校园的,那时间久了岂不都是近亲繁殖?而且因为围墙他们的天敌也进不来啊。没有天敌+近亲繁殖,我对校园动物现状表示深深的担忧…
4#
知乎de用户  16级独孤 | 2019-4-11 22:48:57 发帖IP地址来自
物价贵的离谱,比欧洲绝大多数国家都贵,可能会比北欧、瑞士这些地方便宜。
天气炎热,但是无论你住在哪里离海边都会很近,沙滩很棒,很干净人也不多。
学习压力很大,作业很多很多,教育质量还不错。
吃的来说有点尴尬,基本上都不怎么好吃。由于宗教原因,大部分餐馆都没有猪肉和海鲜什么的,普通的市场也没有卖的,猪肉可以去俄罗斯点买但是海鲜即使能买到,但种数也不多。
这里人很善良,乐于助人但有点缺少耐心。
就说这么多吧
5#
知乎de用户  16级独孤 | 2019-4-11 22:48:58 发帖IP地址来自
谢邀。中资企业项目的一名不安分的员工。。。
坐标以色列北部内陆。
价格奇贵,500ml可乐7谢克尔,约合人民币13.5,好在1L的差不多也是这个价格,不过易拉罐也差不多这个价格= =。
  • 从出行开始
如同其他发达国家,自驾车是最方便的没有之一。以色列道路大多不宽,测速少,车速快,环岛多,红绿灯,很多路口完全靠自觉。大多数人规则意识很强,转弯让直行,车辆让行人之类的。
公共交通堪称灾难,特拉维夫、海法这种大城市还好,住的稍微偏一点没车寸步难行,公车每天固定时间固定班次,特拉维夫的地铁还没投入使用。以色列也有几条铁路,刚开始运行,坐的人较少。
  • 再说说购物
在以色列购物特别是买衣服,特别是女生买衣服= =,我无话可说。当地常见的牌子价格低,质量一般,设计感也比较差。大牌不好找,奢侈品更是整个以色列之后一两家商场才找得到几个品牌。
男生还好,欧美大牌男装都可以找到打折比较便宜的地方。
其他电子产品多数需要网上提前预订,门店都很小,大部分产品(甚至有的时候,ipad)很难想买就买。
想找一个像国内家乐福一样的大超市都比较困难。一般超市就卖最基本的生活用品,郊区购物中心以奥特莱斯的形式为主,多数品牌没有专卖店。
  • 吃已经被吐槽很多次了。。
以色列大多数餐馆供应犹太洁食。意味着,没有猪肉,没有龙虾等海鲜。一般的就是沙拉肉夹馍,好一点的就是烤肉、牛排。麦当劳没有鸡翅只有奇奇怪怪的鸡肉条。
好一点的餐厅是有的,海边,河边,山顶上,或者隐藏在大城市的闹市中。价格的话,人均300nis起步吧。
  • 作为酒店爱好者,住真的很让我惆怅。
作为一个物价赶超欧美的国度,房价酒店价格都是异常感人的。特拉维夫67平房子开价500w当地币约合一千万人民币。不含税。
特拉维夫洲际400USD一晚不含(17%)税,价格赶超纽约,十分,十分感人。
随便一个好一点的国际/本地连锁都是1500人民币以上。

还好我是中资企业外派不用考虑以上问题。
  • 工作上来说
以色列人办事效率通常比较慢,不让你打打电话发发邮件甚至发发疯,那都是一般不会给你搞定的。政府部门此类问题尤其突出。偶尔碰到办事快的都感觉像是见到了亲兄弟。
周五周六休息,周五日落到周六日落为安息日,犹太人绝对要休息。
给钱不加班,周末必须休息,周四下午了已经,不要找我,下周日我处理。
  • 生活上来说
燃油太贵了,人民币12块一升。没啥好车,当地人大多数租车,而且很多破车撞得乱七八糟的也在路上跑的飞快。
休息日就是休息日,商场不开门,全家人一起去海滩走走,出去吃饭,静静地享受安静的时光。每到周六就会感受到这种安逸和闲适,刚来的时候很不适应,现在觉得这才是生活,才是真的休息日。
  • 与人交流
以色列人确实有想法,严谨,创业公司,高新科技公司非常多,很多公司规模并不大,就隐藏在不起眼的小房子里。悄悄的发展着。当地人欺软怕硬,很多时候要当面怒怼,才能驯服。驯服之后办事效率也会提高,态度也会很友好。一旦当地人不服你,就会各种给你找茬,暗中算计你。
总体来说应该算是个自然资源贫乏,生活质量一般,物价奇高无比,与人斗其乐无穷的国家。
  • 另外强调一点,特别是不在争议地区
  • 安全
  • 安全
  • 安全
附上两张特拉维夫和海法的海景。





