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的纪录片《超级工程》展现的内容,对中国整体的制造业、建筑业以及装备制造业的水平来说,有多少代表性 ...

论坛 期权论坛 期权     
n_z   2018-9-24 00:42   3033766   7
分享到 :
0 人收藏

7 个回复

倒序浏览
2#
Uncle Sam  2级吧友 | 2018-9-24 00:42:57 发帖IP地址来自
本回答经过两次补充,涉及制造业内幕,希望能为大家提气!

----------

好吧,作为一个从业20年的制造业人员,十三五规划审核专家组成员,我来回答一下你们的争论。
1、本人参与了多个领域无数本子的编写(申请过国家项目和成果奖励的你们应该能懂什么叫本子),这种本子里面很重要的一项就是分析国内外技术差距,然后说你是打算怎么弥补这个差距,怎样去实现云云。各位,几乎所有制造业的本子都是这个写作逻辑,这就说明我们全面落后于强国,但我们正在追赶,甚至在局部有超越(有超越基本上就能去争取国家科技进步奖励了)。
2、对于军品、核电、大飞机、石化等项目所需的加工能力,也就是体现出的大国重器,如果我们要等到有自主能力做基础件才上马,估计会被砍死。基础件不行我们进口也得造整机,没得选,就是这么简单。片子里体现的就是整机集成的技术能力,不管能用多久,起码我们有了能实现这种加工能力的装备,下游的重要行业有得用了。
3、国家这五年来对基础件领域非常重视,无奈我们自己不争气做不好,究其原因,是基础件太小赚钱太少,投入大实在划不来,在市场化竞争的条件下,做出来又没有下游行业敢用,这样的循环是恶性的。其实要破这个局,还需要几十年,路线就是:做好整机,利用各种手段尽量消灭整机竞争对手,掌握整机产业主导权,由此才有向上游施压的资本,后面的不用我说了,欢迎讨论。

---------
2017.1.30补充一点:关于偷。

有位同学说要取得重大突破就必须靠偷国外技术,这个我认可,不偷不借鉴那不是傻么,可是这个也是要技术的!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你得站得稳。

国外的先进技术都会形成知识产权,比如专利,比如技术秘密等。通俗的说,专利这个东西只在授权国范围内有效,在没申请并获得授权专利的国家这个技术就是任何人免费公开合法的用。至于技术秘密,如果不能证明我是用非法手段从对手那里获取的,那就是可以合法的用。

即便对手申请了专利,也可以通过提出公众意见阻止或延缓国家专利局对该技术进行专利授权。

即便对手获得专利授权了也没关系,您这专利写得水平怎样可是个大问题,我可以通过穷尽各种方法证明其权利不成立,或者缩小其保护范围,这样我就可以大胆地用!

另外,机械装备类企业在专利领域普遍不像电子信息领域那样水平高,所以,有瑕疵的专利大把,这样免费的技术用不用我们自己说了算。就算你专利写得好,大多数情况下我们也可以用替代方案绕开壁垒。

国际竞争就是要按规则,我们可以利用规则来偷,没错,这就是大企业的思维,实在不行你有保护我也申请一堆专利跟你纠缠,官司打累了咱俩换技术用,你别找我麻烦我也不纠缠你了,电子行业苹果、三星、华为、中兴、富士康就是这么干的,机械行业中联、三一等也积累了大堆专利等着对手来干架,谁怕谁,嗯!

未来,知识产权玩不好的企业,注定不会成长为巨人,即便长大,也是虚胖。

欢迎拍砖!

---------

2017.3.19补充

我参加了前后持续五六年的国家重点产业扶持评审,让我告诉你们这个是干嘛的。
主导的是国家财政部,参与的有税务总局、海关总署、工信部等多家部委。目标就是制订、修订每年的进口件目录清单和条件,用途就是给重点产业提供国家补助,符合条件的企业可以申报,是从税务角度给予减免。某数千亿规模的产业,第一次的进口件清单就是本人用X200的小黑码出来的。依据此清单,当年行业减免税额度超过10多个亿。
进口件清单的制订原则是:行业整机创新所需进口件、行业整机抢占制高点所需进口件可进入目录。
每年的年度审核会议上,各部委大佬们总是要问几个问题:清单里什么东西可以用国产化替代,什么时候可以替代,然后加加减减,提出替代时间节点要求。这么多年来我一步步看着大批量的进口件淡出清单,这就是进步,知乎上的你们看不到罢了。
同时每年被修订的还有另一个隐秘清单:整机进口税率优惠清单,各部委大佬们每次都问同一个问题:清单上什么级别的整机咱们国家可以造了?凡是我们回答可以造的整机,进口税率将会调高,为啥这样做,你懂的。一年年下来,很多类整机都从清单中淡出,这就意味着国产机种已经实现了该类别的全面替代!
大你们这么多岁,奉献了自己的青春给制造业,希望你们这些年轻人少一些埋怨,多一些实干。没有哪个国家能像中国这样在所有领域都能全面发展,纵然有不足,亦值得自豪!

