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暗物质?人类目前如何探测暗物质?

论坛 期权论坛 金融     
f2seqa   2022-7-4 10:09   7706   5
什么是暗物质?人类目前如何探测暗物质?
分享到 :
0 人收藏

5 个回复

倒序浏览
2#
zoql3  1级新秀 | 2022-7-4 10:09:30 发帖IP地址来自 北京大兴
很多回答都非常全面,我补充一下暗物质粒子的实验探测细节,用打比方的方式希望更通俗地解释人类目前如何探测暗物质。
暗物质粒子的探测方式简单可以分为两种:间接探测,直接探测。
间接探测:是让暗物质粒子的次级粒子与探测器发生相互作用,从而间接获得暗物质粒子的信息。就好比,妈妈是暗物质粒子,孩子是暗物质粒子衰变产生的次级粒子,用相机给妈妈的孩子们拍照,通过孩子们的长相倒推出妈妈的长相。我们的科学家现在已经拍到了孩子的很多照片,可惜还不能确定这些孩子的妈妈就是暗物质粒子。
直接探测:是让暗物质粒子本身与探测器发生相互作用,从而直接获得暗物质粒子的信息。就好比,用相机直接给妈妈拍照。我们的科学家目前还没有拍到妈妈的照片。
一、直接探测
间接探测的优点是实验相对容易,数据的统计量够大。缺点在于不是直接证据,对实验结果的解读可以有多种解释,不一定是暗物质粒子造成的。比如美国的AMS-02实验和中国的悟空卫星,都是间接探测。它们在太空中对正负电子的能谱进行测量,以期观测到正电子流强的反常超出,而实验结果确实观测到了正电子流强的超出,但这种超出并不一定需要暗物质粒子才能解释,也可能是脉冲星等极端天体现象造成的。



AMS-02实验测量正电子流强的超出: 测量“正电子/(电子+正电子)”的比值



悟空卫星的测量结果

对间接探测的结果可以进行不同解读,就好像通过给孩子拍照倒推妈妈的长相,倒推出来的长相不一定是妈妈本人的长相,说不定是妈妈的兄弟姐妹的长相。
我们无法确凿无疑地说间接探测的结果就是暗物质粒子存在的证据。
二、直接探测
想要获得直接的证据,只能依靠直接探测,直接给妈妈本人拍照。可惜暗物质粒子不发生电磁相互作用,很难探测到它的真面目。就好像妈妈本人非常宅,不跟别人有相互的交往,妈妈就像来无影去无踪的小仙女,平常人等无法看到她。我们只能猜测妈妈可能出没的地方,然后在那个地方架起监控相机,希望捕捉到她的身影。
直接探测有很多种方法。
比如测量闪烁光,暗物质粒子虽然很难跟普通物质发生相互作用,但在运气很好的情况下,它仍然可能探测器里面的晶体发生碰撞产生闪烁光,我们用光电倍增管收集这些可能的闪烁光,就相当于给妈妈拍照了。



闪烁体探测器的部件,中间透明的是碘化铯晶体,两头是光电倍增管用于收集闪烁光。

比如测量电离电荷,类似的,暗物质粒子在极低概率下可能跟探测器里面的工作物质发生碰撞,产生电子、质子等,我们收集这些电离电荷的信号。



暗物质粒子穿过探测器里的高纯锗时,有可能产生产生电离电荷。

直接探测能够提供暗物质粒子存在的直接证据,一旦直接探测发现信号,我们可以确凿无疑地拍胸脯说,这就是暗物质粒子。
直接探测要比间接探测难的多,关键在于信号的能量低,暗物质粒子与普通物质的碰撞几率小,本底非常高。一般来说,直接探测的本底中子和伽马射线,比WIMP信号高10~20个数量级,相当于要从一百亿~一万亿亿个雨滴中,找出其中的一个红色小雨滴
因此,直接探测需要良好的屏蔽,用于降低本底。一方面这些直接探测的实验往往位于地下深处,利用地球的山体岩石提供天然的掩体屏蔽来自宇宙的射线,同时探测器还要包裹在铜、铅等低放射性材料的内部以增加屏蔽效果。
另一方面,因为暗物质粒子与普通物质的散射截面低,我们需要大量的普通物质,以提高发生碰撞几率。这就需要大体积的探测器和工作物质,探测器做的越大,钱花的越多,也就意味着越强的“钞能力”。
三、中国锦屏地下实验
在地下进行的直接探测,全球进行的实验有十几个,中国没有缺席。我们的实验主要依托于四川锦屏山的山体隧道。



四川的锦屏山

如上所述,地下实验的优势在于,利用地下土层可以屏蔽宇宙射线的干扰,获得更为纯净的信号数据。也是利用这个优势,地下探测实验可以用于暗物质的直接探测,即直接寻找暗物质粒子经过探测器时产生的信号,暗物质与其他物质发生的作用非常小,信号也非常微弱,远远小于宇宙射线在探测器中留下的噪声。所以,想要直接探测暗物质粒子的微弱信号,要把探测器放在很深的地下,从而过滤宇宙射线的噪声信号。
中国四川锦屏山地下实验室的建设得益于中国基建狂魔的身份,地下隧道的实验室建设搭了便车,降低了成本。
当年国家打算建造二滩水电站,计划在锦屏山挖隧道,科学家们听说后跟工程队说,包工头大哥,要不顺便帮我挖个洞做实验呗。挖洞的时候工程队还给科学家打电话,问要不要免费给你们把洞钻的更大一点,于是事情就成了。