6#
知乎de用户  16级独孤 | 2019-4-11 22:48:59 发帖IP地址来自
———2018.10.26更新——
昨天刮狂风,晚上下暴雨,今天早上晴了太阳出来了,看了一下说16度,16度就这么冷了吗我秋冬装出门差点吹成个傻子。
但是预报说下周温度会上来。
希望小伙伴们吃饱穿暖,米饭的党请一定自背小型电饭煲(除非你找到学长学姐转让的)
宿舍学习党请自背台灯。
你对你们没有看错,背。
台灯底座问题会有高几率被机场托运要求开箱,拿到登机牌别急着走…… 确保自己行李过去了再走。
所有刀具都不要带,来了自己买,走了就卖掉。
———2018.07.03更新———
看了国内凶残的气温预报,我觉得耶路撒冷目前的温度真的很亲民了,晚上刮风还冷。
提醒小伙伴们带够防晒霜,太阳真的很可怕,特别是一晒就伤的体质就不要逞能任性了。
特拉维夫还是很闷热的,从早热到晚,潮湿的空气让人粘粘的不舒服,记得带透气的衣物。

住宿方面,我觉得那种公用厨房卫生间浴室的单人间也蛮好的,只是没有Wi-Fi和空调,有线网络是有的,有些宿舍不能用电脑做热点,个别可以,看命。

其他所有留学相关问题请先去网站上了解一下,不清楚的可以邮件,有时差和安息日的关系可能回复比较久,大家尽量周天到周二发邮件。
生活和风土人情的随便问。

———2018.01.05更新———
促使我来更新的动力是,我要冷死了。
耶路撒冷的雨,不下就不下了,下起来要多凶残有多凶残。
昨天上课的时候老师说周末有暴风雨,已经见识过前面几场大雨的我不以为然,果不其然昨晚的雨下一整夜,风刮的呼呼吵到睡不着(其实不下雨也吵,也不是冷到什么地步,就是风大,走路3分钟就把我鼻水吹出来了……)
结果!今儿早上起来的时候出太阳了,我又睡了个回笼觉,心想暴个屁雨 这大太阳。然后尼玛现在雨下的跟泼一样,又密又大……脸疼。
我这个一开始嫌弃这边衣服而拒绝购买的人,已经连买了一件大衣一双户外靴和一件超厚防水自保暖户外大衣(国内的雪都没把我逼到这个份儿上啊!)

小伙伴们你们如果12-02月在这边的话一定要带上雨伞(抗风的那种)和各种防水材料的鞋子和大衣,还有各种围巾。不下雨的时候没有围巾分分钟吹成傻逼。

天气预报给的温度也就5度左右吧,远没有国内零下那么夸张,但“真·冷冷的冰雨在脸上胡乱的拍”,毕竟有生活经验的人都知道,气温不算什么,阳光直射和刮风才是王道。
宿舍空调暖风29/30度还挺暖和,但又不能总开着,想换气的话我也只好裹紧我的小被被了。

