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了解一下SmartX客户中信建投证券基于超融合+国产云管平台(CMP)成功构建证券行业首家鲲鹏+国产超融合生产级私有云的案例,下面是中信建投撰稿的关于超融合+国产云管平台(CMP)”构建超融合云的文章
中信建投私有云进阶之旅SmartX 客户中信建投率先在证券行业中通过超融合和云管平台的方式构建企业私有云,有效实现了 IT 基础架构的云化升级。本文详细介绍了中信建投进行云化转型的“五化”原则、不同技术路径的探索经验,以及超融合云解决方案所带来的诸多收益。
以下文章来源于中信建投金融科技+ ,作者中信建投信息技术
数字化转型是证券行业适应新业务变革和创新需求,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数字化转型不仅仅是 IT 技术层面的转型,更是思想理念、业务模式、企业组织架构和文化等全方位的转型,最终实现降本增效。
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全国性大型综合证券公司(以下简称“中信建投”),正努力践行数字化转型,并以金融科技为助力,全面运用先进的数字化手段,构建合规与风控核心能力,不断推动业务的创新发展,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尤其是在 IT 基础架构演进方面,中信建投探索了基于超融合和云管平台的新一代私有云的建设与探索,为推进符合证券行业自身特点的私有云转型积累有有益经验。
打造数字化转型基石
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互联网、区块链等新兴信息技术正在重塑金融行业生态,“无科技,不金融”已成为行业共识。中国人民银行印发的《金融科技(FinTech)发展规划(2019-2021年)》(银发〔2019〕209号),对于金融科技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同时也在传统证券公司业务模式、组织架构、盈利方式等的转变上发挥了指导和牵引作用。现阶段,科技与证券业务的融合方式也从简单“拼接”转向了深度“融合”。
近几年,中信建在技术方面大力投入,深入应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构建企业级智能化开放平台,并成功实施在具有证券属性的企业级中台系统方面进行了尝试。在全面推进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中信建投意识到,构建先进而稳固的底座——新一代 IT 基础设施,是支撑其业务和技术创新的重要前提,为此,中信建投结合证券行业需求特点和技术趋势,系统分析评估业内主流方案并找到一条兼容并蓄、持续演进的新型私有云进阶之路。
找到痛点,对症下药
与大多数传统证券公司一样,中信建投原来也是采用国外虚拟化软件构建数据中心的服务器虚拟化平台,打造了“x86 服务器配合虚拟化 + SAN 网络光纤交换机+ 集中存储阵列”的三层架构,在此基础上初步实现计算资源池化,以及系统和服务器的解耦,提升了资源利用率,并有效提高了日常的 IT 运维效率。但该架构在承载业务云化时开始捉襟见肘,主要问题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 存储资源无法池化:由于传统磁盘阵列各自为政,存储空间各自分离,数据不能交流与共享,导致存储设备利用率低,不利于资源的统筹规划;
2. 集中式架构死板僵化,不能灵活扩展:集中式存储架构存在固有的性能瓶颈,不能充分发挥新一代高性能存储部件的效能,而且弹性差,难以满足资源敏捷交付的需求;
3. 采用专用硬件,而非软件定义存储:专用的存储阵列和存储交换机,不仅架构复杂,而且硬件升级缓慢,维护复杂且整体拥有成本居高不下;
4. 多数情况下需手工处理业务请求,包括资源请求、部署和交付等:效率低下,运维人员疲于奔命;
5. 投入产出无法量化,不能有效支撑 IT 决策:IT 的成本投入与资源使用趋势无法形成可视化视图,IT 架构的可视、可控、可分析更是无从谈起,导致闲置资源缺乏有效的回收与管理手段。
IT 基础设施的云化,就是要从业务需求出发,解决实际问题,冲破架构、设备、运维和管理等层面的束缚和桎梏,为业务发展提供安全、可靠、灵活、简单、成本优化的支撑。
经过深思熟虑,中信建投抛弃了传统按项目构建的刻板方式,对 IT 基础设施进行整体规划、统一建设、分布实施,变底层平台弹性资源的被动响应式交付,为自动自助式、高度流程化的交付,同时结合资源监控、自动化、可视化等组件,赋能业务快速迭代和创新。
对于技术路线和厂商的评估策略,中信建投形成了 “五化”的原则,并基于此对 IT 基础设施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造:
1. 架构开放化:在计算、存储、资源管理和交付等各个层面,尽可能开放,以获得业内最专业的方案组件,并逐步实施改造;
2. 软件定义化:遵循软件定义、分布式等理念和技术框架,构建高可靠、高性能、维护简单、弹性扩展的资源池;
3. 敏捷自助化:实现资源线上自助交互申请,底层基础架构平台自动化快速构建、发布并交付到业务部门,为开发、测试和生产提供所需的资源环境;
4. 管理统一化:通过统一视图,实现IT基础架构的可视、可控、可分析,进而实现精细化运营;
5. 场景多样化:升级后的基础架构能够兼顾稳态业务和敏态业务。
云化探索 找到平衡点
中信建投 IT 基础设施全面云化后,整体架构实现了开放化和弹性化,既满足了对并发性能的要求,又增强了灵活性和可用性;虚拟化层面实现了多技术储备,消除关键技术“卡脖子”的隐患;资源交付实现了标准化、自动化和自助化,方便业务和研发部门按需快速调用云资源,有效支持业务快速上线及应用创新;核心组件实现了自主可控化,支持国产硬件设备,保障核心支持能力。
新型私有云方案全球趋势渐显
2018 年中信建投选择该技术方案主要基于行业需求特点以及对技术发展趋势的判断,而时至今日,根据全球权威市场机构报告和IT媒体报道,新型方案不仅为中信建投带来切实收益,更逐步成为全球知名企业构建私有云的方案。知名市场调研机构 Forrester 的调查数据显示:28% 的受访企业正将超融合用于私有云基础架构。超融合让 IaaS 层真正具备了分布式架构和软件定义的属性,充分体现了存储和计算资源的整合、按需扩展和按需投资的“云”特性,而其部署方式又进一步简化了 IT 基础架构,降低了系统的整体拥有成本。
Forrester 的调查显示:2020 年,基于商用超融合产品,以及云管理平台进行私有云 IaaS 层的云化改造正在成为主流方案。而知名 IT 网站 TechTarget 执行主编 JamesAlan Miller 也在最近发文认为,超融合与云互为前提,相辅相成,必然推动超融合云这一新型IT基础设施的出现与应用。
企业云化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金融云,即是指专门面向银行、券商、保险等金融机构的业务而量身定制的,集互联网、行业解决方案、弹性 IT 资源为一体的云计算服务。具体而言,是指金融机构通过利用云计算的运算和分发优势,将自身的数据、客户、流程及系统通过数据中心、客户端等技术手段发布到“云”端,以改善系统体验,提升运算能力、重组数据价值,为客户提供更高水平的金融服务,降低运行成本,最终达到精简核心业务,扩充分散渠道的目的。
我国金融领域云计算应用稳步推进,近九成金融机构已经或计划应用云计算技术。由于金融行业对数据完整性、内容真实性、操作可问责性的要求较高,安全性和可持续性是金融机构应用云计算技术的主要关注点。出于对技术可持续性、开发与运维能力、专业人才储备等因素考虑,超过七成的金融机构选择开源与闭源技术相结合的应用方式,但多数应用OpenStack开源技术的金融机构还未将此技术投入生产环境。
关注金融云优秀案例,还是主要关注一些OpenStack案例吧,希望对你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