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力宝是如何衰败的?衰败的幕后发生了什么?

论坛 期权论坛 期权     
万清   2018-9-24 00:49   815477   8
分享到 :
0 人收藏

8 个回复

倒序浏览
2#
遗忘公元  2级吧友 | 2018-9-24 00:49:15 发帖IP地址来自
李经纬和三水的恩怨已经说了很多了,大败局等书里也有详细的阐述,这里不再叙述,但是当我们来回顾这其中的恩恩怨怨的时候,我们会发现这个问题的背后,还有更多更深刻的东西。远远比这个事件更值得玩味。

那就是国有企业的奖励机制的问题。

毫无疑问,李经纬把健力宝,从一家小小的厂家,发展到了一家国内顶尖的饮料厂,一度可以在国内抗衡两乐,这其中,他的付出,他的决策,他对这家企业的意义,是至关重要的。那么李经纬他到底该拿多少钱?我觉得拿一些企业来比较是很合适的,那就是腾讯,阿里巴巴,京东,他们的创始人,在企业上市的时候,获得的财富,以百亿计,并且对于自己的公司拥有者至高无上的权利,为什么?因为他们虽然不是大股东,但是他们的背后的大股东,也就是投资的金主,明白他们对于企业的意义,为了让他们来给自己继续创造财富,这些创始人对于企业的掌控,很重要。

这就是资本的理性。

同样是公司创始阶段到腾飞的重要人物,李经纬并没有被这样对待,因为这背后,其实折射出了一个最大的尴尬,那就是所有权的问题。

请注意,健力宝是国有的,而官员们则是代表全民对这家企业行驶监管的权利,也就是说,对这个事件具有决定意义的人物,他们面临着两个问题:1、这些财富不是他们的,所以不管给李经纬多少钱,都有国有资产流失的嫌疑,你奖励他多少钱,都有可能被政敌翻旧账,2、同样因为财富不是他们的,所以他们对于这些财富能不能继续增长,并没有资本那么深厚的渴求。(我想了一会儿,在这里使用了相对温和的语气),那么三水所采取的政策简直是一种必然,他们给不了李经纬应得的奖励,同时也不觉得他的重要性,一通瞎折腾下来,企业翻船几乎是必然的。

所以健力宝的翻船背后,其实折射出了一个巨大的问题,我们可以看到,当年那些国有企业,真正迅猛发展的时期就是在八十年代九十年代,而在进入新世纪以后,当年的那些明星厂,全部显露出一副暮气沉沉的样子,这绝不是一种偶然。

企业说到底也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必然需要回报,当你给不了他们回报,有志气的,他们会跳出这个圈子,而剩下的那些人,也会陷入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趋利避害中的,这对于在商海拼搏的企业来说,伤害是十分大的。
3#
匿名用户   | 2018-9-24 00:49:16 发帖IP地址来自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4#
工艺佬兜兜同学  3级会员 | 2018-9-24 00:49:17 发帖IP地址来自

前段时间才去过健力宝做服务;

当前健力宝的状态是:前几年被统一实业收购部分股权,并委托统一经营;今天统一退出,并交给中信集团全资管理,统一那些人走了,原来的管理体系也走了,一切从头再来,对于企业而言,最痛苦的就是这样的剧情.....

本人祖籍三水,所以对于这家企业还是很有耳闻,后来又给它做过服务,所以也比较了解。

健力宝的今天,其实是中国地方合营企业从旧经济体制走出来所遇到的一系列问题的浓缩;坦白讲,在健力宝之前和健力宝之后,有太多太多类似于这样的案例,只是没有一个案例像健力宝这样:有过高峰,然后迅速下落。

健力宝的诞生其实也是80年代的特点,地方出资,强人建厂,背后有大佬,前方有大片未开发市场。当其时全国上下只有两乐、北京太平洋、广州亚洲汽水。而且他们都是做碳酸饮料,都属于快消型饮料,健力宝一出马就是功能性饮料,打得各路正派军土匪军不要不要的,如果坚持这个态势几十年不变,那真的可以成就一代饮料界的百年老店。

