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欧洲的殖民地,为何南美/拉美与美国和加拿大的差距这么大?

论坛 期权论坛 期权     
杨远航   2018-9-24 00:14   437243   9
美国和加拿大曾经是法国和英国的殖民地,而拉丁美洲的墨西哥、中美洲、加勒比海地区、秘鲁、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厄瓜多尔、阿根廷、乌拉圭、巴拉圭和玻利维亚曾经是西班牙殖民地,巴西是葡萄牙殖民地。英法两国的资本主义相对发达,英国曾经是世界工厂,法国也是欧陆强国之一,而西班牙和葡萄牙在新航路开辟以后经历了短暂的兴旺发达之后,很快就衰弱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很缓慢。美国比拉丁美洲的国家要早独立,加拿大受美国的影响非常大。拉丁美洲国家则独立的相对较晚,而且独立过程一波三折。北美和拉丁美洲之间的差距如此之大,是不是和这两点有关呢?或者是还有其他什么原因?
分享到 :
0 人收藏

9 个回复

倒序浏览
2#
莱茵行宫伯爵  4级常客 | 2018-9-24 00:14:49 发帖IP地址来自

  首先说明,这个问题是极其宏大和复杂的,毫不夸张地说,足够一千个来自不同领域不同学科的博士毕业了,在过去一百多年间也已经耗费了无数聪明头脑的心力,在目前的我国,大半个拉丁美洲研究界都是靠拉美现代化问题养活的。因此,如果有人说要在一个知乎回答里就把这个问题鞭辟入里地解释清楚,或者说找到根本解,那无异于痴人说梦。

  所有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可以说都是一种理论(theory),是对概念以及概念之间因果联系的阐述。在评价一种理论的时候,我们采取的标准是看它对于现实的解释力强弱,解释力越强,一种理论就是越优良的。在自然科学领域,人类已经提出了很多解释力很强的理论,例如人人皆知的万有引力、达尔文进化论等。但是在社会科学领域,绝大多数问题都不可能用一种视角、一个理论来解释清楚。如果说社会科学问题如同一片亟待照亮的黑暗,那么每一种理论都是一支打向这片黑暗的光束,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有着不同的强度,照亮不同的范围,并且为后来的光束开辟道路。当然,有些光束打歪了,有些光束似明实暗,许多光束彼此之间存在差异和冲突,但是这正是社会科学的特点,我们需要的是广博和包容的视野,普遍联系的能力,以及不断分辨和纠正的过程。自然科学的门槛窄、高而且长远纵深,社会科学的门槛平、矮但近乎无限宽广。

  因此,我既不打算,也不可能做到试图把题主的问题彻底解释清楚。本回答的内容是,对“拉丁美洲为何不发达”这一问题提出导论性质的整理,并提示一些思路上的要点。


  本回答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点:

  1.避免单一要素决定论。(基本逻辑)

  2.把拉丁美洲放到历史过程和世界体系中观察,可以看到拉美的不发达是西欧和北美发达的根本解释。因此我们需要具备整体的视角。(核心内容)

  3.在看到拉丁美洲的同一性的同时,重视其内部差异。(补充要点)


  在人文社科领域当中,入门者往往会很喜欢使用单一要素决定论思考问题,然而这种思维方式其实是我们需要尽力避免的。为什么呢?原因很简单,因为单一要素决定论不实用,如果单一要素决定论真的能够很好地解释和预测问题,那么学者们真的是高兴还来不及呢。然而现实是,单一要素决定论除了易于理解之外,并没有其它优势,它对于问题的解释和预测能力太过有限。

  社会学家保罗.拉扎斯菲尔德曾经提出过在社会科学问题当中判别两变量因果关系的三条经典原则:

  1.在出现的时间或逻辑顺序上有明确的先后,因在先,果在后。

  2.两个变量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

  3.能够排除第三方变量的干涉。

  我们所知的几种经典的几种单一要素决定论包括技术决定论、地理环境决定论、人种决定论、宗教决定论。在现实问题当中,这些决定论大多只能满足第2项,部分地满足第1项,基本满足不了第3项。以技术决定论为例,技术的发端可以超前于时代,可以对社会生产力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但是技术在社会当中的扩散和应用却要受到无数因素的影响——只有社会需要技术,技术才能为社会服务。例如在17世纪的东亚,船只技术完全满足远洋航行的要求(在1609年时,三艘日本船曾载着西班牙官员罗德里戈.维韦罗穿越太平洋前往美洲),但是包括东亚在内的整个非欧洲世界在这一时期都没有体现出对远洋航行的热情,这足以说明各种“第三方变量”在技术和社会发展的因果关系的判定上能够产生明显的干涉效果。

  在日常生活和网络论坛当中,许多人都非常喜欢拿相关关系取代因果关系,一旦发现一组强相关关系(往往是符合自己价值观的),便不假思索地拿来当做因果关系(同时也是无可辩驳的宇宙真理),全然不考虑时间逻辑顺序因素和第三方变量的存在。但一个有素养的社会科学学习者必须牢记,相关不能取代因果,更何况很多人观察到的相关还是在主观抽样偏差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具体到拉丁美洲发展问题上来看,避免单一因素决定论是必要的。处处都存在驱使我们舍本逐末、因小失大的陷阱,个人价值观、教育、传媒时时刻刻都在对各种因素做出加权,让我们重视一部分,轻视另一部分。人的认知局限性让我们不可能从根本上摆脱这些因素加权的倾向,因而我们能做的就是兼听则明、保持谦虚、接纳考虑多种因素,以求建立系统的、有价值的认识。


  拉丁美洲的不发达是西欧和北美发达的根本解释。这句话并不意味着拉丁美洲是欧洲和北美强盛的唯一缔造者,而是说明,我们能够在拉丁美洲身上找到关于今日世界秩序形成的几乎所有历史线索。欧洲“发现”了美洲,“发明”了美洲,并且把哥伦布的航行当做是现代世界的开端。拉丁美洲从一开始就是欧洲经济世界的外壳,只有把欧洲和美洲(乃至更广阔的世界)放在一起来观察,才可能找到有价值的答案。

  北美和拉美的差别是不同的结构和历史的遗产,拉丁美洲是被按照经济边缘的原则建设起来的,它们一开始就注定要为中心效劳,接受国际经济分工强加给它们的角色。它为欧洲提供货币、原材料、农业消费品和市场,命运从根本上来说取决于欧洲。

  应该怪罪西班牙或葡萄牙吗?该也不该,英属北美是英国的北美,但西属美洲是全欧洲的美洲。拉丁美洲从一开始就注定成为世界历史的一个决定性因素:美洲白银充当了欧洲把资本主义结构传播到亚洲的润滑剂;巴西的黄金通过《梅修恩条约》(1703)后的英葡贸易源源不断地流向英国,成为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燃料,并且为英国的金融体系奠定了基石;1848年美国在新征服的加利福尼亚发现的黄金又为第二次工业革命出了一把力;巴西和加勒比的蔗糖则是16-18世纪贸易的一个轴心,美国第二任总统约翰.亚当斯曾说:“我不明白为什么我们羞于承认,糖浆是美国独立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在法国革命前夕,欧洲从西属美洲获得的财富超过从印度获得的六倍。欧洲的这个宝库不是由西班牙和葡萄牙独自建成的:西班牙这个农业国就算调动全部力量也不可能担当得起这个重任,或者说任何欧洲国家都不可能单独占有西属美洲,法国人勒.波蒂埃.德.拉.海斯特洛瓦在1700年说,西印度消费的物品必须从全欧洲取得,法国即使建设再多的制造厂也不可能单独满足它。原则上只有西班牙人才能够参与西属美洲贸易,但是塞维利亚和加的斯实际上只是全欧洲制造业的中转站:1689年,在欧洲运往西属美洲的27000吨合法商品中,有1500吨来自其宗主国西班牙,其余的均是主要来自于欧洲其它国家的的制成品;1704年,塞维利亚商业裁判所承认只有六分之一的贸易货物来自西班牙;贸易利润甫一返回西班牙,便被运送散发到欧洲各地。此外,西属美洲还存在长时间、大规模的走私活动,葡萄牙人、荷兰人、英国人、法国人都是走私好手,还得到了西班牙殖民地的商人以及受贿官员的配合。欧洲合力建成了西属美洲,也获得了属于他们的报酬,英王查理二世在1676年说:“全欧洲都能见到西班牙的白银”,正是这些白银刺激了北方制造业的发展,并为东方的贸易和殖民活动提供了必不可少的贵金属。

