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外文原版书畅通无阻是什么体验?

论坛 期权论坛 期权     
会寂寞吗   2018-9-23 01:24   520205   9
关于我对外文原版书籍的标准就是一些主流杂志和报纸
请问要达到什么水平才能畅通无阻的阅读啊(雅思?托福?gre?)
分享到 :
0 人收藏

9 个回复

倒序浏览
2#
ze ran  6级职业 | 2018-9-23 01:24:05 发帖IP地址来自
词汇量 7k 的时候,我读了两本书,《宇航员的妻子》,《华尔街之狼》,感觉像是做长篇的阅读理解。大意知道,细节不懂。

词汇量 12k 的时候,读报纸新闻已经比较流畅,但地理政治环保医疗之类的词,还是不懂,也不好猜。

有段时间没读书,把词汇量刷到20k,又读了《傲慢与偏见》,惊喜的发现很有趣,比译本好看的多。又读了《魔戒三部曲》,各种树林雪山,兽人的圆月弯刀,读起来就比较吃力了,三本书读完,有点伤。

之后一两年没读英文小说,这几个月教儿子英文,顺便自己又刷了一次单词,到26k,又开始看英文小说。已经看了三本,这正在看第四本。

感觉还挺爽的,以前读书像以卵击石,不查,不知所言,查,就慢的让人窒息。现在,几页才遇到个生词,读起来更像消遣,有时遇到背过却没读过的词,有种原来你在这里的感觉,很亲切。

当然,还到不了读中文小说的速度,现在读原版小说,有点像初中时读译版的《基督山伯爵》,慢一点,但很爽。
3#
金伟榕  4级常客 | 2018-9-23 01:24:06 发帖IP地址来自

题主或许过于悲观了。实际上,如果高考达到 120/150 以上,或考过了 4级,就完全可以开始看英美的某些主流报纸了。

大多数国内的英语学习者都把眼睛盯在最有名的几种英美报刊上 --- 纽约时报、The Economist 等。这既是好事也是坏事:把目标定得高,是好事 ---- 这些都是英美报刊中词汇量最大、目标读者群受教育程度最高的报刊; 问题是英语对我们是外语,你老想着一口吃成个胖子,一上来就去硬啃难度最高的报刊,真的明智吗? 泰山都未必能爬上去,您还就奔了珠峰了!?

与其去那样死磕 The Economist, 成天念得云里雾里的,你还不如注重学英语的实效,力求以最高的效率学会你真正能用的英语,然后再去看那些“高大上”的报刊。如果你原先除了课本、考试资料、“词汇大全”之外几乎没看过什么英美等国的原版书报,那第一步比较理想的原版读物,是

看到这里,已经达到我上述英语考分、但想说“就我那两把刷子,还读原版英美报刊!?”的各位,先看看下面我随机从这2个网站调取的网页截屏,再作定论:

难吗?你可能会有些生词,但是总的来说恐怕不象你想象的那么难吧?原因:这两份报纸都是面对美英的普罗大众的,遣词造句都比上面说的那些“高大上”报刊容易很多,很适合“原版入门”。它们的报道都不太长,一天读它两篇应该没什么问题。而且, usatoday 很多报道都附有相关的视频报道(就象上面这篇),连阅读带同一专题的听力都有了!

如何在网站上寻找你感兴趣的内容: 比如 Daily Mail 有时候可能会让你觉得有点儿婆婆妈妈的,但没关系,你只需要挑你自己感兴趣的内容看:我刚才在 bing.com.cn (必须选择“国际版”)上检索“ dailymail.co.uk, Mrs. May, higher education” (所有这些词汇连同标点符号一起输入、检索),上面这篇就出来了。其它网站、内容以此类推。

在这个读原版初级阶段,你如果想读原版书籍的话,推荐 Walmart 创始人 Sam
Walton 的自传Made in America: 该书的捉刀人原是 Fortune 杂志的执行编辑,笔杆子很硬,但又是 Sam Walton 口述、以 Sam Walton 的口吻来写的,所以词汇量不大,读起来很质朴,实用接地气,语言质量很不错。

怎么读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时间效益、收获最多:

  1. 该查生词吗?需要查一些关键的词汇,但是要想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除了手勤、查一些比较关键的生词之外(具体做法看下面),更重要的是学会猜词义:遇到生词的时候尽可能根据上下文来猜意思,而不是每个生词都查,否则你一星期也读不了三两篇文章。
  2. 扩大词汇量,远不止是“查生词,背生词”:很多时候英文的表达法很简洁,可要你自己说的时候你很可能根本想不起来那样去表达。这些就是咱们该留意学习的好词好句。具体操作可参考 金伟榕:怎么做英语读书笔记、学词汇才最有效?)。
  3. 务必坚持用英文直接理解!!!很多人都问我:“即便一边读英文一边翻译成中文理解,我都读得迷迷糊糊的;你要我阅读时直接用英文理解,天晓得我到底读懂了多少”!?我的回答:第一,你见到的任何一个外语听说读写过关的人,当年都曾面临过这个看似无法克服的问题,包括我自己。但你得这样想:阅读时你的时间相对比较充裕,有时间思考、反应,你都觉得“不得不翻译成中文理解”,那听的时候你怎么办?练听力时哪里容得你多想?不等你把第一句话翻译成中文、大致组织成句、想清楚它的具体含义。。。。。。。,整个 5 分钟的BBC新闻都结束了! 所以你要提升理解能力、反应速度,没有别的选择,只能从阅读开始就养成直接用英语理解的习惯。第二是你选择的材料难度是否对你合适? 第三,最关键的: 咬咬牙坚持!千千万万个学外语的人都熬过去了,只要坚持,你也会迈过这个坎儿的!一开始你会读得比较慢,但没关系,都是这样开始的。一句话第一遍没看懂,那就从头再看一遍。看了两三遍还没懂,没关系,那就接着往下看:后面展开的内容往往会帮助你理解前面那句话。“看完后面的两三句我还是不懂刚才前面那句话,怎么办“? 很简单:跳过去,接着往下读。就连读中文报刊,你敢说你每个字都认识吗?我们这是英语泛读,要的是通过大量阅读来提升自己的总体理解能力、英语水平,而不是为了读懂每篇文章的每句话、每个字。所以不要在一两个疑难句上花费太多的时间,那样做是丢了西瓜拣芝麻。 (如何才能“直接用英语理解”更详细的操作:金伟榕:为什么学英语得思维总是要翻译成汉语?