可惜,它是地方出资,而且是国家出钱,所以就有了后面一系列的问题:

1,这是地方出资的,地方并不是资本家,对于企业的生存,地方政府要考虑的是企业的运作对于地方的“贡献”,这个是首位,企业利润排在这个目标之后;

2,三水政府当年出资,除了因为有“大树庇荫”,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他需要有地方性的企业去确保当地的就业和一系列的经济活动,在90年代最鼎盛的时期,健力宝三水工厂在册职工将近1000人,如果仅仅是看工厂,那也只是1000个家庭的生计,但是一个快消产业链的存在,供养的不仅仅是一个工厂的工人,这当中还有包括销售(经销)、物流、零售、推广、以及供应工厂原料(糖、水、电汽)、载体(PET瓶、标签、纸箱、备件设备等),所有这些集中在三水所创造的产业,并带动的周边经济开发,那就何止是10000个家庭的就业问题,所以三水政府说“健力宝供养了政府及当地经济开发将近10年”,并没有夸大,是事实。

3,也正因为如此,政府对于健力宝这只金鸡是不可能那么容易放手的,他当然希望公司的业务能够越做越大啦,但是无论你多大,你的产业链都必须尽量在三水区域;这就直接和公司经营相抵触了,作为企业,特别是饮料企业,肯定是哪里用工、用料、管理费用便宜去哪里放个工厂,然后辐射整个省份区域,而且作为一家想要在全国大展拳脚的饮料王国,总部着落在三水,而不是广州、上海、北京,其限制意义大于象征意义,所以地方政府和企业领导班子的矛盾是早晚的事情,有些人拿珠海格力说事情,别忘记了,珠海市政府当年可是有计划将格力卖给一家外企的,更何况,当中有过多少曲折有过多少故事,是我们这些局外人知晓的吗?表面歌舞升平,桌底刀光剑影;

4,企业也是有高潮低潮的,高潮的时候要招人,低潮的时候要减员,这虽然残酷,但也是市场经济的生存之道,但是对于健力宝而言,它在三水市是有社会稳定意义的,你想减员,对不起,不利于社会稳定;你想招很多外来甚至当地连暂住证都没有的特殊人员,对不起,你必须招足够的当地就业人员,必须先满足当地的就业,所以在人事方面,这种类型的企业是非常纠结的,你想大刀阔斧改革,搞不好就碰到哪位大员的神经,给你扣个“主动地不配合地方工作”的帽子;

5,甚至在2000年前,工厂内部哪怕是上一条新的易拉罐线,都会有不知道哪里来的“地方友好型设备供应商”来竞投标,你明看着它其实也就是个五金店的规模,却偏要克朗斯、KHS等大牌同台竞技,而且总是有“人觉得这个供应商这里好那里好的”,唉,不说多,说多要收快递;

6,在健力宝经历过这么多事情后,有过几起几落,现在已经是“一条腿迈出了三水”,在北京/镇江/云南有几家分工厂,但是一家公司如果长期将近10年这样子折腾,如果你是里面的青年骨干,看在眼里,你会怎么想呢?与其在这里提心吊胆地打工,还不如去康师傅或者统实,工资不低而且前途分明啊。当一家公司的骨干人才连续十年的大规模流动,剩下的都是三水本地希望过舒适日子做到退休的员工时,你还期望它能够有多大发展?有多大前途呢?

