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大宏观 | 中国打喷嚏,美国也感冒?

论坛 期权论坛 期权     
文话宏观   2019-5-26 01:59   1955   0
特别提示
本订阅号中所涉及的证券研究信息由光大证券研究所宏观研究团队编写,仅面向光大证券客户中专业投资者客户,用作新媒体形势下研究信息和研究观点的沟通交流。非光大证券专业投资客户,请勿订阅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



张文朗        刘政宁

摘要       ———————————————
         
                2018年底美股和美国宏观经济指标快速调整,既有内部原因,也有外部影响。后者容易被投资者忽视,以至于对美国经济的看法产生偏差。传统的说法是“美国打喷嚏,全球就感冒”,但随着其他经济体的重要性上升,这个情形似乎发生了变化。

                中国对美国经济的影响在上升。2017年底中国信贷脉冲领先于欧美PMI见顶,中国总需求也率先回落。与此同时,特朗普挑起中美贸易争端,反而害了美国自己。中美贸易冲突升级后美国对中国出口大幅下跌,拖累美国总出口。从全球视角看,中国的经济地位今非昔比,中美两国在全球产业链中的重要性较20年前大幅上升,两国的贸易摩擦也必会引发市场担忧。

            另一方面,欧洲经济走弱连累美国。欧盟是美国第二大商品出口、第一大服务出口市场,欧洲也是美国跨国企业对外投资的最主要目的地。数据表明,美国公司在海外的产出大都销往本地,标普500成分公司有40%的盈利来自包括欧洲在内的海外市场。2018年美国企业海外利润增长先于国内利润下滑,表明外部经济走弱对美国企业影响显著。

                从产业角度看,油价下跌、全球汽车产业不景气亦有拖累。页岩油技术的发展令美国石油出口大增,美国也将在不远的未来成为原油净出口国。去年底油价大幅下跌抑制采掘业投资,导致信用利差走阔,增加金融风险。与此同时,中国汽车补贴政策调整,欧洲执行排放新规打击全球汽车产业链,也影响美国的汽车业。

            从通胀来看,全球经济走弱降低美国通胀压力。过去三十年,美国进口占GDP比例从10%上升到18%,美国CPI通胀与进口商品价格的相关性从次贷危机前的0.6上升至危机后的0.9。这意味着,全球经济下行降低美国输入性通胀压力,如果美元升值,还会进一步压制美国通胀。而通胀低迷也正是当前美联储的一块“心病”。

            历史上,外围经济确实会影响美国货币政策走势,但当前转向宽松的必要性还不大。制造业PMI和金融条件指数是两个可观测的指标,目前表现尚可。另外贸易保护仍是全球最大风险。以上分析表明,美国自己也很难在贸易争端中独善其身。对欧元区和基本面脆弱的新兴市场而言,贸易环境变坏带来的挑战更是不容忽视。


       正文      ———————————————
            
  2018年底美股大幅调整,部分美国宏观经济指标走弱,一度引发市场对美国经济陷入衰退的担忧。然而,2019年一季度美股强势反弹并创新高,GDP增速亦大超预期,市场担忧减弱。那么美国经济和股市为何调整?
              
  一个原因是美联储“紧货币”波及对利率敏感的房地产市场。2018年美联储先后加息四次,导致房贷利率上升,房屋销售和开工走弱。但我们也注意到,次贷危机后美国金融监管加强,房地产市场的系统性风险大幅减弱,近几年随着房屋自有率提升,家庭部门房产净值仍在扩张,没有出现房地产疲弱导致家庭部门资产缩水的情况(图1-2)。
            
  但“紧货币”对消费者的影响有限。美国是一个消费主导的经济体,如果导致经济走弱的因素来自家庭部门,一般会先体现在消费者信心上。而在美股大幅调整前,消费者的现状和预期指标都比较稳定(图3)。另外私人非金融部门的杠杆率低于历史均值,表明本轮复苏过程中私人部门没有像次贷危机前那样过度举债(图4)。
              
