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留学怎么积极生活和提高英语,英语很差?

论坛 期权论坛 留学     
匿名知乎用户   2019-4-11 21:48   5491   5
在美国读本科,已经到这里半学期了(两个月),英语就是高中的水平,现在在上IEP课程,上语言课可以听懂百分之七十,但听力口语极差,基本不能与人正常交流,不能独立处理事情,除了简单的话可以听懂,基本外国人和我说话,我都是一脸茫然。来两个月感觉英语没有多大的改善,自己也在背单词,真的不像别人说的纯英文的环境英文会提高的很快,听不懂的还是听不懂,不会表达的依然没有人告诉你怎么表达。现在很着急也很绝望,找不到方向,本来情商就不高,也有一点社交恐惧症,国内朋友就不多,现在国外华人圈融不进去(有努力过,但毕竟强融是不行的)外国人的圈子更不可能,每天除了上课基本都说不了几句话,英语不好真的什么也干不了,现在本来就不擅长与人打交道,几乎没有参加社交活动,感觉自己成天这样英语根本不会提高,不知道自己跨了半个地球,花这么多钱(父母就是工薪阶层)出国到底有什么意义,很害怕浪费了时间也浪费了资源,每次看facebook上好友发各种大家一起玩的照片,就会感觉到自己被落下的越来越远了,我也不断的在鼓励自己安慰自己,找寻解决的办法,但是我真的没有办法改变了,真的很绝望,很痛苦~我也很想积极的生活,但感觉已经用光了力气,越来越抑郁
分享到 :
0 人收藏

5 个回复

倒序浏览
2#
知乎de用户  16级独孤 | 2019-4-11 21:48:45 发帖IP地址来自
好可怜,我刚来美国的时候也是这样。因为去交换的学校在村里,加上比较小,所以也没有什么华人可以抱团。那是我最孤独的一年,楼主你要做好准备。排遣孤独可以和父母视频聊天。。。我当时是有一段网恋,每天有人陪说话,才能度过。我现在觉得排遣孤独有更好的方法,比如看自己喜欢的书,看美剧学英语。参加中国教会活动(不是让你去信基督)。微信跟国内你平常不这么聊的朋友 倾诉。

不过要告诉你一个好消息,你即使什么都听不懂,到第二个学期,会听懂一半的课程(这些是母语非英语国家的教授)一年之后,你听懂所有课程。所以那个时候我全靠看书自学。。。。。半年到一年后口语达到虽然语法不正确,但要什么意思都能表达出来的地步。
到美国第二年过去,听外国人平时讲话也开始听懂了。

目前来说我尝试过最有用的提高听力的方法,就是学美剧。
我这个暑假花了一个月,把第六季摩登家庭24集,看中英字幕,把看不懂,听不懂的google查出来再不看字幕看一遍。(后面其实没时间不看字幕看一遍了)一个月之后 我从不看字幕看不懂《老友记》到现在能不看字幕享受它了,也就是能听懂80~90%。注意摩登家庭的英语非常难,它纯靠英文语言搞笑,喜欢双关,句子非常快,有很多连读。老友记是我看到除了动画片之外的用语最简单的美剧了(其实暑假之前,我已经在美国呆了3年了,但也看不懂)。

所以听力,我建议像我这样学美剧,最好从老友记,或者更容易的美语教育视频开始(走进美国 / The Business of English Series)。你搜bingo美语,他就是视频介绍美语。还有we bare bear (动画片)A站有。一些真人秀用语也简单,如真心话大冒险。
谨慎学我一开始就上手摩登家庭,因为我已经三年在美国,对英语有些直觉,好理解。但即使这样,我每句独白都有生词花时间查含义,暑假不做事每天也只能学一集。最好不要用纸牌屋等剧情片,这样你可能不想看第二遍。ps 摩登家庭我查的笔记 在quizlet有共享,你在quizlet上搜merryypo就好了。

注:提高日常口语听力 和 课堂听力是不同的
课堂老师不怎么用俚语,翻来覆去就那几句话,加上一点专业用词。不会连读。所以这才会造成 我第二年能完全听懂课堂和无字幕网络公开课,但还是听不懂老友记的状况。我这部分听力,完全没有自己努力,全靠时间积累,一年过去就听懂了。
所以想自己努力提高这部分听力,我没有经验。但按照我提高日常口语听力的办法。。。那就是把材料换成公开课,毕业演讲等。或是把老师上课录音下来,回去听。然而一般人坚持不了回去再听一遍的。。。

