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管新规下的家庭理财通识:一文详解十大理财工具

论坛 期权论坛 期权     
享乐小微平台   2020-1-1 10:09   1333   0
[h1]1.银行理财
[/h1]

[h2]资金去向[/h2]银行理财,应该是大家最为熟知的理财工具了。它的资金大多用于高信用等级的短期融资,例如企业的商业票据等。按照国际惯例,银行理财被划分为现金类资产。


[h2]金融属性[/h2](1)安全性:安全性较高。过去我们是“闭着眼买理财”,因为银行理财几乎是“刚性兑付”,承诺保本保息。2020年底资管新规落地以后,资管业务彻底“打破刚兑”,其中也包含银行理财。简单讲,以前的“保本保息”变成了“自负盈亏”。但从资金去向来看,银行理财依然拥有较高的安全性。
(2)流动性:资管新规以前,短则7天,长则几年不等,中途不允许退出。资管新规以后,为规避金融系统内的“期限错配”风险,未来的银行理财投资期普遍将会在1年以上。
(3)收益性:收益率较低。2019年12月最新数据,银行理财平均收益率3.83%,通常情况期限越长收益率越高。未来的产品大部分将变成“净值型产品”,不再以预期收益率的形式来宣传和销售。
(4)投资门槛:一般5万元起。


[h2]风险提示[/h2](1)打破刚兑以后,理论上有亏损本金的可能性。允许的情况下尽量做到多个产品分散投资。
(2)存续期有限,需要不断的滚动投入,加之收益的不确定性,因此不适合用作长期理财安排。


[h2]适用场景[/h2]以短期现金管理为目标的保守型投资者。








[h1]2.结构性存款


[/h1][h2]资金去向[/h2]结构性存款,可以看作银行为了应对资管新规,为过去保本型理财寻找的替代品。通过与利率、汇率、指数或某些大宗商品挂钩,使存款人在承担一定风险的基础上获得比一般存款更高的收益。


[h2]金融属性[/h2](1)安全性:安全性高,保本,但不保证收益。
(2)流动性:通常在1年以内,不可提前支取。
(3)收益性:通常4%以下,有的银行在1%-7%之间,不保证收益,最终可能是7%,也可能是1%。
(4)投资门槛:一般1万元起。



[h2]风险提示[/h2](1)一旦产品开始运转,到期之前不可退出。
(2)存续期有限,需要不断的滚动投入,加之收益的不确定性,因此不适合用作长期理财。


[h2]适用场景[/h2]以短期现金管理为目标的保守型投资者。








[h1]3.大额存单[/h1]

[h2]资金去向[/h2]与结构性存款一样,同属存款。不同之处在于大额存单保证本金和收益(均适用于50万以下存款保险制度)。


[h2]金融属性[/h2](1)安全性:安全性高。根据存款保险规定,每家银行50万以内的大额存单100%保证本金和收益。
(2)流动性:通常为3/5年期,提前退出一般靠档计息,有些银行的大额存单有转让机制。
(3)收益性:目前普遍在4%上下,少数新兴银行可以到5%以上。跟传统定期存款不同的是,大额存单都按照单利计息。
(4)投资门槛:一般20万起。通常每家银行都有一个总额度,售完为止。



[h2]风险提示[/h2](1)期限比一般银行理财项目更长,提前退出可能损失收益。
(2)未来的收益率变化并不确定,因此不适合用作长期理财规划。



[h2]适用场景[/h2]专用款管理且期限固定的保守型投资者。









[h1]4.股票[/h1]

[h2]资金去向[/h2]如果在企业首次公开募股(IPO)时认购,那么钱直接交给了上市公司;以后我们买股票实际上是从其它投资者手上“接盘”,钱并没有进上市公司的口袋。但由于我们获得了股份,因此我们就可以享受企业发展红利和股价上涨带来的收益。


[h2]金融属性[/h2](1)安全性:波动性较大,走势呈现“牛短熊长”的特征。
(2)流动性:随时可以变现,大部分人都是长期套牢或者割肉止损。所谓「短线拿成了长线,长线拿成了价值投资」。
(3)收益性:股价的波动是一把双刃剑,高风险的另一面是高收益。但真正通过股票获得高收益的人凤毛麟角,能够长期持续稳定获利的更是传说。业内有说法「7赔2平1赚」,正确的解读应该是97人赔,2人平,1人赚。
(4)门槛:门槛低,几百元即可入场。


[h2]风险提示[/h2](1)股市最大的风险在于我们其实根本无法驾驭股价的波动,但又高估了自己的投资能力(一旦陷入这种蜜汁自信还很难出来)。殊不知股票投资对资金、心理、知识、方法的要求极高,且缺一不可。
(2)股市的另一个风险在于“跟风”。犹记得2015年的全民炒股热,从大爷大妈到刚毕业的90后大学生,在当时无一不认为自己是“股神”……后来发生的事都知道了,下半年“股灾”爆发,股票行情开始断崖式下跌,到目前位置,已经熊了接近五年。总之,大量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狂热带来的繁荣最终总是以一种让所有人都不愿意接受的方式戛然而止。


