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 P 社游戏新作《维多利亚 3》?

论坛 期权论坛 股票     
期权匿名问答   2023-2-16 14:32   21106   5
国家决议:成立Victoria 3
灾难:利维坦政变 结束了!
稳定度+5
paradox玩家获得「普天同庆」持续5年,获得以下效果:
每年正统性+2.00
陆军士气+10.0%
海军士气+10.0%

分享到 :
0 人收藏

5 个回复

倒序浏览
2#
期权匿名回答  16级独孤 | 2023-2-16 14:32:10 发帖IP地址来自 北京
>_<      qq群号429886852
前段时间读了一些气候变化对历史影响的书,便升起了一个加大小冰期影响来推演历史变化的想法,于是决定制作一个与此方面有关的MOD。
下面是搜集到的一些资料:
公元15世纪后太阳活动变得低下,全球范围的寒冷化逐渐加深。苏格兰南部的森林变成了牧草地,冰岛的森林全部消失,苏格兰的小麦种植变得困难并导致农民失业以至于国王詹姆斯一世被暗杀。不列颠的葡萄在1440年前后全部消亡。欧洲大陆在15世纪30年代农作物连年歉收,夏季暴雨引发饥荒,欧洲东部粮食不足,大量难民从俄罗斯流入德意志,同时由于饥饿,欧洲北部大规模狼灾出现。中间短暂出现过温暖期,但到16世纪,真正的寒冷到来,16世纪下半期的温度降低,农作物的生长期比之前减少了一个多月,挪威高地可供耕作的土地海拔下降了150米,其他地区也下降了大致高度。16世纪50年代末期,德意志西侧高地葡萄歉收,瑞典也从60年代开始歉收,并遭受了毁灭性打击。阿尔卑斯、冰岛、俄罗斯的冰川在16世纪70年代后开始再次前进,其痕迹一直残留到19世纪中期。气象灾害发生导致人们开始诉诸神秘学并在阿尔卑斯以北的德意志、瑞士、法兰西、不列颠等饥荒地区出现了猎杀女巫运动,大概从16世纪60年代开始,不过在意大利等比较温暖的地区则不太盛行。




