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师金融Z-2:国际收支及其调节

论坛 期权论坛 期权     
期权匿名问答   2022-5-2 13:23   8582   0
1. 国际收支与国际收支平衡表

1.1 国际收支的含义

国际收支是一个宏观的经济范畴。伴随着历史的演进和国际经济交易的发展,国际社会对国际收支的界定也经历了由狭义到广义的发展。
从狭义上讲,国际收支是指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一年,一国居民与非居民所发生的全部货币或外汇的收入和支出。该定义是以支付为基础的,即判断是否是国际收支,核心是看是否发生了货币或外汇的支付。
从广义上讲,国际收支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国居民与非居民所进行的全部经济交易系统的货币记录。该定义是以交易为基础的,即判断是否是国际收支,核心是看是否发生了经济交易。狭义国际收支定义没有涵盖的易货贸易、物品捐赠、以实物投入的直接投资等都被纳人广义国际收支定义。
无论是狭义还是广义的国际收支,都具有这样的本质特征:

  • ①国际收支是一个流量的概念,是一定时期的发生额;
  • ②国际收支是一个收支的概念,是收入和支出的流量,收入和支出的本质是以一定货币计值的价值量;
  • ③国际收支是一个总量的概念,是整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收入和支出的总量;
  • ④国际收支是一个国际的概念,国际性的本质特征在于经济交易的主体特征,即居民与非居民。
1.2 国际收支统计的复式记账法

国际收支统计综合反映国家对外经济状况,是进行宏观经济决策的主要信息来源之一。
目前,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和经济体都遵循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编制的《国际收支手册》,对国际收支交易以及相应的头寸变化进行统计。国际收支中每笔交易的记录均由两个金额相等但方向相反的分录组成,反映了每笔交易的流入和流出。对于每笔交易,各方都记录一个与之相应的贷方分录和借方分录。

  • 贷记——货物和服务出口,应收收入,资产减少,或负债增加
  • 借记——货物和服务进口,应付收入,资产增加,或负债减少
举个简单的示例就是向非居民出售100个货币单位的货物,对于卖方而言:

  • 出口100(贷记)
  • 货币100(借记一金融资产增加)
(该交易包括向非居民提供物质资源,以及从非居民收到金融资源,即补偿性收入。)
只涉及金融资产分录的交易示例是,出售50个货币单位的股份。对于卖方而言:

  • 股份和其他股权50(贷记—金融资产减少)
  • 货币50(借记一金融资产增加)
(售方提供股份,并收到货币)
涉及资产换取负债的示例是,借款人收到70个货币单位的现金贷款,对于借款人来说:

  • 贷款70(贷记一负债增加)
  • 货币70(借记一金融资产增加)
1.3 国际收支平衡表

1.概念
国际收支平衡表是按照一定会计原理和方法编制的系统记录国际收支的统计表。为更好地应对世界经济出现的诸多新变化,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布了《国际收支和国际投资头寸手册(第六版)》。各国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编制,要遵循该手册的所有规定和要求。
2.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编制原理
国际收支平衡表是按照复式簿记的借贷记账法编制的,在表中分设借方和贷方。借方以“-”号表示,记入资金占用科目,即国际收支的支出科目;贷方以“+”号表示,记入资金来源科目,即国际收支中的收入科目。
3.国际收支平衡表的账户
根据《国际收支和国际投资头寸手册(第六版)》,国际收支平衡表包括以下账户。
(1)经常账户。经常账户反映的是居民与非居民之间货物、服务、初次收入和二次收入的流量。这些项目下收人和支出的差额被称作经常账户差额。经常账户差额显示的是出口和应收收入之和与进口和应付收入之和之间的差额(出口和进口指货物和服务,而收入指初次收入和二次收人)。经常账户差额等于经济体的储蓄一投资缺口,因此,经常账户差额与国内交易有关。
(2)资本账户。资本账户显示的是居民与非居民之间的资本转移和非生产、非金融资产的取得和处置。其中,资本转移是指固定资产所有权转移,同固定资产取得和处置相联系的或以其为条件的资产转移,债权人不索取任何回报而取消的债务等情形。非生产、非金融资产的取得和处置是指各种无形资产如专利权、版权、商标权、经销权以及租赁和其他可转让合同的交易。
(3)金融账户。金融账户反映的是金融资产和负债的获得及处置净额,金融账户交易列在国际收支中。经常账户差额与资本账户差额之和为某一经济体与世界其他经济体之间的净贷款(顺差)或净借款(逆差)。
(4)误差与遗漏净额。尽管国际收支账户总体上是平衡的,但在实践中,由于源数据和编制的不理想,仍会带来不平衡问题。这种不平衡是国际收支数据的一个常见特点,被称为误差与遗漏净额。在公布的数据中应单独列出,而不应毫无区别地将其纳入其他项目。误差与遗漏净额是作为残差项推算的,可按从金融账户推算的净贷款或净借款,减去从经常账户和资本账户中推算的净贷款或净借款来推算。例如,如果根据经常账户和资本账户推算的净贷出或净借入额为29,而从金融账户推算的净贷出或净借入额为31,那么误差与遗漏净额为+2。
1.4 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