7,健力宝虽然衰落,但是依然有些优点,抱歉这家工厂诞生比我出生要早,我不知道是不是传统,我就举出两个例子:一个是在新疆卖得热得不得了的珍珍荔枝香型碳酸饮料,先别管这个套路和价格,单是它找对了市场做了一波热点看回来,公司是有些活力和想法的,至少新疆对于广东而言这么远,能够打开销路也不算错了;二个就是今年年初的轰茶菌,碳酸型红茶发酵饮料,这么奇葩的搭配,不是什么公司随便敢做的,有这个想法已经很难得了。

只可惜啊,经历了这么多年的动荡,有冲劲的人看透了早走了,没冲劲的人看透了苟且了,一个公司已经失去了精神气,那剩下的就不会是起死回生,而是苟且偷生。

5#
莫执  3级会员 | 2018-9-24 00:49:18 发帖IP地址来自
干掉了自己最有可能成为世界品牌的健力宝,让全中国人坐上摆满可乐。在自残上,中国人比日本人还够狠。
6#
HanD   | 2018-9-24 00:49:19 发帖IP地址来自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7#
晁小宁  4级常客 | 2018-9-24 00:49:20 发帖IP地址来自
因为家里面是开超市的,家里面的饮料也蛮多的
好像是去年吧,有业务员来超市推销健力宝,一尝还是原来的味道,和小时候喝的一模一样
这是易拉罐包装的,最喜欢它,午饭喝一罐正正好,不用担心浪费
这是大一点的包装,560ml,容量大一点,适合运动一族携带