热带辐合带位置发生了变化,同时分布于热带到亚热带的热带辐合带云层变厚,反射太阳光后引起地球整体反射率增加,进一步加大了寒冷化的程度。加拿大的落基山在1500年后的200年内持续推进,青藏高原也在16世纪后开始降温,同时冰河大幅前进,黄河流域干燥化,长江流域湿润化。北非的西奈半岛等地降雨量升高,出现湿润化趋势,这是由于大陆性气团与地中海气团的交界线在气候寒冷化的情况下南下到达中东地区。同时,阿拉伯半岛的也门、青藏西部、东海沿岸、中美地区更加干燥。日本的春季气候干旱,秋季又发生洪涝,同时还有台风蝗灾地震火山喷发,大量日本难民前往东南亚和东、南海沿岸经商劫掠充当苦力。
17世纪发生了南方震荡和北大西洋震荡。南方振荡是指太平洋赤道附近东西两地海域之间的气压差异,北大西洋震荡则是大西洋海域南北方向上的气压分布差异。气候寒冷,北极圈的高空急流向南移动,低压气团在北纬56度道60度之间的北海穿过波罗的海。在这一气压分布下,夏季气温低下,农作物减产,冬季冰河前进。由于冰岛附近有寒冷的阻塞高压气,高气压的东侧吹拂的西北风会给欧洲大陆带来北极圈的寒冷空气,但冰岛西侧的格林兰会受到大西洋赤道海域的暖空气,吹西南风,气候相对温和。17世纪初,荷兰前往西南方的西班牙的航程比从西班牙回来要多一天半,所以欧洲大陆吹东北风的日子比西南风更多。北极震荡这一模式早已出现(即北极与中纬度地区的气压差异),高空急流在南北气压差较大的时候能量更强,所以虽然中纬度地区存在低压气团,但高空急流形成的屏障阻止了北极圈的冷空气南下。反之高空急流能量不足,路径曲折反复,势力强的地方温暖大气北上带来暖冬,衰弱的地方则是北方冷空气南下形成严冬,即是地球两侧的气候恰巧相反。
1600年秘鲁南部的埃纳普蒂纳火山喷发,太阳光被火山灰遮掩,欧亚大陆和北美大陆大片地区都迎来了冷夏。17世纪40年代初菲律宾的棉兰老岛的帕克火山喷发,之后在17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一直有大规模火山喷发。日本北海道南部的驹岳在1640年和1694年有两次喷发,有珠山在1663年,樽前山在1667年喷发并引发了阿伊努部族之间的争斗。
太阳黑子在1645年到1715年处于消失的状态,这段时间世界极度寒冷。1683年英格兰西南部的萨默塞特土地冻结深1米,法兰西北岸出现了宽5千米的流冰,荷兰沿海到北海的流冰则宽达20千米。1709年冬季波罗的海冻结,人们可以徒步穿越。1695年冬季流冰环绕冰岛,好几个月船只无法靠岸,随着北极圈的寒冷海水南下,冰岛一带的捕鱼活动极度困难。阿尔卑斯冰川在1690年到1700年之间继续前进,下洛林戴沃德冰河顶端下降。同时阿拉斯加、落基山脉、甚至华盛顿州的瑞尼尔山都出现了冰河前进。由于寒冷的气候,欧洲各地的葡萄种植陷入了困境,为了改变这种情况,人们改进酿酒技术并种植耐寒的葡萄品种。农业生产也受到很大的负面影响,17世纪90年代的英格兰一年之中可以进行耕作的天数比温暖期少了一个多月。农作物的收成下降导致人口减少,北法兰西死亡人数达到了一成,在奥弗涅地区饥荒死亡率到20%,整个法兰西死亡人数超过200万。英格兰人口也减少了,芬兰由于饥荒减少了三分之一的人口。同时在波兰,平均身高降低了三厘米上下。欧洲长期以来延续罗马时期的地中海式农业,从斯堪的那维亚半岛到东欧的广大地区都种植小麦,这种谷物为中心的农业布局本身就是以温暖的气候为前提的,所以难以为继。
印度北方被寒冷气团占据,夏季的西南季风所带来的降水量减少,引发了严重的干旱和缺水。台湾地区北风强劲,亚热带许多地区都有从北方来的寒冷气团南下。华北地区温度下降,江西由于霜害严重放弃了柑橘种植。日本也经历了持续的寒冷化,西日本干旱,发生了大量饥荒。
为了克服寒冷的天气,各个地区的人们都发挥了聪明才智,荷兰不列颠等地大量种植荞麦。从17世纪90年的的饥荒中,爱尔兰和苏格兰的土豆种植开始普及,以普鲁士的弗雷德里克国王为首的欧洲国王们都积极推动土豆的种植,匈牙利政府把扩大土豆生产写进了国策。玉米也起了很大作用,由于气候原因玉米主要在地中海一带种植,然后从伊比利亚半岛一直扩展到巴尔干半岛,埃及的气候十分适合玉米生长,在17世纪玉米就成了埃及的主要农产品。在西非玉米取代了埃塞俄比亚原产高粱和黍,在中国,玉米则填补了大米不足的空缺。
18世纪前半期的欧洲寒暖温差很大,1708年冬季十分寒冷以至于波罗的海结冰,1718年炎热干燥的夏季又席卷了欧洲。到18世纪40年代后,其后再次变得寒冷,太阳黑子减少了大约40年左右。但再太阳活动恢复后,地球整体火山活动开始活跃,大规模火山喷发对气候带来了巨大影响。1783年冰岛拉基火山喷发,同年日本浅间山喷发,并引发了天明饥荒。拉基山喷发后6月内,法国南部的日出日落被火山灰阻挡,北半球气温下降了1.3度并长达5年。苏格兰和欧洲西部的农业受到巨大打击,北美大陆落基山脉冰河出现了规模最大的前进,哥伦比亚冰河的气温下降了2度。
欧洲的寒冷气候一直持续到1785年,然而1788年不列颠群岛迎来了炎热和干旱,巴黎也是如此,干旱和洪涝使谷物减产,法兰西再1788年早春开始干旱数月,又由于大西洋湿润空气迎来了冰雹。1790年到19世纪初期,欧洲气候重新温暖,寒冷也有所缓解。但在19世纪10年代后,全球各地再度发生大规模的火山喷发。这次浪潮以1812年加勒比海圣文森特岛的苏弗里埃尔火山和印尼苏拉威西岛的阿乌火山为开始,欧洲再次进入了一个寒冷期。1815年松巴哇岛的坦博拉火山发生了喷发,向大气中排放了大量火山灰,寒冷的气候让1816年被称为“无夏之年”。
19世纪30年代太阳活动已经恢复。1855年阿尔卑斯的冰河开始后退,1857年以后法国和瑞士的冰河也明显后退,英格兰和美国西海岸都有了气温提升。
姑且画的一些图片