锦屏山地下实验室的隧道

这个地下实验室于2010年建成,是世界上位置最深、宇宙射线噪声最小的地下实验室,非常适合进行暗物质探测实验。在锦屏山的地下深处,目前有两个直接探测实验Panda-X和CDEX,中国地下实验室的宇宙射线通量比意大利的实验室小200倍,比韩国人的小1000倍,条件优越。



全球主要地下实验室比较

目前间接探测已经观察到了很多间接证据(比如宇宙正电子流强的超出),直接探测还没有相关的证据报道。
间接探测和直接探测都是被动的探测,除此之外,人们还可以通过粒子对撞机主动产生暗物质。对撞机通过把普通物质的粒子加速到很高的能量,让它们对撞产生出暗物质粒子,比如在欧洲核子中心的大型强子对撞机和中国的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上,都有科学家在进行类似的研究。我们的对撞机上可能已经撞出了暗物质粒子,只是我们不识庐山真面目。
尽管暗物质粒子的探测实验已经开展了几十年时间,实验方法和仪器灵敏度都有了巨大提高,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现令人信服的暗物质粒子信号,让我们拭目以待。
一旦发现,就是诺奖。
3#
吴宇  管理员  伦敦金丝雀码头交易员 | 2022-7-4 10:10:10 发帖IP地址来自 中国
什么是暗物质?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想先聊一聊什么是“不暗”的物质,或者说——可见物质。
目前,我们所熟知的物质世界被所谓的“粒子物理标准模型”所描述,这个模型中包括人类至今所发现的一切基本粒子,总共61种。不过,不是所有粒子都可以对宇宙中物质的组成有贡献。这是因为绝大多数标准模型粒子或它们所构成的复合粒子是不稳定的,寿命极短。在宇宙演化的长久过程中,只有少数几种稳定的粒子可以保存下来,成为构成宇宙间万物的基本构件,它们分别是:电子光子中微子质子以及中子(注:中子需与质子组成原子核才能稳定存在)。除中微子外,剩下的四种粒子都参与电磁相互作用,原则上都可以通过电磁信号被我们观测到,因此它们被称为可见物质
与可见物质相对的就是暗物质,给出一个通常的定义就是:不参与电磁相互作用的物质。前面所提到的中微子就是一种暗物质,(由恒星坍缩而成的)黑洞也是一种暗物质。但是,这两种我们熟知的暗物质在宇宙中的占比可能只有不到1%,远比我们根据天文观测数据所反推出的暗物质总量要少得多。因此,宇宙中一定还有大量的未知种类的暗物质没有被我们发现。接下来我分三个部分来介绍一下当前我们对暗物质的认识。
一、暗物质的观测历史

故事要从上世纪二十年代开始说起。这一时期星系天文学刚刚兴起,人们开始认识到我们所在的银河系并不是宇宙的全部,在银河系之外还有众多其他的星系。一个星系通常包含几亿到几万亿颗恒星,然而我们谁都没有见过数亿恒星跃然于夜空中的壮阔场面,这是因为绝大多数恒星离我们非常遥远,它们发出的光传播至地球时已非常暗淡。实际上,夜空中肉眼可分辨的恒星最多只有六千颗,它们都在银河系内。对于银河系外的其他星系,它们整体看上去只是一片云状的亮斑,只有借助大口径的天文望远镜才能分辨出其中的一小部分恒星。
1.1 星系团的质量

正如恒星会在引力的作用下聚集形成星系,星系之间也会在由于引力而结团形成更大的星系团结构。通过观察星系团中的各个星系的亮度和运动情况,人们可以推算出整个星系团的质量,这里主要有两种方法:
(1)根据星系团中星系的数量和整体发光情况去反推星系团的质量,这被称为“光度质量”。
(2)测量星系团中大量星系的运动速度,根据速度的离散程度,可以通过引力理论去计算星系团的质量,由这种方法得到的质量被称为“动力学质量”。
如果星系团中的大多数物质是发光的,那么这两种质量应当不相上下。然而在三十年代,天文学家Zwicky和Smith却发现了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某些星系团的光度质量实际上远小于其动力学质量。这反映出了一个难以置信的事实:宇宙中发光物质或者说可见物质的总量可能要远少于不发光的物质。这些不发光的物质不参与电磁相互作用,没有任何电磁信号,人们只能通过其庞大的引力效应去感受它们。这就是暗物质最初的观测证据。不过,由于当时人们对物质的微观模型了解甚少,且对星系团系统的稳定性存在争议,所以没有暗物质给予足够的重视。



图1 一个典型的星系团。其光度质量远小于动力学质量暗示着存在大量不发光的暗物质。

1.2 星系旋转曲线

上世纪七十年代,一项天文观测结果引发了暗物质的研究热潮,这就是著名的“星系旋转曲线”。如下图所示,星系旋转曲线是指,距离星系一定距离处的星体绕星系中心旋转速度的函数曲线。如果星系的引力仅由可见物质提供,那么可以计算出旋转曲线应该像图中红线那样,距离星系中心越远的星体旋转速度应该越慢。然而,天文学家Rubin和Ford在对仙女星系进行观测时却发现:实际的旋转曲线是像图中白线那样的,在超出一定距离后,离星系中心越远的星体旋转速度几乎保持不变。
这意味着什么呢?我们都知道,旋转半径相同时转速越快离心力越大,所以,如果星系的引力仅由可见物质提供,那么外围的那些高速运动的星体将会被甩出星系。显然,这种事情并没有发生。所以那些星体一定在被某些看不到的东西所吸引,因而被束缚在了星系中。这就是暗物质的又一个重要观测证据。