这样读上一段时间的“原版入门“书报,培养阅读理解能力和语感、提高阅读速度之后,你可再向难度高一些的报刊、原版书籍过渡。中等难度的报纸

中等难度的原版书很多,包括 Steve Jobs by Walter Isaacson; Googled -- the End of the World as We Know It; The Blue Ocean Strategy 等, 都非常好,可读性也很强。而且与文学类不同:这些书不仅帮你学英语,而且帮助你思考现实世界中的实际问题,从科技和商业模式的走向,到产品开发、求职、。。。。。。。他人的成败教训等,无所不包,帮你开阔眼界,拓展思路,遇事找到与众不同的做法等。最理想的做法是找几个朋友一起看,象我“笔记”那篇中说的那样摘录些好词好句,然后用英语一起聊聊读后感。这样阅读+词汇+口头讨论/口语练习的效果,效果会远比你口语课上“咱们假装买咖啡吧”那类对话练习好得多: 因为你言之有物!说的是你自己真实的感受、想法、创意。你们谈的是彼此都刚刚读完的东西,用的是你们刚学到手的词汇,在运用中巩固了刚学到手的好词好句,同时又提升了自己的口语水平------ 这是我英语教学的一贯主张:

现学现用,

现用现学,(在口语讨论中相互学习、不会说的东西往往能很快在刚学完的东西里找到)

趁热打铁,

融会贯通。

这些书你看上几本之后,一般自己专业的原版书应该完全不成问题了,理解能力上去了,词汇量扩大了,口头表达能力也提高了 ---- 你学会的是你真正能读听说写用起来的英语!到这个时候,你再去读 The Economist, The New York Times 的话,就比原先“硬啃”的时候后不知轻松多少倍了。

4#
Wanda   | 2018-9-23 01:24:08 发帖IP地址来自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5#
Victor Li  2级吧友 | 2018-9-23 01:24:09 发帖IP地址来自

是不是大家把原版书想得妖魔化了,那么厚本的中文书都看不下去,还要看那么厚的一本英文书!我单词量不高才几千,看英文原版书的时候会经常遇到生词,不知道意思就影响到阅读的质量!



想要读地畅通无阻,以下两个要诀可以帮到你:


一是选合适的材料,难度不要高于你的水平太多(刚上大学就要去读Pride and Prejudice那就真的救不了你, 这本的蓝思值1100L)。选书的时候看看蓝思值,美国一个科学的阅读分级系统,蓝思值超过900的都不适合初入门的,选蓝思值低于800的就会读起来简单很多,大概就是美国小孩10岁-15岁读的书~

这20本都不会太大难度

二是亚马逊Kindle阅读神器啊,我从2012年开始用,是重度脑残粉,安利了身边很多朋友买它(亚马逊应该给我广告费,计划给家里要上高中的小孩都配一台),一台在手,天下书我都有的节奏!


Kindle最适合读英文原著了,遇到不认识的单词,长按就显示单词的意思(可以选择内置的词典,英汉词典,英英词典)

一点就能知道意思,尽量用英英字典

但是kindle的生词本特别不好用,不能归类,复习的时候只能点flash card,超级不好用!

特别不友善的生词表,不利于复习归类

这个时候得用一个kindle mate软件,连上电脑导出来所有的生词和笔记标注,就可以复习了!还有一个更好用的App就是欧陆词典,把这些读完的书所查的生词本导入进去,按自己的需求来设定复习的节奏,强烈安利!

生词按书分类,自己创建单词本导入欧陆词典


还可以导入词典,还有真人读的例句

看电子书的好处就是查字典省时间,还能轻松地统计所查的生词量,标注的笔记,可以看到我读一本10万字的书,查了100多个生词,读10本就大概涨1000单词量,进步看的见!




当读的原著多了以后,不再纠结那么多生词语法的时候,就会慢慢发现语言的美,欣赏各个作者的风格了~ 举例说明:


A meager moon occasionally cast light on the uneven cobblestones; more often, it was obscured by clouds. ------ The Nightingale


皎洁的月光时不时地撒在不平的鹅卵石路上面,但更多时候,它还是躲在云朵后面~ (这不是我们语文学的拟人么)



Snow fell day after day, blanketing the trees and fields; icicles glittered on drooping tree branches. ------ The Nightingale


大雪纷飞,大地银装素裹,冰柱子摇曳在树枝上,晶莹剔透 (读到这里就想到了沁园村-雪,哈哈哈哈,画面感十足,blanket活动为动词,高中古文不要学太多)


2018年,一起读书,我的目标是涨英文单词量....