还有一种,是家庭装,超大容量
质量都是一样的,用人格担保,保证和小时候的味道一模一样

超好喝呦!
8#
洛克斯  4级常客 | 2018-9-24 00:49:21 发帖IP地址来自
简单的一句话来回答就是当地政府的参和。健力宝不是私有企业,真正当家的是政府!所以健力宝发展壮大之后,企业产权问题便成了政府和李经纬之间的主要问题,也是致命于企业的问题,最后李不敌当地政府,被迫离开,而健力宝又被当地政府以低价出手给一个不能驾驭健力宝的无能之辈,所以它衰落了!可惜啊………………
下面内容较长,请慎入。
【健力宝是谁人的
在健力宝的成长史上,有一个让人十分好奇的问题:为什么李经纬能够控制自己的欲望,没有让企业走上迅速扩张的道路? 在中国饮料行业,1996年是一个分水岭。在此之前,这个行业里豪杰寥寥,可口可乐等跨国公司在中心城市精心经营,尚没有完成全国性的布 局。在大城市之外,则只有健力宝等极少数全国性品牌和数不胜数的地方小企业。而在这一年之后,纯净水市场突然苏醒,先前在保健品领域完成了原始积累的娃哈哈、乐百氏及养生堂等公司纷纷大举进入,一时间商战爆发,角斗连连。与此同时,康师傅开始主推茶饮料,统一集团推出低浓度的果汁饮料。在广告和舆论的哄炒下,饮料市场被陡然撑大。 然而让人疑惑的是,在这种无比火热的行业爆发时期,有“中国第一饮料品牌”之称的健力宝却始终置身度外,没有给出强有力的响应。尽管公司也曾跟风式地推出了“天浪”牌纯净水、“超得能”功能饮料等,但都没有成为主推的品种,其主打产品 仍然是“含碱电解质的饮料”。饮料市场是一个靠流行来驱动的概念型市场,当行业内的若干家大企业开始齐力主推一个概念的时候,大部分经销商和消费者就会被诱导过去。在这个过程中,没有参与或追上这股潮流的企业,则很有可能被遗忘,或无法获取“流行概念”所创造的巨额利润。作为行业领袖的李经纬对饮料流行的大势视而不见,甚至在其他企业的销售规模将要超越健力宝的时候,也没有采取重大对策,实在耐人寻味。 可以解释的理由大抵只有两条:
第一,可口可乐式的自信。李经纬认为,一罐健力宝已经足以打遍天下无敌手。他曾经在很多场合表现出 对可口可乐的景仰,这家公司靠一个百年不变的神秘配方成就了全球第一饮料品牌的霸业。健力宝有“东方魔水”的美号,自然也可以重演神话。因此,与其跟竞争对手打得头破血流,倒不如坚守不可竞争的“魔水优势”,稳健而行,逐步成长。 也正是从这个考虑出发,李经纬多年来对健力宝品牌一直非常爱惜,从不涉险做对品牌可能带来伤害的事情。同时,他还花了很大的力气开拓海外市场。早在1991年,李经纬就在美国注册成立了分公司,并试着在全美超市出售健力宝。第二年的圣诞节前后,他甚至还策划了可能的美国第一夫人与第二夫人一起畅饮健力宝的新闻事件。当时,美国总统大选正如 火如荼,总统候选人克林顿的夫人希拉里和副总统候选人戈尔的夫人在纽约做助选活动,健力宝为助选大会提供了全部饮料,摄影师乘机拍下两位夫人一起喝健力宝的照片。这张照片先是在《纽约商报》上登了出来,旋即“返销”国内,顿时跟当年的“东方魔水”新闻一样,引起了不小的轰动。1993年底,健力宝还被摆上了联合国安理会的圆形会议桌,之后自然又是一轮新闻热炒。 1994年,就在创业10周年之际,李经纬宣布健力宝进军可口可乐的老家——美国市场。健力宝在纽约开设了自己的办事处,还花了500万美元在著名的帝国大厦买下了一层办公楼。李经纬踌躇满志地对美国记者 宣称,健力宝在中国的销量是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的总和。现在,他将要用这罐“东方魔水”来征服美国的消费者。 李经纬的这些豪言壮语并没有成为事实,健力宝从来没有真正打入过美国的主流市场,多年以来它只出现在唐人街的一些华人小超市里,对企业的经营业绩贡献是微不足道。然而,那一波接一波让人眼花缭乱的、高效率的新闻炒作,却让健力宝的名声一天比一天的响,产生了难以评估其价值的品牌传播效应。它是那么强烈地迎合了国人日渐高涨的民族自豪感,以致健力宝在很多消费者心目中成了民族品牌的象征。在这方面,善于新闻公关策划的李经纬获得了令人 称羡的成功。10年后,李经纬与地方政府决裂,健力宝被几个资本玩家再三蹂躏,几乎到了难以续产的地步,可是全国经销商仍然对之痴心不改、情有独钟,每年依然能够产生10多亿元的销售额,其奇特的品牌魅力便是在这时种下的。
