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才能变得善于思考?

论坛 期权论坛 股票     
期权匿名问答   2023-2-15 04:22   2960   4
怎样才能变得善于思考?
分享到 :
0 人收藏

4 个回复

倒序浏览
2#
期权匿名回答  16级独孤 | 2023-2-15 04:23:31 发帖IP地址来自 中国
想要训练自己思考问题的逻辑性,必须先学会分析问题。
本人独创了一套「三策思考框架」,这套问题分析的方法论,全网独家,是我研究和实践多年的产物,为我本人解决大小问题无数。
我们都关心一个灵魂三问:
如何成为问题分析的高手?
高手分析问题有套路吗?
普通人可以掌握吗?
当然有,当然可以。
那么如何做到呢?我们不讲枯燥的理论,直接从一个真实的案例开始!
前一阵子知乎上有一个霸榜的热点,热点话题如下:


好了,现在停下来,请问,如果你是题主,你是故事的主人公,你会怎么办?
可能你对这个问题有很多想法,我们这里不做任何价值和道德以及是非对错的评判,我们只以此案例介绍分析问题的思路。
那么怎么办呢?
想要知道怎么办,我们必须先知道问题是什么!
那什么是问题呢?
问题就是现状和理想中的差距。
什么意思?
案例中,老婆彩礼现状 1W,但弟媳妇彩礼 20W,造成落差,问题出现了。
老婆理想是找父母补彩礼,现状是父母不同意,造成落差,问题出现了。
主人公的理想是想找到合适的方法去调节老婆与家庭之间,但是现状不知道该怎么办,问题出现了。
同理,还有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种种......
我理想是追到一个女孩,但是现状她不喜欢我,这对我来说是个问题。
领导的理想是我能干出 100W,但现状我只干了 10W,问题产生了。
我不希望被老婆绿,但现状绿了,于是问题产生了。
......



也就是说,我们遇到的任何问题,都是理想与现状发生了矛盾,产生了落差。但是如果理想和现状匹配了,甚至现状远超了理想,这就对你构不成问题。
说人话问题就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那遇到问题了怎么办呢?你可以选择逃避它,或者解决它,咱专栏的哥们不做那乌龟,我们做能扛事滴。
但大话好说,事情难做,那如何去做解决问题的那个人呢?
想要知道如何解决问题,你必须先学会分析问题。
那么如何分析问题呢?
我们就先暂时跳出案例,开始我们的重头戏,即老常本人独创的,三策思考框架。
1. 什么是三策思考框架?
就是古装电视剧,狗头军师们经常对他主公说的,上策、中策、下策。
这个框架可以把你遇到的所有问题都罩里边,是的,你没听错,是所有。所谓上策就是问题的最理想的解,而中策则是中规中矩的解,而下策则是糟糕的解。


什么意思呢?
三策分析法的核心思维模式就是:当遇到问题的时候,就把问题的解决方向,设定出三种结果,从达到最优结果作为第一切入点,评估达成条件,如果达不到最优解,则根据条件多少,退而求其次取中策,再者取下策。


也就是说这个思考框架是自上而下递进关系,如下图。


但上中下三策并不是一个固定死标准,你一定要明白区间的概念,当然你可以分的更细,甚至你还可以再往上加定语,如下图,但是这样没有多少意义,一旦框架太复杂,你用的时候是想不起来的,你只需要用三策即可。


上面你可能看的糊里糊涂的,甚至你看到这里可能马上就会嗤之以鼻,嗨,这 TMD 怎么分析问题啊?
这 TND 不是人尽皆知的大道理吗,新瓶装老酒?
有这想法的同学,别着急哈,看完它你就知道究竟是不是新瓶装老酒了。
2.三策模型为什么能让你牛逼?
① 三策会给你一套万能的分析套路
即:三策框架可以把你思考问题的方式从凌乱,无方向变成套路化,模式化
什么意思
你可以先反思下:你遇到问题的时候是怎么样分析的?
我们大部分人遇到问题的第一反应模式,就是直觉,即上文说的走思维捷径通过感知调用经验,无任何分析套路可言,想到哪是哪
试问下自己,你是不是这样?你分析问题有套路吗?
这种思考方式当然没有问题,它是效率最高的,但是该思维方式有一个致命缺陷,就是如果你对这事有经验,那啥都好说,但是一旦没有经验,或者问题多加了点料,增了或者换了变量呢?
这个时候你发现,麻爪了......
只能依赖灵光一闪了,你知道的,灵感这玩意儿,是可遇不可求的东西,太玄乎,如果该它闪的时候它没闪呢?到了这局面不就是盲人摸布——瞎 J8 扯么。
你看,如果你脑中没有套路,没有形成一套分析问题的万能框架,遇到经验外,或变体的问题,你一定会歇菜。


