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比尔盖茨的财务顾问迈克拉尔森?

论坛 期权论坛 study     
陆海天   2017-12-12 08:12   14584   9

分享到 :
0 人收藏

9 个回复

倒序浏览
2#
hunan009  1级新秀 | 2017-12-13 13:44:45 发帖IP地址来自
拉尔森是个理性的聪明人,虽说现在微软百分之四十五的股份价值2900亿,可在当时的情况下,又有谁能预料到微软会发展得这么好,估计比尔盖茨本人当时都不会预料到。
3#
苏藤格予  2级吧友 | 2017-12-14 11:14:47 发帖IP地址来自
  迈克尔·拉尔森1959年出生于北达科他州,在克莱蒙特·麦肯纳学院获得经济学本科学位,随后在芝加哥大学获得MBA学位,时年仅21岁。毕业后先是在石油公司阿科(Arco)从事兼并收购,而后在百能投资(Putnam Investments)管理债券基金。在百能投资工作两年后,拉尔森辞职开始筹办自己的公司。当时正在考虑在波士顿收购一家财富管理公司的拉尔森可能预想不到,他会成为盖茨FO的掌舵人。
  在拉尔森正式上任之前,有一段重要的插曲。上世纪1990年代微软公司发展得如火如荼,盖茨的大部分精力仍然投入在微软公司。这时他的个人财富管理体系仍未成形。盖茨当时的慈善事业由其父亲老盖茨(William H. Gates Sr.)在家中的“地下室办公室”一一处理,而他的个人财富,则由一间名为多米宁收入管理(Dominion Income Management)的公司代管。
  老盖茨是西雅图的知名律师,曾参加过二战,当过非营利组织的志愿者,退休前是一所全球律师事务所的合伙人,这家律所后来跻身全美十大律所,旗下拥有超过1800名律师。随着盖茨财富的增加,非营利机构请求捐款的申请越来越多。盖茨曾计划从微软退休后开始专心做慈善事业,但父亲却建议盖茨尽早开始筛选募捐请求,并捐出一部分钱。
  1995年,盖茨拨出约1亿美元创建了一个基金会,由父亲经营。老盖茨先行评估所有请求,并标注出最有可能的申请,定期送到儿子家,小盖茨随后将回信寄给父亲,最终,无论申请人是否能够获得捐赠,老盖茨都会向所有募捐人回信。父亲对基金会的照看持续了13年,直到比尔·盖茨2008年辞去微软日常运营职务。
  在财富管理方面,多米宁收入管理公司由安德鲁·埃文斯(Andrew Evans)负责管理。埃文斯比盖茨大4岁,他们在微软创办初期相识,后成为密友。两人拥有共同的爱好—科技公司股票与跑车,埃文斯甚至拥有自己的赛车车队。盖茨不仅是埃文斯及其妻子安娜的好友,也是埃文斯三个孩子的教父。两人不讨论科技股的时候,就一起讨论跑车和自驾游。他们也是近邻,两家距离仅有15分钟车程。
  1980年,埃文斯夫妇创办了埃文斯·卢埃林证券公司(Evans Llewellyn Securities),他们非常勤奋,每天早上5点就开始进行股票交易。虽然盖茨身边金融大咖环伺,但好友埃文斯自然而然地获得了更多青睐,一直都在帮助盖茨管理投资。
  或许因为没有经过深思熟虑的规划,而两人私交甚深且仅止于口头约定,埃文斯与盖茨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并不清晰,并无权、职、责、利的明确划分。埃文斯拥有盖茨个人证券交易账户的管理权,操作盖茨所持微软股票的每季度减持,并通过多米宁收入管理公司管理盖茨的部分个人财富,以及埃文斯夫妇的个人财富。基于对好友的完全信任,盖茨甚至不曾审计埃文斯的投资和运营。
  正是由于帮助比尔·盖茨进行股票减持及投资,分配由此带来的丰厚佣金收入,埃文斯对华尔街投资银行拥有巨大的影响力,包括微软公司的主办投行高盛。当然,埃文斯也有效运用有利的交易地位从多家投行获得了甚为有利可图的投资机会,包括多家热门公司的Pre-IPO项目。
  《华尔街日报》1993年一篇报道深入挖掘出埃文斯夫妇不为人知的过去。由于涉嫌内幕交易、股价操控等,他们曾被美国证监会多次起诉,并被给予市场禁入等多项处罚。1985年,他们帮助一位银行家非法转移52万美元的资金,被判银行欺诈罪而入狱6个月。由于比尔·盖茨名满全球,埃文斯夫妇不光彩的过去引发了轩然大波。
  盖茨的母亲玛丽得知消息之后深感担忧,她认为埃文斯的品行影响到了家族声誉,要求盖茨远离埃文斯夫妇。此事也引起了盖茨的深刻思考:
  一方面,职责与权限不清晰的情况下很容易造成职业经理人与家族的利益冲突,而品行不端的经理人会对家族声誉造成严重影响;
  另一方面,更为深远的问题是,微软公司、慈善事业和个人财富之间如何平衡?
  他需要一个专业化、结构化的财富管理体系。这些都对日后其家族办公室的建立产生了重要影响。
  瀑布投资的定位与职责
  盖茨需要尽快找到一名新的家族投资负责人。他需要一名能力出众、人品端正、值得信赖的专业人士,并建立一支专职团队,从而使自己能够专注于微软公司和慈善事业。有了前车之鉴,这位必须能让盖茨100%放心,方正贤良、秉公任直,不用事事过问。因此,盖茨委托猎头伯特·厄尔利(Bert Early)帮忙寻找满足条件的候选人,厄尔利联系上了时年33岁的迈克尔·拉尔森,那时他正在打算自己创业。
  起初,厄尔利并未与拉尔森提起盖茨的名字,而是说为美国西岸一名科技富豪管理财富。厄尔利要求拉尔森给出13名推荐人的联系方式,并与每位推荐人深谈足足一小时。最终得到的结论是:拉尔森在人品和专业上完美无瑕,完全吻合盖茨的要求。
  根据《财富》杂志的报道,拉尔森在刚开始得知要为盖茨工作的时候甚为犹豫。他敏锐地预判到,盖茨应该是解雇了某位主管后才找到他,并且盖茨可能并不是一个容易合作的人。但两人的见面打消了彼此的顾虑,拉尔森的业绩记录、投资理念与风险管理哲学深得盖茨的认可;拉尔森也放弃了创业的想法。拉尔森曾说:“对我来讲,我拥有世界上最好的职业。只需要做纯粹的投资,不用做营销推广,也没有太多的管理负担—我需要管理的客户关系也仅限于盖茨一人。”
