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请自来,先自报年龄,25岁,已经是老男孩,但还算年轻吧(捂脸~)。 看的书不多,但确实有几本是念念不忘觉得很有意义的书,不吐不快,决定怒答一发。
1.平凡的世界生命里有着多少的无奈和惋惜, 又有着怎样的愁苦和感伤? 雨浸风蚀的落寞与苍楚一定是水, 静静地流过青春奋斗的日子和触摸理想的岁月 这是唯一的一本让我现在想起来都心痛不已的小说,却又是我逢荐必推的一本书。实话实说,我只看了一遍,实在没有勇气再次看到晓霞的死…… 在书的开头主人公孙少平是个连“丙”菜都吃不起的穷困的农村学生,是挣扎在贫困线上的青年人,但他自强不息,依靠自己的顽强毅力与命运抗争,追求自我的道德完善。 路遥在书中写到“生活包含着更广阔的意义,而不在于我们实际得到了什么;关键是我们的心灵是否充实”。人生的意义不在于结果如何,而是如何度过。 人间有味是清欢,也许这才是真正的人生! 我们都是平凡的世界里的平凡人,本没有那么多的岁月静好,不圆满才是真谛! 2.围城天下只有两种人。 比如一串葡萄到手,一种人挑最好的先吃, 另一种人把最好的留到最后吃。 照例第一种人应该乐观, 因为他每吃一颗都是吃剩的葡萄里最好的; 第二种人应该悲观, 因为他每吃一颗都是吃剩的葡萄里最坏的。 不过事实却适得其反, 缘故是第二种人还有希望,第一种人只有回忆。 作者以“围城”为名,叙述了主人公方鸿渐的人生遭遇——毕业、回国、恋爱、失恋、求职、任教、结婚、婚姻失败,无疑都是在围城内外反复转悠。 “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逃出来,婚姻也罢,职业也罢,人生的愿望大抵如此。” 正如杨绛所说,不仅婚姻像围城,人生、生活、职业等等更像围城。现在我们是学生,应对着学业;成年后,参加工作,应对的是职场;等到有一天,我们坠入世俗去成就婚姻时,应对的是爱情。 其实我们一直都在循环,重复的做同一件事情,不同的是,个人的心态决定了这个循环是恶性还是良性。知足常乐者安于现状,积极进取者奋发向上,然而一味厌弃自己的生活,空想不实际的事只会令自己陷入围城。 《围城》表达的是一种文化困境亦或者说是一种时代的困境。 这座没有围墙的“城”,围住了多少人的心。 3.活着从前, 我们徐家的老祖宗不过是养了一只鸡, 鸡养大后变成了鹅, 鹅养大了变成了羊, 再把羊养大, 羊就变成了牛。 我们徐家就是这样发起来的。 活着的意义究竟是什么? 余华在《活着》里是这样回答的,“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 中国底层生存者过去60年的苦难,主人公福贵几乎全都赶上了。后半生却是多灾多难、妻离子亡,晚景凄凉令人叹惋。 小说主要以第一人称讲故事的方式娓娓道来,没有华丽的语言,甚至觉得过于平淡灰暗——开头大量叙述福贵放荡的生活,他的前半生是富二代,是吃喝嫖赌的阔少爷;后来亲手埋葬了六位亲人,成了孤家寡人,也没有表现出他如何痛彻心扉、如何洗心革面、如何坚定生存的信念……在黄昏的田野里,他牵着也叫“福贵”的老牛,苍凉悲壮而又不失豁达地高歌——“皇帝招我做女婿,路远迢迢我不去……”迎接每一个日出,送走最后的晚霞。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4.菜根谭一点不忍的念头,是生民生物之根芽; 一段不为的气节,是撑天撑地之柱石。 故君子于一虫一蚁不忍伤残, 一缕一丝勿容贪冒, 变可为万物立命、天地立心矣。