 (图:1784年驶入加的斯海湾的船只国别及数量,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利益瓜分的格局。)

  如果说不读欧洲就读不懂现代世界,那么可以说不读拉美就读不懂欧洲。殖民地时期的拉丁美洲已经是一块空前驳杂的大陆了,各种土地所有制(从大庄园、种植园到印第安人村社),各种劳动力制度(从奴隶制、农奴制到雇佣工人)、欧洲历史上的各种文艺风格和思潮(从文艺复兴到新古典主义)都同时存在于拉丁美洲,它和欧洲是一体两面的,是一个关联的整体。正像是马克思尖锐的提法所说的一样,“欧洲隐蔽的雇佣工人奴隶制,需要以新大陆赤裸裸的奴隶制为基础”。

  政治独立能够让拉丁美洲逃离边缘地带的位置吗?答案是不能。早在18世纪前,以及具有决定意义的18世纪期间,它就已经处于双重的依附地位了。北美只要挣脱和英国的联系就可以获得自由,但是拉美需要做的是挣脱和整个欧洲的联系,这是做不到的。诚然,继续在国际分工中扮演边缘的角色也能够带来繁荣——在经历独立后半个世纪的混乱后,拉丁美洲迎来了1870-1930年的初级产品出口繁荣时期,多国在自由派寡头的领导下迎来了一个黄金时期,但在1929年左右遭遇了重大的打击,因为经济边缘的自主性是最差的。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拉丁美洲开始普遍尝试进口替代工业化策略,迎来了第二个黄金时期,但是新的工业政策导致了新的问题——工业发展仍需要大量进口、资本密集型产业导致对外国资本的依赖以及大量失业、贫富分化加剧、依赖国家保护的企业效率过低。进而,1970年后的普遍危机把拉美再度拖入了低谷。

  只有拉丁美洲的经济学家十分注重区分“增长”(crecimiento)和“发展”(desarrollo)的区别,前者只代表收入或者经济总量上的进步,而只有结构上的提升才配被称作“发展”。1914年前后的阿根廷(以及它的微缩复制品乌拉圭)就是个很好的例子,当时该国依靠农产品出口的繁荣,人均国民收入和德国与荷兰持平,超过瑞典和瑞士,居民的生活水平很高,但是随着大萧条后危机的到来,阿根廷的经济和政治都进入了不稳定的周期。这一时期的阿根廷毫无疑问属于增长度高而发展度低的国家,而拉丁美洲整体也是一个由于结构上的缺陷,其经济的自主性或说“发展”水平严重不足的地区。

  现实当中,出于不同的目的,人们喜欢制造对比——右派提及拉美,往往是要证明西欧和北美在体制、道德、思想、历史和种族上的优越性,证明拉丁美洲需要西方的价值,需要充当亦步亦趋的小兄弟,因为没有边缘的衬托,就没有中心的光芒;左派提及拉美,往往是把它当做受害者,用来批判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的罪恶、资本主义的腐朽,用拉美的失败来证明西方意识形态或体制的危害,因为不说明边缘的疾苦,就无法说明中心的罪恶。然而,世界不是由孤立的区块所构成的,拉美、北美和欧洲也不是割裂的存在,这是一个整体,如果要深入地理解其中一部分,就必须要具有整体的视角。


  最后,请不要忘记,拉丁美洲也是一个内部差异巨大的地区——多米尼加共和国和阿根廷的国情与历史是不同的,巴西和巴拿马也是不同的。各个国家在殖民地时期的人口、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状况都是不同的,走过的资源出口和工业化道路也是不一样的。重视拉丁美洲的内部差异,不仅有助于更清晰地认识问题,也是一种对于不同文化和国民的必要尊重。

  另外,美国也不是一个绝对特殊化的国家。在独立时,该国整体也是个农业国,它的南部也是奴隶制的种植园经济,它的联邦政府也经历了和其它美洲共和国一样的弱小时期,它也不是在独立后一朝进入资本主义体系的中心的,而是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过分特殊化和泛化一样,都是我们在分析问题时应该避免的一种先入为主的预设。

3#
Orz辉  5级知名 | 2018-9-24 00:14:50 发帖IP地址来自
@天涯明月刀驳斥@王海的回答太冗长了,其实反驳根本不需要那么多计量数据,只需要简单的史实就够了。

首先,拉美和美国的经济增长分化是从1700年开始的,不是1800年。1700年的时候拉美人均收入和美国差不多,其中拉美521,美国是527,而墨西哥的人均收入甚至比美国还高,达到568。可是到了1820年左右,美国人均收入已经是1257,拉美国家是701,拉美人均收入只有美国的56%了。

再说煤炭作为工业的主要能源的时间点。珍妮纺织机出现是1770的事情,而瓦特改良蒸汽机并应用到纺织机,已经是1785年的事情了。至于富尔顿发明蒸汽轮船、史蒂芬孙发明火车,都是1810年左右的事情了。也就是说,煤炭作为新能源参与现代经济,至少是1800年左右的事情了。因此如果将煤炭作为解释美国人均收入增长的主要依据,那么也美国在20年间人均收入差不多增长了一倍。20年收入翻一倍,换成年收入增长率就是4%,这个连20世纪的美国都做不到。。。

问题不仅仅如此,我们还需要分析产业结构。要知道美国工业人口超过农业人口是1930年以后的事情了。我们即便忽略美国130年间产业间的劳动力转移,粗略的假设1800年左右美国工业和农业人口各50%,那么仅仅用工业发展解释美国的比拉美增长快,就需要美国年工业增长率超过7.5%,才能解释美国人均收入20年间翻了2倍。7.5%的增长率完全超越新常态啊。。。

因此从能源的角度分析早期拉美与美国差异的原因不靠谱。我们翻翻发展经济学,就会发现在任何一部发展经济学中,农业都是重点关注对象。这是因为首先任何国家经济起飞初期农业人口比重都很高,其步入现代社会农业增长率都必须非常高,不然其人均收入增长会非常有限。比如中国近40年来的农业增长率在4%,由于人口的产业转移的原因,农民收入增长更快,如果中国农业增长率是0,那人均收入增长会非常困难。其次,农业的生产率进步甚至应该高于工业和服务业,不然怎么有更多的粮食养活其他产业的人嘛。比如1930-2010年间美国农业生产率每年大概增长4%,分别是制造业是2倍、服务业的5倍。最后,农民收入增长还会带来工业品需要增长,根据研究农业1美元的支出的会增加2.75-10倍非农产业需求,因此1700后美国农业增长对工业的需求至关重要。

简单的说,1700以后的美国增长率高于拉美,农业应该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就需要关注一下美国和拉美国家农业的不同。说两条研究:根据恩格尔曼的研究,美国家庭1900年拥有农村土地的比例,是阿根廷的7倍,墨西哥的25倍;而根据世界银行对土地分配的观察,发现土地分配平等程度和经济增长是高度正相关的。
土地平均分配除了显而易见的提高非农产品需要外,还会提高农业生产率本身。土地分配越不平均,大农场主比例就更高,而根据森的研究,小农场主比大农场主更有效率。显然农场规模越大,顾工比例就会越高,这就牵扯到所有权与生产率。如果大农场主采用固定工资(包括奴隶制),那么顾工干活的动力就会很小,往往会偷懒,进而造成生产率低。如果大农场主采用分成制,由于土地不是自己所有,因此佃农会采用短视的行为,耗尽土地的肥力。因此总的来说,由于消极怠工和土地肥力的关系,大农场的生产率低于小农场。

