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19日,多地将迎干热风灾害,危害小麦产量,如何保丰收?

论坛 期权论坛 股票     
期权匿名问答   2024-5-15 16:22   472   0
小麦生长进入最后时期,多地还有半月左右将要迎来收获,一些农民朋友放松警惕,就等待着小麦收获了,殊不知,干热风灾害即将到来,如果不提前做好预防措施,小麦产量和品质都会降低。

5月14日,农业农村部和中国气象局联合发布了冬小麦干热风灾害风险预警:

预计5月17日至19日河北中南部、山东中西部、河南中北部、安徽西北部、山西南部、陕西关中等地冬小麦干热风风险较高(黄色预警),河北南部、山东西北部、河南北部、山西东南部部分地区风险高(橙色预警)。



此次干热风灾害风险,遍布大多数小麦主产区,尤其是橙色预警地区,种植户们一定要特别注意,别大意了干热风。

什么是干热风?

干热风,是对小麦等农作物产生影响的农业气象灾害,主要特征为高温、低湿并伴有一定风力,这种复合型大气干旱现象对小麦乳熟期具有很强的破坏性。

小麦进入末期后,由于气温高、湿度低,加上风力的作用,小麦的蒸腾速率会加快,导致叶片光合能力降低,灌浆速率降低、灌浆期缩短,进而使粒重下降。严重的情况下,小麦植株会提前枯死,麦粒干秕,造成不同程度的减产。

干热风主要分为两种类型:高温低湿型和雨后热枯型。高温低湿型干热风的特点是温度显著升高,湿度显著下降,并伴有一定风力。而雨后热枯型则是在小麦成熟前10-15天内有一次降雨过程,雨后转晴升温,2-3天内日最高气温达30℃以上。



干热风对于小麦的危害

干热风会导致小麦植株蒸腾作用加速,水分蒸发过快,植株自身的水分平衡受到破坏,导致叶片干枯、卷曲,甚至整株枯死。

在干热风的条件下,高温和低湿会使小麦叶片气孔关闭,降低叶片对二氧化碳的吸收能力,进而影响正常的光合作用,减少有机物质合成。

从病虫害的角度来说,受干热风的影响,小麦植株自身的抵抗力也会下降,容易受到病虫害的危害。

另外,干热风还可能导致小麦植株早衰,当小麦未完全成熟时就出现叶片枯黄、茎秆干枯等现象。

干热风常出现在小麦灌浆中后期,此时是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干热风会导致小麦灌浆期缩短,籽粒不饱满,千粒重下降,降低小麦的产量和品质。



如何预防干热风?

根据农业农村部的建议,可采取“一喷三防”、微喷灌或小水细浇等措施预防和减轻干热风危害。同时,做好穗期蚜虫监测预警和统防统治工作。

详细来说,如果当地已经长时间无降雨,土壤墒情不好,查看天气预报后,近几日也无降雨,并且伴随着高温、刮风天气。趁着此时刻干热风危害还未真正到来之前,抓紧时间去灌溉浇水,可以有效减轻干热风的危害。

此时去浇水,需注意不要大水漫灌,微喷灌或小水细浇为主,如果大水长时间漫灌,等到几天后遇到刮风天气,又容易发生倒伏,不能为了预防干热风,而忽视了倒伏问题。

除了浇水外,就是病虫害防治以及叶面肥的喷施了,也就是“一喷三防”的相关内容。小麦生长后期,锈病、白粉病、赤霉病、叶枯病、蚜虫、吸浆虫等,都是常见的病虫害。



小麦一旦被危害后,势必会影响自身的抵抗力,遇到高温高湿刮风天气时,更容易被干热风所影响。所以,此时再喷施一遍“一喷三防”,也能很好的预防干热风。

而“一喷三防”中也包含了肥料的补充,比如加入磷酸二氢钾,或者是小麦专用的叶面肥,也有农户加入萘乙酸等,都可以增强小麦抗干热风的能力。

综合上述全部内容,给种植小麦的农户们提个醒,未来几天内(5月17日至19日),多地小麦主产区要特别注意小麦干热风的灾害影响,不要辛辛苦苦大半年,最后几天放松了管理,影响了收益,那就得不偿失了。

问问大家,你做好预防工作了吗?
分享到 :
0 人收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积分:394007
帖子:78802
精华:0
期权论坛 期权论坛
发布
内容

下载期权论坛手机APP