  这说明,本轮美国经济调整不仅是内部因素,还有外部影响。传统的说法是“美国打喷嚏,全球就感冒”,但随着其他经济体的重要性上升,这个情形似乎发生了变化。








中国经济的影响在上升

从时间维度看,2017年底中国社融变化领先欧美PMI见顶,中国总需求也率先回落。中国社融增量的变化率也可称为信贷脉冲,其于2017年10月开始下滑,随后欧元区制造业PMI、美国制造业出口订单也开始回落(图5)。进一步看,中国总需求增速在2017年上半年冲高后回落,2018年晚些时候低于供给增速,表明那段时期中国经济处于供过于求的状态。而同一时期美国总需求增速持续高于GDP,表明需求其实并不算弱(图6-7)。







与此同时,特朗普挑起中美贸易争端,反而害了美国自己。中美贸易冲突升级后,美国对中国出口大幅下滑。2018年6月后美国对中国出口增速大幅下滑至-20%,甚至比2008年次贷危机时更低(图8)。

                分产品看,8月后美国对中国的大豆出口数量几乎清零,当然这里有季节性因素,每年二、三季度进口数量较少,四季度会反弹,但2018年四季度没有反弹,说明已经超出了季节性因素(图9)。在正常情况下,大约有60%的美国大豆出口到中国,飞机、汽车等产品的进口占比也不低(图10)。我们对美国出口增速进行拆分,发现对中国的出口确实拖累了2018年美国总出口(图11)。










中美贸易纷争也引发市场对全球经济前景的担忧,冲击资本市场。2018年美国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大幅提升,反映该不确定性的指数攀升至1995年美国加入《北美自由贸易协定》以来的最高水平(图12),尤其是在2018年三季度中美贸易冲突升级后,美国投资者信心下滑,说明贸易政策不确定性的上升对企业投资带来负面影响。

IMF的研究显示,1995年全球体量最大的双边贸易发生在美国与日本、欧洲之间。到了2015年,这一位置已被中美贸易取代,中国和美国已成为全球产业链的绝对核心[1](图13-14)。中美两国贸易关系恶化必将对全球价值链带来较大冲击,正所谓“大象打架,小草遭殃”,资本市场的担忧不无道理。

                2018年中国“紧信用”,美国“紧货币”,再加上两国的贸易争端,经济和市场调整在所难免。







欧洲经济走弱波及美国

   过去三十年,美国出口占GDP比例从10%小幅上升至12%(图15-16)。从出口目的地来看,商品方面,2009-18年加拿大(占比19%)、欧盟(18%)、墨西哥(14%)占比最高,中国排名第四,占比在7.5%左右(图17)。服务出口方面,欧盟占比最高,约为31%,加拿大和中国分居第二、三位,占比分别为8%、6%(图18)。可以说,欧洲国家是美国最主要的出口市场。







                欧洲也是美国最主要的对外投资目的地。美国是全球最大的对外投资国,截至2016年美国对外投资存量资产接近7万亿美元,占全球对外总投资存量比例接近30%。从投资目的地看,荷兰(15.6%)、英国(12.4%)、卢森堡(11.3%)、冰岛(7.4%)排名靠前,而这其中不乏能为跨国公司提供较低税率的“避税天堂”(图19)。分行业看,近一半的投资来自控股公司,金融(15.7%)、贸易(4.2%)、信息技术(3.8%)分列其后(图20)。







                由于美国公司在海外的产出大部分销往本地,包括欧洲在内的海外市场已成为美国公司利润的重要来源。2016年美国公司在中国的分支机构83%的销售额来自中国市场,在欧盟国家的分支机构也有54%的销售来自本地市场(图21)。

                标普500指数成分公司40%的盈利来自海外。2017年海外销售占比较高的有信息科技、能源、原材料等行业(图22)。其中,科技行业最大的几家“巨头”都有大量海外业务,英特尔(Intel)、IBM、苹果、Alphabet(谷歌母公司)、微软的海外营收占比都在50%以上(图23)。
            