//欧洲壳子捏好了


//目前对人口修改的计划


//欧洲西部人口做完了,但是最近期末,拖更一下,等到寒假
---------------12.1--------------
抽空还是把欧洲人口做完了,还微调了版图,完了做东南亚


-----------12.2---------




猛改了一手版图,这两张是不同时期截图的
3#
期权匿名回答  16级独孤 | 2023-2-16 14:32:29 发帖IP地址来自 中国
我玩的索科托这个西非国家,能名扬世界,不靠经济,不靠武力,也不靠文化,而靠嘿哥。
往外输送一批又一批高级人才,用“全胜”的策略争胜于天下,徐图不战而赢麻。
正所谓,扎堆输海外,换国细无声。
下面来讲讲,我用这个国家在列强环绕的非洲破局,以及怎么抱大腿完成崛起。
起初,我先后尝试过发展卡拉圭、贝宁、奧约这些非洲小国,但它们滚雪球能力颇显乏力,难以赶在十九世纪末,完成强势崛起的任务。


于是,我选了开局不算底子极差的索科托。


鉴于列强在非洲的势力蔓延速度是先慢后快,所以我在初期就致力于爆兵扩张,尽可能堵住列强的殖民路径,避免在未来被列强逼得陷入地缘劣势,导致国家发展受到较大阻碍。
不过,扩张到一定程度,威胁到某些列强的利益,就会被它出手制裁。
好像这一把,我第一次玩索科托这个国家,在前期由于形势预判错误,低估了ai的扩张性,误以为英国不会太早出手染指过多殖民利益,结果英国反手就帮土著国家抵御我的扩张。
好你个嘤国佬,开局就敢来虎口夺食,别欺人太甚,待会就没你好果汁吃!
本着人多势众,近百索科托非哥上去就是给带嘤一顿输出!


凭此欧吃矛,笑面龙虾兵,盎逊吃大便,卧槽西洋机关枪,黄泉路上见!!!
打不过,打不过,润了润了。
留着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正当我以为英国要我割地或者赔款之时,点开投降一看——惊了,开放市场!?
什么天赐良机。
本来我还愁着这把要怎么拥抱世界市场,结果倒好,英国开局给我送来文明开化,不用多说,直接开投。
鸦片地种满,然后大批量倾销到欧洲!!!
把索科托周围的基本盘拿得差不多后,我转而将目光投向东非,先占个小国当个跳板,好染指东非的利益。
西方列强能殖民,非洲本非殖不得?洋夷可往,我西非亦可往。


见索科托日渐壮大,尼德兰过来要求臣服,你这弹丸之地想得还挺美。
都是来非洲混的,你以后怕是连自己都罩不住,就别想啥罩人了。
尼德兰这分明是想扶持一个协助自己殖民的本土势力罢了。


我本想继续向西扩张,结果半路又杀出个阿美莉卡人。
到嘴的鸭子,岂能飞走,打。
不怂,只要我打得够快,尽快结束战斗,它不过区区纸老虎一个。


结果如我所料,美国佬并不想和索科托发生大规模冲突。
1852年,由于周边能宣能打的地盘都占得差不多,以及早期殖民慢,索科托在非洲的版图扩张速度被迫放缓,而经济发展也相对跟着放缓不少。
西非虽然自然资源比较丰富,但是当地许多地块的人力(耗材)比较有限,奴隶贸易也运不来多少人,而且由于疟疾debuff和早期工业工作条件恶劣等影响,死亡率偏高,人口(耗材)自然增长经常是负值,所以索科托没有条件在本土大力搞建设,只能以战养战,靠扩张快速推动国力壮大。
战争不能停,一旦停下,索科托国内的诸多问题便会渐渐暴露。


