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过敏, 一般指的是食物慢性过敏,也就是"食物不耐受"
辣什么是“食物不耐受”呢? 要弄清楚这个问题,我们要先温习一下食物的消化过程。
![]()
食物消化过程
像淀粉蛋白质脂肪这类大分子物质,人体是无法直接吸收利用的。我们精妙的消化和吸收过程,将食物分解成葡萄糖,氨基酸等小分子结构物质,然后被肠道吸收并循环供给给全身各个细胞,组织和器官。
小分子 登场!
那小分子是多小呢?
直径小于2nm的营养物质,才能正常出入细胞膜,比如 水分子,氧分子,氨基酸等。
![]()
小分子尺寸示意图
反正太小也看不见,请自行脑补。。。
另外一边淀粉,蛋白质,脂肪等分子,太大无法通过细胞膜,所以他们需要进一步消化成更小的的分子,才能被消化和吸收。
![]()
大分子无法通过细胞膜
BUT! 分解食物需要消化道理的各种消化酶起作用,如果身体内天然缺乏或因消化系统紊乱而缺乏某些消化酶,某些食物大分子难以消化分解, 在身体里四处游荡,会怎样呢? 这时候,我们身体的免疫系统就出动了!
大分子免疫复合物
我们的免疫系统会将这些无法消化的大分子物质,比如脂肪,麦芽糖,多肽等,当成外来危险物,用IgG抗体进行标记攻击。
![]()
免疫系统标记大分子免疫复合物
这些被标记的大分子,会形成免疫复合物,他们随着血液循环流经身体各个部位,就会引起身体组织,器官的炎症反应。这些症状不会很明显且具有迟发性,一般在几天甚至几个月之后,伴随反复刺激后才会出现。
这就是传说中的-> 慢性食物过敏,也称作食物不耐受!
![]()
人体在新陈代谢中,绝大部分废物会通过肾脏中的肾小球滤过作用之后,随尿液排出体外。但是某些大分子免疫复合物,无法通过肾小球滤过膜,堵塞肾小球滤过膜,导致肾小球滤过压升高,继发高血压、血管扩张和胆固醇沉积等。
而由于代谢产物不能通过正常渠道排出,而滞留在组织间隙和脂肪细胞中,最终导致水肿和肥胖。
![]()
若不及时纠正膳食结构,不耐受食物将继续形成新的免疫复合物沉积在肾小球滤过膜,不仅加重原有的症状,而且还增加免疫负荷,加重全身炎症反应,出现新的症状或疾病,包括肾小球肾炎、高血压、水肿、肥胖、皮疹、头痛、腹痛、腹胀和慢性腹泻等全身各系统疾病。
彼之蜜糖,吴之砒霜
再比如,亚洲国家高发的乳糖不耐受,多发生于婴幼儿和少年儿童,其中3~5岁者占12.2%,7~8岁者占32.2%,11~13岁者占29.0%。
![]()
由于乳糖酶分泌少,不能完全消化分解母乳或牛乳中的乳糖。部分乳糖被结肠菌群酵解成乳酸、氢气、甲烷和二氧化碳。乳酸刺激肠壁,增加肠蠕动而出现口臭,腹胀,腹痛,腹泻等症状。
![]()
2008年,中华医学会健康管理学分会进行了一项名为“中国人群食物不耐受流行病学调查”的研究,结果显示,28769名被调查者有29.63%鸡蛋不耐受,24.56%螃蟹不耐受,13.88%牛奶不耐受,12.04%虾不耐受,11.11%鳕鱼不耐受,7.18%大豆不耐受。而鸡蛋、牛奶、大豆、虾等都是中国人的常用食物,但这些“美食”对于很多人来说却是“隐形炸弹”对健康的潜在危害极大!
如果有上述各种慢性症状又不清楚具体原因,很有可能是“病从口入”,是持续摄入身体不耐受的食物造成的!
不过也有好消息,当清楚自己的不耐受食物源后,戒除相关食物摄入,不耐受的症状基本可以消除!
从此,不再“吃错”!
辣么,肿么才能知道自己有哪些不耐受食物源呢?
![]()
在佳检这里,就可以方便的检测100种常见不耐受食物源啦!
仅需要几滴指尖血, 通过先进的质谱检测技术,告诉您100种常见食物是否过敏。远离食物不耐受,吃出更健康的自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