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国际收支延续基本平衡。经常账户全年顺差2740亿美元,其中货物贸易顺差5150亿美元,服务贸易逆差1453亿美元,初次收入逆差1052亿美元,二次收入顺差95亿美元。在资本和金融账户下,直接投资顺差1026亿美元,证券投资顺差873亿美元,其他投资逆差2562亿美元
2. 国际收支均衡与不均衡

2.1 国际收支均衡与不均衡的含义

引致国际收支的经济交易,根据其交易动机,可以区分为自主性交易与补偿性交易。自主性交易又称事前交易,是指有关交易主体出于获取利润、利息等经济动机或其他动机,根据本国与他国在价格、利率、利润率等方面存在的差异或其他考虑,而于事前主动进行的经济交易。补偿性交易又称事后交易,是指有关交易主体为了平衡自主性交易发生的收支差额,而于事后被动进行的经济交易。
基于自主性交易与补偿性交易的区分和自主性交易的本原性,一般以自主性交易来界定国际收支均衡与不均衡。
国际收支均衡是指自主性交易的收入和支出的均衡,国际收支不均衡是指自主性交易的收人和支出的不均衡。如果自主性交易的收入大于支出,则是国际收支顺差;如果自主性交易的收入小于支出,则是国际收支逆差。
2.2 国际收支不均衡的类型

从不同的认识角度划分,国际收支不均衡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
根据差额的性质,国际收支不均衡分为顺差与逆差。
根据差额产生的原因划分,国际收支不均衡分为收入性不均衡、货币性不均衡、周期性不均衡与结构性不均衡。收入性不均衡是由一国的国民收入增长超过他国的国民收入增长,引起本国进口需求增长超过出口增长而导致的国际收支不均衡。货币性不均衡是由一国的货币供求失衡引起本国通货膨胀率高于他国通货膨张率,进而刺激进口、限制出口而导致的国际收支不均衡。周期性不均衡是由一个国家的经济周期性波动而导致的国际收支不均衡。结构性不均衡是由一个国家的经济结构及其决定性的进出口结构不能适应国际分工结构的变化所导致的国际收支不均衡。
根据不同账户的状况划分,国际收支不均衡分为经常账户不均衡、资本与金融账户(剔除储备资产科目)不均衡与综合性不均衡。经常账户不均衡是经常账户出现顺差或逆差,资本与金融账户不均衡是资本与金融账户出现顺差或逆差,综合性不均衡是经常账户差额同资本与金融账户差额相抵后出现顺差或逆差。
3. 国际收支不均衡的调节

3.1 国际收支不均衡调节的必要性

国际收支不均衡调节的必要性主要有三个方面:

  • ①国际收支不均衡的调节是稳定汇率的要求。当国际收支逆差时,外汇供不应求,导致外汇汇率上涨;而当国际收支顺差时,外汇供过于求,导致外汇汇率下跌。为扭转由国际收支不均衡导致的外汇汇率涨跌,有必要将国际收支不均衡调节到均衡。
  • ②国际收支不均衡的调节是稳定物价的要求。当国际收支逆差时,货币当局动用外汇储备,投放外汇,回笼本币,导致通货紧缩:而当国际收支顺差时,货币当局投放本币,收购外汇,补充外汇储备,导致通货膨胀。为治理由国际收支不均衡导致的通货紧缩或通货膨胀,就有必要将国际收支不均衡调节到均衡。
  • ③国际收支不均衡的调节是保有适量外汇储备的要求。当国际收支逆差时,货币当局动用外汇储备,会导致外汇储备不足或枯竭;而当国际收支顺差时,货币当局补充外汇储备,会导致外汇储备过多。为治理由国际收支不均衡导致的外汇储备总量过少或过多,同样有必要将国际收支不均衡调节到均衡。
3.2 国际收支不均衡调节的政策措施