关于口语,建议还是用老友记。跟读,和看小小段后,先自己接下一句,再播放下一句。这样能训练很多主动输出。

总而言之,不要急。如果你像我一样英语什么都不搞,一年之后英语也不会像现在这样烦到你。。。

更新:发现没有回答完作者的问题
怎样融入美国学生 从学习融入最好,而且从非美国本地人,可以从其他国家或者族裔更好融入,因为他们英文不会用大量俚语。你可以课前打招呼,课后问问题,加face book,问有没有study group 然后加入周末一起学习,交作业前对答案。只要你学习够好,他们都要问你问题,这个关系就很稳定了。以这个为基础 再向他们提出带你一起玩。

最后几点建议:先选简单的理科课,这种课老师用语简单,而且可以刷题自学。过一年英语好了,再慢慢选文科课。
你在美国,背单词实在是提高英语最差劲的方法,这种方法只试用于考试。。。

注:我一直觉得我在美国不算过得很成功的,后两年转大校后就跟中国人抱团了,因为我太害羞,心理过不去这个不停跟美国人说话的坎。所以,提供的方法都是自己一个人能搞定的。怎样在和美国互动中学英语,请看其他答主答案~
3#
知乎de用户  16级独孤 | 2019-4-11 21:48:46 发帖IP地址来自
前面几位答的都非常详细,那我走个偏锋。讲真你的问题并不是英语,而是你所谓的“社交恐惧”。不要给自己这种负面的心理暗示,社交是一种技能,是可以学习跟锻炼的。你说你连融入华人圈都有困难,那真的不是语言的问题。
如果无法跟老外做朋友的话,就没有所谓的纯语言环境对么。(只是朋友,不是融入他们的圈子,因为不可能融入,连ABC都只是ABC抱团你没发现么)
我的感觉是跟老外做朋友,不是那种交心的,就是普通的酒肉朋友,他们带你开开party,你带他们吃吃中餐之类的。接触多了有助于锻炼社交,同时英语进步会很快。
从我观察周围同学的结论是,英语提高最快的都是“不要脸”的。我有一个同学,就是哪怕英语烂到连中国人都听不懂她在说啥,她还是会一个劲的跟老外讲。很多中国同学会嘲笑她,会说这个sb英语那么烂还和老外聊天,但是最后真的是这个同学提高很快。大部分老美是很“讲礼貌”的,当然不乏一些比较热心的,但至少他们还是会愿意跟你交流,时间久了慢慢你就会了。
我刚到美国的时候英语也不好,每天晚上去酒吧点一杯啤酒然后就拉着老外聊,聊跑一个就换一个,当然每天我会事先查字典啊准备几个topic,跟老外讲讲中国现在变得很好。当然大部分老外感兴趣的是中餐和风俗。
然后所有的事情坚持自己去办,后来变成所有同学去办事都会带我当翻译。讲真我英语没比他们好啊,五成听懂三成靠猜两成完全不知道是啥啊。硬着头皮上几次也就都会了。
社交对大多数人来讲是很重要的,尤其对于留学党,身边没有亲人,很多事情靠朋友帮忙的。不要每天窝在家里打打游戏看看美剧读读书,这种生活不值得你花钱来美国。多出去走走,看看真实的美国是什么样的。
4#
知乎de用户  16级独孤 | 2019-4-11 21:48:47 发帖IP地址来自
不要相信别人跟你说在英语环境里面英语就会变好,粘贴我另外一个回答,口语又不传染.... (YuPan:在美帝留学的你们真的英语尤其口语变得超级超级好吗?
我到美国的时候上课也是半听半猜的,后来发现不只是听力的问题。因为要是把老师说的话一字不差的听写出来读的话,会有好多单词根本就不认识,或者认识但是其实不知道怎么读。这种情况下,不论怎么努力都是听不明白的。比如我在国内上大学时候,我跟我室友说,跟你说个事,特哏儿(gen'er),我室友一脸茫然的看着我,因为她不知道什么是哏儿,可是不能因此说她普通话不好。词汇弄明白了,才能上升到大家通常说的听力问题,比如我到现在都听不懂我室友说湖南话。
不过我发音还算正确,所以好多人跟我说我英语不错,因为他们理解起来不费劲,到快毕业的时候就没陌生人人这么跟我说了,因为经常被陌生人当成ABC。口语跟听力类似,也有两个层次:
1是词汇量和语法,这个跟写作一样。语法简单一点,先说语法。写都写不对,要怎么说的地道啊。比如,你跟人说“我饿了”或者说“饿了,我”都没问题,要是说“饿我了”,不管发音怎么样,听起来还是口语很烂。所以,先看看自己作文写的怎么样,要是好多语法错误,还是先把高中教材拿出来复习一遍。
然后是词汇,词汇有问题的要么词汇太多,要么词汇太少。词汇太多的,研究生比较多,都是GRE, GMAT词汇书里背来的,但是那些词大家一般不用。比如,去别人家吃饭,你可能夸人家饭菜丰盛,但是说饕餮盛宴,人家觉得你二逼。这个情况其实比语法烂还好些,至少底子不错,只是用力过猛,注意一下周围歪果仁的用词习惯就行了,但是不能乱模仿,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口头禅,只找一两个跟自己平时行事风格相似的人注意就行了,模仿杂了也很二逼。
我举两个写作上模仿风格太杂的例子,道理相通:
有次我把论文给我导师修改,我导师说你好几段叙述风格突变,搞的我还以为你抄文献了,你不要去模仿文献的叙述风格了。
另外一次,我的bp请了个公司里的director给修改,里面有一句“have a huge impact..."。给我改文章的人说,整体都挺正经的,就是这个huge太格格不入,看起来像高中小姑娘为了求关注make a scene那种感觉,不是你的画风。
那时候还在关心文笔,用词还掂量一下,结果好像适得其反,现在写文章只关心话说明白没,用词和意思之间的关联度,反倒不闹这些笑话。
词汇少的情况很容易辨识,上外国网站,字多的那种,比如看杂志、报纸、新闻离不开词典的就是这个情况,facebook 尬聊不算。那就只好背单词了。下个app天天打卡是没用的,那些只能成为阅读词汇,转换成写作或者口语词汇还有差距。


