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说用Apple watch和华为watch测试火腿,华为的能测出 ...

论坛 期权论坛 股票     
期权匿名问答   2023-2-16 23:53   4490   5
一大早上朋友圈里就传,说是用Apple watch和华为watch测试火腿,华为的能测出火腿的心率和血氧,我没有实际测试过,也不知道真假,第一感觉是恶搞,我们家全系列用的都是华为手机,没有华为watch,除了当年得奖领过IPhone6P之外也没有用苹果的产品,所以没有发言权。
分享到 :
0 人收藏

5 个回复

倒序浏览
2#
期权匿名回答  16级独孤 | 2023-2-16 23:53:32 发帖IP地址来自 广东佛山
编程领域就有句话叫 Garbage in, garbage out(废料进、废品出)。
如果你给了一个定义域之外的输入,那么输出必定是没有意义的,系统本身就是在定义域和值域之间做映射。
--
比如,不让你看被测人是谁,单纯给你看一根水银体温计的读数,让你判断被测人是否发烧。那么你的依据显然就是体温计的读数是否超过了 37°C。
于是我把这个体温计插进了一杯热水里,再交给你看,你一看读数说「发烧了」。然后我就开始嘲笑你「哈哈哈,你居然说一杯水发烧了,你是不是有病?」
这个例子和「茶水验尿」「火腿测心率」的区别在于:你知道体温计的原理,所以能很快理出可能的逻辑链条,自行推理出问题出在哪儿。而大多数人不知道尿检化验、手表测心率的原理,所以无法自行推理问题的所在。
3#
期权匿名回答  16级独孤 | 2023-2-16 23:53:58 发帖IP地址来自 甘肃
又想起来那个经典笑话。
某工厂有一条香皂生产线,但是有时候,他们生产线生产的香皂偶尔会有漏装的现象——有的香皂盒子里没有香皂。
没办法,工厂老板专门请了一堆专家,造价几百万,专门设计了一套机器,机器可以通过X光识别盒子是否空盒,并驱动机械手将空盒拿走。
后来没用多久,机器坏了,专家感染了新冠没办法过来修。
于是工厂的工人老王过来想了个办法,整了一个大风扇在产线旁边,一有空盒就立马就吹走了,只用了几百块。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没事千万不要感染新冠,不仅难受,还容易让别人发现,其实没有自己也一样。(划掉)
其实,就像是查看香皂盒子里是否是空的一样。
我们只需要将不符合香皂重量的盒子吹下去,就可以达成目标。至于空盒子里具体是什么,我们没有必要知道。
绝大部分的医疗检测也是如此,医疗检测的都是样本中的特征值,而非识别样本具体为何物。
因为,在抽检样本时,我们已经知道了送来的是血还是尿,所以,我们不需要再花额外的成本,让机器再去做一次额外的判断。
即使检测结果精准性存在一定误差,其实问题也不大。
因为我们检测的目的是快速判断是否存在相应疾病,所以,有些时候,只要我们知道了某个指标在正常范围之外,就可以基于此特征,再做进一步的检查及判断。
就比如说血氧检测。
目前市面上最准的方法,就是抽血,然后用电化学法进行化验。
但是抽血没有办法做连续性检查,所以就有了后来的光学法。
其原理是检测血液对光吸收量的变化,测量氧合血红蛋白(HbO2)占全部血红蛋白(Hb)的百分比,从而直接求得SpO2。该方法的优点是可以做到对人体连续无损伤测量,且仪器使用简单方便,所以它已得到越来越普遍的重视。[1]
光学法也有缺点,在测量精度上,光学法比电化学法低,尤其是在血氧值70%以下时,产生的误差会比较大。
而且,因为测定的是光吸收量的变化,所以哪怕只是放个红纸,血氧仪也能检测出相应的数值。
但为什么光学血氧仪仍然在医院应用得那么多?
因为,但凡是个正常医生,都不会拿张纸、拿个火腿在那里测定血氧。而且,当血氧降低到90%以下的时候,我们就已经有低血氧症的风险了。
所以,即使70%以下测定值不准确,也不影响我们对于疾病的判断。
同样的,我们使用健康监测设备的目的,也不是为了精准判断,而是为了随时随地监测身体状态的趋势变化。
心率、血氧检测有误差,问题不大,只要能在监测到数值大幅度异常时,及时向我们发出通知,并提醒我们及时去医院检查。
我们使用健康监测设备的目的就达到了。。
至于火腿能不能测出来血氧,连专业的血氧检测仪都没做的功能,健康设备应该也没必要在这上面花费精力吧···
以上,我是 @Puddle ,我们都有美好的未来,
4#
期权匿名回答  16级独孤 | 2023-2-16 23:54:24 发帖IP地址来自 中国
华为手表可以在非人类佩戴的场景下测出血氧和心率数值,这事是真的。
消费者不知道测试原理,有怀疑也是正常的。
但如果你有基础的逻辑,并且愿意了解测试原理,就能自己想明白,这种现象并不能代表它测试人的时候是不准的。
我可以非常快速的解释一下血氧检测的原理:

