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当代年轻人虽然焦虑,但依然会在某一时刻去积极地 ...

论坛 期权论坛 金融     
5pqg   2022-6-14 15:44   4370   5
现在年轻人的焦虑是众所皆知,动不动就半夜 emo,当然这个也非常可以理解,因为不管学业,还是工作,有太多让人焦虑的事情了。
但是即使焦虑,年轻人们也还都在探索生活的美好,这算是自相矛盾吗?还是不管哪个时代的年轻人都这样?
分享到 :
0 人收藏

5 个回复

倒序浏览
2#
吴宇  管理员  伦敦金丝雀码头交易员 | 2022-6-14 15:45:18 发帖IP地址来自 中国
呵呵,岂止是年轻人焦虑啊,就像我这样的80后中年人也焦虑。
焦虑的原因分很多种,比如工作上的,学习上的,生活上的,家庭上的……
生活节奏快了,人们的社交圈子也越加复杂,产生焦虑是很正常的一件事。

就比如说在知乎回答个问题,进来一看,都是优秀提问者、各领域优秀答主、几十万粉丝答主,再看看自己,一个不到万粉的小透明,能不产生焦虑?
遇到这样的问题,回答吧,大神太多,怕自己没有展示机会。
不回答吧,优秀提问者发起的好问题,又非常的想回答,纠结与焦虑便油然而生。

但是,即使再焦虑,年轻人们也应该不要放弃探索生活的美好,很开心,他们的确是这样做的。
其实并不自相矛盾,我们大部分人只是社会当中的一个很小的个体,犹如沙漠中的一粒沙子,大海中的一滴水,事态发展的趋势不会被我们左右,只能顺势而为。
因此,既然无法打消那些焦虑,我们只能找其他办法来缓解这种负面情绪,使自己更加的放松。
3#
p4pbz  1级新秀 | 2022-6-14 15:45:59 发帖IP地址来自 北京
“生完宝宝后,会因为身材焦虑吗?”
——我也有过,曾经困扰了我很长一段时间。
“你是怎么走出来的?”
——后来,我享受改变,也学会了接纳自己。

很多宝妈都承受着不同程度的容貌焦虑跟身材焦虑,大部分人都把这个罪为祸首归结于结婚生小孩,没想到我也没能免于俗套。

本以为酥酥呱呱落地的那刻是我是做母亲最伟大的时刻,但是孕后身材变形,从一个翩翩少女转变成130斤的胖丫,这样的视觉变化实在太震撼。看着还在单身的朋友们依旧保持精致猪猪女孩的样子,我开始自卑,不愿意打扮不愿意出门,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甚至惧怕镜头。

焦虑心理一旦形成,就会经常陷入莫名其妙的低谷情绪,总是杞人忧天、庸人自扰,这种情绪甚至让我很想自暴自弃。老公晚回家半个小时,我会猜疑他是不是觉得我生育后的身材和样子太不堪,所以才想尽办法减少在家的时间。毕竟就连我自己,都接受不了镜子里的那个我的模样。最重要的是,我不想酥酥以后看到我虎背熊腰的样子,连叫我去开家长会都觉得丢人。


一旦有了这种想法,焦虑的情绪甚至转向抑郁,动不动就对家人发脾气,甚至开始怀疑丈夫不忠,开始怀疑生小孩到底值不值当,怀疑自己存在的意义。

幸好,我有一个非常爱我的老公。坐月子期间,身体和心理都得到了很好的照顾。酥酥刚出生时白天睡觉晚上精神,但我刚生产完还很虚弱,我老公哪怕白天要上班,也还是义不容辞承担起了哄娃的重任;老公在给宝宝买小衣服的同时,还会想着给我带一束花回来,给了我很多次惊喜;一个从来不懂浪漫的男人,每天都在照顾我的小情绪,告诉我,就算家里添了一个新生命,他也不会改变他对我的爱。

拥有一个可爱的女儿,和一个很爱我很爱我的老公,我当然不能辜负他们的期待。毕竟我不仅想做一个完美妻子,想做一个完美妈妈,更想找回原来的那个自信大方、开朗活泼的自己。于是我开始了我的减肥之路……

做了很多功课,知道减肥没有捷径可走,必须要“管住嘴,迈开腿”。于是一等身体恢复,我就开始利用碎片化时间,跟着减肥视频一起运动。还加入全是宝妈的打卡群,跟更多有着同样困扰的人多沟通,交换经验。