发展到一定程度,法国佬主动向索科托抛出橄榄枝,表示要和我签订共同防御条约。
当场签。
后面,法兰西还想要和我签订关税同盟,签签签。


见法兰西这么够意思,我索科托在后来反手就是一个超级加倍,拜其为大哥,当其受保护国。
索科托要想在非洲这块大陆做大做强,没有列强罩着,很难独立自主地快速壮大自身国力,所以需要找个大哥保着。
既然迟早都要找个大哥,找生不如找熟,基于种种懂哥自然懂的原因,法兰西无疑是高级人才所青睐的国家。
有法国大哥罩着,我便放心扩张,把周围能占的地盘都占了一遍。
索科托看着地盘虽然不算小,但是能大力开发的没有几个,所以底子还是比较差,支撑不来强大的军力,所以也只敢欺负下弱小土著,遇到稍微强点的,都分分钟打不过。
有次,法兰西因为占块小地盘,惹来大清、沙俄下场开打,可能是法兰西心里估计没底,所以想用打赢就给一笔大清的战争赔款,引诱我下场助阵。


法兰西哟,那可是大清诶,咱和你什么关系,咱和它什么关系,清非人民的友谊,岂是用钱可以衡量——什么,加钱,你说加钱?
您瞧瞧,跟咱还客气啥,法非什么关系,一切尽在不言中,好说,好说,这场子,索科托帮定了……诶,我这账号密码是#@%:!
嘿,这事好办,我,索科托,宣而不战,提供除实际帮助之外的一切帮助。
结果,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我还是被ai忽悠瘸了,法兰西跟大清也搁这打假赛,愣是耗了几年,半点水花不见就算了,还不和谈,硬是把索科托拖进战争泥潭,耽误我宣其他地盘。
牛魔,这么搞哪里行,你这出来世界混,居然不讲江湖道义,好,算咱栽,当场回档。
法匪,下次开战别找我索科托,这天上果然不掉馅饼。


阿美莉卡人经常因为替人出头,和索科托发生摩擦——老世界警察了,属实是传统艺能,没毛病。
看阿美莉卡不爽已久,拳头硬了之后,我就打它殖民地,出一口恶气。
阿美莉卡的殖民地三下五除二便被我收拾掉了,正当我以为它不会跨海出兵打我之际,它却来势汹汹,显然是打算来波大的——阿美莉卡派来一堆彪形大汉抢滩登陆,艸,又是火枪火炮,打得我方的部队那叫一个毫无还手之力。
好,战术投降。
让我看看,这次列强开的条件是啥,发生政权更迭?
美滋滋,还记得以前索科托第一次跟法国佬交火,打不过开投,结果帮我改了自由贸易,直接一波文明开化,赢!
咱不贪心,美利坚你堂堂「人类灯塔」,就拿你那套大家都知道的总统民主共和制改我索科托的君主制就行。
嘿嘿,老早就想把索科托国内的地主老爷踢下台,把君主制扫进历史垃圾堆,美国佬帮我搞这一出,正好帮索科托进步不少。
谈判桌上,我这边用占领那块殖民地,换答应美国强制索科托改制的要求,以此换来和平。
这一波,绝杀,堪称双赢——指我赢两次。
一般来说,如果不出意外的话,那就出意外了——ai又把我摆了一道。
牛魔美利坚不安好心,这次玩阴的,强制让索科托改为孤立主义和农本主义,这波我大意没有闪,属实是让国家一下子开历史倒车到撞墙。
回档,这地盘暂时不打了!
随着我索科托在东南亚以及澳洲的势力蔓延越来越大,西班牙首先坐不住,想要出来削弱我一波,妄图让我把之前的地盘全吐出来。
关键时刻,法兰西大哥出大力,帮我打了波守卫殖民地保护战。
法兰西这大哥能处,有事它是真上。


有次,罗马尼亚出来恶心我,宣而不战,还躲在内陆,打又打不到,硬是把我拖进战争状态,限制继续扩张。
没办法,ai这波操作太无耻,直接属于掀牌桌,游戏没法玩了这。
你罗马尼亚不仁在先,休怪我索科托不义。
被逼无奈之下,我只得发动降维科技,选择切换国家,去选择无条件和平。


