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XT3是否值得从旧机型升级?

论坛 期权论坛 期权     
匿名的论坛用户   2021-1-7 19:37   7323   10








真机图流出,九月六号发布。XT3是否值得拥有前代机型的用户升级?
分享到 :
0 人收藏

10 个回复

倒序浏览
2#
热心的小回应  16级独孤 | 2021-1-7 19:37:39 发帖IP地址来自
更新:
因为现在XT3在Lr还不能解出Raw文件,所以就直出和A7R3,EOS R试了下样张

XT3

A7R3

EOS R

三张都是F4,iso 160,25s曝光,XT3么........我觉得换了cmos,这个iso虚标问题...……你们自己感受下。我是觉得索尼和佳能绝对没有虚标…………富士还是虚标,可能标少了(滑稽脸)
------------------------------------------------------------------------------------------------------
我是一个富士爱好者。
我也是索尼用户。



从以前XT2



从前的A7R2

亦或是


还是现在的A7R3
还是明天即将去提的XT3。
作为用户我觉得我能说两句。
有人说XT3被A7R3秒出翔。用你说么?长个人脑子,会认数字的都知道。
但是你能拿着24-70 GM扫街么?你好意思拿着大镜头往人脸上怼么?说你小镜头素质什么样,心里没数么?
别动不动张口闭口底大一级压死人,这除了能暴露你是键盘老法以外,毫无用处。
一台相机好不好,最主要是什么?就是适不适合你。喜欢旅游的,要轻便的相机,残幅就适合你。
开影楼吃饭,不是扫街不是人文,那么5D更合适。
啥都不会拍的小白,就要拍人好看,OV适合你。
你又穷又闲,(不对,其中也有不穷的、有点虚名或者有几个头衔的所谓专业摄影们)主要是爱杠的,那相机说明书最适合你。尤其是索尼A7系列说明书。你只要每天看说明书你就吊打了全世界,灵魂肉体都得到满足。
所以XT3是否值得升级?你觉得有你要的功能你就升级呗。别听什么狗屁虚标的老梗。虚标你白天就能拍成黑夜了?虚标你就找不到快门拍不了照了?真正的A7R系列用户永远不会站在高点鄙视别人,因为心里知道这机子有啥缺点,有什么比不过富士的地方。而真正索尼吊打党们,我不好说你能都是键摄。但绝大多数是同时买不起富士索尼的货。
所以,我A7R3用户都更喜欢用富士,就说明这玩意能用,好用。这就是个取舍问题。画质和体积不能两得。相机,就是个牌子,没必要弄的跟红卫兵一样。
3#
热心的小回应  16级独孤 | 2021-1-7 19:37:40 发帖IP地址来自
开篇提醒:谢绝用屁股讨论器材。
现在这个机器我已经入手,简单感受了一下实用性方面的缺点……
第一,大小还行,握持没有预想的那么差,虽然也实在不能算好。机身手感非常塑料,完全没有GFX那种厚实稳当的感觉,但便携又不是很好(只能说“还行”)。
第二,曝光补偿转起来太硬,要两个手指头并用才能动。我觉得做到这个份上已经不能叫拨盘了,要叫Valve(请按方言读作walou)。前后两个拨盘是富士传统可按的设计,但again按起来太硬,要用力往下使劲。
第三,没有随机提供任何接线保护装置,也没有任何可以拧保护装置的地方(类似5D4那种),甚至连根USB-C线都不给带,让你自己去买。巨大差评。
第四,触摸屏没有任何进步,菜单设置不能用手选,拍摄期间纯粹只能用来选择对焦区域。加上某些菜单深到爆炸,此触摸屏在当下应该属于负分级别。甚至还不能翻转。巨大差评 ×2。
第五,测光模式的拨杆一旦转到最左侧,需要用手指尖抠出来,这个操作在冬天戴手套的时候不可能完成。
第六,电池太小,虽然我可以把X-T100的电池塞进去直接用……
第七,机身下面的手柄接口盖看上去非常容易丢,且密封程度堪忧。还有,富士这个拧上的小不点闪光灯接口盖到底是哪个xx设计出来的?为什么从X-T1,T2到T3再加上GFX全是这个样子?不能理解。
第八,(微不足道的缺点)回放照片前竟然会先缩回power zoom的镜头,不缩回来不给你看照片……当然像我这种把15-45挂X-T3上的应该是极少数,多数人没有机会体会这个缺点。
第九,【补充:飞思9月25更新了C1 11.3版本,开始支持富士几个旗舰型号的联机拍摄和实时取景,然而联机拍摄体验仍然是负分。】LR的联机拍摄插件要钱($29),不要钱的X Acquire电脑上没有任何画面预览,只能看相机屏幕;拍完也没有任何图片显示,要自己去文件夹打开;这还没完,试了用USB 2.0 to USB-C的线连,一按快门竟然会死机,要拔电池。巨大差评 x3。 usb-c/tb3 到 usb-c倒是没问题。
最后补刀:

X-T3的极限高感看上去还不如X-T2好。【以下是原答案部分】
看你干啥吧,刚刚放弃6300,预订了一台X-T3用来拍视频的路过
拍照没特别的意思,像素还是那么多(长边从6000变6240,根本是无感的提升),CMOS排列组合还是老一套,像素数量涨了但是实际参与成像的反而少了,操控也没看出来有什么进步(好像拨不到曝光补偿所以还退步了),可能比较好用的部分属于水平仪?

特别是LR还是一如既往解不好Raw,需要另买C1或者xtransformer,工作流程长了不少。
BSI提升主要在高感,低感画质是不是有进步?我保守估计是没有……这种事情要等各种解Raw的软件更新之后才能说得清,而且C1这种更新慢炸的软件,换了新机如果RP不好的话只想一口老血。
镜头没有新花样(220刚上市,超贵),电池还是那么大点(虽然省电技术有进步),只有加手柄才有像样续航,用这玩意拍体育总觉得哪里不对 i.e. 脑壳出了问题。
单说静态照片的画质和实用性,可能会被7r3秒出一条街……尽管说价格只有r3一半、镜头像场小所以便宜很多,我也不会特地买它来拍照,毕竟16-55那个尺寸对于半幅机来说也不算小了,加上握持天生短板,用得久了会很疲劳。
不过我站着说话不腰疼的另一个原因是已经有GFX了。各位或许有不同看法,我们可以理性讨论下。
如果你拍视频,手里好多x卡口镜头,那AF-C大进步 Eterna加4k F-log内录还不值得你升级?视频机这就别说残副叻,所有super 35电影机全都是残的,没见哪个说怵全幅微单视频的。H. 265的10-bit内录对我这种低端工作需求实在是太棒了。
至于电影头太重这种事实在是不用担心,因为大电影头装上导轨的话,卡口要负担的撑死是机身重量。
gh5s:别说残副,全幅我也照打不误
xt3:不是我针对谁,我是说,在座的各位索尼,色彩全都是辣鸡→_→
4#
热心的小回应  16级独孤 | 2021-1-7 19:37:41 发帖IP地址来自
修改:2019年9月26日
修改原因:gfx50r发布gfx100S信息公开(也算是预发布了)
本次修改与xt3无关,只是之前有小朋友说gfx系统的电池塞不进手柄,还说塞不下ibis我说量过尺寸可以塞的下,现在fuji果然出了这个-体积更小的gfx50r,电池轻松塞进机身



GFX100已经确认:
1.全球第一台带有ibis机身防抖的中画幅无反
2.全球第一台1亿像素cmos无反
3.全球第一台4k视频功能的中画幅无反


修改:2019年9月18日
修改原因:实际上手体验过X-T3真机后
[h1]一、主要提升方面[/h1](一)新的CMOS和新的ADC芯片带来的性能升级
1.相位对焦点彻底覆盖CMOS100%区域,对焦点数增加;
2.广域对焦,追焦性能显著增强
3.最低源生ISO160,最低可拓展到ISO80
4.新的人眼追焦算法,速度提升一倍,成功率大幅上升;
5.新的高感降噪算法,提升200万像素后可用ISO反而有所提升(约一档);(有杠精在下面拿最高iso下噪点和可用iso来偷换概念有意思?iso3200和6400用下来感觉如何自己没AC数么?XT3的ISO3200和ISO6400噪点吊打XT2没啥压力,当然极限扩展段的ISO被有散热片的X-H1反杀)
6.显著提升的连拍性能,30FPS的暴力连拍简直丧心病狂;
7.弱光对焦性能显著增强,-3EV照度可以使用相位对焦,凌晨、黄昏甚至夜景扫街出片效率大幅提升;有小朋友在下面说弱光环境拍摄无用...那这些片片怎么办

