图2 星系旋转曲线。实际测量到的曲线与仅靠可见物质所能计算出的曲线非常不同,这意味存在大量不可见的暗物质。

1.3 引力透镜效应

在哈勃望远镜升天之后,人们又获得了证明暗物质存在的新证据。新的观测结果来自于引力透镜效应,这是被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所预言的一种天文现象。在广义相对论中,时空会被大质量天体所弯曲,光线在经过这些天体周围时路径会发生偏折,就像经过了一个透镜一样。由于星系团的质量非常大,所以它们的引力透镜效应足够强烈以至于可以被哈勃望远镜观察到。根据引力透镜效应的观测数据,人们可以反推出星系团的质量分布,从而确定其中暗物质的分布。
下图是2006年对子弹星系团的观测结果,图中粉红色部分是由X射线信号反映出的可见物质的分布,蓝色部分则是由引力透镜效应反推出的总的质量分布,可以看到二者是不重合的。这说明可见物质并不能主导星系团的质量,它们只占星系团总物质的一小部分,星系团的大部分质量是由不可见的暗物质提供的。



图3 子弹星系团中可见物质分布与总质量分布不重合,意味着存在大量不可见的暗物质为星系团提供了质量。

1.4 宇宙微波背景辐射

进入21世纪之后,随着WMAP、Planck卫星的升天,观测宇宙学进入了“精确时代”。人们可以根据宇宙微波背景辐射CMB)的各向异性谱去确认宇宙中各种物质组分的含量。先说一下啥是CMB. 通俗地说,CMB就是从宇宙大爆炸时期遗留下来的光。138亿年前,宇宙从一场大爆炸中诞生,产生的光充满了整个宇宙。这些光经过上百亿年的演化遗留至今,其波长随宇宙膨胀被拉长至微波波段,最终形成了今天氤氲在整个宇宙中的微波背景辐射。
把探测卫星对准天空的各个方向,就可以接收到这些背景辐射,然后像画世界地图一样画出背景辐射在整个天空或者说天球上的分布,如下图4所示。可以看到CMB不是完全均匀分布在宇宙中的,而是有的地方温度/密度高一些,有的地方温度/密度低一些。这些涨落相对背景来说不到万分之一,但它们却包含着有关整个宇宙物理性质的重要信息!运用数学手段可以把CMB在天球上的分布按照球谐函数展开,得到一个“各向异性谱”,如下图5所示。在理论上,调整宇宙中各物质组分的比例,会得到形状不一样的各向异性谱。所以,根据我们测量到的各向异性谱的形状可以反推出宇宙中各种物质组分的比例。拟合结果是:可见物质占4.9%,暗物质占26.2%,暗能量占68.9%.



图4 宇宙微波背景辐射(CMB)在天空各个方向的分布。图中暖色为辐射密度高的区域,冷色为辐射密度低的区域。



图5 CMB的各向异性谱,不同的物质比例意味着不同的谱形,因此可以由观测到的谱形反推出宇宙中各物质组分的比例。

以上就是暗物质的一些重要观测证据。从测量结果来看,暗物质在宇宙中的占比是可见物质的5倍多,任何已知的物质种类都无法达到如此之多的总量。因此,暗物质的主要组成一定是某些未知种类的物质。
二、暗物质的候选者

在介绍暗物质的可能组成之前,先来总结一下暗物质应有的性质:

  • 不参与电磁相互作用和强相互作用,否则会有电磁信号或与原子核强烈作用。
  • 必须是稳定的,因为要经过138亿年的演化遗留至今。
  • 必须在早期宇宙中产生,因为在CMB中有暗物质的信号。
  • 暗物质在星系结构开始形成之时是非相对论性运动的,即动能远小于其质量对应的静能。这样才能让宇宙形成今天这样的网状大尺度结构。
基于这些性质,物理学家们构建出了各种各样的暗物质理论模型,主要是各种新的基本粒子模型,比较有名的是以下几类:①弱作用大质量粒子(WIMP)、②轴子、③惰性中微子、④超大质量粒子、⑤超轻矢量粒子。接下来分别介绍一下。
2.1 弱作用大质量粒子(WIMP)

这是一类基本粒子模型的统称,指的是质量在GeV~TeV数量级(1~1000倍质子质量),相互作用强度与标准模型的弱相互作用差不多的粒子。这类粒子如果存在的话,它们会在宇宙大爆炸之初大量产生。然后在宇宙的温度降低至WIMP粒子的质量能标之后,它们会快速地相互湮灭,最终剩余一部分遗留至今成为暗物质。
WIMP型暗物质可以从许多超出标准模型的理论中得到,它们的相互作用截面适中,且质量在TeV数量级以下也容易被下一代的粒子对撞机检验,因此得到了广泛的关注。最热门的WIMP型暗物质候选者是最轻的超对称粒子。超对称是人们为了解决标准模型的规范等级问题、大统一问题而引入的一种玻色子与费米子之间的对称性,认为每一个玻色子都对应一个费米子作为超对称伙伴,反之亦然。因此超对称理论中会引入许多超对称粒子,其中最轻的超对称粒子不会衰变到其他超对称粒子,所以足够稳定可以充当暗物质的角色。
2.2 轴子

