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一天国内房地产崩盘,我们普通老百姓应该做些什么动作来规避风险或者保值增值自身的资产?

论坛 期权论坛 期权     
随风潜入夜   2018-9-24 01:14   93325   9
最近一直在想如果有一天国内房地产崩盘 我们普通老百姓应该做些什么动作来规避风险或者保值增值自身的资产呢?一线城市目前看房价还能维持,中小城市的房子真的太多了 大片大片的空房子,真的是细思极恐???
分享到 :
0 人收藏

9 个回复

倒序浏览
2#
吴文泉  4级常客 | 2018-9-24 01:14:13 发帖IP地址来自
房地产崩盘的话,会有很多表现,每个表现都会对个人产生一定的风险,可以泛泛而谈简单说一下,但具体问题还要具体分析。

一、如果房地产崩盘,一个表现就是相关产业萎缩,这一点倒反而是最不坏的后果,从业人员会明显感觉到业务量不足,生意越来越难做,如果是企业主,是不是需要尽早考虑转变业务模式?增量市场不能做了,能不能做存量市场?建筑不能做了能不能做景观?大工程没有了,可不可以做个性化家装?如果是专业人员,是否可以做些重新的规划,往更优质的平台集中,往更核心的环节集中,往更个性化的产品服务集中。不一定要转行,房地产崩盘并不代表建筑业崩盘,甚至只是某种房地产组织模式的崩盘,而且经济是有周期的,只是现金流影响比较急促,多少需要扛一扛!

二、还有两个比较坏的表现,一个是固定资产贬值。你如果有大量房地产资产,肯定是要大幅度缩水的。如果没有贷款债务问题还不大,只是账面资产贬值了。如果有大量未清贷款,那么将会面临巨大的风险,因为下一个表现可能会影响到你的收入,同时偿付现金流并没有降低,进而很可能降低你的相对偿付能力。不可避免的,银行会逐渐对于你的抵押固定资产失去信心,对债务人提出苛刻要求。如果这样,只有看市场情况,选择扛还是跑了。

三、还有一个最坏的表现,也是很多人在谈房地产崩盘的时候说得比较少的,就是债务危机,这一点是最可怕的。信贷是经济增长的助推器,如果没有信贷只有货币,经济是很难持续快速增长的,但信贷结合人性,就注定了债务规模会不断增大,而且无一例外地,在这个过程中,会出现利用信贷杠杆来购买信贷资产的行为,这就是作死的节奏,经济危机本质是大规模债务危机。

如果真的发生房地产崩盘,鉴于该产业在我国整体经济中的比重,几乎可以肯定两个宏观问题:1)债务收入比例已经非常高了; 2)货币政策已经不能继续创造信贷增长。第一个很好理解,收入还不上利息了。第二个一般是再宽松的货币政策也无法对市场产生促动,利率最低为0,到了那一刻就代表货币政策完全失败了。当然,实际很难出现到0的情况,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有行政需求。

当这种情况发生时,就会出现去杆杠行为,所有去杠杆行为的核心都是降低债务,当然,也有转移债务的,社会主义国家一般是先转移,观察一下。怎么转移?不是有股市么,不是有房地产去库存么?股市是用来转移亲儿子的债务,房地产去库存是用来转移地方ZF债务。转移给谁了呢?呵呵。那你要问,贷款买房不还是银行的钱么?所以,商业银行可以破产了啊,债务重组啊,有范围有步骤免除债务也是有可能的。

好了,上面的这些行为,最终会导致一个货币价值抛物线趋势,首先是不断出现的债务违约和民间消费减少,抵押物资产价值降低,所有人的主动和被动收入都会下降。大量的抵押资产被抛售,但基于未来的悲观预期,货币被珍藏,钱开始变得值钱了。这段时间手上有现金,日子才过得下去。这个时候债务规模是下降了,但债务比例不一定会下降,甚至有可能会上升,因为收入可能下降得更快。作为个人,请不要作死,投资什么P2P、原油那些自己都说不清楚的东西,留点现金是比较安全的。

