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dei,你是不是对量化投资有什么误解?

论坛 期权论坛 期权     
期权匿名问答   2022-5-26 08:51   9464   2
细心的读者可能发现了,将近一个月没有更新文章内容,实话实说,偷懒是其中一个因素,更多的是在陌生的环境当中,文章不容易“憋”出来。
从四月底到现在,一直都在还人情债,跑了好几个城市,最远的城市在千里之外,期间碰到了许多事儿,遇见了许多人。
在饭桌上,朋友都会为在座的陌生人相互简单介绍一下个人信息,方便接下来的交谈,以免社死,工作背景信息当然也在此列。
当大家得知我是在量化投资行业后,都会在席间问一些关于量化的问题,不知只是为了客套一下,还是真的想了解,唯一可以确定的就是,很多量化行业外的伙伴对量化投资存在非常多的误解。
今天就挑被问及最多的3个问题来唠一唠,为将来想做量化的萌新们消除一些幻想和焦虑,别被一些无良机构骗进坑。
误解1:量化投资就是“高频交易割韭菜”

一听到“量化投资”,很多人的第一反应,量化是不是就是那种"高频交易割韭菜",出现这种情况,个人感觉,都是一些新闻媒体对“高频交易”的竭力报道和渲染,“高频交易”和“量化投资”总是搭伙出现,让很多人误把“量化投资”等同于“高频交易”。
其中最著名的事件莫过于“伊世顿高频事件”,两个外国人,不远万里潜入中国金融市场,抱着纯粹利己的动机,利用自研的高频交易系统,将700多万的初始本金滚到了20亿,其中跌宕起伏的故事可参见财新周刊的文章《伊世顿:20亿神奇之旅》。
也就是伊世顿事件报道后,身边很多以前不关注量化的人都开始问起“高频交易”,可能是其中的让du贩都自叹不如的盈利能力,让大家的好奇心开始迸发。


如果按照交易频率划分,量化投资可以被粗略划分为“高频交易”和“中低频交易”,也就是说除了“高频交易”之外,还有“中低频交易”。
换个角度想想,中国A股目前实行的是“T+1”交易制度,今天买进的股票,第二天才能卖出,即使有股票底仓做T+0,一天之内最多一买一卖交易2次,连高频的边儿都摸不到,所以至少在中国A股领域,A股在交易机制上就无法实现高频交易,用反证法就能证明“量化投资”不等同于“高频交易”。
高频交易多发生于期货期权衍生品领域,之前说的伊世顿交易的标的就是股指期货,但高频交易一般承载的资金量都比较小,因为高频交易拼的是速度,船小好调头,资金量过大的话,对市场冲击非常明显,摩擦成本都能把之前的利润侵蚀掉。
因此大部分资金还是沉淀在“中低频交易”,比如常见的对冲Alpha策略,买入一揽子股票,用股指期货做对冲,往往交易周期都是周月级别的。
一句话总结来说,高频交易之于量化投资,如同某娅某琪之于直播带货,很多人是因为某娅某琪知道直播带货的,但某娅某琪并不等同于直播带货,虽然直播带货头部效应明显,但这个行业中还有非常多的人在辛勤耕耘,量化领域亦如此。
误解2:量化投资可以做到“稳赚不赔”

在量化投资领域内,也流传着稳赚不赔的传说,那就是找到传说中的圣杯策略,圣杯策略的资金曲线永远都是倾斜向上,给人带来稳稳的幸福,可惜它跟人们口中的“鬼”一样,听过的人多,见过的人少。
其实,无论在量化投资亦或是其他领域,如果有人信誓旦旦地告诉你某某交易某某项目稳赚不赔,相信我,要么他是神仙,要么他就是骗子,是后者的概率极大。
直接唠个实例解释一下吧,某方是中国量化投资领域的翘楚,下图是其代表作产品“量化对冲1号”自成立以来的收益走势图(绝对收益),虽然整体保持了向上正收益,但若是在去年8月底认购产品,之后出现大幅回撤,亏损颇大。


此刻脑海中都能浮现出投资者跳着脚骂街的场景,并随着光良的《童话》旋律哼道:你哭着对我说,量化里都是骗人的,它不可能是你的王子,也许你不会懂~~~
量化界翘楚尚且如此,更何况其他梯队,总体盈利我信,但是任何投资期限内都稳赚不赔,那是我做噩梦都不会信!
简单来说,量化投资能基于历史数据和数学模型,让投资盈利的概率偏向于我们,并不能保证百分之百盈利。一个你动了手脚的硬币,让你的胜率提升到60%,还是有16%的概率连输两次,6.4%的概率连输三次,黑天鹅谁也预料不到,哪有什么“稳赚不赔”。