问题不仅仅在于此。理论上大农场主可以选择把土地高价卖给顾工,然后总生产率得到提高。可是由于大部分人没有土地,他们就没有资产可以作为单位贷款,因此根本无法购买土地。东亚国家从日本、韩国、台湾到大陆,政府都选择介入土地再分配,这被认为是东亚高增长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拉美国家极为不公平的土地分配方式,应该是其早期经济增长相对缓慢的一个重要原因。

最近没写经济学方面的文章了,当然,一个国家增长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我这只是抛砖引粉而已,哈哈~
4#
天涯明月刀  3级会员 | 2018-9-24 00:14:51 发帖IP地址来自
简单地说,高票说的煤确实是一个重要的因素,但似乎远远不是万能的。由于我对加拿大经济史并不了解主要以美国举例

1——————————————

这个理由很简单,因为工业革命虽然直觉上和大型蒸汽机、铁路、煤炭开采和钢铁制造联系起来,但是当时的经济增长,钢铁业、煤炭业和相关的交通业(这些可能需要利用煤炭提供动力)占经济增长的比例却很小,反直觉的并不算高

例如1800年的英国,其经济增长速度约为0.5%,但其经济增长主要是通过纺织业,比例超过60%;而与煤炭相关的产业只占1/4左右

所以很多人并不太理解什么是工业革命或者工业化过程。在历史上我们一般认为,纺织业是所有工业国家的必经之路,是工业化的初始阶段,这是由劳动技能简单并且十分适合投入大量机器来提升生产效率。

美国也是如此,拿破仑战争时欧洲的长期战争和保护主义政策使得1810年之后,美国的棉纺织业迅速发展。到了1860年,其纺织业的工业化水平已经接近英国(Hughes,1970,美国工厂的人均纺锤数量约相当于英国的80%)。由于美国投入更多的原料——人均消耗原棉为英国160%,其生产效率大大超过英国。相比于美国的惊人成功,拉美地区国家在初级工业范围内几乎没有实现任何成功。

尤其是要注意此时美国并没有进行大规模工业化,也并未进行常说的“工业革命”。至1860年,按照创造市场价值来算,美国最大十个工业产业部分分别是棉花制品、木材、鞋制品、食品、男服装业、铁、机械、羊毛制品、客货车、皮革制品(Peter Temin, "Manufacturing", in Lance Davis et al.)。可见当时美国主导的产业是由纺织业构成的

虽然美国也有一定重工业,但其炼钢业相对也比较落后,使用燃烧无烟煤或木炭的小型熔炉和锻炉,主要依赖美国丰富的木材资源而非煤炭资源。而且炼钢业的产量也相当的少,直到1870年美国的钢铁产量也只有77千吨,这导致1860年前建造的铁路60%的钢铁是从英国进口的。
(注:但由于美国固有的“规模化特性”,美国的钢铁产业相比欧洲同行依旧有更高的生产效率,不管任何工业产业,美国总是拥有生产率优势)

所以南北战争前美国毫无疑问是没有进行大规模工业革命的,却依旧有大量的初级工业。美国也通过发达的初级工业进入当时最富裕的国家行列之中,此时他拥有不逊于欧洲的生活水平,正如英国在半个世纪前曾经做过得一样。但在此时拉美国家就没有实现美国这种经济成功,即使美国此时只是在这种初级工业领域大展手脚,这意味着在19世纪早期拉美地区已经远远落后与美国的步伐

美国确实像高票所想象的一样,试图利用自然资源取得生产率竞争优势,在经济史中我们认为美国存在独特的“自然禀赋”。但在1860年前却并非如其想象的一样利用煤炭的优势来获得竞争优势,经济史中讨论的美国早期经济(1783年-1860年)利用的“自然禀赋“,通常指的是木材(Ibid 18-24)或者河流
(注:经济史研究认为美国拥有自然禀赋,最著名的为Habakkuk的论断,美国拥有丰富的资源和稀少的劳动力,这利于美国发展起资本密集型制造业模式。但实际上当时拉美地区也适用于这一论断)

美国利用自然资源中最突出的一种原材料是木材,由于美国的这种资源相比欧洲是如此的丰富(拉美地区也同样拥有这种比较优势),所以在1860年前美国人总是试图利用木材来代替金属。这种经济模式的结果是,他的人均消耗木材数量是英国的5倍之多,大量原材料投入生产大大提高了美国钢铁业、纺织业等的生产效率,这也直接导致直到1860年美国的木材业创造的市场价值仅次于棉纺织业,为当时美国第二大工业部门。

既然使用木材如此便利,那么只有当后来市场足够扩大、铁路网络发展起来并且高质量的焦炭发现后,美国企业才会转向后者。这在经济学中很容易理解,通常一个产业只有在原有技术方向都无法改进,并最终在任何要素价格都无法盈利时,才会转向其他技术方向这也是一句格言的意思:较老的技术总是在最后阶段趋向巨型化

同样的例子是20世纪时期,和自动化程度更高的美国产商进行竞争的的英国厂商,他们总是保持使用走锭精纺机,并试图不断改进它进行竞争,而并没有转向美国人使用的自动、环形纺织机。所以技术前进和利润总是高度相关的,美国企业在可以利用木材时总不会利用煤炭

《技术与美国经济增长》的作者Rosenberg对美国利用其“自然禀赋”的一个假说即是相关于蒸汽机在美国的使用。即使美国企业当时既能够制造低压蒸汽机,又能够制造高压蒸汽机,但实际中往往采用后者,但在英国则主要使用前者。这是因为虽然高压蒸汽机有消耗燃料更多的缺点,但美国可以提供足够的燃料。而燃料的主要来源既可以是木材、焦炭或者煤但在早期主要使用木材,甚至直到1910年美国的非动物能源中木材产生蒸汽依旧占比高达11%

另一个值得注意的自然资源使用是河流,实际上,河流作为能源的作用还远远超过蒸汽能源,直到1869年蒸汽能源才超过水力占据主导的能源地位,此时水力能源依旧占比例高达50%。所以说明在美国早期经济中煤炭的地位远远没有想象那么重要,至少和河流和木材相比远远不及后者重要,而拉美也有相似的自然条件


2————————————————————

所以美国实际上在早期并没有煤炭作为自己的竞争优势,而是利用木材和河流作为“自然禀赋”进行生产力竞争,那么这一时期其经济表现如何?

实际上根据Bolt, J. and J. L. van Zanden (2014).的估计,美国在19世纪早期就已经有和欧洲相当的经济水平了,而拉美地区则经济水平相当的低。

Maddison估计至1820年,美国人均GDP约为1200国际元(加拿大约为900国际元),和当时的绝大多数欧洲国家相当,而墨西哥和阿根廷等只有600、700美元,盛行奴隶制的巴西更是远远落后。即使Maddison的数据有所疏忽,但其研究的总体趋势已经得到了经济史研究的认可,我们完全可以认为,早在19世纪早期美国等北美地区相对拉美地区就已经有了经济优势。
(注:英国和荷兰约为1800国际元,而当时欧洲的平均水平约为1000国际元,这里说的“大多数欧洲国家”排除了经济发达的英国和荷兰)

不管怎样,追溯到19世纪最早期北美地区就已经有了经济优势,那时候美国的工业经济还相当原始,要知道1820年时期美国还根本没有铁路(1830年美国运营了第一条铁路)。那么19世纪,还没有以煤炭作为主要燃料的美国已经取得了对拉美地区的经济优势,这怎么解释呢?

再举一个反例就明白了,荷兰据称当时境内根本就没有煤炭,这确实导致了荷兰经济落后于英国,但是实际上19世纪上半叶荷兰的人均收入依旧增长了27%,逊于英国的45%,但并非远远被英国落下,荷兰依旧是当时欧洲最富裕的两个国家之一,远超过拥有更丰富资源的其他欧洲大国。

荷兰富裕程度远超美国,而这一优势至少保持到1880年,根据推测,荷兰的人均GDP在19世纪早期相当于法国、德国、美国的两倍之高。没有理由认为没有煤炭的荷兰会比美国、法国、德国富裕吧?更何况德国和法国在整个19世纪都没有追赶上荷兰的经济水平,这又怎么解释缺煤炭的荷兰如此富裕?

