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快速了解一个行业,并且获取数据,进行初步的分析研究?

论坛 期权论坛 期权     
汪忠超   2018-10-15 23:31   8197   10
职场新人迈进一个新的行业,对行业的状况不是很清楚,同时未来想从事市场方向的工作,如何完成标题所述?
分享到 :
0 人收藏

10 个回复

倒序浏览
2#
neuer  2级吧友 | 2018-10-15 23:31:01 发帖IP地址来自
我就不请自来啦!在我们公司的微信公众平台“职问”上有一篇类似的文章
【咨询专场】如此简单!我是这样在一周内摸清一个行业的
2015-04-11职问
导读关于行业分析法的这篇文章发出之后,很多小伙伴纷纷表示炒鸡干货~今天职小问特意把它翻出来让大家再次温习一下行业分析法——一周懂一行?你也可以!
“‘咨询公司的顾问能在一周内了解一个行业的60-70%’这样的说法对不对?你是否赞同我的行业分析方法?欢迎有意见的朋友留言给职小问。”
一、咨询顾问能在一周内了解一个陌生行业的哪些情况?咨询顾问虽然能在一周之内“摸清”一个行业,但依然在短时间内不可能成为这个行业的顶尖专家,也不可能成为这个行业的一个高管。咨询顾问依靠很好的business sense,通过阅读卖方研报、行业周报、行业新闻以及和行业大佬进行访谈,在一周之内是完全能够大致梳理出这个行业总体赚不赚钱、哪个商业模式最赚钱、投资回收期多长、未来竞争格局如何、对政策的依赖性大不大等基本商业问题的。

与行业专家相比,咨询顾问的行业研究由于其目的性,所出的报告也非常直接、纯粹——比如给PE做投资目标尽调,一句话,投是不投?
二、带着问题去探索——行业分析的目标
  • 以投资为目的的行业分析
    A.    [投资时机] 现在投资这个行业是否合适?涉及点:宏观经济环境、行业周期、行业发展阶段
    B. [投资切入点] 现在投资XX行业哪家强?涉及点:企业价值、商业模式、风险点
  • 以管理为目的的行业分析
    A.    [战略] 现在行业里竞争环境如何,又该采取何种策略面对?涉及点:行业产业链、市场结构、公司内部环境
    B.    [运营] 这个行业的运营特点是什么?该如何做到成本最小化和利润最大化?涉及点:商业模式、内部控制、生产策略、营销策略
    C.    [财务] 这个行业的财务特征是什么?从哪些关键指标就能一窥企业经营状态全貌?涉及点:财务分析、财务预警
三、在浅水区徜徉一会——行业分析的基本资讯来源带着第一步里的问题,面对一个全新的行业,可能还是觉得无从下手;毕竟,我连这个行业的定义是什么、包括哪些大公司、上下游都延伸到哪这些基本问题都还不清楚呢。这个时候就参考各路元芳,大家看啥我看啥,大家怎么看我就先怎么看。
  • 先查一查百度百科,这个行业一般是怎么定义的。不要觉得百度百科low,因为我们初期分析看重的是快而不是深。有时候百度百科下面还会注明引用自XX白皮书,那这本白皮书就可以作为半官方的资料为深入研究所用。
  • 再看看卖方的研报,看一下这个行业大家都关注哪些数据。虽然卖方研报天生有过度乐观的缺陷,但其中的数据还是真实可信的。
  • 还可以看看行业知名公司的年报,主要关注财务数据和董事会讨论稿。看财务数据不用多说,看董事会讨论稿的目的是获取这些业内人士对行业前景的看法——如果碰巧这个公司是良心企业,董事会讨论稿都是很详细的。
  • 然后就可以广泛地搜索行业新闻、行业政策、行业评论啦。曾经听说有一位狂人在行业研究期间把手机新闻订阅全都改成行业相关,一天到晚不论吃喝拉撒都浸淫在所研究行业之中,一周之后他就和“不知道高到哪里去”的行业大佬“谈笑风生”了。
四、跋涉进入深水区——进入行业对话、沉淀行业洞察1、进入行业对话从浅水区到深水区,路就不再那么好走,信息就不再那么容易获取了。要知道行业里面的干货,就需要和行业内部人士交流;要和行业内部人士交流,必须要懂得行业内的黑话;要懂得行业内的黑话,就得下一番功夫,阅读一本行业的综述性书籍,掌握这个行业的主要商业模式的运行机制、主要术语的含义、行业惯例等等。