6#
姜小白  2级吧友 | 2018-9-23 01:24:10 发帖IP地址来自

谢邀。


学英语的人大概都明白,这门技能它不用则退。在国内缺乏语言环境,阅读几乎是最容易最方便达成的“用”。我有意识的一直安排阅读英文原版书,即是保持英语水平的好方法,它也是我当初要学英语的主要原因之一。


论体验的话,去年夏天撸完了Harry Potter,简直太爽了;肯·福莱特的世纪三部曲,第二部Winter of the World我也看的英文版(第一部是读的中文版《巨人陨落》);Call Me By Your Name,读的时候想把整本书背下来的感觉;Sex Outside the Lines不可能出中文版,读它让我觉得很有倾诉欲,写了一堆读后感。


无论文法还是词汇量,我都有极大的进步,但读书的过程中要经常查词典。

主题不一样的书,感受也不一样。Harry Potter单对使用形容词、副词的丰富程度,就能体会到作者的文笔,七八个角色一起写,每个人的表情、神态跃然纸上,是我第一次就单纯的产生“写的真细腻”的感受。Winter of the World写“性”的描写让我很躁动,忍不住想自己第一次读中文产生生理冲动是什么时候,忘了,读英文小说的话,第一次是Winter of the world。作者都是native writer,读起来却不吃力;反而像胡赛尼的三本书,中文版都是我读过的,尤其是《灿烂千阳》,中文版还不止读过一遍,挺吃力的,要慢慢读,像阅读练习。


熟能生巧,每本书读开头会有点吃力,但读进去就速度加快了。《双城记》不是,读了好几次都跟读中文版一样,不太喜欢,就放下了,中文版也没读完过。


手机上也有Buzzfeed、Quora、Reddit,也下载过很多新闻App,感受是想通过阅读提升英语能力的话,还是要以英文原版书为主,以主题一以贯之,再者能体会其文笔、修辞,学习写作。


英文跟中文不一样,英文里的名词最重要,只要出现在文章里的句子,名词几乎都是片语:限定词+修饰+名词,零冠词也是限定词的一种。起初也会用语法的眼光分析句子,不断的分析是s v o o还是s v o c,会不断的思考一些语法点。这个过程还蛮重要的,也让我获益无穷,习惯了之后读书不需要一行一行连着看过去了,瞄一眼看到重点也能明白大概意思。不断的阅读让我的阅读速度变快,就是在这一点体现。我练听力,普通的剧看生肉就行了,但像The Deuce、Altered Carbon这类剧,啃生肉听不懂的太多影响我看剧情,还是带着英文字幕,阅读速度的提升,才追得上字幕,不需要看清全文,看重点就能直接理解意思了。


外文原版书也是有难易之别的,我有点后悔自己太晚(大概是学了两年多英语后才专门找英文书来看)了,要是能早点搭配一些简单的读物保持阅读,肯定会更有效率。比较好的像《书虫》系列、《美国语文》家庭教材,都是分级读物,初中生水平就能读1-2级。《书虫》1-6级一套大概2-300万字的量,它基于英语文学的名著改写,内容本身就是开卷有益的收获,分级慢慢训练自己的阅读,非常好,掌握了语法跟词汇量,阅读本身就是一种习惯。


能把《书虫》1-6读完,再搭配像《小王子》、《小公主》、《老人与海》这类易读的原版书读几本,就能看Harry Potter了,嫌幼稚的可以看《冰与火之歌》、《魔戒》,选择很多的。这个reading list读完,大概需要一年的时间,它能让人习惯阅读英文,再结合一些手机资讯App,碎片时间也多一些阅读,就可以把主要精力放到听力、口语或者写作了。


无障碍阅读是一个很难描述的状态,说出来有点丢人,《美国语文》2年纪的课本,我也能遇到生词,但不会产生坏情绪,因为作为二语,没见过的词根又不明显的词,不认识太正常了,见过次数少容易忘记也太正常了。词汇量少的时候,经常拼错episode,词汇量慢慢起来后,“epi-”这个词首高频,就连epilogue也习惯了,不需要还专门去联想dialogue,脑子里的词会有各种各样的联系,就不容易忘了,用起来也得心应手了。


阅读最适合我们缺乏语言环境的人保持、提高英语水平了。


只要掌握基本的文法跟词汇量(测词汇量是扯淡,捡其一本书翻几页的感受最真实),就可以泛读,关键在于挑适合自己的书,我的经验是看自己感兴趣的,无论是起初能看英文书的那种兴奋,还是后面能真正阅读自己感兴趣的外文的幸福,保持这种积极的情绪,大量阅读,好处大大的干活。

7#
巫昱  4级常客 | 2018-9-23 01:24:11 发帖IP地址来自

小时候曾移民国外6年,那时候的我不会中文,因为不会读写,勉强听说。所以我的童年是看英文书度过的。而且是看了非常多书度过的,童年时间多,基本持续一天看1-2本书的水平。那段时间的我是英文水平超过中文水平,体验并没有什么突出的感受,因为英语是我唯一能阅读的语言。

直到五年前,我学了中文后才有了觉悟。双语阅读实在受益匪浅。

1. 不同的语言给人的感受不同。描写同一个事物不同的语言有不同的切入点。拿一个简单的例子,雪。
我最熟知中文描写雪的便是《世说新语·咏雪》:“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
而英文的便是Emily Dickinson的《It sifts from leaden sieves》:
“It ruffles wrists of posts, As ankles of a queen, —
Then stills its artisans like ghosts,
Denying they have been.”
这一点给我带来的最大收益自然是写作中。最直观的体现就是在学校写作文我能想到的比喻等描写方法比别人多。同时,也让我懂得了用多角度的思维去看待世间万物。