2才是发音。读的不对劲的单词,去查词典,把音标看清楚。重音发音没记对,你再怎么刁难自己的舌头也没用。这个没问题了以后,再关心连读什么的,找一两个跟自己平时行事风格相似的人注意就行了,模仿杂了也很二逼。


所以吧,以上这些要是还做不好的人,就不要盲目的去练口语了,这么练下去只是把错的东西多重复几遍,越练越错,越来越难纠正。
我上学的时候有一个方法很管用,但是只适合勤劳的孩子。我去做报告的时候,除了ppt,会把要说的话全写出来,一开始写到可以逐字照着念,写完读几遍检查几遍,这样确保用词语法都正确。一个问题要注意就是,句子要短,适合说出来,这是说和写的很大不同,但是一般自己读的时候句子要是太长了也容易发现,因为自己读着都累。读要读出声,怎么去讲就怎么去读。好处有二:出声了就知道那个词发音不对了,该去查去查;看和小声咕哝速度比大声说快,好好的读有助于准确计时,平时说话无所谓,做报告节奏很重要。语法、用词、读音都查对了,自己就大声的读,多读几遍,不用背下来,但是要读熟,尤其是以前发音不对,需要纠正的词。这个功夫很重要,要让正确的发音变成习惯,因为在家念的对,讲话的时候一紧张原来错的习惯就暴露了。这其实就是个强制新的正确习惯取代原来错的习惯的过程,肯定很枯燥很烦人。过一段时间就好了,要查的词和读音都会越来越少,因为错的习惯已经越来越多的被改掉了。到后来就可以只列提纲去讲话了。讲话都只需要提纲了,平时说话更不用多想就能说正确。
--------
评论有人说:我现在看电影。看一遍,把台词写一遍,生词拎出来搞掂。可行吗?
这个方法我考托福之前试过,如果能坚持比较长时间,效果是明显的,但是问题是电影可能看起来就不那么有趣了,如果连休息的时候都这么累,我不确定一个人的自制力够用。对于自制力够用的人,嗯,这个方法没毛病。
这里有个讲自制力的回答:小社区用户:拥有强悍的自控力是什么感觉?
--------
在你有步骤的把英语提高到能无障碍的学习生活之前,不要试图强融进外国人的圈子,除非有人非常耐心,愿意指正你的错误和解释你听不懂的词汇,歪果仁那些你半懂不懂的插科打诨不能帮助你提高英语水平,所以也别浪费你自己的时间。强迫自己融入不欢迎你的圈子除了帮助不到你,还打击的自信,离间你和其他中国留学生的和谐关系,百害无一利。你父母付出很多让你留学是学东西,提高自己的,不是跟歪果仁尬聊,泡facebook发照片的,想要提高自己,需要适合你现状的方法和非常有序的步骤以及坚强的内心还有持之以恒的行动力。与其浪费时间在无意义的社交上,还不如多找你老师给你制定一些更个性化更有效的学习计划,你自己实力提高了,自然有人要把你拉进他们的圈子。
5#
知乎de用户  16级独孤 | 2019-4-11 21:48:48 发帖IP地址来自
谢邀。

