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评价诸葛亮的《出师表》?

论坛 期权论坛 股票     
期权匿名问答   2023-2-1 00:34   20848   5
怎样评价诸葛亮的《出师表》?
分享到 :
0 人收藏

5 个回复

倒序浏览
2#
期权匿名回答  16级独孤 | 2023-2-1 00:34:51 发帖IP地址来自 北京
南宋诗人陆游在《书愤》中评:“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可谓是给了《出师表》极高的评价。
诸葛亮因刘备三顾茅庐而出山,又在白帝城被托孤继续辅佐后主刘禅。刘禅一直称孔明为“相父”,他们之间既有君臣之义,又有父子之情。因此,《出师表》可以看作是臣子上表给君主的奏章,也可以看作长辈对晚辈的谆谆教导,文中每句话不失臣子的身份,也切合长辈的口吻。
刘禅,小名阿斗。后人常用“扶不起的阿斗”来形容扶不起来的人。可见,刘禅并没有如诸葛亮期待的那样成为一代明主贤君,反而常被后人诟病其庸碌无能,不能振兴蜀汉。
因此,在文学上,《出师表》的确是千百年来难得的好文章。但若把它放在现代作为一个长者教育晚辈的方式,却是一大败笔。诸葛亮对刘禅授“为君之道”的方法,确实欠妥,我们甚至可以从中看出如今家庭教育常见的大忌。
文章前半部分分析天下大势,反复强调让后主刘禅继承先帝刘备遗志,并阐述了很多应对天下政治形势的做法,讲了不少大道理: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这些道理都很正确,也很有依据,是应对当下局势蜀国的统治者应该要做的。但是,我们总说“懂得了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因为这道理都是他人总结的,并非自己顿悟的。
所有人生大道、治国大道,若缺乏了感悟、理解、内化的过程,再高明的道理也只是几个字、几句话,对人并不能真正起到指导作用。
对大人讲道理尚且有行不通的时候,更何况刘禅于诸葛亮而言就是一个没长大的孩子呢?
刘禅在诸葛亮面前一直尊称他为“相父”,但诸葛亮的教导他未必真的就放在了心上。他们二人的相处,更多的是孔明是苦口婆心、婆婆妈妈地劝说,而刘禅是表面“嗯嗯”,转过头却开始跟太监斗蛐蛐。
这像不像日常生活中父母或长辈对小孩的教育呢?
我们总喜欢给孩子讲很多大道理,恨不得将自己经历的所有人生智慧都一股脑儿倒给他们。我们希望他们能够听话,能够少走弯路,能够一帆风顺。可我们却忽略了,孩子对于所谓“道理”的领悟能力非常之有限。
对于儿童来说,他们缺乏人生的经验,理解能力也有待开发,所有的道理于他们而言就只是高耸入云的空中楼阁罢了,没有了“感受”这一地基,道理都是无用。
当我们发现自己说过的话孩子听不进去时,我们不会反思自己教育的方式,反而会觉得是自己的道理说得太少了。为了让孩子能够“听到”,我们会继续不遗余力反复地说,哪怕是苦口婆心,却发现孩子竟开始嫌弃自己的唠叨了。这就是物极必反的定律。
著名作家马克·吐温有一次在教堂听牧师演讲。一开始,他觉得牧师讲得很好,他很感动,就决定听完以后捐款,并掏出自己所有的钱。
过了十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马克·吐温有点不耐烦了,就决定只捐一些零钱。
又过了十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马克·吐温很不满意,马上决定一分钱也不捐。
到了牧师终于结束了长篇的演讲而募捐开始时,马克·吐温由于气愤,不仅没捐钱,还从盘子里偷了两元钱拿走了。
马克·吐温看起来像个小人的行为,其实只是想表达对牧师讲道啰里啰嗦、耽误他时间的愤慨。
很明显,想要让一个人听进去自己的话,靠不断地重复,不断地强调不仅不会起到较好的效果,反而会遭致他人的反感。
作为家庭中的教育者,我们更应该要从中吸取教训,尊重孩子的感受,让孩子在感受的过程中领悟到人生的道理,而不是靠自己苦口婆心的劝说。
爱尔兰散文家叶芝说: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