人体的血液负责输送氧气,具体来说是通过血液里的血红蛋白来输送的,血氧饱和度,检测的实际上是血红蛋白的含氧量。


最准确的方法,就是从动脉采集真实血样,这也是很多医疗机构的做法,但很显然它的缺点就是不舒服(谁会想要被扎针啊),而且它只能测试单次的血氧,并不能做到连续监测(也没人想要被连续抽血吧)。
所以在在非直接测试的前提下,我们就只能通过测试其他指标来反推血红蛋白含氧量。
好在我们发现,不同含氧量的血红蛋白对不同波长的红光吸收比例是不一致的,还原血红蛋白(Hb)吸收的可见红光较多,而红外线较少;含氧血红蛋白(HbO2)则相反,它吸收的红光较少,红外线较多


所以你能看到在测试血氧饱和度的时候,无论是手表手环还是其他的设备,都会发红光,其实就是设备上有一个红光 LED (一般 660nm 左右的波长)和一个红外光 LED (一般 910nm 波长) 在补光。


接着再通过传感器感知到的不同波长反射差,就能计算出血氧值,这个原理是非常成熟,也是相对准确的。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如果选一个同样可以反射两种波长的物体,那么仪器也自然会老老实实根据模型去计算出血氧饱和度的数据。
这就是非直接测量手段必然会遇到的问题



毕竟它不是真正直接测试你的血氧,而是通过测量其他数据推算你的血氧,心率也是同样的道理,除非你绑一个心率带,心率带确实是是直接测量心跳产生电信号的。
但这能推理出手表或者夹指的仪器测人的时候是不准的吗?我相信在了解了测试原理之后,要有正常逻辑思考能力的人都知道并不能。
唯一能推理出来的结论,就是华为的手表在活体检测或者说识别物体是否是人的这个流程上,还有提升的空间。
但这个东西的解决优先级也没那么高,因为穿戴设备只需要对人佩戴时的准确性负责,它完全不影响正常人的使用,那为什么不把研发精力花在更有意义的事情上?
这事就等于:

有的人非要用空调制热功能吹头发,然后发现虽然风热但这么也吹不干,转头就骂空调厂商为什么你不能支持吹头发?
如果不能吹头发,那为什么不加一个检测到正在吹头发就停止吹风的机制?
就是这样。
5#
期权匿名回答  16级独孤 | 2023-2-16 23:55:14 发帖IP地址来自 北京
是真的!
但是如果你用鱼跃等指尖血氧仪去测火腿肠,测香蕉
你会发现也能测得到血氧
原理后表,归结起来就是一句,工具得用在正确的地方






先分享一下穿戴设备血氧传感器工作原理:
由发光设备发射出红光以及红外光,
这道光线可以穿透到皮肤的血管
血液中氧气饱和的血氧蛋白可以吸收更多的红外线,而不含氧的血红蛋白可以吸收更多的红光
通过计算发射与接收的光强差,我们就可以间接算出血氧值

本质来说,这个传感器测的不是血氧
而是被测物体的单位时间内发射和接收到的红外线和红光的差值
只是人类用它来测量血氧值
至于是不是胳膊,火腿肠,药盒还是橙子,是不是活的,他不负责分析这个

当你放在手腕上测量,测出来的就是血氧值
当你放在火腿上测量,测的就是火腿肠接收和反射出来的红外线和红光的差值

简单说,要把工具用在正确的地方,因为在一定的条件下,部分物体的光学信号会呈现与人体皮肤血管相似的情况,会导致小概率的误判为人体信息,从而导致计算出血氧值

当然以后穿戴设备能加入人体识别算法或者增强特殊条件判定,可以减少更多误会。

另外要说一句,华为手表测血氧出值和指尖血氧仪真的基本一致,有点准!

6#
期权匿名回答  16级独孤 | 2023-2-16 23:55:52 发帖IP地址来自 北京
我在答题卡上跺一脚,得到的分数都比你高
所以我的鞋底都比你脑子懂得知识更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积分:400157
帖子:80032
精华:0
期权论坛 期权论坛
发布
内容

下载期权论坛手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