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和财务有什么区别?

论坛 期权论坛 期权     
期权匿名问答   2022-9-9 07:23   10349   5
我自己本科是在外面读的,所以一直没感觉到finance会和finance有什么区别。无外乎一个硬币的两面。

结果今天看到一个知乎问题,答主说到自己去面试,被问:“学金融的啊?财务怎么样?”我就顿时觉得十分蛋疼。

所以来问下大家,觉得金融和财务的区别在哪里呢?
分享到 :
0 人收藏

5 个回复

倒序浏览
2#
期权匿名回答  16级独孤 | 2022-9-9 07:24:45 发帖IP地址来自 中国
财务、金融、经济学,这三门学科到底是什么关系?

不熟悉这些学科的人,一般将它们统称为财经。

但即使是学财经的,要用简明扼要的几句话,说出这三门学科的异同点和彼此的关系,很少有人能一下子抓住要点。

这也是我写这篇文章的初衷,用一张图把这三门学科的关系给说清楚。

在深入展开之前,咱们先来做一道有趣的数学题。

一个人在菜市场做生意,第一次,用 8 美元买了一只鸡,9 美元卖掉了;第二次,10 美元买,11 元卖掉。那么,他是亏了,还是赚了?

你的答案是不是赚了 2 美元?

这是一道面试题,是美国花旗银行给投行面试者出的题目,当然,肯定不是这样四平八稳的答案。

面试者之一,就是后来成为中国著名风险投资家的红杉资本合伙创始人沈南鹏先生。

大家先停留片刻,再想一下答案。如果要进入投行,你会怎样回答这道题?

沈南鹏先生的回答是:亏了 4 美元。

这正是投行老总们期待的答案,沈南鹏先生就是从那次成功的面试,开始他的投资人职业生涯的。

对于未来的投资家,投行考核的要点是:你眼里有没有看到机会?风投的关注点永远是上限的机会,十个项目,只要一个开花结果,就赚了。

我觉得,从这个案例的交易顺序来看,就从忠实记录交易过程的角度看,赚 2 美元是正解。

第一轮交易 8 买 9 卖,9-8=1;

第二轮交易 10 买 11 卖,11-10=1;

两轮交易累加,赚了 1+1=2 美元。

那么,亏了 4 美元又是怎么来的呢?

亏 4 美元的逻辑是这样的:

从单笔单次交易来看,最大的盈利机会是赚 3 美元(11-8)。若做两次交易,最大盈利机会是 6 美元。

而实际只赚了 2 美元,在这样的市场机会下,比起可能赚到的 6 美元,不就是亏了 4 美元吗?

少赚等于亏。

这两个答案要我说,都对。

前者反映的是财务利润(Accounting Profit),后者表达的是经济利润(Economic Profit)。

财务利润(或者更精确一点,会计利润),是按财务记账的规则,记录实际发生的交易,它的特点是忠于历史。

如果那天花旗银行招聘的是总帐会计,录取的就是你我这些回答赚 2 美元的了,估计就没沈南鹏什么事了。

但是,财务利润有它的局限性,它只交代过去。

它没有引入一个更有相关性的机会成本比较。

财务利润讲的是绝对利润,但实际生活中,我们更看重相对效果。

孩子带回一张考了 90 分的数学试卷,你满意吗?看绝对分数好像也不错。但当你得知全班平均分是 95 分之后,你就开始皱眉了。

同样,如何评价一个经济交易的效果?就纯粹定量分析,必须把绝对利润与相对成本相比较。

如果用一个公式来连接财务与经济学,那就是:

经济利润=财务利润-机会成本。

财务利润是财务报告中盈亏表中显示的最后一行净利润数字,也即投资人常说的 Bottom-line。

它是公司在一个经营期限内(以前用一年来衡量,现在生活节奏快了,年报改季报了),公司的销售收入减去各项费用的结果。

比如下面的这张报表,是恒大 2021 年上半年的报表,它的财务利润是 105 亿元。

如何评价这个利润数呢?

在财务这门学科里,一般会推演出各种财务比率来进行评价。

比如用 105 亿的净利润除以 2227 亿的销售收入,得出 4.7% 的净利润率,再与去年同期的 5.6% 去作比较,得出一个今年经营绩效略有下滑的结论。




图 01:恒大集团 2021 年上半年财报

这就是财务层面的绩效评价,它是用净利润的绝对概念来衡量的。

而经济学用的却是相对概念。

所谓的相对概念,即这个绝对利润数在与机会成本进行比较后得出的差额,来判定一家企业的真正经营绩效。

如果利润额减去资金成本后还是正的,那么就可以说这家公司的经济附加值是正的(EVA,Economic Value Added),也即公司在为利益相关者创造价值。

在上一篇「一句话点破上市公司与非上市公司的本质区别」里,我对利益相关者有了专门的讲述,在此就不展开了。

简单来说,利益相关者就是,所有与你的业绩有份的经济利益共同体,包括股东、债权人、供应商以及员工等。

相反,如果 EVA 是负的,即企业产生的财务利润不足以弥补调用资金的资金成本,那么这家企业就是在毁坏价值。

细心的读者可能注意到了上面推演的一个关键细节:这个资金成本如何计算呢?