我们不需要将自己所学所知的道理毫无保留地倒给孩子,而是应该点燃他们内心的感知、感悟,由他们自己在感受中体会人生的大道。
诸葛亮在《出师表》中用了两“宜”三“不宜”来教导刘禅: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宜”就是“应该”的意思。诸葛亮告诉刘禅:你应该广开言路,应该内外同法,应该赏罚分明,不应该妄自菲薄、不应该有失偏颇……
“应该”一词总给人一种不容置疑的压迫感,让人想要反驳却无法反驳。这分明就是一种长者的高姿态教育方式,完全没有尊重过受教育者,缺乏平等的交流。
而这两“宜”三“不宜”更是会让受教育者产生一种自我怀疑:难道是因为我做得不够好,所以你才会如此郑重其事地教我如何做吗?
对孩子只有要求却没有鼓励与赞赏,孩子原本的激情与动力也会消失殆尽,取而代之的是机械地完成任务。
美国心理学之父威廉·詹姆士说: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需求是渴望被肯定。
与其用高姿态教育的口气与孩子进行交流,讲述“应该”或“不应该”的大道理,让人感受到压迫和不被肯定,还不如俯下身去,以平等的姿态多给孩子一些欣赏和鼓励。当他们内心最大的需求被看见,被满足,这本身就是一种极大的鼓舞,鼓舞他们在今后的生活学习中做更好的自己。
著名教育学者尹建莉在《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一书中说:面对一个未成年人,成年人最大的文明所在,就是站在儿童的角度,努力理解他的所想所为,以他乐意接受的方式对他的成长进行引导。你必须要把他当作一个人来平等对待,而不是当作一个“弱小的人”来征服。
的确,我们成年人总觉得自己比孩子懂得多,“我吃过的盐比你吃过的饭还多”,却不知在这种带有征服意味的教育过程中,缺乏了平等的交流和沟通,孩子只是一具听话的提线木偶,毫无灵动生机可言。
在诸葛亮与刘禅的交流中,他时时刻刻把“你爸”“你爸”挂在嘴上,导致刘禅毫无存在感。可其实刘禅才是教育的主体,他爸刘备不应该喧宾夺主。
在《出师表》中,诸葛亮共13次提到“先帝”刘备:如今忠志之士勤劳办公,将士舍身忘死,皆因先帝之恩;现在教你广开言路,听取臣下的意见,也是为了发扬先帝遗留的美德;如今用人,都是先帝选拔过的,先帝说他们非常给力;“亲贤臣,远小人”这些大道理也都是先帝在世时时常跟我提起的……
通篇读下来,文章中“先帝”无处不在,诸葛亮教刘禅所有的道理和做法都是基于先帝刘备遗留下来的一切。在这个过程中,刘禅自己的想法没有得到丝毫体现,他自己的抱负和理想没有丝毫提及。或许刘禅跟先帝刘备的志向及治国方针就有不一样呢?诸葛亮过于强调先帝的想法和意志,却忽略了当今时代,刘禅才是国君。
家庭教育亦然。
教育中,每个受教育者都是独立的个体,每个孩子都有其独立的灵魂。家长们总喜欢将自己的想法和意志强加给孩子,将自己曾经未来得及完成的梦想托付给孩子完成,却忽略了孩子也有其自己的梦想。若孩子就是为完成上一代的梦想,他自己的理想无法达成,就只能再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自己的下一代。如此代代相传,何时了?
2018年热播的都市家庭教育剧《小欢喜》曾一度引起热议。高三学生小英子成绩优异,是老师和同学眼中的好孩子。报考志愿时,爱好天文的英子想报考南京大学,因为南京大学的天文系特别强。而英子强势的妈妈想留女儿在身边,要求女儿报考北大或清华。在母亲强大意愿的驱使下,英子只能选择妥协。但随即而来的是英子的抑郁症。幸而妈妈被女儿抑郁症点醒,幡然醒悟后终于允许女儿做自己。
我们所谓的为孩子好,其背后的本质是一种操控,目的是想让孩子听我们的话。我们害怕不可控的生活,害怕未知的世界,那脱离自己掌控的、活生生的人都会令自己感到担忧。
哲学家佛洛姆说:“教育的对立面是操纵,它出于对孩子之潜能的生长缺乏信心,认为只有成年人去指导孩子该做哪些事,不该做哪些事,孩子才会获得正常的发展。然而这样的操纵是错误的。”