20170907 加个图证明一下身份

另外,有志于知识产权事业的可以联系我
3#
麦托什  4级常客 | 2018-9-24 00:42:58 发帖IP地址来自
很多人对此记录片的理解是有偏差的。


2011年,张维为教授出版了本书,《中国震撼》。

这边书在当时引起了轰动,我国大boss也曾推荐此书。

这本书诞生于国民普遍缺乏自信的年代,为提振我国士气,摆脱自卑感,树立自信,起了非常大的作用。


同样,央视的《超级工程》,初衷也是如此。

其作用,也是是类似的,这是我国制造进攻高端产业的一个缩影,也是向世界宣布中国制造不是低价低质,和粗制滥造的代名词,这个片子是拍给老外和对我国制造业不自信的人看的。

目的是增强自信,而不是让我们盲目乐观。

下面我发一个图,大家看了不要心酸。

2016年出口企业排名。
这是前20名,事实是扩展到前100名,结构也是类似。

硕大的中国,其实只是一个代工厂!


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事情不能只看一面。
我们不能看到优势,就过度乐观。
更不能看到劣势,就无限悲观。

我们的祖辈,从国破家亡的边缘,牺牲流血,把我国拉回了正轨。
我们的父辈,在那个看不到希望的年代,默默努力,把国家推向前台。。

1990年,日本gdp是我们的7.6倍,美国是我们的13倍。
差距,曾是那么的让人绝望。
但今天,我们gdp已经是日本的近三倍,美国的60%


《超级工程》是我辈的起跑线,而不是终点线。

诸君共勉。
4#
匿名用户   | 2018-9-24 00:43:00 发帖IP地址来自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5#
李明  5级知名 | 2018-9-24 00:43:01 发帖IP地址来自
看到知乎里热烈的讨论,发现高票答案不受待见,好吧,高票那位网上看到的都是别人想让你看到的。实际你根本见过真正的东西,我敢肯定。大了不说,你家的开关插座,是西门子的还是公牛,鸿雁,松下还是施耐德。你买哪个?
我在工厂上班6年,我觉得工业基础不如人家是对的,可不是说国家大力扶持就能改进的,现在国家成立了一个振兴制造业的小组,在我看来,国家知道制造业的重要性,但是我觉得最需要改变的是对工人,技术人员的态度。让他们最起码能过的好一点,有尊严,不是领导想一出是一出。我们车间里有一台设备叫驾车机,就是把一节火车箱顶起来更换轱辘,的机器。厂家明白的说,这玩意不能四处挪,可是领导偏让它四处挪,结果各种毛病,领导还说我维修不力,没解决根本问题。卧槽了。现在据我所知我们单位的管理方法类似于监工与奴隶,在遇到问题和难题时候,生产单位领导通常就一句话,你能不能干?不能干我罚你。继续卧槽,工人特别相当领导,最次也要脱产。我们对外宣称工资年平均十万。好吧我一个月3000多,单位里专职团干部好几百人,他们工资比我高老了,还不累。你说这种环境下谁还能平衡,奉献。我遇到的中常见的有天车,也叫桥式起重机,老式的笨还费电,国外科尼公司天车,完爆老式天车。我们单位天天将创新,精益,五小成果,立项攻关。你知道么,一个大门加一个门弓子就能获奖。就看谁会写,真正的成果反而不容易获奖,外行不懂,现在不要看超级工程就自豪。我们这么大的国家要干点啥都是超级。每个人发一瓶水都能够绕地球三圈。任重而道远,先要改变的是观念,否则还是会走老路。
6#
吴章桥  3级会员 | 2018-9-24 00:43:04 发帖IP地址来自
下面一大段是借用别人的话,表达我的观点。