在展开资金成本的具体计算方法前,我先问大家一个问题:

对于一家企业来说,在企业开办之日,资金来源无非就两个途径:银行借款与股东股本金,请问是银行的钱便宜还是股东的钱便宜?

如果你不仔细想,凭直觉回答,很可能会说:股东的钱便宜,因为股民的钱是不用还的。

而事实是,恰恰因为股民的钱是不用还的,所以它更贵,如果你还是不理解,我再举一个例子来作进一步的说明。

假设张三看中了现在的奶茶市场,决定买下一家店铺做奶茶业务,一共需要 300 万的资金。

张三自己出了 200 万,缺口的 100 万他找了他的朋友李四,他以许诺李四三分之一的股份的形式,让李四出资 100 万投资他的奶茶店。

李四刚好手头有 100 万的闲钱,如果以定存的方式存入银行,可以获得 3% 的保本保息收益。

请问,李四投入这 100 万,会要求张三给予多少百分比的分红呢?

是大于 3% 还是小于 3% 的年回报率?

稍微有点常识的就知道,李四一定会要求一个高于 3% 的资金回报率,而且很可能是一个大大高于 3% 的数字。

因为作为股本金投入,万一这个项目失败了,会有本金损失的,所以必须获得一个更高的期待回报才能达成合作。

这个资金的期待回报率,就是投入资金的资金成本。

所以,股东的钱要比银行的钱贵得多,银行的钱是到期必须要还的,银行是有收回本金的确信的(比如你的房产抵押在他手里),所以银行向你收的利息比起股本金要低。

那具体怎么算资金成本呢?我把这个例子再细化一下大家就知道了。

假设最后张三只从李四那里筹了 50 万,张三给出的回报许诺是每年 20% 的收益率。余下的 50 万,张三以抵押担保的形式从银行借款获得,银行根据项目的风险等级评估后收取 8% 的利息。

于是张三所需的资本及相应的成本呈现下面的明细:




300 万的资金,每年的资金成本为 54 万,即资金加权平均成本为 18%。

这是一个最简单的计算,实际上付银行的利息可以抵企业所得税,银行的资金成本还会更低,但作为基本概念的阐述,我把它简化了。

我们再作进一步的推演,假设一年下来,奶茶店获得了 100 万的销售收入(相当于 20 元一杯的奶茶一共卖了 5 万杯),扣除材料成本、水电费、店员工资开支以及其他各种杂费之后,有 10 万的净利润,即 10% 的净利润率。

你会如何评价这家奶茶店的经营业绩呢?

如果看业务利润,10% 的净利润率看上去也不错,要知道华为、美的这些赚钱的大公司,其净利润也不到 10%(2020 年华为披露的净利润率为 7.2%,美的的公司年报显示为 9.5%)。

但是学习了 EVA 的概念,从经济利润的角度去做对比分析,你会发现张三的奶茶店其经济利润是个负数,因为它一年的资金成本是 54 万,挣来的利润 10 万元是无法盖过其资金成本的。

怎么办呢?

唯一的解决方案是先把银行的 4 万元利息给付了。

剩下的 6 万元付给股东,张三与李四的股份比例是 2:1,按股权协议自己拿回家 4 万元给老婆交账,2 万元给李四,然后写下一张 8 万元未支付股息的欠条。如果张三厚道一点,把 6 万元先全部给李四,欠条金额变成 4 万元,自己则分文不取。

这个分配法要看两人当时签的协议,但无论如何,作为股东们,他们一定是亏钱的,因为这家奶茶店没有创造经济利润。

那可不可以说,这家奶茶店就没有存在的经济价值呢?