做完这些准备之后,就可以和行业专家交流了,此时我们问出来的问题应该是可以一语中的、直达痛点的,而不是一个完全不懂的人来问的低级问题。关于行业专家的联系途径,许多咨询公司都是通过中介平台联系,电话会晤后支付给专家一笔费用,和这种专家访谈你需要特别的访谈技巧,从他们紧闭的口中套出核心的行业信息,不然就只能花一两个小时听人家打哈哈了。另一种途径就是托熟人约请专家了,不过前提是你有一个powerful network,和熟人专家如果聊得来,是非常容易获得行业内的真知灼见的。
2、沉淀行业洞察前面讲的都是从外部搜集信息,似乎和最开始提出的关键问题越离越远了。嗯,从行业信息中提炼行业洞察的时刻到了。

做咨询的童鞋们都对各式各样的咨询工具有所了解,诸如“咨询业必备88个分析工具”之类“干货贴”在社交网站中一直沉浮着,像一坨烫手的热翔在人群中广泛传递却无人细窥(毕竟是翔嘛)。在我看来,这些分析工具都是咨询前辈们腹中酝酿的精华,但大多数分析工具的核心其实都在于供求分析。
A. 需求分析

一个行业是否盈利、竞争情况如何、制定什么经营战略,都要看这个行业的需求的现状和未来发展。
  • 对需求的估计和预测可以借鉴权威资料,也可以进行市场调查,还可以自己建立经济模型测算。
  • 在进行需求估计的时候需要考虑影响需求变化的许多因素,比如购买力,消费倾向,替代产品,消费习惯,政策导向等。我这里以养老服务业需求分析为例,中国的40-50年代老年人还不习惯在自己的养老方面高消费,更倾向于把财产留给子女,这一点和西方老年人不同;因此,中国目前一代老年人对养老服务的需求集中在中端需求,而像老年康复医疗中心这种高端养老服务的需求面就较小。
  • 从行业下放到公司层面,我们对需求的估计也要更细化到公司所针对的细分市场。行业内定位不同的公司有着不同的需求结构。仍以养老服务业为例,针对退休的高级公务员、工程师、大学教授这些人群的养老服务供应商,它们要去满足的需求主要集中于高端服务,价格因素反而在其次;而针对普通老年人的养老服务供应商,就需要考虑合适的商业模式降低成本、创造价格优势。
  • 如果把时间跨度放宽到未来10年、20年,就需要考虑需求变迁。社会经济环境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消费者的观念、偏好和决策则会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而改变。还是以养老服务业为例,目前一代的老年人崇尚节俭、为子女着想,随着60后、70后逐渐步入老年,这群促成90年代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的中坚力量将带来更开放的养老观念,将养老服务业的需求结构整体向中高端推进。
B. 供给分析

供给面分析主要集中在产能变化的研究上,观察行业的产能空缺情况,业内企业的产能利用情况、新建产能情况、产能扩张冲动,也可以获知目前产业内的竞争态势、盈利机会,协助制定对应的企业战略。为了保持队形一致,我就继续用养老服务业来举例子吧。
  • 如果研究的是一个新兴产业,我想到的第一个点就是产能与需求缺口,缺口就是机会啊。像前面分析过的养老服务业,2013年的时候全国老年人养老人均床位数(床/千人)还很低很低(具体数字记不清了),我接着看了一眼国家“十二五”规划里对养老行业的规划,两者一比就知道这个行业的发展潜力有多大了。
  • 再来看看产能利用率。根据访谈所得来的信息,大多数养老服务企业只要定位正确,产能利用率(养老机构入住率)都是在90%以上的。这进一步佐证了养老服务业供不应求的猜想(当然还只是猜想)。
  • 既然供需缺口是比较明显的,企业的扩张冲动如何呢?如果之前和行业大佬们聊得来,他们也许有意无意会透露给你:“我们今年要在哪里扩张多少个城市……”
  • 看来企业的扩张冲动很足,那么他们真正在建的产能有多少呢?问了一下我才知道,虽然规划的时候信心满满,但真正上马的项目不多。继续刨根问底,发现原因是拿地问题、资质问题等,这么一来,至少目前这个行业对政策的依赖性是比较强的。
  • 继续深入供给分析,还可以从产能使用周期、新建周期、产能结构、产能变化特征等方面入手。