[h2]适用场景[/h2]以高收益为目标的激进型投资者。
无论如何,我们都不应该拿全部的资金去炒股,股票只能是资产配置的一部分。一般业余投资者,应当将这个比例控制在30%以内。
在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盈利途径(专业投资者称之为交易系统)以前,理智的做法是先只拿一小部分资金去试错。
另外,对多数人而言,基金定投可能是更适合的一种选择。引用巴菲特2013年给投资者的信中讲到的:“对于我的继承人,我的建议是把钱分成2份,10%放到短期的国债里,剩下90%放到低成本的指数基金里。我相信这样做从长时间来看比大多数投资者的结果都要强。”
关于基金定投,稍后会略作阐述。









[h1]5.信托理财
[/h1]

[h2]资金去向[/h2]所谓信托,其核心内容可以拆解为「得人之信,受人之托,履人之嘱,代人理财」。本文讲的信托理财指的是银行与信托公司合作推出的一种信托理财计划,资金多数投向了地方政府融资项目或者企业的资金需求。


[h2]金融属性[/h2](1)安全性:信托理财一直是高收益、高稳定性的代表,当然这一切也有可能只是刚性兑付下的错觉,资管新规以后信托理财究竟如何发展,我们不得而知。在已知的2018年,信托资产不良率为0.98%。
(2)流动性:通常1-3年,中途无法退出。
(3)收益性:2018年信托理财产品平均预期收益率7.93%。
(4)门槛:最低起投点100万。


[h2]风险提示[/h2]资管新规以后,我个人把信托理财归类为中等风险项目,在主观猜测与常识之间产生冲突的时候,我选择相信常识。高风险伴随着高收益,一个项目能够获得高于其它同类型项目的收益,绝大部分情况都是通过放大风险来实现的;再者,站在融资方的角度去想,如果可以获得更低成本的融资,为什么要多付出成本呢?
资管新规时代,对待信托理财,至少先观望一段时间,看看行业整体数据、不良率,平均收益率、预期收益达成情况等等。俗话说,潮水褪去才知道谁在裸泳,是骡子是马先拉出来溜溜。



[h2]适用场景[/h2]以中短期现金管理为目标的高净值中庸型投资者。











[h1]6.货币型基金[/h1](货币型基金vs银行理财)



[h2]资金去向[/h2]提到货币基金可能有人还不清楚,但说到余额宝肯定都知道,余额宝就是一个最常见的货币基金。货币基金一般投资于银行存款、政府债券,企业短期债券等;相应的,银行理财产品则以企业短期借贷为主;


[h2]金融属性[/h2](1)安全性:安全性较高。
(2)收益性:目前基本在3%以下,受市场利率影响较大。
(3)流动性:纯货币基金没有固定期限,随时进出;短期理财类的货币基金和银行理财产品类似,都有约定的期限。
(4)投资门槛:货币基金大多1元起投;银行理财一般5万元起。



[h2]风险提示[/h2]利用货币基金来理财,最大的风险是——在里面放太多钱。很多人甚至把余额宝当成唯一的理财工具,它确实方便省心,但同时也意味着资金利用效率低下。放在货币基金里的钱,合理的比例应该占收支结余的10%左右,最多不超过20%,储备3-6个月的生活费,以备不时之需,即可。


[h2]适用场景[/h2]零花钱或短期储备型资金管理。













[h1]7.债券型基金[/h1](债券型基金vs信托理财)



[h2]资金去向[/h2]债券型基金,即用来买债券的基金。常见的债券比如国债、政府债、企业债等。
所有的理财项目,按照性质,都可以分为债权投资和股权投资两大类。信托理财本质上是一种债权投资,一个信托计划的资金投向单一的项目;债券型基金本质也是一种债权投资,以基金的形式募集投资款,同时投向多个债权项目。有的信托计划具备抵押、担保,而债券基金则没有类似的担保条款。


[h2]金融属性[/h2](1)安全性:根据投资股票比例的不同,可以分为纯债券型基金和偏债券型基金,二者相比,纯债风险更小。
(2)流动性:有些可以随时赎回,有些有固定投资期。
(3)收益性:无预期收益率,纯债收益通常低于偏债基金。
(4)投资门槛:债券基金百元起投;信托理财100万起。


[h2]风险提示[/h2]债券基金总体风险较小,但依然有损失本金的可能性,因此不应该盲目追求收益,如果是理财新手,更建议从银行系的产品入手。


[h2]适用场景[/h2]以中短期现金管理为目标的保守型投资者。










[h1]8.股票型基金[/h1](股票型基金vs股票)



[h2]资金去向[/h2]股票和股票基金一样,均投资于股市。最大的区别在于股票基金同时持有多支股票。



[h2]金融属性[/h2](1)安全性:同时投资多支股票,因此风险相对分散。

(2)流动性:可随时进出。

(3)收益性:短期和炒股类似,会受股市波动影响;如果是长期定投(定时不定额的投入),相当于用时间分摊了风险,实际上运用的是「时间+复利」的效应,收益会比较可观。(当然这只是理论上的)
(4)门槛:百元起投。