题主的问题和感受,我想大多数留学生都有体会过。到了一个陌生的国度,与以往完全不同的环境,听着周围的人喋喋不休的说着流利的外语,而你却一脸崩溃的发觉到以往学到的东西好像全都被忘在脑后,只能犹如牙牙学语的幼童一样,只是看着,却说不上话。这其实挺让人崩溃的,不管你是不会说,还是害羞又或是害怕说,你发现你只能站在哪里面带微笑的看着那些老外对你说一些你听不懂的话。而你却连那些话是好还是坏都不知道。

记得我刚到加拿大这边的时候,住的是一个挺偏的小镇,镇里没几户中国人,而我当时去的那所学校更是索性连中国人都没有,我很荣幸的成为那所学校的第一个中国人。记得刚上学那会,至少有一周,家里的亲戚适合我一块去的学校。至于为什么?英语太差,别说说,就连最最最基础的口语都不会说。举个栗子,你就知道我当时英语有多差了。第一天报道,去办公室见校长,当时我是很茫然的听着他和我亲戚交谈着,突然,好像说到我的名字了。头冲我,问了声” How r u”  然后想跟我握手。我当时脑子就懵了,以前背过的小课文好像浮现在脑海里提醒着我该说” I’m fine, thank you.” 之类,但实际呢?云里雾里的张口就所问非所答的来了句“nice to meet you.” 索性没有自问自答的接完nice to meet you too之类的。

看完这个栗子你大概有一点我英语当时有多差的概念了吧。在学校,有别的交换生(日本,菲利宾)大约用一年左右就能,磕磕绊绊的让别人能听懂了。我呢?足足一年多我基本跟哑巴一样,别人跟我说啥我都是我只围观不说话的感觉。那日子,别提了,太苏爽,臣妾承受不起。状态基本也和楼主描述的差不多,别人说啥话你都觉得是在听天书,好不容易他们友善的问你些问题,你自己终于能听懂的时候,说,又成了新的问题。这词英文咋说来着?怎么读来着?你说咋啥我们咋就听不懂呢?等等等一系列的问题,总之你会觉得你又回到了,年幼时,在妈妈的怀抱里用一双天真无邪的小眼睛看世界,咿咿呀呀的说着谁也听不懂的———喵星语。

咳咳,说了一堆没用的废话,回归正题。我想说什么呢,我想说现在的我经历过那段沉默期之后,渐渐的发现,哪怕以我这么差的基础,在经历过一段时间后,也能慢慢的理解别人说话,磕磕绊绊的表达自己了。所以,题主,相信我,语言这东西时间长一点就可以正常交流的。就好比说婴儿时期,谁都不是嗖的一下就会说话了,都是经历过父母耐心教授,麻麻,趴趴,等简单对话等积攒,厚积薄发自然而然就会说了。

当然了,现在的我们不可能花费一年两年,甚至五六年去从那么基础的东西学起。一是没有时间,二则从简入繁易,长大后的我们去学以前简单的东西反而更没有耐心了。所以以下我介绍给你,几种我自己觉得有用的方法。

一,多看电视。找一个自己感兴趣的电视或者电影,认准了,确定是真爱,看上个七八遍,对你的听力绝对有帮助。但我对你的建议是什么呢,不要中文字幕,自己找英文的。你可能会说,那我看不懂怎么办?没事,上网查一下大概剧情,就看演员的动作就好。我当初是自己特别喜欢一部电影,自发的买了DVD刷了十几遍。但这种东西看个人兴趣,如果喜欢电视剧,肯定自己能刷上几遍就看,只是周期可能就会相对长一些。但肯定坚持下来对口语和理解肯定会有质一样的变化。兴趣往往是你最好的老师。

二,多听英文。甭管是手机,平板,mp3自己拿个耳机,下载一些英文的读物。网上有很多有声小说,自己找一下感兴趣的内容,听。没事就拿着个耳机听着,睡觉前听,遛弯的时候听,不用夸张,很有悠闲当音乐在那听。边听边自己找点事儿干,最开始你可能觉得脑子根本没在那,听完也不知道说了啥。但慢慢的你不知道你对哪点剧情有了个印象,后来就能大概其知道讲了啥的。

三,最重要的一点,哪怕你听力再好,这个不行也就算个哑巴。多说多交流。这点很重要,不要害怕他人笑话你的口音,还是怕别人听不懂你,多说。不知道怎么窜句子,就一个个单词的蹦。这句话没听懂,别害怕,大胆的问“pardon?”或者有个词你不知道了,别害羞,大胆的问“what is XX means?” 强迫自己说,多出去吃饭,点菜的时候,手脚并用也要把你想表达的东西说出来。环境再好,自己老宅在家里有毛用不是么。