学者动静殊操、喧寂异趣, 还是锻炼未熟,心神混淆故耳。 须是操存涵养, 定云止水中,有鸢飞鱼跃的景象; 风狂雨骤处,有波恬浪静的风光, 才见处一化齐之妙。 读《菜根谭》是因为毛泽东说过“嚼得菜根香,百事可为”。 《菜根谭》是一部警世书,是一位悟透了人生的隐士融释、道、儒于一身,别具慧眼,将自我的人生奥妙和盘托出的经典之作。 现代社会里,恰恰相反,到处充斥着欲望和诱惑,我们的选择多了,却很少能选择明智的。正如当我们习惯了吃、喝各种气味浓烈的东西之后,已经完全丧失了欣赏凉水、清茶、淡饭的能力;当我们习惯了宝马香车之后,却浪费了用来脚踏实地走路的双腿;当我们习惯了灯红酒绿的奢华生活之后,却忽略了祖国的绿水青山。 看完这本书,心情顿时感觉明亮了很多,书上讲了很多做人的道理,处事的方法,成功的心态等等,给我很多很多的启示。 亲爱的朋友们,当我们年老,回望来时的路,如果我们不够伟大,至少应该是善良的。 5.金字塔原理大脑能够进行分组:时间顺序,结构顺序,重要性顺序 时间顺序:因果关系 结构顺序:整体分割为部分 重要性:将类似事物归为一类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我说还是没说,而是我说了什么你却没明白是怎样回事。 对于逻辑思维潜力比较强不混乱的人,我们言语中一般会说这个人“脑子清楚”。但是脑子清楚并不是我们的目标,我们更需要“表达清楚”,这就是逻辑思维的应用,也就是这本《金字塔原理》所讲述的资料。 无论是写作的逻辑、思考的逻辑,或者解决问题的逻辑和语言表达的逻辑,都是我们日常工作中经常用到的。这本书并没有给我们讲述十分具体的操作,而是在进行这些活动时大脑思维的方法。这些方法中,又要归纳总结的,有要演绎推理的,都是千百年来智者思维的主要方式,也是对我们一生都会大有益处的思维方式。 6.明朝那些事儿因为天真的理想主义者纵使执着、纵使顽强,却依然是软弱的。 他们并不明白,在这世上,很多事情你可以不理解,却必须接受。 只有真正了解这个世界的丑陋与污浊,被现实打击,被痛苦折磨,遍体鳞伤、无所遁形, 却从未放弃对光明的追寻,依然微笑着,坚定前行的人,才是真正的勇者。 不经历黑暗的人,是无法懂得光明的。 本书是迄今为止唯一全本白话正说明朝大历史的小说,文风严谨而又不乏幽默,作者详细地剖析了每个人的心理、特征,让历史又一次精彩了起来,而作者穿插的一些评论尤其是恰到好处,人物形象丰满鲜明,例如,徐阶严嵩的腹黑心计;于谦王守仁的力挽狂澜;张居正变法的力排众议;袁崇焕卢象升的运筹帷幄;戚继光俞大猷的英勇抗倭;张献忠李自成的志大才疏;孙承宗的老谋深算;皇太极的狡猾奸诈……一幅幅鲜活的面孔历历在目。 在这本书里,以年代和具体人物为主线,并加入了小说的笔法,对明朝十七帝和其他王公权贵和小认物的命运进行全景展示,尤其对官场政治、战争、帝王心术着墨最多,并加入对当时政治经济制度、人伦道德的演义。你会惊讶于官场的“厚黑学”是多么的阴损,你会发现“贪官不贪,廉吏不廉”,你会看到文人是在一帮玩政治的“高手”面前是多么的“幼稚”…… 7.万历十五年当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各人行动全凭儒家简单粗浅而又无法固定的原则所限制,而法律又缺乏创造性,则其社会发展的程度,必然受到限制。即便是宗旨善良,也不能补助技术之不及。1587 年,是为万历十五年,丁亥次岁,表面上似乎是四海升平,无事可记,实际上我们的大明帝国却已经走到了它发展的尽头。
在这个时候,皇帝的励精图治或者宴安耽乐,首辅的独裁或者调和,高级将领的富于创造或者习于苟安,文官的廉洁奉公或者贪污舞弊,思想家的极端进步或者绝对保守,最后的结果,都是无分善恶,统统不能在事业上取得有意义的发展,有的身败,有的名裂,还有的人则身败而兼名裂。因此我们的故事只好在这里作悲剧性的结束。