在阶段上紧接着就是社会生产减少,物资供应开始紧张,货币价值开始下降,毕竟是纸币嘛,市场对于官方逐渐失去信心,开始追逐物资,物价上涨同时经济下行,消费萎缩同时信贷不再增长。这种情况活到80岁的人可能遇见过一次,叫做大萧条!作为个人,能干嘛?要分,有钱的捧个钱场,没钱的捧个人场,但总体来说只能看官方卖艺了。

官方是不会闲着的,很多手段都用了,但基本上是没用的,无非就是发货币,降利率,但是这不能拯救信贷萎缩。最后只能出狠招了,1)降低私人部门税率;2)重课富人税收;所以,我们有税制改革,还有房产税在这个窗口出台了。打老虎从意识形态层面,也属于后者。政府部门赤字开始增加,花钱谨慎起来,控制支出,三公消费。而且逐渐你会发现,整个国家思潮开始右转左,人们根据社会地位的不同,开始对立,有人要开始遭殃。但是,富人不傻,大量的流动资产,开始外流,财富移民。在就业方面,会出现保护主义,进而影响贸易,降低经济活力,所有的这些,反映到汇率上,就是本币贬值。

所以,这就是为什么,兜兜转转,又回到房地产主题上来,因为兹事体大。作为个人,你唯一的办法就是,看准每个节点,做出相应的决策,具体是什么,我也不知道。

四、最后,还要说一句,经济是有周期的,否极泰来,阴晴圆缺,周而复始,天道如此。本币贬值了,就有人来买东西;税率降低了,就有人办企业;物资减少了,就有大量没满足的需求;为了活下去,就有人接受更低的工资;成本降低了,就有人提高生产;需要提高生产,就有人需要贷款;信贷回来了,就有资本看到躺着挣钱的机会。然后,又热闹了起来,是不是很无聊!
3#
Qiu Mohyee  3级会员 | 2018-9-24 01:14:14 发帖IP地址来自
规避风险:大量收存黄金
提高价值:用收废品的价格收古董字画
4#
啊啊啊啊啊  6级职业 | 2018-9-24 01:14:15 发帖IP地址来自

存在中国银行里面,定期或者活期吧

即使没有利息,也要存银行

因为

任何投资手段你会非常危险的;

而投资最重要是保护本金的安全



房地产崩盘,

你知道涉及多少债务吗?

地方债20万亿+,就房企的10多万+,还有个人房贷几十亿+


房企的钱,

中国房地产崩盘,你肯定是不要指望房企去还了,大部分是还不了的;

地方债暂时很难还的,国家会选择置换,但多数会爆炸一部分

还有个人房贷,许多人因为就业也很难去还!多少会损伤一部分;


一下保守估计最起码10万亿+坏账;(其实应该比这个多得多)




整个社会不景气了,你去投资那里啊?

当然等到股市跌到一定时候,不过等房地产跌到谷底以后

你可以去买点好股票;放上几年!


赶快考试考公务员,这是最安全的



1借钱给公司,那时候许多公司搞不好破产的;

2把钱存在地方银行搞不好地方银行也会破产

3买黄金,黄金变现有成本,还难,

那时候估计小偷会很多的;

放在家里,也不安全

4把钱借给私人,呵呵达!基本很难去还给你了!不是不还,因为债务破产,他没钱还!朋友会成为仇敌,即使是朋友;

5创业,基本除非小型创业,比如早点摊啊,其它的基本必死无疑;

那时候你很难买到黄金,也更难买到美元

因为国家会限制兑换的,

黑市上面太贵了,除非你用啊,不太划算!


好好工作,好好存钱,存钱到四大银行里面;虽然没什么利息,

本金最起码不亏损啊;



投资最核心的是保护自己的本金!否则再高的利息,什么用都没有!