“能在几乎所有领域和美国正面对抗,而且还互有攻防的,世界上只有中国一家。其他西方国家由于体量较小,又缺少国家意志,在四代机、搜索引擎、电子商务、社交媒体、手机等领域基本都放弃了。日本放弃得更多,除这些外还有电信标准、导航系统、大飞机等。俄罗斯只能抓军工和航天,在大部分领域里都退出了竞争。只有中国在全面发力,在每场竞赛中都不缺席。
这里有一件很有趣的事。一个选手如果只参加几场比赛,取得了好成绩,那么人们一般就只称赞他。而另一个选手出现在所有的赛场上,在大部分赛场上都排在前五位,就经常被人批:为什么短跑不如博尔特?跨栏不如刘翔?跳远不如刘易斯?拳击不如邹市明?太弱了!
对中国,大家批的是:为什么汽车不如德国?芯片不如美国?机器人不如日本?液晶不如韩国?这种批评背后的意思是中国应该在每一个领域都做到第一,否则就是失败。其实任何国家都不可能在所有领域都是第一,这是个脱离实际的要求。怎么不提德国的社交媒体不如美国,美国的高铁不如日本,日本的手机不如韩国,韩国的太多东西不如中国?他们是不是也该痛心疾首地反思?
不过这个脱离实际的要求也有正面意义,就是说明中国人民内心非常骄傲,自我期许极高。我们铭记着天朝上国的荣光,知道自己在历史上全面领先过。面对困难,我们总是认为内因是主导因素,自己搞好了就没有过不去的槛,坚信人定胜天,君子自强不息,士不可以不弘毅。这其实是大国特有的一种自信。”

谢谢陈述这段话的和我同姓的中科大Dr. 袁!编辑于 2015-10-09
7#
杨爱红  4级常客 | 2018-9-24 00:43:05 发帖IP地址来自

这是个老问题,不过最近我有了新的发现。

前几天针对《新闻联播》里的两则新闻码了篇稿子《杨爱红:LNG船、半潜船凭什么登上《新闻联播》》,里面有这么一段:

如今采用薄膜型液货舱的大型LNG船载货量17万立方米起步、双燃料发动机是标配,而登上《新闻联播》的这条LNG船采用的是独立C型罐液货舱。独立C型罐液货舱是一种工艺相对简单的结构形式,可采用304L不锈钢等较低成本的钢材建造、无需用到焊接工艺复杂的殷瓦钢薄膜,但受限于其本身的结构特点,其容积相对较小、一般用于小型LNG船上。国内已有部分设计单位和船舶企业具备此类LNG船设计和建造能力。
“海洋石油301”号3万立方米双燃料LNG船,由上海船舶设计院设计、江南造船集团有限公司建造,2015年建成交付使用

没想到,评论区里还是有一大堆评论在拿「大国重器」「超级工程」「造船工业王冠上的明珠」「殷瓦钢」说事儿……

给我的感觉就是:《大国重器》《超级工程》这类片子已经成了某种宗教的圣经;而信徒们脑中也打上了思想钢印,以至于一看到「LNG」三个字母就联想到片子里出现的那种装备殷瓦钢薄膜的LNG船、就以为是什么牛逼牛逼最牛逼的东西……

事实上,并不是每一条LNG船都需要殷瓦钢,也不是每一条LNG船都可以叫「造船工业王冠上的明珠」——「造船工业王冠上的明珠」没那么廉价的好伐!能够被称为「造船工业王冠上的明珠」的LNG船,是指大型LNG运输船,几年前是14万立方米起步,现在一般都17万立方米才好意思上路了……

顺便一提,到目前(2017年3月)为止,完成一条「造船工业王冠上的明珠」,中国企业的工期仍然要比韩国企业长20%左右,人均完成修正总吨不到韩国的二分之一(当然人均收入差不多也是这个比例),而且得要加装再液化装置才能把蒸发率控制到韩国造的水平……

所以呀,还得再多来些大型LNG船订单练练手艺才行啊!

8#
镜飞鸢  4级常客 | 2018-9-24 00:43:06 发帖IP地址来自
教研室要买一台振动机,国产30万,两三年会坏,外国90万,能用好几年,而且更精确,,Boss考虑很久,最终决定买国产的,
1、便宜,这很重要
2、快,能立即投入使用
3、做工程的不用很精确,买外国的会浪费
4、桥梁建设这几年火爆,但已有颓势,30万很快会赚回来,过几年谁知道还用不用得上
所以你知道为什么热血的青少年总觉得旭日东升,充满希望,一线或者二线的技术人员却喜欢唱反调吧,,,前途一定是光明的,路却是一步步走出来的,唱歌很容易,做事很难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积分:
帖子:
精华:
期权论坛 期权论坛
发布
内容

下载期权论坛手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