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选校有哪些注意事项?

论坛 期权论坛 留学     
匿名知乎用户   2019-4-11 21:45   4285   5
想出国读硕士,最近正在选校阶段,感觉各种信息比较杂乱,也可能是自己定位不准,一时比较无所适从,求助小社区的大神们一般都是怎么选校的呢?有哪些容易踩的坑?怎样客观评估自身条件和国外大学要求的匹配度?
分享到 :
0 人收藏

5 个回复

倒序浏览
2#
知乎de用户  16级独孤 | 2019-4-11 21:45:04 发帖IP地址来自
俗话说,男入错行,女怕嫁错郎,留学生怕选错校。
当然,最后这句话是小A自己加上去的,不过对于留学生而言,选择一所合适自己的学校至关重要,它不仅是你未来几年时间内学习和生活的地方,还关乎到你未来的发展,可不能抱着随便的态度去面对选校。
那么怎么才能选择到一个合适的学校呢,别急,小A来梳理一份最完全的答案。


1、提前了解学校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在留学选校方面也是如此,我们最少要留出一年的时间来挑选自己的dream school,可不是说走咱就走。
那么通过哪些渠道来了解呢,第一就是学校的官网,这里来源的消息最可靠,但是官网上所能获得的信息较少,基本都是录取信息和排名信息,无法判断是否适合自己。
那么我们就要通过其他方面来了解学校,包括专业排名,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师资力量,就业形势,知名度和校风等等方面,一般用的方法就是百度,留学类的公众号,以及像《留学》《出国》这样的杂志。
但是网络上的信息那么多,像题主说的真假难辨,那么这时候我们就要去问问当真在国外留学的群体了。
如果你有一些朋友在国外留学的话,直接询问他们是最好不过的,当然不可能朋友所在的学校就一定适合你,但是你可以通过他们在国外的人脉一层层开始询问,总会能问到想要了解的学校的信息。
当然,国内的一些留学生创建的QQ群微信群也可以添加,大家在讨论里会给出更多的选校意见和建议。


2、GT成绩很重要
首先是你本科在校的GPA成绩,对于想要申请top50的学校来说,GPA在3.5+(平均分在85分)才有一定竞争力。
所以在选校前,就要明白GPA的重要性,不然到时候就算遇到dream school,成绩不过也没办法申请上。
再者说到GRE和GMAT,虽然说美国高校对此没有一个明确分数的要求,但是不代表不重要。美国高校会有一个过往录取学生的统计数据(statistics),其中会比较清楚地看出录取学生的GRE分数范围。这个数据无疑具有很强的参考价值,比如,申请美国前50的学校,在各顶尖学府的标准下,新GRE310也可能是低分。想入读美国前50名校的同学们:GRE是重中之重,千万不要怠慢。
而对于商科来说,虽然GRE和GMAT都接受,但是排名越靠前的学校越看重GMAT,但是如果对自己没有把握的话,建议还是靠GRE,选校的范围能更广一些。


3、选择学校
在了解学校和保证自己的标准成绩后,我们就可以开始选择合适自己的学校了,而在研究生择校的时候,最容易出现以下三种情况:
1)盲目型:只是简单的查看学校的录取要求;
2)跟风型:除了查看学校的录取要求外,还会关注部分论坛,周围的申请者;
3)专业皮毛型:在前两者的基础上会查看学校的课程介绍,专业特点。
在这来说,第三点显然是最不合理的择校方式。


那么选择学校更具体的步骤是哪些呢?
1)申请该专业有没有前期课程要求;
2)该专业的课程设置;
3)该专业的分支方向;
4)该专业的开设目的;
5)毕业生的职业发展;
6)该专业老师的研究方向;
7)近两年录取的中国学生;
8)录取要求。


在我们详细的查询完学校的这些方面后,可以算是对想要申请的学校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但是我们还需要在考虑一下这几个问题,来判断学校是否适合自己。
(1)学校是否设有符合你兴趣和需要的专业或项目;
(2)学校是否能提供一种你喜欢的学习方式;
(3)学校能否提供一定的学术评判标准,并能提供学生深造的机会;
(4)学校是否有某种社团或组织给予你生活上的帮助;
(5)学校是否能够合理评价学生的能力。


