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9/29添加以下: 在小公司做了一年多的前端,近期入职阿里巴巴了,貌似杭州集体户口也可以入了。本次转行算是圆满完成了任务。继续规划后续人生...
2017/3/3添加以下: 是的,前端的风也快过去了,有想法要转行的朋友蛰伏起来等下一场吧。 这是最近看的一篇和我观点相符的文章,分享给有同样疑惑的朋友:不断学习的最现实原因是你的工作经验屁用都不顶 - 知乎专栏
2015/01/05添加以下: 谢谢大家的赞和讨论,很多人跟我讨论行业的问题和产业链的问题,诚惶诚恐呀~ 最近又看到点东西,来更新一下
元旦假日期间在知乎上看到了这样一个问题很好: 2014 年有哪些闷声发大财的企业或者行业? - 创业
其中 @毛文强 的答案 2014 年有哪些闷声发大财的企业或者行业? - 毛文强的回答 我是最先看到的,再次让我想起了中学时候的某个议论文材料:
(大概是这样的,细节有点记不清了) 大概是说美国淘金热的时代吧,在美国加州人们突然发现加州不只有牛肉面大王(…)还有金矿,于是好多人加入了淘金队伍,然后好像是说那里空气炎热吧,好多人渴死在淘金路上,于是有人不淘金了,开始买水,结果比淘金的人挣得还多;还有一个版本是,有一条河拦住了人们的去路,于是有人不淘金了,开始摆渡,结果也赚的盆满钵满。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现在移动互联网堪称一个淘金时代,仅仅几年的功夫,许多在校大学生都在琢磨往移动互联网行业跳,纷纷去淘金。但是疯狂发展的几年过去了,金矿还是荒野吗?是不是已经有财主开起了金矿,只缺矿工呢?矿工能挣多少钱?反观那些给移动互联网“卖水”、“摆渡”的呢?这是不是就是一个行业成熟度的体现呢?
所以问题来了,也是让我想了近一年的问题:
你是愿意做第一个发现金矿的人?还是后来的金矿主?还是矿工?亦或是“卖水”、“摆渡”?
欢迎交流。 ====================== 2014/12/27添加以下: 作为一个软件、机械双修的人,看到这个问题果断怒答(知乎第一次长答,轻拍)!
简单归纳一下题主的要点,看是不是理解对了:刚工作;在国企(姑且称之为国企);感觉机械比较累,企业内部玩情商的比较多,对机械失望了;觉得软件行业好,挣得多,凭兴趣想学一下。
首先反驳一下, @Wotan Z 的看法“机械设计这种很直观的东西,不管内行外行都能指点两句,代码可不是谁都能看懂和写的”。
其实机械并不简单。但为什么人们大多有这种看法呢,原因在于我们每天接触的大多数都是机械制品,哪个男生没修过东西呢?多多少少会有一些见解,比方说简单的传动啊,简单的结构啊,这些都存在于生活经验之中,所以很多人感觉机械简单得很,都会嘛。而实际上呢,我们看到的都是成品,深入机械的话就会发现很多简单的东西并不简单,它涉及如何制造,如何保证强度和寿命,制造它需要怎样的设备,怎样的精度,精度靠什么传递和保证,什么形式是最优,什么工艺流程最好…等等一系列的问题,用大家最熟悉的例子来说,某“情怀”手机最开始就是败在了机械上(当然,软件也有伤),所以机械并不简单。我们平时看到的机械产品都是经过无数工程师优化过的,我们看到的只是结果,所以觉得简单,实则每一个尺寸、每一个形状的决定都是反复推敲拿捏校核的。我们只看到某Phone的金属边框挺好看,就是个框嘛,实际上它的制造涉及多少工艺,怎么保证强度和质量,我们都是看不到的,这就是机械。 如果说到水平的话,其实IT和机械差不太多,IT稍好一些,因为起步还算没落下世界太远。打个比方,世界上比较NB的机床是德国DMG的,我们国家造不了,但是我们可以买来他做汽车,然后我汽车卖得好;软件上呢,我们没开发出来广泛使用的计算机语言,也没有非常流行的编译器,也没有像样的消费级操作系统,计算机的基础架构也不是我们的,TCPIP等各种协议也不是我们的,各种网络核心设备也不是我们的,但是……我们用的好,就像拿最好的机床造汽车一样,都是在“用”的阶段,所以水平说很高也不尽然,至少跟老美比还有很大差距(美国1000分,中国100分,其他国家98分这样),所以现在互联网啊什么的工资高,不是因为技术高,是因为热钱。
开个玩笑,其实代码也是内外行都能指点指点的,比如说:“小张,这个app UE不太好,简单改一下,要高大上的feel,明早给我哈~~。” “@¥#%@¥……”
说任何一行简单多半是因为入行不深。