思考套路是所有高手的标配,因为他们每天都在面临新问题,没有那么多现成的经验可以调动,他们必须有一套万能的分析套路,以不变应万变,来处理海量的问题。
三策思考框架就是这么一个万能的套路,因为任何问题的解都逃不出三策所框定的范围。
但是,三策分析问题的好处不仅仅于此,除了帮助你凌乱的大脑形成套路外,三策框架还可以让你思考问题的时候更爽。
② 三策框架可顺从大脑思考习惯切割问题
什么意思?
一个问题之所以是难题,就是因为往往它不是单一维度的,它之所以复杂就是因为它是很多个问题构成,有很多个利益方共同作用,大问题套着小问题,问题套问题,甚至牵一发而动全身。
比如,案例中的问题,如果只有你老婆这一个维度,仅仅是你夫妻俩床头那点事,那么问题就不是大问题,但是这个问题就牵扯到你弟的婚姻,你父母的关系等等诸多变量,问题就开始复杂起来了。
回想一下你思考难题的场景:在遇到难题的时候,你的脑子就开始上窜下窜,东想一个点,西想一个点,最后脑子完全没有了思路,空白一片,脑资源耗得干干净净,问题还一筹莫展,你想一想是不是这样?
为什么会这样?
这就是源于我们大脑接收问题的模式:
遇到问题,各种问题点就一股脑的涌进来了,一下子全部灌入到你的大脑里。没有经过套路化训练的大脑遇到问题就是一股脑的思考,同时思考 3 个 5 个问题点......东想一头,西想一头,想到哪算哪,你大脑不歇菜才怪呢。
脑神经科学早就证明,在我们那块肉球里,用于思考的区间是一个名叫「前额叶」的地方,科学研究发现人类的前额叶习惯于每次只思考一个问题,如果同时想几个问题脑袋就容易歇菜。
我们经常体会到的就是脑胀,烦躁,在云山雾照中走不出来。



而三策模型分析法就可以帮助你解决这个问题。
它本质上就是给你的思考确定和框定一个方向,每次让前额叶,只聚焦思考 1 个思考板块,与其它问题板块做了有效切割,这是符合大脑工作习惯,所以思考起来效率非常高,很容易让大脑嗨起来。
以上说的仅仅是三策模型的好处之一,除此之外,三策模型思考法最大的威力就是彻底放开你的想象力,让一切皆有可能。
③ 彻底放开想象力,找到更多的解决方案。
什么意思?
就是说三策思维模型会训练你的最优解意识,它会让你具备分析问题的超级想象力,让一切皆有可能。
上面的话有些抽象,我不讲枯燥理论,给你上例子:
如果问你:一个穷屌丝一年赚 1000W 可能吗?
.......
你可能会说,这 TMD 怎么可能!!!
.......
等等,当然可能。
比如:一张彩票中它个三亿
莫名的遗产砸头上
莫名的账户上躺着一笔 3 亿的资金......
虽然我们都知道以上条件都很操蛋,但是你不可否认的是,只要以上条件够了,真的发生了,这个问题的最优解就是可以实现的。
你看,任何问题的最优解都是可达成的,我们差的仅仅是达成最优解的条件,无论这个条件是操蛋的还是不操蛋的,达不到最优解,只是我们不具备达成最优解的条件,当你具备了条件,最优解是必可以达成的。
你看到这里,可能觉得我在诡辩,抬杠,我发誓绝不是这样,我只是借用这个夸张的案例来向你说明一个问题:
即:我们遇到问题之所以思路被阻塞,拿不出解决方案,就是因为大脑被你的主观意识限制了想象力,你连想都不敢想,以至于你连一套「操蛋」的解决方案都拿不出来。
而三策模型的最优解思维,就是训练你遇到问题的一种意识:千万不要说不可能,当你认为不可能了,你的思考也就终止在这里了,你的想象力也就丧失了,而是要把脑中习惯性的不可能,转变成:我需要什么条件才能达成,在什么情况下可以达成......
至于当下的方案是否靠谱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放开所有想象力,利用大脑的潜能,先把所有可能性列出来,然后再去做排除分析,看看究竟能否达成最优解。当你悟到了这一层,把这个思考意识养成习惯了,你的思维就已经开始游走在大师边缘了。


