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半导体从业10年,而且有全产业链(设计、制程、封测、设备)经验,并且从90nm制程到28nm,从memroy产品到SOC产品都熟悉的年轻人:), 分享一下我对半导体产业的粗浅看法。 1 半导体行业和相关产业 是 技术密集、资金密集型、智力密集型产业、创意密集型产业。 A 技术密集: 几乎涵盖了大学的核心理工学科。 包括: a 材料学 :比如 IMP或TD利用半导体掺杂和热处理方法从而改变device的电学性能。 b 物理学: 利用软件建立应力和电学模型研究 对device 并进一步建立SPICE modeling。 c 化学: WET部门和CMP部门等用化学气相沉积和物理沉积方法清洗研磨。 d 自动化设备和机械: fab里面的所有设备,可以说已经达到工业4.0 。 生产主要靠自动化系统和设备。操作工是辅助性的,大量的工程师分析和处理数据和解决工程问题,和安排生产,因为一个小小的芯片的生产工序可以达到3000步,而对关键尺寸的控制精度在正负2nm之内!!! e 计算机系统: 所有设备、产品、人员权限全部数据化, 没有一个高度协调匹配的生产制造系统和ERP是无法完成的。 f 微电子专业: 芯片设计业的designer 就是靠这个吃饭。 g 数学专业: 运用到可靠性分析和统计分析。 可靠性需要估算Ea值,建立lifetime 评估。 统计分析建立SPC控制基础和规则。
B 资金密集型 一台光刻机1亿美金、 一层mask1万美金打底,通常一个芯片得个30层以上。 你必须要买,中国制造不出来。 为什么呢? 因为基础学科和基础工程研究,投入不足、人才不重视。 别人不管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 哪个企业可能把自己辛辛苦苦工程研究出来的东西,告诉你呢? 中国人仿造, 也只能仿造中低端的、肉眼看得见的产品。 高精尖、有深入工程性的产品, 大多数时候,就算告诉你怎么做, 你也造不出来。
C 创意密集 这个主要是说芯片设计。 电路的设计需要至少10年以上的实际工程经验 ,但是也需要创意和灵感。 特别是针对不同市场需求,更需要设计者的灵活裁剪。 不过很多IP 设计, 基本上也是国外公司的IP。 而且都和国内几家制造公司绑定了。
D 管理 由于资金、 设备、技术 和智力的高度集中, 导致内部协调管理难度非常大。 供应链管理、项目管理、工程团队的协调。 因为,稍微一个闪失,那么浪费的就是几百万的人力和研发成本。
2 半导体行业的历史 国外情况: 半导体行业是国外的天才科学家们和商业英才们沉淀了50多年,做到目前的水平 。 数学、计算机的天才们在上层架构,比如冯诺依曼。 材料学的天才们在下层架构,比如肖托基。 这才造就了硅谷精英, 这样后面的70-80年代各种创业型企业可以不断做个人电脑和操作系统、和90-00年代以后丰富各种应用层的APP服务和software。 你可以看到: fab厂的CEO基本都是70岁左右, 芯片设计的CEO都是50岁上下,互联网的CEO都是30岁上下。 行业特性和历史使然!
国内情况: 国内半导体行业目前上游多数电路 IP专利是别人的、 更上层的计算机指令集架构是ARM等的。 下游设备制造供应商ASML的、APPLIED的, 测试设备供应商 Agilent Terrddy 和台湾的一些的。 基本喉咙和脚被人卡的死死的。想做生态更不可能。分一杯羹就不错了。 当然这个是讲深度合作的时代,竞争与合作并存。
不管怎样, 半导体是硅谷的基础,也是互联网世界的物理基础! 从社会生产角度看, 做半导体就和铺光纤、修高铁一样。 所以从这个角度看,不太可能原创出来,所以决策层说买买买!买技术买产业买人! 这也是比较经济效率的做法。但生产平台高了以后,必须要集中精力吸收、思考全球人才战略和本土化人才培养。
3 半导体的前景预测 好的: 半导体是互联网和物联网的基础。 是关键技术制高点,所以国家重视力度和投入也是越来越大。 所以作为行业来说,国内的整体前景不会太坏,国产化替代的趋势也会越来越强。 芯片设计和产品市场时刻变化,应该还有多番厮杀。这里面还有一些年轻人的个人机会。 微电子专业设计还是有空间的。 比如最近的挖矿用的矿机定制芯片。
坏的: 但是毕竟这个是一个工业技术高度成熟的行业。类似高铁、高铁、炼油设备、造船、航天行业。 个人在技术深厚的强大的工业制造体系面前, 有多大的价值意义能力呢? 当然,这要要看个人的能力和自我定位。
祝各位好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