孩子因我们而来到世上,但他不应该为我们而活。我们应该允许他们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声音,特别是跟我们不同的声音。看清楚了操作背后的心理,我们更应该要学会放手,要学着相信孩子爆发出的自然生长的力量。只有脱离了教育者操控的孩子,意识到自己是个独立人的孩子才能活出旺盛的生命力。
诸葛亮是一位治国之才,他的理念总不辞辛劳地交给刘禅,却从不给刘禅独自锻炼的机会。
用“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来形容诸葛亮辅佐蜀国两代君主的付出是再合适不过的了。他的辛劳、敬业、勤勉、谨慎人尽皆知。到了刘禅继位,诸葛亮开府治事以来,蜀汉的行政事务均交由诸葛亮处理,刘禅只负责礼仪性的事务,是个名义上的国家元首。“政则葛氏,祭由寡人”这话无论是刘禅用来自嘲还是他真心佩服诸葛亮的治国之才,这都说明了刘禅并没有获得治国的实践的机会。
《三国志·诸葛亮传》里也说“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细心、谨慎的个性让诸葛亮事必躬亲,无论是下属还是后主刘禅都不得干预,以至于最后油尽灯枯而亡。
家庭教育中,有不少父母也如诸葛亮一般,无论大小,事必躬亲,而不给孩子留一点自己探索、实践的机会。他们永远都不辞辛劳、大包大揽。生活中,他们照顾孩子的衣食住行,学习上,书本的整理、每日家庭作业的督促及检查都会亲自上阵。
而造成父母如此大包大揽的原因不外乎以下两个:
①不能接受错误
任何人做任何事都有第一次,而第一次就会难免容易出错。是以父母总是害怕孩子做不好而不给他们犯错的机会。
家务活动,可能害怕孩子洗碗打碎碗,拖地不干净,索性自己动手;学习上,担心孩子上课需要的学习用品准备不齐,索性自己来帮孩子整理;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每天总会按时按点督促,害怕漏掉作业第二天老师批评……
可是,不经历错误的孩子是没有获取正确方法的机会的,他们永远都要活在父母的安排中,离不开父母,也无法长大,更无力承受社会上的挫折。
所以,与其被害怕和担心裹挟,不如放手让孩子尝试。错误和失败并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父母内心的恐惧和担忧。
②对孩子的溺爱
孩子永远是父母掌心的宝贝,更有人对孩子是“含在口里怕化了,捧在手心怕摔了”。而父母对孩子的爱超过了一定的界限,不再理智的时候,就会变成了溺爱。而这溺爱的背后,是父母害怕孩子吃苦受累,以此断绝了他们实践的机会。
一小学校长在家长会上讲述其她经历的一件事。校长在校门口执勤时,发现一位爷爷带着孙子来上学,孙子的书包在爷爷手中。校长走过去问孩子:“宝贝,你的书包怎么让爷爷拿呢?”讲到这里,校长停了下来,转过头去问家长:“你们猜猜,这个孩子是怎么回答的?”家长们回答了一圈,无非是“因为我还小”、“爷爷不让我背”之类,可这些回答都没有猜中。最后校长揭晓答案,那位孩子说:“因为爸爸妈妈要上班。”
孩子的回答说明了什么?说明在孩子的眼里,背书包根本就不是他自己的事,而是爷爷、是爸爸妈妈的事情。如此发展下去,这位在溺爱中长大的孩子将会视他人的付出为理所应当,极有可能成长为一名全能自恋者,认为世上的人都应该要以他为中心,受他的掌控,为他付出。而他自己也难以对他人的感受进行共情,难以成为一个具有悲悯心和同理心的人。
而想要破解这个局,只有让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为自己负责。如此,他才有可能在实践和经历中感受他人、理解他人。
不可否认,《出师表》是一篇千古佳作,文学上鲜有人及。但文字里所折射出的教育形式、教育态度、教育方法却是不可取的。相反,我们的家庭教育应该要以此为戒,要尊重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允许他们有不同的想法和声音,更要让他们在实践中进行探索、思考,最终获得成长。
3#
期权匿名回答  16级独孤 | 2023-2-1 00:35:03 发帖IP地址来自 中国
