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开启 2023 年首次加息,宣布加息 25 个基点,将产生 ...

论坛 期权论坛 股票     
期权匿名问答   2023-2-5 19:38   8114   5
北京时间2月2日凌晨,美联储开启年内首次加息,宣布加息25个基点,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上调至4.50%-4.75%。
2023年首次加息
  中新经纬梳理发现,本次加息为美联储新年首次。此前在2022年,美联储已加息七次,累计加息425个基点。连同本次,美联储从去年以来已累计加息450个基点。



  对于本次加息25个基点,美联储表示,持续加息是适当的,通胀有所缓解,但仍处于高位,高度重视通胀风险。另外,就业增长势头强劲,失业率保持低位,将按计划继续缩减资产负债表。
  美联储利率决议公布后,美股三大指数全线拉升,纳指快速翻红,道指、标普500指数均明显收窄盘中跌幅。美国国债收益率缩减部分涨幅,10年期收益率最新报3.489%,2年期收益率报4.238%,3个月期报4.676%。美元指数小幅走低,现跌0.28%至101.8140。现货黄金短暂冲高后回落,现报1924.69美元/盎司,跌0.18%。
  通胀数据方面,此前,美国劳工部披露的数据显示,2022年12月美国CPI同比增长6.5%,较上月收窄0.6个百分点,为自2022年中达到峰值以来连续六个月放缓;CPI环比下降0.1%,为两年半来首次环比下降,降幅也是2020年4月以来最大值。
  具体来看,当月,推动美国CPI上涨的领域主要来自房价,该项数据环比上涨达0.8%。剔除波动较大的食品和能源价格后,美国去年12月核心CPI环比上涨0.3%,同比上涨5.7%。环比涨幅较一个月前高出0.1个百分点。
  在上述数据公布之后,费城联储主席哈克曾表示,美联储超规模加息的阶段已过去,加息结束后,美联储需要维持利率在一段时间内的稳定,预计核心通胀2023年降至3.5%,2025年降至2%。
  此外,1月27日,美国商务部数据显示,PCE物价指数在2022年12月份同比增长5%,低于前值5.5%的水平,连续第六个月放缓。
下半年降息?



资料图 中新经纬万可义 摄
  随着美国通胀数据持续回落,有分析称美联储会进一步放缓加息脚步甚至在下半年降息。
  其中,巴克莱银行称,市场预期基金利率将在今年春季达到4.75%—5.00%的区间,美联储最早将在7月开始降息。
  方正中期期货认为,展望2023年,从美联储加息节奏预期来看,美联储将会在2023年一季度继续加息,二三季度维持终端利率不变,四季度有降息可能。
  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对中新经纬分析称,预计美联储加息已经进入尾声,“去年暴力加息对于美国经济的影响比较大,所以美联储也是投鼠忌器,不会继续暴力加息。”
  英大证券研究所所长郑后成表示,从数据可以看出,美国通胀已经趋势性下行。预计在今年上半年,随着美国宏观经济承压下行,叠加2022年同期基数影响,美国CPI当月同比以及美国PCE当月同比大概率将持续下探。由于美联储利率政策重点关注通胀率以及就业率,美联储在上半年大概率将进一步放慢加息步伐。
  不过,对于下半年降息的观点,中泰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认为,由于美国及欧盟等经济体高通胀的主要原因是财政补贴而非量化宽松政策,美联储2023年下半年降息的可能性不大,但在加息方面可能会相对审慎,同时传递仍将继续加息的信号,以稳定市场预期。
有何影响?
  美联储加息,对人民币汇率、股市有何影响?
  中新经纬注意到,央行副行长宣昌能近期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总的看,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调整对我国影响有限,对其他比较小的新兴市场经济体影响可能比较大。宣昌能谈到,2022年11月中旬以来,随着国内稳经济政策措施的落地见效,优化疫情防控措施和金融支持房地产政策的相继出台,加之市场预期美联储将放缓加息步伐,美元指数高位回落,人民币对美元汇率逐渐转向升值态势。
  杨德龙也认为,美联储本次加息不会对人民币汇率产生太大的影响,反之因为市场预期美联储加息即将结束,人民币会出现一定的反弹。
  股市方面,华安证券策略首席分析师郑小霞团队称,美国经济企稳、美联储加息放缓,有利于美股持续反弹,展望2月A股外部支撑依旧。
  中航基金首席经济学家邓海清指出,随着中国经济复苏、疫情防控优化、美联储加息放缓,2022年遭受重创的港股有望成为2023年全球主要股票市场中表现最好的市场。同时,伴随着政策在扩大内需和稳定信心上的发力,中国经济复苏,市场信心修复,2023年A股市场也将有较强的表现。
分享到 :
0 人收藏