万历丁亥年的年鉴,是为历史上一部失败的总记录。 《万历十五年》全书三十万字,就篇幅而言《万历十五年》实不能算是大作。然而大师往往能把复杂问题简单化,作者在看似平淡的万历十五年中,以小见大,知微见著,剥丝抽茧地在在一个“四海升平”的年份里看出一个朝代的兴衰的根源。将整个中国历史映照在平淡而普通的一年,仿佛读完这一年,便明白了中华五千年的历史兴衰成败的规律。 读《万历十五年》最大的收益是作者黄仁宇先生思考和研究问题的方法,从平凡的事件中看出事物发展的机理,从风平浪静中洞察涌动的暗流,这不是一种睿智吗? 8.如何阅读一本书True freedom is impossible without a mind made free by discipline. 没有训练有素的头脑,不可能有真正的自由。 读书不是一朝一夕的差事,而是一种应当一生去追求,去秉持的习惯。 读书不是认字,不是图个热闹,懂得如何去读书当是养成这个习惯最重要的事情。这本《如何阅读一本书》看来好笑,可能大多数人看到都会觉得它近乎废纸,心中想着"我连读书都不会吗?"其实不然,读懂一本书还真的没那么就简单。 本书将阅读分做四个层次基础阅读、检视阅读、分析阅读、主题阅读。这四个层次是渐进掌握的,上一层次包括下一层次方法。在看完后我惊讶的发现,我不仅仅对这本书有了较为深刻的理解,对以往读到的那些名人传记、社会学著作当中的内容也有了属于自己的思考和认识。可以说,这本《如何阅读一本书》为我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 9.活法“几近疯狂的渴求" 半吊子的想法千万要不得, 你的愿望必须强烈到让你朝思暮想,无时无刻都记挂在心。 从头顶到脚趾,全身上下都充满了这个念头, 假设哪天受了伤,甚至伤口流出的不是血,而是这个"想法"。 这是达成目标的唯一途径。 励志类的书籍有很多,读完能让人记住并且长时间不忘的并不多。《活法》是一本值得每一个有上进心的人去多次研读的书籍。 事实上,没有任何一本书能教会你怎么做人做事,或者说是可以让你当成圣旨毫无保留地完全按照书中所说去学去做。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都困惑:为什么我知道很多道理却过不好眼前的生活?毕竟“知行合一”真的并不像我随手一敲就成了这么简单。 稻盛和夫的很多理论还是有很多可取之处的,他会告诉你很多正能量的东西,要“精进”,要“努力”,要“敬天爱人”,例如,他主张工作的时候要“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工作的时候异常努力、勤奋,当你足够努力的时候,神都会来帮助你; 他主张“持续的就是力量”让人坚持不懈,长期磨砺自己,从而把平凡变为非凡; 他也主张要想学到某样东西,就一定要自己亲自参与进去,如果总是在外面旁观,始终都只是个旁观者而已……总的来说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励志书,值得一读。 10.老人与海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以把它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
生活总是让我们遍体鳞伤,但到后来,那些受伤的地方一定会变成我们最强壮的地方。 本书作者海明威,被认为是20世纪最会写小说的作家之一,他的笔锋一向以“文坛硬汉”著称,就像本书中的老人。他的一生可谓是精彩至极,曾经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曾随着狩猎队到非洲,参加过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后,开枪自杀。 他的每一部作品,都是根据实际情况所写。本书也是根据真人真事所写,主人公是他认识的一个渔夫。 故事如此悲壮,结局令人伤感,但老人在我心里,仍然是个英雄,值得我们所尊敬。他身上的那种精神,是值得我们当代人去学习,并弘扬的。
先写到这里,等发现好书再来续写。 如果喜欢上面的书籍可以在微信公众号:JSXwin08, 后台回复:年轻必读 一键获取,以上十本书。 用心答题,喜欢请点赞!目前点赞693,收藏2297 点赞不到收藏的三分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