——————原答案分割线——————

泻药,是巴勒斯坦不是巴基斯坦啊……
巴勒斯坦地区“Palestinian areas”或巴勒斯坦国“the State of Palestine”
这个问题,挺大的,涉及到方方面面。看了下别人的回答,把赞同的都赞了一遍_(:з」∠)_
随便讲点有的没的吧,每个人经历都有差别,而“好不好”这种主观感受真的人人都不一样。
在特拉维夫和耶路撒冷都带了有段时间,目前住耶路撒冷。某种程度上说 是完全不一样的两个城市,讲真,体验完全不同……
城市篇:
一、耶路撒冷
其实我更喜欢耶路撒冷一些,学校距离老城又近,交通也方便,老城旁边的Mamila Mall可以满足我偶尔冒上来的购物欲。另一个更大的Malha Mall就有点远了,不过坐车也很方便。这里中国人明显比特拉维夫多,不光是因为课程原因,北大和一切其他大学有交换生项目,所以中国人会更多一些。但交换生往往只停留一学期,所以和中国朋友总是很快要说再见。这部分真的有点心累。
耶路撒冷没有海,各种山,所以风景更偏向自然风景,花花草草。还有各种历史悠久的建筑,包括宗教类。(那些想周末去海边的人 请不要住这边)
二、特拉维夫
特拉维夫是一所现代化的城市,每次我跑一些大使馆啊,想买什么东西却不方便的时候,就会格外感慨,特拉维夫真方便。
而特拉维夫的海边真的是风光大好,几乎整个海岸线都是公共沙滩,加上海法老城,地中海的美景真的让人心醉。好吃的餐馆基本都在沿海那片附近。
这两个地方其实也没太远,坐大巴的话一个半小时就到了,搭乘也很方便。
气候篇:
典型地中海气候(不懂的请百度)。通俗讲就是太阳晒死人、大风吹傻人。夏天基本就没可能下雨,但冬天一旦下起雨来,我只能说:暴雨的标配是狂风啊。
“夏天每天被热成狗”是真的,走路10分钟就满头汗,有太阳的话出趟门分分钟黑一圈,所以哪怕只是去趟学校也要把安娜晒涂得一寸不留。但8月虽然超级热,室内空调却真的会把人冻成傻子,我都是带长袖去上课。(其实这个月份只要是地中海气候都是一样热成狗,比如希腊=_=)
11月-3月的温度和风会把人分分钟弄感冒,冬装是必须的,我自己是羊毛衫+超长羊绒大衣+羊绒围巾,我舍友怕冷所以直接羽绒服。冬天也是雨季,但这里的雨来得快,去得也快,所以雨伞这种东西……看命吧……
但现在我有了!有都不一定管用了!
春秋的温度是综合的,太阳底下分分钟晒化,但不穿外套又好冷,风吹起来立刻体验什么叫真·风中凌乱。
话说现在马上7月,7点半之前出门因为阳光不强烈,所以穿个短袖还是挺舒服的。中午请让我死在空调房。上课的话我一般中午就不回宿舍,直接赖在图书馆直到6点后太阳西垂。
更新下说现在1月了,今儿暴雨,还好周末,而且我买了全身的防水装备,不然恐怕是要连课都翘了。
出行篇:
出租车真的是贵,公交车分为阿拉伯款和普通款。普通款有交通卡,除了正常储值类的外,还有一种像“公交年票”一样的卡,价格很高,但是除了长途车外都是全部免费坐的,包括轻轨。这种卡有学期制的(5个月),一年制的,还有一个可能是月制的我记不清了。(自由行除非租车,否则一定要办一场张,轻轨用现金买票实在不方便)
这边租车非常方便,中国驾照完全OK,约上三五好友,假期一起租个车出去玩也挺划算的。
体验篇:
看到有个回答说到体验问题,算是有一定道理,留学的首选还是欧美国家,生活会便利很多。但有的定位未免有些片面。
从我自己的感受来说,教育和学校设施方面是没有问题的,我觉得图书馆简直美好到不行,像是小天堂。我很享受图书馆的讨论区、Group Room和阅读室,还有Student Lounge,几乎每天都去那里睡午觉。
我不知道那位答主在哪所学校,也不知道他之前的小初高什么情况,但说到底,“个人感觉”是一个很私人的问题。
我认同在这里的生活没有国内的便利,比如万能的淘宝和飞速的快递,种类丰富的商品和便宜的价格,多样的食物和宽裕的住房。但北上广深的学生不少,我自己也是,觉得还好,前提是你一定要会做饭……
饮食篇:
Shawarma是我心头最爱,Lafa饼简直太好吃了。Hummus一开始还挺喜欢,吃多了想吐。日常的白面包带点甜味很好吃,但是Shabbat的面包Hala实在太干了……
甜椒的品质非常好,水分和甜度都没话说,日常最爱。茄子和西葫芦是日常炒菜用,黄瓜是小乳瓜,西红柿个头也不大。土豆和胡萝卜看心情,做的很少。
葡萄的品质最好,橘子也是甜的没话说,这边水果都很好,圣女果吃的不停,樱桃要看一下运气,杨桃超级甜,西柚榨汁后加椰汁特别好喝(我带了个料理棒,隔壁宿舍买了个榨汁机),香蕉要买青的,桃子不如北京的久保桃甜。