粒子物理标准模型存在一个疑难问题,那就是——为什么强相互作用的CP宇称是守恒的?在理论上完全可以存在强相互作用的CP对称性破坏,但实际上却没有发现这种事情。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物理学家们构建了一种新的粒子物理模型——Peccei-Quinn模型,里面引入了一种叫做轴子的粒子。轴子的质量非常小,远不到eV的数量级,但它可以从极早期宇宙的QCD相变中大量产生,从而充满全宇宙,成为暗物质候选者。
2.3 惰性中微子

标准模型还有一个疑难问题——为什么中微子的质量那么小?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物理学家们提出了一种“跷跷板机制”。也就是,引入某种右手中微子,使它的质量与标准模型的左手中微子相关联。当右手中微子的质量足够大时,左手中微子的质量就会被压得很低。这种新引入的右手中微子与标准模型粒子没有直接相互作用,所以被称为惰性中微子。它质量大约在keV数量级,足够稳定,与WIMP的产生方式类似,也可以当作是一种暗物质的候选者。
2.4 超大质量粒子

超大质量粒子又称为哥斯拉粒子,指的是质量大于暴胀能标(约 GeV)的一类粒子。这种粒子如果存在,它会有两种主要的产生途径。第一种是在宇宙暴胀时期通过真空量子涨落产生,这是一种典型的引力量子效应,暗物质是从真空中“凭空”涌现出来的。第二种通过其他热粒子湮灭的“freeze in”机制产生,大体意思就是说宇宙重加热之后有一堆温度极高的热粒子,这些热粒子可以通过与暗物质粒子直接耦合或者通过引力子作为传播子,来把能量传递给暗物质场,激发出暗物质粒子。我最近的一篇论文针对Weyl规范玻色子这种暗物质模型,研究了以上的两种产生机制,感兴趣的读者可以看一看(arXiv: 2203.15452)。
2.5 超轻矢量粒子

超轻矢量粒子是指质量小于eV数量级的自旋1的暗物质粒子模型。它的产生途径也是在宇宙暴胀时期通过真空量子涨落产生,但与超大质量粒子不同的一点是,超轻矢量粒子在宇宙暴胀时期会经历一种 的“快子”状态,这会导致它的产生率激增,从而使得质量如此之小的它也可以达到当前所观测到的暗物质总量。
2.6 原初黑洞

以上说的都是粒子型暗物质候选者,其实还有一种天体型暗物质候选者,它就是在极早期宇宙中产生的原初黑洞。这种黑洞与恒星坍缩成的黑洞非常不同,它不是由天体物理过程演化形成的,而是从极早期宇宙的密度涨落直接形成的。在宇宙诞生的极早期,宇宙暴胀为宇宙带来了原初的密度扰动,如果某些时空区域的密度扰动幅度足够大,那么随着视界扩大它就会包含足够多的物质,直接把这片时空区域坍缩成黑洞,这就是所谓的原初黑洞。
由于霍金辐射效应,原初黑洞从诞生后会慢慢蒸发损失质量,因此即使原初黑洞在极早期宇宙中产生,它也不一定能存活到今天。不过,黑洞质量越大蒸发速度越慢,由计算可知质量大于 吨的原初黑洞经过了138亿年的演化依然可以存活到今天,从而充当暗物质。引力波、引力透镜等实验可以对能够充当全部暗物质的原初黑洞的质量提供较强的限制。目前基本可以确定如果原初黑洞大量存在的话,它的平均质量应在太阳质量以下,并拥有一个较宽的质量分布。未来的空间引力波探测实验,如LISA或我国的太极计划,可以对原初黑洞的参数空间提供更强的限制,进一步检验这种暗物质模型的可行性。
终极、暗物质的探测

以上说了那么多种暗物质模型,究竟哪种才是正确的呢?这需要由实验来决定。目前,人们针对不同的暗物质模型设计了许许多多不同的实验来试图直接捕捉暗物质的信号。按照实验类型可以分为:①深地实验、②空间实验、③对撞机实验等等。
3.1 深地实验

深地实验是指把探测器放置于极深的地下或山洞中,从而屏蔽掉高能宇宙射线对实验的影响,使探测器能够专注于寻找暗物质的信号。目前比较有名的实验有:美国的SuperCDMS实验,欧洲的EDELWEISS实验、XENON实验,以及中国的CDEX实验、PandaX实验等等。
这些实验主要针对WIMP型暗物质候选者。以PandaX实验为例,它的主要实验装置是一个装满了4吨高纯度液氙的容器,在容器的顶部与底部布满了光电探测器。如果有暗物质粒子从外部射入这个探测器,它就有一定概率与氙原子的原子核发生碰撞,从而产生光电信号,被探测器捕捉到。然而,绝大多数的实验至今都没有发现超出本底的信号,也就是说,从统计的角度没有发现暗物质的显著痕迹。不过有一个例外,前年的XENON1T实验发现了显著超出背景的信号,置信度为3.5σ. 有些研究人员认为这个信号是暗物质造成的,但也有一些人认为信号可能来自背景的污染。