题主你说你自己有一点社交恐惧症,情商不高之类的。那我告你,人比人不光能气死人,还能笑死人,你就对比我吧。我在国内,生初高中的时候,全都从小一起长大的死党陪我,哪怕换新的学校我也没担心过朋友,反正我有他们,自己有个小圈子后再慢慢往外扩大。当时就造成了一个问题,我都不知道怎么交朋友了。在国内有他们,一群人谈笑风云,看着个落单的,觉着对胃口就起哄架秧的聊上了。当时根本不觉得自己会有社交问题,出了国才发现,没有他们在背后支持着,我胆小的很。到那的第一天校长把我领进教室,同学们都很友好的问候着我,我却只会说,thank you, nice too meet you之类的笨的发蠢。课间有人邀请我我也会默默拒绝,然后抱着我的手机看看小说,玩玩游戏。现在回忆起来当时肯定有很严重的culture shock, 总觉得自己和周围的环境格格不入,看别人也只当是电视屏幕后的人物。不愿去融入,不愿去接触。现在想,蠢不蠢呵,实在太可笑了。

当然了,这和题主的情况也不一样,只是我想孤独感,大体是相同的。我告诉你我真正融入这个集体的契机吧,sport。 在国内的时候很喜欢篮球,一听说学校有校队就去报名了。学校挺小的,基本上试的人都选上了,然后我就有了接触他人的契机。我不会说也听不懂,教练和队员就很耐心的让我看他们怎么训练,我就跟着来。刚开始不觉得,后来慢慢的一个个混熟了,他们也知道我英语不行,跟我说话的时候都很慢,一块合作,共同比赛,真正的使我觉得我开始融入到这个新的环境了。所以,我强烈的建议你去参加社团,认识更多的人,交到可以互相依靠的朋友。我不怎么了解美国的大学,但我相信肯定会有很多的各种各样的社团,选几个自己感兴趣的,在不耽误学习的基础之上,享受生活。没有必要只加入运动类的,如果你对动漫感兴趣加入动漫社,如果你对机器人感兴趣加入一个设计机器人的社团,etc。 对什么感兴趣,就去干什么,我坚信兴趣永远是一切的起始

我看了一下其他人的回答,有人谈到了,和中国人扎堆的情况。我的观点和 @李产三 是一样的 没有必要为了学习语言而去逼迫自己,你也需要有人陪你说说话,中国话永远是你的第一语言,在异国他乡,你当然会对一个国度的家乡人倍感亲切。很多时候,你的生活背景,生长环境,你的思想方式是和外国人不一样的,你不能理解为什么有的父母会在自己孩子十八岁的时候扔到社会,任其自生自灭。国内的理念,家人是最重要的,父母当然要对拼尽全力为为子女付出,而儿女也被理所当然的认定在父母年老的时候抚养父母。这些本质的不同,对你当然是有些影响的。你当然会更喜欢和一些志同道合的人成为朋友。只不过,大多数时间,这些志同道合人往往都是和你一样的中国人罢了。而和中国人在一起的时候有理所当然的喜欢说自己熟悉的中文,而这点有错么?我为啥不能说我使用了十几年的语言,而和一堆理念不同的是说那些他人擅长的外语?你说语言?我孤独到抑郁了,哪有那个玻璃心和老外扯淡。

但又说回来了,你出国是为什么?是为了这个好前程;是为了这个环境;是为了让自己的生活变好。你需要step out of your comfort zone, 真的试图去改变。你会发现以为自以为是的认知是错误的,你会发现外国人不是不关心自己的孩子,而是觉得自己的孩子有能力,并且也该理解钱财的重要性了。他们更在意孩子的独立,而不是盲目的付出。你可以不同意他们的方式,但你不能否认他们的生活。而当你明白这一点的时候,为什么不试着和外国人交流呢?和不同国家,不同背景的人交流你们的思想,找到共同的兴趣,一起探讨,一起发现。这不是很好么。

So, 不要害怕,不要痛苦,站起来擦干眼泪,坚定的对自己说,我可以的。

加油!
6#
知乎de用户  16级独孤 | 2019-4-11 21:48:49 发帖IP地址来自
写在前面,学渣怎样一秒变学霸,
1 留级
2 转学
3 转学+留级

哈哈哈,还是别当真了,仅仅因为死要面子不肯留级而选择转学当然不提倡的,留级也不见得是多么不光彩多么不能开口说的,听校长说有个学生,考下来,成绩一塌糊涂,3个U,1个F,他是富二代又是官二代,完全可以出点钱搞定一切的,然而他选择了留级,后来考得很好,有2科A*,其余都是A,跟不上就不要勉强了,觉得留级浪费时间浪费钱还会被看不起,哭着求校长能不能就不留级了吧,我一直很努力很认真的,家里也没那么多闲钱了,就求你了破个例吧,帮下忙好不好,勉强进入下一年,到时候上课更加听不懂跟不上,更加被同学看不起,老师也累,浪费的时间精力,承受的苦更多

