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动率分析不是一门技术,而是一门艺术

论坛 期权论坛 期权     
期衍   2020-12-19 13:20   5991   0


期衍专栏             — 权面解读 —
                     
                   市场变化解读                    
收益风险归因分析
交易结构介绍  


作者:Delta先生

来源:期衍(ID:vix-777)
在过去的两个月,我们的主要精力放在了两件事情上面,一个是把原来的名字“期权星球”升级成为“期衍”品牌,另一个就是终于完成了我们官网的升级工作:期衍网(www.7vix.com)。

期,寓指未来,衍,富足繁盛。

我们在官网为大家准备了期衍全体系期权课程、期衍资讯、期衍核心圈,还有期权交易者最常用的一篮子交易工具:波动率指数、微笑曲线、波动率锥、认购认沽比、Skew……

期衍官网已正式上线,可以看期权指数啦!


总之,欢迎大家常来,为你的交易提供助力,是我们的莫大荣幸。

言归正传,前段时间在期衍核心圈中,Vega老师在分析波动率时提到了一个交易分析工具:波动率锥。
   
      
这个工具目前在我们官网也可以看到,长这样:
      

      
不过这一会儿20%分位一会儿25%分位的,如果不加说明,你又是第一次看到这个,肯定是一脸懵的……


      

      


这也是为什么今天我出现在这里,来和你聊聊:什么是波动率锥?我们是如何分析波动率的。


要搞懂波动率锥,有两个前置概念你得整明白了:【历史波动率】与【隐含波动率】。


1、什么是历史波动率
标的的上涨或下跌,我们把它叫做波动,一段时间内标的上涨或下跌幅度越大,波动就大,然后我们把这个波动的大小用一个量化值来表达,这个值就是波动率。其计算方法就是将股票过去一段时间每天的涨跌幅统计出来,再计算一个标准差大小,再折算成年化就是波动率了,这种用统计标的过去一段时间内涨跌幅计算出来的标准差,就叫做历史波动率。


关于历史波动率有两点是比率要记住的:
1、它统计的是一段时间内历史的已发生的波动数据;
2、它形容的是标的资产的波动。




2、什么是隐含波动率
隐含波动率是从当下的期权价格里反推出来的一个指标,我们可以简单理解成期权合约的“市盈率”,我们经常讲现在隐波太高或太低了,可以理解成现在期权的估值太高或太低了,通过隐含波动率可以对比不同时点,不同合约期权价格估值是更高了还是更低。


关于隐含波动率,有两点需要记住的:
1、它是期权价格中反推出来的指标,形容的是期权的估值;
2、它反映了投资者对未来波动的预期。

嗯?什么?你说上面两段文字你每个字都看懂了连起来就是懂不起……好吧,天气预报你知道的吧?历史波动率就像以往的天气记录,历史上的今天降水多少、大风台风还是冰雹,统统记录在案,虽然从前气象学家们曾利用统计概率的方法来进行天气预报,比如过去50年在每年的7月15日下雨的概率是75%,所以今年7月15日下雨的概率大等等,但这种预报难免有些刻舟求剑,预报往往与实际差异较大。

而现今人们有了雷达卫星云图等多种全方位的观测手段,再结合越发成熟的大数据运算,人们可以用当下的观测数据演算反推出未来一段时间的天气情况,用这种手段进行天气预报精准度就大大提升了。隐含波动率也是如此,用当下市场的运行信息反推出来的合约预期波动率,相当于给期权市场的波动率做了一个“天气预报”。

波动率锥就是历史波动率与隐含波动率相结合的产物。

虽然我们常常把隐波比作期权的市盈率,但与涨起来动辄几十倍几百倍似乎看不到顶的市盈率(还记得市梦率吗?)不同的是,从统计结果上看,隐含波动率是具有均值回归的特点的,当隐含波动率远高于或远低于均值时,由于市场情绪或不确定性逐渐平复,最终隐波大概率会重新回到平均波动率水平。这种特点的存在,让人们可以一定程度上去预测判断隐含波动率是“高估”还是“低估”。
      

隐含波动率的均值回归

人们进而把“均值”这一区间范畴与不同期限的标的历史波动率的统计区间结合,就形成了波动率锥这一用于判断当前隐波“估值”的工具。


在这张波动率锥的图中,纵轴表示的是历史波动率,横轴是计算历史波动率的时间周期,我们网站上的图是对应到当月、次月、第一季月、第二季月四个合约剩余期限。


从图上我们也不难发现,之所以叫波动率锥,就是因为最后成图都是锥形的,这是因为长期波动率的变化随着时间的拉长被收敛在很小的范围,而短期波动率的变化则较为发散。


从上至下曲线分别表示该时间周期下历史波动率的90%、75%、55%、25%、1%分位数,相当于用历史波动率去框定了对应期限的合约隐波均值回归的“均值”区间。
      
      


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通过波动率锥去方便地判断在某一期限的合约隐含波动率处于历史波动率统计范围内的大致位置(也就是位于多少分位数,比如位于90%分位的话,就表明和以前历史波动率的90%相符或接近)。

我们按照这种方法去看看目前的近月合约,从上图中横轴最左侧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出,历史上剩余期限为20天的合约,它的隐波分布情况,最高时33%左右、最低时18.25%,而目前的隐波21.5处于50%分位左右,即正常均值位置,所以我们可以说现在的隐波不高不低,处于中等水平。

说了这么多,看上去挺复杂,其实这个工具其实说白了就是一把尺子,用起来可以特别简单,把当前市场的隐波放到波动率锥的图里看看处在什么位置,比较比较,对于对于隐波是“高估”还是“低估”就心中有数了。

当然,凡事都还是要辩证地去看,对于波动率的分析尤为如此。不管是常听人讲起的“均值回归”,还是很多人爱用的“历史波动率与隐波对比”、包括今天介绍的波动率锥,其本质上都是基于历史行情的统计结果去做判断,一把尺子走不了天下,千万不能陷入“刻舟求剑”的误区。

实战当中,隐波快速上升至所谓的“高估”区间时,静态讲此时确实是适合卖期权的,因为Vega、Theta绝对值变大,Gamma变小等等,但是动态来说隐波还可能进一步跳升,冒然卖期权是很容易遭受亏损的。而在2018年,市场持续震荡下跌,波动率一降再降,买方赚钱的机会并没有因为波动率到了10%分位而到来,而是因为波动率到了10%分位,适合买方赚钱的前提条件一步步成熟,许久之后才有了后面的“192倍”。波动率的涨跌所带来的“交易的条件”和你依据波动率做出的“交易的判断”,两者要务必分清楚了。

要不怎么说分析波动率不是一门技术,而是一门艺术呢?

添加微信领取免费期权课程

往期 · 推荐
1、期衍官网已正式上线,可以看期权指数啦!
2、横着涨的“牛市”
3、双节长假,卖方躺赚还香吗
4、期权中的伽玛刀,躲着点,挨上一刀就血亏

学习期权可识别二维码进入课程






进期权交流群




免责声明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
不构成投资建议
对使用本文观点所导致的任何损失
期衍不承担任何责任
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点阅读原文,学习全体系期权知识
分享到 :
0 人收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积分:95
帖子:32
精华:0
期权论坛 期权论坛
发布
内容

下载期权论坛手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