那倒不能这么说,假设展开来的奶茶店的收支明细,是下面这样的结构:




付给员工的工资,等于在疫情期间帮社会养活了 3 个员工及其家庭,支付物业的水电则在帮助政府回收基础设施的先期投入,支付的各种税费会通过政府这个口子去创建各种社会福利。

至于支付上游的奶品店的材料费,则维持了上游企业的持续经营,而上游企业也会有上面类似的开支,一层层地为员工、为政府承担开支、贡献税收。

上面的这张表,从张三这个私人业主角度看,对于经济附加值是正还是负的考量,属于微观经济学研究的内容。

而张三的企业给上下游企业、政府、员工带来的经济贡献与影响,属于宏观经济学讨论的范畴。

当然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如果微观层面上的一家家企业无法持续经营,社会的宏观经济就会塌陷。

所以,在疫情期间,中央到地方的各级政府给出了减免税费和以免交员工社保的形式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因为每破产一家企业,政府与社区,还有上游配套企业就会跟着受损。像张三这样的奶茶店,继续开着,对上游经销商、对员工、对政府都是有积极意义的,唯一不开心的,可能就是张三的老婆:你怎么搞的,早出晚归的,辛苦干了一年,怎么一分钱都没有拿回来?

说到这里,你是否对苦苦支撑自己一份小产业的小业主,多了一份同理心的理解呢?

我有一个开培训公司的朋友,有一次在与他喝咖啡的时候听到他这样吐槽:我这个当老板的,一年忙到头,却发现自己是为员工在打工,因为员工一年的收入按劳动合同一分不少地要支付,如果少付一点加班费还要被员工告上法庭,舆论上也要背上一个黑心老板的恶名。

但一年到头的收入扣去各项费用,我自己拿到的只剩 20 来万,这个 20 万只是我从外企辞职创业时的一半年薪。

我这一年的忙活,连自己的工资都没挣回来,我这不是为员工在打工吗?

听完之后,我是这样安慰他的:你的工厂雇了 1 千个人,为国家养活这 1 千人,你应当获得一枚五一劳动勋章。

上面讲了财务与经济学的一个本质区别,财务反映的经营绩效是一个利润的绝对值,而经济学上说的经营利润是个相对值。
使用 App 查看完整内容目前,该付费内容的完整版仅支持在 App 中查看
App 内查看
3#
期权匿名回答  16级独孤 | 2022-9-9 07:25:22 发帖IP地址来自 北京
金融更关注未来可能发生什么,财务更关注已经发生了什么
4#
期权匿名回答  16级独孤 | 2022-9-9 07:26:04 发帖IP地址来自 北京
一句话:金融属于经济学类,财务会计审计属于管理学类(更具体来说是工商管理类)。
从类的区别上来说,经济学研究的是稀缺资源的配置问题,是一门社会科学;管理学尤其是工商管理研究的是企业如何配置资源实现利益最大化,是一门兼具科学性和实践性的综合性交叉学科。
从金融和财务的区别来说,金融学研究的是货币、证券、权利、信用等的配置问题;财务一般涉及的是微观实践上企业如何管理财务的问题。
从表现上来说,金融一方面是在理论上对金融现象进行科学研究,另一方面是在实践上指导资产定价和投资等;而财务一般是企业内部的管理分析决策行为。
当然,还有一种比较泛泛但是有用的说法:金融更多地关心未来,财务则关注过去和现在。
5#
期权匿名回答  16级独孤 | 2022-9-9 07:27:02 发帖IP地址来自 北京
这就要提到经济学、金融学、管理学这三门总被混淆的学科了。财务属于管理学,管理学解决的是企业内部管理问题,是纯微观的学科。微观上金融学研究股票债券的发行,投资分析等是与财务相关的,宏观上金融研究货币的发行流通,这与经济学相关。
具体来说,财务包括财务会计对外提供财务报告,管理会计对内为管理层提供决策意见,以及财务管理包括投资、筹资以及营运管理。财务管理中的投资、筹资管理就是与金融交叉的部分,因为企业投资或筹资是要与外部资金发生关系的。举个栗子,一个企业筹资是内部融资还是外部融资,是发行股票还是债券,能最大限度降低企业的资本成本,这个问题属于企业内部问题,因而属于财务,而具体怎么操作就属于金融了,所以学金融的得懂企业财务哦~
中国的IPO不同于国外,我们是审核制,主要解决的问题就是通过证监会审核,而国外投行则更重视路演,就是去吸引投资者,由于中国的特殊情况,导致投行对CPA及司考要求极高,这可能就是导致大家越来越分不清财务和金融的区别的原因吧!
6#
期权匿名回答  16级独孤 | 2022-9-9 07:27:09 发帖IP地址来自 北京
金融是一种交易行为,是在做买卖,有交易对手,标的可能是资金、资产、权利、行为、预期等等。
财务是一种管理行为,任务是记录、分析、预测,它本身不参与到交易中,但可以作为交易行为的决策依据之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积分:400157
帖子:80032
精华:0
期权论坛 期权论坛
发布
内容

下载期权论坛手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