李经纬之所以在饮料大战中谨慎避战,另一条可以解释的理由,则要隐蔽和敏感得多了。 事实上,早在1994年前后,李经纬就已经在考虑企业的产权归属问题。健力宝名义上是三水的地方国有企业,而其实却是李经纬独力做大的事业,“没有李经纬,就没有健力宝”,这是一个铁板钉钉的事实。可 是在产权归属上,这家公司却与他没有任何关系。三水是华南一个偏远而土地贫瘠的小县,在健力宝成名之前几乎不为外省人所知,在相当长的年份里,健力宝上缴的利税一直是三水地方财政的支柱,极盛之时占到八成的比例。当地曾有文人写过一副对联:“三水流三水,盛产水稻水泥与魔水;龙人传龙人,迭出人类人萃侪强人。”①这当中的“魔水”和“强人”,分别指的就是健力宝和李经纬了。在创业的前10年,李经纬是三水民众心目中的英雄、地方政府眼中的财神爷,地方官员们对健力宝的支持也不遗余力,在企业用地划拨及各项优惠政策上都予以倾斜。有记者回忆说:“在很多地方活动的仪式上,县 委书记、县长坐中间,旁边接着坐的便是李经纬,再下去才轮到政府的其他官员。” 这种一时无二的尊崇和厚爱,固然让李经纬非常感激与得意,但是并没有解开他内心的那个产权之结。30年来,中国企业的成长从来伴随着企 业家产权意识的苏醒,这一点在李经纬身上展露无遗。他早已意识到国有体制不可能让健力宝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持续的生命力。地方政府对企业的倾斜毋庸置疑,可是各种限制也同样严重。比如说为了完成就业率,三水县明确规定健力宝的员工必须保证三水人占到45%的比例,各种裙带关系的输入更是月月发生。在一次接受记者采访中,谈及健力宝的管理体制,李经纬曾拍着自己的办公桌,神情激动地打比喻说:“健力宝好比这张桌子,始终有一条腿是行政上级,另一条腿是军心不定、行事涣散的中层,这两条腿很容易垮,我的这点老本也很容易吃光的。” 正是这种深层次的焦虑,使得李 经纬在创业10年之后开始重新思考企业的成长路径。
在20世纪90年代的中后期,随着一些国有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显现出“体力不支”,政府开始尝试“国退民进”的政策,国有资本将从竞争性领域逐渐退出,经营者被允许以各种方式购买企业的资产。在李经纬看来,饮料行业无疑是百分之百的竞争性领域,将健力宝的产权明晰化是完全符合中央政策的。在当时的华南,一些著名企业已经开始了各种形式的实验。就在1996年底,知名家电企业TCL的创办人李东生与惠州市政府签订了放权经营协议。根据约定,李东生团队每年确保国有资产增值10%,政府则承诺经营层可以按一定的比例购买增值部分的企业股权。 而在三水附近的顺德市北滘镇,生产小家电的美的集团则被整体出售给了它的创办人何享健及其团队。 这些信息无疑让李经纬非常兴奋。在他设计的蓝图中,健力宝将谋求在香港联合证券交易所上市,在这个过程中,一次性地解决经营团队的股权问题。同时,他决定投资10亿元在广州建造健力宝大厦,然后把公司的总部从偏远而关系复杂的三水迁出。 于是,“股票上市,大厦落地”,成了健力宝最重要的两大战略任务。在这两个目标达成之前,李经纬显然不愿意让企业的规模突然膨胀。他深知,如果健力宝的规模越 大、效益越好,那么,他和他的团队购买这家企业的成本就越高,甚至,可能性就越低。 这是一个合理的推论:李经纬控制健力宝的成长速度,是在一个重大谋划下的有意为之。
政商交恶:偏不卖给创业人
1997年,38层高的广州健力宝大厦落成,李经纬按计划把公司总部迁到了广州。这时的健力宝达到了历史的发展高峰:1996年集团的销售额突破了50亿元大关;4月,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评定第一批“中国驰名商标”,健力宝赫然在榜;8月,中国饮料协会公布行业数据,健力宝在 1997年,38层高的广州健力宝大厦落成,李经纬按计划把公司总部迁到了广州。这时的健力宝达到了历史的发展高峰:1996年集团的销售额突破了50亿元大关;4月,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评定第一批“中国驰名商标”,健力宝赫然在榜;8月,中国饮料协会公布行业数据,健力宝在产量、总产值、销售收入和税利4项上均排名第一;它还被媒体评选为“90年代中国公众心目中的十大知名品 牌”之一。 可是,不为人所知的是,李经纬与三水市政府之间的关系已经到了严重恶化的境地。 李经纬在产权上所打的如意算盘在很大程度上是一厢情愿。在三水市政府官员们看来,他的所有举动都无异于叛离。作为地方最大的财政收入来源,健力宝的离心行动越来越让他们坐立不安。据称,健力宝大厦的建造并没有通过三水市政府的批准,而其造价之高更是有转移资产的嫌疑;当总部搬到广州之后,是否意味着这棵摇钱树最终将从自己的土地上“迁走”?这些怀疑如病毒一样在三水市政府官员圈内繁殖和扩散,有人甚至 质疑健力宝的海外战略也是一个“圈套”。因为,“上千万美元的钱被投入到美国市场,可是在那里的超市并看不到健力宝的产品”。这些怀疑最终变成了一个坚定的共识,那就是,李经纬已经不跟三水人一条心了。从此,他的所有行动都被打上了可疑的标志。