鲜榨果汁好好喝,喜欢混合款的。学校的Ice coffee夏日必备。
说实话主食我吃不太惯,特别是米,我就特别讨厌那个黄色的硬硬的米。超市买的做寿司的圆米很一般,泰国米也不喜欢,太容易断。前段时间别人送了一包韩国带来的大米才好些。
因为吃不惯米,所以我常几乎顿顿Pasta,各种花样换着做,感觉要成小能手了。牛油果也是一次买10个放在冰箱慢慢吃。还学习了做藜麦扁豆沙拉、吞拿鱼炒洋葱+韩国辣酱(真的好吃)等等,总之就是不断学习不断进步。我舍友的葱油饼是一绝,我准备买点面粉学着做。
中餐方面我还是带了很多料过来,但最常和朋友一起做。前几天和隔壁姑娘收到了咖喱块,就一起做了咖喱。昨天做了生汆丸子汤。另外有个四川姑娘带了各种辣椒,上次去她宿舍吃中餐,有道土豆炖排骨好吃的简直要哭了。
(不会做饭在这里生存会很痛苦,体验度直接下降到崩溃,如果你不会做饭、不喜欢做饭或是几乎完全不想每天自己做饭,就不要考虑来这边,真的会像某位答主说的,非常不适应)
日常篇:
(能省的钱还是要省的!该花的钱也还是要花的!)
首先要说的是,这里的人,特别是犹太人,对“衣食住行用”的要求实在是不高,相比国内的种种,这里的人实在可以说是没什么追求。所以某种程度上说,不论你生活在哪个一二线城市,都会稍微有不如国内的感受。
但生活在耶路撒冷,宗教的影响力却又让你分分钟感受到犹太人的严格自律。我对Kosher的食物真的是一百个放心,只要不是夏天,我会坐车去一个很大的犹太超市(感觉有点像麦德龙),单从价位来说也比学校这边便宜太多了。
相比现今国人对物质的过度追求(个人感受),这样不喜奢华“够用就好”的风格我倒觉得很让人舒坦。没有攀比、没有以金钱划分等级。大概是见到了太多很厉害却很低调的人,学会了不以貌取人。最要学会的就是:不论在哪里生活 都不该攀比或招摇
当然,这并不是要降低自己的生活质量和标准。一方面保持自身标准,衣着得体,一方面接受洒脱随意,有时只要舒服就好。就好像我手洗无能,一定要去用洗衣机和烘干机,那我就是要用;但宿舍没有烤箱微波炉,那就用火就好。实在忍不了可以去买。
(有的宿舍因为是当地学生,烤箱微波炉就罢了,甚至从家里搬来了大彩电……)
日用品方面只要品质与价位能够接受就没有问题,比如洗衣球&金纺,洗发&护发、厨具&餐具等等,该买什么样鞋子衣服墨镜照样会买,只是选择少些。
Tips:日用的护肤/彩妆系列还是要从国内/免税店带到这边,毕竟这像资生堂、雅诗兰黛等品牌的价位贵的惊人。
总结来说,这里对个人的生存能力要求会更高些。这里绝对不是一个“享受生活”“体验悠闲假期”的地方,说白了就是一个不适合休闲放松的地方(除非是去海滩度假)。所以如果你的个人接受能力有限,就不要选择这里了。
人物篇:
中国同胞在这里真的是很友善,在异国生活都不容易,大家都是互帮互助,非常贴心。学校的老师同学都好的没话说,没有美国复杂的种族歧视,中国学生也都没有“不良风气”。
(当然了,美国或其他国家的顶尖大学也不会有这些问题,只是想表达一下我有多安心)
讲一个小故事,在我刚到耶路撒冷那天。虽然在特拉维夫待了一段时间,但那时我对耶路撒冷完全不熟。因为宿舍区和校区有一段距离,我还不认路,报道那天跑到了一个距离宿舍很远的门,结果学校保安开车把(拖着两个行李箱行动不便的)我送到了宿舍区,老天啊我真的感动哭了……
但是不代表所有人都是好人,也碰见过很多次让人无语的时候。朋友也碰见过,包括骗子什么的,反正自己要留心注意
>>>>>>>>>>分割线>>>>>>>>>>
前几天去了另一个宿舍区,价格比我现在住的宿舍区便宜。虽然外部环境很好,但内部还是受到了惊吓……感觉还不如很多国内高校。
就好像国内的中国学生公寓和留学生公寓,听说这个宿舍区是针对本地学生的,但本国学生也可以申请到新宿舍区住。
印象里 国际生都在新宿舍区这边,我当初压根儿就没看到能选…… 那边的好处就是体育馆在那里,也见了很多男生在那儿组队踢足球或打篮球。
不过去了之后,我突然好庆幸自己没住哪里……不然真的会像某位答主一样觉得好心累……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积分:27300
帖子:5460
精华:0
期权论坛 期权论坛
发布
内容

下载期权论坛手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