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春花:在经济危机中成功的四个关键

论坛 期权论坛 期权     
春暖花开   2019-7-13 05:23   1490   0
点击上方蓝色字关注我们~

导读:我们必须接受一个事实,危机不可避免地周期性存在着,危机带来变化,而变化正是增长的机会。那些能在危机中取得成功的企业,正是源于对危机和机遇的正确认识,本文总结了当中的四个关键点。

当今天很多人问我「该如何应对危机」时,我只能这样回答:我不认为危机是可以用有准备的概念来理解的,当危机来临时,更重要的是我们如何正确地认识危机。如何处理危机根植于企业的价值体系中、根植于我们的价值判断中,危机既给人们带来危险,也给人们带来机会。


也许你会认为不受危机影响的企业很少,我也认同这样的看法,没有人可以脱离市场环境来谈论经营,但是,我们需要更认真地思考,在环境无法调整的时候,是什么力量在发挥作用,使得在经济大萧条时也有优胜者。


历年来在全球经济大危机的一系列挑战和冲击下,仍然能获得成功的企业,正是源于它们对于危机和增长的正确认识,这种认识包含了四个具有决定意义的关键点。这些关键点隐含在所有成功企业的发展历程中,这些关键点能让你真正明白,这些企业是如何成功的。


1
危机只是经营条件而非借口


当危机成为经营环境时,危机已经是经营的条件而非制约因素。企业要把危机作为借口的习惯彻底改掉,在任何危机中都有企业获得巨大的成功。当危机成为基本条件时,危机就是环境,而对于环境我们只能面对。


在技术蓬勃兴起的世界里,在我们称之为「知识经济」的信息革命中,管理层越来越多地面临巨大的考验,也将面对更加复杂的情形。很多时候,变化的剧烈程度和复杂性交织在一起,导致我们已经无法预测我们将会面对什么变化,这就要求管理者更谨慎地理解环境并做好应对变化的准备。唯有让企业首先在危机的环境中调整,企业才会有出路。



长按图片保存可分享至朋友圈

2
危机并不都是有害的


对于任何人来说,环境都是双刃剑,很多人认为不好的因素,可能在另外一些人看来却是好的因素,虽然从客观的角度来说,大部分危机的确是危机,但是也可以看到这样一种情况,危机使得市场格局重新被界定。


小时候,我总是遇到钢笔写不出字的困境,因为那是寒冷的冬天,上学的路途太远。为了摆脱这种困境,我想到了把钢笔放在胸口。怀里揣着一支笔,总是觉得很神圣,结果让自己对学习产生了神圣的感觉。因为用钢笔的危机,让我更尊重知识,更爱学习。可见,有的困难并没有害处,因为危机可以引发自身的转变。


当市场环境很好时,企业对自身的要求都普遍放松,人们也会很浮躁,而当危机来临时,人们开始愿意认真探讨解决市场风险,思考回归顾客价值。


我们所要做的就是永远关注危机的来临,因为对有准备的人而言危机意味着机会。即使危机对你而言可能带来极大的挑战甚至伤害,你也要明白,某种程度的危机是必然要发生的。任何行业、任何企业、任何人都会遇到危机,第一个发现危机的人,往往有机会创造出属于自己的增长,并开拓一个全新的市场。


3
危机中的增长并不是神话


能否增长,在一些保持增长的企业看来是一个常识性的话题,因为它们认为,增长是首要选择。但是对于另外一些企业来说,增长却是一个困难的话题,因为它们经常认为不可控因素会产生影响,它们会把问题归咎于几乎所有的事情:宏观经济、金融危机、原材料变化,甚至行业调整以及竞争者的变化等。也有一部分企业把问题归咎于它们处在一个传统的行业、成熟的行业甚至萧条行业,已经没有增长的空间。


拉姆·查兰(Ram Charan)明确地告诫我们,「世界上根本不存在成熟行业这回事儿。」他要求企业永远摒弃成熟行业这个念头,在他看来,「在任何行业中任何规模的公司,无论其所处的行业有多么『成熟』,都能增长,只要公司的领导者学会让自己的视野超越对行业和市场的传统定义。」我非常认同他的观点。


已经有太多的企业用实际业绩证明了这一点,如果增长是从内心激发出来的,它就不受危机的影响、不受环境的制约。所以领导者只要能够激发出增长的信念,并和成员达成共识,增长就可以成为必然,特别是渡过危机之后的企业其增长将更为迅速。


长按图片保存可分享至朋友圈

4
危机中信念是
获得增长的动力之源


「将领的作用就是要在茫茫黑暗中,用自己发出的微光,带领队伍前进。」这句话被我珍藏在笔记本中,我很认同这句话,正是领导者的韧性与坚持,他们才最终带领团队团结一致地走到胜利的终点。