            2018年美国企业海外利润先于国内利润下滑,表明美国企业确实受到了显著的影响。海外利润同比增速在2018年二季度达到15%,但三季度开始恶化,到四季度已下降至0.5%。相比之下国内利润增速在前三个季度上升,到四季度才有所回落(图24)。










产业维度:油价和汽车亦有拖累

                从行业角度看,美国的出口产品主要集中在汽车、原油等几个方面。2009-18年汽车及部件(9%)、原油及制品(8%)、农产品(8%)、化工品(8%)、飞机及发动机(7%)、金属和非金属矿物(6%)是最主要出口商品(图25),其中,原油出口在页岩油技术投入运用后爆发式增长。服务出口方面,个人旅游(19%)、专利费(18%)、金融(13%)占比较高,其中金融服务重要性上升比较多(图26)。




                这意味着,油价大幅下跌对美国页岩油行业不利。2018年四季度WTI油价一度从每桶75美元下跌至45美元,此后美国石油钻井平台数下滑。我们的研究显示,油价对滞后16-24周的原油钻井平台数影响显著,进而影响采掘业投资。油价每下跌10%大约降低滞后一个季度的采掘业投资3%,降低滞后两个季度的投资5%(图27-28)。

                全球汽车产业链不景气也对美国有影响。中国方面,2018年汽车购置税补贴退坡、经济增速下行导致汽车销量增长放缓;欧洲方面,新的尾气新排放标准(WLTP)令车企销售锐减[2],德国汽车销量增速遭遇了欧债危机以来的最大下滑(图29-30)。







全球需求疲软降低通胀压力

                过去三十年,美国进口占GDP比例从10%上升到18%(图31-32)。分国家看,中国、欧盟、加拿大、墨西哥是主要进口来源地,其中,从中国进口商品比例从次贷危机前的12%大幅提升至20%(图33)。






              
                计算表明,美国CPI通胀与进口商品价格的相关性从次贷危机前的0.6上升至危机后的0.9(图34-35)。分国家看,美国与中国的PPI、与欧洲的CPI相关性最强,相关性系数分别高达0.89、0.79;如果只看核心CPI,相关性则明显下降,与美国最相关的欧元区相关系数也只有0.29(表1-3)。这表明能源和食品价格是通胀传导的一个主要渠道。
              
                如果全球通胀增长低迷,再加上美元走强,还容易带来通缩。比如2015-16年Brent油价从每桶超过100美元跌至30美元,与此同时美元走强,使得美国CPI通胀几乎陷入零增长。当前虽然不大会陷入通缩,但通胀低迷确实是美联储的一块“心病”。













美联储如何应对外部冲击?

                历史上美国经济也曾多次经历外部冲击,比较典型的有1994-95年墨西哥比索危机、1997-98年亚洲金融危机、2011-12年欧债危机、以及2015-16年油价大跌。

通常情况下,美联储会选择观望,但如果美联储认定外部冲击对美国经济的伤害足够大,也会转向货币宽松。比如美联储在1995年7月、1998年9月降息应对墨西哥和亚洲金融危机,在2011年开启QE2应对欧债危机,在2016年油价大跌、通缩预期强烈时延迟加息时点(图36)。




  有两个前瞻指标可以帮助判断外围冲击的程度,一个是制造业PMI,另一个是金融条件的变化。从历史经验来看,每当外部冲击令制造业PMI快速下滑且跌破50,美联储都转向了宽松,在此过程中如果金融条件显著收紧,还会增加联储宽松的力度(图37-38)。
              
                比如1998年8月,美国长期资本投资公司(LTCM)在俄罗斯金融危机中损失惨重,引发华尔街恐慌。最终美联储降息3次才平复这次冲击。当前美国制造PMI离枯荣线仍有段距离,金融条件也没有大幅收紧,短期内暂无降息的必要性。