鄙人大二的时候c语言零基础,单片机零基础,被老师拉去做科创项目,老师也是机械的,所以没有专业指导,自己暑假拿着书啃了15天之后,就能写出多传感器带状态机的智能车了,可能以前玩DIY的时候对计算机原理涉猎的比较多吧,所以直接就套用到单片机上了。当时就想,软件真TM简单啊!遂开始动手学安卓,看了一周没入门,又被另一个科创拉过去写单片机了,就这样在成为“机电系单片机写得最好,电子系机械设计最棒“的人一年之后(好吧,那时还在带了社团做杂志出版,自学的排版印刷,够不务正业了…),开始找工作实习,没有再碰软件,印象里还是,简单!再后来就是今年9月份了,开始在工作之余学习Swift语言,还在淘宝上淘了一台七手的MBP,开始码代码的生活,不出意外的,语法书很快看完,没觉得啥,开始搭建app之后……就各种坑起,“这TM是啥?”“这TM又是啥?”,我能说当时Swift和Cocoa Touch的关系就想了几天,以为是两门语法相近的语言呢…全是泪啊,既然感觉难了就老老实实学东西吧,开始看官方的开发文档(顺便学英语),关注rss,看博客,看github,写Evernote(技术太差不敢写技术博客),就这样每天一两个小时看到现在,还是感到离社招的门槛差好多(题主现在辞职再找就算是社招了,门槛挺高的),所以当程序员也没那么容易,并不比机械轻松。
那么,回头来看,既然机械不简单,为什么工资那么少呢?除去国家对实体经济压榨的原因之外,还有一点,就是,成熟。机械产业已经是一个成熟的产业了,各部分利益分配早有潜规则,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利益向着巨头汇集,小企业混吃等死,机械的外企、大国企算上福利等待遇都不低吧,再看看小国企和民企呢?这就是成熟的产业。相同的,看传统IT行业,已经很成熟了,现在给windows开发个小程序还像当年一样挣钱吗,做个站长还挣钱吗,再或者在中关村卖光驱(当年的强东都玩电商了)?现在做传统IT的不都往BAT等巨头钻么,要不就是往新兴的移动互联网创业小公司钻,这就是成熟产业和新兴产业的差距,这是规律。 所以,找成熟产业的工作就要像巨头靠拢才有肉吃,找大企业的一二级承包商(或者直接去外企,否则你在产业链的最底层还谈什么挣钱),再往下级油水就少了,比如,题主找化工机械的(其实机械就业面很广的,不一定非去化工不可),特牛B的大国企进不去,那你就去找直接给大国企做配套的A公司,工资一般还可以,如果B公司承包了A公司的一部分项目,那么如果题主去了B公司,工资就要比A公司少了。举个例子,鄙人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在魔都某德企给大众设计配套产线,每天不下车间,天天在办公室吹着空调,用软件做设计,同样刚毕业半年,学校是位于哈尔滨的某二本院校,昨天工资发下来,加上结了最近3个月的加班费(一共也就加了10天左右,还不连续),到手6k+,所以机械不是工资都低,选对企业很重要。就像你去传统互联网的小企业写网页,和去BAT写网页,虽然都是传统互联网,但待遇是不一样的。
再来看看题主中意的IT行业,题主认为刚毕业的能去BAT挣十几万的本科生是什么水平呢?其实如果在这种水平的学生在机械行业,也能挣不少(当然,没有软件那么高),所以我们不提他们。我们就说普通的程序员,参考拉勾网的2014年薪酬报告, 链接:2014互联网职场薪酬报告出炉:谁拖后腿了? IT起薪高吗?不高。提的快不快?头三年快,之后就有瓶颈了。机械行业是头几年低,然后慢慢升,做到8、9年也差不多和老程序员差不太多(但暴发的可能性几乎没有),如果说IT比机械工资高的话,只能说头几年工资涨的比机械快,若干年后,等机械工程师开始用经验收割工资的时候,也许老程序员还在不停学习最新的语言来维持工资(当然,IPO的梦想还是要有的),而且还要支付北上广的高房价(小城市也做不来IT呀),老机械工程师的话到哪里都吃香。各有利弊,看你怎么规划和选择,还有一直可遇不可求的…风来了~(其实现在入移动互联网已经有点晚了)
所以我不是劝题主不转行,也不是转行,而是多看看相关行业内的情况,结合自身多规划一下,对于刚毕业的学生来说,转行的代价并不是工作经验的缺失,而是一次脑热的轻率给自己带来的后悔。我两个月前和题主一样纠结,不过不是因为企业不好,而是喜欢计算机喜欢互联网(也包括机械,能鼓捣的行业我都挺喜欢…),从07年玩硬件到现在学iOS开发。但最近反而淡定了,也不想着转行了,有同学说我是麻木了,但实际上我的生活并没有变,我依然很喜欢机械这份工作,并试图做得更好,依然白天上班,晚上回来写代码,看rss,写笔记,只是心中不再浮躁,我知道了我如果选择软件行业我要面临的东西,和要去的城市,所以先扎扎实实把底子打好,无论是机械还是软件。蛰伏等风ing…
最后,总结一下对题主的建议 1、机械深挖不简单,挣得不算少,只能说题主选错东家了; 2、IT也不简单,试着编点程序试试,IT初期工资涨得快,但很快就能碰到顶,如果题主还只是停留在兴趣阶段,不去努力成为大牛的话,只怕是那时的工资还不能支持你在一线城市混的开,去小城市还没有像样的IT产业; 3、以上是我的想法,核心问题是告诉题主,要去思考,去搜索,而不是只是兴趣或者缺钱,累什么的,企业不相信情怀,更不要听我白话; 4、如果题主想好了我说的那些利弊,或者权衡好了,那我就祝你顺利,回头记得给我发个offer啥的哈,求登船O(∩_∩)O~~ 5、由于我不是IT从业者,所说的情况都是从网络(包括知乎)上得来,也许有失偏颇,欢迎广大猿猿们、媛媛们前来指导,以正视听。
与题主共勉!
NSLog (@"以上");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