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C(公众号:AssetObserver)在前文((全球周期新框架)全球流动性周期下的相关性冲击来袭)建议“持现”,但长期来看,现金资产是回报率最差的资产类别。在此我们很有必要真正明白持现的目的究竟是什么。
时间回到1940年的欧洲大陆,二战爆发,德军闪击欧洲列国。英法联军近40万人被逼退到法国东北部的敦刻尔克,在英法双方的共同努力下,奇迹般地撤回了超过33万士兵。虽然这是一次撤退,但它对于整个二战历史的走向影响极其重大,首先它保存了英军主力,例如最为精锐的第3和第50步兵师,也留下了日后发挥极其重要的将领储备,例如日后在北非战场击败德军“沙漠之狐”隆美尔的蒙哥马利;其次,它让英帝国留有底气坚持继续作战,倘若此役英法联军被全歼,很难说英国是否会放弃抵抗,那也很难说德军会否就此放弃“海狮计划”并集中兵力于东线提早实施“巴巴罗萨计划”。因此一言以蔽之,敦刻尔克大撤退之于二战胜利极其重要,没有当初的“退”就没有未来的“进”。
回到正题,持现究竟是为了什么? Munger对于风险有过很好的总结,他将风险分为两类: 1) the risk of permanent loss of capital 2) the risk of inadequate return
第一种风险就是“the risk of permanent loss of capital”(即本金永久性损失的风险),但只要你持有优质个股,没有出现所谓的“permanent loss”,那么你其实无需太担心市场的大幅抛售。以2008年的金融危机为例,即使是这种百年一遇的金融海啸,不少优质个股在2010年甚至2009年就马上恢复到了金融危机前的股价高点,随后一路走高,如果站在2018年回望2008年的股价波动根本只能算大趋势下的一点点涟漪。因此,只要你的个股选择没有问题,拉长投资时间轴来看你其实并不用担心市场的大幅下行。而如果你投资的个股出现了“permanent loss”,那就不要怪市场,要怪只怪你的选股存在很大问题。
对于我来说,我担心的并非第一种风险,而是第二种风险,即"risk of inadequate return"(收益不足的风险)。我担心的并不是市场价格短期的波动,我担心的是当很多优质资产出现白菜价格的时候我却没有充足的现金去扫货。简单的说,今天的“退”是为了明天更好的“进”。因此,持现本身不是目的,holding cash for buying deep value 才是目的。
每次市场大跌一定会造成个股的严重错杀,一旦反弹来临,这些错杀股是可以为投资者带来alpha+beta的双重收益。我相信这一波全球股市下行触底后,很可能会造就罕见的史诗级投资机会,而到时候你可以捡多少黄金很可能取决于---你到时候持有多少现金。
股市下行期,作为投资者我们可以做什么呢?KC(公众号:AssetObserver)建议大家好好锻炼好身体,多读几本好书,多花点时间陪陪家人朋友,为日后的大反弹做好全方位准备。
除此以外,给二级市场猎手们几点实际的操作建议: - 准备充足子弹(尽可能增加可支配资金,不管是加杠杆还是资产套现,别等到反弹的时候才开始为抄底资金不够而发愁)
- 提前瞄准猎物(研究标的要趁早,不要等到市场反弹的时候才开始寻找反弹标的)
最后,猎手们就只差耐心等待一个扣动扳机的机会了。至于这扣动扳机的时刻何时来临,那就敬请关注本公众号(AssetObserv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