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是要注意此时美国并没有进行大规模工业化,也并未进行常说的“工业革命”。至1860年,按照创造市场价值来算,美国最大十个工业产业部分分别是棉花制品、木材、鞋制品、食品、男服装业、铁、机械、羊毛制品、客货车、皮革制品(Peter Temin, "Manufacturing", in Lance Davis et al.)。可见当时美国主导的产业是由纺织业构成的
虽然拉美地区也有北美地区相似的自然禀赋——资源丰富、劳动力稀少,适宜发展中资本密集型制造业。我们知道劳动力稀少实际上意味着资本的稀少,这实际上并不利于发展资本密集型制造业。Ames and Rosenberg认为美国的资本和资源相互互补弥补了美国的自然禀赋缺陷,实际上盛产自然资源的新西班牙本应该可以利用丰富的资金发展制造业,这点新西班牙实际上反而有优势。
我们看到美国南方的经济模式也更趋近于拉美地区而非典型的“新英格兰”的模式,但美国南方可能更获益于其本身融入美国经济体,美国本身的交通、市场规模、市场联系以及技术获取的方便程度都大大高于拉美地区,至少拉美地区从来也无法获得“轧棉机”这种大大提升生产率的机器——它使得美国成为世界棉纺业的主宰。高效率的机器、资本密集型开发以及规模效应导致美国南方的棉花业在南北战争前20年取得了惊人的成功。1851-1860年的出口商品中30%以上为棉花,1860年棉花出口的总收入高达1920亿美元,相当于联邦财政收入4倍之多。(Historical Statistics, series Ee 446-457, 570-571)
关于正题: 发展问题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没有单一因素和机制能够解释。我在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个图表(来源: Rodrik, D., & Subramanian, A. (2003). The primacy of institutions. Finance and Development, 40(2), 31-34.)
3. 殖民者行为受到殖民地资源、环境、社会结构等条件的影响(除了本书,另外一个典型的研究:Acemoglu, Daron, James Robinson, and Simon Johnson. 2003. "Disease and Development in Historical Perspective." Journal of the European Economic Association 1 (2/3): 397-405)。有人批评我没数据,请读文章和书,里面数据够多了。复制过来徒增答案长度而已。
关于这一理论有两个著作不可不读:(1)Kohli, Atul. 2004. State-directed development: political power and industrialization in the global periphery.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Doner, Richard, Dan Slater, and Bryan Ritchie. 2005. "Systemic Vulnerability and the Origins of Developmental States: Northeast and Southeast Asia in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59 (2):327 - 61.
1994年,墨西哥正式加入北美自由贸易区(N A F T A ),由于农业技术,生产规模和农业补贴方面难以与美国相比,农业受到重大打击,粮食安全亦受到极大威胁。大量小农破产涌入城市,与巴西相同,墨西哥的城市化也是不得已而为之的“被城市化”,社会问题严重。感到被忽略的民众发动多次抗议活动,毒品犯罪在贫民窟内肆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