图6 中国的PandaX暗物质探测器

3.2 空间实验

空间实验是指把探测器当作卫星发射上天或者安装在空间站上,以此来在外太空探测暗物质。比较著名的实验包括:国际空间站的AMS实验、美国的Fermi卫星、中国的DAMPE卫星等等。空间实验通常是间接探测实验,它不像深地实验一样直接寻找暗物质的信号,而是通过探测高能宇宙射线,统计宇宙线的能量谱是否有超出或反常,然后再判断反常是否由暗物质湮灭造成。目前的实验确实发现了一些反常的信号,但暂时无法判断这些信号是否和暗物质有关。
3.3 对撞机实验

对撞机是研究粒子物理的最直接的工具。如果暗物质的质量在对撞机的能量范围内,且与标准模型粒子的相互作用足够强,那么在对撞机中就一定可以产生暗物质粒子。然而,目前的实验并没有发现显著的新粒子信号。这说明要么暗物质粒子的质量太大,超出了对撞机的最高有效能量;要么质量太小,淹没在了标准模型粒子的背景中;要么它与标准模型粒子的相互作用太弱,以至于产生的数量太少,没有明显的统计信号。
3.4 其他实验

除了以上类型的实验之外,还有许多其他的暗物质探测实验。比如①用于探测轴子的ADMX实验;②通过探测中微子来判断暗物质的超级神冈实验、冰立方实验;③用于寻找暗光子的FUNK实验等等。这些实验至今同样没有发现显著的暗物质信号。
在回答的最后,我想说,虽然人们至今还没有探测到任何暗物质,未能确定暗物质的物理本质,但我们依然要对未来的探索充满信心。科学研究的道路总是曲折的,宇宙对于我们小小的人类来说总是迷雾重重的。但当我们冲破这层层迷雾之后,映入眼帘的就会是另一番别致的风景。到那时我们就会感慨,我们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值得的。
4#
林洸興  6级职业 | 2022-7-4 10:10:16 发帖IP地址来自 北京
1884年,开尔文勋爵在一次演讲中提到,根据观测到的绕星系中心旋转的恒星的速度,需要估算一下银河系中“暗的星体”,他有此估算了银河系的质量,并指出,这个质量大于可见恒星的质量之和。
1906年,庞加勒在《银河系与气体理论》中讨论开尔文的工作时,首次使用了“暗物质”这一说法。
原来,是两位大科学家联袂推出了“暗物质”这一概念。
后来,包括奥尔特在内的一帮天文学家都有类似的推论,但受限于当时的技术手段,很多研究后来被证明是错误的。



从开尔文到鲁宾,中间是一位法国天文学家bosma

20世纪70年代,大美女科学家薇拉*鲁宾和福特、弗里曼一起做了非常细致的工作,他们使用最新的光谱仪,以更高的精度测量了螺旋星系边缘的速度。1980年,鲁宾和福特发表了一篇革命性的论文,他们指出,大多数星系里的暗物质是可见物质的6倍。(一直到现在,这个数字还是对的)在这之后,暗物质成为天文学中一个重大的未解之谜!



20世纪80年代的一系列观测结果支持了暗物质的存在,比如,引力透镜效应、星系碰撞以及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各向不均匀性。

所以,回到题主的问题,我们可以说有十足的证据证明暗物质确实存在。这算已经找到暗物质了吗?
对化学家们来说,只要发现了新元素的光谱,即使没看到新元素的真容,也可以算找到新元素了。但这是基于一点:新元素还是我们所熟悉的物质,即参与电磁相互作用的物质。而暗物质和我们熟悉的物质一点也不一样,它们参与引力相互作用,却不参与电磁相互作用,因此我们无法通过光线或电磁波看到它们的真身。
好了,下一个重大的问题来了,暗物质究竟是什么呢?



一般星系的自转曲线:预测值(A)和观测值(B)。

最早认为暗物质是一些我们熟悉的不发光物质,比如黑洞、中子星(自转轴不扫过我们)、黑矮星等。这些星体被称为大质量致密晕天体(MACHOs),现在的研究表明,MACHOs对星系的旋转等暗物质效应确有贡献,但比例微乎其微。



黑洞是暗物质吗?

看来,暗物质主要由我们不熟悉的“非重子暗物质”组成。
曾有人曾猜测暗物质由中微子组成,但中微子目前有没有质量还是一个问题,即使它真的有质量,可能也是极其微不足道的,根本无法对我们的星系有如此大的影响。
中微子有三种:电子中微子、μ子中微子和τ子中微子,有人设想可能存在第四种:惰性中微子,它不参加除引力以外的任何相互作用。
近年来,法国一座核反应堆附近的两个独立探测器发现了3%的反中微子丢失。2016年2月,大亚湾核反应堆中微子实验团队发表论文:其中提到,他们收集到的反电子中微子的数量比理论预测低6%。
于是有人猜测,这些中微子丢失现象也许是因为它们转化为了惰性中微子。然而没多久就有人出来打脸了,2016年8月,南极的冰立方中微子天文台宣布,未能在预期值域内找到幻想中的惰性中微子。也许,这种理论还需要进一步的验证吧。



会存在第四种中微子——惰性中微子(最右边的红球)吗?