5 个回复

倒序浏览
2#
期权匿名回答  16级独孤 | 2023-2-5 19:39:31 发帖IP地址来自 中国
貌似现在大家都在预测美国要进入衰退,赌美联储要转向。
进入衰退应该几成定局:大企业裁员、需求疲软、投资停滞、工业生产降速、库存堆积。[1]如果库存积压的同时需求还在被美联储打压,那么谁还会去投资扩大生产,谁还愿意花钱保留高昂的人力投入?所以一旦经济降速的趋势开启,很多事情的发生都是连锁效应不可避免的。在那个出清完成的底部到来之前,美国经济不会轻易转向,哪怕货币政策真的转向。
但美联储到底什么时候停止加息?市场投资者说下半年要降息了,因为衰退来了。但据彭博社报道,桥水基金的Ray Dalio说,美联储会像他们说的那样,在2023年只加息不降息。
我认为达里奥说的有道理,因为目前的美联储政策有个更重要的目标:解决美国的债务问题。我相信以老雷对于债务危机的理解,他可能也在想同样的事情。



美联储加息25个基点一天后欧洲和英国也各加息50个基点,拉加德表示还会继续加息50个基点左右。但因为投资者之前认为两个央行的态度应该更鹰派一点,所以结果出来后英镑与欧元兑美元反而走低。

背景1: 美国的财政赤字货币化(MMT)

解决债务危机和财政赤字货币化MMT是一体两面,所以我们先(再)聊聊MMT。
美国自疫情后就开启了MMT,即通过美联储QE来资助美债发行,负担诸如财政刺激一类的财政支出。具体的,美国疫情后的MMT分为四个阶段:



美国MMT解析图:图中各项目为自2020年1月以来的增值,单位:万亿美元。黄色(TGA):财政部现金余额,黑色(ON RRP):美联储逆回购余额,绿色:美债存量的市值,蓝色:美债净发行量(仅本金),紫色:M2,包括现金、活期存款、小额定存、货币市场基金,红色:美联储资产负债表规模

第一阶段中,美国政府在2020年的前6个月发行了超过了四万亿美元市值的债务,而美联储购买了其中三万亿美元。这四万多亿的国债增量,全部转化为了私人持有的货币M2与财政部持有的现金余额TGA,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开闸大放水”。MMT的一个表现就是,美联储资产负债表的增长(红色)与美债净增量(蓝色)在2020~2022三年间几乎一致。
第二阶段中,美国政府通过财政刺激政策,将TGA中的现金余额分批发放到了居民手中,进而转化为M2。天量的货币发放让2021年初的美国货币市场出现了无资产可买的窘境,严重压低了类货币资产的收益率,一度让货币市场基金出现了危险的“资不抵债”情况。因此,2021年6月分的FOMC会议上,美联储决定将逆回购利率提高5个基点,以吸收多余的流动性,开启了我定义的第三阶段。
第三阶段中即2021年下半年,伴随着美联储“通胀暂时轮”和泛滥的流动性,各类市场高歌猛进。截止2021年末,TGA存量几乎用光,美债的增发全部转化为了M2的增量。
第四阶段就是我们熟悉的2022年。美债净发行仍然上升了约5000亿美元左右,但在美联储极速加息的背景下,美债总市值却下跌了1.5万亿左右,最多时下跌了2万亿美元。
总结一下,美国过去三年的MMT呈现了这样一幅图景:

  • 美联储实质上购买了所有新发的美债
  • 不考虑美联储购买的美债,美国财政部过去三年的借贷成本如果用市值衡量,几乎为零。
这可能就是MMT的奥义吧。
那么这又和美联储2023年不降息有什么关系?请听下回分解吧。或者评论区分解也可以。
从概率上讲,我确实觉得现在预测2023年不降息的收益比跟着市场吆喝降息来的多。
背景2: 美债的需求变化

MMT的一个结果就是,为了维持现在的债务规模,美国逐渐开始走日本的老路,即内债化加剧,利用目前美国居民和金融机构手中大量的现金余额,以债养债。
我在之前的一些帖子里分享过,新冠疫情以后,美国本土的美债持有者所占比重迅速攀升,特别是美国政府相关的机构,例如美联储、地方政府、政府公务员的养老基金。这些机构不但持有美债,而且都基本属于持有至债券到期的长期投资者。



美债持仓数据,市值,单位:十亿美元,紫色:国外持有者,黄色:美联储,红色:政府养老基金,蓝色:地方政府

而私人持有者里,最大的玩家有四个:银行、共同基金、货币市场基金、居民部门。在这四个里面,银行与共同基金算是比较稳定的持有者,而居民与货币市场基金的投机性较强,持仓波动也比较大。其余的玩家们包括各类金融机构,大部分都是长期持有者,但总的占比很小。



紫色:货币市场基金,黄色:共同基金,红色:居民部门包括对冲基金一类的机构,蓝色:银行



各类金融机构的美债持仓

基于这些持仓的数据,我们可以简单的得出一个结论:除了美联储与国外投资者,决定美债需求的关键,是居民部门与MMF对美债的需求。其中,MMF只对短期美债有需求,而居民则对任何期限的美债都可以有需求。
2023年不降息的逻辑

所以如果想让美债的旁氏游戏可以继续玩下去,保证居民部门和MMF两个大玩家对于美债有充足的需求至关重要,特别是在美联储QT与国外投资者增持意愿不强烈的背景下。



国外投资者持仓市值变化

从居民部门的表现来看,2022年前三个季度他们一共增加了近一万亿美元市值的美债。考虑到2022年美债市值因为加息有大幅下跌,这些美债增量背后的实际增持可能更大。



美国居民持仓市值变化



货币市场基金的持仓变化

为什么增持?道理很简单,美债收益率变高了,而同时股市的期望收益率下跌,一部分人将资金转移到了美债里。
对于长期美债来说,看收益率来投资其实是一个赌博,尤其是10年期以上的美债价格,有可能因为美联储继续紧缩而下跌。而美联储也未必有能力直接调控长期利率,只能通过QT或者前瞻指引间接调控。
但对于短期美债来说,每1%的收益率上涨就意味着1%真金白银到手。给定目前将近5%的隔夜利率,短期美债的平均利率在5%~6%,税后也有将近4%。另外,考虑到衰退的信号越来越强烈,投资者会更倾向于持有最后一道防线:美债都崩了,银行存款也不安全了。
因此对于一般的投资者来说,将大部分的资金停靠在美债里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也是我们从数据里看到的现象。一个更直接的证据就是,美国财政部开设给个人进行国债申购的平台Treasury Direct在2022年底达到了将近400万个账户,而2021年中这个数量才是60万左右:


而通过Treasury Direct发行的短期美债数量,也从2021年的每月20亿美元,上涨到了100亿美元。


基于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对于调控短期美债收益率有直接的影响,我有充分的理由相信,短期美债的需求最终会成为美联储的一个隐藏的政治任务。这是我认为美联储不会轻易降息的基本逻辑。
下次更新我会具体分析一下美联储可能的操作。
旁氏游戏的玩法