    进行完了需求分析和供给分析,这个行业投不投,或者在这个行业里怎么混,我想你已经心中大致有数。
C. 其他分析思路

上面的供求分析是最基本的行业分析思路,有了供求分析,难道不比纯粹画一个波士顿矩阵来得更靠谱吗?有了供求分析,难道不是覆盖了SWOT分析的大部分内容吗?嗯,供求分析是其他分析思路的基础,嗯,就是这样!比如:
  • 行业成长阶段分析
    起步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的行业都有各自的需求供给特征,因此在供求分析的基础上完全可以判断行业未来的发展空间、发展速度、竞争格局和行业结构。
  • 行业周期分析
    这个行业的需求面和供给面受宏观经济影响大不大?影响是正向的还是反向的?解决这两个问题,就相当于回答了这个行业与宏观经济的关系是正周期、反周期还是无周期,甚至相关系数都能算出来。
  • SWOT分析
    前面的供求分析很好地揭示了Opportunity和Threat,解决了SWOT模型的一个维度。剩下的另一个维度就是要从公司自身出发,用Strengths和Weaknesses去匹配O和T。换句话说,就是要扬长避短,缺啥补啥,打造公司健康的需求面和供给面。比如,一家日本的养老服务供应商进入中国,面对一个产能缺口很大的市场(O),以及一个政府对土地严格管制的市场(T),就应该想着通过公司内部在中国政界关系深厚(S)的中国区总裁去建立公司和政府尚未经营的关系(W)。
五、以我为主,提出观点漫漫行业分析之路到前一段为止就基本结束了,接下来要做的就是撰写行业报告,提出你的观点了。

但是在最后我还希望分享一点感悟,就是“以我为主”。客户从我们手里购买行业分析报告,当然不是购买一堆数据、资讯,也不是购买碎片化的分析,客户希望购买一个故事,一个从我们这些专业人士的分析思维中加工出来的精彩故事。这份行业分析报告的核心是我,我要有自己的观点,我还要戳到客户的痛点,我更要拿出一个漂亮的解决方案。回到前面的咨询顾问与行业专家的比较,说到底,咨询顾问对行业的理解虽比不上行业专家,但行业专家的头脑中通常是一张涵盖行业各方面的网,稍有不慎就会交织成一团乱麻;反而是咨询顾问在不了解细节信息的情况下能够绘制出一条纯粹的逻辑线,直捣问题的核心,我想这正是咨询顾问作为顾问的价值所在。
3#
唐糖糖  4级常客 | 2018-10-15 23:31:02 发帖IP地址来自
鉴于我们平时看项目基本一天就要写出一个初筛的结论(6-8)小时,我个人喜欢用思维导图的逻辑来确定搜索方向,仅供参考:

4#
郭大伟  1级新秀 | 2018-10-15 23:31:03 发帖IP地址来自
如果该行业有新上市的公司,找来招股说明书,里面会有比较详细的行业,竞争状况,行业风险等介绍。
如果没有近期的上市公司,找行业资深的人士做访谈是最快的途径,要获取数据的话从访谈,和行业研报中可以获取到。数据搜集和核准方式根据数据类型的不同而不同。
5#
赵岚  2级吧友 | 2018-10-15 23:31:04 发帖IP地址来自
如何快速了解一个行业
一默是恒嘉智略咨询有限公司的创始人。他说:
如何快速了解一个行业”这件事本身不太可能高速完成。只是,假设我们仅仅是想摸清晰最主要的情况,我们能够通过问对几个关键问题着手。这些关键问题环绕着一个根本问题:这个行业的链条是怎样运转起来的?
1 这个行业的存在是由于它提供了什么价值?
2 这个行业从源头到终点都有哪些环节?
3 这个行业的终端产品售价都由谁分享?
4 每一个环节凭借什么关键因素,创造了什么价值获得他所应得的利益?
5 谁掌握产业链的定价权?
6 这个行业的市场集中度怎样?
7这个行业的核心商业模式是什么?也即是这个行业赢利方式有几种?
8 产业链上每个环节的什么关键因素是什么?
而信息获取的渠道,则包含:
1 金融投资机构的行业报告;
2 咨询公司的分析报告;
3 行业交流站点或论坛的热门帖子;
4 业内企业的培训课件;
5 參加行业展会或者论坛;
6 从业者的私下交流。
如何成为优秀的行业研究员2014-01-15 东方红资产管理

伟大的研究员具备哪些特别的技能?