1.国际收支不均衡调节的宏观经济政策
(1)财政政策。在国际收支逆差时,可以采用紧缩的财政政策。紧缩的财政政策对国际收支的调节作用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产生需求效应,即实施紧缩的财政政策导致进口需求减少,进口下降;二是产生价格效应,即实施紧缩的财政政策导致价格下跌,从而刺激出口,限制进口。
而在国际收支顺差时,可以采用宽松的财政政策。宽松的财政政策能对国际收支产生进口需求扩大的需求效应和价格上涨限制出口、刺激进口的价格效应。
财政政策主要调节经常账户收支。
(2)货币政策。在国际收支逆差时,可以采用紧缩性的货币政策。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对国际收支的调节作用主要有三个方面:

  • 一是产生需求效应,即实施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导致有支付能力的进口需求减少,进口下降;
  • 二是产生价格效应,即实施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导致价格下跌,从而刺激出口,限制进口;
  • 三是产生利率效应,即实施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导致利率提升,从而刺激资本流人,阻碍资本流出。
而在国际收支顺差时,可以采用宽松性的货币政策。宽松性的货币政策能对国际收支产生进口需求扩大的需求效应,价格上涨限制出口、刺激进口的价格效应,以及利率降低阻碍资本流入、刺激资本流出的利率效应。
货币政策既调节经常账户收支,也调节资本账户收支。
(3)汇率政策。汇率政策就是货币当局实行本币法定贬值或法定升值,或通过外汇市场干预让本币贬值或升值。
汇率政策能够产生相对价格效应,这里的相对价格是指以外币标价的本国出口价格和以本币标价的本国进口价格。
在国际收支逆差时,可以采用本币法定贬值或贬值的政策。这样,以外币标价的本国出口价格下降,从而刺激出口,而以本币标价的本国进口价格上涨,从而限制进口。而在国际收支顺差时,可以采用本币法定升值或升值的政策,这会使以外币标价的本国出口价格上涨,从而限制出口;而以本币标价的本国进口价格下跌,从而刺激进口。
汇率政策主要调节经常账户收支。
2.国际收支不均衡调节的微观政策措施
当国际收支出现严重不均衡时,为了迅速扭转局面,收到立竿见影的调节效果,政府和货币当局还可以采取外贸管制和外汇管制的措施。在国际收支逆差时,加强外贸管制和外汇管制:而在国际收支顺差时,放宽乃至取消外贸管制和外汇管制。
此外,在国际收支逆差时,还可以采取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或其他国家争取短期信用融资的应急措施或直接动用本国的国际储备。
4. 我国的国际收支不均衡及其调节

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大多数年份,我国国际收支中的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中的直接投资同时顺差,即“双顺差”。我国的国际收支出现顺差,一方面与我国改革开放的进程相适应,是改革开放的成果:另一方面在很大程度上是西方发达国家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将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业通过加工贸易机制转移到我国的结果。
持续多年的国际收支顺差给我国的外汇储备管理、货币供给与货币政策、实体经济结构等带来了诸多挑战,相应地,我国也对国际收支顺差采取了一些调节政策和措施。这些政策和措施包括:

  • ①逐步放宽和取消经常项目下的外汇管制。1994年实现人民币经常项目有条件可兑换。1996年12月1日正式接受《国际货币基金协定》第八条款,实现人民币经常项目可兑换。2010年10月1日起,允许出口企业将出口所得的外汇收入存放在境外,既便利企业的对外资金使用,又能缓解外汇资金流入的压力。
  • ②逐步放宽资本项目下的外汇管制。在实施我国企业“走出去”的战略框架下,放宽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外汇管制。推出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制度,允许国内机构和居民的部分外汇通过符合条件的机构对外进行证券投资。
  • ③降低对出口的激励范围和力度,改变外贸增长方式,调整外贸出口结构。
  • ④优化利用外资结构,限制高耗能、重污染、附加值低的直接投资流入。
  • ⑤对国外投机性的热钱流入,应采取密切监控的高压政策。
(完)
分享到 :
0 人收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积分:400157
帖子:80032
精华:0
期权论坛 期权论坛
发布
内容

下载期权论坛手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