于是长期训练下去,遇到问题,就会造就完全两种人!
使用 App 查看完整内容目前,该付费内容的完整版仅支持在 App 中查看
App 内查看
3#
期权匿名回答  16级独孤 | 2023-2-15 04:24:26 发帖IP地址来自 广东佛山
善于思考的核心是刷新底层思维模型。
如果把你的思维比做操作系统,那思维模型就是一个个App。
这些App会给你提供新的视角,快速帮你决策,提升你的工作效率。顶级的思维模型能提高你成功的可能性,并帮你避免失败。
华尔街大VFarnam Street曾这样描述思维模型:“思维模型是你大脑中用于做决策的工具箱。你拥有好的工具箱越多,你就越能够做出正确的决策。”
回顾我自己,在学习和工作中的一些案例,比如高考最后四个月提分200多,再比如在职场的快速晋升。
我发现,正是因为正确使用了一些思维模型,才让我变得善于思考,让我在工作和生活中事半功倍。
很多时候,正确的思维方式比努力重要100倍。
今天和大家分享,能让你变得善于思考的7个思维模型。


1

刻意练习思维


我认为,所有思维模型里面,刻意练习是最重要的那一个。

原因无他:刻意练习是成为某项领域高手的最好方式。大家初入职场,缺乏经验和技能,往往都是从最基础的工作做起。不少同学很快进入舒适区,这种状态很平静也很安逸,却是极大的陷阱。
简单的工作重复做的时候,我们能否做得更优秀?工作中能否观察上级或者其他优秀同事的好的工作方法,并学习应用到自己的工作?能否保持读书学习的习惯?能否保持总结输出的习惯?能否主动寻找高手来指导自己?以上这些问题,其实都是刻意练习的实操方法。职场无论是走管理序列还是专业序列,又或者换其他职业,都需要将刻意练习融入进来。成为高手意味着你超过了大部分人,也意味着随着时间消逝、年龄增长被淘汰的几率变小。刻意练习的要诀是:

  • 定义明确的具体目标,并进行步骤拆解,以此来引导练习。
  • 保持专注:完全把注意力集中在任务上。
  • 有效反馈:找到不足的地方,并进行思考(方法是自我总结、找高手指导、读书学习等等)。
  • 走出舒适区:始终在学习区不断挑战更高的难度。
扼住命运的咽喉,先从掌握刻意练习开始。



2

聚焦思维


我们有自己的人生目标吗?我们有自己的职场目标吗?这些目标足够聚焦吗?
这些问题都决定了我们的成长速度和天花板。
讲个巴菲特的小故事吧:
Mike Flint 做了巴菲特的私人飞行员十年之久,还曾为美国四任总统开过飞机,但他在事业上依然有更多追求。


有一次,他和巴菲特在探讨他的职业生涯目标时,巴菲特让他去做这么一件事。
首先,巴菲特让 Flint 写下他职业生涯最重要的25个目标。
于是Flint花了一些时间把这些目标写了下来。
然后,巴菲特让他审视一下这个清单,然后圈出他认为最重要的5个。
Flint有了2个清单:一个是他认为自己职业生涯最重要的5个目标。
另一个是另外20个他也觉得比较重要的目标。
巴菲特问Flint:“你现在知道该怎么做了么?”
Flint回答道:“知道了。我现在会马上开始着手实现这5个目标。至于另外20 个,并没有那么紧急,所以可以放在闲暇的时间去做,然后慢慢把它们实现。”
巴菲特听完后说到:“不,Flint,你搞错了。那些你并没有圈出来的目标,不是你应该在闲暇时间慢慢完成的事。而是你应该尽全力避免去做的事,你应该像躲避瘟疫一样躲避它们,不去花任何的时间和注意力在它们上面。”