实际上Winifred Rothenberg关于新英格兰的农业劳动力市场研究就表明了,没有技术革新的情况下,市场推动和农业管理的优化已然提升了生产率,并解放生产率,使其从事其他行业——例如工业。美国在19世纪就已经对拉美地区取得经济优势,并非因为工业革命,而是因为长期的生产率提升


3————————————

最后简单说说我的看法。首先我必须强调拉美国家组成很差异化,既有新西班牙这种矿产等资源丰富的国家,也有加勒比地区、巴西地区等以农业、农业制成品经济中心的国家。但总归来说拉美地区国家是一种出售原材料、天然资源和初级制成品的经济体,这种简化对于我们之后的论述很重要——因为我们可以将其叙述为一个“整体”,而非一个差异化严重的地区

对于这个问题,很多人提到的实际上Acemoglu的《国家为什么失败》确实是我认为目前为止最好的解释方式,Acemoglu毫无疑问是一个经济史领域的天才完全可以参考他的看法;此外 @全球主义者 已经解释了影响拉美和北美经济因素有哪; @Orz辉 说的比我简练多了....


最后,我强调这里我给出的原因是单单经济领域的,仅仅是造成现状的诸多原因之一。原则上我完全认同全球主义者的看法,绝大多数事件都是多种因素影响的组合结果,而我单单只能给出一方面的解释

单纯从经济的角度来看,美国早期的殖民制度更加适合长期经济增长,此外美国和英国经济联系更紧密,这有利于进口更多高质量的英国产品(如rail metal,可用于铺设铁路)。相比下拉美国家虽然和西班牙葡萄牙经济活动更紧密,但母国的经济水平在欧洲中都属于低等水平。这意味着西葡并不能够提供高级制成产品,相反其母国也从英国进口制成品,拉美国家就无法利用母国制成品来进行工业化活动

这个很好理解,最简单的例子,美国南方总是习惯于购买英国的蒸汽机,当时美国也喜欢购买质量更高的英国钢铁来进行建设,大家都知道到了1860年美国有足足3万英里运营的铁路,但是要知道其中60%都是“英国制造”,美国本土的钢铁行业在早期产量低并且质量也相对落后。相比之下西葡本国的制造业一直缺乏竞争力,从16世纪开始英国的制造厂商总是能在西班牙赚取利润。而拉美地区作为伊比利亚殖民地,很难从母国获得制成品,身为伊比利亚殖民地也被限制和英国进行贸易,无论如何贸易劣势导致拉美地区购买制成品的成本更高,也阻碍了其制造业获得竞争优势

相比下,我更加赞同的一个影响经济的长期因素是经济模式问题:拉美地区和北美地区的经济模式也截然不同,美国成功发展起了工业模式,但拉美地区却只能从事农业和资源出口业,拉美最富裕的地区智利和阿根廷也是主要依靠农产品出口获取利润。根本来说,我认为还是由于西班牙殖民者在拉美地区早期建立的经济模式长期影响了拉美国家的发展,这种根本性的经济模式很难改变。

经济学中,通常把拉美国家这类只进行天然产品生产或初级处理加工的地区称为“飞地”(早期的新英格兰同样属于“飞地”),美洲的“飞地”利用天然产品出口获取利润弥补国内缺乏工业的缺陷。新英格兰走出“飞地”的经济状态的原因,可能是因为比起出口到英国,生产殖民地内部所需要的商品(或者预期中会增加的移民所需要的商品)可以获取更多利润。

在17世纪的新英格兰殖民地时期,新英格兰的经济中心马萨诸塞湾——波士顿地区就是主要靠生产殖民地内部的商品和服务,同时也将农产品出口到加勒比地区来进行商业活动。相比下拉美地区则大大依赖于资源出口产业,早期的制造业和后续作为弥补的产业保护主义政策缺失,导致了拉美地区很难改变其经济结构,导致了其经济无法像北美地区一样迅速发展。

虽然拉美地区也有北美地区相似的自然禀赋——资源丰富、劳动力稀少,适宜发展中资本密集型制造业。我们知道劳动力稀少实际上意味着资本的稀少,这实际上并不利于发展资本密集型制造业。Ames and Rosenberg认为美国的资本和资源相互互补弥补了美国的自然禀赋缺陷,实际上盛产自然资源的新西班牙本应该可以利用丰富的资金发展制造业,这点新西班牙实际上反而有优势。

拉美国家为什么没有这种自然禀赋,十分指的探究,经济史中也把自然条件相似的拉美和北美经济发展却截然不同当做一个重要研究问题。个人认为拉美国家没有利用和美国类似的“自然禀赋”发展出相似的经济模式,可能原因在于拉美地区总有富裕的原材料可以供出口,而这种原材料往往还非常有利可图,这点不仅在拉美地区似乎在美国南方也出现这种现象

所以高票认为是”地摊“的“资源诅咒”实际上存在的,既然拉美地区由于贸易劣势本身制造业的成本更高,这意味着通过出售成本更低的天然资源或者天然资源加工品,来赚取利润,比像母国、英国和北美地区进口商品更加理性。

全球经济中的各个国家总是趋向于进行拥有竞争优势的行业。对于拉美地区,早期殖民者开拓了一种以出售天然资源为主的经济模式,这使得制造业成本上升(包含机会成本)。在之后的早期经济决策者眼中,出售唾手可得的天然资源或者进行初级加工比进行成本高企的制造业更加有利可图,况且后者可以从其他经济体中获得,更让经济决策者没有理由支持后者。

我们看到美国南方的经济模式也更趋近于拉美地区而非典型的“新英格兰”的模式,但美国南方可能更获益于其本身融入美国经济体,美国本身的交通、市场规模、市场联系以及技术获取的方便程度都大大高于拉美地区,至少拉美地区从来也无法获得“轧棉机”这种大大提升生产率的机器——它使得美国成为世界棉纺业的主宰。高效率的机器、资本密集型开发以及规模效应导致美国南方的棉花业在南北战争前20年取得了惊人的成功。1851-1860年的出口商品中30%以上为棉花,1860年棉花出口的总收入高达1920亿美元,相当于联邦财政收入4倍之多。(Historical Statistics, series Ee 446-457, 570-571)

虽然当时英国75%-80%的材料依赖于美国南方,但这种伟大的经济成功实质上与半世纪后阿根廷和智利的农产品出口成功、之前的新西班牙的资源出口成功没有任何本质差别。

美国南方经济本身实质上依赖的是一种原材料和原材料初级加工的"农业经济",倘若棉花需求一直旺盛那么南方自然可以永远享受”经济繁荣“。但是事实却非如此,Gavin Wright 已经指出了这是一种“误解”,虽然19世纪50年代棉花需求强劲,但之后就供给就迅速追赶上了需求,南北战争后原棉业利润锐减。

1840年-1860年棉花种植强劲扩张,导致西南中央区经济发展速度超过了美国平均水平(绝大多数时期南方经济发展速度都落后于北方),但是随着棉花供给增加,南方经济就迅速滑向了困境。实际上拉美国家等依赖原材料经济的国家发展历程大多都与美国南方的迅速繁盛和迅速衰落没有差别。幸运的南方受益于和美国的联系,之后融入美国本身的经济体系也改变了经济模式,但对拉美国家却永远没有这种幸运

在早期经济体系形成之后,拉美国家的状况就如同Acemoglu的《国家为什么失败》所说的那样了
5#
jinning li  5级知名 | 2018-9-24 00:14:52 发帖IP地址来自

同样是殖民地,分成两种,一种是当地土著密集且消灭不了的,外来殖民者当老爷就可以舒舒服服。

一种是当地土著稀疏,外来殖民者整体社区移民,克隆了原母国的生活方式,那么社区是个完整的社区,有穷人,有富人,他们与土著是相互独立的两个社会,自身不断繁衍扩大,那么在一段时间后,必然把土著给排挤到一边去。