评论区里大家都说了很多很有意思的观点和很有价值的问题,抱歉我未能一一回复,因为有的问题其实就是我想继续解析的。
我想先讲一个例子,来说说旁氏游戏的玩法到底会是什么?
假设美国现在只有一个国债,应付本金100亿美元,到期日为2023年12月31号,票息率为5%。
对于美国政府来说,未来有三笔钱要支付:

  • 2023年6月底支付2.5亿美元的利息
  • 2023年底到期时支付2.5亿美元的利息
  • 2023年底到期时支付100亿美元的本金
不考虑税收收入,单纯用新发债来融资的话,该怎么发债?
比如,用6月期的国债融资,假设2023年利率保持在5%,6月底发行2.5亿,12月底发行105.625亿(2.5625亿来还之前发行的6月债,102.5亿还12月到期的利息加本金),正好满足了还债的需要。
这笔105.5625亿美元的6月期债务,在2024年6月时需要新发108.2亿美元来偿还,2024年底再新发110.9亿美元来偿还。而此时,时间已经来到了2024年底,如果在2024年中降息发生,美债长端收益率走低至2%,那么便可以用更低的利率来续上这笔不断滚动的短期债若干年,把问题交给后人来处理。
所以如果在2023年,市场对于短期美债有足够的需求,美国便可以用这种方式淘汰一批高息债券,然后在降息后用低息的长期债券来填补窟窿,继续苟下去。
但这样做的成功率是几成,或者说到底有没有必要这么做,要看目前美债未来一两年内的到期债券规模与票息率分布。下次更新我们来看看。欢迎继续提问。
3#
期权匿名回答  16级独孤 | 2023-2-5 19:40:21 发帖IP地址来自 中国
美联储加息,虽然是2023年第一次,但并不是本轮加息的第一次,去年3月份以来,连续加息7次,累计加息达425个基点。
425个基点都加了,还在乎这一次?
当然,我们还是要分析此次加息的影响。我们相信,美联储那帮大爷个个不是吃素的,他们制定计划绝对不只是考虑某个国家、某个时期的经济情况,更多是为了推动和发展本国经济。
我们现在只说本次加息会产生哪些影响,重点说说对人民币汇率和股市走势会有哪些影响。
先看高层态度,央行副行长宣昌能近期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总的看,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调整对我国影响有限,对其他比较小的新兴市场经济体影响可能比较大。为什么这么说?我国经济运行相对平稳,这几年由于受到贸易战的影响,我们早在去年和前年都强调了扩大经济的内循环,内循环与外循环相结合,相继出台稳定经济的一系列举措,这一大招果然见效,很明显与美国、欧洲的经济形成反差,有相对独立的行情。肉眼可见的变化就是人民币汇率由弱走强。
说实话,一段时间以来,人民币汇率走弱影响了一部分人的信心,甚至还有一部分小朋友准备做一把汇率赚个短差的时候,事实给他狠狠的一击,人民币强势走高。
再来看看股市,听听专家的分析,华安证券策略首席分析师郑小霞团队称,”美国经济企稳、美联储加息放缓,有利于美股持续反弹,展望2月A股外部支撑依旧。“这不是等于没说嘛!美国加息放缓,对美股支撑,对我们大A股的影响微乎其微,要想涨起来,还要靠自己,树立信心。疫情过后,经济恢复,信心之下,股市不强都不行。不过,短期内有些反复实属正常,急于求成,不适合在资本市场炒作。
我们期待着2023年A股的表现,年底算账,一定会给大家一个满意的答卷。
4#
期权匿名回答  16级独孤 | 2023-2-5 19:40:26 发帖IP地址来自 北京
美联储基本兑现了当初的加息预期,累计加息450bp,目标区间在4.75~5.0%之间,预计还有一次25bp的加息。
从表现来看,相对高通胀基本维持了一年多的时间,根据同比计算,cpi在去年6月到达9.1%的四十年高位,在基数下预计在今年的6月份将会降低到相对的低位,也给了美联储更多的选择空间,当然之前很多人也讨论了,现在的cpi下行本身也是计算同比高基数下的表现。
一个重要的判断逐渐来到临界点:实际利率=名义利率-通胀,当通胀大于名义利率的时候,实际利率其实还是负值,这样对金融体系的冲击不至于像沃尔克那样大,美股在美联储加息过程趋势是下行的,2022年末相对于最高位跌去10%左右,对应了软加息但并不能说着陆,主要是加息虽然迅速,但期间并没有把实际利率拉回正值。
随着利率水平逐渐拉高,而通胀逐渐回落,预计在第一或者第二季度会出现实际利率回到正值的临界点,加息对于更看重预期的金融市场的响应相对迅速,但实体市场相对反映要慢一些,一般在几个月到半年,也就对应加息真正发挥作用的时候,市场实际利率越高,货币的成本越高,市场的热度也就相应的受到影响,降息刺激市场热度,相应的市场实际利率上升会收缩市场的热度,并且预计出现在今年的一季度以后。
有人认为加息停止便是利好的开始,信贷开始发力,市场突然就多了很多热钱,大家都再次投入到空前的投资和消费中去,回顾08年次贷危机前夕,真正出问题不是在加息周期内,而是政策不断的降息来给市场利好信息后发生的,所以当实际利率逐渐拉回正值,信贷并不能带来收益,热度收缩的时候才是真正的挑战。
5#
期权匿名回答  16级独孤 | 2023-2-5 19:40:33 发帖IP地址来自 中国
联邦基金利率(商业银行借贷准备金的利率)宣布上调 25 个基点,到了 4.5% 至 4.75% 的目标区间。下图是联邦基金利率和1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已经达到了08年金融危机以来的最高水平。