那时的我每天都出很多汗,晚上累到困得倒头就睡(但减肥也要看自己身体的承受能力哈,我月子坐得好,恢复得比较快,所以才会给自己安排多一点的运动量),但看着一点点掉下去的体重和慢慢恢复原样的小肚子,积极性立马噌噌噌地涨,容貌焦虑和身材焦虑也有了明显的缓解。




show一下现在运动后的我

四个多月坚持运动,除成功减肥外,我真实感受到了运动带来的其它改变。不仅仅是身体上的,还有生活习惯和思想上的变化,这种正向引导让我觉得身体内部的能量被激发,我变得更注重作息,也更注重饮食健康。一直到现在我都还保持着每天进行半小时有氧运动,然后在运动后喝一杯牛奶,来缓解饥饿感、补充营养。

度过了那段最艰难的时间,我成功从一个育娃小白进阶成熟手,从此带娃养娃对我来说成为一件乐事。我在之前的回答就分享过一个小故事,当酥酥还在我肚子里时,我就放话等生了女儿,我一定要把她打扮成一个精致的小公主,给她买很多的小裙子,看她在玩具堆里朝我笑。

现在再翻看自己那时的减肥视频,对比自己前后的身材和精神状态变化,真的很庆幸当时自己及时做出了减肥的决定,并且立即去执行。如果当初我没有行动起来,那么我就会一直内耗一直陷入焦虑,别说照顾好酥酥照顾好家庭,更别说体会和酥酥一起成长的美好时刻,我可能自己会先碎成再也拼不起来的样子。

现在看来焦虑只分为两种,一种让我变得更强,一种毫无意义,而我在焦虑中脱胎换骨,战胜一切,成为超人妈妈。解决焦虑的方法就是去执行,去破局,立刻去做,不要等,哪怕是非成功的,也是有必要的。不要忙着自我否定,只管勇敢向前追求美好,剩下的交给时间~
4#
yto  1级新秀 | 2022-6-14 15:46:33 发帖IP地址来自 北京
谢谢 @大树和棉花 老师邀请。我可能算不上年轻人了,但是或许能算上是个中青年,我的生活,也许是一批有娃一族的中青年生活的缩影。
话说我已经好久没有怎么写过即兴的回答了,写的大多也是和孩子一起读过的书看过的绘本出门的经历。你问我为啥没时间写?因为最近太忙了。为啥忙?因为疫情完全好转之后生活中所有事务进入快车道,之前因疫情耽误的工作,幼儿园的作业,孩子的兴趣培训班全部支棱起来,几倍奉还了。


不夸张的说,这段时间每一天白天上班,晚上带娃去补疫情塌下的课,虽然是各种音乐体育美术演讲舞蹈……但老母亲依旧得上阵。这边厢孩子在上课,教练喊着"腿抬起来抬高一点滑的快一点",那边爸爸要不在加班,要不在家做饭。我这头接着单位电话,说材料还要补,那头盘算着明天的兴趣班几点开始,下班能不能衔接上,平板上还在扒拉着成长手册要用的照片花边和贴纸寄到哪里了,端午节要带孩子去哪儿玩……


焦虑吗?说实话,焦虑。这才哪儿到哪儿,咱们也不过上个幼儿园而已,就忙成这样。群里鸡娃的妈妈们又开始念叨牛津树学完了多少,词汇量增加了多少,兴趣班六月的汇演通知着娃需要买什么演出服,做什么头饰造型,需要什么妆面和鞋子。不夸张的说,我这素面朝天三十年的人,连bb霜和粉底液都分不清,赶紧去店里买了一些底妆卸妆油和化妆棉。
生活像一根鞭子,完全在前面不停的抽打,像我们做了老母亲的人只能在后面被动的接受?苦笑,疫情来临孩子在家拆家觉得烦,疫情结束孩子赶场子到处遛也压力不小啊。
怎么办?老母亲拿出手机笔记本,把生活中大小事务像工作流程一样记录下来。什么甘特图四象限法番茄管理法九宫格日记表走起~
凡事预则立,像成长手册这种材料不要等老师正式提,平时就可以预备着,该买的买,该洗的照片洗。还要提防老师的deadline提前,昨天果然通知提前五天上交。表演服装,使用妆品和发绳发夹等琐碎物事第一时间下单购买,把快递有可能耽误的时间也得计算进去。解决焦虑的第一个方法就是,现在马上立刻去做。
适当给自己放松。比如晨间一杯知乎咖啡,是最近这个月我给自己的犒赏,追求口感加全脂奶,追求减重加脱脂奶,就算不用去星巴克瑞幸也能喝到一杯好咖啡。虽然几口下肚,来不及细品,也能感觉回味无穷。今早先抽奖一样抽到一袋巴西喜拉多,撕开包装倒入杯中加入牛奶,前后不过十秒,尝出了轻微的坚果巧克力口味。