前者就是拉美很多国家,后者就是美国加拿大。

(在十六世纪,美国除了少数地区之外,人口密度是每平方英里0.75个人。而同时期的墨西哥和秘鲁,每平方英里400人。这是印第安人,不是白人。

美国白人数量是爆发式增长,从零开始,十七世纪到十八世纪末有了三百多万,集中在东北角。十九世纪初,美国人口六百万。十九世纪末,美国人口七千多万。美国印第安人此时只剩下几十万人)

有点反常识的就是前者是帝国直接统治,复制了全套,包括天主教系统,后者社区自治,反而没有大政府,都是自由发展,宗教多元化。前者等级分明,后者是各自一套,谁也不鸟谁。

西班牙人葡萄牙人来到中美洲南美洲,日子过的比北美洲好过多了。不缺奴隶,金银财宝。印第安人被征服后就是劳动力,不行的话再从非洲买点黑人过来。

那么还有什么进步的动力?就好像乌龟啦,水母啦,都是多少万年一个样,停留在那个舒适区就够了,没必要改变什么。

白人在南美生活的就像一个皇帝,靠着土著的进贡和劳役,他们无需自己劳作就能建起豪华的宅邸,使用大量的奴仆,身边围着无数土著女人当后宫。他们认为让土著妇女生下混血儿是荣耀上帝的责任,这样的混血儿越多,天主的小羊就越多了!还可以扩大白人的数量。拉美裔不像美国那种对黑人血统的排斥(美国那时候称黑人的血会“玷污”“神圣”的白人血统,所以才有一滴血原则,非常病态),他们不认为后裔是黑人混血还是印第安混血有什么不好。他们鼓励混血儿追求“上进”,比如坚持三代跟白人通婚的印第安人后裔,就可以算白人啦(大概是因为印第安血统返祖现象比较少)久而久之,南美地区混血儿反而成为主流,他们成为这个社会的中间力量,反过来压制了两边纯血的撕裂。而且,也让殖民者的后代把这块土地当成自己的家而不是认同捞了钱就走的半岛人,南美独立运动就是土生白人,混血儿和土著,联合起来反抗西班牙殖民者,他们塑造了新的民族,把国家的历史改成了印第安人帝国开始的神话。

西班牙人殖民者当年对南美印第安人下手如此残忍,后来都不需要什么民族和解,为什么?因为已经是自己的老祖宗了,老爹打老妈的陈年恩怨,只好两不相帮。


(你看南非,那就是首鼠两端,最后下场还不如拉美。)

6#
远古善良自由党  4级常客 | 2018-9-24 00:14:54 发帖IP地址来自
让我们看看拉美和北美都干了什么

19世纪上半期:
北美:发展,大战就南北战争一次
拉美:打内战,各种保守党自由党,红党白党,集权派联邦派打来打去
人搞发展的时候,你在打仗

19世纪后半期到20世纪前期
北美:发展
南美:这个时候许多国家稳定了下来,有些国家开始自由主义的经济政策,取得了不少成果,最典型的如阿根廷,经过几十年的发展, 事实上成为发达国家

20世纪中后期
北美:发展
南美:民粹,民族主义泛滥。对内大搞福利和工会,对外放弃对外自由贸易,而是大搞进口替代,美其名曰民族自主。典型的如庇隆,查韦斯,阿连德
于是我们看到的拉美的典型的状况就是通胀严重,罢工频繁,福利很高,排斥外资,在上的统治者各个高谈阔论,但是经济却越来越糟。典型的如阿根廷,活生生的把一个曾经的发达国家折腾成了发展中国家。

人基本上所有时间都在发展,你不是打内战,就是搞那些民粹的幺蛾子。发展的时间没几分钟。那发展不起来,怪谁啊。怪天吗,像楼上某位答主一样怪上天给你资源不够。没有煤。

那你给我说说阿根廷是怎么从1870年开始,发展到1914年就成为全球数得上号的发达国家的?
7#
「已注销」  8级牛人 | 2018-9-24 00:14:55 发帖IP地址来自
这个问题太适合用Acemoglu和Robinson的《Why Nations Fail》(国家为什么失败)中的“制度决定论”来解释了。为什么?原因有三:
1. 这本书第一章的开篇的故事就切题无比。讲的是被美国和墨西哥边境分割成两半的Nogales小城南北两边迥异的经济和治安状况——北边属于美国的叫Nogales, Arizona,南边属于墨西哥的叫Nogales, Sonora。这个小城简直是北美和拉美命运的缩影!
2. 北美和南美都曾是殖民地国家。Acemoglu和Robinson的分析框架干的就是这个事,专门分析前殖民地国家为啥如今发展迥异。从论文“The Colonial Origins of Comparative Development”,到“Reversal of Fortune”,再到专著《Why Nations Fail》,二人在这方面做了长足的工作,且颇具说服力。
3. 拉丁美洲的一些国家经历从发达国家到发展中国家的令人惊愕的逆转。直到1913年,阿根廷和美国处在同一个起跑线上,人均GDP都在4000美元左右。为何?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恐怕撇不开经济增长模式和制度问题。

占坑。以上只是个引子,回头再来详细答。
8#
全球主义者  1级新秀 | 2018-9-24 00:14:56 发帖IP地址来自
一点说明:我在知乎上对专业问题的答案将主要采取“主要论点+相关文献推荐“这一形式。有些人会喜欢,有些人会反感。但知乎答案本来就各种各样,大家可以各取所需。我担保我提到的文献的质量。我也尽量限制我提到的文献的数量。

关于正题:
发展问题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没有单一因素和机制能够解释。我在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个图表(来源: Rodrik, D., & Subramanian, A. (2003). The primacy of institutions. Finance and Development, 40(2), 31-34.



一、关于地理因素(外因之一):
从这个图中大家可以清楚地看到,决定一国发展状况的诸多因素和机制中,地理因素(如高票答案中所说的“资源要素”)只占很小的一部分。当然并非不重要。

从研究的角度,想要确定因果关系就要进行过程追踪。如果你说资源是唯一要素,就要在研究中排除许多中间变量和机制。这显然是不可能的。此外,即使只做跨国比较,我们也不能解释为什么资源贫乏的东亚经济体(以新加坡为最典型)能够获得大发展,而拉美仍然徘徊不前。此外,“资源诅咒”主题下的诸多案例研究也说明,资源用不好,会起反效果。因此,资源决定论不成立。

一般理论和实证研究认为,地理因素通过影响一国经济结构、与世界市场的联系、殖民者行为和制度等起作用。其中,制度主义在发展研究中的影响又非常巨大。

二、国际体系(世界市场)(外因之二):
说制度之前先说另一个外因:世界市场。世界市场对于发展的影响是什么?对于这一问题的理解有非常非常巨大的争论。主要有两派:

1. 依附论和世界体系理论,强调世界市场对拉美的剥削。认为世界市场不但使拉美在国际分工中处于极端不利的地位,而且破坏了拉美的本土制度、国家能力、阶级发展,从而导致了拉美对中心国家的全面经济依附。因此,西方对拉美的剥削被认为是拉美欠发展的关键。解决之道也就是脱钩,搞进口替代。

2. 然而,与世界市场脱钩(进口替代)并没有使拉美获得发展。反观东亚,正是有效地利用了国际体系,找到了在国际分工中的比较优势和合理位置,东亚才有了大发展。因此,目前普遍认为国际体系是机会和挑战并存的,关键看你怎么用。

三、制度的关键作用:
外部机会和挑战并存,国家怎么才能抓住机遇?制度的作用得到了强调。这里需要注意,制度与市场紧密相连,制度的作用在这里被认为是支持(而非过分干预)市场。因此,可以叫此路径“自由主义+制度主义”。(为了省略,这里就不提“华盛顿共识”这一失败试验了)

有答案提到了Why Nations Fail。这本书非常值得推荐,且有中译本。本书从一个类似“自然实验”的研究开始(美国和墨西哥临界两个城市的对比,这两个城市选得很妙,因为除了制度不同,其他条件几乎全部一样),既有对制度作用的理论阐述,又有对制度起源的历史研究。写得深入浅出、生动有趣。

这本书与其他一些制度主义文献一道,勾勒出了制度主义理论的一些核心论点:

1. 好制度有利于稳定的经济增长(注意,关键词是“稳定”,即长时段内内波动小,但不一定短时间内高速)。关于“好制度”的定义,虽然细节上有争论,但制度主义理论普遍强调民主和法制对个人产权的保护和对市场竞争机制的支持。

2. 制度受到殖民者行为的影响(当然这里的对象主要是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又有不同的理论,可参考唐世平和叶成城的论文“第一波现代化”)。

3. 殖民者行为受到殖民地资源、环境、社会结构等条件的影响(除了本书,另外一个典型的研究:Acemoglu, Daron, James Robinson, and Simon Johnson. 2003. "Disease and Development in Historical Perspective." Journal of the European Economic Association 1 (2/3): 397-405)。有人批评我没数据,请读文章和书,里面数据够多了。复制过来徒增答案长度而已。

上述对制度的理论化可以大致归类为“历史制度主义”理论。简单总结:对拉美的殖民由于是以资源攫取为根本目的,西方宗主国并没有费心搞什么制度建设。而对北美的殖民则正好相反(虽然最初也曾试图复制拉美模式,但失败了。具体请看书,故事非常生动有趣)。

四、国家能力:
自由制度主义理论忽视国家能力。这是其弱点。

与此不同,学者们在对比东亚(日、韩、新、台等)和拉美(巴、阿、智)经济体(不都是国家)时发现,前者比后者也并非多么的开放和民主。相反,反而是权威型政体。比如:韩国在经济腾飞时期不但不是民主、不是自由市场经济,反而正好相反,是权威政治、压迫工人、政府干预。怎么解释?于是我们有了“发展导向型国家”理论。

关于这一理论有两个著作不可不读:(1)Kohli, Atul. 2004. State-directed development: political power and industrialization in the global periphery.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Doner, Richard, Dan Slater, and Bryan Ritchie. 2005. "Systemic Vulnerability and the Origins of Developmental States: Northeast and Southeast Asia in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59 (2):327 - 61.

前一本讨论了拉美和东亚经济体的国家能力的区别,以及这种区别的历史来源(政府能力问题)。后一篇文章更为细致地讨论了为什么有些经济体要拼命发展经济,而有些不用(政治动机问题)。

总而言之,这里提到的文献都是最最经典和紧贴实证研究的文献。其实从这些文献中可以看出“对比拉美和北美”与“对比拉美和东亚”同样重要。是个好问题!大家仍然在乐此不疲地研究。

(注:有人说我思路不顺、写得过于简略,还怀疑我对推荐的文献是否掌握。我接受批评,对此答案进行了大改良。但我的初衷不变:我不会将文献内容贴上来,而是主要力图概括文献的内容和妙处,希望大家能去亲身阅读。至于我的能力,我的学术训练不能说有多好,但不坏,保证不会有重大谬误。)
9#
朱益孝  3级会员 | 2018-9-24 00:14:57 发帖IP地址来自
拉丁美洲国家问题各不相同,我们选取比较关键的巴西、阿根廷、墨西哥做一定的分析。原文来自:《国论》——拉丁美洲 - 国论 - 知乎专栏

巴西:

巴西产业体系是拉丁美洲最为完善的,其经济实力、国土面积都居于首位。巴西农业种植方面占有很大优势,巴西木、蔗糖、咖啡都一度成为巴西的主要经济支柱。20世纪初,巴西开始工业化进程,推行进口替代经济政策,建立和发展本国制造业替代过去制成品进口,以带动经济增长。获得了经济腾飞。然而,而后数十年,巴西一直为外债和通货膨胀困扰,直至1994年推出“雷亚尔计划”,成功控制了恶性通货膨胀问题。但由于过去长期以来举借外债发展经济,赤字问题仍然严重。巴西自然资源丰富,开采能够获得大量利润,初级产品部门的异常繁荣反而导致了其他部门衰落的现象。巴西本国制造业逐渐萎缩,竞争力下降。随着中国物美价廉的商品迅速进入,巴西本土企业更加难以生存。

如果事情仅仅停留于此,那还简单。问题是,取代巴西已经丧失了竞争力的制造业的国家中,最引人注目的,不是别的国家,恰恰也是中国。从中国一直擅长的衣服鞋子,到更为高端一点的机器设备,中国产品在这两年开始迅速进入巴西市场。巴西本地制造业企业对中国的抵触情绪,也很自然地与日俱增。从中国和巴西两国的双边贸易结构就不难看出这种抵触情绪的根源:虽然中国从巴西的进口比其它国家都要多,但是中国几乎只进口两样东西──大豆和铁矿石;而中国出口到巴西的产品则几乎完全是制造业产品。巴西的一些更为激进的声音甚至在说:中国正在把巴西变成一个初级产品出口国,巴西正在被中国去工业化
——《巴西“被”去工业化的根源是中国?》(人人网)

由于巴西长时间以来都是传统的种植园经济,土地集中程度很高,而巴西政府阶级立场的局限性限制巴西对土地兼并的控制能力,农民处境艰难,贫富差距日益扩大。巴西尤为注重发展在国际市场上有很强竞争力的出口产品,对农业的优惠政策多落入大农牧业集团手中,然而众多的个体农民仍停留于传统耕作方式,生产效率低下。大批一无所有的劳动力涌入城市,而城市并无足够的就业机会,失业率一直居高不下,城市贫民窟不断扩大,收入两极分化程度严重。这种城市化是过度而畸形的。

1999年,占巴西人口1%的富人拥有国家53%的财富,而占人口20%的贫困家庭仅拥有2.5%的社会财富。全国贫困人口为5419万,占总人口的34.9%。赤贫人口为1360万,占总人口的8.7%。2004年,20%的富有阶层收入是22%最贫穷阶层的25倍,贫困人口仍然占总人口的33%。

——《巴西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之间的关系及对中国的启示》

20世纪90年代中期,巴西1%的最富有阶层拥有的总收入甚至超过了最贫困的50%人口的总收入;10%的最富有阶层的平均收入相当于占人口40%的最贫困阶层平均收入的30倍。巴西的基尼系数由1960年的0.5上升到2004年的0.60,远超过国际公认0.4的警戒线。2003年巴西全国贫困人口为5 390万,占总人口的31.7%,赤贫人口2 190万,占总人口的12.9%,14%的人口尚未解决温饱问题。

——《比较中国与巴西经济发展的异同 以及两国未来发展评估》

进入城市的劳动者素质低下,难以满足工业化对其要求,而悬殊的收入差距又抑制了国内消费的增长,社会问题高发也对工业化推进有不利的影响。

巴西北部是著名的“地球之肺”亚马逊丛林,土地广阔,植被茂密,但不适宜人类居住。茂密的丛林提升了开辟土地的成本,完成烧荒的土地仅够作物生长两三年,养分就会消耗殆尽。而热带雨林地区降水丰沛,各种杂草生长迅速,耕作需要更高劳动成本。充盈着雨水的土地会破坏作物根系,高产植物难以生长,进一步提高开放亚马逊土地成本。巴西政府曾鼓励外资和本国企业这里投资。但不完善的法规和急功近利的投资者,严重破坏了亚马逊的生态环境。政府不得不颁布法令停止对亚马逊森林的开发。

巴西的国家基础决定了它在南美洲核心的地位,随着经济逐渐的发展(尽管伴随着不少反复),巴西未来很可能成为南美洲占据主导力量的核心国家。

墨西哥:

墨西哥从19世纪后期开始利用外资,但过程较为曲折。起初外资大量涌入,压制民族资本,国民经济畸型发展。因而在1910-1940年间,墨西哥历届政府对外资的态度十分谨慎以至于排斥,减缓了经济发展速度。二战后,墨西哥国家政局较为平稳,采取积极的吸引外资政策,经济发展迅速。

从50年代到80年代初的30多年中,年平均增长速度保持在6-7%。虽然其人口年增长率高达3%,但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仍可保持3-3.8%的增长率。农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由1950年的20%降至1980年的9.3%,工业,特别是制造业的比重大幅上升。1980 年,制造业所占比重已由在1950年的17.8%上升到24.1%,从而使墨西哥由战后落后的农业和矿业原料生产国和出口国逐步变为经济结构多样、门类比较齐全的新兴工业国。在经济和技术现代化的进程中,在城市化和商业及服务业迅速发展的推动下,墨西哥的就业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农业部门的劳动力不断向非农产业部门转移。在全国2800万劳动力中约只有600万人从事农牧业,城市人口占到全国人口的72 %以上。商业和服务业等第三产业十分发达。