4、文书的准备
如果已经有了确定的方向和学校,那么接下来就是文书的准备。
在近几年的美国录取过程中,软实力占的比重越来越大。于是文书在申请的过程中就显得非常重要,一份好的文书不但是考察申请者的英语功底,还考察申请者的提炼总结能力,阅读理解能力,细致性,准确性。
关于文书,小A要提醒广大的留学生注意几个问题:
1)一定要注意文书的题目。一定要根据文书的题目要求来写作或是更改文书的内容。
2)不能一套文书走天下。有很多留学生在申请学校时候没有做足充分准备,申请几个学校都用同一套文书,这样后果往往就是重点不突出,文不对题,专业不匹配的现象。
3)细节方面要把握。字数,行距,字体以大小,页眉页脚的要求,文书第一句话是否有固定要求等等方面都会对申请造成或大或小的影响。比如MIT的Finance这个专业要求CV不能超过50行,麦迪逊的教育领导力要求必须以学校提供的内容为第一句话。


5、地理位置很重要
择校地理位置还有关系吗?当然有,而且还非常重要。
上文中已经提到了很多择校的内容和方法,其实在择校的时候,我们要考虑到一个问题:
毕业后是选择在国外工作还是回国工作?
因为对于大部分留学生而言,留学的目的肯定不是一辈子投身与科研事业,还是要考虑到工作的问题,而在国外还是回国,选校上面就有一个区别。
简单的来说,如果毕业后要在国外工作,那么择校标准就是:地理位置>专业排名>学校名气。
为什么学校地理位置那么重要呢,因为美国公司在招聘的时候有一个“就近原则”,比如很多读商科的留学生都倾向于选择美国东北部和西部,东北部是美国工业和经济中心,很多大型的企业都聚集在此,为留学生提供了大量的实习岗位。而西部的话是硅谷,电子科技和计算机产业的王国,发展潜力和空间自然不用多说。
而学院排名和学校名气就决定了你在找工作时的竞争力,毕竟名校好专业出来的学生专业知识和个人综合能力肯定过硬,企业也更青睐。
而毕业后决定回国来工作的话,学校名气更加重要。
为什么学校名气那么重要呢?因为国内对于美国成千上万的大学是没有概念的,但你一提起哈佛,斯坦福,MIT(麻省理工)谁都知道,这也就是学校名气的重要性。当然,这样顶尖的大学不是那么容易申请到,但是学校的排名越靠前越好,毕竟你出国留学后回国肯定不会想着去一家随便小企业工作吧,还是希望去大企业或者国企这样的工作单位,那么你的学校排名越靠前,知名度越高,企业就越青睐。
说起地理位置上文中提到了一方面是有大量实习岗位和工作机会,对于工作背景提升有很大帮助,其次就是在异国他乡选一个安全,便捷,舒适环境肯定是最好的,出国留学在国外一待就是几年的时间,好的环境肯定利于个人的发展。


最后小A还要多说一句,留学选校的时候很多留学生都只忙着看综合排名,却忘记看专业排名。以会计专业为例,综合排名靠前的普林斯顿,哈佛,在会计专业排名上都不在前列,所以大家在择校的时候除了看综排还要注重专排啊,不然很可能就进了“水”的专业。


关于留学的准备小A就给各位同学介绍到这里了。留学可不像旅行,就算是旅行前还要收拾行李制定攻略,何况留学呢?小A在这里希望各位都能选到心仪的学校,开开心心出国,平平安安归来。
3#
知乎de用户  16级独孤 | 2019-4-11 21:45:05 发帖IP地址来自
Part 1. 学校排名是决定因素吗?
首先,我们要了解一下一些著名的大学排名系统比如US News他们对于大学排名的评判标准。普遍来说,这些学术排名系统会从七大方面考量和评判一个学校。


第一,毕业率和学生的保留率(坚持毕业不退学)。比如此大学在近6年内有多少学生毕业?有多少大一学生一直读到毕业?
第二,本科学术声誉。他们使用调查问卷的方式走访同龄人,让其评价学校的声誉。然而这却是一个主观性很强的调查,有些时候会非常离谱。例如:发出10所法学院的名单,要求一些法学教授填写问卷对其进行评分,他们将宾大法学院排在中间位置,但实际上宾大没有法学院。
第三,师资。具体考察的模块有:班级规模,教师薪酬,在某个专业持有最高学位的教师比例,学生教师比例和全职教授比例。
第四,学生质量。例如,他们会统计顶尖高中生在这个项目中的比率。
第五,财务资源。例如,学生平均支出(不包含宿舍和医疗费用)
第六,毕业生质量。例如,对比他们预期中的毕业生与现实毕业生的表现。
第七,校友回馈比率。他们会统计校友向学校捐赠,捐基金的比率。