看看这个回答下充斥着各种各样要么毫无营养、要么奇葩到脑回路不知道是怎么拐的内容,只能越发感慨知乎的风气真的是江河日下了。
如何评价一篇文章?
我可以提供一个角度,文章这种东西不同于手机、汽车、航母,想弄出来,有手就够了。你只要试着去写一篇类似的文章,想想自己如果写不出来是因为什么;如果写的差,和别人的差距在哪里,就知道这篇文章是不是很牛逼了。
现在你是诸葛亮,你马上要北伐了,担心后院起火,准备上表劝小皇帝亲贤远佞。问题是你是臣,刘禅是君。你不谈“亲小人,远贤臣”的严重后果,轻描淡写几句,你觉得刘禅会听你的吗?
可如果你总是谈后果有多严重,强调你要怎么怎么样,你不要怎么怎么样,那请问你把我这个九五之尊放哪儿了?你年纪比我大,就应该这样来教训我?
不严肃就不足以让人警醒,可严肃过头又会让人反感,神奇的是,六边形战士诸葛亮居然完成了这么一篇严肃而又得体的表文,对刘禅的态度,不是要求,也不是跪求,而是一种兼具长辈对晚辈、臣子对帝王的【劝勉】,这种分寸的文章,你我写不出来。
有人说,诸葛亮在文中不断写先帝,这不是拿他老人家来压刘禅吗?
其实,文中的每一处“先帝”明着是在说过去如何如何,实际上都是在勉励刘禅。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重点不是先帝对他们多好多好,而是这些人受了先帝的恩,现在誓死效忠于皇帝您,您可不能拉了胯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向宠也是先帝认可的,但重点不是先帝认可他,而是您现在用了他,能让营中如何如何。这不是为了我诸葛亮,是为了整个政权的安定。
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这句话我觉得是最牛逼的,让帝王亲贤远佞当然是一片好心,但帝王喜欢听这个吗?你现在说我要亲贤远佞,你什么意思?我身边有小人,你是在说谁?我身边没小人,你又安什么心?
而诸葛亮不明着说这句,而是委婉地提出先帝过去感叹桓灵二帝,旁敲侧击地指出不亲信贤臣的后果,可以说是非常巧妙了。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这句话和上文所述的“先帝不以臣卑鄙”一样,都是在说过去先帝对我如何如何好,重点也不是在刘禅面前显摆资历,而是后面那句“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先帝当年对我有知遇之恩,我怎能不誓死效忠?好了,我接下来就要带人去北伐,去实现先帝“兴复汉室”的梦想,陛下您也要亲贤远佞察纳雅言,和先帝一样支棱啊!
句句提“先帝”,没有一句的言辞越界,没有一句不是在寄予劝勉之意,这种文笔水平,知乎大神有几个能做到?
当然,还有一点很重要,诸葛亮之所以能对刘禅上出师表,很重要的原因是:君是刘禅,臣是诸葛亮。
刘禅对诸葛亮态度如何?刘备告诫他“以父事之”,他基本上是做到了。大权旁落这么多年,身边还有董允这种严人管着,一般人心里估计得一万个不乐意。但刘禅始终没有猜疑诸葛亮,相反还把非议他的李邈砍了。
诸葛亮对刘禅如何?五次北伐,身在前线,最后死在了北伐前线。死后几乎是家无余财,也没有去培养自己的党羽,过继来的儿子诸葛乔也死在了北伐路上。这就叫鞠躬尽瘁。
把刘禅换成曹操,把诸葛亮换成司马懿父子,还能有这种传奇吗?什么?不用找人指洛水为誓了?什么?刘禅也不怀疑我?还有这种好事?
只能说,《出师表》所象征的那种尽心相知、极度理想化的君臣关系,已成绝唱。
4#
期权匿名回答  16级独孤 | 2023-2-1 00:35:26 发帖IP地址来自 清华大学
其实我对出师表最直接的感想,倒不是别的,而是他的行文思路和今天很不一样,导致已经没有办法去感受到文章里的感情了。
在我理解的忠心文章应该什么呢,就是有大量感叹词和个人感想。首先叙述刘备当年多么多么难,有多英明,有多伟大;接下来再说少主刘禅,年少有为,国家必将中兴,然后长篇篇幅表达自己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比如怎么头悬梁锥刺股,怎么用心国政,怎么以身作则。然后以大无畏的精神表示,区区魏国小儿,必将手到擒来,正义的事业必将胜利。