比如偶尔也给自己轻松一下,带孩子出去玩的时候,入手了一套游乐园年卡,我也会跟她一起乘坐木马,飞碟,碰碰车,摩天轮……在孩子玩的欢天喜地的时候,自己也能享受其中。偶尔买几个游戏币和孩子玩一回敲鼓投篮抓娃娃,感受一下童年的乐趣。


陪伴孩子一起做亲子阅读时,自己并不是做一个机械的"复述妈妈",而是自己也在向书中的精髓汲取智慧和力量。比如最近带娃读到一本《这样说话,同学都爱跟你玩》,学习固然是重要的,但与人沟通在日常生活中更为频繁。我们有太多的书旨在提高孩子的"智商",却很少有书着力于提升孩子的"情商"。


怎样能让别人快速明白自己所说的话?说话的时候千万不要做什么?如果想很顺畅的把心中的想法说出来该怎么办?跟人沟通时必备的要素是什么?如果跟别人交流时冷场不知道说什么怎么办?如果别人提了问题不知怎么回答怎么办?……


很多在日常生活连大人都可能遇到的问题,这本书里竟然全列出了解决方法。因为是给孩子看的漫画书,书中没有任何说教,而是以情景假设的方式复现各种可能的情况。孩子看的哈哈大笑,连我也感受到了全书的幽默,不禁莞尔。
<a data-draft-node="block" data-draft-type="mcn-link-card" data-mcn-id="1520000389545496576">其实我们骨子里肯定不喜欢静止生活状态,无所事事也十分烦躁。能忙起来也是一种好事,忙代表被认可被需要正在走上坡路,而你要做的是及时听取自己的身体信号,制定计划,劳逸结合。
也许生活就是这样日复一日,像公转又自转的地球一样生生不息。着手去做,才能战胜焦虑;直面生活,才能战胜生活。
@知乎亲子
5#
sjv2r  1级新秀 | 2022-6-14 15:46:46 发帖IP地址来自 江西上饶
我焦虑,我躺平,我佛系,我丧……但我心里知道,我还是一个积极阳光,青春上进的好男孩。我好读书不求甚解,爱健身练不了两下,常学习三分钟热度,就是打游戏能打一整天。我渴求生活24小时都美好,我不愿受工作的剥削,但追求财富的自由,不愿被消费主义裹挟,但不拒绝网上抢购薅羊毛,看看这家优惠,瞅瞅那家划算。今天这个品牌降价,明天追那个品牌秒杀,面对未来也许没什么底气,但话到嘴边依然指点江山。


这冲突吗?不冲突,宏观规划总会与细节体验总会有不同观感甚至于背道而驰,就好像很多人对大国崛起星辰大海充满信心,但对自身前途避而不谈唉声叹气一样,这是客观存在的情况。人生前途的焦虑无望,也不会深入的影响当下对生活体验的孜孜追求。
  当然我这不是在鼓励一波梭哈,冲动消费,懂我的都知道,我虽然不一定是最省的,但可能是最穷的,我只是想强调一句,所有对美好生活的让步其实都是被迫的,如果有的选,我还是想做个好人。没有一个三和大神愿意当三和大神,只是他们的谋求,被时代所摒弃了。摒弃了年轻人的谋求。这几天偶然刷到网上的视频,里面提到将24小时分成24等份,从休息、饮食、锻炼到护肤、工作学习、娱乐。。。24小时里,各种内容应有尽有。而视频最后倡导的美好生活24小时,这不就是当代年轻人最常见的生活状态吗。
再反过来说年轻人不上进,那不就是在耍流氓了么。人人都对好东西有向往,人人都对好生活有追求,好东西,好物质,好优惠,总会还是能让人神清气爽的,你可以说这是假精致,但是说之前想一想,如果能搞到真的,谁愿意玩假?
  也许抱着一种哭丧脸的焦虑态度高喊热爱生活会显得有些自相矛盾臀脑分离,但实际上这样的态度很有可能就是当前大部分年轻人的常态。既焦虑个人前景,又对美好生活充满追求,这你让人怎么办?
  论前景,那确实焦虑,早该焦虑焦虑了。
     但焦虑改变不了问题,解决焦虑的责任也不应该是我的,我是年轻人,但我更是个小老百姓。现在算好了,还算有的吃,那就力所能及吃好点,有的穿,那就力所能及穿好点。有的用,那就力所能及用好点,钱不多,那就找点活动省一点,尽管我在刷到什么优惠什么降价时,内心还会泛起一丝消费主义彀中的警惕,但只要他真的能给我带来快乐,爷就不计较了,省钱嘛,不寒碜。
  我们有能力在大方向上改变吗?没有。那就放弃了全部的快乐吗?并不。看一本书,获得了新的阅读体验,这是美好,写一段知乎,看评论区里争先恐后的前排,这也是美好,美好不一定是宏观叙事,美好也可以是细枝末节,上了班摸到鱼,下了班追到剧,周末跟朋友去蹦极晚上挑灯夜战要学习……这都是美好,他们也许改变不了未来的焦虑,但却能缓解当下的憋气。
  人固然不能随心所欲,但也应尽量平心静气。每一个跟着刘畊宏跳动的女生,每一个倾听王心凌的男性,每一个回家给自己做大餐的上班族,每一个逢年过节给父母亲友寄出礼品的异乡游子,每一个还在背单词的学生……每一个24小时都在哄自己的人,他们焦虑吗?也焦虑,但他们开心吗?真开心。




