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报道称「有中科院博士考基层公务员,因不想再卷 ...

论坛 期权论坛 金融     
b3ga6   2022-6-15 08:33   3487   5
自2009年起,国考报名人数已经连续13年超百万,今年更是竞争格外激烈。相关数据显示,2022届高校毕业生规模首次超过千万。庞大的就业压力下,反复的新冠肺炎疫情、国内外经济环境的不稳定,都让年轻人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就业选择。“求稳”心态下,无数年轻人开始了对“入公门”的追求,试图通过一份体制内的工作找到安身立命的安全感。
从中科院博士毕业的陈橙在权衡再三后,放弃了进入高校和科研机构,同样来到山西担任起了基层文职工作,放弃了自己倾注了多年精力的专业。在聊到自己的选择时,陈橙表示,自己单纯是因为不想在找工作这件事上“再继续卷下去了”。
分享到 :
0 人收藏

5 个回复

倒序浏览
2#
gannh  1级新秀 | 2022-6-15 08:34:16 发帖IP地址来自 北京朝阳
太卷了。
我特别理解这种选择。
其实早几年我都有想回老家县城谋一个清闲职务的想法。
我在某音上看到一个哈工大的博士在做科学博主。
他有一期就解释他为什么选择做这一行。
他说他是路桥专业的,现在太卷了,多他一个不多,少他一个不少,还不如来做知识科普工作。
其实真的不是博士们不想努力,而是看不到希望。
这个博主也是大学老师。
大家可能觉得博士进高校就非常OK了。
可是事实上是,所有的资源都是有限的。
譬如博士的名额、高校教职的名额、高级职称的名额、科研项目的申报名额和立项数量、论文的总发表量,都是有上限的。
一旦竞争的人太多,必然竞相压价,这必然导致很多人丧失尊严和机会。
而资源掌握者则可以肆意压榨你们。
譬如核心期刊的编辑,譬如博导、专家、学阀,譬如项目评委,等等等。
没办法,资源太稀缺,掌握资源的人必然会待价而沽。
而你想获得资源,就必须付出很多不为人知的艰辛和心酸。
其实早在读博士的时候,就有同学发出愤激之语:男人,先得做孙子,才能做大爷。
下半句就是:女人,先得……
我就不说了。
大爷们也会告诉你,当年他们也是当孙子过来的。
一句话,媳妇熬成婆。
然而,现在你可能只剩下熬的机会,而没有成婆的机会了。
……
并且搞科研是一种耗时长而见效慢的事业。
你去种菜,几天几周就能看到变化,几个月就能有收获。
而科研,你光前期准备都几个月过去了,然后搞了好几年,发现没有啥收获,也是可能的。
发个论文,光修改,都能修改上两年,结果可能还是发表不了。
申请个项目,结果连学院都出不去。(每个学院有名额限制)
那么你还会继续写论文、申请项目吗?
……
你以为上大学就上岸了,你以为上硕士就上岸了,但是你失望了。
你以为上博士总算上岸了吧?
结果这才是开始,后面还有无尽的台阶等你去攀爬。
非升即走的恐怖压力。
评聘分开的手段。
不断加码的绩效考核。
这种没完没了的折磨,让人直盼着早日退休。
3#
ymg  1级新秀 | 2022-6-15 08:34:23 发帖IP地址来自 北京
这反映出博士不食人间烟火,对其他行业基本情况不理解的现象。
——好像基层公务员就不卷一样。

觉得基层公务员好过的,请了解一下副科病这个词。
副科病:指基层公务员干了一辈子,最后还不一定能熬到副科再退休。
4#
afk9g  1级新秀 | 2022-6-15 08:34:30 发帖IP地址来自 中国
中科院博士爱干啥干啥。
如果有什么值得关注的,我想问问这些博士如果有一天顺利成为基层公务员或领导干部:
当有一天你负责的修高铁征地事宜先施工后批文的时候,你会像坚持实验顺序和逻辑一样去坚持程序合法合规吗?
当有一天你管辖范围内的取款储户莫名其妙变红码的时候,你会像捍卫自己研究结论一样绞尽脑汁坚持事实吗?
当有一天你的部门在新闻发布会上向国内外媒体提供了和你所掌握的不同的数据,你会像发表论文一样选择联系出版方撤稿或修正吗?
当有一天你辖区内的大企业向你报告他们生产的奶粉有毒,你会像抢救你的实验样本一样,第一时间不惜一切手段召回吗?
你能做到在你的工作中像一个合格的理工博士一样注重一以贯之的逻辑和统一标准吗?
如果上面的问题答案都是不确定的,那中科院博士去当公务员,和任何学历背景的人去当公务员,有啥区别?
图你年纪大?
如果上面的问题答案都是否定的,那博士去当公务员可能对群众危害还更大些。
掌握知识不干人事儿的最可怕,当年用三聚氰胺骗凯氏定氮法伪造蛋白质含量是普通人能琢磨出来的?29万受害孩童不知今何在,讽刺的是其中有些恐怕已成了跟风踩公知的中学生。
5#
4oykba  1级新秀 | 2022-6-15 08:34:54 发帖IP地址来自 中国
这已经不是个案现象了。
我有个发小三本学校毕业,两年前考到合肥某区下属乡镇财政所事业单位编制,据他跟我讲,他们单位有一个中国科技大学核物理专业的博士,也是刚考进去的。
因为合肥市直公务员、事业单位含公积金综合年收入一年18万元左右,而很多科研院所、企业缺给不到这么多工资,而且科研院所做实验、搞科研任务繁重,压力巨大,按照他们想法,不如索性放弃自己的专业,进入体制里面躺平。
根据去年新闻报道:
中科院合肥研究院核能安全技术研究所(以下简称核所)90余名科研人员辞职科研人员集体辞职出走,其中大多数是博士毕业,并拥有事业编制,在网络上也引起热议。


据部人士解释称:“(核所)这两年申请不到大的科研项目,没有钱,人才就走了。”另据了解,集体辞职事件的导火索,是院方强制为核所更换保安,核所科研人员认为自身权益被侵犯。


我也感觉到惋惜,国家投入巨量资源,在这些高精尖领域培养一名博士的的代价,无疑是巨大的,这些人本来被寄予厚望通过从事高端科研,缩小中国与发达国家科技差距,引领中国科技创新、产业升级的,他们都选择躺平,谁来代表中国出战与西方国家的科研创新方面的较量呢?
6#
一笑而过  4级常客 | 2022-6-15 08:35:43 发帖IP地址来自 中国
申明一个重大误解。
很多人以为理工科硕士博士博后青椒转行做别的是对国家投入的巨大浪费。
事实上对他们根本就没什么投入,投入都是给仪器设备试剂导师帽子王的。
硕士博士博后青椒是一个人创造力和拼劲闯劲最旺盛的时期,他们拿着极其微薄的收入,顶着比996辛苦百倍(为防止只会加减乘除的网友来杠,修改为若干倍,且若干大于一)的工作强度,做着含金量一般乃至极高的科研工作,对国家来说是极其无私的奉献。
人家都已经作出这么大的牺牲了,现在想喘口气去做个不再无私奉献的普通人,为什么要提出质疑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积分:
帖子:
精华:
期权论坛 期权论坛
发布
内容

下载期权论坛手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