  于是,盖茨聘请了迈克尔·拉尔森。他们的分工非常简单—拉尔森通过家族办公室进行投资,负责增长财富;盖茨决定如何将财富捐赠出去,负责运用财富。
  瀑布投资正式成立于1994年,定位十分纯粹,仅涉及盖茨金融资本的管理与投资,并不涉及盖茨家族日常支出、家族管理等其他层面,我们可以将其看作为投资型单一家族办公室(Single Family Office,SFO)。为避免盖茨的财富过度集中于微软公司,将财富分散投资于科技行业以外的资产,每季度减持微软公司股票所获得的现金,大部分被转移到瀑布投资进行管理。事实上,比尔·盖茨的瀑布投资与迈克尔·戴尔的家族办公室MSD Capital十分相似—二者定位完全一致,为单一家族管理金融资本,分散投资家族财富,避免对家族主业(科技行业)过高的风险敞口。
  在投资决策上,盖茨授予迈克尔·拉尔森充分的自主决策权。盖茨设立家族办公室的初衷,就是希望将财富管理交由专业团队,这样他才能全身心投入微软公司及慈善事业。瀑布投资每两个月向盖茨汇报一次,其日常运营及投资决策完全由拉尔森拍板。当然,盖茨能如此放心地将财富交给职业经理人,与最初谨慎的背景调查及两人高度一致的投资理念有着莫大的关系。
  盖茨和拉尔森商定,所有信息科技或生物科技的投资仍然由盖茨亲自掌管,如前文中提到1989年成立的Corbis Images。此外,比尔·盖茨还持有BGC3(Bill Gates Catalyst 3),一家专注于科学、科技服务及工业研究的智库及风险投资公司;Research Gate,一个科学家和研究员的社交网络;以及核反应炉开发商Terra Power的部分股权投资等。
  对中国家族而言,大部分财富积累于实业的民营企业家们在各自熟悉的领域中均为行业翘楚,对与行业技术和战略方向的掌握非常精准,但纯粹的金融投资往往是专注于实体运营企业家们的短板。比尔·盖茨家族办公室则提供了一个范本:这种将金融投资授权给专业人士,而自己掌管实业投资的主副搭配十分成功。
  大隐于市的家族办公室
  瀑布投资总部坐落于西雅图郊区柯克兰(Kirkland)的一座无名大厦中。目前大约拥有100名员工,无论资产规模还是员工人数,都可称得上大型SFO。然而,媒体对其的报道寥寥无几,大众对比尔·盖茨的FO更是闻所未闻,如此成功的潜行效果完全归功于拉尔森的“隐身”政策。
  1994年开始管理盖茨的资产时,拉尔森与盖茨为FO选择了“瀑布投资”这个名字,因为这种大众化的公司名字在美国屡见不鲜,几乎在每个州都能找到叫瀑布投资、瀑布管理之类名字的公司。这使得从FO的名字联想到比尔·盖茨十分困难。
  盖茨对拉尔森自信但低调的性格十分满意。拉尔森的生活简单而富有纪律性,他经常穿着牛仔裤和粉色的T恤衫。拉尔森名片上并不显示瀑布投资的名字,他也从不提起比尔·盖茨的名字。拉尔森相信,在其前任造成如此不良影响之后,低调行事是为盖茨这种世界知名人物管理财富最为合适的策略。
  瀑布投资员工都需要签订保密协议,即使离开公司之后,保密协议仍然生效。家族办公室亦不鼓励员工使用社交网络,例如Facebook、Twitter,同时限制其向外部发送电子邮件,以最大限度地保护隐私。
  不仅如此,拉尔森还十分谨慎地掩饰着投资项目中能与盖茨牵上关系的蛛丝马迹。为了尽量避免瀑布投资名字的出现,拉尔森设立了多家有限公司来进行房地产投资。例如,2009年,拉尔森派遣一名25岁的员工谈判购买佛罗里达州朱庇特岛(Jupiter Island)上的一间豪宅。拉尔森避免亲自出面,他指示该员工以瀑布投资一间子公司的名义出现,整个交易过程看不到任何瀑布投资或比尔·盖茨的影子。最后,拉尔森以500万美元低价买下的这处豪宅,短短5年后已经增值到1200万美元。
  虽然瀑布投资对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披露了其部分投资组合,但在2009年后,SEC授予其档案保密的权力,除了已经公开的权益,任何投资交易或权益变更都不再需要公开。因此,即使在金融行业透明度高的美国,盖茨家族财富的私密性仍然相当高。
  尽管行事为人低调,拉尔森仍然孜孜不倦地扩展人脉网络,捕捉对于投资来说极具价值的情报和信息。拉尔森将100亿美元的资金分配给约25家外部基金,一方面掩饰比尔·盖茨财富的投资去向,另一方面则像八爪鱼一样,能够有效地获得新的投资想法和机会。他非常重视人际关系的价值,在此中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拉尔森每年都陪同盖茨参加一年一度召开的TMT行业盛会—太阳谷峰会,与行业大咖们深入交流最新的前沿趋势。
4#
多维  1级新秀 | 2017-12-14 12:31:56 发帖IP地址来自
这就是雇人给他开工资帮助自己资产缩水10倍的经典案例
5#
风起秋末  3级会员 | 2017-12-15 15:45:18 发帖IP地址来自
数字说明问题,投资这行就是这么残酷?什么质量?美元就是美元,实实在在的钱
6#
苍穹蓝  2级吧友 | 2017-12-16 12:07:57 发帖IP地址来自
分散投资对冲风险和集中投资获取最大利益,两者间的争论在金融界由来已久,且永远没有绝对答案,只看如何适合自己。
电子技术行业由于更新换代快,你永远不敢确定未来十年还是不是龙头,例如联想,十年前可能无法想象pc端产业的萎缩这么快,手机销量暴增,而微软也是这次技术变革的受害者,再过十年,谁能预测如何?如果现在美国股市整体崩盘,盖茨应该重新all in微软股份吗?
也许拉尔森的年均收益只有10%,客观的说,这收益偏低,但这可不是知乎里常算的“如何跑赢指数基金”之类题,这是几百亿美元,市场里是一场巨浪,用巴菲特等少数金融巨子的收益来套,是不是太过分了?
还有人算过全投巴菲特的伯克希尔公司,有没有考虑这其中的风险?就算不考虑风险,你让世界首富的脸往哪放?
7#
懒人一枚  1级新秀 | 2017-12-17 05:53:01 发帖IP地址来自
泻药。