从业人士给出了六条技能:第一,找到并监控最可能影响股价的重要因素;第二,做出或得到比一致预期更加准确的盈利预测;第三,利用盈利预测和模型得出超级目标价;第四,能够跟踪并理解一致预期为什么错;第五,简单明了地推荐股票;第六,人际及组织关系搞得定。如果你是卖方,请再加上一条,经营自己的品牌。详述如下:

找出并监控“那些”因素

伟大的研究员每支股票一般仅需确定2-4点关键因素(强烈推荐买入尤甚),只有这样才能比对手挖得更深,避免浪费时间。何谓“关键”,简单地讲,对盈利的影响要在5%以上。

更准确的盈利预测

卖方和大多数买方研究员会自己建复杂的模型。研究显示(Do Accurate Earnings Forecasts Facilitate Superior InvestmentRecommendations?2006),卖方分析师盈利预测越准确,选股能力也越强。卖方分析师如需自评,可参考StarMine(专门跟踪研究员盈利预测准确度),如无法参考,每次模型调整时都应自己做记录。那句老话,you can’t manage what you don’t measure。心里都没“数”,也就谈不上改进提高了。

Superior目标价

新手和老手的区别在于:新手推荐股票,会给已经很乐观的盈利预测一个很高的市盈率倍数,最后很可能推荐失败,原因很可能是整个经济周期或者公司发展阶段没配合。老手会花时间研究为什么现在市场给这样的市盈率,过去股价波动的原因是什么。如果公司上市没有历史可循,要参考可比公司,甚至需要对不相关公司和行业做深入研究。研究员如需自评这方面能力,可自问是否了解股票的相对和绝对“峰”“谷”,过去三轮经济周期的平均市盈率。

评估一致预期,等待催化剂

只有持续不断地了解市场一致预期,才能知道自己的杀手锏在哪里,才能让最后做买卖决定的人赚到alpha。研究员推股票要看三个因素:superior盈利预测;superior估值方法;superior投资者情绪预测。不需要三点都具备,但一点都没有的,一定在浪费双方时间。即便具备上述因素也要等到催化剂——可能改变市场一致预期的事件的出现。

良好的沟通技巧

除非你自己是老板,否则你需要沟通才能让别人知道你的观点,并最终为你的劳动支付报酬。不要以为只有卖方研究员才需要沟通,买方研究员也需要让你的想法最终“进入组合”。沟通的内容有没有价值,建议依照ENTER框架:Expectational,你的催化剂是什么,为什么你的“有别于大众的认识”最终会被市场认可;Novel,哪些是市场不知道的;Thorough,保证你有扎实的研究支持,不是靠“直觉”;Examinable,你要为组合经理或者客户提供能指导决策的信息;Revealing,风险有哪些,把握有多大。这五方面能力的自测相对较容易,翻翻以往推过的5-10只股票,无论是报告,路演,还是邮件,分别具备上述哪些“附加值”。

和谐的人际关系

伟大的研究员都是能影响他人的人,引导你的消息源提供精准的“见解”,影响他人根据你的推荐进行操作。每个人每天都有24个小时来追求alpha,但伟大的研究员懂得,要有更多的进攻,而不是防守。他们只参与“驱动股价2-4点关键因素”相关的会议等活动,只读相关报告和邮件。请自问每周花多少时间主动研究一致预期为什么是错的,如果少于25%,要么你是新人还处于熟悉覆盖公司阶段,要么就是过于保守。

新手和老手的更多不同

老手:
1、完全了解覆盖公司的上下游(产品、服务、市场);2、熟悉覆盖所有公司的各种战略及有别于(公司)竞争对手的地方;3、更现实,明白不需要掌握100%信息才可以推股票;4、最重要的一点,新手经常忽略alpha完全来自于发现一致预期错在哪里。

从业人士调查中还显示,卖方随着资历增长,有两个突出特点。第一,与客户交谈能够提高工作满足感。第二,他们会越来越“不认可”以下这些观点:我只需要做必要的财务模型就可以了,只要知道大的趋势就可以了;我为人很平和;我善于求同存异。从性格角度分析,成功和有经验的研究员比较“任性”,“独立”,“易被激怒”。刚发现这些人共同特质中有“孤僻”时也被惊了一下,后来想想不无道理,这不是一份团队的工作,虽然有投委会等等,但毕竟不是每个公司的行研都是研究团队,毕竟要独立思考才能找到alpha。