  我改变不了大势所趋,能做的就是在自己的小天地里力所能及追求自己的美好生活,一分钱掰成两半花,一天划拉成24小时过,每一小时有每一小时的快乐,每一分钟有每一分钟的精彩。筹划不了十年的未来,但也应该追求三天的精彩。
   享受不是错误,画饼才是,宏伟的目标也不是错误,利用宏伟的目标控制他人才是,当年轻人的思想越来越独立自主,越来越清晰清晰明确的时候,选择什么样的生活态度,就是他们自己的事了,旁人可以建议,但最好不要评头论足。
6#
zr33  1级新秀 | 2022-6-14 15:47:08 发帖IP地址来自 江西鹰潭
年轻人的焦虑,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也是不论怎么谈都没有办法彻底根治的话题。
因为根治这个出发点,我觉得就有点问题。
焦虑更类似于慢性病,需要的是调养,而不是用猛药治疗。
你想,年轻人最大的焦虑来自于什么地方?
我觉得还是来自于职场,稍微往前一点就是进入职场前对未来感到未知的焦虑。
我们都知道,校园和职场是不一样的,所谓的学生思维经常被当做是一个负面词汇来用,但学生思维本质上并没有问题,仅仅,是不适配职场生活而已。
可惜,这种生活模式和思维模式的转变,没有太多的缓冲空间,踏入职场的那一刻,就会从四面八方席卷而来。
在学校也有勾心斗角,但是好歹大家都是年龄心智差不多的人在卷,而到职场以后,那是萌新和老油条放在一起厮杀。
可能老油条并不会直接和萌新竞争,但是怕就怕三体里的那句话,毁灭你,与你何干。
在学校也有长时间的学习,比如临近考试或者参加比赛,但是好歹,每年也就那么几次,在大学的时候是最后可以睡个安稳觉的地方。
而职场,偷闲已经成为了技能,有时候睡满8个小时都成了奢望,随时都会被工作群的消息提示音弄得神经衰弱。
在学校也有压力,可能来自导师,可能来自身边的同学,可能来自自己的家庭。
到了职场,和同事的沟通,小心翼翼,对工作的处理,不敢携带,面对不讲理的领导和更不讲理的顾客,面对不合理的KPI设计和更不合理的晋升制度,压力是成本的增长。
最关键的是,在学校,是一人吃饱全家不饿,到了职场也就正式进入了社会,看着父母一天一天的老去,满脑子想的都是房子、车子,经济波动时候手里有没有票子。
怎么办?
很多时候只有熬着,然后在网上吐槽几句,年轻人焦虑,年轻人不容易,年轻人太难了。
吐槽之后,太阳升起,第二天依然继续。
为什么说年轻人的焦虑是慢性病?因为这不仅仅是刚进入职场的时候才会有的体验,随着工作的不断升入,焦虑的来源还会变化,从首付变成房贷,从操心父母变成操心孩子,从能不能在职场站稳脚跟变成能不能在职场披荆斩棘。
焦虑,是人们一种普遍的现象,起于年轻人,不止于年轻人。