8.视频对焦性能大幅提升;
9.4K视频性能大幅提升,60FPS 10Bit 4-2-0内录;
10.慢动作拍摄性能提升。

(二)外部硬件、接口提升
1.换用GFX,X-H1同款EFV,性能提升明显;
2.采用X-H1相同设计的翻转触摸屏,实现各项触控操作,新增四个触摸屏快捷手势
3.USB接口改为TYPE-C
4.可选亮骚银色金属漆机身价格与黑色一样。

(三)电子性能、固件功能提升
1.不再需要增能手柄即可开启全BOOST性能;
2.拍摄续航能力提升约20%;
3.三轴电子水平仪
4.整体系统响应速度提升;
5.全套最新胶片模拟,包括新电影胶片模拟。

[h1]二、遗憾与不足[/h1]1.IBIS缺失——大约是为了给X-H1留条活路?
2.卡口骨架——未采用X-H1的增强结构,难以长期负担电影头,这也算是给X-H1留条活路?
3.中国制造——未启用日本仙台工厂,看来是要留给GFX50R和GFX100S了
4.LCD屏幕较差——虽然采用了X-H1的类似屏幕设计,但是显示效果明显不如X-H1的屏幕细腻,有偏色(好在现在可以通过机内调整偏色)
5.没有肩屏——肩屏就是正义,只有傻X才吐槽肩屏没用,自己去看GFX50S,X-H1,Z7,EOS-R……

[h1]三、镜头群成长迅速[/h1](一)本厂镜头群进一步发力
       目前已经有了26颗本厂和三颗蔡司副厂镜头的基础上,2018年发布了200F2大白炮,2019年会发布XF33-F1.0,XF8-16F2.8和XF16F2.8,XF16-80,各焦段都有了性能优秀价格远低于全画幅镜头的可用原厂镜
(二)X卡口副厂镜头有望
       目前适马已经达成了合作意向,之后推出三颗新设计的X卡口镜头可能性极大
(三)电子转接环日趋成熟
       随着大量GF卡口电子转接环的研发,X卡口也被顺便破译了,转接佳能和尼康卡口能够实现光圈控制和自动对焦的转接环已经很多,X卡口可用镜头数量目前已经快要突破三位数了,当然还是希望原厂尽快更新XF23-F1.4,XF35-F1.4,XF16-55的升级版镜头,该加的光学防抖和线性马达,镜头防水赶紧跟上。

以下是原答案:
对于XT2和XT1来说升级不可谓不大
在弱光对焦性能、人眼追焦性能和对焦速度方面都达到了索尼A7M3和A7R3的水平
再加上30FPS的暴力连拍和比肩GH5的4K60FPS10BIT 4-2-2的视频性能,确实算是性能野兽了
梳理了一下主要是以下几个升级
1.CMOS拿到了索尼旗舰机身同规格的性能——背照式、相位对焦点全覆盖
2.换装了更好的CPU和GPU,实现了更强的人眼追焦和视频对焦性能
3.弱光对焦可以到-3EV
4.真正的旗舰4K视频机摄录性能(然而不给IBIS)
5.对焦辅助新增斑马线帮助判定光圈值

此刻如鲠在喉的应该是我这样的X-H1用户
你说X-H1是视频机吧?它的4K视频只不过是够用水平,4K30FPS 4-2-0 8BIT
说它是画质机吧,现在画质也被X-T3暴打
除了防抖之外,X-T3可以说是彻底把X-H1拍死在岸上,而X-H1才出来一年而已啊,心痛。。。
这样看起来X-H1就像是个早产儿,各项功能都有,但是都发育不全(除了防抖确实给力)。CMOS你说当时还没设计出来就算了,可4K视频居然存在如此大的差距,这就解释不过去了吧。FUJI你们就不能给X-H1的视频功能做到和X-T3一样的水平吗?确实做不到可以理解,可现在这样命名晚发布小半年就能做到偏偏要早产的情况就令人非常难受了。

可以预见到之后还会有一款带防抖的X-H2,可X-H2如果只是一个加强了机身结构,加装肩屏,给了防抖,增强散热,使用悬浮快门的X-T3的话,那恐怕它真的就只能是一个视频机了

