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部分赞同@wang z,
无责任预言
1.有限的时间内 能战胜市场(ETF)的图表派是少数 多数会输给市场 2.如果时间足够长 所有图表派都会输给市场
根据自己大约了解到的有关quant的信息,说说自己的个人观点,毫无学术的意味,也没有学术分析那么大观点的能力。 1。quant有没有用? 个人感觉答案是肯定的,毕竟现在可以做的,能做的都是大神,人也不傻,完全没有用的东西为什么可以吸引顶尖的人才呢? 2。quant可以颠覆现在的金融交易么? 个人感觉,那也是不会的,机器终究是机器,人尚且需要教育,何况机器呢?什么,你说self-learning自学习,好把,我觉得的吧,再好的的自学习算法也是人给的,算法本身只不过是工具罢了,重要是还是怎么用,看你具体扔进什么信息进去拉,而这点还是需要人的哈,尤其是面对如此复杂的金融市场,这里的复杂并不仅仅在于说数据的量大,或者说数据量大且维度高,还有许许多多潜在的不确定,或许在市场的的某一个角落发生的一个小动作,就会瞬间改变整个市场状况,这应该叫蝴蝶效应吧。这些种种都是原因,量化会发展,也会大幅度的发展,但是我相信很快的就会趋于平和,更不用说颠覆,它最终或许也会成为市场操作的众多方法的一个。
最近alphaGo 一战成名,又让各种机器成为万众焦点,因为狗吊打了人。可是真的如此么,至少我不那么看,我觉得重点是人会失误而机器不会,如果说非要说吊打,那么我觉得应该允许李世石悔棋,一直下到他无论怎么悔的情况下都是狗胜,那才叫吊打。不过说到失误,机器也有机器的”失误“,就是机器会出现Bug,不过这边的情况应该叫考试内容不在学习范围的情况,比如第四局。下一步我们或许可以想,在什么情况下狗可以赢人,什么情况下人可以赢狗。狗赢人,狗学习了足够多的棋谱,注意是足够多哦,不能遗漏哦,对,最好还要学习有关人的东西,关于李世石的一切一切。人赢狗,人足够了解狗,怎么了解?去了解这个狗怎么设计的,狗用了哪些算法,狗学习了哪些棋谱,那么基于如此,人就可以主动的跑出狗学习的范围,也就是让狗出现”失误“。所以,总的来说这个问题的核心在于谁了解谁更多。说了那么多没用的,回到问题,试问你觉得是市场对quant了解的多还是,quant对市场了解多呢?quant的算法就那么多,quant的信息利用暂时也就那么些,现在看来市场已然被了解,所以故事是quant会在一定程度上高歌猛进,可是之后呢?市场是由每一个交易者构成的,这里既包括quant也包括其他的一般交易者,倘若quant变的越来越火爆,那么这也就意味着市场对quant也越来越了解,那么迎头痛击也是迟早的。
举个例子,号称量化之王的 Renaissance Technologies,拥有着来自长青藤的顶尖的数学物理的phd,可以有能力构建极其科学的模型,当然之前的收益也是相当不错,可是即便如此,大家可以看看它的收益率,或许还不到国内的各种宝宝呢,更严重的是现在行情越来越复杂,这个收益率似乎还在下降。量化传奇文艺复兴科技走下神坛?
3。 相不相信有效市场假说? 我只能说我在宏观上相信,在微观上不相信。解释来说,在一个整体的长时间的大环境下,我相信市场终究会有效的,但是在一个相对较多的时间内针对这一时期的市场的,我相信会有一些策略可以打败市场。
4。说说题主的所问的问题。 4.1 中国这个大市场还没开始对quant发出召唤呢。 或许说已经开始大规模召唤了把,至少我是那么感觉的,不过蜜月期之后么,呵呵,你懂的。 4.2 quant的价值就是在纷繁的市场中,去发现本质,产品价格的本质。 我丝毫不觉得quant发现是本质,相反我个人这是皮毛,因为quant是基于数据,历史数据,价格也好成交量也罢,或者是财务情况,再或者更牛一些的的基于什么社交平台之类的,总而言之,还是数据!作为一个长期学习数学的孩子,我相信数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刻画事物,但是我并不赞同这些东西叫做本质。举个例子,一个人,就算你了解他的身高体重,婚姻状况,银行信誉状况等等,你能知道他的本质么?落井下石还是雪中送炭,这个还是等事情发生了才能知道的把! 个人感觉市场的本质并不是这些过去的历史的数据,而是人,价格是是人对市场的看法,这个看法不光跟过去有关,也跟未来有关,还跟人本身有关,所有人是本质,因为看来都是来自于人的。 4.3 这本身就是对市场有效性的一大贡献。 如果有没有理解错的话,有效市场假说就是否定这些试图要套利的quant的吧。价格发生变动,市场可以第一时间作出变化,没有滞后,信息充分反映在价格,那么一切利用历史数据分析,包括基本面的分析的东西都是徒劳。所以倘若quant要是火到爆的话,估计Fama的诺奖拿的也是烫手吧。
5。@wang z,
所以我以为金融涉及博弈
还是坑蒙拐骗为上策
让别人看起来你高大上能赚钱 把人说晕说蒙 然后赚别人的本金
这个就是金融博弈的前沿技术 哈哈,超级喜欢这句话,好接地气的话,不过我喜欢用忽悠这个词语。之前说的高大上的东西,至少理论正确,政治正确,可是实际么,先不管理论是否真的正确,就说操作真的难上加难,或者严格的说应该是性价比不高,至少没有忽悠高。太多的所谓金融,就是各种忽悠,然后本金没有了。。。哈哈,比如中国的股票,一带一路,中车带跑了。。。我们要牛市,然后先是疯牛,然后是慢慢的熊市,看看,这个忽悠的是不是很漂亮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