真的很能理解你啊,我曾经也是,我跟你的很多情况都非常一样,不过我不是读本科,是读高中,也不在米国,不想告诉你我那时过海关半装聋作哑半装疯卖傻的画面有多精彩,你家境估计也不比我好很多吧,

不过既然你都能读本科了,语言成绩肯定再怎么说也是该过关合格了的吧,不至于完全懵逼的吧,
英语就是初中的水平,尽管考试成绩很好,
我在国内时英语一直很接近满分,中考127满分130,作文写得再好也总会扣掉个3 4分的,扣3 4分就是特别好的,而且考之前老师发的很多题我都不做了,忙着背历史背化学,一直是花的时间最少但是得到分数最多,每次考试很难感觉出简单和难来因为都没有不会的,几次考试才会遇到一个不太清楚但不影响得分的小点,但一开始也很担心语言问题的毕竟雅思3.5的水平,词汇量2000不到,用那个 test your vocabulary 做的,测了10次,没有一次过2000,雅思我是在毫无任何准备而且发烧的情况下模考的,连什么样的卷子什么样的题型怎么个考法要考多少时间都不知道的,打算等以后水平有8分了再考确保一次成功,不像那些考5678次甚至十几次的人一样浪费钱,实在不舍得真的考啊考一次就要我妈两个月工资,不像有些人连着报名3次,考了8次终于过4分了,父母高兴极了,奖励一辆劳斯莱斯,有人考了17次,最终父母给学校捐款买录取通知了,根本不好比的,
高中是不要语言成绩的大学都要的,我入学测试过了尽管很多不会都是瞎猜的,作文瞎扯一大堆面试瞎扯了一大堆,还再三问过学校怕跟不上 他们就说能凭自己本事过测试就没问题,感觉被骗了,然而事实就摆在面前不得不面对


我家领过低保,读过外来务工弟子学校,不顾村民的一致反对,真的要感谢父母不顾村民的一致强烈反对,坚持砸锅卖铁负债累累要我读书,他们坚信学习改变命运,只要能考上就必须读,最困难的时候轮流卖血给我一点一点补上本该开学初就交的学费,为了省下课本费,家里所有人不识字也日夜兼程的一字一字地抄书,天天喝稀饭,咸菜榨菜萝卜干的一个月能吃两三次不错了,通常是为了奖励我给邻居家干活后问他们要来的,考试才可能有的馒头吃,生病了才有希望吃到方便面,过年都不一点能保证吃到肉,经过多年的奋斗生活渐渐好起来了,虽然还没阔到可以成为光荣的纳税人,但也不用再靠领低保活了,

从小到大就没穿过哪怕一件新的衣服,天天吃别人吃剩的,笔袋就是捡来的小袋子,书包就是捡来的大袋子,破了再捡,上学下学路上无论风雨雷电雪都得顺路捡些垃圾,我出国之前没吃过橙子 薯条 杏仁 山竹 鸡米花 酸奶 核桃 冰淇淋 爆米花 饼干 面包 蓝莓 蔓越梅 巧克力 果冻 布丁 棒棒糖 牛排,没喝过奶茶 咖啡 果汁 鸡尾酒,后来陆陆续续尝过也都不是自己出钱买的,是老师奖励的,是帮了别人忙人家送的,是捡的别人吃剩的,有次出远门饿了买个5毛钱的吃的,导致坐不了车,因为钱是正好够买票的,只好走到半夜走到天亮,鞋子破了脚也起了泡,我全家穿的衣服鞋子不是自己做的就是别人献爱心送的或者是买的几块到几十块的二手货,有次看中个八十几的,嫌贵了犹豫半天还是没买,连毕业典礼都找不出一件不打满补丁的衣服可穿,我说没关系的,然而父母说绝对不行,那么多次家长会都穿的补丁的,然而这是毕业典礼,可不一样,后来听说最后是给别人跪下了求才借到件比较好点的衣服,

我在家从来没用过空调 电吹风 洗衣机 微波炉 吸尘器 烤箱 洗碗机 ,我来自一个偏远的小山村,早在小时候还没有自来水,后来有了也经常停的,喝的雨水河水长大的,刚刚学会走路就要拎个小桶摇一摇晃的走去挑水了,后来家里终于通电了,不过直到我离开家,家里仅有的家电夜就是一个小灯泡,是我在冬天夜里在外面的雪堆旁学习冻的十个指头长冻疮,裂了好几道口子还出血了,父母犹豫纠结再三饿了几天肚子才买的,别觉得不可思议,我哥那边还经历过没电没自来水的日子,到现在抽水马桶还没普及,第一次看见时非常的惊讶,这都是什么东西啊,我穿越了吗,人家见了也很奇怪,这孩子是发烧了还是失忆了啊还是在装傻啊,不过还好大多数人都不嘲笑我,至少没有表面上表现出来,很耐心的一步一步跟我讲解这是什么那是什么,干什么用的具体怎么操作,甚至还有理科学霸详细的讲工作原理给我听,尽管有些我好像也是学过的,但毕竟没见过实物啊,从没用过智能手机,现在用的都是同学不要的,