——《1994-1995年墨西哥金融危机》

80年代的债务危机引发了墨西哥的经济衰退和艰巨的经济调整。八十年代被称为“失去的十年”。政府逐渐改变其内向发展方式,加大对外开放程度。推行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资本密集型工业和技术密集型工业的投资大量增加,墨西哥产业技术有了质的飞跃。

然而,过分倚重外资明显削弱了国家宏观调控能力。国企私有化政策造成国有财产大量流失,而政府多借助短期性的外资平衡过高的经济赤字,经济增长后劲不足,终于酿成震惊世界的金融危机。

1994年,墨西哥正式加入北美自由贸易区(N A F T A ),由于农业技术,生产规模和农业补贴方面难以与美国相比,农业受到重大打击,粮食安全亦受到极大威胁。大量小农破产涌入城市,与巴西相同,墨西哥的城市化也是不得已而为之的“被城市化”,社会问题严重。感到被忽略的民众发动多次抗议活动,毒品犯罪在贫民窟内肆虐。

墨西哥税务部门屈从于大资本家,税负主要由中低收入群体承担。主要来自低收入阶层的政府财政收入,根本无力保障公共服务供给,教育、医疗服务成本高、效率低,导致基本公共产品长期短缺。由于政府无力向城市贫民窟提供水、电等基础设施,长期采取了放任不管政策。居民用水要靠自我组织起来建小型的水塔、水泵或盗用城市供水系统的水,用电则从附近的输电站偷电。贫民窟的子女也很难接受较好的教育和医疗,贫民窟里每100个人上小学的人中,只有40个能升入初级中学,其中的20人能上到高中,只有1个人能进入大学。

——《墨西哥农业“痛苦的发展”对我国的启示》

毒品问题一直困扰着墨西哥政府。由于大量人口处于贫困状态,国家无法有效改善他们的生活,而邻居美国大量消费毒品,提供了广阔的市场。毒品贸易的极高利润赋予毒枭上下打点政府官员并维持私人武装的能力,从美国偷渡进入的大量枪支加强了毒贩的战斗力,政府发动的毒品战争遭到激烈的反抗,大量缉毒警察和支持禁毒的官员被残忍杀害。毒品令美墨关系逐渐紧张,而墨西哥政府无能为力。本次大选,对墨西哥人恶语相向,并要求在美墨边境修墙的总统候选人特朗普获得南部各州的支持,美国边境巡逻队公开支持他即证明了这一点。

墨西哥未来情况并不会太好,人口的膨胀以及普遍的贫穷仍然长期影响着墨西哥政局。美国对墨西哥态度的逐渐转坏将可能引来更广泛的美墨冲突。又由于一个多世纪前的美墨战争,近半墨西哥领土被美国吞并,未来将可能成为激发本国民粹主义和复仇情绪的上升,冲突可能发生。

阿根廷

阿根廷位于南美洲南部,首都是布宜诺斯艾利斯。东濒南大西洋,西接智利,南临德雷克海峡,东北与巴西和乌拉圭接壤,北邻玻利维亚与巴拉圭。阿根廷领土面积广阔,是世界粮食和肉类主要生产和出口国之一。阿根廷人口中欧洲人后裔,是相当欧化的国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处于中高水平,收入不平等程度也比较高

阿根廷情况与很多拉丁美洲国家相近。阿根廷矿产资源丰富,但矿产资源型土地开发具有“资本沉淀”的作用,大量资本被自然资源部门吸收,而劳动力需求很低。对于劳动力资源相对丰富的拉丁美洲,劳动力价格下降是不利于收入分配改善的。而阿根廷的农牧业明显具有规模效益特点,土地高度集中有利可图。殖民过程中,占人口少数的殖民者由于政治经济上的优势大量消灭印第安人,大地产制出现并逐渐合法化。独立前,宗主国长期实行重商主义政策以及世界市场的推进,导致很多国家成为专门生产单一而能获高利润的农矿产品的殖民地。政治上,大庄园主大地产主借助军队力量维护其统治,经济发展缓慢。英美列强乘虚而入,将各国变成原料供应地、倾销商品和输出资本的场所,社会经济畸形发展。

如在阿根廷 , 布宜诺斯艾利斯的一位富人从 1818 年起投资于牧场 , 40 年后他成了全国最大的地主 , 拥有 160万英亩 ( 约合 65 万公顷) 最肥沃的土地 。 在 20 世纪初的墨西哥 , 95 %的农民无地耕种 , 而 200 个大庄园主却拥有全国 1/ 4 的土地 。就整个拉美地区而言 ,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 , 约占农户 1.15 %的大地主拥有的耕地面积超过全地区耕地总面积的1/2以上 。

——《拉美国家的收入分配为什么如此不公》(江时学)

阿根廷工业因受农牧业大发展,吸收大量劳动力和资本,只出现低级的农牧产品加工业。为保护本国工业发展的进口高关税政策也未能实行,现代工业没有发展起来。随着铁路网建成,内地交通与沿海连成一片,在进口欧洲产品竞争下,阿根廷本地工业很快就丧失了竞争力。少数农牧产品出口极度依赖国外市场和资金及政府赤字财政的问题仍然难以解决。

从根本上讲,阿根廷以及大多数拉丁美洲国家,工业化的条件是无法满足的。丰富的矿产资源和优越的农牧条件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既给阿根廷带来的财富,也阻碍了其工业化的进程。农矿业大量吸收资本劳动力,而大牧场大庄园的生产模式逐渐造就寡头经济的现状,工业化更难推行。收入差距过大导致军队士气低落。阿根廷空军多由城市中产阶级子弟组成,生活较好,愿意为国效力。而阿根廷陆军多是底层贫民充当,战斗士气低落。英阿马岛之战中,阿根廷空军表现勇敢,而陆军软弱无能也是阿根廷发动战争以转移内部矛盾失败的重要原因。


总结而言,大牧场大庄园生产模式是严重阻碍南美洲政治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寡头权势强大,军事独裁盛行,国家政局不稳。涌入城市的“被城市化”的居民拥挤于贫民窟,而国家行政力量和经济实力都不能改变这一现状,只好采取自欺欺人的办法(里约奥运会开幕前,政府把贫民窟都用围墙围起来不让游客看到)。但就以现阶段科学技术水平而论,改变这一生产模式绝非易事。中美洲国家也多是被难以开发的热带雨林束缚住了手脚。

10#
黄兔子  3级会员 | 2018-9-24 00:14:58 发帖IP地址来自
美加与拉美发展水平的巨大差距有这样几个原因:

1、宗主国的影响。如题主所言,美加主要是英法殖民地(现在的美国版图还包括前西班牙属地,前沙俄属地,独立后的墨西哥领土)但是构成美国主体的十三块殖民地是正宗的英系殖民地。拉美主要是西葡殖民地(英法属地面积较小暂且忽略)。我们先从新航路开辟之后的两个革命开始。

新航路开辟之后,西班牙,葡萄牙利从美洲掠夺的金银贵金属大量流入欧洲,市场上的货币流通量大大增加,远远超过了商品交换所需,导致货币贬值,物价飞涨,在历史上就叫“价格革命”。价格革命加速了西欧社会的分化,阶级关系发生变化:收取固定货币地租的封建主,在物价飞涨中也遭受巨大损失,财力下降甚至破产,社会地位随之下降,封建势力被削弱;小手工业者和农民两极分化加剧,大部分人沦为出卖劳动力的雇佣工人;工商业资产阶级以及从事工商业经营的新贵族,一方面剥削廉价劳动力,另一方面高价出售商品,财富迅速增加。所以,价格革命的后果是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尤其是加快了资本原始积累的步伐。但是因为伊比利亚自身的地理局限性,在国际贸易中处于比较劣势,大量金银资本流向的是尼德兰,英法。刺激的是西北欧的资本主义发展。