后面,只要停战时间一过,罗马尼亚就又会跳出来恶心我索科托,属实是晦气。
二十世纪初,我索科托在东南亚以及澳洲的势力蔓延越来越大,一次抢占小地盘的时候,引来大清下场。
我想大清不至于跨洋跑来打我,所以就没多想,结果大清派了个元世凯过来,好家伙。
此时我索科托的军力虽然不算强大,但与过去相比也已不可同日而语,打个大清还是可以的。


我索科托在东南亚的版图还是挺大的,但也不至于敢横着走。


二十世纪初的世界局势比较动荡魔幻。
当时的全球老二奥地利经常以削我索科托的借口,与全球老一法兰西发生大战。
一旦开战,它俩那真是下场死磕,神仙打架,我索科托完全插不上手。


全球共产运动发展蓬勃,资本主义国家爆发了新的政权,诸如共产大不列颠、共产北德意志联邦、共产丹麦、美利坚联合工团相继出现。
德国比较魔幻,居然有普鲁士、北德意志联邦和共产北德意志联邦三股不同势力,属于是把路都走完了。
而我俨然战狂的法兰西大哥,在境内爆发出fxs法国势力,正当我以为法兰西怕是气数已尽,要被推平之际,结果它依旧武德充沛,反手就推平叛乱势力。


澳洲爆发土著人暴动,把新南威尔士打得抱头鼠窜。


而我索科托经常成为引发大国混战的导火线。
在这个档,我和法兰西那真是紧密配合,四处扩张。


我索科托在东南亚的势力已经比较庞大,大批量往外输送高级人才。
有些东南亚的地块,高级人才已经占到当地人口的近百分之四十,而绿化率也已经八十多。


后期有点卡,我就到此封档。
总体来看,这次玩索科托在非洲破局不够快,而且前期发展思路有点错误,导致崛起得不够快,没在欧洲、美洲完成大肆改造,算是没有完成「历史任务」了。
4#
期权匿名回答  16级独孤 | 2023-2-16 14:32:45 发帖IP地址来自 北京
1.法兰西的一条道就可以震撼世界一百年!
2.每一个国家都会有一个开膛手,他可以是合肥开膛手,也可以是纽约开膛手,甚至是布干达开膛收手。
3.海运需要商船,但是陆运什么都不需要,只要土地接壤,货物就会自己跑过去!
4.不论效益多差,工厂都不会倒闭,资本不死,只是凋零。
5.当你有100恶名的时候,你害怕世界,而当你有了1000恶名时,世界将会惧怕你。
6.所谓经济就是和面,面多了加水,水多了加面。
7.如果你在1900年之前点完了科技,那么大学就可以卸磨杀驴了。
8.爆发国内矛盾时,可以一键转换立场。打不过就加入,从未如此丝滑。
9.朝贡国闹独立时也可以一键转换立场,昨天还是大清皇帝呢,一下子就加入了兰芳贸易公司。
10.一个列强一次只能向一个非洲小国发动战争或者发起外交博弈,难道大家都只有一个外交官吗?
11.中文地图乱码是维3特色,不爽不要玩。
12.实业家,工会,军队和乡村老农可以手拉着手一起开party
13.东亚最美的景观是。
14.一个可爱的鹿说:我们有114514个错误

以上。

总的来说感觉底子还算不错的,作为p社游戏,首发的完成度很高,作为p社游戏,优化居然还是顺畅。
目前战斗系统稀烂,经济系统逆天,外交系统单薄,科技树枝太短,历史事件不足。
但这是问题吗?不是。
反正有DLC呢,几十个DLC是p社特色,不可不尝啊。不过首发价确实贵了些。

所谓:
千里征战点一点,
万家经济水和面,
自治都是二五仔,
暴动赤字天天见。
打仗附庸从不来,
立场转变一个键!
造什么坚船利炮和战舰
反正那陆地的运输不花钱。
呜呼,
有道是大英大清皆粪土,
不如那法兰西把钢铁炼!
听风扇狂响,
叹未来可期。
那咱们,下十个DLC里见!