5#
江鱼儿  3级会员 | 2018-9-24 01:14:16 发帖IP地址来自

把钱放好,不要把钱借给他人或者机构。

在房地产崩盘的前夕,一定会有很多的企业资金链紧张。银行发现了金融的风险,开始回笼资金,特别是信用评级或者经营不善的公司。 这些公司本身就巨额负债,一旦银行抽贷或者断贷,随时面临着现金流断裂的情况。

这个时候这些公司就会想办法找社会借高额利息的钱,比如月息五分(年化60%)或者月息4分(年化48%)这样的利息。 资金如水,水往低处流,钱往高处走。特别是在一些小的县级市地级市,有一家稍微大点的公司(这种公司一般都是本土企业,在当地有点威望,老板都是当地的名人)通过当地的金融中介结构(典当行之类的)开出了比较高的利息,小县城非常多的资金就开始往它那边汇集。这个时候一般的剧本都是这个老板实际上已经知道自己玩完了,还开着豪车,吹着牛逼,以达到障人耳目的效果。

比如你月息1分(年化12%)借给了你的表妹,你表妹又以月息2分(年化24%)连同她自己手里的钱借给了当公务员的同学,公务员的同学在税务局上班把你们的钱以月息3分(年化36)的利借给了不是很正规理财平台ptop之类的地方,自己吃利差,公务员信用担保。 之后理财平台ptop把钱借给了这家需要钱的公司。 这就是一条线,无数条线最终都有个线头就是那家高利借钱的公司,这家公司一崩,老板破产跑路,这网上的链条里的人,都血本无归。

这种情况在14年,15年上半年,在一些 4 5 6 7 线城市非常常见。在05~15年的十年经济发展过程中,许多的普通百姓手里都有了钱,也慢慢有了理财的意识。中国的社会上各个地方也有各自的民间集资方式,大家通过各种各样的渠道方法把自己的钱借出去放利息,这在中国社会非常常见。还是那句话,钱往高处走,所有渠道的钱都会慢慢的流到利息最高的地方也是最危险的地方,然后等待到的结果崩盘,全玩完。

6#
田削竹  2级吧友 | 2018-9-24 01:14:17 发帖IP地址来自
谢邀。

房地产行业曾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被称为支柱产业,这个真不是白叫的。房地产行业相关的上下游产业有三十多个,为GDP增长做出巨大贡献,比如某沿海省份,房地产行业创造的GDP最多时占全省GDP总量的三分之一强,即使像2014年最低谷区也占了四分之一。

如果真的崩盘了,那么我想中国经济也崩盘了,失业率大幅上升,上下游产业相继也得崩盘,比如建材装修这样的产业不说,就是家电行业恐怕都大受影响,巨大的失业人口意味着社会不会再稳定。

如果真出现这样的崩盘,那我们这样没钱没权的小市民,就别谈什么资产保值了,尽量活下来,才是正道。
7#
holoer  1级新秀 | 2018-9-24 01:14:18 发帖IP地址来自
各位分析的都头头是道,经济危机啦,通货紧缩啦,工厂倒闭,消费需求和能力下降啊,跟底层老百姓有什么关系?或者说他们就算理解了,有多大能力通过这些信息改变自己的命运?
比如一个17岁的农村打工少年,到一线城市每个月4000千块钱,等到通货紧缩以后工厂倒闭,他能找到工作?他能赚钱?能付的起房租,能吃得饱饭?他最稳妥的办法很简单,回老家种地去,首先是饿不死,第二还能挣钱,农产品是刚需,消费能力再下降也不能把自己饿死啊,所以农产品我觉得相对比较保值。
我开个脑洞,到时候就真的有意思了,中国就是逆城市化国家了,哈哈哈。
8#
老汉  4级常客 | 2018-9-24 01:14:19 发帖IP地址来自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该吃吃该喝喝。那两只大鹅不照样被吃了吗。
9#
方汪汪  1级新秀 | 2018-9-24 01:14:20 发帖IP地址来自
为什么会觉得建筑行业不应该成为一个国家的支柱产业?是不是因为它听起来没有现代制造业酷炫?没有金融产业高端?没有科技研发产业尖端?