2. 不同的语言能拓展你的眼界。首先,能看外文原著就已经让你比别人能多看很多书,多学到很多。同时你能看到翻译前,作者最原始的语言,最原始的想法。你会发现这么读着有一种身临其境的妙感,能读出一种情怀。
我有个习惯,就是看西方作家(法、意、俄等)的书,永远选英文译本看。看东方作家(日、韩等)的书,永远选中文译本看。原因就是我发现这样看书才能看到它最原本的滋味。在相似文化长大的翻译家才能翻译出作者原本的意思,有太多时候我发现英文译本译错了东方作家的意思(总有美国的朋友看村上春树时来问我某某地方是什么意思…),亦或中文译本译错了西方作家的文字(以前语文课上看那些国外名著选读,有好几本是我看过原版的,但是语文课文给我的感觉和原版很不一样,甚至可以说有点变扭。)

最后回答问主原本的问题,要什么样的水平才能做到如此。参考当年学中文的过程,词汇量我认为不是非常重要。最重要的是你首先要坚持看完一本书,等你看第二本书的时候就会感叹,原来看一本书对自己来说已经不难了。在这之后注重养成多看外文书的习惯,久而久之就能达到所说的畅通无阻了。

第二是生活环境。对语言最大的提升还是来自于生活环境。如果你生活中经常用这语言,对它更有熟悉感,阅读会有很大提升。当然,如果真想达到如母语般的程度,有条件的话在用那个语言的国家生活,熟悉那个语言背后的文化,才能真正体会书中所写的感情。

8#
倪新  4级常客 | 2018-9-23 01:24:12 发帖IP地址来自

如果是看专业书籍的话其实很容易,只要在掌握语法的基础上熟悉专业词汇即可,问题是贵在坚持。

我的专业是中国专业,客观上来说没有什么读外文文献的压力——因此也就没有动力。所以为了迎难而上,逼一逼自己,研究生上学期选修了一门“反犹主义史”的课程,老师上课完全是按照国外那一套来走,基本没有中文文献,每周六七十页充满诘屈聱牙术语和专有名词的历史文献,那半年蜕了一层皮,但是由于课程有硬性要求,所以必须读,不知不觉也就练就了读英文文献的感觉。在此期间也学了很多乌七八糟的词汇,因为反犹主义的一个重点就是给犹太人安插罪名,所以同样是形容犹太人淫秽、色情,能看到十几个不同的词汇,这些词真的是现在很少用。

刚来比利时的时候,英语口语很差,人生地不熟心里也觉得寂寞,所幸结交了一位很好的比利时朋友,他看我空闲时间挺多的,而且情绪低沉,就撺掇我看小说。我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开始看他书架上的各种小说漫画,后来也自己买了不少。推荐几本我很喜欢的。



冯古内特在国内我就想看,我就知道他是第一流的黑色幽默大师,出国后看的第一本书就是他最有名的《五号屠宰场》
这是看的冯古内特的第二本书,同样精彩
村上龙的《储物柜婴儿》。我的比利时朋友特别喜欢村上春树和村上龙,他还很骄傲的跟我说,村上春树的《骑士团》第一个发行外文译本就是荷语译本。这本书跟砖头那么厚,但是村上龙的编故事能力太强了,所以看起来很轻松,四五百页结束的时候完全不知不觉。
这本书超喜欢,《走出非洲》,第一次觉得英语能够那么美就是读这本书的时候。
这是一本从当时美国最好的gay杂志上选编的短篇小说集(我买的那本和这个封面完全不一样,收敛含蓄多了),质量上乘,看第一篇《first love》简直要看哭,讲的是美国乡村两个小男孩一起游泳钓鱼过暑假的故事,淡淡的忧伤的氛围即使是隔着一层语言你也能感受到,完全是第一流的文学作品。
这个就是赫赫有名的科幻-反乌托邦小说经典,讲的是人类突然都瞎了之后与吃人植物之间战斗的故事。但我觉得这本书科幻风格不是很浓,主要是反乌托邦主,类似于一种思想实验,人都瞎了以后,没有生产者统治者,人类社会要如何重建,在这个重建的过程中,食人植物只不过是插曲,其实最重要的是人性。
耶茨,我最喜欢的美国作家之一,在国内看过中文版的《第十一种孤独》《好学校》,就非常喜欢他的风格。这本书也是引人入胜。

我觉得刚开始读英文小说,故事性真的一定要强,千万不要看后现代实验派那些小说。但是我又对语言有一定的审美要求,所以对流行小说也不太感冒,于是我的选择范围就是那些准经典的故事性小说——出自于叙事大师之手笔。一旦被故事所吸引,那么每天阅读就不再成为是一种负担,而是你主动追求的愉悦,这种愉悦让你甚至忘记了你最初的目的:学英语。读小说不仅是给你打开一扇通往英语的大门,更是给你打开一扇面向人世间森罗万象的大门,小说当然是「小道」,但却是必不可少的「小道」。