但出师表很反常识,上来就“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我的妈呀,现代人哪有这么说话的。或者说经过几千年封建洗礼,几十年的现代媒体宣传熏陶,我们有情商的人根本不会这么说话。
我当年看第一句话的时候,最直观的感受是脑袋嗡一下,这是TM的在说曹魏,还是在说蜀汉呢?(别纠结蜀汉这称呼)
谁疲敝啦?咋就危急存亡之秋了?
这是可以说的话么????
不应该说,敌人一天天坏下去,我们一天天好起来么?
上来第一句,就蜀汉现在民生国力凋零,已经到生死关头了。要不知道是诸葛亮写的,还以为是曹丕说的呢。
哪有说自己疲敝的?这完全不符合现代人讲话的逻辑和感情。

再说了,“创业未半,中道崩殂”这话怎么听着这么别扭呢,谁创业未半?而且直接就说人死了,你不觉得不吉利么?
这话都是让人听了心里堵得慌,感觉不舒服的东西。

至于后面的“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用现代人的感情来理解,就是用拿老爹来压儿子。
就是现在将士用命,都是因为你爹。咱家评评理,这说的是人话不?谁能听得进去这种话?


我不长篇分析了,总之,举例这几句话就是想说,出师表这篇文章离我们太遥远了,我们今人太会拍马屁,以至于无法和这篇文章产生共鸣了。
现在的官样文章太浮夸,导致看到出师表会觉得不舒服。就是我们很难从文章里看出忠君爱国的思想。反倒是会让人阴谋论的怀疑诸葛亮是不是大权独揽,对刘禅又拿刘备出来压他,搞道德绑架。


再后来我长大了,才慢慢明白了一点出师表的特别之处。就是诸葛亮讲话的语气,很有点像父母对孩子的讲话。
不是说诸葛亮自视为长辈,对刘禅轻视。而是特别像父母对孩子的那种真挚的情感。
其实父母对孩子很少像对外人说话那么虚伪,所以讲话大多时候都不中听。而嘱托的东西都很具体。
比如把外套穿好,不然会感冒;记得多喝水,缺水对身体不好;不要玩着玩着,就把衣服弄脏了;对老师要有礼貌,不要上课说话,让老师印象不好;考试多检查几遍,不要马虎。
等到你真的考不好了,父母就带你去散心,生怕你想不开。