5#
期权匿名回答  16级独孤 | 2023-2-16 14:33:14 发帖IP地址来自 北京
CK3: 杀老婆,杀儿子,上女儿,一切为了大一统……
HOI4: 也门要战斗,也门要战斗(指开局选也门看海)
eu4: 神权专制君主制土著美利坚倾销原材料掠夺工业品!
群星:烤海星啊嗯,我们称之为高效
V3: 能做老百姓的狗,就是本人民公仆最大的荣幸啊!
6#
期权匿名回答  16级独孤 | 2023-2-16 14:33:22 发帖IP地址来自 北京
——————————三更——————————
新开了一局普鲁士,感觉这一代统一德国说容易也容易,说难也难。容易就容易在开局除了汉诺威,包括南德意志在内都在德意志关税同盟内。这一代的统一机制是,只要点出了民族主义,就会自动刷事件合并北德地区关税同盟内关系好的国家,点出泛民族主义之后,合并事件的对象会进一步扩展到南德意志。在统一机制内还会有统一候选者的角色,德意志地区主要是普鲁士和奥地利,相比较v2,不再需要完全控制德意志核心才能够统一,而只需要控制一定数量及以上,并且只存在唯一候选人的情况下,就都能够合并。当存在多个候选人的时候就可以通过外交博弈剥夺对方的候选权,但代价是除非强行占领,否则对方也不会受到统一事件的影响,因为已经被开除了(不得不说这点还是很好地模拟了普鲁士统一的过程)。
另外对于法国,经过这局我发现法国的gdp很可能是一种虚高,水分比较大。玩普鲁士摸索出了一个可以很好地遏制法国的思路,首先尽快跟关税同盟内的邦国搞好关系,尽快合并成北德,然后拉南德,到差不多50年代的时候抢先研究几个军科,和周边列强保持好关系不要太恶劣。然后瞅准时机,看法国在海外打仗的时候提出外交博弈阿尔萨斯洛林地区(不需要拉盟友,就靠自己就可以,盟友军科不行可能反而是累赘),开战后趁法军还未集结过来抢先占领阿尔萨斯和洛林,然后就可以换成防御模式了。顺便给法国开个禁运,法军因为人比较多,会尝试疯狂推进,但只要坚守他们就基本推不动,多打几次战场附近地区就差不多烧成白地了,由于战场是在法国境内,对德国几乎没有影响,但法国很快就会因为高动员率和战争破坏、厌战等等原因造成财政崩盘,我这个档里就硬生生看着法国gdp从二百多m暴跌到一百多,最后法国因为损失太严重还把阿尔萨斯洛林割了出来,然后顺势三呼万岁差不多gdp就世界第一了,之后一直保持对法国的禁运,法国经济基本上就会陷入长期停滞。到80年代的时候我小德gdp接近800m,法国才刚好恢复到战前的水平,我之后的五个列强gdp加起来还没我多,属于是彻底的经济霸权了。



什么叫威廉3啊

——————————二更——————————
发现我可能有点错怪P社了,探险事件异常造成进度无法推进,无法刷出事件,探险家卡在忙碌状态的bug目测是因为之前偷跑版的文档文件没有清理干净造成的,再重新清理一遍缓存启动后没有再出现,有同样问题的朋友记得先删一下C盘文档里的缓存文件。
然后继续罗列下今天发现的一些问题:
其他bug的话还是有一些,比如战争目标颠覆政权,在外交博弈阶段如果对方主动让步的话,结束后对方国家的政体、法律依然纹丝不动。
此外p社给法国敲代码的时候可能出了什么问题,使得法国gdp能够以极其不正常的速度增长,到1870s晚期应该就能够突破300M的样子,评论区也有朋友指出了同样的情况,看来应该不是个例。



继欧陆之后法爷再次屹立于时代潮头

政治事件也很诡异的把社会主义思想刷给了农民代表(什么农业社会主义!!)




还有我不能理解的,为什么这些君主国的领袖人人都那么长寿,真就人人都能长命百岁….


刷到的一个纽约开膛手杰克的事件(需要尽快提高执法力量抓捕到凶手,不然拖得越久会有越多人不满)