我这学期参加过一个seminar,我针对当时那个学者的著作发过一段言,我说:「西方哲学总是有一种奠基性冲动,不论是胡塞尔还是海德格尔这些现代哲学家,本源性的、原初性的、奠基性的追求这种“形上欲望”太浓烈,实际上一个东西可以不是奠基性的,原初性的,但丝毫无损于它“必不可少”的必要性。比如说“牙膏”这个东西,我为什么拿这个东西来举例,因为你一天中百分之九十九点九的时间都不会想其它,它只是在你早晨起来,晚上睡去之前你需要它的这个时候,凸显它的重要性:没有牙膏你会浑身不自在,因为你无法刷牙。并不能因为牙膏仅仅占据你零点零一的时间,或者说你完全几天可以不刷牙,就取消掉它“必不可少”的必要性。我们对一种良好生活的追求,并不需要奠基在为他寻找一个本源精神结构的形上欲望之上,我们只需要论证一种“必不可少”,我觉得就已经足够。」

实际上,我想说的就是,读英文小说,就像是生活里的「那撮盐」:它不是最重要的,却是必不可少的。精神生活,对世界的好奇心,对人类事务的关怀,对不公正的批判,都像是「生活里的那撮盐」:的确,在某些特殊年代,特殊经济条件下,我们可以暂时不需要他们,但是他们终归是必不可少的。在我们丢失他们的地方,他们终将回归。

有人说,我也可以不刷牙啊。但是,不刷牙之后那种不自然的感觉,就跟离开了阅读之后爱书人的感觉无二:无他,不自在而已。不自在不能死人,但是让人自在就是「文明」(civilisation)的本事。这便是题外话了。

9#
Neo独此  2级吧友 | 2018-9-23 01:24:13 发帖IP地址来自
大三的时候一周读完《中级微观经济学》的原版,所有公式都推算了一遍,所有题也做了一遍。600页。每天5点起,大概1点睡。前30页每页都要查不少单词,但是后来几乎不用查词畅通无阻比读中文还快的感觉。
我的微观经济学老师就是不相信我一周读完了。搞笑的是学期末考试,中文的题目我居然看不太懂的感觉,最后是考了93分吧。
后来我还不务正业去读了几本心理学,伦理学教材的影印版。至今保留喜欢读美国大学各专业入门教材的爱好,真是寓教于乐,个人风格很明显。
毕业后我没有选择金融行业,而是机缘巧合翻译出版了20多本图书。
10#
麦格兰岛  3级会员 | 2018-9-23 01:24:14 发帖IP地址来自

本文选自微信公众号【麦格兰岛】文章:

《选择原版书的章法和N个好例子》(持续更新中;附书籍精彩节选,关注微信号,欣赏专业有声书朗读音频)

选择原版书的章法和10个好例子

最重要的是:原版书的阅读是要分步骤、循序渐进的。如果你流畅阅读过的原版书数量在5本以下,那么你面临的任务就是“阅读完第一层级难度的原版书”。

大家都知道,对于有英语基础的人来说,大量阅读恰当的原版书籍是提高整体英语理解力的不二方式——良好的整体英语理解力恰似建设摩天大楼的坚实地基;而一个缺少优质阅读量的外语学习者,其口语、听力、写作等实际操作能力恰似是建在沙滩上的房子。

那么,原版书的阅读有哪些“章法”呢?首先,最重要的前三件事情是:

1.选书

2.选书

3. 选书

“选书”会经常被等同于选择“最有名的书”,因此很多人会不假思索地捧起一本年代久远世界名著:一边死扛着远超自己英语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水平的双重压力,一边为自己的英语基础自卑不已……

那努力的画面虽然动人,但战术上的勤奋,终究无法掩盖一个人战略上的懒惰。

——没有良好的阅读体验,弃坑还需要别的理由吗?

因此,在正式开始阅读前,必须要首先用心寻找适合自己的书。要尽力确保在第一本(批)原版书读完后,自己对这件事情的信心和热情会有所增加。

下文会讲到如何选择以及如何阅读原版书的“章法”问题,我们首先展示几个例子吧。

在下面这十本书的简介中,我们不光附上了出版信息(作者和出版时间),还附上了是否已有改编电影的信息、书籍关键词,并且第一次引进了两组书籍评分:中文译本的豆瓣评分(10分制)和国外第一大阅读网站Goodreads的评分(5分制)。

并且,书籍简介下有我们精心整理和校对过的节选文章,点击链接即可。读完节选,你会对是否有兴趣通读这本书有最直观的感受。

Book 1 《布鲁克林有棵树》

书名:A Tree Grows in Brooklyn

作者:[美] Betty Smith

关键词:成长| 家庭| 励志

出版年:1943

豆瓣及Goodreads评分:8.7/4.24

是否有改编电影:是(1945)

简介:

这部经典成长小说激励了一代代人,其改编电影也获得了“奥斯卡奖”。

小女孩弗兰西是一个生活在纽约布鲁克林穷人区的移民后代。她生性安静,想象力丰富,喜欢在读书中寻找内心安宁;而且,跟她所有亲人一样,她也善于在困境中找寻快乐生活的秘诀——这些,大概是她这样的孩子不会被生活击垮的原因吧。

书中有一个个相对独立的小故事,那一个个鲜活的人物也让人有似曾相识之感,也许你也能在自己的生活中找到每一个人物的对应。

点击阅读节选:

布鲁克林有棵什么树?