曾经,我们都很青涩。要了解自己的优势才能确保正确的方向。股票研究是相对的,在你推荐看好某只股票时,有人立刻或者已经用实际行动(卖出)证明你是错的,你只有不断修炼自己的功夫(上述涉及的技能),才能保证自己准确度更高。收起
  1. 过去很多年一直致力于某行业的产品研发,直到近一两年负责公司的业务拓展,工作的重点就是开发新行业,以及挖掘现有行业的新需求。
复制代码
  1. 对于不熟悉的行业,有很多的途径,比如:
复制代码
  1. 行业权威网站:了解国际、国内、行业政策信息。
复制代码
  1. 行业报告:除非是权威机构发布的行业报告,基本用处不大,但也可看看,了解一些大的趋势。至于统计图表、数字可以用在给领导的汇报材料上,这些数字你懂的,对具体实施没有什么指导意义。展会和行业片会:在不了解行业的时候,参加行业内朋友推荐的展会,是快速了解行业的一种途径。参加上一、二十次展会,基本上会清楚哪些展会价值大。展会是认识行业内有实力的竞争对手、产品、专家的好机会。越是小范围的行业片会,收获越大,要努力进入小圈子,搞定核心人物,然后通过他来介绍,难度会小很多,也会提升你的威望。
复制代码
  1. 用户:如果是政府行业,用户是个很好的切入点。通过朋友介绍找和用户单独沟通的机会,了解用户的工作场景、对产品和竞品的评价、目前不能满足的需求。如果能获得用户的信任,了解到采购流程、行业潜规则,以及在这个行业中,代理商或者竞品的口碑,就能大致清楚谁是竞争对手,应该和谁展开合作。
复制代码
  1. 合作伙伴和代理商:要找到行业有竞争力的代理商,和他们混,这是我这一两年认为最有价值的市场开发方法。通过他们了解市场的需求:什么产品好卖、我的产品差在哪儿,认识客户和专家。我并不很看重短期利益,通过市场的反馈,完善产品,提升产品的竞争力,这样才有长久地订单。有过硬的产品,合作伙伴和代理商就由得你来选择了。
复制代码
  1. 竞争对手:锁定主要的竞争对手之后,对竞争对手进行系统化地分析,主要靠对手网站、产品实物(搞到竞争对手产品,解剖、使用、分析)、对手财报、专利、用户口碑、代理商评价、招投标信息,多维度信息分析。这里最有效短平快地方法是搞到产品实物。产品的上游供货商:通过产品器件的供货商,反推竞争对手的情况。在我们的行业内,上游的产品器件就几家,他们也同时给竞争对手供货。所以通过器件供应商,容易了解到竞争对手的研发方向。
复制代码
  1. 招投标网站:定制关键字服务,获得感兴趣产品的招投标信息、产品性能参数、中标单位、价格等。一般来讲,已经发布到招投标网站的信息,花落谁家基本落地,市场运作空间较小。但从这些信息中可以获得需求趋势、有实力的产品及供货商信息。
复制代码
  1. 竞争对手财报年报:分析行业老大的财报年报,对于把握大方向,是个偷懒地办法。跟着老大走,分析老大的薄弱点,自己可能的机会,然后在老大的薄弱点发力。
复制代码
  1. 如果想进一步了解行业,必须参与其中,坐在办公室里指点江山是不靠谱的。需要经常出去跑,和客户、代理商、专家面对面聊。还需要切实地做项目。你的产品在行业中有了份额,才是真正开始了解行业的起点。
复制代码
  1. 另外,要有目的地去了解行业,了解行业你总归有一个明确的任务吧!比如为了推广新产品,我可能做的工作是:清楚公司、产品的优势和劣势;
复制代码
  1. 分析竞争对手的产品,设计出差异化定位和市场宣传策略;
复制代码
  1. 完善产品设计,提高产品竞争力,使产品不容易被快速复制,提高竞争门槛;
复制代码
  1. 了解用户有稳定增长需求,我的产品是否有机会进入;
复制代码
  1. 了解用户的特殊使用细节,用来定制产品,形成差异化,提高竞争力,提高价格;
复制代码
  1. 行业内最有竞争力的代理商是谁,我应该和谁合作?最后,有几个相关的问题,推荐读一下:
复制代码
职业咨询师谈五天之内,三步读懂一个行业