后来再看这篇文章,感觉诸葛亮对刘禅是很用心的,他一直在把真实的情况告诉刘禅。
国家已经不行了,国力弱,民生凋零,敌人一日比一日强大,你爹刚死,现在到了我们生死存亡的关头了。
你把他带入到父母的那种真挚,讲话很实在是感情去理解,才能领悟诸葛亮对刘禅特别的感情。
就是诸葛亮不需要去装一个忠臣,他不需要去表现,所以他既不会去写华丽的文章感慨自己多忠心,也不会跟后世的清流故意反着和皇帝干,通过大骂皇帝来体现自己是个清流和大忠臣。
那些手法都太刻意了,诸葛亮对刘禅不需要这些外在的修饰。他就是把最真实的情况说出来:
咱们这个厂子已经不行了,入不敷出,大概再过半年就发不出工资,要倒闭了,上万个工人要流离失所。
我现在去国外出差,多找几家公司问问,看能不能找到买家谈出个合同来。
你也别太悲观,你爹人很好,厂子里的员工大都觉得你爹对人挺好的,感念你爹是个好厂长,还愿意留在厂子里共体时艰。
老张,老刘,老王都是你爹留下的骨干,对厂子里的大小事都熟悉,我不在的时候,厂子里遇到技术问题,火灾这些事都问他们三个。
小李平常和工人们打成一片,人缘很好,是你爹以前亲自提拔的,对厂子有感情,也了解年轻人都在想啥。如果厂子里万一有工人起来闹事,你听听小李的意见。
我此趟行程生死未卜,不知道能不能成。但你爹当年对我有知遇之恩,我一定拼命把厂子救下来。
你留在厂子照顾好自己吧,我也不知道该说啥了,走了。
5#
期权匿名回答  16级独孤 | 2023-2-1 00:35:47 发帖IP地址来自 北京
关于《出师表》的官方评价请参见教科书,在此不必复读。个人更在意的是诸葛亮在表文中所体现出的某种精神,某种或许存在于先秦两汉,却随着专制皇权的加强,在近世为中国人所遗忘抑或被迫遗忘的精神。
梁启超在《李鸿章传》中如是对比传主与诸葛亮:
至其(李鸿章)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犬马恋主之诚,亦或仿佛之。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后出师表》的名言,至少在清代,后表的真实性受疑不多,普遍认定为诸葛亮所作。易言之,清人,甚至是梁启超这样的“新清人”,其对《出师表》主旨的总结亦是“犬马恋主”——易言之,忠仆精神。
与之相反,不少今人却从《出师表》中读出了诸葛亮的桀骜不驯乃至勃勃野心——哪里有臣子对君主如此耳提面命的?
一篇文章,读出两个极端,不能不说是件滑稽事。
翻翻《出师表》,不难发现诸葛亮的确在表达忠诚,但这一忠诚绝非由君臣名份所天然决定。且看孔明的夫子自道: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於草庐之中,谘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讬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说的非常明白,诸葛亮之所以忠于刘禅,是因为忠于刘备,之所以忠于刘备,是因为受三顾之恩,托付之诚。逻辑演进一目了然。
再看表文,诸葛亮并非对自己搞特殊: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於内,忠志之士忘身於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於陛下也。
所有的忠贞之士,其忠诚的来源都是君主的殊遇,并由此引起的报答。所以——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说白了,现下这些忠臣之所以兢兢业业,是感激于刘备的厚恩,故而后主要效法先帝,不可以胡作非为,凉了他们的心。
遍观全文,诸葛亮从头到尾没有搞任何的道德说教PUA,而是明明白白的指出,没有无缘无故的忠诚,一切臣子的忠诚都建立在君主的恩遇与英明之上。
“你爱君,君是否爱你呢?”——于诸葛亮而言,这不是阴阳怪气,而是需要切切实实要解决的问题。
翻翻史籍,这本是先秦乃至前汉的普遍价值观:
於是襄子乃数豫让曰:“子不尝事范、中行氏乎?智伯尽灭之,而子不为报雠,而反委质臣於智伯。智伯亦已死矣,而子独何以为之报雠之深也?”豫让曰:“臣事范、中行氏,范、中行氏皆众人遇我,我故众人报之。至於智伯,国士遇我,我故国士报之。”——《史记·刺客列传》

韩信曰:“汉王遇我甚厚,载我以其车,衣我以其衣,食我以其食。吾闻之,乘人之车者载人之患,衣人之衣者怀人之忧,食人之食者死人之事,吾岂可以乡利倍义乎!”——《史记·淮阴侯列传》
《孟子》更说的明白:
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回头看看所谓的“犬马恋主之诚”,孟夫子地下有知,会否为之一呸?
在先秦甚至不少两汉士人的眼中,君臣绝非主子与奴才,而是某种意义上的对等关系。臣是否仕君,如何待君,取决于君如何待臣。给予可以不对等,但必须是相互,而非单方面无条件的奉献。
三顾茅庐也好,直言不讳的指出君主存在的问题也罢,如果不将君臣关系视为主仆,而是彼此独立的人格,那就毫不突兀了。
到了我大清,经过诸如乾隆等辈的收拾,君臣关系只剩下了主仆,甚至是主奴,臣下除了五体投地无条件的摇尾翼赞,岂敢有任何的前提?历经二百年阉割,哪怕是维新派也读不懂《出师表》,只剩下“犬马恋主”云云。
我大清固不足奇,倘若现代人读《出师表》还觉得指摘皇帝缺点是无礼,那就不免于滑稽以至于悲哀了。
诚如辜鸿铭所言,某些人脑壳后的辫子虽然割去了,心中的辫子却依然存在。
进而言之,某些人的身躯虽然站着,灵魂却始终跪着。
读读《出师表》可以让我们想起,中国人并非原是自古当惯奴才的,原是有自己的人格尊严的,这恐怕是他如今最大的价值。




站直了,别趴下。
6#
期权匿名回答  16级独孤 | 2023-2-1 00:36:14 发帖IP地址来自 北京
陆游: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积分:400157
帖子:80032
精华:0
期权论坛 期权论坛
发布
内容

下载期权论坛手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