从这个小故事,大家悟出了什么?
那些真正聪明的人,都拥有“聚焦思维”。
因为想要的东西太多,但真正能实现的精力和时间却有限。
专注才有力量,比起有所为,有所不为恐怕更重要。
在一个人的认知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一段时间如果有太多目标,那么很可能哪个都无法完成。
这可能和芒格说的“Invert,always invert” 有相通之处。
放弃的那20个目标,其实也是你感兴趣的或者有意义的,很容易找在这些目标上花费时间。
但它们消耗掉时间,转移了注意力,又不能真正产出成果。
这种目标比看起来明显就很愚蠢的事情更加危险。



3

金字塔思维

根据金字塔原理,将思想组织成金字塔结构,同时学会用金字塔结构去沟通:



金字塔原理中的三个核心思想是:
(1)先从答案和结论开始。
(2)分组总结你的支撑论点。
(3)有逻辑地对你的支撑论点进行排序。
在我们思考沟通中,应用金字塔原理非常重要。
不知道大家身边有没有这样的同事,讨论一个问题,先扒拉一大堆。然后再慢慢说出自己的看法和结论。
让周围的人都快听晕了,还没听出个所以然。
这种思考沟通方式的危害极大,尤其是跟领导沟通,他们的时间和注意力都极其有限。
先把思想组织成金字塔结构,把答案和观点快速摆出来,而不是慢慢揭示答案。
这样有助于更快地得出结论,并且让自己的想法顺利传导给其他人。
除了语言沟通,文字沟通同样能遵循金字塔原理,也会让你上一个台阶。
比如写周报、写PPT、写文章等等。
而这些,往往决定了我们的职场发展。


4
利他思维

旧文提过,人脉无比重要,并且人脉具备时间复利的特点。很多年轻的朋友抱怨没有人脉,身边大佬都不搭理自己。其实是因为他们不具备“利他思维”。时刻利他才能长期利己。不用说,人类的本质都是利己的。圣人的单纯利他价值观,咱都是俗人,崇拜下就可以了。但人类社会很奇妙,特别讲究等价交换,如果你不能做到不断的利他,反而最终无法利己。怎么说?如果你没有自身某些方面的价值,并把价值传递给其他人,帮助其他人,在这个等价交换的社会里,没有人会理你,你也不会具备任何人脉。
而人脉资源,才是长期利己的根本保证。换句话说,先让自己具备价值,然后不计回报的先付出,才能在关键时刻得到他人的支持和帮助,没有人愿意和上来就索取的人打交道。将“利他思维”融入到工作和生活中,输出真正的价值给那些你能影响到的人。
这个时候,人脉时间的复利就悄悄发芽了。当然,我们的时间和精力及其有限。因此时刻利他还有一个基础:筛选真正值得帮助的人。有个筛子交给大家:时刻利他需要避开那些把你的付出和帮助当作理所当然,甚至要求更多的人。

5
窄门思维


“你们要进窄门。因为引到灭亡,那门是宽的,路是大的,进去的人也多;引到永生,那门是窄的,路是小的,找着的人也少。”
---《圣经:新约马太福音》
这个世界上,大家总喜欢选择开始简单的事情。虽然开始是“宽门”,但会发现,到后面竞争者挤满了道路,寸步难行。
而另一些人,会选择开始很难的事情,虽然开始是“窄门”,看上去荆棘密布,但一旦披荆斩棘跨,海阔天空。
其实这个世界上,但凡真正有价值的事物,在获得它之前,都需要去勇闯“窄门”。
关于“窄门思维”任正非说了这样一句话:
“华为就是一只大乌龟,二十多年来,只知爬呀爬,全然没看见路两旁的鲜花,不被各种所谓的风口所左右,只傻傻地走自己的路。”
中途,华为做房地产本可以爆发。
中途,华为做互联网本可以爆发。
中途,华为做资本运作本可以爆发。
但任正非从不为这些诱惑所动,他选择了一条最难的路——技术之路。“要在技术上坚持自主创新。”