* 第一步:首先不要开黄腔
进入一个新的行业,首先应该了解这个行业里的领导企业——非常可能正是你立即须要去服务的企业。了解一个领导企业最直接的方式,就是读它的財务报表。上市企业的財务报表都是公开的,而且一般会附上非常实用的董事长致投资者函。阅读一份財报,就能够了解非常多主要的信息:这家企业的全部权性质、主要业务、主要客户、收入结构、成本结构、员工规模、人才结构、战略方向、主要风险……即便你真正想了解的企业是非上市企业(比方华为),它也必然与其最主要的竞争对手(比方中兴)有非常多类似之处。所以阅读財报能够让你对这个行业里的主要玩家有一个主要的了解,不至于提一些太离谱的问题或者建议。
怎样阅读財务报表,一个比較常常使用的分析方法是杜邦分析法。我有一篇文章介绍过怎样用杜邦分析法来解读一家知名上市企业(中兴通讯)的財务报表和企业经营状况,(文章见此)在我做了这个练习一年后,中兴通讯2012年中期財报报出巨亏,利润率持续走低正是导致该企业及其几家主要竞争对手从2012年起開始大幅裁员的直接原因之中的一个。
花一天时间读完一两家企业的財报之后,接着就得下点死工夫,读一本这个行业的综述性书籍,比如对于保险行业我推荐《风险管理与保险》。读这样一本书的目的,第一是更深入地理解这个行业的商业模式和惯例,比方你得知道財产险和寿险存在一些根本性的差异所以它们的经营也会非常不同;第二是掌握一些行业里的“黑话”,比方当你听到“承保”、“核保”时你得知道这都是指什么。我个人而言,读这本书是用业余时间,加起来用了8小时左右。
*
本帖隐藏的内容
第二步:进入行业对话
做到了不开黄腔也还不足以跟行业里的CxO们展开对话,由于大家平时不会谈论那些最主要的东西。要进入一个行业的对话,你得了解这个行业当下的趋势。有些人会推荐跟行业里的朋友去聊天。但作为一个时间紧迫的内向型人,我个人更愿意以研究材料为主,与朋友聊天为辅。
行业趋势的最佳来源是麦肯锡之类管理咨询公司做的行业分析。我个人尤其推荐麦肯锡季刊(McKinsey Quarterly,http://www.mckinseyquarterly.com)公布的研究报告,以及经济学人(The Economist,http://www.economist.com/)的行业分析。从这两个站点搜出近期五年全部与你关注的行业相关的文章,花一到两天时间全部通读一遍,你应该就能把握住这个行业的脉搏。
在中国市场上工作,我们会操心来自麦肯锡和经济学人的分析不够“中国特色”。我的经验是,一方面能够适当补充一些本土内容;还有一方面,中国各行各业的发展基本上与世界先进水平保持3~5年的差距,也就是说欧美发达国家在三五年前发生过的应该就是中国当前正在发生的,欧美发达国家一两年前发生过的应该会在一两年后在中国发生。比起“中国特色”,非常多时候简单的市场规律和时间差更有效。
与此同一时候,在这整个一周时间里,你要让自己浸泡到这个行业的上下文中。办法非常easy:订阅一堆与这个行业、与你想要针对的目标企业直接相关的新闻RSS,把其它的RSS频道都临时屏蔽,在地铁上、咖啡馆里、床头上、马桶上……全部的空暇时间都用来看这个行业、这家企业近期发生了什么。比方我在关注澳洲保险行业的阶段,就订阅了Google News的“australia insurance”keyword和我客户公司的名字,客户公司出什么重大理赔案或是高层人事变动,我能比客户的大多数员工还先知道消息,于是就有了非常多能够谈论的话题。
* 第三步:以我为主,提出观点
開始这个连载的时候彭萦讲了一个故事,说某咨询公司的创始人要应聘者一周内给出一份行业报告,但回头他发现这些名校毕业生做的报告都沒有一个亮点。且不论这个故事是真是假,在我看来,“沒有亮点”的症结恐怕就在于应聘者是“毕业生”:尽管是研究还有一个行业,事实上“亮点”的关键不在对那个行业研究得多好,而在研究者自身的专业技能。所谓“功夫在诗外”,就是这个道理。
举个样例来说。假设你看麦肯锡去年所做的中国寿险行业分析,首先你会发现它遵循了前面说的两步:数据详实,术语准确,而且把握住了行业脉搏。但它的亮点在于它指出了中国寿险行业的几大痛点,而且从战略和管理的角度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式。归根究竟这才是行业里的CxO们期望你作为一个专业人士拿出来的东西,也是你之所以要去高速了解这个行业的根本目的:高速了解一个行业不是为了显示自己的学习能力,而是为了使自己的专业技能在这个行业中得到运用。
所以关键在于把你自己的专业、技能、知识、经验和这个行业的情况相结合,提出一点别人沒有提过的东西。
所以,在做了前两步功课之后,你至少应该给自己留出一整天的时间来回答这样三个问题:
1. 这个行业所面临的痛点有哪些?
2. 哪些痛点对于业内人士是最紧迫的?
3. 怎样把自己的专业技能与这些痛点结合起来?
当中前两个问题的答案应该是相对客观的。也就是说,你大能够把麦肯锡的寿险行业分析打印出来,扔掉最后的“解决方式”部分,然后结合自己的专业领域,来尝试给它所列举的几大痛点寻找解决方式。怎样用IT手段改善寿险销售?寿险行业须要何种人力资源战略?甚至何种MBTI人格更适合从事高水平的寿险服务?凡此种种不一而足。提出观点这部分,就是专业人士站在自己专业领域的命题作文,能不能讲出亮点,第一靠高速理解目标行业的小聪明,最重要的还是看在自己专业领域里的造诣。
城市猎头人谈在一个星期之内摸清一个行业