也有人猜测暗物质是一种叫做“轴子 ”的物质,所谓“轴子 ”,是一种为了解释强CP问题(为什么量子色动力学似乎能保持CP对称性)而引入的假想粒子,它的质量只有电子的10的-11次方。
然而,根据最新的观测,如果轴子存在,也只能提供暗物质能量密度的1/6,现在基本上轴子也被排除了。



观测从英仙座星系的光线,如果轴子存在,它们在暗物质与光子之间相互转换时必将被探测到

最有希望的暗物质候选者是大质量弱相互作用粒子 (WIMPs),它与普通粒子相比质量较大,只通过弱核力和引力产生相互作用。
按照这样的理论,在宇宙形成早期,温度超级高,所有粒子都处于热平衡状态。暗物质粒子和它的反粒子对一边形成,另一边又互相湮灭,达到一种平衡。随着宇宙的膨胀和冷却,暗物质粒子的平均热能下降,最终不足以形成暗物质粒子-反粒子对。然而,暗物质粒子-反粒子对的湮灭将继续下去,暗物质粒子的数量密度将开始呈指数下降,一直到暗物质粒子的密度降到临界点以下,湮灭趋近于停止,留下目前我们能观测到的暗物质密度。



理论都来了,接下来就是如何探测了。

根据探测的原则,可以把探测方式分为三类:直接法、间接法和对撞机。
先说间接法,这主要是寻找外层空间暗物质粒子自我湮灭或衰变的产物。我们相信,星系中心的暗物质应该最多,在那里,可能发生两个暗物质粒子湮灭以产生伽马射线或其他粒子。如果暗物质粒子不稳定,它还会衰变为现有标准模型里的其他粒子。
前面提到的南极的冰立方中微子天文台,PAMELA等都是间接法测量的例子。



帕梅拉号于2006年6月15日发射升空,重点是探测宇宙射线的正电子和反质子形式的反物质成分,包括暗物质湮灭的证据。2016年该项目终止。

不得不提及的是,我国的“悟空”号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是目前世界上观测能段范围最宽、能量分辨率最优的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



悟空号  



悟空号(DAMPE,红色数据)和丁肇中团队阿尔法磁谱仪(AMS02,绿色数据)的对比,悟空号可观测的频谱更宽

另一种思路是直接探测实验,它假设经过地球的暗物质粒子与原子核会发生相互作用,在这样的冲击下,原子核将以光或声子的形式发射能量,我们可以通过灵敏的装置探测到这种现象。为了有效地做到这一点,直接探测实验一般都被设置于地底深处,以减少来自宇宙射线的干扰。
这样的实验室已经很多,比如加拿大的萨德伯里微中子观测站实验室,意大利的国家Gran Sasso实验室等等。
我国的锦屏极深地下暗物质实验室也是一例,它利用锦屏山覆盖厚度是世界第一的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将宇宙射线通量降至地面水平的千万分之一至亿分之一,2010年12月12日正式投入使用。



锦屏极深地下暗物质实验室

还有一种思路: 既然寻找暗物质这么难,那我们就把它造出来。这就是在加速器里制造暗物质,比如欧洲的线性强子对撞机(LHC)可以将质子加速到接近光速,如此高速的质子束的碰撞会不会产生暗物质呢?
既然暗物质与正常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忽略不计,所以如果能检测到其他未知的质量或能量亏损,也可以作为创造出暗物质的证据之一。当然,对撞机的任何发现都必须得到间接法或直接法的证实。



LHC的一个组件,会在对撞机里找到暗物质吗?

说了这么多,既然对暗物质的搜索悬而未决,倒不如反过来看看是否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去提出假说,理解星系旋转的问题。
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当然是修正引力理论!
众所周知,广义相对论在我们熟悉的太阳系尺度上得到了很好的检验,但它可以推广到星系或宇宙尺度上吗?对我们这群还没走出地球圈的井底之蛙来说,谁也不敢打包票。
这其中最有名的莫过于1983年以色列物理学家莫德海·米格罗姆提出的“修正牛顿动力学”(MOND),假设牛顿引力定律并不完全和距离的2次方成反比,而牛顿第二定律也并不总是F=ma,在加速度极小,在a远小于a0=1.1*10^-10m/s^2的时候,牛顿第二定律应该是F=ma^2/a0。
之所以我们教科书上的万有引力定律是我们熟悉的那样,是因为我们在宇宙中身处一个加速度比较大的地区,而在广袤的宇宙深空,大多数地方的加速度极其微小,远小于a0,引力可能只和距离成反比,而非二次反比。
也有极多的证据支撑MOND理论,然而MOND理论最多只是一个经验规律,它并不能说明引力的本质。如果最终证实了MOND理论是对的,它也只是类似“开普勒三定律”的唯象理论,科学家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才能揭示宇宙的真相。



物理学家莫德海·米格罗姆

与MOND类似的,还有贝肯斯坦的张量-矢量-标量引力理论,熵引力理论,负质量暗流体理论,F(R)引力理论等等。
别问我它们是什么意思,就是三个字:我不懂~~~
这些理论都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它们大多只能解释部分现象。所以,到目前为止,大多数天体物理学家的普遍观点是:虽然修正引力理论可以令人信服地解释部分观测证据,但如果说这些理论都能成立的话,暗物质理论早就坚不可摧了!