University Ranking Criteria

这些数据当然很有说服力,然而,数据太泛化了,对留学申请研究生这样一件个性化的事情,泛化数据是远远不够的。这些数据只能去衡量一个院系的一些客观情况,但它们对于衡量这个项目是不是适合你,以及是不是能给你未来的职业带来帮助等等指标来说,是没有决定性意义的。所以,学校的排名不是一个最终因素。


对于研究生申请来说,院系的名声可能比学校本身的名声对你来说更重要。比如CMU的Machine Learning一般来说被认为比综排比它高很多的Harvard University要好,所以没有一所学校能在所有的专业上都做到顶尖,每一所学校都在自己特定的领域或区域上有着各自的优势。你所在的院系决定你的课程和你接触到的教授,潜移默化地影响你的学习方式;同时,你的学校的学术环境,社会环境都会大不相同。所以,你需要了解你自己,什么是你想要的。






在众多学术因素中,你想要的很可能与你想读的专业有关。比如:你如果想要读商科或者计算机这种实践类专业,你就需要看一看你所申请的项目中有没有很好的机会让你去和Industry Leader(业界大佬)有交流的机会,从而发展你的人脉。同理,其他衡量标准比如Research Lab(研究实验室)的机会,交流访问的机会,也都是你需要由你的专业扩展出去想一想的。

除了学术因素外,还有许多非学术因素,比如生活费,学费,以及你喜欢海岸城市还是其他地方,因为海岸城市机会多,但也意味着竞争大。你还要想一下你毕业之后的工作打算留不留美。这很重要,因为地理位置直接决定了你拿到工签H1B的可能性。


Part 2. 如何收集学校信息 | Information Retrieval


第一,你可以查看项目的官方网站。你会找到往年的录取数据还有就业率。你也可以找到学生上课用的一些课程大纲,看看它们能不能给你一些你想要的技能。
第二,你可以在领英上根据项目的关键词查找校友。这样做的话,你能大概清楚毕业生的就业分布大体是怎么样的,同时你也有机会在领英上认识这个项目的教授。
第三,通过期刊和新闻了解最新就业机会。了解大家都在哪里找工作,而不要以为大城市就等于最好的机会。领英、华尔街日报、金融时报等这些资源可以告诉你某个领域的最好机会都在哪儿。
说了太多理论性的东西,那么接下来,Daniel导师以国际关系专业为例子,分享了他自己当时申请的时候是如何综合上述的一些因素来做出最好的选择的。


Part 3. 如何选择“最适合”的项目 | How to find my "best" program?


在择校前,有两个方面需要考虑。第一个考量,你选择的学校是否与你的职业目标一致。你需要对比不同项目的优势,同时了解那个院校毕业生找到工作的就业途径,然后去衡量:这是不是你想要的就业方向?第二个考量,学校环境。你是喜欢竞争性(competitive)的环境还是喜欢合作协作式(collaborative)的环境?想要拿到就业的硬实力,还是更多地想要去通过这个项目接触到对你职业发展有潜在帮助的人?






在衡量第一个标准“职业目标”的时候,Daniel当时就想,他希望在一个能教他成为强有力的作家、研究员和全球事务评论员的院系学习。他还希望将他的历史专业的背景与经济和政治研究结合起来。同时,他要一个能提供给学生继续读博士或者进政府部门机会的学校。在衡量第二个标准的时候,他希望能在一个更友好协作的环境下学习,所以他就不考虑纽约的大学了。因为他想在一个有很多值得探索的地方,但他想要的社交生活需要以大学为主,而非校外活动。






同时,Daniel也考虑了非学术因素。他综合了费用,文化差异,当地政治气候之后,选择了四个国家:美国,英国,瑞士,韩国。具体原因如下:



接下来就是具体的学校了!Daniel没有跟随大流选择一些大家当时都喜欢的一些国际关系的项目,因为即使是国际关系专业,大家喜欢的也是那种很依靠数理化分析国际关系的项目,但他是历史学背景,所以Daniel发现:流行的不一定是最适合他的,而他需要找到最适合的项目,那个能让他利用历史背景研究国际关系的项目。

排除了过于偏数理化和经济学的项目以及不喜欢的地理位置,政治和文化差异之后,Daniel最终完成了选校(如下图)。





值得一提的是,Daniel特地指出了一个观点:在他列表上的学校一定是他觉得最适合他的。就算最后只能去到他的保底校,他也能保证他能学到,得到自己想要的,而不是只有申请到冲刺校才会让他自己开心。

那么,依靠着这份精心制作的选校名单,Daniel申请季的结果是怎么样呢?