第一次接触一体机,第一次见过显示器原来可以很薄很薄,而不是像电视一样很笨重的一个大箱子,好吧,那是还不知道电视剧也很薄了,整个屏幕都是光滑的一大片,没有一个按钮,老师要大家开电脑,我彻底傻眼了,怎么开啊都没键可按,其实在背面的,后来才知道,我还报告老师,这都没主机可怎么用啊,还有为什么鼠标键盘都没有电线连着,该到哪里去取了装啊,老师愣了愣,说是一体机,无线,我还是头一次听到这词的,非常震惊啊,搞什么搞,现在电脑怎么发展成这么先进了,不可思议啊,我是穿越到未来了吗,老师要大家用pages或keynote做个自我介绍再用photo booth自拍个,嫌不满意还可以再用下##(具体是什么还真的没听清楚也没问,毕竟肯定超过自己能力范围了,应该就是一个图形处理的软件的),注意控制时间,都好了一起发邮件给他,我这些一个都不会用啊,从来没听说过,不停的问这问那啊,好不容易勉强完成任务,完全顾不得字体大小颜色排版什么的,很多人已经老早就好了,快要下课了,我还在琢磨着该怎样发邮件,因为好像就没真的发过邮件,界面也跟之前书上看到的很不同,一直以为没发成功,然而事实上都发了7份了
第一次接触声控灯,差点吓死,根本没人灯这么久突然开了啊,好恐怖啊,不断告诉自己鬼不存在都说编的,离开了想都没人还开着灯不浪费吗,就找开关啊,墙上看了半天找不到,过了会灯又自己关了,这时一个同学过来拍了下手灯又开了,想变魔法一样,我还没反应过来,他说能不能帮我拿下东西就两分钟等一下行不行,我话都说不出来了用颤抖的手接过,等了会他还没回来,灯又不知怎么关了,我忍不住啊一声大叫,灯又开了,东西一把放地上,撒腿就跑,
第一次接触感应水龙头,觉得好神奇,怎么都不用碰就开了啊,我刚刚又是按,又是转都没反应的, 不禁感叹科技发展,然而很久以前就有了的啊,想想要是换个连自来水都从见过的人,那又会是怎样一番情景呢


我那时还没的语言课可以上,你能听懂百分之七十其实算不错了,不过我听力口语都不差,只要没有生词就都能全听懂,然而毕竟词汇量有限,所以还是只能听懂很简单的,与人正常交流只能靠做梦实现,

我也曾经很着急绝望很迷茫,抑郁症复发,还尝试自杀过,我也情商不高,严重社交恐惧症,国内读了那么多年书一个朋友都交不到,十几年来一直被集体孤立排斥的,也不知为什么,我到底做错了什么,每天跟同学除了上课以外再无交流接触,你说英语不好真的什么也干不了,我赞同,我也很属于那种不会察言观色不懂人情世故的,我也几乎没有参加社交活动,除了学校规定的必须参加的CCA,ECA,CLUB,感觉自己成天这样英语根本不会提高,就反复说着自己以前学过的很有限那几个词,尽管很多时间自己都觉得用的很不恰当了,但是也没办法啊,不知道自己跨了半个地球,家里借了高利贷跟别人挤住地下车库都要我出国到底是为了什么值得吗,

从来没去外面上过任何课外辅导的,就凭在学校上课老师讲的,可不像有些人钱多的还去短期突击培训冲刺了下,我出国前就拿着本单词书摆地摊边背的,直接跳到全英文环境下,还不仅仅是课堂,我第一年上课什么都听不懂,课本根本看不懂,作业完全不知道该怎么做,很多意思无法表达,随身携带草稿本,铅笔,橡皮,录音笔,激光笔,电子词典,汉王,小木条,橡皮泥,(其中有些还是借来的,捡来的),问路个路要查字典,再写纸上,指给别人看,再录音下来等人走了再反反复复放录音听,还实在不清楚就再换人问,买东西手够不到的用激光笔指,经常要画简笔画,或者用橡皮泥小木条做个大致形状,或者拿出随身携带的图片,或者给看收藏的图片,或者上网搜索,

