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在担心什么?Libra的“问”与“题” | 思想季

论坛 期权论坛 期权     
大观天下志   2019-11-30 20:49   2266   0










王永茜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
全文约3495字,细读大约需要9分钟

前文回顾:Libra大事记,161天里发生了什么?Libra的政治经济学超主权的主权货币如何可能?

参与文末限时活动,赢得到APP“得到贝”与更多好礼



安·兰德在其代表作《阿特拉斯耸耸肩》的开篇提出了一个问题:“谁是约翰·高尔特?”没有人知道答案,但人人都在这样问,久而久之,这个问题就成了人们对所有无法回答的问题的答案。
相对于主权货币而言,数字货币的产生只有短短的11年历史,对于社会大众而言,什么是数字货币?这个问题就像“谁是约翰·高尔特?”一样,没有人知道答案
尽管如此,数字货币一直在发展变化之中。从最早推出的比特币到即将推出的Libra,发行者们试图开发出一种新型的、自由流通的、且具有稳定性的全球货币。但是,作为一种不可追踪的密码加密系统,数字货币很容易被犯罪分子用作洗钱等犯罪活动的工具。
以比特币为例,有学者对2009-2017年的比特币交易用户数据进行了分析,“发现约有25%的比特币用户和44%的比特币交易(次数)与非法活动有关;20%的比特币交易(金额)和51%的比特币持有量与非法活动有关。”那么,与比特币的交易表现相比,Facebook的Libra会有所不同吗



Libra的本质属性


Libra白皮书指出:“Libra的使命是建立一个简单的全球货币和金融基础设施,为数十亿人提供支持。”从这一使命观察,Libra力求集全球货币的最好品质于一身,如稳定性、低通货膨胀率、广泛的全球接受度等。
但作为一种数字原生货币,Libra在本质上与其他数字货币是相同的,都是一种数字加密货币。而作为一种数字加密货币,Libra与其他数字货币一样,也具有双面性:一面是其优点,即时、安全以及轻松跨境转移资金的自由;另一面是其缺点,匿名、无监管、极易被犯罪分子或者国际犯罪集团所利用,实施洗钱、恐怖主义融资或者逃税等违法犯罪活动


Libra的发行将会强化数字货币的优点。从技术上看,Libra会比其他数字货币更加全球化、低成本、也会更便捷。与十年前的技术水平相比,现在的技术水平无疑更加先进,这要归功于互联网和移动宽带的高速发展,使得全球数十亿人仅需通过一部智能手机,只要能上网,就能实现高速的全球互联和数字货币的转移。另外,这也要归功于发行方Facebook。作为一家拥有超过二十亿日常活跃用户的社交网络公司,Facebook与其他发行机构相比,显然更易访问、潜在用户更多、也更具开放性和国际互联性。
Libra的发行也会放大数字货币的缺点。从性质上看,Libra与其他数字加密货币一样,都是依靠区块链技术来实现数字加密,而区块链系统上没有真实身份,兼具开放性和匿名性。区块链是开放式访问,允许任何有互联网连接的人参与;区块链实行匿名的分布式治理方式,是一种不可追踪的密码加密系统。正因如此,区块链技术实现了数字货币的不可追踪性,但在安全性和透明性方面都存在着巨大的安全隐患。


尽管如此,Libra依然决定采用这种密码加密系统。Libra白皮书指出:“Libra Blockchain是假名的,允许用户持有一个或多个与其真实身份无关的地址。”这表明Libra协议不会将用户与其现实世界的真实身份联系起来,用户可以自由创建多个账户,由同一用户控制的账户之间也不会有固有联系。这种协议有利于增强用户的隐私保护,但会放大区块链在安全性和透明性方面的安全隐患。






Libra被滥用的风险


数字货币是加密的无形货币。“加密”意味着匿名,“无形”意味着不存在实体形式,而这二者加起来,意味着数字货币极易逃避监管
尤其是,在一个充满着毒品犯罪、有组织犯罪、恐怖活动犯罪、走私犯罪、贪污犯罪和逃避税收犯罪等犯罪的世界里,匿名可以被滥用,可以被用来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的来源和性质,可以被用来防止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被没收或者被处罚金。正因如此,数字货币缺乏主权货币的关键属性,不被视为一个完整形态的货币
在过去十年里,以比特币为代表的数字货币已经被证明频繁用于洗钱等犯罪活动。为了避免重蹈覆辙,Libra白皮书声称,其区块链选择的是一些声誉较好的实体:“创始成员都是具有良好声誉的组织,因此不太可能会恶意行事。”


/ Libra的28个初始创始节点,其中7家已退出

但是,数字货币这种被滥用的风险并非“良善”的创始成员即可解决的。首先,区块链系统具有匿名性,是一种不可追踪的密码加密系统。只要采取区块链技术,就意味着数字货币具有被滥用的安全隐患。
其次,区块链系统具有开放性,实行分布式治理。从正面看,这意味着没有任何实体能够控制网络;反过来看,这意味着没有任何实体能够避免数字货币被滥用的安全隐患。上述这两面相依相存。
按照这一逻辑继续推理。Libra没有解决数字货币被滥用的安全隐患就面向全球发行、且其预计服务的匿名账户将会以数十亿(同一用户可以控制多个账户)计。由此可能产生的问题就是,Libra可能被滥用的风险比率也将创历史新高。
Libra发行后,由于其更加全球化、低成本、更便捷,预计其持有量和交易量都会比比特币等数字货币更高。在现有的监管环境下,如果比特币被犯罪分子滥用的非法交易比例是20%(交易金额)和51%(持有量),那么,Libra的非法交易金额和非法持有量在比例上也将是十分可观的,至少在逻辑上如此。