当我决定为危机中的企业写一本书时,我脑海中首先浮现的是铁人王进喜和大庆。对于我来说,铁人的故事深植于心,小时候我上美术课,画得最好的就是铁人王进喜的头像,在我的心目中,正是铁人钢铁般的意志和信念鼓舞着中国人,才使中国创造出近代史上无数的奇迹,摆脱了贫穷落后的生活。


外国人曾给中国扣上「贫油」的帽子。新中国成立后,虽然李四光等地质学家从理论上认定中国有较多的石油资源,但在物质条件极差的情况下进行钻探和开采仍是难上加难。


20世纪50年代前期,美国石油年产量达3亿吨,中国的石油年产量不过100万吨。身为石油工人,王进喜等英勇的中国工人,正是在这种为国争气的背景下,投入了如同军事战斗一般的石油大会战中。


王进喜刚到大庆时,脚下荒原一片,朔风呼啸,滴水成冰,吃的是苞米面炒面,住的是四壁漏风的马棚。没有公路,吊车、拖拉机不足,设备在火车上卸不下来。


他当时说,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


他带领全队30多人用绳子拉,撬杠撬,木块垫,将60多吨重的钻机一寸一寸地运到井场。打井需要水,可当时没有水管线、没有水罐车,为了抢时间他决定用脸盆端。有人说这是「瞎胡闹」,没见过哪个国家端水打井。他说:「有,就在中国。」他表示,就是尿尿也要让机器动起来,硬是用脸盆端来了几十吨水开了钻。他与工人们日夜奋战在井场上,饿了就啃几口冻窝头,困了就躺在钻杆上睡一觉,他率领的1205钻井队被誉为「硬骨头钻井队」。


在玉门油田的一段时期,很多钻机因为没有钻头而停钻。当时还没有国产钻头,靠进口来不及,王进喜便组织青年突击队从废料堆里找到许多旧钻头,架起大锅煮去油污和泥沙,擦去锈,拼装成可用的钻头。这些钻头用了半年,打了5口井,给国家节省了开支,又促进了生产,经验在全油田推广。


至今,我仍然记得王进喜的话:


石油工人一声吼,地球也要抖三抖;石油工人干劲大,天大困难也不怕。


北风是电扇,大雪当炒面,天南海北来会战,誓夺头号大油田。干!干!干!


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


宁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
就是凭着「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坚定信念,王进喜率领的1205钻井队在1953~1959年7年间,共完成钻井进尺71 000米,等于旧中国1907~1949年共43年钻井进尺的总和。


从1960年6月1日大庆运出第一批原油,到3年之后大庆油田会战结束,中国石油结束了用「洋油」的时代,实现基本自给。毛泽东主席非常高兴,于翌年发出「工业学大庆」的号召。


虽然今天我们面对的环境不是用艰苦来描述,而是用复杂来描述(特别是需要面对有可能经济衰退的时候),但是和当时的艰苦环境一样,坚定增长的信念成为关键。


人类遭遇过无数危机和困难,经历过挫折和失败,但是所有的证据都显示,在人类的长河中,所有危机和挫折都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

今天和以往任何一个时期一样,正处在一个非凡的时代,经济状况和技术力量深远地改变了过去的世界。

当然,以往的工业革命没有一次能摆脱危机的影响,不过它们都创造了我们不曾想到的、前所未有的机遇:蒸汽机对于18世纪的影响,电力革命对于19世纪的影响,计算机技术对于20世纪的影响,以及网络技术对于21世纪的影响,我们几乎无法用笔墨来形容它们带给世界的影响,人类因此而进入了增长旺盛期。


每一个时代的增长都有某些共同的特征:它们都是在危机中诞生,创造出新的行业并摧毁某些旧的东西,都会促进全球经济的增长。危机给那些有能力把握时机的人带来了机遇,而且新环境中不断发生的变化也给人们提供了无限多的机会。



长按图片保存可分享至朋友圈

5
变化正是增长的机遇


以上就是企业在危机中需要坚持的4个关键,我期望这四个关键点转变成领导者自己的观点,然后领导者把这些观点融入企业成员的行动中,因为只有领导者认同这些关键点,企业才能具有直面危机并获得成功的前提条件。


我所坚持的这些理念,对任何规模的企业、任何行业的企业来说,都具有可借鉴的意义,无论你的企业是否有条件、是否有能力,也无论你是期望成为行业的领袖,还是选择做一个「隐形冠军」,抑或你的企业处在初创阶段。我最想告诉大家的是:危机和增长是一对孪生兄弟,危机让市场富有变化,而变化正是增长的机遇。(本文完)

·  转载授权、演讲资讯,请联系花小蜜  ·
微信 ID:chunnuanhuakai-cch



- 推荐阅读 -
点击蓝字即可查看文章


分享到 :
0 人收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积分:
帖子:
精华:
期权论坛 期权论坛
发布
内容

下载期权论坛手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