Book 2 《所有我们看不见过的光》

书名:All the Light We Cannot See

作者:[美] Anthony Doerr

关键词:战争| 人生 | 文字优美

出版年:2014

豆瓣及Goodreads评分:8.9/4.32

是否有改编电影:无

简介:

在这本获得了2015年“普利策奖”的小说里,作者讲述了一段二战时期两位普通欧洲人的故事。英语原文如散文诗一般隽永优美。

在每个短短的章节里,法国盲女的经历和德国男孩的成长交替推进。随着战争的爆发,他们的人生,从完全没有交集的平行线,被瞬间扭转了方向,逐渐产生了越来越多的相交和隔空对彼此的影响,最终如命中注定般地走到一处。

作者没有用激昂的文字痛诉纳粹的残暴,而是展示了一个普通德国青年如何从孤儿院走到侵略战场——这种近乎白描的讲述,反而打动了读者。

点击欣赏节选:

所有我们看不见的希望

Book 3 《追风筝的人》

书名:Kite Runner

作者:[美] Khaled Hosseini

关键词:友情 | 命运 | 救赎

出版年:2003

豆瓣及Goodreads评分:8.9/4.27

是否有改编电影:是(2007)

简介:

故事的主线是两个阿富汗少年的友谊——富家公子阿米尔和他的仆人兼童年挚友哈桑。

一场风筝比赛后,发生了一件不堪描述的事情。阿米尔由于背叛朋友而从此遭受多年的内心折磨。后来阿米尔随父亲移民美国,他在成年之后再次返回阿富汗时,却发现了一个使他无比震惊的秘密。这本书里有成长、友情、亲情、背叛、命运的无奈、人性的灰暗、赎罪的余地,等等。

故事里埋下了层层伏笔:阿米尔父子的若即若离、哈桑父子的顺从、父亲的慷慨、索拉博的性格、阿塞夫的狂妄,等等......一直要读到最后,才会使人恍然大悟人物之间的关联。

点击欣赏节选:

For you, a thousand times over.

Book 4 《别让我走》

书名:Never Let Me Go

作者:[英]石黑一雄

关键词:科幻 |宿命 | 爱情

出版年:2005

豆瓣及Goodreads评分:8.2/3.81

是否有改编电影:是(2010)

简介:

故事背景设定为20世纪90年代的英国,作者借31岁的凯茜为讲述者,回忆了她在黑尔舍姆学校的生活——它位于英格兰的乡村深处,与世隔绝;虽然看似是一所普通的英式寄宿学校,但在作者平缓克制的叙述中,这所学校一件件反常的事情和惯例逐渐浮出水面,让读者心中疑窦丛生,一直到作者猛然揭开事情真相。

这本反乌托邦的“科幻小说”借用了“科幻”的故事框架,实际上深深触及了人伦道德、生命的脆弱、以及不可抗拒的命运等命题。

原著有着口语化的风格,简洁易读,是很多人的第一本“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的原版作品。

点击欣赏节选:

石黑一雄 | Never let me go

Book 5 《杀死一只知更鸟》

书名:To Kill a Mockingbird

作者:[美] Harper Lee

关键词:父亲 | 成长 | 社会公正

出版年:1960

豆瓣及Goodreads评分:9.2/4.26

是否有改编电影:是(1964)

简介:

本书被列为“英美青少年的必读书目”,赢得过“普利策奖”,其改编电影也获得三项“奥斯卡”大奖。

故事发生在“大萧条”时期的美国南方小镇。小说的主要人物Atticus是一名律师,也是主人公Scout的父亲。白人女孩马耶拉引诱了黑人劳工汤姆,但被马耶拉的父亲意外发现,于是毒打了她一顿,并胁迫她一起诬告汤姆将她打伤并强奸。为了帮汤姆洗清罪名,Atticus做了他的辩护律师。不过,他帮黑人辩护的行为却引起镇上白人百姓的巨大争议。

故事描述了美国南方小镇的生活和人们的思维方式,涉及到了美国的陪审团制度、法庭辩论、社会公平、种族歧视、民主和法治、偏见和宽恕等主题,更是一个有关成长的故事。尤其令人深思的是:这一群充满了偏见和愚昧的人们,究竟是怎样一步步走向理性和公正的?

点击欣赏节选:

文学史上一段经典的法庭辩论

Book 6 《怦然心动》

书名:Flipped

作者:[美] Wendelin Van Draanen

关键词:青春期 | 成长 | 情窦初开

出版年:2001

豆瓣及Goodreads评分:8.9/3.94

是否有改编电影:是(2010)

简介:

这部青春期爱情小说(teen romance)以美国普通初中生的词汇量和视角描写了一对男孩女孩的情窦初开和成长经历。

布莱斯和他的家人刚刚搬到小镇,他成为了朱莉的新邻居和一见钟情的对象。而在布莱斯的眼中,朱莉是个疯丫头,她大胆热烈地缠着自己不放,把他吓得四处躲藏。书中一个个桥段时而令人捧腹,时而让人伤感。转眼间,从二年级升到八年级,他们的关系在缓慢而微妙地发生变化,但他们成长的步伐总是难以协调一致......