修正的牛顿动力学曲线拟合的更好

小结一下:
1,暗物质是为了解释星系旋转速度而被提出的一种科学假说,已经有相当的证据表明暗物质是存在的。
2,暗物质本身就不是寻常物质,不是我们熟悉的参与电磁相互作用的物质,所以很难探测。如果人类很容易就找到暗物质,反倒不正常了。
3,我们对于暗物质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物质仍然一无所知,只能提出理论,不断通过实验观测去排除并加以证实。
4,也有其他的理论(例如修改引力定律)可以解释这些现象,但目前为止,都不如暗物质足够令人信服。
5,科学家们正在用各种手段去寻找传说中的暗物质,也许在不久的将来就将见分晓。更大的可能是,暗物质究竟有没有倒不是最重要的,对暗物质的研究将使得我们对于宇宙的认知深化一大步!
5#
e_igt  1级新秀 | 2022-7-4 10:10:25 发帖IP地址来自 江西九江
暗物质是充满宇宙但没有人见过的神秘物质,宇宙中超过 80% 的物质是由科学家从未见过的物质组成的。



暗物质以网状分布在宇宙中

它被称为暗物质,我们只是假设它存在,因为没有它,恒星、行星和星系的行为根本就没有意义。
这是我们所知道的,或者更确切地说,是我们认为我们知道的。
什么是暗物质,为什么它是不可见的?

暗物质是完全看不见的。
它不发射光或能量,因此不能被传统的传感器和检测器检测到。
科学家认为,其难以捉摸的本质的关键必须在于它的成分。
可见物质,也称为重子物质,由重子组成——重子是质子、中子和电子等亚原子粒子的总称。
科学家们只是推测暗物质是由什么构成的。
它可以由重子组成,但也可以是非重子,这意味着由不同类型的粒子组成。
大多数科学家认为暗物质是由非重子物质组成的。
主要候选者 WIMPS(弱相互作用的大质量粒子)被认为具有质子质量的十到一百倍,但它们与“正常”物质的弱相互作用使它们难以被发现。
中微子是比中微子更重、更慢的巨大假设粒子,是最重要的候选者,尽管它们尚未被发现。
无菌中微子是另一个候选者,中微子是不构成常规物质的粒子。
一条来自太阳的中微子河流,但由于它们很少与正常物质相互作用,它们穿过地球及其居民。
已知有三种中微子;第四种,无菌中微子,被提议作为暗物质候选者。
无菌中微子只能通过重力与常规物质相互作用。
较小的中性轴子和不带电的光子都是理论粒子,也是暗物质的潜在占位符。
还有反物质这种东西,和暗物质不一样。
反物质由与可见物质粒子基本相同,但电荷相反的粒子组成。
这些粒子称为反质子和正电子(或反电子)。
当反粒子遇到粒子时,会发生爆炸,导致两种物质相互抵消。
因为我们生活在一个由物质构成的宇宙中,很明显周围没有那么多反物质,否则就什么都没有了。
与暗物质不同,物理学家实际上可以在他们的实验室中制造反物质。
为什么我们认为暗物质存在?

但如果我们看不到暗物质,我们怎么知道它存在呢?
答案是重力,由物质构成的物体所施加的力与它们的质量成正比。
自 1920 年代以来,天文学家就假设宇宙必须包含比我们所能看到的更多的物质,因为似乎在宇宙中发挥作用的引力似乎比仅可见物质所能解释的要强。
天文学家在 1970 年代检查螺旋星系时,预计会看到中心的物质比外缘移动得更快。
相反,他们发现两个位置的恒星以相同的速度行进,这表明星系包含的质量比可见的要多。
对椭圆星系内气体的研究也表明,需要比可见物体更多的质量。
如果星系团所包含的唯一质量是常规天文测量可见的质量,它们就会飞散。
不同的星系似乎包含不同数量的暗物质。
2016 年,范多库姆领导的一个团队发现了一个名为蜻蜓 44的星系,它似乎几乎完全由暗物质组成。
另一方面,自 2018 年以来,天文学家发现了几个似乎完全没有暗物质的星系。
引力不仅影响星系中恒星的轨道,还影响光的轨迹。
著名物理学家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在 20 世纪初表明,宇宙中的大质量物体由于其引力而弯曲和扭曲光。
这种现象称为引力透镜。
通过研究光是如何被星系团扭曲的,天文学家已经能够绘制出宇宙中暗物质的地图。
今天绝大多数天文学界都承认暗物质的存在。
“一些天文测量证实了暗物质的存在,导致全世界都在努力在极其敏感的探测器中直接观察暗物质粒子与普通物质的相互作用,这将证实它的存在并阐明它的特性,”格兰萨索意大利国家实验室(LNGS)在一份声明中说。
“然而,这些相互作用非常微弱,以至于到目前为止它们都逃脱了直接检测,迫使科学家们建造越来越灵敏的探测器。”
尽管所有证据都指向暗物质的存在,但也有可能根本不存在这样的东西,并且描述太阳系内物体运动的万有引力定律需要修改。



暗物质似乎以网络状分布在整个宇宙中,在纤维相交的节点处形成了星系团。通过验证引力在我们太阳系内外的作用相同,研究人员为暗物质和暗能量的存在提供了额外的证据。  

暗物质从何而来?