我自己,很早就认识到,如果总是焦虑我的焦虑,担心我的担心,那神经和心态总是处在一个高压状态。
学会减压,学会调理这种人人都有的慢性病,才是关键,所以年轻人必须每天学会积极探索生活里的美好,不然哪扛的住?
像我每天都会给自己留下一个小时,这一个小时,是一个心灵的禁区,这时候,没有人能定义什么是正面积极阳光,什么是过好工作八小时之外的生活。
我就是做我最喜欢做的事情,比如发呆,比如看剧,比如玩游戏。
彻底的,反生产力,彻底的,无所顾忌。
这时候我唯一要关注的,就是自己的心情,爽了没有,开心了没有。
这还只是每天的解压,我还会给自己留下特殊的生活节点,比如项目做完了,那就争取个小长假或者周围外出自驾,比如搞定客户了,那就呼朋引伴的来场大餐,第二天睡到日上三竿。
当然,工作有时候忙起来的时候,项目会一个接一个,客户会一个追一个,不一定有这么整块的时间让我放纵。
那我会抓住很多碎片化的时间,对自己好一点。
别小看对自己好一点这个说法,有时候心理就是这么的神奇,虽然在负重前行,但是总会有点小瞬间能让自己开心。
这开心的作用有时候是超越了开心本身的,是一种很好的调剂。
我以前有空出差,总喜欢逛一下当地的菜市场,什么都不买,就感受一下菜市场的烟火气息,每次一逛完,总是感觉瞬间被治愈了,怪不得古龙说:“一个人走投无路,就放他去菜市场。失意之人一进菜市场,就会重新萌发对生活的热爱,对生活的希望。”
美术生肯定要来逛一下,学一下这颜色搭配,这个颜色搭配绝对是艺术!


想学习整理收纳,也必须来逛一下,光光整理好这些菜,就要花不少时间吧?


现在自由职业了,别说去另外的城市出差了,连出门的机会都比较少,每天在家,平常放松就会刷一些抖音直播,看看有什么有意思的产品。
当时不是说单纯的买买买就能让我得到放松,而是这个过程,本身是一种充分利用碎片时间的享受。
现在买什么产品,选对了平台,也不用担心货品质量或者性价比,尝试在网上买了几次,都还不错,什么都不用去操心。
而在网上买东西也不光是看产品,有时候听听主播的聊天,创造的氛围,也是一种享受。
看似我是在买东西,但是买东西仅仅是其中一个部分,更多的还是丰富有趣的内容,主播的情感陪伴,具有一种有互动基础的解压模式。
特别是现在处于自由职业的过程中,白天基本上一个人,需要间歇性与人交流互动一下。自由职业看起来很诱人,很多人总以为自由职业是真的自由了,但其实难度很大,以前遇到工作上的难题,还能找同事沟通协调,一起解决。现在遇到困难,就只能一个人硬着头皮上,所以必须精力充沛,精神饱满。后面看到多了,就被安利了咖啡和茶叶。
每次工作遭遇难产期,想休息,我都会喝一杯咖啡。咖啡对于我这个码字农来说真的是我苦逼生活中的一丝“美好”,干完咖啡,专注力立即加满。如果大家平常白天在家里,有遇到犯困的问题,推荐咖啡或者茶叶来提神,咖啡的香气,就不用说了,每次泡咖啡,闻着味道,都能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而且随时对咖啡的了解越深,以后都想去考一个咖啡拉花的证书了,静下来好好折腾


喝茶的话,配上这样可爱的杯子,就已经幸福感满满了~  




在家久坐之后,肩背的肌肉会很紧张,肌肉紧张也会引起焦虑,而用筋膜枪放松肩背的肌肉之后,焦虑感会瞬间消除,亲测有效。
我自己刚进入职场的时候,看到了很多专门教人怎么利用自己工作之余时间的心法。
这些心法,出发点肯定都是好的,不过基本都放在如何利用工作之余让自己提高。
出发点,是假设,咱们还有余力和心境来学习和锻炼。
咱们应该先退一步,找到这些余力和心境,先把年轻人焦虑的慢性病给治一治,调理好,然后才能说其他的。
那这就是一个很个性化的选择,也是一个需要抓紧每一分每一秒的动作。
下班通勤的车上,背单词,算了吧,还不如玩玩手机听听歌,放松一下心情;回家一边做饭一边听讲座,还是别了吧,还不如刷刷抖音电商买点东西。
等心绪调整好之后,再把整段的时间用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这样的效率才会更高。
劳逸结合,是学生时代咱们就听过的话,也是少数进入工作以后不需要调整的认知。
与君共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积分:
帖子:
精华:
期权论坛 期权论坛
发布
内容

下载期权论坛手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