误解3:做量化投资的门槛非常高,就一定要学习编程和人工智能

听了我的解释之后,能戳破部分小伙伴对量化投资的“幻想”,但仍然有一部分在认清本质之后,依然对量化投资感兴趣,想自己也去入门尝试一下。
但里面的人又出现了另一种极端,认为做量化投资的门槛非常高,又要学编程又要学人工智能的,自己学不来,之前对量化的幻想有多乐观,现在对自己的学习能力就有多悲观。

先把一句话撂在这,能熟练使用Excel的人,就能做量化投资。

做量化投资必须学编程吗?不一定!
最简单的量化策略莫过于定投策略了,在固定的时间点买入固定金额的标的,按照规则手动操作就可以,无须编程。
萌新常说的双均线策略,金叉时买入,死叉时卖出,对着行情软件观察,满足金叉就买入,满足死叉就卖出,也无须编程。
当然啦,量化投资当中还有很重要的一项任务就是“回测”(Backtest),也就是把自己的交易想法放到历史数据当中检验,看看能否在历史统计当中盈利,是不是一个好的交易想法。
刚才提到的定投和双均线策略,都可以使用Excel完成回测和盈亏情况统计,别问为什么,问就是我刚开始也是这么干的,这就是为什么敢说“能熟练使用Excel的人,就能做量化投资”的原因。
对现在萌新入门量化更友好的消息是,现在可能连Excel都不需要会用了,目前都陆续有了零代码无需编程的量化平台,像小时候搭积木一样就能构建属于自己的量化策略。

做量化投资必须学人工智能吗?不一定!
有像定投和双均线这样的简单策略,自然也有复杂策略,比如说人工智能。”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这个词近几年非常热,很多领域都在不断提及这个概念,在量化投资领域,用互联网的黑话来说,就是”AI赋能,智能投资“。
很多量化培训课程,也在不断教授人工智能的知识,大有不会人工智能就不能做量化之感。咱不能听到别人教人工智能,咱就去学,不要为了学而学,要想想为什么要学。
简单来说,量化投资当中引入人工智能,很大程度上是需要AI帮我们自动找到数据当中的规律,主要是非线性规律。
因为人脑一般对线性的规律比较敏感,一般通过足够时间的观察就能找到(如果规律存在的话),AI模型就复杂很多,里面存在着各种空间的转换和维度的变换,低维不可分的数据可以映射到高维可分,因此它是找非线性规律的小能手。
就是因为AI模型太“能”了,找出的数据规律人类都不太容易看懂,所以很多人觉得AI就像一个黑匣子。而且,你可以输入毫不相干的数据(例如今天天气、前台妹子唇膏裙子颜色和股票涨跌幅),它都能找出规律来,只要模型够复杂、样本数够少,这种情况就是咱经常听到的“过拟合”(overfitting)。


正是由于“黑匣子”和“过拟合”的原因,建议萌新宽客(天才除外)入门时,不一定要学人工智能,最主要的是把“观察市场->总结规律->形成策略->回测统计->改进优化”的学习路径走通,降低学习曲线的坡度,把每一维数据当做是自己的朋友,感受量化给自己带来的快乐。人工智能是给量化投资添砖加瓦的,最好先有一个稳固的量化地基。

最后再废话一句,做量化就像是做饭,有做熟吃饱级别的,也有酒店大厨级别的,更有国宴级别的,各有各的活法做法,终归会做饭总没有坏处,但行量化,无问西东。

参考资料:

财新周刊,2015年第43期,《伊世顿:20亿神奇之旅》
周志华,2016年,《机器学习》(坊间俗称“西瓜书”)
Ian Goodfellow,2017年,《深度学习》(坊间俗称“花书”)
我是 @quantkoala,一枚量化/程序化策略源码捕手,喜欢全方位收集分享市面上主流的策略源码(股票+期货+外汇),在『量化藏经阁』和『量化藏经阁Max』社群(入口)中,持续分享量化策略源码和量化知识等干货(目前已分享200+套精品策略),欢迎关注点赞&联系沟通,探讨共赢&成果共享,相互交流&共同进步!!!
常在线,多交流,多沟通!!!

更多相关资料请见:
分享到 :
0 人收藏

2 个回复

倒序浏览
2#
期权匿名回答  16级独孤 | 2022-5-26 08:51:45 发帖IP地址来自 中国
是事实
3#
期权匿名回答  16级独孤 | 2022-5-26 08:52:39 发帖IP地址来自 北京西城
对对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积分:400157
帖子:80032
精华:0
期权论坛 期权论坛
发布
内容

下载期权论坛手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