第一档到1870s为止,除了开挂一样的法国,基本上已经完成了全产业链部署,建立了美洲统一市场,建成了委员会共和制和完善的社会福利制度,保障了妇女权益,成为了除利比里亚(利比里亚?!)之外人民生活最幸福的国家(除了赤贫的富裕阶层)。然后到这一步开始似乎游戏就变得有些索然无味想要封档了。
总的来说这v3的游戏体验还是不错的,但始终给我一种遗憾的感觉。如果说v2模拟了19世纪自由主义经济向垄断市场经济发展过程(尽管有不少人认为这只是p社将很多数据黑盒化的结果)的话,v3我愿称之为计划经济的大胜利。
在v2中,经济政策分为自由放任/干涉主义/国家资本主义/计划经济的四种形态,前三者中资本家pop都能够利用自身所掌握的财富多少在国内国外进行投资建厂扩张产业。同时三者又各不相同,自由放任经济下玩家所控制的便是最小责任政府,对于资本家的扩张除了用国家焦点进行引导之外,包括铁路在内的所有产业都无法主动投资建设,而游戏开局西欧各国大部分执政党和自由主义政党经济政策都采取了自由放任,对于有着强大资产阶级的西欧国家,这一制度无疑帮助其在工业化早期迅速扩张。不过显然其弊端也是很明显的,资本无序扩张造成了工厂破产,市场价格剧烈波动,工人失业,人民入不敷出,等等问题(不过在挺过了早期产能不足资源稀缺的情况后,因为v2挨个手动铺厂的麻烦,成为了很多玩家在后期所青睐的选择)。因而在这基础上又有了干涉主义经济政策(该政策也是大部分玩家会选择的政策),能够对指定产业进行补贴。国资同理,资本家能够投资建厂的基础上,玩家也能够手动铺设自己需要的产业(但代价是资本家只能铺设最低等级的厂子,升级也必须要依靠玩家手动点)。最后是计划经济,v2的计划经济无疑是设计的很失败的,计划经济下依然存在一大批p事儿不干的资本家之外,从工厂的建设到升级都需要玩家手动一个一个去点,对于一个小国而言虽然能够帮助玩家有效把握经济发展,但一旦成为了一个幅员辽阔的大国,就会给玩家点到腱鞘炎发作(显然将计划经济简单变作玩家操控一切的模式无疑是对计划经济的庸俗理解,当然也可能只是p社懒或是技术有限不知道怎么更好地设计出一套独特系统来)。虽然各种经济政策设计的不一定很完善,但各有利弊的情况也给了玩家主动选择不同政策的动机,我认为这些都是v2的精华所在,而这恰恰是v3所欠缺的。
在v3中,玩家似乎成为了一个比v2玩家作为国家意志而言更为至高的存在,同样以经济政治为例,虽然新作提供了更为丰富的政体制度(例如安那其社会、总统/议会/独裁/委员会共和制、君主专制/立宪制等等)和所有制(私人所有、公开交易、政府运营、合作社),但各中差别似乎仅仅体现在了给不同群体生硬地加减政治力量和人群数量上,无论是私有化还是国营,本质上产业的扩张和生产都是完全由玩家所控制的国家机器来实现的,其中19世纪世界经济中的资本运作完全沦为了玩家一个鼠标左键的功夫,哪怕有再多的资本家,他们也只会把钱存在你的投资池里面然后由玩家统筹规划精准布局发展核心产业(这波我愿称之为红色资本家),然而这一点都不符合19世纪工业发展的基本逻辑好吧。最为离谱的是,同样也是一个按键的功夫,就能把一个私有制主体的国家一步到位全盘国有化或者相反(这已经不是19世纪了,这是可能22世纪都做不到的黑科技了!!!)。再来说说这个政治制度,虽然有着各种花里胡哨的政体,但实际上哪怕玩家建成了一个绝对安那其的社会,一旦脱离了玩家这个至高存在所控制的国家机器,整个社会就不会自己运作,很快就会自己崩盘。变相证明安那其不可行是吧,p社真有你的(笑)
一整天玩下来,只能说期望越大失望越大,不过这也算p社游戏的惯例了,dlc才是本体,希望能够在dlc中把这些不合理的地方逐渐完善才好。如果有还在观望的朋友,如果是v2老玩家的话,可能需要再考虑考虑这些变化能不能合自己胃口;如果是新玩家,同时对政治经济比较感兴趣的话,喜欢自由度很高的沙盒模拟游戏,还是可以考虑冲一冲,这代对新手的指导还是很有好的。
——————————一更——————————
作为p社全家桶玩家和v2老玩家(ps:仅指游戏时间老,与水平不挂钩),几个月前的泄漏版已经让我非常期待了。昨天25号等待v3正式开启之前的每个小时都感觉有无数个叶赫那拉在心里爬一样急切,0点开放下载后第一时间下载然后一顿通宵5个小时,趁着意犹未尽简单写写感受。
正式版相较泄漏版,进步还是非常明显的:
1.游戏更加稳定,优化更加完善,卡顿情况微乎其微,第一档到1860s为止闪退还未出现过;
2.人物、地图建模更加精美;
3.游戏政治、经济系统变得更加合理,不再出现开局一年全球各国GDP、生活水平暴跌,全国大部分反贼,林登万闹不停的局面;
4.市场系统更为详细展现了进出口贸易的利润空间,不再是一片空白;
5.政治人物、军官都会在合理的年龄段安静地(或热烈地)死去,不会再成群出现上百岁的的王八(ps:然而几个主要君主国的君主依然自带一个健康+100%的buff导致特别长寿,八九十岁不是问题);
7.等以后发现了继续补充。
当然缺点也依然存在不少,或许是p社出于游戏性的考虑,也或许是压根没有考虑到合理性,个人感觉还有很多地方需要完善(dlc9.99$):
以第一档为例,开局选择了美利坚,虽然游戏目标选的实现全球经济支配,但心理想着建设社会主义人间天堂,所以开局就打算进步政策一条路走到底,对反动派重拳出击进行决不妥协的斗争。
于是乎咱上台第一件事就是清党,直接改革政府将以南方种植园主所主导的民主党踢出政府,而后把主张废奴的辉格党知识分子拉进了内阁(安德鲁·杰克逊:“你说我一个民主党人,怎么就成了辉格党了?”)。
第二件事就是废奴,在知识分子的立法推动下,otl偌大个美国奴隶制结果在游戏里一个按钮下去不到几年的时间就完成了从奴隶制到完全废奴的转变,奴隶主甚至连点像样的反抗都没有就全部妥协,给人一种相当不真实的感觉。于是乎就出现了相当诡异的一幕:



1845年美利坚就有了一位黑人大总统......

而十年后,美利坚又迎来了一位小市民的代表,废奴主义者——亚伯拉罕·林肯:



林肯:“废奴?你瞧现在哪儿有奴啊?”

与之相比的是v2美国头20年会顶着奴隶制辩论的buff/debuff,经过一系列漫长的畜奴主义者和废奴主义者的斗争,最后通过一场不可避免的南北战争来解决的这场争端。但在本作中兴许是出于给予玩家更多自由度的角度考量,没有强制性要求玩家必然经历这一过程,至于是好是坏不太好论述,但个人的话会更倾向于v2的处理。
第三件事就是西进,但是西进真的太难了,感觉p社又偷懒了,开局得克萨斯并入美国的日志要求得克萨斯独立,但得克萨斯根本不可能在与墨西哥的战争中活下来,而我身为美国也无法介入战争,只能眼睁睁看着得州被吞并。过了几年准备向墨西哥发难,结果连沙俄都要来干涉,好不容易打下来了土地还是次要的,最关键的是关于西部土地测绘的事件,要求派出探险队探索西部,但成功率低得发指,一连十几年都不见得会成功,成功不了就只能眼睁睁看着都60年代了还在大妈手中的俄勒冈和沙俄手中的阿拉斯加。
一个感觉,也是自己觉得很遗憾的地方,相较于v2,v3似乎放弃了许多固定事件推动的发展(例如前文提到的奴隶制辩论),与之相反的是每个国家除了少数独特决议,几乎都只有完全通用的日志,甚至作为加载页面的1848万国之春也没能如期作为一个世界性大事件发生(到目前存档1860s为止,奥尔良王朝八十多岁的老国王依然保持着他对法兰西的君主统治)。大清没有遭到列强的侵略,日本也没有任何让我给他注入黑船的可能性。诚然p社游戏作为一种沙盒模拟,自由度必然是赖以为名的,但同时作为一个历史推演的舞台,仅仅只是把开始时间的世界作为一种背景板,那么就削弱了那种在游戏中体验历史进程的宏大感。
除此之外,法鸡疑似将重振欧陆雄风成为版本之子,在本档中,法兰西GDP全程高速增长,20年的时间翻了三倍,到后来甚至力压大妈一大截,即使是亲自操控下的美利坚也仅仅保持着差距不至于被甩得太远。
先写到这里,太困了受不住了,之后接着玩了再写。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积分:400157
帖子:80032
精华:0
期权论坛 期权论坛
发布
内容

下载期权论坛手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