徐小平曾说过:
“当有两件事摆在你面前,一件你轻松可以上手,一件需要你从头学习摸索,别犹豫,选那件难的。
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但是每次都是那件更难的事情成就了更大的成果。
我身边所有高手,都有一种‘舍易求难’的本能。”

坚持“窄门思维”,就是坚持做有价值,但是最难的事情。
这条道路非常艰难,人迹罕至,因为大家都惧怕回避。
但是恰恰因为难,坚持到最后的人,就会变成真正的高手。
当你觉得选择的路很艰难,很痛苦的时候,说明你正在成长,在走上坡路。
当你觉得选择的路很容易,很轻松的时候,说明你正在熵增,在走下坡路。
前文也写过一篇:真正驱动你变强的是焦虑和痛苦!
要有窄门思维,特别是年轻的时候,不要在最该奋斗的年纪选择安逸,不要在最能吃苦的时候选择舒服。
年轻时选择走窄门,是我们一生回报最高的投资。


6
成长思维

我们经常看到一些很优秀的人,会发现他怎么什么都会,做什么都可以有成就。原因很简单,他在不断高速自我进化。终身成长进化的人,首先需要拥有成长心态,而不是固定心态。曾经,我也是个固定心态者,看见比自己强的人总倾向于认为他们有更好的天赋或者能力。带团队,遇见下属犯的错,第一个想法就是:天赋或能力有问题。那时特别喜欢给别人和自己打各种标签。最近两年不少看不上的下属已经取得突破成为业内大牛,再看看自己好多年没有突破了。开始顿悟,哪有什么天赋,都是一步步突破才获得的能力。人最大的障碍就是自己,这个障碍不是身体,而是思维。改造思维的关键是拥有成长思维,「原则」里有一句话非常精彩:要么进化,要么去死。进化是宇宙中最强大的规律,它驱动着一切,改变着一切。我们要相信这个原理!再谈谈团队的进化,互联网好的团队大概率是一支学习成长型团队。特别是创业公司,创业本质上是面对不确定的危险世界,只有不设边界成长的团队才能更好的生存下去。
团队进化速度取决于管理者,天花板也取决于管理者。做管理尤其要不设边界的成长,只有这样,才能带出真正优秀能取得业绩的团队。保持高速自我进化,对我们很重要!

7
系统思维


花半秒钟就看透事物本质的人和花一辈子都看不清事物本质的人注定是截然不同的命运。

我们如何快速看透事物本质?
答案是训练“系统思维”,这个世界的所有事物背后都对应着一个系统。
洞察系统的运行规律,就是掌握事物本质!
任何系统都可以进一步拆解为多个「要素」,及要素之间的「连接方式」,在这个定义中,有两个关键词:
1)要素
2)连接方式
比如,一台复杂的电脑,包括主板、显示器、鼠标、cpu、内存、硬盘、等等组件和零件。
这些组件和零件就是「要素」,而这些组件和零件如何衔接,如何搭配让电脑这个系统运转起来,这里的衔接方式,搭配方式就是「连接方式」。
将复杂系统拆解为穷尽的要素,并找到要素和要素之间的「连接方式」。深入理解「要素」之间的连接方式。
我们往往容易看见整体,容易看见要素却常常忽略他们的「连接方式」。
而解决问题的方式常常隐藏在「连接方式」里。
洞悉系统和连接方式需要以下四个问题:
1)你能够识别出各个要素吗
2)这些要素相互之间有连接方式吗,是怎么连接起来的?
3)这些要素单独作用时产生的影响和它们通过连接方式整合在一起时产生的影响有所不同吗?
4)当环境改变了,要素和连接关系会发生什么样的改变?
这四个问题的答案,代表着你对复杂系统的真正洞察。