看fuji在X-T3上实现的性能暴走来说,只能期待一下一亿像素,带防抖的GFX100S能否拥有这样给力的对焦和追缴性能了。X-T3的销量恐怕也不能把FUJI从口诛笔伐的泥潭里拉出来,这种优秀到在APS-C画幅里称霸的机器居然一发布就被各种键摄大神云吐槽。全画幅是不可能了,那么给fuji的选择就是在APS-C上做到视频性能超过GH5,在中画幅上做到底大一级压死人向下碾压全画幅。

发现还有一个有意思的地方——居然开始有人吐槽fujinon镜头了
XF卡口七年内发布23颗,到2020年可以达到26颗
GF卡口两年发布六颗,到2020年可能到8-9颗
每一款都堪称是同价位同等效焦段光学素质最强的镜头群,真不知道哪来的“镜头不行被大法秒杀”,也不知道是谁的镜头群外面金属漆里面塑料件,价格一万八,开发还非常慢。

更何况XF-EF卡口电子转接环已经开发成熟的情况下,大把佳能和适马的镜头都可以往富士机身上插,哪来的镜头问题,实在是想不明白。。。有的时候感觉在外面拍照遇到的摄友和在各大论坛平台上指点江山的键摄大神活在两个世界里

镜头马达当前来说用LM还是USM只是对焦声音的问题,对焦速度往往是受机身对焦性能的影响,比如更新了对焦算法的X-H1上老镜头XF35-F1.4的对焦速度也是嗖嗖的快,就是吵得很
5#
热心的小回应  16级独孤 | 2021-1-7 19:37:42 发帖IP地址来自
从外观上看,X-T3与上一代产品非常相似,只是做了一些细节上改变,比如将曝光补偿按键向内靠,但当中的X-Trans CMOS 4背照式传感器与X-Processor 4处理器带来了质的提升。根据富士官方介绍,X-Trans CMOS 4背照式传感器有效像素为2610万,但得益于背照以及其它方面技术改进,传感器原生感光度从X-T2的ISO 200降低至ISO 160,感光度范围为ISO 160至ISO 12800,可扩展到ISO 80至ISO 51200,高感相比像素密度更低的X-T2没有削弱,传感器上还有216万像素用于相位差对焦,共有425个对焦点,100%覆盖了成像区域。

X-Processor 4是一块四核心处理器,相比现有机型处理器快3倍,再加上新传感器,X-T3电池续航张数增加了15%、达390张,最快AF速度达到了0.06秒,拍摄间隔仅为0.17秒,快门释放延时为0.045秒,启动时间仅为0.3秒,相比上一代产品(X-T2)相位差对焦成功率从81%提高至94%,低反差对焦成功率从60%提高至90%,高频分布对焦成功率提高到96%,提升非常明显。

不过X-T3最为惊人的提升应该算是连拍速度以及支持预摄,但据快门类型、画幅大小不同,X-T3连拍速度、连续拍摄张数有着巨大差异,具体如下:
约30幅/秒[仅限电子快门,1.25倍裁切](JPEG: 60幅;无损压缩RAW:35幅;未压缩RAW:33幅)
约20幅/秒[仅限电子快门,1.25倍裁切](JPEG:114幅;无损压缩 RAW:37幅;未压缩 RAW:34幅)
约10幅/秒[仅限电子快门,1.25倍裁切](JPEG:500幅;无损压缩RAW:48幅;未压缩RAW:39幅)
约20幅/秒[仅限电子快门](JPEG:79幅;无损压缩RAW:36幅;未压缩RAW:34 幅)
约11幅/秒(JPEG:145幅;无损压缩RAW:42幅;未压缩RAW:36 幅)
约8.0幅/秒(JPEG:200幅;无损压缩RAW:49幅;未压缩RAW:39 幅)
约5.7幅/秒(JPEG:无限;无损压缩RAW:62幅;未压缩RAW:43幅)
预摄:约30幅/秒 [仅限电子快门,1.25倍裁切](半按时最多20幅,全按后最多20幅,总共最多可拍摄40幅)
预摄:约20幅/秒 [仅限电子快门,1.25倍裁切](半按时最多20幅,全按后最多37幅,总共最多可拍摄57幅)
预摄:约10幅/秒 [仅限电子快门,1.25倍裁切](半按时最多10幅,全按后最多300幅,总共最多可拍摄310幅)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使用1.25倍裁切模式拍摄时,传感器上所有像素是参与成像的,但只有中央区域1660万像素以及该对焦点参与对焦、成像。为了适应1.25倍裁切模式,X-T3加入了“运动取景器模式”,在开启该模式后,EVF或是液晶屏上会增加一个方框,告知用户成像区域,周边图像则用于辅助构图。
X-T3连拍速度如此之快,自然需要一个好的取景器,它采用了一个369万像素、0.5英寸OLED取景器,放大率为0.75倍,眼点23mm,刷新速度高达100FPS,延迟低至0.005秒;液晶屏幕采用了X-H1同一结构,可三向翻转。