反对一下现在最高票的那个答案。@GEnETsuI

所谓有质量的财富就是以回撤作为标准?搞半天你用量化基金的标准来衡量财富?

首先定义一下什么是风险:从价值投资的角度来看风险是permanent capital loss, 而不是volatility. 意思就是今天市场波动一下你损失了10%和公司基本面变化一部分公司业务不再盈利你损失10%是完全不同的,前者是volatility、后者是永久性资本损失。

回到正题,从评价机构投资者的角度,99年财富850亿到2017年1250亿,毫无疑问跑输大盘。更印证了大部分基金经理都在destroy value。

说到底是盖茨对自家生意不关注了没信心了才把大部分财富拿出来做慈善,不然很多种方法在不卖这么多股票的情况下达到一样的捐赠程度。微软这么多年underperform 和不是大股东-创业-管理人的模式有很大关系。

说这个财富顾问好的真是不如把钱给巴菲特,尽管巴最近几年业绩也不行了,也比现在这个performance好。

本身很优质的公司,大股东创始人不在意了,公司文化僵化,一手好牌打成现在这个样子,作为投资人也是干着急没用。
8#
夏提雅  3级会员 | 2017-12-17 15:38:15 发帖IP地址来自
我比比尔盖茨和他的财务顾问加一起都聪明系列...