成绩惨不忍睹有些连及格的一半一半都到不了,被劝退遣返,期间抑郁症复发,多次想过自杀,不知怎么了选择留着打了一段时间的黑工,各种各样的活都干过了各种各样的苦都吃过了,天天抱着再多想出一道难题 我妈就可以少捡一个垃圾, 再多练习写一篇作文我爸就可以少搬一块砖 再多拿个奖状 父母就可以不再为坐牛车马车纠结一次, 再多考一个满分 父母就可以少为不当心丢了1毛钱难过得哭得死去活来一次,每天早上五5点准时起床 基本不需要闹钟叫,经常读书读得嗓子都哑了还在读 等红绿灯的时间都在背单词,把公式定理贴镜子上刷牙洗手时再看看巩固记忆 在不便随身携带那本小本子的时候就拿笔在手上简洁的写几个关键词画个大致的框架图,高烧39度5还坚持看书做笔记,疯狂背读抄默单词,

每天发疯一样地狂学 从早到晚背得昏天黑地的恶心死了都要吐了,背着背着就哭了 幻想下未来成为学霸 人生赢家就又坚持,强迫自己背啊记啊,吃不下饭 拉不出屎 晚上翻来覆去睡不着,安眠药吃了也没用 打哈欠抹眼泪熬到天亮,白天昏昏沉沉头痛欲裂,累极了笔 橡皮 牙刷 叉子 都拿不住,拔下插头 按开机键的力气都没,穿吊带都感觉肩膀上像背着很重很重的包,系鞋带都不敢坐着因为电梯里都会迷迷糊糊睡着,走路被绊一下没站稳就倒地上睡着,经常忙到没时间洗头洗澡的时间都挤不出来,有好几次学着学着昏倒了,因为专心背书被车撞飞过,停电了就出去在大雪里借着微弱的路灯和月光看书,冷得冻晕了还好被好心人及时发现不然早死了,

然而就这样坚持了好久上课依旧什么都听不懂,老师在讲什么都不知道,所有课本都看不懂,很多不认识的,不停的查字典,严重影响对内容的理解, 作业也完全不会写,甚至都理解不了到底要我干什么,要么问,要么上网查,要么瞎写,要么空白,遇到个口音重还连读失去爆破的,真的就怀疑讲的是不是英语, 虽然跟口音不太奇葩的老外最基本交流打招呼没啥大问题 ,但在全英文环境实在好痛苦,不停的问这个什么意思那个什么意思 解释了还是不懂因为又来不止一个生词 往往解释一个解释了十几个 这么交流很累很折磨很费时很考验耐心,总记错意思说错没少得罪人 很多时候不知道怎样准确表达又加重了误会 ,语言关不过学习关生活关别指望过 ,问个路买个东西都好费劲,
我过节从不采购,因为我很清楚地知道等我查完所有不认识的单词再决定好了自己要的东西早就卖光了,好吧,也不是完全没有好处的啊,至少还省了不少钱呢,是吧,从来没买过路边摊子上的东西,问价钱都听不懂,就算听懂想还价也不知该怎么说,很多东西都是捡垃圾捡来的

后来啊,也不知怎么了突然就奇迹一般开挂了,天天各种玩还当学霸,上课不用全神贯注一动不动地听也能听懂,曾经掉了笔都不敢弯腰捡的苍蝇飞到鼻孔边都不敢动一下水杯打翻了水流到裤子上也是等老师话讲完了再擦的,就怕错过了一个很难得的可以听得懂的词,课本看得很轻松就什么都明白了,以前看书就是不停的查字典就是受刑啊,一个小时能查完一页就算不错了,作业小测满分的比不满分的多,拿全额奖学金了,全家人喜极而泣,姥姥激动得当场昏过去了,我不仅不用家里给我交学费了,还可以自己赚钱养活自己,再寄钱给家里还债,拿全额奖学金的日子真好啊

不是因为看到希望才坚持而是因为坚持了才看到希望,这句话我一只记着,写在很多地方包括所有本子扉页上,经常不断的对自己说,一定要让那些曾经看不起的我人都羡慕我一会,相信早晚有一天属于我的幸福会到来,
我始终坚信只要一直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不自暴自弃,不卑不亢不屈不挠自尊自爱坚持不懈,美好的生活终将会到来,我的口号是让那些曾经看不起的我的人都羡慕我一会,
我的爷爷不识字,并不表示我的孩子没希望考进世界顶级名校,我的爸爸为了少花一毛钱走20多里,并不表示我的重孙女没有希望坐着私人飞机去参加名媛舞会,为改变阶层奋斗到地老天荒,

呃,又一夜没睡,有的困了,必须休息会了,还有什么要问的下次再说吧

最后祝学业有成身体健康万事如意新年快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积分:27300
帖子:5460
精华:0
期权论坛 期权论坛
发布
内容

下载期权论坛手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