在拥有高速传感器后,X-T3视频也获得了质的提升,它是第一台可同时机内录制4K/60P 4:2:0 10 bit,HDMI输出4K/60P 4:2:0 10 bit视频的APS-C画幅微单相机,在拍摄F-Log+DR400%视频时,最低感光度已从ISO800降低到ISO640,同时果冻效果大为削弱。在年底更新固件后,将支持HLG格式的HDR视频。


X-T3拥有更高像素,更高的连拍,价格却更低,富士将同时上市银、黑两色机身,单机售价只要9790元,18-55套机售价更是低至11900元,看来尼康、佳能双双发布全副微单给富士压力不少。


6#
热心的小回应  16级独孤 | 2021-1-7 19:37:43 发帖IP地址来自
更新:
最近出门拍了拍,感觉直出更加讨喜了。

已上手xt3。可能是机身更小的缘故,比xh1手感更扎实。更加有拍摄欲望。

拍了拍小物件儿。

原答案:
我觉得值得。我已经把xh1卖掉了。

处理器方面的巨大提升可以充分利用未来的固件升级红利。没有ibis可以通过三轴稳定器弥补。bhphoto的学生折扣只要1399刀,特别爽。
7#
热心的小回应  16级独孤 | 2021-1-7 19:37:44 发帖IP地址来自
没有过X-T系列之前的机型,老尼康用户(尼康的视频功能可以说是没有),看在视频功能上入了X-T3,用了个把星期都想把尼康灭门了,以下的优缺点是和我之前用的尼康D750进行对比得出:
优点:
1、对焦点能满屏幕跑太爽了,之前用的D750只有中间区域有对焦点,人眼跟焦用来拍我家小孩很好;
2、直出色彩,尤其是人像的肤色,比D750的要好很多;
3、视频功能就不说了,哪一点都是欺负D750.
缺点:
1、宽容度不及全画幅的D750,在拍摄一些高对比度的照片后期时会比较明显;
2、目前还不能用Lr解Raw,需要连上富士自家的软件,而且还要把相机和电脑连接起来才行,太麻烦。导致我现在不拍Raw了,直接配合胶片模拟拍JPG,等Lr能解了再说。
附上我的开箱视频:
富士FUJIFILM X-T3 开箱上手!
8#
热心的小回应  16级独孤 | 2021-1-7 19:37:45 发帖IP地址来自
X-T3终于来了,不出意外的事情是外壳基本没有变,出乎意料的是对焦性能与视频性能迎来了大进化。

以下是观众老爷们关心的重要参数:

预售时间为2018年9月6日
X-T3机身+手柄套装预售11150元(单购13160元)
X-T3机身+XF18-55mm镜头+手柄套装预售13260元(单购15270元)
X-T3机身+XF18-55mm镜头套装预售11190元(单购12950元)
发货时间约2018年9月20日
在旧瓶中的酒有没有亮点?
小编觉得还是有的,首先是官方定价:9790,要比当年X-T2首发官价更低一些。并且给了价格相对适中的套装价格。相较于SONY APS-C旗舰A6500来说,价格稳定后的X-T3,凭借参数,手感,操作逻辑似乎更吸引人一些。

很多同学期待着富士改良AF性能,X-H1到达了主流水准,X-T3升级了CPU之后则更进一步,不仅让眼控对焦与追焦效能大幅提升,并且更多相位对焦像素的加入也让高速对焦的范围覆盖了几乎全画面,而且吃到CPU与带宽处理红利的“预摄“模式也让APSC机器有了M43旗舰的暴力感,这对于日常“宠物党““拍娃党“,”拍妹党“是很重要的,可以说XT3的出现直接对索尼与佳能旗舰APS-C速度机发起了挑战!
我觉得最爽的还是30fps连拍下的无黑屏EVF,配合预摄模式简直炸裂!