欧洲的主要贸易区原本在地中海沿岸,欧洲的市场也比较小。新航路开辟后欧洲的贸易区转移到大西洋沿岸,意大利的商业地位被西班牙、葡萄牙以及英国、尼德兰所代替。从前很少越出欧洲大陆的市场,规模突然扩大,商品种类大增,贸易额急剧上升,货源空前开阔。新的商业经营方式的出现,如:银行、股票交易所、以及股份公司纷纷建立。经商观念成为社会主流观念,从事商业的人员激增,这就是“商业革命”。在上面提到西葡贵族利用掠夺来的金银改善自己的生活水平,本国因为进口畸形发展,外贸收支逆差。此外伊比利亚的君主热衷王朝战争和宗教战争也吞噬了不计其数的财富。这些资金外溢到西北欧,为他人做了嫁衣。同时加速了伊比利亚封建主的腐朽堕落。这种贵族的享受奢靡之风也同样影响了拉美殖民地。当然这种精神方面的影响并不起决定作用。最主要的还是宗主国的产业结构。

拉美与北美相比最大的优势(同时也是缺陷,资源诅咒啊,亲!)就是金银铜贵金属矿藏丰富。加利福尼亚的金矿(没错,这是迪亚哥他们家,当时是西班牙属地),墨西哥,秘鲁的白银,智利的铜。都是易于开采收获的。只要从非洲拉来黑奴,从印第安手里夺过土地,顺便把战俘变成奴隶,开采矿藏就可以,在贵金属货币的时代,金银天然就是货币(省去销售环节,当然别的时代也是)。巴西在当时金银等直接货币资源不是很多,可是耕地肥美,气候条件优越,是发展甘蔗种植园的好地方,甘蔗这个东西在大航海时代可是好东西,不光可以榨糖,最主要的是可以酿制朗姆酒。
就是海员们最喜欢的饮料。蔗糖当时在欧洲也是紧俏的商品。与之相似,咖啡,可可种植园也大量产生。我们就不用再强调三角贸易了,总之西葡通过殖民地轻而易举的获取了大量资金。同时也强化了这种简单的产业链条,使之缺乏进一步自我适应,迭代,创新的驱动力。于是矿山和大种植园经济在拉美独立之前就已经深刻主导了整个拉美地区的经济模式。而且统一市场一直没有在西葡殖民地形成和发展,他们主要依赖与宗主国进行贸易。很多时候宗主国并不生产殖民地需要的物资,他们只是作为转手贸易商。后面发展就更有意思了,北美十三殖民地开始慢慢取代老欧洲的供应商地位,毕竟航路短,运费低,还能及时跟得上市场需求。宗主国的贸易采购商们何乐而不为呢。结果拉美彻底失去了独立发展自己社会分工的机会(这里都不谈工业化了,因为早在前工业化时代,拉美就已经注定了今天的命运)。

关于宗主国的影响还有一点就是宗教信仰。大家不要忘了,新航路能够开辟,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宗教因素。驱逐走伊斯兰教的伊比利亚是当时天主教世界最狂热的一群卫道士。所以他们宁肯捣毁不老泉,“永久的生命只有主才能赐予,而不是这异教的泉水!”

反观美加,尤其是美国十三殖民地主要是清教徒。引用出处百度百科 清教徒(信徒群体的统称)
清教徒精神
清教徒是创业精神的代言人,他们认为人开创产业必须要禁欲和俭省节约。他们限制一切纵欲、享乐甚至消费行为,将消费性投入和支出全部用在生产性投资和扩大再生产上,如此必然导致资本的积累和产业的发展。不是纵欲和贪婪积累了财富,而是克制和禁欲增长了社会财富
清教徒崇尚商业和工业活动,在商业中诚实守信、珍视信誉、决不坑蒙拐骗,清教徒企业家不仅追求利润最大化,而且具有对社会的回馈意识,担当社会责任、扶持社会公正,为社会公益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承担了巨大的公共事业义务。
清教徒对一切充满了信心,无论从事商业贸易还是生产耕种,都具有排除万难、获得非凡成功的勇气和信心,他们善于创造和创新,不断地开拓和征服。他们身上值得人们学习的可贵精神非常之多。
这简直不要太适合资本主义原始积累啊,完全是为资本主义发展量身定做的宗教世界观。意识虽然不起决定作用,但是能动作用也不容忽视。所以美加的清教徒创业精神本身就领先于拉美的天主教庄园经济。

2、自然环境和区位条件。选取美国和巴西进行对比。其他国家会在普适性和特殊性方面提及。
一个发达资本主义经济体的建立和发展一般需要有一个甚至几个经济中心或者工业基地的支撑。(为什么是一般呢,因为袖珍国不在此列)能够发挥工业比较优势。(卢森堡的钢铁,北欧的造纸,通信等)

美国早在19世纪就已经在大西洋沿岸和五大湖地区形成了工业基地,依靠的是大西洋沿岸和五大湖附近丰富煤铁资源,便利的水运。密西西比宽广的水网能够把南北达科他的小麦或者堪萨斯的牛肉便利供应给美国东北工业基地。这是农业支撑。五大湖区像俄亥俄这种地方粮食供应也很充裕。然后工业发展最离不开的就是劳动力。恰好五大湖和大西洋沿岸是美国人口最密集的地区。气候来说,刮点风,不算大,下点雪,挺凉快。工人们在车间里工作表示过得去,下了班有牛肉和面包吃,这还有什么说的。

接下来,我们看巴西,巴西有没有主要河流和平原呢?答案是有,并且都是世界第一的,可是却又有一个最大的缺陷就是这个地方太热,太潮湿,亚马孙平原,亚马孙河,都在亚马孙雨林里。箭毒蛙,蟒蛇什么的就不用说了,光蚊子和汗水就让车间工人在这里无处落脚。这个地方不行,里约附近呢?事实上重工业主要集中在巴西东南沿海。贝洛奥里藏特丰富的铁矿,里约,圣保罗便利的港口运输,又有足够的人口。但是缺陷也十分明显,巴西缺乏能源资源,石油和煤炭储量严重不足,尤其是在重化工业化早期以煤钢为主要标志的时代。于是煤炭靠进口,同时因为地处巴西高原东南沿海,河流短促,没有主要河流直通境内广阔腹地,对于经济腹地的依托不足。美国早在19世纪中就已经修建了贯通东西的太平洋大铁路。巴西时至今日主要运输仍然严重依赖卡车。巴西汽车工人罢工是每年大豆外运要上演的重头戏。一些工业品在国内城市之间的运输成本比从中国进口还贵,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物流水平就不用多说了。别看上图中巴西也有通往巴西利亚——这个花园首都的铁路,实际运力与中国京广线不可同日而语。所以能源和交通的劣势决定了巴西工业在全球竞争中的相对弱势。同时,上文中提到的资源诅咒也再次上演,能够简单粗暴的出口铁矿石,谁还愿意在国内炼钢,而且工业人口不足,全要素生产率受限。荷兰病在拉美国家广泛上演,智利的铜矿;秘鲁的银矿,铜矿;委内瑞拉的石油;阿根廷的大豆,牛肉;墨西哥的油气,银铜还有哥伦比亚的毒品。这种资源诅咒深刻融入了几百年矿山,种植园经济的基因。致使拉美工业化成为拉美陷阱。

工业发展,资源,人口,交通,气候,农业,政策等要素缺一不可。这就是工业发展的天时地利人和。拉美各国在独立以后因为大土地所有制和矿山庄园经济的封闭性,独立性,造成长期政治动荡,军事独裁与泛民主化交替进行。错过了一二战发展的黄金时期。也错过了三次科技革命。政治领袖人物的急功近利,短视行为伤害了拉美的资源廪赋,使之并未转化为工业化的助推器,反而成为束手束脚的绊脚石。

如今的拉美再次站在第四次科技革命的十字路口,他们会做出正确的选择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积分:
帖子:
精华:
期权论坛 期权论坛
发布
内容

下载期权论坛手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