普通人投资只关注收益,但是专业的投资者会同时关注收益和风险
“多元化投资”可以大大降低非系统性风险。
有名的基金绩效标准化指标“夏普率”公式为:
(平均资产组合回报 - 无风险回报)/ 资产组合回报的标准差
这里标准差即为“风险”的度量。


------------------------------- 饥饿是大敌 -------------------------------
设想有四个平行宇宙的地球:


地球001:比尔盖茨把“所有的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即一直只持有微软股票,但是微软在几次大危机中消亡(互联网泡沫破裂、反垄断调查等),那么比尔盖茨可能现在连900亿美元都没有;


地球002:比尔盖茨没有把“所有的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而听取了财务顾问的建议“多元化投资”,微软虽然在几次大危机中消亡,但是“此消彼长”,他的其他公司股份完全可能增长更多,弥补微软下滑的损失,那么比尔盖茨依然有巨额财富;


地球003和地球004就不分析了,总之“你大爷依然还是你大爷”。


------------------------ 就算是怪物的肉,也是营养! -------------------------
历史上好像“大而不能倒”的公司最终被超越甚至消亡的例子比比皆是:
IBM风光不再、Nokia名存实亡、柯达更是彻底消亡 ...
国内如盛大、网易、金山也都曾一枝独秀、大而不倒。


简单来说,即使强如世界首富也难以看清“历史的进程”,你引用的那段话完全是“后知后觉,事后诸葛”


而正是“资产多元化投资”才让比尔盖茨无论任何情况都能稳坐世界首富,也正是“技术多元化投资”才能让微软、谷歌、脸书在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如日中天。
9#
Guard  1级新秀 | 2017-12-27 02:09:44 发帖IP地址来自
首先,我觉得,要搞清楚一件事情,这很明显有个偷换概念的问题,比尔的财产,或者说身家,主要构成到底是什么(ω`)?对,没错,如各位所言,就是不同形式的股份。那么既然是股份,你怎么能保证股价的更迭在原有的45%左右的基础下保持现有的幅度。
有人可能会说,这tm对微软有什么影响,谁持股不是一样运营么?
事实上大不相同了,摒除继续发行股份的降低占比的机制,就算这样,微软一家接近45%的股份被一方所占有,这对公司前景的发展就是一个很不利的因素。
员工持股的例子并不少见,而45%已经可以说几乎是某种意义上的私有制公司了,带来的弊端首当其冲就是,稍微有一点风吹草动,财产就会受到难以想象的波及,加以绩效上的落后,撑死了也就伯克希尔哈撒韦的水平,而且,诚然盖茨不是一个成功的资产管理者,单论投资眼光(仅考虑财富意义上的增长,不考虑社会贡献等),和巴菲特差距,emmmm不用我说,大家心里有数。
然后回归到现实上面来,我觉得卡尔森的确是一名相当成功的财富管理者,对于喷子我只想说,你行你上啊,怕不是另一个经纪人携款潜逃了。开个玩笑,乐呵乐呵得了,别想歪啊。



从股权的持有来看,从现实上,股份的总发行量是不可能不变的,你硬要说盖茨还可以追得股份我也没意见,但是这毕竟是一家上市公司, 投资人还等着吃饭呢!!!!!!
利益的获取总是不断平衡的后果,如此高的股权占比带来的势必是发行股份量的增加,别的不说,就算是小摊小贩,都总是有人想分一杯羹呢,更何况微软这样的公司。不减持的话,带来的最明显的变化就是,资本博弈中微软得到的资金不足,单是这一点,就远远落后于竞争对手了。大可以看看那些市值前几的公司,有个人占比太高的么????不存在的,因为这样的公司,早就在竞争中被淘汰了。
我们永远无法考虑未来,3dfx还崩了呢,ibm还成这样子了呢,就算保持原有股份,现在的身家变动又能有多少。带来的风险,又有多少。
你以为你只折断了一只蝴蝶,其实你失去了整个世界。
10#
翟江波  3级会员 | 2018-5-12 21:47:51 发帖IP地址来自
及格但不是优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积分:519
帖子:5
精华:0
期权论坛 期权论坛
发布
内容

下载期权论坛手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