但针无两头尖,机身性能雄起了,但镜头却差口气,很多高画质镜头例如35mmF1.4,23mm F1.4等依旧使用老旧的马达,在富士镜头群里,无声高速的线性马达普及率并不高,这点着实可惜了…可以看到富士也一直致力于搭载LM马达,但很多主流定焦还没有吃到红利,由于研发周期长,新品更新慢也让很多富士用户伤透了心。
随后发布的XF200mm F2R(视角与虚化能力等效全画幅300mm F3),XF8-16mm F2.8R(视角与虚化能力等效全画幅12-24mm F4)都没有公布价格,估计富士自己也怕被吐槽,心里没底……
能提神振气的XF33mm F 1.0也要到2020年才发售,富士粉丝真的要变等等党了,连直播时的UP主阿布都吐槽“开始画大饼了……“
总的来说,机身确实不错,虽然外表没有新意,但内核与定价都显示出了诚意(挑剔党可以黑连拍缓存一下),其实拖累富士系统整体表现的还是镜头马达,希望富士研发与发布的周期能短些,再短些…….
更多样片:



9#
热心的小回应  16级独孤 | 2021-1-7 19:37:46 发帖IP地址来自
看到各大论坛对富士的评价,不得不说在中国,等级制度的恶俗还没有消失殆尽。
在全幅遍地跑的时代,富士apsc的存在似乎显得很另类,哪怕他们再怎么用心做产品,一句“底大一级压死人”就能让各路法师键摄踩得没法翻身。富士的思路很正确,apsc画幅是画质和重量最佳平衡点,富士的设计让很多摄影爱好者都有了出街拍照的欲望。
作为富士的粉丝,在论坛中常常被索尼用户嘲讽中伤,为什么在中国,维护自己爱好的东西都那么难呢?大概是因为这些索尼用户,觉得自己花的钱多就是正确,自己的相机性能强劲就是正确,一切他们相机的客观电子和光学上的优势,让他们觉得自己就是高你一级,就可以对你百般蹂躏,极力维护自己的面子,不能让你们觉得他的选择是错的,而是你的选择是错的。这种畸形的观念还会在中国的数码圈存在很久,因为中国人就是活在一个等级森严压抑的世界,他们极力渴求在自己的世界里树立权威,躲避现实的不满。
还是喜欢YouTube上的相机评测博主们,他们在表达自己的不同意见时,最喜欢说“i love this camera badly,it's awesome,but i prefer that one,because……”
民主的声音真好听。
10#
热心的小回应  16级独孤 | 2021-1-7 19:37:47 发帖IP地址来自
该补的课补回来,当算正常升级。
xt2是16年的产品了,当时出来之后没多久就落后。xt3要说值得还是值得的,毕竟价格还算好,视频上有了422的10bit,对焦上有了-3ev对焦和满屏相位对焦点。
画质方面,暂时不清楚新的cmos到底怎么样,但富士出人意料地放弃了万年iso200,这是好事。
一方面画质上限更高。
另一方面,可能说明xt3在减了0.32ev的情况下还能达成同样高光保留设定下同样的效果(即菜单中名为“动态范围”的选项),这侧面说明传感器动态范围可能有质变级的提升。——当然也可能只是开放了iso下限而已。

面对友商的全副微单们,它还是很怵的。

然鹅富士的问题是这个嘛?是镜头啊。机身再怎么刺激,还是要被将出的索尼微单秒来秒去。

11#
热心的小回应  16级独孤 | 2021-1-7 19:37:48 发帖IP地址来自
不知道为什么S粉和F粉总喜欢撕逼。
相机跟表、车一样,我喜欢真力时的超频你非说不如劳力士耐造,我喜欢宝马的操控你非说内饰不如奔驰。
道不同不相为盟。
人总是喜欢通过证明别人的错误来证明自己的正确。
藤井樹说的现象客观存在,但这种现象背后的原因可能更加深层复杂。
回到题目,XT3是台好机器,值不值得买因人而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积分:3118703
帖子:623848
精华:0
期权论坛 期权论坛
发布
内容

下载期权论坛手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