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金融公司的业务实在是太引人耳目,何况我们公司的业处正处于风口之上(区块链金融),并且每天有大量现金交易,所以不知道有多少躲在暗处一直在盯着你的系统,让你防不胜防,并且想方设法的找到突破点,以达到的目的来获取非法利益。
俗话说:“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系统和代码也可以这么理解,防的在好,总有漏洞。系统和代码也没有绝对的安全。该来的总会来......
sql注入与“她”相遇
某一天,天气晴朗,心情舒畅。“她”来了,打破了笔者的美好时光。下午2点多钟,笔者和朋友在苏州街的天使汇二楼极客咖啡参加某个云厂商的Kubernetes一场技术沙龙,正听得兴致勃勃的时候,笔者的公司群里有个php开发突然帖出一张图:

这个时候,群里翻腾了。没错,被SQL注入了,数据库的表被注入了字段,并且经检查后,发现这个库中的大部分表都被注入了这个字段。我的电脑没带在身边,真是着急,马上跟总监说明问题严重性。由于我电脑不在身边, 只能把数据库账号授权(读写权限)给那个php开发,让他检查所有的表,把被注入的字段删除掉。并查看数据和其它表有没有被修改。好在发现急时,数据和业务都没有被丢失和损坏。
这里我要说明一下,我们的业务都在阿里云,项目是以php为主,并且开通了waf防火墙,只是waf上的防护措施比较宽松。笔者在安全方面的经验也比较欠缺,好在开通了阿里云的WAF,让笔者在排查和防护上也变得轻松和快捷。
此时,我已经在回家的路上,回到家中迅速打开电脑。
调整waf策略
由于笔者也是刚接手工作,阿里云上的很多策略还没得到及时调整。所以才这么容易被攻进来。即然被注入了,肯定要把源给揪出来。我也在次把所有的表都检查一遍,确认没问题后,在去调整waf策略,进入阿里云。
1、进入相关域名的防护配置,我们先来看下调整前的策略,如下图:


从上图可以看出,“Web应用防护”策略是宽松模式,其主要作用就是防护SQL注入、XSS跨站等常见Web应用,宽松模式下对业务的误报程度最低,但也容易漏过***。“恶意IP惩罚”也没启用。这么宽松的防护措施风险比较大。赶紧先调整吧。
2、调整后的策略(如有多个域名,都调整过来),如下图:

防护策略调整过了,还需要把问题根源找到啊,这才是最重要的!!!
查找可疑文件
此时,php的项目源码分布在好几台服务器上,如果靠传统方式去排查,挨个检查这些服务器的目录,各种能用的命令都用上了,是不是也挺费劲费时的,还不知道要查到啥时候。这个时候,阿里有项服务起到关键的作用了:“态势感知”,这个需要升级为企业版本(费用不高,我们公司开通了一年,费用6000多块)。这就是用阿里的好处(不是打广告),确实让你省心。
1、进入“态势感知”查看一下,就立马发现了一堆异常行为,遍布在好几台服务器上如下图:

2、点几个异常行为进入看看,我就打开其中两个行为看一下,其它的行为也都差不多,如下图:


从命令行参数中可以看出相关目录有/Mode/Lite/ ,并且给出的解决方案是及时排查可疑目录下的信息并及时清除。笔者顺着给出的提示在服务器上进行 find 相关目录,查找出目录所在路径,如下图:
K"6W>C"[~B7"[vj~__r7*f&3?jME3Fb"R:r'R/?j3FΣ"B;>V6;&3j>k6W?3>cr'{jgjV63b2'?n&1ME3>S#&7jgr%Cckbk6WK~_jg6W&O>_"E3Σ4(4(b"['Z?crj7F&3:>k7B;^rgB;k"YB;^Zgr7*f]n/jZrB;>#fv"[B;^_"F&3::"gr7*fjnj4+wqwjBbbrr7*fr7*qwjBb>[r7*f~C7/N7fC kg>Ggr7*fj~C7/N7vfCRǒkb*krj?r'gjB;^4(屔b24(r'
h4(R"j"j3k"g[fC"VoWJ3>0'4(*.>V2[j"[n:c
V6~c>[4(BFcvfCjV6?R6W.jvfCr'fCjV64(л*+rn:cR*"[:'J3V?j4(Rjj>C3rRkjRg/Rg24(ΣjZW">["[g>v"RΣ3g>r'wg'> 5
M=PM
;'R5
M=P%AO>r'V#jbΣL'4(brZj3ro疒j惚r'&*rokkR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