人类从远古时期开始建造建筑,直到今天依然在大兴土木,而在将来,筑宅安家的行为也依然会延续下去。建筑也是消耗品,只是消耗周期比较长一点,每一次居住生活理念的更新,每一次建筑技术的革命,甚至每一轮城市的重新规划都要耗费至少数十年的时间来把陈旧建筑推倒重来,这往往会给人一种错觉:这波房子造完,剩下的只有泡沫了。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一次集中生产过后留下的不仅仅是漫长的库存消耗期,还有理论和技术的传承。国内的建筑行业造就了无数技术水平位于世界前列的的建筑工人和设计师,带动了混凝土、民用钢材、环保材料、地质勘查、路桥等等无数上下游跻身世界一线水平。谈到新加坡,会让人联想到大批优秀的金融从业者;谈到英国,会让人联想到高水平的基础学科科研实力;谈到东南亚,会让人联想到发达的高密度初级制造和IC设计装配;谈到德国美国,会让人联想到先进的医疗器械和生物技术等等等等。那为什么谈到中国,不能是令世界叹为观止的建造技术和效率呢?何况中国在其他方面进步也很快,市场份额也能抢到不少。

题主你在中小城市看到的空置建筑,是不是泡沫?是,热钱、本地小开发商、头脑发热的跟风投机者、屁股决定脑袋的二三线城市政府造就了国内大多数“鬼城”!但凡大一点的品牌开发商都不会这么干,房产开发这种分分钟几十亿的事情怎么可能拍拍脑袋就决策?都是经过反复论证可行性的。周边的开发环境,产品形态,密集程度,同质化产品数量,区域的发展方向,作为承载的居住、工作人口规模,这些方方面面都要考虑。中小城市目前的现状完全是被一帮眼红耳热徒有钱粮的急功好利者做坏了而已。中小城市人口流向大都市促进发展,大城市扩大规模达到规模边界收益最大值,产业升级转型,然后人口回流,人才、技术和成熟企业反哺二三线城市,形成流动的城市产业链条。这本来是一条完美的自然城市生态,却硬生生的被资本的贪婪给破坏了,大都市边界的城市化进程过快而形成服务业贫民区,中小城市跟风造楼规划设计全乱套,想想那些的浪费资金和人力简直痛心。好在现在那群见钱眼开乱打王八拳的人基本都把自己玩死了。今后在城市开发重归秩序之后,也许建筑行业规模会有所收缩,但大的格局是不会变的。(90年代日本经济危机和老美次贷危机导致银行掐开发商油管这种情况又另当别论了,房产完全是受进出口、金融工具的次生灾害波及)

其实关于房地产崩盘的忧虑完全是不必要的,建设用地及其上建筑的价格存在底线,这个底线与农地产出率及工农剪刀差密切相关。题主可以看看地租理论,会有所收获的。

“逢低扫货”简直荒谬哦,怎么看怎么觉得你们不是在抖机灵就是高级黑。
10#
符宇  2级吧友 | 2018-9-24 01:14:22 发帖IP地址来自
今天刚看了观察网关于香港地价暴跌70%的新闻(链接如下:香港最新招标地价暴跌70%,只有北京六环的一半),里面有几个数据值得关注,从03年到15年,房价涨了370%;1月份房价比去年9月份房价跌去10%,预计今年再跌10%-15%;相关房地产上市公司股价大跌,长实地产、恒隆地产等腰斩。不知道这样的情况符不符合题主的前提假设,如果符合的话,那么我们现在就可以看看香港居民怎么做,从而作为将来面对类似情况的参考了。

这里抛砖引玉说几条,如果有熟悉香港情况的知友欢迎补充:
1、转移投资,到海外投资。如李嘉诚抛售香港地产,跑到欧洲。现在大陆,不要说企业纷纷出海并购,就说居民个人海外投资渠道也日益丰富了,这方面对普通人来说也不是个很大问题了吧。

2、转换其他投资渠道,如购买保险,银行理财产品等。和内地很多人同样,买房保值是香港居民的一个传统,90年代末和15年第四季度开始的房价暴跌都使很多香港居民财富大幅缩水,甚至变成负资产,面对这种情形,开拓其他投资理财渠道理所当然是他们的选择了。其中,购买保险和银行理财产品,可能是我们最能采取的方法了。

3、不要购买地产类股票和债券。购买国债或A级以上其他类别债券。

归根到底,还是要靠经济发展,只要经济持续发展,那么房地产崩极都崩不到哪里去了。

PS:懒得写了,剩下大家补充。顺便付两个香港财经类网站,不过链接速度真是慢啊!!!!!!!!!!!!!

hk.finance.yahoo.com/

cnYES鉅亨網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积分:
帖子:
精华:
期权论坛 期权论坛
发布
内容

下载期权论坛手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