1、圈定相应行业,或拓展至相关行业。
a. 客户提供行业基本信息,如竞争对手;
b. 咨询相关行业内朋友;
c. 通过互联网、行业杂志、产业报告等,了解行业上下游企业的产品/服务/业务模式等。
2、确定行业内TOP5或TOP10企业名单,并关注名单排序的标准,及近几年排名变化。
a. 咨询行业内朋友;
b. 參考每年的 Fortune Top 500;可适当拓展了解近3-5年排名变化情况;
c. 通过互联网、行业协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等渠道查询企业排名(如销售额、增长率、零售终端数等),同一时候关注企业的战略调整、市场布局、新产品公布、收并购信息等;
d. 查阅PE/VC、证券等金融机构的行业/企业分析、案例分析、产品分析、行业预測等报告。
3、锁定所列企业组织架构中的相应岗位的目标人选,通过各种渠道接触到目标人选。
a. 联系/咨询行业/企业内的朋友,或朋友的朋友;(人脉资源)
b. 搜索猎头公司自身数据库人才资源;
c. 第三方人才库资源(如 linkedin、微博等);
d. Cold Call (陌生电话)
重点:
a. 联系到的每一个人,都详细沟通,最大限度地通过这些人挖掘其所属企业、竞争对手的详细岗位/员工/业务/产品/服务等的数据和信息;
b. 及时转化吸收所得信息,并用于此后所联系到的人,同一时候相互印证这些信息的精确度、可靠性。
当做到第2点的时候,事实上已经能够了解到一个行业的70-80% (笔者凭经验预计)甚至许多其他,而大多数人可能会认为第3 点的实现有些困难,事实上情况并沒有你想象得糟,由于你有非常多的朋友,而你的朋友又有非常多朋友,更别说“六度切割理论”带给你的无限人脉资源,仅仅要你想挖掘,你现有的人脉资源带给你的信息就能使你在已有的70-80%的基础上增加10-20%,保守地说,这个时候你已经是这个行业的半个专家了。
举一个样例来说明。
我以前做过一个Case,为一家国际Top 3的糖业集团寻找South China GM的人选。刚接触这个职位时,我对糖业全然是个门外汉,仅仅知道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蔗糖、白砂糖、红糖这些概念,及各种果汁、咖啡、饼干中增加的糖之类的,对其它一概不知,更别说去挖人并评估其是否胜任了。
启动项目后,依照上述的方法。我们依照客户的要求,依据职位的任职资格,进行例如以下操作:
1、圈定行业
首先在网上搜索“制糖 企业”、“糖业 排名”之类的关键词,从搜索结果中了解到国内制糖企业差点儿为本土民企和国企,并分为以蔗糖为主的南方和以甜菊糖为主的北方制糖企业。
其次,从“制糖 行业 分析”、“糖业 研究报告”的搜索结果中,了解到糖业在中国的产业布局、优势省份、产品特色、产业上下游产品等,了解到糖业上游的种植(甘蔗、甜叶菊的种植)、中游的制造(榨糖厂、渣料处理等)、下游的分销(食品加工企业、饮料生产商、食品增加剂公司等、现货/期货市场等)。
最后,拓展到产业上下游相关联的国际集团在华开展相应业务的公司,如国际食品集团、国际四大粮商、雀巢、百事、正大饲料等企业所属的行业。
2、确定行业内企业名单
a. 国内糖业公司:洋浦南华、广西农垦、贵糖、东亚糖业、南宁糖业、凤糖、英茂糖业等;
b. 国际四大粮商ABCD、国内的中粮;
c. 依据Fortune Top 500,依据企业产品分类,确定当中的食品制造或零售企业名单:Nestlé、Pepsi、Kraft、Coca-Cola、AB InBev、Tyson等;
3、依据企业名单摸排相应岗位的目标人选,并最大限度获取企业/行业信息,丰富前两步的内容。
因本文主要以摸清行业为目标,故第3步不再赘述。通过前1、2步的信息收集、整理、分析,加上第3步的信息细化及相互印证(亦可称之为人脉资源利用),我已经在不到一周的时间内摸清了一个行业,甚至相关行业的情况,并基于此,完成客户的托付。
6#
赵昕  2级吧友 | 2018-10-15 23:31:05 发帖IP地址来自
建议先咨询一下老同事,初步对一个行业有了一个基本的认识,至少知道应该重点了解的要素是什么?然后收集一些行业专业期刊或电子资料,报纸,这样格局有一个基本的认识,第三去中国知网上搜一搜这个行业的论文,这个最快,便于你了解最近10年发生了什么,甚至一些关键的数据有可获得。
7#
猴子  2级吧友 | 2018-10-15 23:31:06 发帖IP地址来自
想要分析的时候,没有数据,就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以前想找一个数据需要费尽心思再往上去搜,最终还找不到自己想要的数据。通过编程爬虫数据学习成本太高,又不是想要成为爬虫工程师,只是想要拿到数据来分析。那有没有傻瓜式的获取数据方法呢?
下面介绍4种获取数据的方法,选择一种适合你自己的方法就可以。
  • 方法一:谷歌数据搜索引擎
谷歌推出了一个帮助数据分析、数据科学领域的人查找数据的搜索引擎Dataset Search (需要科学上网后打开,地址:https://toolbox.google.com/datasetsearch)。
打开这个数据搜索引擎,如果我们想要搜索电商亚马逊的数据,搜出关键词「亚马逊」,就能看到亚马逊相关的数据,在搜索结果里有的数据是要收费的,有的数据是免费的。


