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写作 | 什么是悖论?

论坛 期权论坛 金融     
lj6thg   2022-6-23 09:43   2801   1
悖论是指起初看似矛盾的语句,但经过思考后却有道理。这种文学装置通常被用来吸引读者在看似自相矛盾的语句中发现潜在的逻辑。因此,悖论使读者能够以不同的、甚至非传统的方式理解概念。
例如,剧作家萧伯纳说过著名的悖论:“青春都浪费在年轻人身上了。”乍一看这是矛盾的,因为“年轻人”代表了“青春”,所以不能在他们身上“浪费”。然而,经过思考,这个悖论是有意义的。它阐明了这样观点:对于什么才是真正重要或有价值,年轻人可能没有老年人想得深入。
在这种情况下,青春意味着一种活力和能量,可以投入到那些重要和有价值的行动中,但年轻人可能不知道它们是什么。而老年人可能认识到哪些行动是重要的或有价值的,但他们往往缺乏这种活力或愿意冒险去实现这些事。
悖论的例子

1. 日常中的悖论

在日常对话和写作中,有许多悖论的常见例子。以下是一些著名和熟悉的用法。

  • 少即是多
  • 做你认为你做不了的事
  • 不去后悔,去了更后悔
  • 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
  • 终结的开始
  • 如果你不冒任何风险,你就会冒一切风险
  • 花钱才能挣钱
  • 多吃才有动力减肥
  • 没有人可以在未经你同意的情况下让你感到自卑
  • 笔比剑更有力量
  • 付出的越多,得到的就越多
  • 为了未来,活在当下
  • 声音越大,听得越少
  • 我的字典里没有“不可能”这个词
  • 唯一不变的是变化
2. 电影中的悖论

电影也经常通过对话或情景来制造悖论,进而产生幽默和/或引起观众思考的效果,并产生更大的意义。以下是电影中悖论的一些例子:

  • “先生们,你们不能在这里打架!这是作战室。这里是作战室。”——《奇爱博士》
  • “如果每个人都是特别的,那就没有人是特别的。”——《超人特攻队》
  • “关于搏击俱乐部的第一条规则是不要谈论搏击俱乐部。第二条,不要谈论搏击俱乐部。”——《搏击俱乐部》
  • “我,我总是说实话。即使是在我撒谎的时候。”——《疤面煞星》
  • “保持自然是一种非常难持续的姿势。”——《甜心大话王》
  • “我不得不来监狱当个骗子。”——《肖申克的救赎》
  • “我要给他一个他无法交易的提议。”——《教父》
  • “你永远不知道倒霉是不是让你免于什么更大的倒霉。”——《老无所依》
3. 创意写作中的悖论

悖论也存在于许多诗歌、小说、戏剧、歌词和语录当中。以下是一些著名的例子:

  • “有没有你我都活不下去”—— U2《有没有你》歌词
  • “无论你在生活中做什么,都将是微不足道的,但重要的是你做。”——甘地
  • “人在一起工作……无论他们是一起工作还是分开工作。”——罗伯特·弗罗斯特
  • “不奇怪才奇怪。”——约翰·列侬
  • “懦夫在死前会死很多次;勇者只尝过一次死亡的滋味。——威廉·莎士比亚
  • “生活是对未来的准备;而对未来最好的准备就是活得像没有未来一样。——爱因斯坦
  • “我知道一件事,那就是我什么都不知道。”——苏格拉底
  • “我是我自己的爷爷。”——雷·史蒂文斯的歌词
  • “一个动物都是平等的,但有些动物比其他动物更平等。”——乔治·奥威尔的《动物农场》
如何写悖论?

悖论的作用是设置一种表面上看来是矛盾或不可能的情况、想法或概念。然而,随着进一步的思考、理解或反思,由于发现了潜在的理由或逻辑,冲突得以解决。悖论使读者产生兴趣,并要求他们主动地获得理解。这使读者能够投入到文学作品中,破译悖论的意义。
对作家来说,构建适当的悖论是很重要的,这样读者就不会看不出作家的本意。悖论取决于两个要素:

  • 最初看起来矛盾的陈述或情况
  • 看起来矛盾的陈述或情况,经过考虑,必须是符合逻辑或有根据的。
以下是在作品中融入悖论的两个主要方法:
1. 设置冲突

悖论可以在文学作品中设置冲突。同样冲突也可以通过悖论的形式得以体现。文学作品中的矛盾情况或想法会给读者带来紧张和潜在的悬念。例如,人物可能必须通过违背法律和秩序来维护法律和秩序。这种类型的悖论使读者对冲突的解决产生兴趣。
2. 创造反讽

悖论是创造言语或情景讽刺的一种方式。反讽在文学作品的表面上看起来说的、预期的或发生的事情与实际情况大不相同。悖论常常在文学作品中产生反讽,由于人类行为的复杂性和经常矛盾的方式,它可以通过幽默或现实主义的感觉来加深对读者的意义。
文学作品中的悖论

悖论在文学作品中创造兴趣并引起读者思考的一种装置。这里有几个例子:
例子1:约瑟夫·海勒的《第二十二条军规》

这里只有一个圈套,那就是第二十二条,它规定在面对真实而直接的危险时,对个人安全的考量是一个理性的过程。奥尔是个疯子,可以被关起来。他只会提要求;只要他提出要求,他就不再发疯,就必须飞更多的任务。奥尔会因为执行更多的任务而发疯,如果不执行,就变得理智,但如果他是理智的,他就必须要飞这些任务。如果他飞了,他就是疯了;但如果他不想飞,他就是理智的,必须要飞。尤萨里安被绝对简练的第二十二条深深打动,发出了一声尊敬的口哨。
在这部小说中,海勒创造了也许是文学作品中最迂回和戏剧性的悖论。战争,在许多层面上都是固有的悖论,是《第二十二条军规》悖论的基础。这段话解释了一个矛盾的想法,即认识到将自己置于危险境地的人是“疯狂的”,但实际上却“理智”到足以完成将自己置于危险境地的任务。
在某种意义上,海勒的悖论反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被称为“结束所有战争的战争”的方式。人类理解战争的必要性以遏制战争的概念本身既疯狂又理智,反映了小说中奥尔在飞行战争任务方面面临的悖论。海勒的战争悖论并没有美化战争,而是为读者创造了一种讽刺、荒诞、甚至沮丧的感觉,这反过来又加深了小说主题的意义。
例子2:威廉·福克纳的《我弥留之际》

我只记得我父亲曾经说过,活着的原因是为了准备好漫长的死亡。
这句话是小说中艾迪·邦德伦说的。她直接对读者说话,因为她的声音出现在她死后的一章中。艾迪通过她父亲的这一自相矛盾的理论揭示了她自己的矛盾本质。如果活着的原因是为了准备好漫长的死亡,那么就一定没有活着的理由,因为结果就是死亡。然而,这个悖论中有内在的真理,特别是在宗教方面。艾迪认识到,为了实现死后的美好生活,人们必须为死亡做准备,而不是为生活而生活,这种想法是徒劳的。这增加了小说中艾迪性格的现实性和复杂性,因为她质疑信仰的目的和有效性。
关于这篇文章,有任何疑问或希望更深入了解,请随时向我提问:
这篇文章是《详解文学装置》系列的一部分,有需要的作家可以在这里找到其他的文章:

分享到 :
0 人收藏

1 个回复

倒序浏览
2#
8wai  1级新秀 | 2022-6-23 09:44:25 发帖IP地址来自 北京
感谢[拜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积分:
帖子:
精华:
期权论坛 期权论坛
发布
内容

下载期权论坛手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