写在最后

以上7个能让你变得更厉害,甚至脱胎换骨的思维模型,就说完了。这个世界哪有什么天才,哪有什么天赋异禀的人。有的只不过是学会深度思考,不断迭代自身思维模型的人。那些大佬们,和我们的差距远没有想象中的大。无非是顿悟之后,每一天的努力积累。读者群很多人问洋哥:如何复制你的经历呢。我想说:我依然在绝望之谷苦苦探索,但我相信只要用正确的方法论去坚持,迟早能进入开悟之坡。这里面不断积累顶级的思维模型,且在工作生活中熟练应用,至关重要!我是findyi,一名互联网的创业者,你知道的越多,你不知道的越多。
4#
期权匿名回答  16级独孤 | 2023-2-15 04:25:26 发帖IP地址来自 北京
要想变得会思考、善于思考,提高思考能力,首先要了解一下大脑是如何思考问题的。
(不想看文字,可以直接看视频)
思考是一件比较累的事情,大脑为了避免思考耗费精力,会先让记忆来完成思考的事情,因为这样效率更高。比如说,你上班路上,该走哪条路,该在哪里换乘地铁,你自然而然的就去做了,指挥你行动的不是思考,而是记忆。但如果换了一条新的路线,你可能就要走走停停了,因为你不能直接调用记忆,需要根据路牌、根据标识,再结合以往的经验进行分析,做出判断。
也就是说,在遇到问题的时候,我们的大脑会优先调用记忆区的数据来做决策,等无法直接调用记忆时,大脑才会根据实际情况,通过背景知识,通过经验进行信息的关联和合并,从而激发进一步的思考。
由此可见,我们要想更好、更快的进行思考,提高理解和思考的能力,首先要丰富大脑的记忆库,掌握更多的背景知识。
很多人觉的自己不会思考、思考能力差,但这只是表象。事实是,由于你大脑里没有足够的背景知识,导致了你的理解和思维速度跟不上,从而让你觉得自己不会思考、思考能力差。


比如非常考验思考能力的头脑风暴。我们在开头脑风暴会的时候,有的人跟得上,有的人到后来就蒙了。蒙圈的人不一定是他们思维能力差,而是他们的大脑里没有你那么多的记忆信息、背景知识,从而使得他们听起来比较费劲,不好理解,这样就会越听越懵。
很多学生听不懂老师讲的课也是一样,并不是他们不聪明,而是他们大脑里没有足够的“基础知识、背景知识”,你还在想这个问题,结果老师已经讲下一个了。
所以说,多读书、多学习、多思考、多记忆很重要。不用怀疑我们学那么多知识,了解那么多信息、看那么多书到底有没有用。查理芒格说过一句非常有名的话:“我这辈子遇到过的聪明人,没有一个不是每天都读书的,一个也没有”。不断的学习、不断的吸收知识,把它们储存为自己的记忆、自己的背景知识,当遇到问题的时候就可以直接的调用,就会比普通人更加快速高效,那看上去就会比普通人更聪明。
之所以说多读书学习能提高一个人的理解和思考能力:一方面是它可以帮我们积攒大量的背景知识;另一方面是在读的过程中,我们会学到很多优秀的思考和处理问题的方式方法,比如思考模型,它就可以给我们提供思考的方向和方法,让思考变得更高效。
于读书学习而言,最大的问题可能就在于读书效率的问题了,也就是读书的速度、读书的理解、读书的收获等方面的问题。这些内容我在前面视频或文章中都分享过一些我的经验,比如:
<a href="http://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jint.cn/d447-2514-15337.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学习“精英特速读记忆训练”掌握快速阅读和记忆的能力;
用“对答案”的方式进行阅读;
用“便签读书法”进行读书学习;
有效的做读书笔记;
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自己点击看看。
最后再简单总结一下:大脑是不喜欢思考的,相比思考,大脑更喜欢用记忆来解决问题,因为这样效率更高。所以,我们在学习中要多引导、多逼着自己思考。因为记忆是思考的残留物,只有经过深度思考过的东西,才更加容易被我们记住,而这些思考后的记忆又可以促进我们做更好的思考,这样就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最终提高我们理解和思考的能力。
在读书和学习之后,还要会借助如“写作”的方式来整理思维,强化理解,让各种知识融会贯通,逐步升级自己的思维。写作等于自我思考的整理,花时间架构出一篇让别人能读懂的文章,其实就是训练自己的思考能力和组织能力。