故事采用了第一人称交替转换的线性叙事结构,从两个角度叙述了同样的事件。那青涩的年华,懵懂的爱情让人嘴角上扬。

点击欣赏节选:

《怦然心动》懵懂少年青涩爱情与君初相识,犹如故人归

Book 7 《岛上书店》

书名:The Storied Life of A. J. Fikry

作者:[美] Gabrielle Zevin

关键词:文学 | 书店 | 人生

出版年:2014

豆瓣及Goodreads评分:7.6/3.98

是否有改编电影:无

简介:

这本书讲到一个颇有性格的小书店的店主起伏的人生经历,也讲到了书和书店的种种——对爱书之人来说,可谓可遇不可求。

书中的每一章都以一篇经典文学作品命名和开篇,作者对著名文学作品的点评信手拈来,旁征博引却并不晦涩,文学和生活处处结合,很有见地,读起来既随意又巧妙。

作者在讲述事件的时候娓娓道来,夹叙夹议,时常出现的“神点评”让人不忍俊不禁。

点击欣赏节选:

一个嚣张的老板和一家要死不活的书店的故事我们的一生不是长篇,也不是短篇,而是一部作品集

Book 8 《无声告白》

书名:Everything I Never Told You

作者:[美] Celeste Ng

关键词:父母期待| 家庭悲剧 |华裔移民

出版年:2014

豆瓣及Goodreads评分:8.2/3.80

是否有改编电影:无

简介:

这是一本非常适合中国读者的英文书籍:

- 话题(亲情)足够普通因此能引起广泛共鸣;

- 悬念设置足够巧妙因此阅读体验非常流畅;

- 人物设计 (华人移民和美国白人的家庭组合) 足够新颖因此非常吸引人;

- 篇幅足够短(200多页)、英语足够现代、日常因此适合英语学习。

故事里既有异国风情又处处有中国的影子。当我们跟随讲述者以上帝视角了解这个故事时,她会把我们从各自的经历中剥离出来,却又使读者更加清晰地审视自己的成长经历,更深层地思考家庭关系、子女教育等方面的种种问题。

点击欣赏节选:

爱不应该是一场无声的告白我以我的方式关心,你用你的方式怀恨

Book 9 《遇见你之前》

书名:Me Before You

作者:[英] Jojo Moyes

关键词:爱情 | 励志 | 安乐死

出版年:2012

豆瓣及Goodreads评分:8.4/4.27

是否有改编电影:是(2016)

简介:

这个故事很容易让人误以为是“玛丽苏”的套路:女主Lou是一个普通家庭的女孩,能力一般,学历有限,缺少魅力,见识短浅,迷迷糊糊,刚刚还丢了工作;男主Will 是枚标准的高帅富,曾拥有一切,但一场交通事故使他高位截瘫,终结了他在波澜壮阔的人生里继续驰骋的可能。

但随着情节的发展,读者逐渐明白作者不过是借着一个通俗的故事开篇,引出一组关于“人应该如何活着和死去”的沉重话题。

当命运之手安排他们见面后,两个人生会因为彼此的介入而出现什么样的转折?以及,Will为何毅然决然选择去安乐死?

点击欣赏节选:

总会有一个人,是你人生的分界线不要“做自己”,做“更好的自己”。最好的爱情 | 不是为你而变,是因你而变

Book 10 《王尔德童话全集》

书名:Complete Fairy Tales of Oscar Wilde

作者:[英] Oscar Wilde

关键词:童话 | 唯美 | 王尔德

出版年:1888

豆瓣及Goodreads评分:9.1/4.33

是否有改编电影:无

简介

有的童话是写给孩子的,但有的故事是假借了“童话”的外形,只有富有生活阅历的人才能读明白。王尔德的童话集就是这样的、这9篇童话分别是:

1. 快乐王子 | The Happy Prince

2. 夜莺与玫瑰 | The Nightingale and the Rose

3. 神奇的火箭 | The Remarkable Rocket

4. 自私的巨人 | The Selfish Giant

5. 少年国王 | The Young King

6. 小公主的生日 | The Birthday of the Infanta

7. 渔夫和他的灵魂 | The Fisherman and His Soul

8. 星孩 | The Star Child

9. 忠实的朋友 | The Devoted Friend

王尔德的童话是这个系列中唯一出版时间超过百年的书籍,却又是最能跨越年代、年龄和国界,打动全世界的读者的经典好书。

点击查看节选:

“毒舌”王尔德的温情脉脉

Book 11 《三人同舟》

书名:Three Men in a Boat

作者:[英] Jerome K. Jerome

关键词:英式幽默 | 经典 | 文学

出版年:1880

豆瓣及Goodreads评分:9.2/4.10

是否有改编电影:有

简介:

这本书的全名叫做《三人同舟(如果不提那条狗的话)》。

因此,书里的“人物”包括三位英国“绅士”和一条名字晦涩的贱狗“Montmorency”,本书记录了他们为期两周的河上(泰晤士河)泛舟之旅发生的囧事。种种爆笑遭遇让人不禁想起Mr. Bean的电影《憨豆先生的假期》。

一本正经的瞎扯、刻薄的自黑和互黑、轻描淡写地说一件让人惊掉大牙的事情、节奏平缓地抖着一浪接一浪的包袱.......所谓“英式幽默”典型的特点这本书里一样不差。在你刚要说这书有点像一个“贫嘴”的单口演员(stand-up comdian)讲段子时,他又开始很深情地进行大段文采斐然的描写,更会突然信手拈来地讲述所到之处的历史趣事,大可作为伦敦周边城镇的“历史之旅”手册。

虽然这本书首版于1889年,但是作者使用了非常口语化的英语,一个世纪之后再读,依旧鲜活,毫无陈旧晦涩之感,因此本书可称是“英式幽默”的典范之作。书中很多段落非常适合声情并茂地读给身边的人听。如果你喜欢今天的节选,你会觉得这本200页的原版读起来令人意犹未尽。

点击查看节选:

英式幽默不可逾越的典范吃货是道德高尚的给你讲个英式段子

Book 12 《一个叫欧维的男人》

书 名:A Man Called Ove

作 者:[瑞典] Fredrik Backman

英文译者:[瑞典] Henning Koch

关 键 词:温情 | 生死 | 爱情

出 版 年:2012

豆瓣及Goodreads评分:9.1/4.35

是否有改编电影:有

简介:

这个故事发生在冷峻的瑞典,主人公是59岁的欧维。他性情古板,火气冲天,有着种种坚不可摧的原则,极其关注社区事务,绝不容忍任何破坏社区秩序的行为,并且看不惯一切新生事物,甚至会因为朋友购买外国汽车而心生怨气。

从妻子死后,老欧维深觉生活无味,决心早日跟亡妻重逢。但他的自杀计划一次次被打断,欲死不能,而那些似乎偶然出现的人物渐渐成了他的至交好友。在作者幽默的叙述下,读者会发现在尖酸刻薄的外表下,欧维身上藏着一个无比善良的天使。

至于为什么一个温暖的好人不是“四季如春”的样子,按照书里的说法:

每个人的生命中总有那么一刻决定了他们将成为什么样的人:是不是愿意让别人骑在头上。

A time comes in every man’s life when he decides what sort of man he is going to be. Whether he is the kind who lets other people tread on him, or not.

本书原著为瑞典语,但英译本文笔行云流水,简洁、准确、现代,幽默感十足。英文读书网站Goodreads上的评分高达极为少见的 4.35;中文版的豆瓣评分为9.1分。同时推荐2015年的同名改编电影。

点击查看节选:

Born to die最稳的幸福是一物降一物

Book 13 《奇迹男孩》

书名:Wonder

作者:[美] R.J. Palacio

关键词:温情 | 成长 | 少年

出版年:2012

豆瓣及Goodreads评分:8.7/4.45

是否有改编电影:有

简介:

这本适合所有年龄层读者的世界级畅销小说出版于2012年,获得了包括“马克·吐温奖”在内的多种出版界奖项;2017年的同名改编电影也成为一部在全球范围内引发热议的现象级电影。

由于天生脸部畸形,男孩August从未上过学。十岁时,父母决定送他接受正轨的学校教育。在这个陌生的校园里,他引人注目的外表既成为他的难以想象的挑战,也成为他(以及他身边所有人)人生的转折点。

下文选自故事的开头。从节选中你会初识几位主要人物——一直给予他爱和尊重的爸爸、妈妈和姐姐维娅——以及每个人的特点。在后面的故事中你会读到:August有怎样迷人的性格呢?入学之后,即将见面的同学和老师会给他怎样的冲击和崭新的人生经历呢?

在语言方面:①August的父母修养极佳,他们跟孩子说话的方式很有技巧和水平,同样的还有校长Mr. Tushman;② 全书采用口述体的风格,语言既规范又生活化,简单易懂,可谓是“英语原版书阅读难度等级的起点”——因此尤其适合从来没有接触过英文原版书的读者。

除了语言和让人感动不已的故事外,你还会从书中了解到跟我们同时代的一个典型美国家庭和学校的种种。

点击查看节选:

每个人都在跟命运苦战,有些人的战斗精彩绝伦

***如何选原版书***

总结我们推送过的所有关于“如何选择第一本(批)原版书”的文章,其标准到底是什么?

简单来说:

1. 符合你的阅读口味。

2. 符合你的英语水平。

详细来说:

1. 人物少,叙事方式紧凑——因此你的大部分注意力可以放在享受语言上,而不是手忙脚乱地记忆人物名字、理清人物关系和多条故事线;

2. 出版年代要尽可能晚,至少要语言现代、不晦涩——是你希望学会的那种英语;

3. 长度在200-300页左右——因此可以短时间内一口气读完;

4. 避免纯粹的童书和严肃文学作品,选择在英美国家的普通成年人中广受欢迎的小说——他们的平均英语阅读水平正是我们要实现的目标;

5. 你确定会喜欢的故事——因此阅读前要有准备工作,要接受剧透。

正因如此,作为第一个阶段的原版读物,我们不建议阅读:

1. 经典文学名著——通常包含了比较高级的文学手法,且词汇量偏大、表达方式艰涩、句型复杂,语言风格与现代英语迥然不同;

2. 篇幅过长的系列魔幻小说(如《指环王》《冰与火之歌》等)——一方面它们的篇幅较长,更适合第二阶段的阅读;另外,故事虽是好故事,使用的却并非现代人习惯的英语风格。

***如何读原版书?***

简单来说:独立阅读,完整通读。

说得详细一点:

1. “读书”最基本的意义是——提高独立阅读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因此,在别人的逐句讲解下理解一本书是最差的阅读方式之一;

2. 建议在读原版书之前先接触中译本或改编电影——首先熟悉主要人物和故事情节,可以最大程度地保证能够流畅地完成英文版阅读;

3. 充分利用有声书资源(大都可以在网上免费下载或购买)——既可以读完一章后,马上收听该章节的朗读,也可以全书读完之后,一起收听;

4. 百本书蜻蜓点水,不如十本书读得通透——先看中译本或改编电影,再通读英文原版(至少一遍),然后收听英语有声书(至少一遍);

4. 选择纸质书籍——随手做笔记是让你受益终身的阅读习惯。


按照如上的标准,其实还有很多书能够进入大家的书单,你都读过哪些呢?


更多书籍节选及原版书推荐,请关注微信公众号【麦格兰岛】,回复关键词【书单】即可。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积分:
帖子:
精华:
期权论坛 期权论坛
发布
内容

下载期权论坛手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