Amazing! 他收获了全部他当初觉得适合自己的项目!并且疯狂收割梦校芝加哥大学的全额奖学金(那一届唯一一个全奖)。Daniel回顾说,如果他当初选择了哥大的那个非常偏数理化的国际关系项目,很可能会因为他和项目内容的不契合,而变成失学儿童了!



Special Topic: Daniel是如何拿到全奖的?
有很多同学好奇Daniel的历史专业是如何帮助他拿到芝加哥大学的全额奖学金的,那Daniel也在讲座里和大家分享了他录取之后才知道的一些小细节。


当时,很多申请者都非常希望通过芝加哥大学的国际关系项目训练自己的定量分析技能,所以他们之中的很多人都提到了那些非常有名的定量分析的教授。这也导致了申请样本的同质化。然而,Daniel清晰认识到了自己的优势和亮点就是自己独特的本科背景,以及之后清晰的职业规划(想将历史学和国际关系结合起来分析)。很多大学申请都注重发现学生的特点,去衡量录取一个学生能否为学校增加多样性以及丰富这个项目所涉及到的领域。凭借这一点,Daniel在这次申请中疯狂收割梦校offer,成为芝大全奖研究生。














怎么样?马上要申请的你,是否对选校更有信心了呢?
或有更多留学问题想和我们聊聊的 添加微信: Dyad003 或 保存并扫描下方二维码 即可咨询
Again, 我们不是留学中介,我们旨在利用导师平台启发学生,让学生为自己的留学做主
https://u.wechat.com/MPGJOiXUs8oeU7ge1BpPc14 (二维码自动识别)


4#
知乎de用户  16级独孤 | 2019-4-11 21:45:06 发帖IP地址来自
题主已经准备出国读硕士了,但搜寻资料的能力还是有点过于差劲了。不知道题主在大学期间是怎样做初步的学术研究以及论文的,我总觉得题主会引用wikipedia作为自己的resources,呵呵哒。

回到主题,选校分为两个部分。一个部分是对信息的研究和掌握。第二个部分是对自己的定位。

1.信息的研究
掌握正确的信息后,你不可能出现感觉到信息杂乱的现象。
有些申请者呢,就喜欢看各种中文网站,什么太傻,各种论坛,然后问学长学姐之类的。对于题主这样不去鉴别信息可信度的这种人,我的建议是不要去问,全部按照最基本最原始的方法来,并且需要把所有之前问到的信息全部忘记,才有可能真正的掌握信息。
题主需要认认真真的看官网。只有官网的信息才是一手的,值得研究的。你问任何其他人的信息都是二手的,肮脏的,比一手信息的价值低很多。
如果题主想找到录取相关要求信息,请进入graduate admission页面搜寻。如果题主想找到关于学术问题的信息,请进入academic页面搜寻。对于有志于做研究的,请在research页面搜寻。每个学校的页面不一样,需要你自己仔细研究。一定记得找到对应的department或者professor的联系方式,在了解大部分信息的基础上,直接发邮件询问他们对于他们所在的department或者project的理解。
能够媲美官网信息的可以有usnews education part,但实际上usnews的主要优势是针对全美学校的数据的收集和排名,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有二手的嫌疑。

2.自己的定位。
对自己的定位看上去是一件非常主观的事情。但实际上,可以很客观。对于专业的理解的问题倒不用我来讲,题主自己对自己的专业学术水平心里是有数的。但对于软硬件条件的横向比较,我倒是觉得可以谈一谈。以下误区请千万不要犯。

a. 我这次GRE/TOEFL考了个中等水平,再学2年肯定能顶尖啦!
任何申请机构或者学校都不会看你的预期水平,也不会相信任何学生说自己会自觉学习学的好的鬼话。你不去背单词,不去认真研究题目,就不可能通过看美剧,去美国旅游,去装逼等方式提高。

b.我参加了中国XXX青年领袖竞赛,拿了个什么leadership award,这应该算国家级奖项。
任何非学术组织举办的活动对学术类master申请一定没有帮助。如果你是申MBA,参加这种竞赛不如去实习。

c.我分数啊,成绩啊,活动啊都跟这个同学一样牛逼,我一定也能录取!
如果推荐信不牛,人家基本上甩你5条街。而且你根本不知道别的同学为了这个录取做了什么,有可能他亲自飞美国一趟去跟department或者professor面谈了。