[h2]风险提示[/h2]基金定投是近几年各路理财大V都在推荐的理财方式,难免出现一些随意跟风买卖的行为;基金定投确实是比炒股更适合大众的一种理财方式,但如果没有系统合理的规划,考虑到长期坚持做同一件事的难度,本身也是一种风险。


[h2]适用场景[/h2]适合有规划有计划,并且能够坚持终身投资的中庸型投资者。










[h1]9.私募基金
[/h1]

[h2]资金去向[/h2]当我们说到购买「基金」时,习惯上指的是公募基金,私募基金一般就简称私募。
私募基金和信托一样,属于高净值人群专属的理财工具,投资门槛也是100万起。
和公募基金、信托不同的时,私募基金投资的范围极广,几乎什么都可以投,从股票、债券到未上市公司的股权(即股权私募基金)、金融衍生品(石油、黄金期货等)、房地产、基建项目……


[h2]金融属性[/h2](1)安全性:读到这里,我们应该具备一个常识了,在风险性上,股权项目>债权项目;私募基金属于高风险项目,基金经理的工作本质上是在管理这些风险。
(2)流动性:有较长的锁定期,最低1年以上,有的长达5-10年,期间不可退出。
(3)收益性:无预期收益,通常以基金经理或运营团队的历史收益做参考;一般会设置清盘线(比如亏损达到30%出局);除了收取固定的管理费,还会收取利润分成(2%+20%)。
(4)投资门槛:100万起。


[h2]风险提示[/h2](1)非专业投资者很难真正理解私募基金的投资策略,单纯依赖历史业绩来判断明显处于一种信息劣势。
(2)除了较长的锁定期外,还普遍存在惩罚性提前退出条款,当投资者发现基金表现不及预期时往往不能退出或者要遭受损失。


[h2]适用对象[/h2]以高收益为目标的激进型高净值投资者。








[h1]10.保险[/h1](增额寿险/年金险)



[h2]资金去向[/h2]如果在三五年前,我一定不会把保险列为一项理财工具(这里指狭义的理财工具),因为产品是硬伤。

2013年以前,保险产品定价利率2.5%,假设买一份理财型保险放40年,2.5%复利换算为单利是4.21%,五年前的银行理财年化多少?接近6%。
2013年费改以后,定价利率提高到3.5%,长期年金险提高到4.025%,依然放40年,3.5%复利换算成单利是7.4%,4.025%复利换算成单利是9.62%,目前银行理财年化多少?平均破4%。
看起来只是一个百分点的提升,但在复利和利率下行的双重加持下,它就凸显出了价值。


当然,利率虽然从2013年就放开了,但中间的产品市场也经历了一个磨合的阶段。真正的高预定利率的产品直至2017年前后才出现,到今天2019年12月19日为止,4.025%的年金产品基本绝迹,接下来就是一个统一的3.5%时代了。

以上为背景。

至于资金去向,一笔捎过。险资的管理和运用是受严格监管的,我们的权益是以合同条款的形式得以保障的。
保险运营的安全性可以看这篇:
保险科普系列03:买保险选小公司靠谱吗?5000字长文带你看懂中国保险运营机制买保险,选小公司靠谱吗?这本不该是个问题。不信你看,就不会有人这么问:小银行靠谱吗?要知道,保险和银行,同属现代金融的三驾马车之一。每次遇到这个问题,我都很想用这种「简洁」的方式来回答。不过作为从业者,我深知保险的公信力没法和银行相提并论。这个问题本质上还是源于大家对保险的认知存在偏差。因此写下这篇在保言保live|赞41评论72收藏322查看详情


[h2]金融属性[/h2](1)安全性:安全性最佳。
(2)流动性:通常前期流动性不足,长则5-8年,短则1-2年;后期通过减保、退保、保单贷款功能,几乎完全恢复流动性。
(3)收益性:目前大陆市场的理财型保险,只建议选择具有高现金价值的增额终身寿险和年金险,按照预定利率3.5%定价,优秀的产品长期irr接近3.5%。所有以保底利率、结算利率来宣传的万能险,在2017年保监会134号文以后,都不具备购买的意义。


[h2]风险提示[/h2](1)前期流动性不足,因此只适合用作长期资金安排,短期现金管理不适合以任何保险产品的形式来实现;另外对大多数中产家庭来说,配置保障型保险才是第一步,切勿本末倒置。

(2)有些理财型保险设计得很复杂,一般消费者往往很难真正识别其中的陷阱;可以记住一个简单规律,一个保险产品设计得越复杂,越是为了掩盖某些方面的不足,比如收益低于同类产品,终身流动性不足,某些核心保障责任缺失,等等。


[h2]适用场景[/h2]适合用于家庭长期基础理财规划,或养老金、教育金等未来刚性支出的规划。


想要了解更多理财知识的朋友们你还在等什么还不快扫描下面二维码加入我们?




分享到 :
0 人收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积分:
帖子:
精华:
期权论坛 期权论坛
发布
内容

下载期权论坛手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