除了要向大脑不断地输入并输出知识,还要养成“刻意思考”的习惯。

比如平时做题以及听老师讲解的时候,知道答案还不够,还要知道答案是如何得出来的,得出答案的这个分析思考的过程是学习的重中之重。
在面对一件事情的时候也是一样,先不要急于去得出结论,而是着重去观察,思考,探索更多的可能性。
当不知道如何思考的时候,可以通过自我提问、拆解问题等方法进行思考,寻找答案。
1、自我提问的目的是引导自己进行思考,因为对于很多人来说,思考并不能像呼吸那样自然而然的发生,需要你去主动引导。
比如:①以一种“好奇”的心态去追问事物的本质,知其所以然。②以一种“求知”的心态去建立知识的链接,也就是当你学到一个新知识时,你要问一问自己“这个知识点和哪些知识点相似,可以解释生活中的哪些现象,可以和哪些知识互为佐证”等等。③以一种“致用”的心态去应用所学的知识,比如看到我讲的快速阅读方法之后,如果你觉得有一点用,就不能停留在认识的基础上,要亲自去用这个方法去读书看看;学到一个爆款海报的设计逻辑后,暂时你可能用不上,但你可以在逛街时可以想想,商场、门店的设计是不是可以参考借鉴这种设计逻辑。
2、拆解问题就是把复杂的问题拆解成一个个具体的、可动手操作的小问题。一般一个复杂问题可以拆分为3-5个分支小问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一直拆分下去),经过拆分复杂的问题就会变成一个个具体的、方便处理的小问题。
拆分的方法有很多,比如:二分法(如男/女、已/未婚、专业/业余等等);②过程法(如解决这个问题要几个步骤);③要素法(如营销理论中的4p、以及再细分的4p到10p);④公式法(如销售额=单价×数量);⑤矩阵法(如时间管理优先矩阵、swot分析模型)。再比如SMART原则、PDCA循环等等,这些可以帮助我们思考的工具、模型,可以在平时的读书学习中逐步积累。
补充阅读:
G先生:锻炼并运用这5种思维方法,提高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
期权匿名回答  16级独孤 | 2023-2-15 04:25:35 发帖IP地址来自 中国
善于思考的人各有各的方法,不善于思考的人却大体相似。
如果把有效思考比喻为一个对信息加工过程,那么不擅长思考的人通常在三个方面有所欠缺。
1.原材料(专业领域的知识)
这不仅仅是单一领域的知识,而应该是一种多角度、跨领域的综合。
2.加工方法(归纳、演绎、逆向归纳、试错、问题的重构)
对于专业领域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将会很好的习得这些方法,比如代数与几何中对于数学思想的塑造,经济学中将问题归结于成本与收益,博弈论中常用的逆向归纳,甚至考试当中解答选择题时有限的带入试错等等;同时也可以针对性学习,比如金字塔原理中归纳与演绎的思考、写作方式。
3.保证加工有效的监控器(科学方法、开放思想、批判精神)
没有有效性的保证,思考的结果很可能没有意义。
科学方法是一个客观的检验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被检验的假设要么被证实,要么被证伪。
引阿伦森在《社会性动物》中的一句话,“我们很容易不加批判地对待那些支持性的科学资料,而且无意之中将这些资料用作支持我们原有偏见的科学依据。”
开放思想,就好像津巴多用纳克立方体比喻心理学一样,“就像观察这个立方体不存在惟一正确的视角一样。心理学中,也不存在能够让我们完全正确理解行为和心理过程的惟一视角。”
所以现代心理学以生物学现点、发展观点、认知观点、临床观点、行为主义观点、特质观点和社会文化现点为主要特征。
批判精神,在我们对于事物的认知中存在着多种思维定势,偏见与谬误,唯有理解它们的运行机制才能对这些思维的缺陷进行有效的防范。比如对认知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的学习,对思维定势和偏见形成预防接种效应;增强批判性思维来防范各种谬误。
另外补一点,写博客,上知乎,在你努力分享与解答问题,让你的思想能够为他人带来便利的书写过程中你的思想也将被更好的体系化,它会逐渐的变得严谨和客观,头脑中处于激活状态的知识也越来越多,它们之间的相互关联更会形成你检索信息的线索,如此原料被极大的丰富了,加工的过程得到了精炼,至于有效性相信社区吧,不同的观点将使你成长,尖锐的反驳会是最好的养料。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积分:400157
帖子:80032
精华:0
期权论坛 期权论坛
发布
内容

下载期权论坛手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