贸易保护仍是最大风险

展望未来,贸易保护仍是全球经济最大风险。2019年以来,反应全球贸易景气度的BDI指数低位徘徊,WTO贸易展望指标也表明全球贸易环境仍然比较脆弱。

                双边贸易方面,中美谈判仍在进行之中,中国恢复了对美大豆进口,并取消了额外加征的汽车关税,但谈判过程颇为曲折。另一方面,特朗普政府于4月8日宣称将对欧盟进口的110亿美元产品征收额外关税,以惩罚后者对飞机出口的不合理补贴,而欧盟方面也表态将予以反击。美欧贸易冲突的风险正在上升。

贸易保护也威胁欧元区经济。2018年欧元区经济下滑超出市场预期,近期部分数据回暖,但制造业PMI、CPI通胀等指标仍然疲弱(图39-42)。分区域看,核心国家(如德国、法国)面临的阶段性调整仍未结束,英国退欧也没有确定的时间表,但一些边缘国家(如西班牙、希腊)基本面在不断改善,为欧洲经济增长提供了动力。







             当前欧元区经济仍在探底阶段。宏观政策方面,欧央行将延续宽松货币政策,或在6月议息会议后公布TLTRO III操作细节,加息的时间点也将推迟到明年。部分国家的财政政策正在变得更加积极,比如意大利政府上调财政赤字目标,以对抗经济下行压力。资本市场方面,年初以来欧洲股市震荡上行,德国国债收益率一度转负,表明市场对欧洲经济前景仍缺乏信心。

           新兴市场也面临挑战。今年新兴市场的情况较去年有所好转,制造业PMI也止跌回升。但一些新兴市场国家仍然出现了较大波动,尤其是3月下旬土耳其货币危机的发酵,使得巴西、阿根廷、墨西哥等国货币汇率跟随贬值,投资者对新兴市场二次探底的担忧有所增加(图43-44)。政策方面,部分国家已开始着手应对,4月印度央行已开启年内第二次降息。

                新兴市场对全球贸易的依赖度较大,受主要经济体的政策和增长外溢影响也更大。历史上全球经济下行、美元走强时,那些基本面脆弱的新兴市场也更容易发生危机,这一方面的风险仍值得警惕。





[1] 不同颜色代表不同区域,红色代表欧洲,黄色代表北美,蓝色代表亚洲。
[2] 德国于9月开始执行新的排放标准Worldwide harmonized Light vehicle Test Procedure (WLTP)  。

光大宏观组团队介绍
张文朗        首席宏观分析师               13811233375
黄文静        宏观经济和市场研究    18611288099
郭永斌        财政与固收收益                15120034181
周子彭        宏观经济和资产配置      13699222628
刘政宁        海外经济与金融市场      13761178275
邓巧锋        债券市场和货币市场      13810828167
郑宇驰         实体经济和产业研究      17621950127


特别声明
      本订阅号由光大证券研究所宏观研究团队编写,所刊载的信息均基于光大证券研究所已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仅供在新媒体形势下研究信息、研究观点的及时沟通交流,其中的资料、意见、预测等,均反映相关研究报告初次发布当日光大证券研究所的判断,可能需随时进行调整,本订阅号不承担更新推送信息或另行通知的义务,任何情况下任何完整的研究观点,均应以光大证券研究所已正式发布的相关研究报告为准。

      本订阅号仅面向光大证券专业投资者客户。光大证券客户中非专业投资者客户,不论通过何种渠道阅读到本订阅号的内容,请自行评估相关内容适当性,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对相关信息可能的风险进行充分的了解,若因不当使用本订阅号中任何信息而造成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需自行承担全部责任。非光大证券客户,请勿订阅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


分享到 :
0 人收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积分:120
帖子:24
精华:0
期权论坛 期权论坛
发布
内容

下载期权论坛手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