【优点】可以直接获取想要的数据
【缺点】需要自己慢慢去查找免费的数据,有的是英文数据


  • 方法二:从数据竞赛平台获取
国外平台:kaggle使用办法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3987009/answer/285179721
国内平台:DC竞赛,泰迪杯


  • 方法三:选择下面一个傻瓜式爬虫工具(不需要编程)
在网站上爬取你感兴趣领域网站的数据
1)工具: 后羿,同时有mac,windows版本
网址:http://www.houyicaiji.com/
打开官网后点击下图“教程”的地方有入门教程。
点击“关于我们”有官网qq群,遇到问题可以在群里提问。


2)工具:集搜客,只有windows版本
操作指南只需要看下面红框中的内容就可以,遇到问题在它的官网QQ群提问就可以解决。操作指南地址:
https://www.gooseeker.com/tuto/tutorial.html

爬取多少数据?
数据量少一般说明不了什么问题,起码的超过几万条数据。
多尝试、思维逻辑要清晰,一定要知道自己做什么,爬取什么样的数据,提前规划好了,整个过程就不会走太多的弯路。

案例:https://zhuanlan.zhihu.com/p/39733403

【优点】可以获取到自己想要的领域数据
【缺点】需要看官网教程来学习,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咨询官网QQ群可以解决

  • 方法四:直接获取免费数据
在微信公众号(猴子聊人物)中回复“资料”获取网盘地址,在下面网盘路径下有整理的各个领域的数据。

【优点】直接拿来使用
【缺点】数据有限,可能不是最新的数据。

上面提到3种获取数据的方法,选择一种适合你自己方法。获取数据后分析,可以使用这个里面的方法来研究:如何分析数据?
8#
wu.li  2级吧友 | 2018-10-15 23:31:07 发帖IP地址来自
读招股说明书啊
9#
李太黑  2级吧友 | 2018-10-15 23:31:08 发帖IP地址来自
波特五力模型比SWOT更适合去了解行业。
SWOT更适合了解企业。
用模型填空,八九不离十,只是要看BREAKDOWN到什么程度。
10#
阿科yk  4级常客 | 2018-10-15 23:31:09 发帖IP地址来自
市场调研
11#
左撇子车神  4级常客 | 2018-10-15 23:31:10 发帖IP地址来自
混三个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积分:
帖子:
精华:
期权论坛 期权论坛
发布
内容

下载期权论坛手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