不多列举,总的来说,要是你在自我定位的时候还想着装逼,那就没救了。

另外再说一句关于顾问的作用。顾问的作用一是帮你完成所有琐碎的事务,本质是服务,二是帮你看懂学校官网上到底在说什么,毕竟学校的官网上很多地方都在暗暗装逼,但一般人是肯定看不出来的。从我个人经验来看,没有出国读过书的顾问基本上只能做到第一点,很难做到第二点。还有就是你自己发的那些套磁信在一般的教授看来是极为生硬的,你很难掌握一手有格调的写作方法,但极少数顾问可以。
5#
知乎de用户  16级独孤 | 2019-4-11 21:45:07 发帖IP地址来自
每所大学都有其独特的风格,你需要用心用心再用心的选择,一所与你相匹配的大学,选择合适的院校真的是一件非常艰难的事情。
实际上少有学校能够完全满足学生所有的需求,即使学生在一开始觉得学校各方面条件都是“ 完美的”,但是随着进入大学生活学习后,同样会发现一些不尽如人意的情况。所以学生应该在理性地评估、比较几所学校后,找出与自己比较匹配的学校进行申请,而不是用刻板的条件去筛选。
虽然较高的 GPA 和标化成绩在申请中有一定的帮助,但这并不能保证凭借较高的成绩就一定能申请到排名考前的顶尖大学。所以尽可能对自己有个中肯的评价,选择合适的学校和专业进行申请。
大学排名可以从侧面反映学校的综合水平,但不能作为选校的唯一标准。更多的还是要看能力匹配度、课程难易程度、学习压力、对升学和就业的帮助等等。
有目标并为之努力的行为是值得鼓励的,但是在制定了申请名单后,自身和学校的发展都是在不断变化的,比如学生在与学校顾问沟通后发现“ 理想学校”与自己的设想有出入,那么及时做出调整很有必要的。
顶尖名校竞争强度极大每年大概只接收所有申请者中 4-5%的申请,许多被拒绝的学生同样拥有近乎完美的成绩,但是不能保证好成绩就一定能被顶尖学校录取,因此只选择顶尖名校是不明智的。
另一方面,有些学生不敢去申请顶尖名校,对于这样的学生有时需要推自己一把,去申请一些适合自己的名校。
对于以上两类学生的建议是, 平衡好申请顶尖名校和保底学校的比例 ,大学申请的最终目标是为了找到一个合适自己的学校,所以一旦做出了决定,就努力去做就好了。
盲目参照网络或熟人的申请案例,并以此为标准来选择学校,这类申请者通常了解到了一些成功获得美国名校录取的学生的各种分数,然后基于此得出一个片面的乐观或悲观理解。
这种用个别例子做标准的做法很危险,单纯对比两个学生的分数是片面的,必须全面比较各方面的综合实力才可以;可遗憾的是,这种综合能力的标准很难被精确量化,你在没有看到一个成功申请者的全套申请材料之前,是不能轻易断定你比那个申请者强或弱的。
排名相近的学校申请难度也相近,相同专业在哪个学校都差不多。申请同样排名的学校也有难有易。有些大学或奖学金历年都比较容易申请,可以优先考虑;有的学校虽然排名较低,但是某个专业很好,或者是处于特定的地理位置比较容易就业等,更难申请。同一个专业,每个学校的区别很大。
有些学校更侧重于实践,有些学校更侧重于理论,有些学校可以提供带薪实习,你需要掌握更多信息来决定是否选择这所学校。
招生委员会作为招生顾问是关心学生的,如果你想提高自己的机会,那就去接触他们,如果学校网站上有他们联系方式的信息,他们将会愿意解答你的一切疑问,包括那些如何提高你录取机会的问题。


『排除筛选学校法』,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适当参考。
先下载一份TOP100的名单(当然,要根据个人情况),根据以下几个标准做一个初步的筛选:
①GT 成绩要求,这个很容易操作;
②自己的目标专业和学位学校是否开设;
③申请的时限;
④学校的录取数据;
⑤如果家庭经济承受上有要求,要看看Financial aid是否能满足。
一般来讲,如果有了清晰的定位,是能够筛选掉一部分院校的,剩下的一定是更适合自己的学校。
这虽然是比较笨的方法,却不会让你漏掉适合自己的项目,如果剩余学校范围还是过大,就要更加精准的给自己定位,再筛掉一部分学校。
6#
知乎de用户  16级独孤 | 2019-4-11 21:45:08 发帖IP地址来自
答主是通过DIY自己申请到美国的研究生。根据我自己当初的申请经验,获取择校信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做:

(1)首先,大部分人一开始都会觉得网络上的信息杂乱,而且中介的话不是在绕圈子就是在挖坑让人往里跳,要么就是说的虚无缥缈。答主第一年申请时深受中介的害,所以第二年申请时完全采取DIY的策略。因为通过第一年的申请,我已经大概了解整个流程,而且中介当初给我做的工作无非就是写文书(别说给我说选校,大部分中介根本不会去给你定位,除非你的实力和申请的学校相差很离谱,答主当年选择的是一家总部在杭州,全国各地都有分公司的中介,申请的所有学校全是我自己选的),填网申,邮寄一些材料,连套词很多时候都是我在和学校发邮件问。所以得出的结论就是中介完全是性价比不高的选择(土豪除外)。而且中介的话是不可不信,也不可全信,不然的话就坑爹了。

(2)答主第二年在申请的时候,认真吸取了第一年的教训在选校的问题上是特别特别地慎重和认真。从一个申请人的角度客观地发掘出了很多条要求,然后自己逐一去对照这些要求。我用word列出来,然后去完成这些信息。具体可以从下图我当初做的word文件中看(截图出来的,应该能看明白):

       然后答主通过这些信息,结合身边朋友情况和各种留学论坛上的案例信息等来进行择校(至于为什么没有选中介网站上的案例,你懂得。中介的信息要么不可信,要么就是个特例,完全不具备普遍性)。由于答主要申请的是美国的统计学研究生专业,所以专业排名和综合排名都需要考虑到。我从USNEWS的综合排名前120名的学校入手,首先排除掉综合排名前30名的学校,因为以我的实力完全就是去送申请费。然后对照USNEWS统计学专业排名,排除掉专业排名前10名的学校,也是因为申不上,毕竟这些年统计学在美国实在是太火了,申的牛人一堆一堆,答主学渣一枚,完全不能和学霸来竞争 。
       接下来就是把两个排名中都有的学校挑出来,然后进行筛选。由于统计学的特殊性,其实专业排名中的学校在综合排名前120名的并不是很多。由于统计学其实属于数学的一个分支,我用相同的方法在数学专业排名的学校中又做了一遍。
       接着我就在这些学校的网站上查找需要有的信息。其实中介很多时候说的他们知道什么什么的都十有八九是假的,因为所有申请需要的信息都公开在学校官网上,关键在于有没有心去查找。我把符合我要求的学校筛选出来,然后列成一个EXCEL表格。其中包括学校名,项目名称(专业会是MA in statistics,有些是MS in statistics),申请要求(及相关网页链接),专业及综合排名,学费,学分,所在系的要求(及链接),申请截止日期,所需课程,生活费,学制,所在州和城市,项目总体评价,申请难度评价,以后的发展方向(包括找实习,就业还是深造读博(读博又分为硕士结束后转博士还是硕士毕业重新申请,这些一般学校都会有政策可查还有网页链接))。可以看一下EXCEL感受一下,这只是一部分表。



       最后列出来了大概12所学校,然后就开始按照这些学校要求开始准备申请。申请的结果是:6个录取,6个拒。
        所以说,选校是一个技术活,也是一个体力活,这些信息的收集和整理没有少费我时间,不过还好最后都做完了。我也没有想到自己会做到这些工作,相信大多数中介也不会做这么详细的择校来给客户吧。

        由于我做的挺好,所以也帮助一个老师的小孩和一个亲戚的小孩做了择校,还帮他们推荐了文书机构,完全省去了一大笔中介费用啊。亲戚还给了我500块钱酬劳。相比中介动辄3,4万的美国学校申请服务费(还不包括申请费和TG送分费用,这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平均一个学校花费1000至1200RMB左右,这样算下来申请12所学校差不多要花将近6万),这两个小孩算上文书上花的钱,申请费,各种邮寄材料费用,最后也只有一万多。

       如果有人愿意找我帮助的话可以联系我,或者加微信号mengyuan-616。我和几个留美小伙伴一起成立了一个服务团队,价格特别公道,性价比高,我相信我们的服务还是很良心的,完全不是中介那一套。我们中有人深受中介的苦,有人了解DIY的无奈,所以真心愿意去帮助那些愿意自己申请的同学,让更多的人去了解美国申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积分:27300
帖子:5460
精华:0
期权论坛 期权论坛
发布
内容

下载期权论坛手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