1997年秋天,在李经纬的精心策划下,健力宝在香港联合证券交易所上市的方案行将通过,在此方案中,包括了经营层的股权分配。然而,三水市政府以李经纬团队“没有香港暂居证,因而不得购买H股原始股票”为理由,拒绝批准这个方案。李经纬一怒之下,放弃上市。从此,矛盾变得公开化。 从1998年开始,三水市政府加大了对健力宝资金的掌控。集团每开发一种新产品都必须通过市政府审批,经过市政府的财政预算,然后划拨经费。知情者解释说,这是因为“三水非常警惕李经纬借开发新产品之名转移资产,因此几乎每一个新的招商引资项目,政府都要亲自审批,资金卡得紧,还主动要求替健力宝寻找合作对象”。 当怀疑像魔鬼一样地横亘在合作伙伴之间的时候,任何理性或善意的判断都会被扭曲和误解。这可能是健力宝案例中最让人欷歔的地方。在将近6年的时间里,个性豪爽而耿直的李经纬始终没有放下架子,主动与政府部门沟通以缓和关系,这也许是他 最大的失误。
1999年,三水市政府大换届,一些与李经纬有交情的老官员退休或换岗,一层因历史渊源而形成的温情脉脉的薄纱也最终被揭开了,他的处境更趋艰险。就在这一时刻,健力宝集团提出在公司内部实行员工股份合作制改造的方案,由管理层自筹资金买下三水市政府所持有的股份,李经纬开出的价格是4.5亿元,并在3年内分期付清。三水市政府断然拒绝,理由据称是“风险很大,有用健力宝资金来买健力宝之嫌”。之后,深圳一家咨询公司又设计出一套新的方案,李经纬团队持股75%,三水市政府再给李经纬个人5%的股权奖励。这个方案也遭到三水市政府的否决,理由依 然是“担心经营层的钱来历不明”。 在这一时期,出售健力宝已成为许多人的共识。一方面,三水自1998年开始的国有企业改制已经完成80%,健力宝成为最后一个待改制的大型国有企业,而地方财政的状况也不是很好。据新上任的市长后来承认,在那些年的某些月份里,“公务员工资都欠发,日子非常难过”。另一方面,健力宝的经营业绩也在大幅度地下滑。自1997年创造了54亿元的骄人业绩纪录后,销售额逐年大幅降低,到2001年跌到31亿元,相当于1994年时的水平,上缴政府的利税也从1亿元降到2000万元左右。因此,尽快将健力宝出手,已经成了一个明摆着的现实,其需要研究的问题仅仅 是,把这个正在由“香饽饽”变成“烫手山芋”的企业卖给谁。 一次关键性的会议在2001年7月召开。三水市政府为健力宝召开了转制工作联席会议,市委、市政府领导悉数到场,每个与会的政府官员都被要求依次当场表态。结果,90%的人主张卖掉健力宝,但决不能卖给李经纬团队。(最终当地政府把健力宝卖给了一个叫张海的人) 健力宝和李经纬的命运在这一刻被强悍地决定了下来。】载自《大败局Ⅱ》
以上内容则是健力宝走向衰落的根本原因。
9#
dreams pig  2级吧友 | 2018-9-24 00:49:23 发帖IP地址来自
我妈以前就是在广州健力宝的一名推广市场的普通业务员,那是在03年我小学左右的事情,那时健力宝非常庞大,员工许多,而且做了许多小物品来送给客户,像桃符啊,笔啊,钱袋啊,书包。我就有许多这样的东西,其中书包还背了许久到高中呢!健力宝还有一个品牌叫第五季,口号叫现在流行第五季,请了滨琪步代言,还举办了漫画比赛,别问我为啥知道,因为我有许多这样的纸。可到了04年时,听我妈说健力宝做海边的房地产项目亏了钱,于是我妈这些员工就只能另谋出路了,再换了一个经理之后,基本健力宝就没有业务员了,都去了其他饮料公司。连城市都没人去向士多店卖饮料,何况是农村,故以后很难在看到健力宝的身影。现在的商店一般不会主动进货,除非卖得好,因为有许多饮料行业的业务员上门询问是否要货。没有业务员的饮料公司只能是被遗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积分:
帖子:
精华:
期权论坛 期权论坛
发布
内容

下载期权论坛手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