对Libra监管的“法律真空”
Libra尚未发行,如何对其进行监管就已然形成了一种监管聚焦。人人都在讨论如何监管它,遗憾的是没有人知道到底该如何监管它。美联储说要监管,但尚未出台具体的监管措施。英国政府表示将对数字货币的交易实行更严格的监管,但实际上仍在观望数字货币的发展。可以说,Libra引起了足够的关注,但如何对其监管仍是“法律真空”
问题可能依然出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因为Libra采用的是不可追踪的加密系统。不可追踪的加密系统是数字货币产生的基础,也是其迄今为止最大的吸引力。但由于不可追踪,数字货币存在着巨大的不安全隐患。
例如,日本比特币交易所Mt.Gox在2011年6月和11月之间丢失了大约65万枚比特币,但由于不可追踪,此案至今未破,丢失的比特币去向不明。
但是,不可追踪的加密系统是数字货币相对于主权货币的一个优势。因此,尽管存在着不安全隐患,Libra依然决定采用这一系统,只是提出要与金融部门和各行各业的监管部门合作,“确保可持续、安全和可信赖的框架支撑这一新系统”。但是,如何具体地开展合作?又如何进行监管?Libra没有提出任何可行的方案,如何对其监管仍是“法律真空”


/ Mt.Gox黑客袭击事件仍然是史上最大的比特币盗窃案
二是因为Libra允许用户匿名。从产品设计上看,允许用户匿名(或者假名),可以增强客户隐私,有利于吸引更多用户使用。但从制度管理上看,匿名的用户身份与其真实身份无关、一个用户可以控制多个匿名账户,账户之间的关联交易和固有关系不会被暴露或者被监控,这些都将增加管理和监管的难度,导致管理和监管在实际上无法有效地进行。
Libra尚未发行,但比特币在这方面已经暴露出了巨大的问题。为此,国际“反洗钱金融行动特别工作组”(FATF)要求对虚拟货币兑换所实行“注册制”和“许可制”,进行反洗钱监管。注册制和许可制都属准入机制,目的是为了确定用户身份,确保整个区块链系统可控。但从根本上看,如果不实行实名制的话,注册制和许可制也很难真正地做到有效监管。
Libra需要在匿名与可控之间寻找平衡。如果允许用户完全匿名,那么在数字货币领域很容易出现事实上不受监管的“法外空间”。为了避免“法外空间”的存在,数字货币既要匿名、也要可控,但在匿名与可控之间,存在着不可缓解的紧张关系。
目前,世界各国都在自主制定对数字货币的监管举措。例如,俄罗斯宣布使用虚拟货币的行为属于违法的方针。日本通过修正《资金结算法》,对于出售或兑换虚拟货币的交易所引进了注册机制,便于追踪违规资金的流动。但总体而言,只要上述两个方面的问题继续存在,那么,各国对Libra等数字货币的所谓监管都将无法消除事实上的“法律真空”。




对Libra可能的监管



如果Libra能够顺利发行,那么世界各国和国际组织必须花费异常的监管力量,防止Libra在世界范围内被有组织犯罪、恐怖主义犯罪、毒品犯罪和走私犯罪等国际犯罪所滥用。
从反对国际犯罪的经验上观察,可行的监管路径大致有两种:一是从数据路径着手,建立专门的国际犯罪监控体系。这要花费巨大的人力物力,对与国际犯罪活动相关的诸多方面的信息进行网络监控、分析和评估。从技术手段上看,通过网络进行的每一笔交易都会留下数据路径(数据折痕、数据线索、隐藏数据的隐藏线索等),利用合适的系统资源可以追踪到这些数据路径。
二是从资金路径入手,跟踪相关的国际犯罪的资金链条流转。例如,欧盟近年来通过立法积极建立起与国际犯罪行为(包括跨境)相关的可疑金融行为监控机制,并将这种机制称为“跟着金钱走”。
但无论是数据路径、还是资金路径,对Libra的实际监管效果都将十分有限。这里有一个悖论:从技术手段上看,这两种路径都是可行的;但在司法实践中,这两种路径都将是收效甚微的
可以设想,随着Libra用户的增多和国际交易的频繁,这两种路径的管控数据在数量上将是无比巨大的。Libra的预期用户是全球几十亿人,任何国家、任何政府或者任何部门想要有效地监控这几十亿用户所使用的几十亿、甚至上百亿个账户,实际上都是不可能的。
监管部门需要搜集处理的信息与其提炼得到的犯罪情报之间,将会存在着巨大的不平衡:搜集的大量信息中可能含有犯罪情报,但犯罪情报与大量信息混杂在一起,要精确地将犯罪情报(米)从大量信息(糠)中筛选出来并非易事。因此,这一问题被称为“米糠难题”。
米糠难题是数据分析中的常见问题。罗伯·塔沃尔斯泰特在其经典研究《珍珠港:预警与决策》中,将此问题称为“噪声与信号问题”,她注意到,人们希望收到和了解的信息常常夹杂在大量环境噪声之中。
因此,即便Libra的监管部门采用最先进的大数据挖掘技术,面对全球如此庞大的匿名用户信息,要从中挖掘出与犯罪活动相关的有用信息都将是一个巨大的“米糠难题”或者“噪声与信号问题”。或许,本文的预测和分析有些悲观了,但Libra确实需要在匿名与可控之间实现平衡。一旦平衡失当,Libra被滥用的风险将不可控。但Libra能否在匿名与可控之间实现平衡?全世界都在期待一个答案。 END





11月26日-30日参与打卡&互动活动一起“得到”很多











分享到 :
0 人收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积分:69
帖子:4
精华:0
期权论坛 期权论坛
发布
内容

下载期权论坛手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