联邦基金利率和1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

美联储的目的是:借助货币政策使得通胀随着时间的推移回到 2%。但是目前美国的通胀目前虽然有所缓解但仍处于高位。比如:

  • 消费者价格指数 (CPI) 每月都在下降,去年12 月的年增长率为 6.5%;
  • 个人消费支出价格指数 (PCE) 是美联储首选的通胀指标,年增长率已从 去年6月份的6.8%高位回落至 5%。
但是在加息的操作中,美联储又需要避免引发严重衰退(轻微衰退那是必然的)。我在美国 2022 年第四季度 GDP 年化率初值为 2.9 %,如何解读这一数据? 中已经讲过,目前情况比较乐观的就是:

  • 美国现在的失业率保持在50年来的最低水平,目前的失业率为 3.5%(美联储预计的 2023 年失业率为 4.6%);
  • real GDP增速也保持在2%以上;
  • real DPI(实际可支配收入)继去年第三季度增长 1.0% 后,第四季度增长 3.3%,不但为正,而且增速还在回升。
这些数据支撑了美联储进一步加息的空间,因为显然看着离衰退还有比较远的距离。所以现在关于是否要进一步加息,大家产生了分歧:一方面有继续加息的空间,那自然是可以继续加息;一方面是目前的CPI和PCE已经在下降轨道,那就可以暂停加息。
那只能是继续观察着数据呗。

6#
期权匿名回答  16级独孤 | 2023-2-5 19:40:48 发帖IP地址来自 北京
加息幅度放缓,符合预期。
从加息的原因来看,美国CPI已经有所降低,但依然在高位。
租金和物价其实已经开始稳住甚至下跌了。
最关键的是,美国现在的失业率太低了,所以服务费用和人工成本一直居高不下。
别看那些互联网大厂动不动几万人的裁员,实际上美国现在的整体就业市场十分火爆,失业率还在下降。


当然这也是去年一年的老问题了,不用多说。

现在有个新问题。
中国的经济复苏的速度看起来会快于预期。
而中国是能源和原材料进口大国,如果经济复苏很快,那相应的能源和原材料的进口需求就会增加,这些又会推高各国的CPI。
至于实际情况如何,只能看数字。

所以这次的加息不重要,接下来两个月美国的CPI数字才是关键。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积分:400157
帖子:80032
精华:0
期权论坛 期权论坛
发布
内容

下载期权论坛手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