暗物质似乎以网状分布在整个宇宙中,在纤维相交的节点处形成了星系团。
通过验证太阳系内外的引力作用相同,研究人员为暗物质的存在提供了额外的证据。
(事情甚至更复杂,因为除了暗物质之外,似乎还有暗能量,一种无形的力量,负责对抗重力的宇宙膨胀。)
但是暗物质从何而来?
显而易见的答案是我们不知道。
2021 年 12 月发表在《天体物理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认为,暗物质可能集中在黑洞中,黑洞是通往虚无的强大大门,由于它们的极端引力,它们会吞噬附近的一切。
因此,暗物质将与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宇宙的所有其他构成元素一起 在大爆炸中产生。
白矮星和中子星等恒星残骸也被认为含有大量暗物质,所谓的自有矮星也是如此,这些失败的恒星没有积累足够的物质来启动核聚变.



星系中心的暗物质

科学家如何研究暗物质?

既然我们看不到暗物质,我们真的可以研究它吗?
有两种方法可以更多地了解这个神秘的东西。
天文学家通过观察宇宙中物质的聚集和物体的运动来研究宇宙中暗物质的分布。
另一方面,粒子物理学家正在寻求探测构成暗物质的基本粒子。
安装在国际空间站上的一项名为阿尔法磁谱仪(AMS) 的实验可以检测宇宙射线中的反物质。
自 2011 年以来,它已被超过 1000 亿条宇宙射线击中,为了解穿越宇宙的粒子组成提供了迷人的见解。
“我们测量了过量的正电子(电子的反物质对应物),这种过量可能来自暗物质,”AMS 首席科学家、麻省理工学院诺贝尔奖获得者 Samuel Ting 说。
“但目前,我们仍然需要更多数据来确保它来自暗物质,而不是来自一些奇怪的天体物理学来源。这将需要我们再运行几年。”
哥伦比亚大学教授、项目发言人 Elena Aprile在一份声明中说:“利用 XENON1T 在地球上用超低背景大型探测器探测暗物质的新阶段刚刚开始。 ”
“我们很自豪能够凭借这款令人惊叹的探测器走在竞赛的最前沿,这是同类中的第一个。”
位于南达科他州金矿的大型地下氙暗物质实验(LUX) 也一直在寻找 WIMP 和氙相互作用的迹象。
但到目前为止,该仪器还没有揭示出神秘的物质。
“虽然一个积极的信号会受到欢迎,但大自然并不那么善良!”伦敦大学学院的物理学家、LUX 的合作者 Cham Ghag 在一份声明中说。
“尽管如此,一个无效的结果很重要,因为它通过约束模型来改变该领域的格局,以了解暗物质可能超越以前存在的任何东西。”
冰立方中微子天文台是一个埋在南极冰冻表面下的实验,正在寻找假设的无菌中微子。
无菌中微子仅通过重力与常规物质相互作用,使其成为暗物质的有力候选者。
旨在探测难以捉摸的暗物质粒子的实验,也在瑞士欧洲核研究组织(CERN) 的强大粒子对撞机中进行。
几个绕地球运行的望远镜正在寻找暗物质的影响。
欧洲航天局的普朗克航天器于 2013 年退役,在拉格朗日点2(绕太阳轨道上的一个点,航天器相对于地球保持稳定位置)工作了四年,绘制了宇宙微波背景的分布图,宇宙大爆炸的遗物。
这种微波背景分布的不规则性揭示了暗物质分布的线索。
2014 年,美国宇航局的费米伽马射线太空望远镜在伽马射线光下,绘制了我们银河系中心的地图,揭示了从其核心延伸出的过量伽马射线辐射。
“我们发现的信号无法用目前提出的替代方案来解释,并且与非常简单的暗物质模型的预测非常吻合,”主要作者、伊利诺伊州费米实验室的天体物理学家 Dan Hooper 说。
研究人员说,过量可以通过质量在 31 到 400 亿电子伏特之间的暗物质粒子的湮灭来解释。
结果本身不足以被认为是暗物质的确凿证据。
需要来自其他观测项目或直接探测实验的额外数据来验证解释。
经过 30 年的发展,于 2021 年 12 月 25 日发射的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预计也将有助于寻找难以捉摸的物质。
世纪望远镜的红外眼睛可以看到时间的开始,无法直接看到暗物质,但通过观察宇宙最初阶段以来的星系演化,有望提供见解,这在以前是不可能的。  
总结:

虽然目前我们还没有搞清楚暗物质,但随着科学的进步,将来的某一天一定会把它的神秘面纱给揭开的。
参考资料:
美国宇航局,暗能量,暗物质
Dark Energy, Dark MatterClegg, B. Dark Matter and Dark Energy: The Hidden 95% of the Universe,Icon Books,2019 年 8 月
欧洲核子研究中心,暗物质
https://home.cern/science/physics/dark-matter
6#
lh_8gc  1级新秀 | 2022-7-4 10:10:48 发帖IP地址来自 北京
暗物质并不是物质。。。
是一个暂时的站位词。
我们观测到了宇宙的某些运动,通过计算后发现这些运动应该是由某些物质的引力来实现的,但是现有手段没有办法探测到这些物质,我们就把这些“按理说应该在这里,但是却没有探测到的物质”叫做暗物质。
我们现在探测暗物质的存在只能用其他可以探测的物质的行动来计算。
说不定根本没什么暗物质而是其他原因。
但是在找到实际解释方式之前,我们用暗物质来指代“按理说应该在这里,但是却没有探测到的物质”,因为说起来更方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积分:
帖子:
精华:
期权论坛 期权论坛
发布
内容

下载期权论坛手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